1416周末点评(3)

昨天淋了一点儿雨,彻底病倒了。好在今天发布照片的两位朋友,我们私下里都已经聊过很多,我想,他们更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桔色小猪的《曲德寺少年喇嘛》 请点击这里查看 今年夏天,我去西藏,想拍摄我的第一个图片故事“藏传佛教中的女修行者”。关于这个拍摄,我之前谋划了很久,预计的拍摄对象本来也是我较为了解且很感兴趣的人群。但2008年的中国和西藏,都是不同与以往的一年。所以我制定的周密拍摄计划泡汤了。绝望之际,通过一个朋友,获得了另一个进入寺院拍摄的机会。这个寺院距离拉萨3-4小时路程,基本没有游客,这次我经寺院主任获准可以拍摄整个寺院和寺院里的喇嘛。直到镇上来人将我这个敏感的常驻者赶出寺院的那天,我共去寺院两次,前后住了10天进行拍摄。     第一次待了三天,住在寺院旁边的接待室,每天在寺院走走看看,和那些不懂汉语或略懂一些汉语的少年喇嘛与年长的喇嘛交流,拍了不多的一些内容。第四天一早我回拉萨洗澡了。在拉萨看照片的过程,我确立了拍摄寺院少年喇嘛的这个主线。但心里对这个拍摄不十分有把握,我之前没想到真的能有机会拍摄喇嘛这个群体,于是又看了大量其他摄影师的作品。例如布伦特.斯特顿的印度佛学院等等。仔细想如何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毕竟我是个异性。因为拍摄对象主要是少年喇嘛,所以通过一段时间接触,我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成了朋友,关系不错。那一周的拍摄,我完全沉浸在他们的生活里,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我坐着镇上的车和他们去拉萨采买水果,混在他们中间以他们的视角重新认识了拉萨,也有机会拍摄了他们滑旱冰的场面。拍摄的那一周,我的生活与之前完全脱轨的,只是沉浸在沟通和拍摄里。白天起来拍照,晚上在黑暗的屋子里一个人看照片回放。任老师,那是我第一次完全纯粹沉浸到拍摄中,感觉真快乐。     相对于拍摄,后期图片编辑是个令我摸不到头绪的工作。从大量的照片里选择、取舍、甄别…要或者不要,为什么要为什么不要,要了会怎样不要会怎样…哪张更贴合整组氛围、哪张自己更喜欢、哪张表达更精准…同一景别的不同状态,是否有必要都留下…自己的拍摄情绪是否代入,还是客观的表达事实…我考虑了很多因素、想到了多种可能、犹豫了好些日子。还学人家时髦的给照片加了暗叫什么的,呵呵。但是我后来想,放松、放松,它不就是一组照片么,原图都在,若干年后回过头来,也许存在无数可能,所以第一次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吧。于是就诞生了我发给您的这组照片。我的一些朋友看到照片,各种评价都有,有的说形式主义浓重,有的说完全是传统纪实的路子,有的说不够锐利没有起伏。我还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也许还是我积累不够吧。   我希望让更多朋友看到这组照片,提出更多设想和意见,也是种提高。

1416周末点评(2)

周末点评的人数已满,请不要发作品了。抱歉。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石涛的作品,请点击这里观看   打开石涛所建的几个文件夹,看到名字我就有些失望,“重庆的日常生活”、“人与狗”,这种简单的,很表面化的分类,让我对里面所包含的照片也提不起兴趣来。 并不是我吹毛求疵,这反应了摄影者的心态,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他看到的还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同样也体现在,石涛是一个摄影记者,但是你在这里展示的所有照片都没有图片说明。摄影记者不爱写说明,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把自己当作一名记者来看,其实在我看来,摄影记者不过是一名用相机书写新闻的记者。你对新闻事件了解得越多,就能获得更为不同的画面。当下新闻摄影的多媒体发展趋势,需要摄影记者进行音频、视频的采访,实际上就是在强调摄影记者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于记者。 中国的都市报发展很迅速,也出了很多不错的摄影记者,但是我觉得他们在视觉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同时,应该回过头来学习贺延光他们那批摄影记者的精神。我喜欢石涛拍摄的钉子户,你应该多拍这样的照片,或者在你其他的照片中发掘这种带有时代意义的瞬间。拍十年后留的住的影像,十年后还能挂在墙上的照片,这应该是一名摄影记者的追求。 有趣的生动的荒诞的都市生活小品,你已经拍得很好了,你应该深入城市的内部。

1416周末点评(1)

说一下点评的规则: 都可以参与 可以批评,欢迎批评,但是不许骂人。呵呵。 可以说好,可以说不好,但是不许只是泛泛的说好,或者不好,要说具体的。 由于吴钢是最先报名的,就先点评他的图片故事。链接在这里 不过,因为吴钢之前在回帖里提到了希望大家点评这组作品,所以前一个帖子里的留言已经有了不少回复。我就不搬过来了。 我先说我的看法。 我觉得摄影记者拿版面来给大家看作品,会比较吃亏,因为如果图片编辑不好的话,会把一组作品变成另一个样子。如果版面编辑不好的话,也会让作品大打折扣。 就这几张照片来看,我觉得主图拍的还不错,这张叙事的照片,把人物关系,故事的主题都交代得很清楚。 但是整体看下来,没有特别打动我的照片,在信息量的传达上也很简单,你看到的这些事实,其实不是特别新鲜。摄影记者的眼睛是替代读者去看,要给读者他们看不到的东西(当然不是猎奇)。我以前看过一些报道,其实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所操的心,他们的忧虑,恐怕要比你照片中显示出来的要更加沉重。 但是要拍到他们更内心的东西,需要时间,需要进一步的交流。对于报社记者来说,往往是一个困难,报社不会给记者充足的时间做专题。但是,呵呵,“但是”又来了,我们却只能在这种两难中平衡,进步。

阴影III重奏

我离开北京之前,老曹正在北京搞音乐会。忙的焦头烂额的,也没有去,真的挺遗憾。 来过camp2的人可能见过老曹,大概会给他一个评价——做一些实验性的东西。这个阴影III重奏的概念用一两句话我也解释不清楚。大家可以去他的网站上去看。(点这里)而下面是演出现场的视频片段: 我很喜欢毛毛虫写的这篇文章,不但对III重奏的行为有更深的了解,也能得到很多启发。就原文转载到这里了。 现代与反现代 现代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复制艺术一点也不夸张。摄影术从一门功用性技术转变为一个艺术门类就是现代艺术特点的明证。人们渴望消费艺术,商人制造价格低廉可供更多人消费的艺术。制作一件名画的赝品是件不上台面的事情,然而把名画的复制品公开大量销售与消费却是理所当然。音乐家们对自己作品的诠释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乐队成为他们的工具,演奏家剩下的自由创作发挥空间越来越少。而唱片的发明助长了音乐的普及,却也毁了音乐厅的生意,在温暖的家里舒服地坐在沙发上我听唱片一样能享受到拉赫怎样诠释他自己的作品。 如果说原样复制不过是受众的要求这还是很美好的供需关系,但复制并篡改艺术品简化了艺术创造的难度,制造了大量伪艺术与伪艺术家,搅乱了游戏规则。绝大部分受众是真伪难辨的,于是艺术家们被迫出来用自己艺术语言以外的方式与受众沟通,比方著书立传、接受采访、与评论家保持良好关系等等。想想吧,不同艺术门类的独特性与丰富性就在于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感受、想法和灵感音乐家能用语言告诉别人那写音乐干嘛?不如去当作家。 现代艺术经过百年,复制的艺术也走到一个巅峰,复制品充斥于我们的现代性生活,让现代人与现代艺术一样越来越趋同。艺术家们开始思考艺术的独创性与不可复制性,恢复艺术的本原语言。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即兴播放(演奏)是一个方向,影像也在走同样的道路,诗歌作为语言表达最古老的一门艺术也在恢复吟唱的古老传统以具有更加个人化特征。这种反现代性无疑应该是现代艺术的必然指向。 阴影三重奏的艺术家们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共同的理念而有了这样一台音乐会的。每个艺术家用各自的艺术语言,独立地表达与交流融合:影像提供了某种场景和情绪,诗人的朗读强化了情绪并提供有迹可循的思路,音乐的即兴创作与事先安排的古典小品交错进行,并最终构成情节。从这个形式上说,这台音乐会既是一台实验性的音乐会,又是一台没有脚本的戏剧,它具有独创和不可复制的反现代性,又遥指艺术家们自由平等的远古传统,融合了三种艺术门类,客观上是不可多得的实验性尝试。但也许因为参演艺术家的野心太大,立意过高,而他们在走的却是一条从未被尝试的路,这种形式由于可操作性没有什么借鉴而困难重重。形式传统的曲目、影像和诗歌是否能肩负去陈出新的重任也是个疑问。音乐会的听众基本上处于懵懂的状态,不知道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在结束的时候礼节性的鼓掌都几乎被人遗忘。 音乐会一开始全场所有灯光的熄灭就预示这将是非常自我的表达,以及艺术家们控制观众的欲望.节拍器有规律的摆动声和大提琴的颤音相互对立,仿佛昭示现代社会对秩序的要求与人性本身之间的矛盾.海报上的照片始终保持于其间,模糊晃动的背影使原本静态的图片充满动态的不安.这是一个精彩的开头,瞬间直指音乐会的主题.温暖的勃拉姆斯间奏曲响起,呼唤古典时代人性的光辉,幻灯片上的影像里,冰冷的夜晚灯火忽明忽灭,展示艺术家对于孤独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的理解.音乐结束,没有传统音乐会里一个曲目结束的掌声,静谧中诗人用扩音喇叭吟出诗歌片段,为整场演出的线索打出关键字.然而接下来的”四川的记忆”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传统的纪实照片系列尽管采用了不少独创的编辑方法,仍然让人觉得在堆积信息量.信息不是本场音乐会的主题,过于指向明确的照片扰乱了之前建立起的概念化表达方式,这犹如在柳永的婉约长词里突然出现女主角的名字一样.接下来的”非音乐之音乐”,”第一首诗”,”浴室”里,艺术家个人独立而不合群的表达多于融合一体的表达,情绪的控制并没有意想的那样尽如人意,钢琴即兴有很多灵光一现的表达,但比重偏少;大提琴的即兴制造了许多不同的变化,影像则显得过于平庸缺乏变化.”春潮”的激情在之前的音乐,诗歌和影像的烘托下,显出浪漫时代作品的幼稚浅薄,在概念上达到反讽和诙谐的目的,是很有意思的安排.然而从舒伯特大提琴奏鸣曲段落开始的浪漫化情绪在这之后有点失控,使后面“玩偶的肖像”的离奇怪诞显得突兀,“街上的人们”的荒凉疏离变成小布尔乔亚式的小忧郁,嘲讽与调侃的味道也完全被令人压抑的严肃气氛淹没。演出最后,在一片沉默中,钢琴家站起来把身边的台灯熄灭,走入后台,打开全场灯光,观众们有点恍然大悟,零星的掌声胆怯地响起.最后这个行为艺术的神来之笔挽回了一些之前失控的情绪,把整场演出又拖回实验演出的路上,整场演出顺利结束,有提前退场的有打瞌睡的有玩手机的,但是没有起哄的,观众对于这么概念化表达的接受和耐受程度倒是颇为出人意料. 阴影三重奏的艺术家们选择了一条遍布荆棘的艺术道路,这条道路基本上不会有掌声也不会有商业化。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各门类艺术的技术专业性,已经发展到不可能有什么都会的全才了,彼此了解并真正融合在技术上首先就是非常困难的,而真正独立的表达需要技术上完全过关的支持。它对于受众的素质要求更高,这年头独立一门艺术的优质受众都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什么都懂的那可不会是商业可操控的艺术消费者,所以说商业化几乎不可能。但这也是件好事,撇开了当今社会很难撇开的功利性,艺术家的真诚就会真伪立辨。 从这点上,我个人希望他们能勇敢地坚持下去,音乐会是个不错的开始,路怎么走很令人期待。

邀请王笑飞

    教室最近很热闹,我想,我们能否把争论、吵架的力气放到一些实在的地方。这也是王笑飞一直要求的,要诚实,要说真话,而不是逃避。       摄影不是一个可以空谈的工作,王笑飞在camp3上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作经历,从地方报纸的摄影记者逐渐变成一名商业摄影师,这是你通过实干而取得的成果。    能否请王笑飞发来一些你的作品,商业或者你正在操作的纪实作品都可以,分享你的工作经验。因为大家都不了解你,所以有些话可能说得也很过头,可以让作品来说话。   另外,借着教室的气氛火热,我也在这里展开三天的作品点评。愿意听真话的摄影师,不怕挨骂的摄影师,都可以在王笑飞之后把作品发过来。大家针对具体的作品来说一下,而不是无谓地展开争论,当然也请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我想,这对摄影教育恐怕更有好处。    我的邮件editor@ofpix.com

答复王笑飞

这两天,每每打开博客,都会很难过。 这里有九百六十篇文章,写了将近三年,中间似乎从来没有停下来的念头,但是不断会有在时间、精力、身体状态的挤压下,而备感艰难的时刻。 我对博客的兴趣,是本着对它的传播特质展开调查的出发点开始的,起初那些日子,我非常热衷于查看每天的访问量,来访者的来源,访问的时段,我非常好奇,如果我不做任何推广,读者会如何找到这里,他们又会因为什么原因持续访问这里。我发现博客的确可以做成个人媒体,只要你能像正规媒体一样定时发布,富有信息量,并且有自己特别的定位,就会吸引你的读者。 在博客写作过程中,我最喜欢是因互联网形成的“纠错体系”,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我发现在一个向善的核心中——还是我起的名字,就是大家都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基础上——错误会不断地被纠正。在这个博客里不断有人给我纠正错误,常常让我觉得面红耳赤,有翻译上的错误,出处上的错误,我记得有一条翻译,我曾来回改了五六遍。 而互联网也有很不好的一面,当每个人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它看似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体系,但实际上却会不断让话题离散,让谈话人变得愤怒,因为谈话的彼此虽然貌似在一个平台上,但其实彼此根本就不认识,没有共同的谈话语境,产生在这种状况下的争论,只会越来越无效,而且也会越来越焦躁。 所以,我不喜欢争论。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容不下批评,其实王笑飞在camp上有话要讲,我会把话筒给他,camp回来之后,有争论,我们可以单独开一个帖子讨论。但是这次,你是在谈论我的人品问题,你觉得我应该用什么态度回应你呢?我应该同意你的姐姐哄骗小朋友的理论呢,还是应该反对?这样一个很有立场的,但是显然没有结论的讨论,我觉得没有意义。你的留言我没有回复,我希望保留我的意见,同时也保留以及尊重你的意见,尤其是针对我的做事问题上,我不想说太多的话,行动会说明一切。不过,现在看来,情形变得越来越糟糕。 我觉得难以和你沟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你似乎总是把这里当作一个教育学生的“教室”。当然,这也是很多来这里的人的误解,所以在以前的博客里,我提到过很多很多次,这里是一个资讯的集散地,是一个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不是我来教育大家的地方。教育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无法给予一个博客,面对一群匿名读者这样一个沉重的功能。同时,这里和我在人大的教学是分开的,在那里我和学生会重点讨论新闻摄影的问题。 当1416的读者越来越多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觉得我在制造一个江湖,而我自己似乎就是一呼百应的江湖老大了,我觉得这也大可不必忧虑。在传播学研究中,曾经有一个魔弹论,存在于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容我抄袭一段对这个理论的描述: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个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有失偏颇,受众都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是聪明的,有着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尤其是当今资讯这么发达,平台这么广阔,有那么多的反馈机制,年轻人不会盲目追随和行动。 这场争论似乎是从ofpix基金引起的。任何评选都会有失偏颇,结果并不代表结论。尤其是对参与者来说,还有很多管道,不应该因此而放弃。事实上,这些申请者,很多人,可能都应该获得奖励,尤其是那些很真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为此放弃现实中物质享受的人,都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但是我的能力太有限了。因此,现在还不是对ofpix基金打压的时候,而正因为它是不完美的,更应该借此呼吁更多基金的出现,来帮助年轻人开展他们的摄影工作。 本来不想说这些话的,只是希望以这篇文章作为争论的结束。也希望不要再有新的争论了,如果要争论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的话,这显然是不用争论的话题。  

确实需要休息

我来纽约一直都在调整自己,身体时好时坏,但是总体感觉觉得精力不如从前。有朋友提到应该让教室装修一下,停几天,这正好符合我的意思。 我就偷懒几天,然后再回来。 顺便贴一个信息,喜欢肖像的朋友应该去看看这个网上展览,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做了一个挺特别的展览,展出了六位摄影师为媒体拍摄的肖像,这些照片并非来自艺术家本人精心筹备的摄影项目,大多来自报刊杂志的拍摄任务,但是这些通过媒体广泛传播的影像,体现了艺术家对“偶遇的瞬间”的捕捉能力,这倒很值得年轻摄影师借鉴,可以去看看他们如何把自己的创作精神贯彻在完成媒体的拍摄任务中—— Katy Grannan为纽约时报杂志拍摄

周一消息树

1, 最后的敬礼 打开pdn的新闻快报,一眼瞅过去,竟然全是裁员,美国新闻日报裁员100,美国最大报纸出版商Gannett裁员2000,涉及旗下85家报纸。 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另一条消息《洛基山新闻报》(The Rocky Mountain News)有可能下个月就要停刊。 很多国内媒体从业者都是从2006年普利策获奖摄影报道《最后的敬礼》中认识这家媒体的,他们的图片运用非常出色,此前在2000年和2003年也曾获得普利策奖。这个链接你可以看到《最后的敬礼》报道的网络版,有视频、音频,此外还能下载报纸的全部版面,厚达24页。希望这个链接不会消失,从文字到图片配合,从拍摄到图片的版面运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这个报道都可以称作是经典范例。 很难想象,这样一家媒体,现在濒临灭亡,如果没有买家,它到下个月将不复存在。 此外,裁员如同蠕虫病毒,英国摄影月刊里也净是裁员的消息。著名的Adobe公司CS4推广不利,公司经营欠佳,裁员600人。 2, workshop 之前在博客里提到的摄影师沈玮的workshop,最终确定在上海举办,和他的画廊鲲鲤合作,时间是2月5号到8号。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这里了解详细情况。我也会追踪培训班举办的详细信息,给大家播报信息。 3, 摄影辞典 摄影辞典的网站介绍很简单,“通过每一张照片外在的、蕴含的以及个人的信息来为文字寻找解释。”此外,没有任何关于这个网站的创办者、创办初衷的信息。 网站的26个字母下面有一系列对应的词汇,点击可以看到照片和字典里所对应的解释。两相对照,有些意思。 看看这张照片是哪个单词呢?想不出来就去查字典吧! silvino mendonca摄

ofpix基金答问

昨天关于这次基金评选的介绍,引发了一些疑问。阿三建议我重开帖子回答。实际上,我不太喜欢在网上展开讨论,因为语言总是跟不上思维,笔谈不及面对面的交锋沟通更为畅快。但是既然大家有要求,我就尝试着回答一下。 在回答提问之前,我想先说一个我自己观点,如果是我看到评委的评价,我不会立刻将之变成一个结论,甚至将之与我自己的作品联系在一起,我也不会很不屑甚至很愤怒,对之完全排斥,我首先会去思考他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希望得到启发,而不是无所谓的争论。 提出这个观点,也是要阐释清楚我贴出评委的反馈的原因,我不是在这里公布一个结论——一个类似医学专家的最后诊断结果,这只是一位评委的感受,他是浸染在业界多年的人,他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定有他的原因。 问:局限在被国内摄影界多年来所误导的所谓”纪实摄影”或”报道摄影”的套路思维”,能否就这句话把这个话题延伸下去。 我不是替评委解释,我想说一下我看到的套路思维, 1,急于获得影像而不是故事。叙事性的报道,首先要深入事件当中,把握其脉络,记载故事发展的起承转合,中间的矛盾冲突,而急于获得影像的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记者。我不认为一个没有记者思维的人,能够操作好一部好的摄影报道专题。 2,人云亦云。昨天,我去听了一个讲座,中间提到学摄影的学生总会去拍的一些题材——比如地铁。看样子中外学生都一样。我教过的学生每年都有人要去拍这个。这种现象的发生,说明摄影者全然被题材俘获,他自己其实根本无法掌控这个选题。最近几年还有一些大家都在拍的东西,“动物园”是其中的一个,我一直记得摄影师薛挺从前拍的动物园,叫做《动物凶猛》,他没有重复别人的论调:沉闷、阴暗、可怜的动物。他说动物也很凶猛,它们在暗中积攒力量对抗我们,看他的照片,比看动物园悲惨世界这样的故事更让我印象深刻。我感觉摄影是一个很容易停留在表面的工作,你很容易看到一些现象,但是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你是否能够从历史的脉络予以发掘,或者把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融于其中。很多人不思考这个。 3,没有作品的传播意识。你的照片拍给谁看?受众决定了照片的走向。不要说,你拍的东西是给你自己看的。我觉得有必要阐明一个问题,这些话是针对“职业摄影师”来说的,你的职责是用影像传播信息——这个信息,不仅可能是实在的、有信息量的,也可能是充满情感的,有美学意义的。很多喜欢来1416的人,并没有把摄影当职业,我觉得对于他们,拍什么都是好。对于职业影像信息传播者来说,你就要考虑一些问题:a,这个信息是否是陈旧的?重复的信息显然没有价值或者价值降低。b,用怎样的传播策略让受众更好了解我要说的话。c,我通过怎样的渠道传播这些信息。在我看来,很多人的作品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我的意思是,他没有为开始一个作品而深思熟虑,也没有为如何结束一个作品而努力推广。 4,没有自我,也没有现实。并非说纪实摄影作品就是一种纯粹客观的档案式样的记录,把“我”放在作品里面,也是所谓“新纪实”的一股潮流。不过,我却并没有从太多的作品中看到年轻人自我的痕迹,我想大多数人的成长都是“一帆风顺”,因此也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另一方面,大家的作品里也没有现实,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美国食品安全的发展得益于一本名叫《屠场》的小说,而显然目前中国也需要这样一部纪实摄影作品。 5,说得比做得好。我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听过很多宏伟计划。总是半路夭折。 总之,在我看来,套路问题就是摄影师缺乏独立的思考判断的问题,而“新”则恰恰与之相反,这里的新绝对不是所谓形式技巧上的那些小花招。 我最近去了趟NYU的图书馆,棒极了。有人说我最近的帖子写得从容。其实到纽约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些“与世隔绝”。于是,我可以面对我自己,想一些事情,我发现自己的情感也特别的敏锐,能够捕捉到生活中很多细微的东西。我终于有时间看书,写东西了。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不要那么着急,如果你被很多复杂的东西包围着,就不可能有诚实的作品。 去读书,读厚厚的全都是文字的书,或者以开放的心态把照片拿给更多人看,有人提出这个ofpix没必要找那些评委,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比,就是这个评的过程。我曾给所有参选人写信,提到如果他们想知道进一步的信息可以给我写信。不过,看来大家都很在意这个结果,而不是过程。我喜欢收集信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在和周遭世界的碰撞中完成的,从对他人的反馈的分析中,你才能拼凑出自我的形象来,并予以进一步的校正。 嗯,要说的话太多了,词不达意。

ofpix访谈:王楠

王楠是我的朋友,做平遥摄影展的时候,是亲密搭档。她获得了今年的ofpix基金,参选作品是回龙观。——以上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基金的评选存在暗箱操作。——呵呵,其实她得奖我也没有料到,看到几个评委都提名她,我猜想颁奖礼上一定也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回龙观 王楠摄 那些特正式基金、奖励什么的,似乎都要有和获奖者的对话,于是我草拟了一份访谈,和王楠展开了越洋对话。 1.祝贺你获得了ofpix基金。颁奖给你的时候在想什么? N: 哦,是我啊,哦,真的是我,THANKS GOD   2.把这个基金颁给你的同时,评委也指出了你的作品虽然整体有意思,切入点好,但是技术表达方面仍然显得幼稚。我知道,你没有任何摄影专业训练背景,辞去工作做自由摄影师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你是怎么想的。 N: 幼稚 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 喻 知识见解浅薄、缺乏经验的。恩,我也不把这当作贬义,我确是没有那么深奥的知识见解,丰富的经验。反之,经验丰富、见解深奥我也不觉得是褒义,那是他人的理解,我都尊重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所具备的的做我能做的,如果又是自己喜欢的,那是一种幸福。所以我选择拿起了相机,对于自由摄影师我的体会是没有稳定收入,拿着相机的人,需要长期的勤奋热情自省坚持。 3.你一开始使用数码,最近又新添了一台胶片120相机,谈谈这台相机给你的拍摄带来的改变吧?   N:计划拍个人像系列才买的这个大家伙。刚用mamiya rz的时候,画面的层次感和细节放大后的质感确是给我带来些惊喜,但是它的大块头和腰平取景自然不像我之前用数码 变焦镜头那样灵活。我们还在磨合。   4. 你如何展开回龙观这个摄影项目的拍摄?整个进程又是怎样?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迟疑过?或者说遇到过困难。 N: 拍摄回龙观项目住在这里是个机缘,3月开始拍,更多的是去感受,手里拿个地图, 每天会有计划的走几个小区,基本上每天都会拍4-6个小时,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到4 月中旬回龙观基本上走了一两遍,觉得自己要歇歇想想。刚来到回龙观,在这空旷的城 里走走回回,我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有了时间看草木的生长,看蓝天白云,拍人也只是 远远地用镜头拍。在我的眼里一人一物都有他各自的情态和气息,都是有生命的。后来 选择以更确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线索来拍摄。5月份开始拍摄回龙观公园,拍人们在公园 里自在自我的那种气息,在拍人的时候,当然会有人拒绝我的拍摄,也会有人刻意的在镜头前去表现,但我一直觉得拍得不好,找不到那种我想要的感觉,或说是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去拍到我想要的画面。这期间也拍了半个月左右的楼后的小花园,这些照片我后来一张都不喜欢,拍的花园像一个个呆瓜,陷入了一种模式化。拍摄进展的一直不是很顺利。7月份我又开始在小区里转悠,寻找夏天的那种绿荫下花丛中的生活气息。现在我开始拍摄站台和窗前屋后这两个系列,后面还会有一两个系列。包括之前拍的系列,有的会是阶段性的拍摄,更多的我想会是交叉的长期持续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的坚持和放弃,取舍的那个度有时自己掌握的也不是那么好。 回龙观 王楠摄(回龙观公园) 5.现在的拍摄理念较之最初发生了哪些改变? N: 曾有朋友在看过这组照片后问我你想表达什么意义。有一位朋友和我说:从报导走向艺术性,除了表象意味,似乎照片本身的气息更为重要。好的照片一看便知,这种”好”是有限度的,这种好也是可以通过迎合来实现的,但是根里的好,无懈可击的好,我觉得会因人而异。我不想寻找意义,意义是浑然天成的东西。我是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拍摄的线索和方向的。开始是比较发散性的,会逐步明晰每个系列自己想要呈现和表达的。 回龙观 (…) Read more

Ofpx基金

今年九月发起ofpix基金的评选征集之后,我一共收到了20份申请。如何从他们中间选出一位颁奖,是一件头疼的事。尤其是当中很多人,都已经是朋友,我知道他们操作手中选题所面临的艰苦条件。 我只好求助于那些能站在第三方视点审视这些照片的评委,他们是:曾璜、沈玮、刘灿国、曾翰、孙京涛、晋永权 把这笔不多的钱,发给一个试图走摄影职业化道路,能够系统持续,踏实地展开摄影创作的摄影新人,这是我和评委交流意见时,提出的ofpix基金的目标。 我们的评选规则可能比较粗糙,每个人推荐一人(此人获得10分)提名两人(此人获得5分)最后将分数相加。(不过有的评委觉得整体参选作品质量不高,因此没有提名) 以下是入围者的名单,他们都获得了一次提名或者一次推荐: 奎森 严明 天空     尤文虎  宁舟浩  以下是获得ofpix基金的提名奖的名单,他们都获得了一次提名以及一次推荐: 木格 满异  王文静  最后我们把今年的ofpix基金颁给了王楠,她获得了两次提名,一次推荐 评委们对作品都看得非常仔细,他们的评选都经过了慎重的权衡和比较,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意见: 整体感觉这批申请的摄影师思路太狭窄了,题材基本没有新意,还是局限在被国内摄影界多年来所误导的所谓”纪实摄影”或”报道摄影”的套路思维。所以要在里面挑选,确实有些困难。 我特别希望能看到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到图像表达的摄影师。所以我选择的摄影师可能拍摄计划不是很周详,图像表现也不尽完美,但却是不落窠臼的。 如果他们的知识视界能够更开阔一些,可能有助于他们更为深入而独到的视觉思考。 虽然评选结果早在上个月15号就公布了,我却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向大家汇报具体情况。祝贺获奖者,同时也希望参与者不要因为没有获奖而放弃努力,任何评选都带有一定的偏僻和偶然性,希望他们能够跟随自己的心,继续展开作品的拍摄。 2009年度ofpix基金的评选也会在9月展开,我会在教室里公布消息。

Queens

我住在纽约的皇后区(Queens),刚来的时候,隔壁的小朋友说,如果走路去前面的janson Hits地铁,你会与世界各地的人民相会。 那天我很小心地遵循告诫,沿着地铁通风口一路溜达(据说,这样不会走失),伴随着脚下不时传来的珰珰珰的火车穿过的声音,我看到了韩国牙医诊所,推着宝宝的印度姑娘,附近的医院门上用多种文字写着“欢迎”,当然,其中绝对不能少了熟悉的汉字的身影。 实际上,在皇后区,你能听得到的语言有138种——这个数字是我从一个纪实项目“穿越皇后大道:新美国里的陌生人、邻里、外国人”(Crossing the BLVD: strangers, neighbors, aliens in a new America)中看到的。两位艺术家Warren Lehrer 和Judith Sloan从1999年开始,对皇后区展开探秘,他们走街串巷,收集这个区域新移民甚至是难民的故事,后来又加入了肖像的拍摄,最后形成了一本书、一张DVD,一个展览。展览中有一个“故事亭子”,观众可以留下照片和自己的故事。 不过,你实在应该看看下面这段片花,不但介绍了这个项目,还有几段现场表演,我爱极了,一位老妇人模仿各种口音和口气,讲述艺术家收集来的人们的故事,背景是当事人的肖像。 Crossing the BLVD: strangers, neighbors, aliens in a new America from EarSay Inc (…) Read more

小伎俩与大智慧

我翻了翻很久没看的lensculture,添了不少东西。 这个Michael Itkoff ,Lensculture上来就说他曾经当过Annie Leibovitz的徒弟。不过,就作品而言,他们之间可没有太多联系,Michael Itkoff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街头肖像》(street portraits),是他从2002年就开始操作的一个选题,现在的摄影师难做呀,做一个题目动不动就要环游世界,Michael也是这样,他在世界各地拍摄街头肖像,但是方法略有不同,秘诀就在一块小白板上面。 他和助手会寻找一个环境很有典型意义的街角,有一些符号化的东西,比如霓虹灯、涂鸦什么的,然后等待一个合适的人走过,随后就把他按住,征得同意后就在现场拍摄肖像,而助手则站在这个人身后把一块能遮住对方脑袋的白板举起来。通常你会在照片中看到助理的手,有的时候还能看到他的脚。 Michael Itkoff摄 评论家认为,这让读者的视线更集中于被摄对象面部,同时也会环顾四周环境。这种方法借用了时尚摄影的手法,但是同时又颠覆了使用无缝白背景的矫饰和伪装。 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似乎只能让他的作品呈现一种商品包装一样的统一风格,因为背后举白板的人的行为的意义,其实并没有体现出来。 Lensculture紧接着介绍的另一位摄影师,很凑巧,也在使用白背景,但我认为他更有着大智慧。韩国年轻摄影师Myoung Ho Lee的作品“树系列”,用白色背景将自然中的树木分隔出来,这照片我每一次看都觉得心旷神怡,仿佛能够被带到画中,可以呼吸自然清新的空气,吐故纳新,安静地欣赏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Myoung Ho Lee已经被著名的Yossi millo画廊代理,明年春天将有一个个展,翻看他的简历,在韩国中央大学一直读到了博士,是韩国地道的本土摄影师,所获奖项什么的也都是在国内,完全凭出色的作品打入了西方艺术圈。 嗯,今天又在家宅了一天,这篇博客我在纽约的早上就写好了,不过网站坏了,好在你们都在酣睡,我就一直等到horse睡醒,看着ofpix的网站一个个地复活起来,迅速地贴上了这篇博客。明天要出洞了。

周一消息树

1, Xiao (三声) 日本玩具生产厂商Tomy近日抢先推出了数码宝丽来相机“Xiao”(就是汉语“小”的拼音),这款11月28日首先登陆日本的“小相机”,据说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内置打印机的相机。它使用Zink公司的无墨水打印技术,在45秒钟之内就能打印出一张照片来。 Xiao估计明年春季将在全球推出。 不过,有人认为,这台数码相机虽然也能即拍即得,但还是缺失了宝丽来相机影像逐渐在相纸上显现的那种魔力。 2, Mai(四声) 我来纽约第一天去的那个画廊Daniel Cooney正在和一个艺术品在线拍卖的网站Igavel举办年轻摄影师作品拍卖会,拍卖于12月10日截止。所有的摄影作品都200美元起拍。 一些年轻摄影师对作品价格问题颇为敏感,其实价格并不代表价值,开始并不代表结束,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些作品的最后拍卖情况。 3, Da(四声) 近来互联网上的照片发布兴起了“大”的潮流,最先展开这一行动的是波士顿环球邮报,他们的摄影栏目干脆就叫做“大照片”(big picture),华尔街时报也推出了类似的栏目“摄影日志”(photo journal),同样还有丹佛邮报的“定格瞬间”(Captured)。除了华尔街时报的日志栏目是叙事性的,其他两家都是集纳性质的,网罗全球各地的精华照片。PDN杂志最近采访了这三个栏目的图片编辑,为了寻找一组适合做大而且相互关联的照片,图片编辑们煞费苦心,大照片栏目的广受欢迎,不知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上“图片编辑”职位的回归与复兴。 4, qian(二声) 著名摄影师安妮列伯维兹最近卷入一桩金钱纠纷,诉讼她的是给她的迪斯尼系列作品做造型的造型师,据称安妮应该每天付给她六千美金的费用,总共约五十多万的佣金,但是她最后只得到了十三万。有人在底下回帖愤愤不平,觉得一个造型师在一次拍摄任务中能拿到这么多钱太不可思议,另有人则回复说,安妮的迪斯尼拍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项目,恐怕是一个将近百万美金的活儿。 最后,建议报道摄影师们参加这个比赛,截稿期是09年1月15日,作品可以在网上提交。我觉得还比较便捷。具体信息请浏览他们的网站。http://anthropographia.org/concours/eng/info.html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