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这两天是美国著名的圣诞节,美国人民都觉得我很可怜,一个人过圣诞。我倒是觉得特别逍遥。 新一期的《影响》杂志终于上线了,拖时间又长了一些,是跨国工作的成果。 推荐大家看十大多媒体报道这篇文章——这些多媒体报道的形式种类很有启发。 还请看看吴婷小朋友新做的多媒体报道,可能要花一些时间下载,你们把浏览器打开,出去逛一圈再回来看,给她多提提意见。

Burn.

终于发现一个比1416还要火的摄影博客(哈哈),匆忙翻一下马格南(magnum)大叔DAVID ALAN HARVEY的博客,发现每个帖子的回复都盖到了一百楼。不过,大叔的这个博客已经正式废弃了,最后一个帖子显示他又整了一个新地盘,是一个名叫“Burn”的在线摄影杂志。 其实前两天我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去参加David的家庭Party,主题是给他的这个新网站取名字。那个时候这个摄影杂志还暂定名为“Emerge”——从名字里你就能看出这个网站的定位,面向那些正在力图浮出水面的新人。 不过,你总会不断听到新人们嘲笑马格南大叔们的“腐朽”和落伍,比如你可能会看到DAVID ALAN HARVEY的作品还是非常经典的“国家地理”风格,而现在则更流行Alec soth的调调(alec soth怎么看都不像马格南的人)。但是,这个带有一些“兄弟会”性质的组织,那里面的成员,总会给你带来一些意外,他们和你对这个图片社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 前两天我胆战心惊地发邮件给Patrick,因为自打我向他汇报完平遥的地震摄影展,他就再也没有理我。我问他是不是生气了,他回信说,没有生气是失望(失望于照片没有获得任何回响)。这让我一下子挺难过的,因为我还能记得他从四川回来时候的样子,他的密密麻麻写满图片说明的本子,他如何和fivestone同学身心疲惫地编辑照片,他把自己当作一个记者,而并非什么马格南的摄影师,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发出声音,传递信息。我很难向他解释在平遥,铺天盖地的地震照片中,读者不可能静下心来观影。我只有回信向他道歉,并且告诉他,他记录了历史,总有一天,人们会需要读懂这段历史,那个时候,这些照片就会显现。 马格南大叔身上都藏有历史,你和他们谈话,各种故事不断显现。这些五六十岁的老爷子们,还在拍照。那个“臭名昭著”的街头摄影师Bruce Gilden正在拍摄美国的次级债。街头大叔适时地走进人们的家里。 他们永远都不会错过记录历史。 话说回来,DAVID ALAN HARVE这位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老爷子,现在也成了新鲜人类。他的工作中心似乎已经转向了如何辅佐新人。Burns杂志,面向一切热爱摄影的新人。你可以投稿,可以参加workshop,另外还可以申请基金——由马格南文化基金会支持,这是刚刚成立的隶属于马格南图片社的非盈利基金会。去年已经有一笔奖金颁发,获奖者是Sean Gallagher。今年的评委名单和评选方法即将出来,请大家关注。 不过,要是我参加了DAVID ALAN HARVE的网站命名大会,我会告诉他,我不喜欢Burn这名字。同样形容新人的出现,Emerge———这个词我一直不知道怎么翻最好,我喜欢它所具有的安静的动感,想像一下,你从深海里游上来,从带有张力的水面之下冲出来,豁然看到一片广阔的水面,随后舒缓地畅游。。。。而Burn——这显然是网络时代的成名方式,呼地一下子就燃烧起来,瞬时很灿烂,但是很快就会变得黯淡。

究竟有多差?看看照片吧

欢迎参加一个名为Annie Leibovitz最差照片的评选——安妮女士,这位红透半边天的赚钱机器,最近遭遇到了一些麻烦事儿,不过,也许这些把她推到舆论的浪尖上的新闻,不过是让她更出名罢了。 Annie Leibovitz给意大利著名的咖啡制造商Lavazza拍摄了一套2009年照片年历。这家公司向来邀请大牌为他们拍摄广告,之前参与的摄影师包括Helmut Newton, Ellen Von Unwerth 和 David LaChapelle。作为一位品牌经营能力超强的摄影师,Annie Leibovitz无疑已经成为时尚摄影领域里的老大——从女王到LV,她霸占了顶级的拍摄任务。因此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了今年的“咖啡摄影师”。 现在全套作品已经出来了,Lavazza为此特地做了一个网站——这个和LV的运作方式很相似,现在特流行这个——现场的片花,视频,硬线条的Annie现场指挥与布局,搞得如同一个投资巨大的好莱坞大片的拍摄——这才能衬托出名牌产品的气派。 但是照片怎样呢?已经有人开始骂了,他们拎出这张照片,指出:这是一张品味极差,没有品味,乏味(非常非常乏味),卖弄,模仿,虚假,涵盖这一切缺陷的照片,在这张照片里,没有任何风格,色彩弄得太过分而毫无吸引力,一个似乎吸引人的模特但是却毫无吸引力。(看看她的腿,她的表情,我的天呢。)一个非常糟糕的创意,过度地后期制作,一个虚假的背景,和前景里在影棚里拍摄的照片毫不搭界。。。。。 Pdn在报道这张“糟糕”的照片的时候,似乎已经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只是说:有多糟糕?看看照片你就知道了。他们同时还号召读者去看看月历里的其他照片,评选自己认为最差的。 Annie的糟糕事情还不止于此,她最近输了两场官司,判决她赔偿一个化妆师和一家灯具厂商七十八万八千美元,因为她没有付给对方合同规定的摄影服务费用。从这个巨额的赔付中,你就能推算出她所完成的拍摄任务都有着巨额的预算。 Annie Leibovitz为什么这么出名?她拍摄的人像究竟好在哪里?翻开Annie Leibovitz早期的摄影历史,你就会知道,当下这些所谓的“时尚大片”的风格,皆起源于她当年的创作,她挑战按部就班的环境肖像的拍摄,拍摄自己想象中的场景,将名人置于不可思议的环境之中,除了她无人能够让黛米摩尔捧着大肚子拍摄裸照。 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下的Annie Leibovitz更可以为所欲为地拍摄,她有钱,有庞大的制作班底,有强大的数字技术支持,任何她想象出的场景都可以制作出来。不幸的是,随着她的法力越来越强大,她照片的魔力却逐渐褪去。Annie Leibovitz不再是滚石杂志的那个先锋摄影师,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恐怕只能浇灌出恶之花。

周一消息树

影像回顾 这一年,你从媒介消费了多少影像?有多少还能停留在你脑海之中?编辑们开始梳理照片中的2008,我真佩服他们,如何从千万张照片里选择一张来代表——地震,代表——奥运,代表这一年我们经历的所有欢乐和哀伤,他们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回顾2008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体育画报年度回顾。 REUTERS/Siphiwe Sibeko 多媒体getty 图片巨头Getty也多媒体化了。他们在youtube上开了个频道,把图库里的照片集纳起来,配上现场声音,旁白或者音乐。整个就是一个大众版的magnum in motion。但是他们利用youtube的平台似乎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频道的订阅人数已有一千多个,有一些作品评论达几百条。 现在,你再也不能把Getty看作是一个图片库了,getty的图片产品已经以多种形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各处。Getty代表着我们的当代图片生活。 宝丽来难说再见。 Polapremium一定会成为宝丽来粉丝们钟爱的网站,11月27号开张的这个网站是奥地利一家网站和宝丽来联合经营的宝丽来产品销售平台。 网站设计非常亲切,点击各种宝丽来相机的型号就能看到用这款相机拍出的照片影廊。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网站上还销售宝丽来工厂关张之前,新生产出来的一些新型号的相纸,比如专门供sx-70经典相机使用的艺术相纸。 另外,宝丽来也正在和富士公司谈判,看能否继续为市场供应T125i光面,T664,和T667型号的相纸。 参赛指南 英国摄影杂志博客很为贴心地为摄影师整理出一份年底参赛指南,涵盖各种类型的摄影比赛,去看看吧。

click园地

上次的周末点评会让大家意犹未尽。陆续还接到一些作品。我会把它们发到click园地这个博客里——这里本来就是一个供大家分享和讨论作品的地方。 刚刚在园地里发布了宋泽毅拍摄的大学生活作品。请移步到这里观看,宋泽毅希望和大家交流并接受批评。

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

Metro Pictures画廊最近正举办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个展,这距离她上次在纽约举办个展已经有四年了。这批新作拍摄于2008年,不过,你不用到场也会知道一个事实,照片里的主人公一定是她自己。 我站在尺寸巨大,占据画廊整面墙的照片前面,盯着辛迪雪曼所装扮出的老脸,丑陋且沟壑纵横的脸上,涂的粉似乎要成块儿掉下来,夫人们都穿着雍容华贵的服饰,摆出尊贵的仪态,就连照片的装裱也仿佛宫廷画作。 这个系列是讽刺上流社会虚荣且精神空虚的老女人——似乎照片从里到外有太多的提示说明这个结论,这反而让我觉得很是乏味。回家之后检索到一段访谈,辛迪雪曼在里面谈到了作品创作的动因: 问:你的新作为什么开始关注这些贵妇,是一种自然进化吗? 辛迪: 我的一个朋友让我开始关注互联网上的一些人。其中有一个叫做”Brenda Dickson” ,她是一个肥皂剧明星,在YouTube上很有名,人们都在模仿取笑她,她在自己的网上有一段视频,是讲解如何能够和她一样毫不费力地变得美丽,但是事实上,她哪里是不费力,简直是太过分了。这个系列是从我去年给法国时尚杂志拍摄的照片中衍生出来的,那是在聚会中的一些抓拍作品,你知道人们都拼命在镜头前让自己看起来优雅漂亮,这些老女人努力让自己变得漂亮,但是又做得太过分的行为,我很受启发,我这套作品是那些穿着舞会华丽袍子的女人在卧室里摆姿拍摄,这实在是太荒谬了。 在摄影还徘徊在艺术殿堂之外的时候,辛迪雪曼就已经成为大红大紫的艺术家,不过,颇有意味的是,艺术界在赞赏她作品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给她贴上“摄影师”的标签。她的这个新作实在让人有些失望,在我看来,就是因为太“摄影”了,拼命在用摄影作品装扮“艺术贵妇”,她先是单独拍摄扮演的肖像,然后后期再添加背景,描描画画,她一定要把照片弄得尺幅巨大——用照片模仿油画的威严来达到反讽,并强调作品的高级。照片制作精美,色彩艳丽。但是这一层层叠加上去的东西,难道不是和她作品中讥讽的老女人一样吗?太过分了。 认识辛迪雪曼,还是必须要回到她最早期的那部作品“无名电影”(The Untitled Film Stills),她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评论家所赋予她作品的那些意义,她从来都没有想过,她没有所谓女性主义的观点,她就是想那么去拍了。而这部作品就仿佛一位青春美少女,不需要任何粉饰,因为自然生发,赢得人们的赞叹。可惜,青春就只有一次。

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访谈:我如何拍摄“无名电影”系列

访谈者Mark Stevens,刊载于  Apr 7, 2008 纽约杂志。 在你1977到1980拍摄的电影系列中,你创造了一个女影星的形象,是由你自己扮演,看上去好似是经典电影里的角色。这个系列怎么开始的?我1977年夏天到纽约,一直想要通过一个新的方式来讲故事。David Salle在一个出版低俗杂志的公司里上班,他们的杂志里常有很多主题半裸的女人的摄影小说,和卡通画一样,但是是拍出来的。这让我也开始思考一些事情,这种廉价的,看了就扔的照片,使得你若看过一次,就也想来拍你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用你自己做模特?我一直在作品里拍我自己,装扮成各种角色。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我拍一卷照片,有六种不同的场景和角色,假设这是一个演员在她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有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是在拍她的电影处女作,而另外一些,她有一点憔悴,却努力在让自己显得年轻。我故意在热的药剂里冲洗照片,想让它变得看上去颗粒粗糙很原始。 评论家喜欢研究你作品中的男性目光的凝视和你作品中女性被当作一种客体的样子。你当时想到了这些吗?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在七十年代晚期,我刚刚从大学里毕业,我正努力尝试做我自己雄心勃勃要实现的理想,我想用化妆的手段,但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哦,不,我们还是要自然一些,你不能尝试美化任何事情。” 你在孩童使其一定喜欢布娃娃和扮演游戏 布娃娃,给它们做衣服,做房子,当然还有扮演游戏。创造这些角色让我有一种私密的快感,因为这使得我可以做化妆游戏,穿那些老式我根本不可能穿的衣服。 我喜欢你装扮你的角色用的那种华丽的方式我去二手商店和跳蚤市场,挑选我喜欢的但是便宜的服装。但是我找到了很多非常绚丽的老式衣服,让我仿佛回到另外我的孩提时代,13岁的时候穿着束腰——其实你根本不需要,但是那就是女人们常干的事情。 你周围的环境对你的作品影响大吗?那时候,男性艺术家很多,并且喜欢在各自的工作室里串门,我不喜欢那种男人们爱干的事情,那个时候也没有太多女性艺术家冒出来。但是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当年我们有很多跨媒介艺术家。Robert Longo在一个乐队里, Kim Gordon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演奏音乐。所以很有趣,我们不光会说“噢,我们要去画廊里看展览。”而是也会说“噢,我们应该去听某某人的演出。” 你自己发明了这些照片中的角色吗?我在头脑里创造出了这些角色,比如那个去工作的女孩是在她在这个城市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去上班的路上。等等。 很难知道这些角色在想什么 我喜欢这些剧照里的人没有微笑——他们是一种空白的状况。这让观者自己可以参与到叙事中去。 你现在再看你创作出的角色,你看到了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会想到这个城市的变化,比如有一些找是在世贸双塔旁边的右边的地方拍摄的,现在这些建筑都没有了。我也会想到,要知道我在做这幅作品的时候我还做着一份非盈利画廊接待员的兼职,那是在上班的路上拍的,我会保持角色的样子,然后就那样去工作。当我第一个展览开幕的时候,他们说:“你干嘛不就扮演成角色里那样来工作?”但是我感到我不能,在这个城市,这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我感到没有把握。 为什么?我猜那是因为我仍然很胆小,我只是感到—— 感到你带着一副面具 感到我没有穿着我通常所穿戴的盔甲,成为另外一个角色让我觉得很无助。我们都是自己为映射到这个世界的形象而制造出来的一个产品。即使大家可能没花费任何时间,或者认为他们没有为此做任何准备,我认为最终他们还是让自己的整个生命都变成某种特定的方式,给周遭世界一个特定的面庞。 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但是这一直以来都是我生活中的一个问题——那甚至让我好似一个变色龙。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成为变色龙也有快乐的地方当然,很多时候也很有用。 人们在看“无名电影”的时候容易犯什么错误?将之看做一种自拍肖像 你如何看待有人说你的作品太自恋?我真的不认为这些作品是在拍我,也许是我,但是也许是不想成为我,而要成为其他角色。或者至少是,成为别人的一种尝试。

年度新锐及其他

《美国摄影》杂志近日公布了他们今年评选出来的13位年度新锐摄影师名单。涵盖各个领域,商业、纪实、艺术。到这里可以看他们的作品 OLIVIA ARTHUR摄 再说一些题外话。 昨天去听了NYU本科的一堂摄影点评课,感慨颇多。记得当初刚到的时候,邀请我来的Gerry请我做自我介绍,我很自然地强调自己在学校里是教新闻摄影的,但是他纠正我,说他们这里只有摄影,没有什么什么摄影。昨天的课程也让我体会到了这点。课程名字叫做“photographyII”,学期末的作业是拍摄一组主题和童年有关的照片。 选这个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是让我颇受启发的是他们对摄影的理解非常开放,一个女孩子拍摄了自己的姥姥,同时录下老人回忆童年的谈话,一边展示作业,一边是音频播放。另一个女孩子拍摄了自己家的照片,窗户,走廊,栅栏,随后又用彩色水笔在这些黑白照片上勾画自己童年对家的印象。还有一个做了一个照片拼贴画,表现自己童年对大海的向往。 也有人拍纯摄影的作品,有个女孩子拍摄了和自己同属于一个教母的三个小孩子的肖像。(这个背景,希望我没有听错哈。)很有趣的主题,而且,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拍到这样的照片,很不错了。 我的另一个发现是,美国高校里也阴盛阳衰,我到的两个班级,都是清一色的未来女性艺术家,只有零星的一两个男孩子掺和其中。下午打算去看辛迪舍曼的展览,Gerry一定要我去,尽管身边的几个朋友都说不好,想了想,还是去瞅瞅这位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吧。

收藏书吧

我又迷路了,27街到底在哪里?身边走过一个背着杜马克摄影包的年轻人,我猜,跟着他不会有错的。 电梯把我们运到四楼,门开之后一股热浪迎面扑过来,马丁帕尔狡黠地微笑着,站在人堆里。这是光圈基金会和马格南合作举办的图书party,马格南来了不少摄影师,可以找他们聊天,请他们签名。 Party举办的场地似乎是光圈的画廊和书店,我到的时候已经挤进来一两百人,走动都很麻烦。挤来挤去的人群中,我一个也不认识,也好,可以当一个安静的观察者——而这正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我很好奇,马格南在纽约会吸引怎样的人。 来纽约参加的不多的摄影活动让我很感慨,不但每一次都气氛火热,而且参与者的构成非常多元,从年轻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摄影师到收藏家,从雅皮到嬉皮,来自社会的不同角落,让你感到摄影在这里具有的坚实的基础。 纽约的活动还有一个好处在于,都是没有围墙的活动,不仅活动是开放的,交流也是开放的,绝不会把摄影师们圈起来排排坐,甚至连介绍都没有,所以这个场子里究竟哪一个是马格南的摄影师,我根本认不出来。我悄悄地观察一个老爷子在给一堆排队的人签名,他很可爱地背着一个小小的双肩包,带一顶棒球帽,签名的人往往会赖着不走和他聊天。凑近看,原来是Bruce Davidson. 好不容易找到了Larry Towell,我们通过邮件,这次终于见面了,挺兴奋的。刚和他聊完天,一个年轻人,带着灼热的目光,跑过来问,你刚才聊天的是谁? 离开party的时候,里面仍旧很热闹。我拿了本光圈最新图书出版目录在地铁里看,忽然看到对面的女生手里捧着的那本大厚书,是安妮列伯维茨的新书《Annie Leibovitz at Work》 光圈负责出版的Lesley Martin在图书目录里说:给你一个建议——收藏书吧。我不是画册狂人,可是这句话突然很打动我。几天前在另外一个场合,在一间画廊外面,一位收藏画册的朋友把他珍藏的Alec Soth的限量版密西西比拿给我看,周围很乱,我却能一页页地翻下去。那个时候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有些摄影作品不适合在墙面上,而应该在书里生存,孤零零的画框隔绝了它们的生命力。 一本精心编辑,印刷精良的画册,是蕴含着摄影师生命和气息的好东西。如果你正好缺少一份新年礼物,不妨去买一本摄影画册收藏。

Big Show(1)

忽然想写一些关于摄影展览的文章。写作的起因就犹如我最近在纽约的日子以及纽约的街道,是歪七扭八地密密编织起来。本来应该去听摄影师Tina Barney的讲座,结果有事耽误了,于是到图书馆去看书,在人家很严肃的画册里却看到了一段八卦——Tina变身当代艺术家的历程很经典,她早期拍黑白,后来开始拍彩色,她起初用135画幅的小相机拍摄自己身边中产阶级的生活,后来改用大画幅,她开始完全是抓拍,后来用了大画幅无法抓拍,为了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就让自己的被摄对象摆拍,她开始是无意识的摆拍,后来索性干脆有意识地摆拍——她的摄影历程真的是越来越“当代”了。 这话题扯远了,在Tina“当代化”的历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那是八十年代,她的作品展出的时候,在她自己的观念里,摄影作品就应该以那种惯常的尺寸挂在墙上——这大概是当时摄影师的普遍思维吧,但是她的画廊策展人提醒她,为什么不尝试把照片放很大展出,如同某些绘画作品一样,有着巨幅尺寸。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尺寸已经逐渐成为当代摄影艺术作品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后来,Tina的作品在1983年参加了MoMa的一个摄影展,这个展览的名字就叫做“Big Pictures by Contemporary Photographers”(大照片:当代摄影师的作品) 那么,就从这个展览开始我的“big show”系列文章,我将不定期介绍一些过往的摄影展览。希望能够坚持系列下去。 但有些尴尬,因为说介绍这个展览,遗憾的是,没有在网上寻到更多关于这个展览的消息。不过,搜索到了两篇写得很精彩的关于摄影作品尺寸的文章,成为我写作的重要参考:(文章一:Pictures Worth 10,000 Words, at Least; 文章二ART; Why Photography Has Supersized Itself)所以,今天的这个介绍只是将这个影展作为一个引子。 1983年MOMA的这个大照片展览,策展前言里有这样一句话: 摄影艺术近来的一个流行趋势是,作品的尺寸和它的呈现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艺术家有意识思考的一个正式的要素。 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不是么?“有意识”、“正式”这些词语似乎暗示着一种新的规则的诞生,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摄影作品的尺寸和传播方式存在着另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 我上个月在ICP看过一个展览,是摄影术诞生之初,早期照相馆的作品。每一张照片都必须将鼻尖贴近才能看清楚。很长一段时间,摄影作品就是以这样一种亲切的尺寸出现,捧在掌心,夹在相册里,印刷在报刊杂志上。 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大照片运动。摄影师们认为8#10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1975年Richard Avedon做了一个展览,其中一张安迪沃霍工厂员工的照片大概有21英尺长真人大小。两年后Irving Penn拍摄垃圾堆的照片被放大到大都会博物馆的一面墙那么大展出。 不过,这些“大”照片比起八十年代的作品就小巫见大巫了。以下这段文字让我乐了半天: “德国艺术家Thomas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亚洲新势力 1,吴哥摄影节最近评出了“巴黎竞赛画报奖”,此奖专门针对参加吴哥摄影节培训班的30名亚洲年轻学员,要求他们的参赛作品必须在摄影节期间完成。来自泰国的女摄影师Dolruethai Tongwiboon最终拔得头魁,她的这组图片故事名叫《Chicken Bang Bang》,报道了集市上即将成为他人美食的鸡的命运,照片的色彩和叙事风格和她作品的题目一样——Bang Bang! 另外,天空(李伟)也参加了此次吴哥摄影节,作品《大地》在幻灯放映会上放映。 2,美国摄影杂志年赛最近落幕,获得学生作品大奖的是韩国摄影师Chang Kyun Kim,他目前在Parsons艺术设计学院进行MFA课程学习,之前的职业是一名市场经理,整日和各种广告、产品设计打交道,使得他自己也对此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轨迹,专门到美国求学摄影。 Chang Kyun Kim获奖的作品叫做《Their Dialogues》(他们的对话),他这样阐释自己的理念: “在纽约的一天,我抬头朝上看,忽然感觉到一种非常特殊的力量扑入我眼帘,就这样不停地朝上看了一周之后,我发现,其实所有的建筑都在互相说话,大笑、低语,有的时候发出尖叫,或者争论。我决定捕捉下这些给我带来惊奇感受的瞬间” 3,旅美中国摄影师Yijun liao(pixy)获得了美国致力于推广新兴摄影师的Hey Hot shot比赛的奖励。 Pixy在她的博客里贴出了自己这组名为《剧照》的作品的阐释:“在这个项目中,我搭制了我愿意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我给它们起各式各样的名字,假装它们来自真的电影。很多照片中描述在某些环境中的单个的人。他们都好像陷入了沉思。那么他们在想什么呢?事实上,他们在想我想让他们想的内容。他们也在想你以为他们在想的内容。这些照片过去是出自我的脑海里的电影。现在它们也变成了你们脑海里的电影。通过这种方式,这些电影完成了从我的思想到你的思想的传递。” 4,之前在1416介绍过的,同样是推介新摄影师的photolucida,最近也决选出了五十强,旅美摄影师周密名列其中(只有拼音,希望我没有搞错)。目前还在网上看不到参赛作品。 在周密的网站上看到他最新展开的一个长期摄影项目是《the mission》,对美国旧金山一条名为mission的最长且最古老的大街,这条街上所富含的多元的民族、种族,经济、文化生活予以记录。

1416周末点评(4)

旷惠民《岜沙变迁》 点击这里进入旷惠民的专题。 1989年秋天,我来到中国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拍摄,从此和那里的苗族同胞结下了深情。从江县岜沙苗家村寨像一片绿叶静静的卧在崇山峻岭深处。古朴的吊角楼斜倚在绿色的山坡上。屋前房后到处是古木参天,蝉鸣鸟叫。热闹的芦笙节,欢快的吃新节等充满了民族特色。我用18年时间记录了那里人们的成长,拍摄下村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变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近年来岜沙苗寨很多青年男女走出大山读书和打工,他们把学来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带回山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平均年收入大幅度提高。寂静了数千年的古老山寨迅速与城市缩短了差距,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国著名的人文旅游景点。   如今的岜沙村寨,车水马龙,经济繁荣。20元的门票,50元一晚的木屋旅社、中英文对照的各种标牌、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活动以及保存交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古老生活习俗表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南来北往的中外游客。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