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周末点评(3)

昨天淋了一点儿雨,彻底病倒了。好在今天发布照片的两位朋友,我们私下里都已经聊过很多,我想,他们更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桔色小猪的《曲德寺少年喇嘛》 请点击这里查看

今年夏天,我去西藏,想拍摄我的第一个图片故事“藏传佛教中的女修行者”。关于这个拍摄,我之前谋划了很久,预计的拍摄对象本来也是我较为了解且很感兴趣的人群。但2008年的中国和西藏,都是不同与以往的一年。所以我制定的周密拍摄计划泡汤了。绝望之际,通过一个朋友,获得了另一个进入寺院拍摄的机会。这个寺院距离拉萨3-4小时路程,基本没有游客,这次我经寺院主任获准可以拍摄整个寺院和寺院里的喇嘛。直到镇上来人将我这个敏感的常驻者赶出寺院的那天,我共去寺院两次,前后住了10天进行拍摄。
    第一次待了三天,住在寺院旁边的接待室,每天在寺院走走看看,和那些不懂汉语或略懂一些汉语的少年喇嘛与年长的喇嘛交流,拍了不多的一些内容。第四天一早我回拉萨洗澡了。在拉萨看照片的过程,我确立了拍摄寺院少年喇嘛的这个主线。但心里对这个拍摄不十分有把握,我之前没想到真的能有机会拍摄喇嘛这个群体,于是又看了大量其他摄影师的作品。例如布伦特.斯特顿的印度佛学院等等。仔细想如何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毕竟我是个异性。因为拍摄对象主要是少年喇嘛,所以通过一段时间接触,我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成了朋友,关系不错。那一周的拍摄,我完全沉浸在他们的生活里,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我坐着镇上的车和他们去拉萨采买水果,混在他们中间以他们的视角重新认识了拉萨,也有机会拍摄了他们滑旱冰的场面。拍摄的那一周,我的生活与之前完全脱轨的,只是沉浸在沟通和拍摄里。白天起来拍照,晚上在黑暗的屋子里一个人看照片回放。任老师,那是我第一次完全纯粹沉浸到拍摄中,感觉真快乐。
    相对于拍摄,后期图片编辑是个令我摸不到头绪的工作。从大量的照片里选择、取舍、甄别…要或者不要,为什么要为什么不要,要了会怎样不要会怎样…哪张更贴合整组氛围、哪张自己更喜欢、哪张表达更精准…同一景别的不同状态,是否有必要都留下…自己的拍摄情绪是否代入,还是客观的表达事实…我考虑了很多因素、想到了多种可能、犹豫了好些日子。还学人家时髦的给照片加了暗叫什么的,呵呵。但是我后来想,放松、放松,它不就是一组照片么,原图都在,若干年后回过头来,也许存在无数可能,所以第一次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吧。于是就诞生了我发给您的这组照片。我的一些朋友看到照片,各种评价都有,有的说形式主义浓重,有的说完全是传统纪实的路子,有的说不够锐利没有起伏。我还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也许还是我积累不够吧。 
 我希望让更多朋友看到这组照片,提出更多设想和意见,也是种提高。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看到您的整组照片,很多单张的很好,但是个人感觉整组照片有问题:
    1. 太多,没重点
    2. 没有一个故事线索,太“散”,或许是缺了文字说明的缘故?

    完全理解面对自己的照片下不了手砍图的心情。不过,可以继续做一下编辑么? 🙂

    Reply

  2. 桔色小猪的《曲德寺少年喇嘛》
    我看过了,我年轻的时候也拍过很多寺庙,猎奇一样,记录一样,这是照片多而没有重点的普遍现象.
    我现在理解了一些,首先那是个宗教场所,你要是对他们的宗教有所了解,并且与其他宗教比较过,就会发现差异,找出要拍的主题,并着力表现,李楠的中国乡村基督教就很好.至少画面很好.

    Reply

  3. Ed你好,相册里的那些图片,都是我编辑过的。以我目前的能力和思路,再编辑的可能性不大了。可能和我目前的个人能力有关系,我也挺苦恼的:(

    片子散是不是因为我将镜头对准了过多的被摄者?如果锁定一两个,是不是会更好?

    我想主要表现这些少年的日常生活状态,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些片子是否从里面看出这一点了?

    Reply

  4. 王笑飞你好。能听到你这样的评论我很高兴,如释重负。呵呵,玩笑。

    我之前拍过的很多寺庙照片,确实都是带有猎奇心理的。这次拍摄,我想表现的不是宗教,而是这些宗教中少年的日常生活。可能说到底他们都离不开宗教本身,但沉浸在拍摄中和后期编辑的时候,我才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没有更多能力做到更好了。因为我在这方面欠缺太多。所谓摄影在身外,我身外的东西太少,等我积累积累。

    谢谢你王笑飞。

    Reply

  5. 看完30张,我觉得作者提供了很多生活的细节,很朴素,好。作为一个好奇的读者,我希望看到更多细节、结构,例如他们生活的屋子的360度全景图,屋子和屋子之间的分布是怎样。说极端一点,你可以拍一个少年喇嘛生活空间全景图,从一座山上拍他们的寺庙开始,再近一点,再将镜头推到他们的屋子里,把每一个生活工作的空间360度扫荡一遍,一点不漏。是不是很变态?哈哈。

    我看到一些年轻人的表情,不过觉得有点僵,不够丰富,可以再野一些,释放一些,忘记经典构图和用光。

    另外,暗角太厉害,有点憋气。

    Reply

  6. 很好,很符合任老师所说的“故事”的定义
    其实没必要局限在“讲故事”上,理出像小说似的线索出来,这不是摄影擅长的事情
    把单张照片先拍好,已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了

    Reply

  7. 小猪你好 我看了你的整组片子
    对于去西藏并能完成一组完整的图片故事 这已经让我由衷佩服
    你的片子给我的感觉是 你跟他们的关系可以很融洽
    于是你的镜头可以容纳下很多生活细节 点滴

    片子很多 彩色照片来说 色彩是一个重点 你的片子的基调是红色 从整体感觉上没有亮点:比如一个小面积的绿色的反差。

    片子里面有肖像式的 有合影 还有抓拍 特写
    我想你一定见过Steve McCurry拍的喇嘛系列吧 那些肖像摄影特别透彻 并且整组风格一以贯之 都是肖像

    构图上 有几张我很喜欢的构图
    看来你是在构图上下过一番功夫的
    不过我觉得有一项事情希望能与你交流一下,就是我觉得你的片子还是缺乏瞬间,就是一些有典型意义的瞬间的抓拍(当然这也是我所缺乏的)

    希望你的作品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完美 [:Automan:]

    Reply

  8. 老师保重。我在纽约也淋过一场大雨,浑身都湿透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那是去在Time Inc的路上,湿透的鞋子和袜子我就甩在《Sports Illustrated》图片总监的办公室里,光着教在他们巨大的编辑部里跑来跑去,哪是个单纯的日子。
    不知道你是否喜欢纽约,我在那的时候疯狂想家。想念家里的蓝天,老房子还有菜地。
    感觉总找不到自己,一个人去IPC,一个人去时代广场,一个人去大都市博物馆,一个人在中央公园的草地上躺着,不知道哪无数拍过纽约的摄影师是不是也试图在镜头中寻找什么?
    最近看摄影史,才知道《Life》创刊初期是一大批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的摄影师(当时正值二战)为他们供稿,如桑德斯、霍尔斯曼。我总想揣度他们当时的心理。
    北京很冷,不知道金融危机的冬天跟纸媒的冬天会不会也这样。现在还没有下雪,但也许快了。纽约跟这里纬度差不多,注意身体。
    家里很好,不时还会有一些让人温暖的消息传来,总算可以让人欣慰一些了。路曼曼,任重道远。但我看到一线曙光了,你看到了吗?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不管等多久。

    西藏的片子看过一些,但看过小猪的片子,还是让人觉得新鲜,眼前一亮。我自己挺喜欢的,坚持做会更好。不是对你的片子要求高,是我们对西藏还有对拍西藏的照片想象的更高。有吕楠、有杨延康,我们总是期待更多,但勿需去模仿谁,坚持自己的感受持续不断的做下去就好。

    Reply

  9. 小荷,我在NYU听课的时候,总会忍不住联想起人大的课堂。和学生在一起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所以,尽管纽约五彩缤纷,我还是很想念北京。
    你那天传来的好消息,真让人振奋。这学期辛苦啦,那帮小家伙们真应该在考试结束之后大大宴请老师一下。我也很好奇你期末如何考试,呵呵,这一般都是我最头疼的事。

    Reply

  10. 十天,仅仅拍到现在这样有点可惜了,至少看到了你和他们的距离感,就是还是很强烈的感受到了相机的存在,有时候相机的存在感是需要,必要的抽离能够更理性地看待一些感性的场景,但肯定不能是全部。然后就是你拍之前做的功课没体现出来,叙述的角度太多,缺乏条理。我知道在那些地方往往猎奇感会冲击到原本正常拍片时的思路,如何稳定住自己的思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就是文字太缺乏,用数码拍应该更方便一天结束时的整理,包括思路和文字的协助。现在还是感觉像个旅游纪念册的加强版。小猪也去了很多次西部啦,我也是,但我还是能感觉出自己和第一次去的时候相比心态上的变化,相信你也会,不光要融进去,还要立起自己。

    Reply

  11. TO:“曾在北京”感谢你的建议。暗角不是为了赶时髦做的么,因为不会做,所以没做好,呵呵。对于我,一切都在渐渐尝试。谢谢。

    TO:maogua,感谢你的点评和浏览。

    TO:realdong,你提出的建议我仔细看并思考了,在色彩方面,你提出的建议其实也正是我一直感觉欠缺却没想到的。包括典型意义的瞬间抓拍,我在这方面非常弱,急待提高。你的留言将给我很多思考,多谢。

    也感谢小荷的鼓励。

    冬瓜的留言我也仔细看了。之前我做得功课,是一厢情愿的关于女性修行者的。这次拍摄喇嘛的机会纯属意外。拍摄很多方面都很欠缺,叙事角度过多,缺乏条理,这些方面说实话,即使现在我现在也还想不太清楚如何更加完善。这大概可以归结为我摄影能力的欠缺,只能自己努力提高了。谢谢冬瓜。

    Reply

  12. 哈哈,曾在北京,就是为了赶时髦做的,呵呵,见笑啦。

    可能这就保留了我的一个致命缺陷,在摄影之前和之后,都还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

    Reply

  13. 可能这就“暴露”了我的一个致命缺陷,在摄影之前和之后,都还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
    ——刚才两个字打错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Bow:]

    Reply

  14. 我答完這題就六個點評大滿貫了,
    不過最後才要評說這組照片時,
    發現前面的先進都說得太好了。
    (會留在最後是因為我覺得很難講呀。)

    只好挑細部的講:
    靜物細節特寫有:02 06 22 23
    22最好。23最可惜。妳還沒學到專業(或資深)攝影的壞習慣:
    馬上捉個人在海報前擺姿勢做動作。哈!

    19 20是特寫。特寫鏡頭好啊;
    但19中他這麼用力扭給妳拍,妳該拍他的臉啊!?多可惜。
    穿滑輪鞋,拍完該有正在溜的照片吧?

    13 25:小心背部!
    10 21:小心側面。
    除非有好的理由,不然即使是世界知名人物的背部也不一定討好。
    背部和側面都很難比有人的臉跟肢體動作好。
    當然10的氣氛是很好的。

    16,還有一些其他的照片也顯示:
    妳會為了構圖的緣故而把照片中的其他元素降低或犧牲。
    很多時候這沒有好壞,而是一種選擇;
    不過在數位時代妳更可以在構圖之後(之外),
    試試其他元素排前的拍法。

    小喇嘛人像把下方裁掉就是一張很好的照片,
    14 18 22和最後一張都是好照片。

    Reply

  15. 好吧,k兄一说完,基本没有太多能说的了。。。我只说自己喜欢的片子:8,18,22,23。10有点可惜了,如果是个正脸,或者是身体姿态比较好的侧面也都会是很好的片子。为何滑旱冰的只有一张特写?总体感觉还是距离有点远了~

    Reply

  16. 任老师晚上好,吃了吗?呵呵~感冒好点了吧

    抢了这里的沙发,没两句”认真的评论”有点不好意思

    虽然桔色小猪君在7楼强调自己这组不关心宗教,关心的是日常生活。我理解您这样说的心态——西藏的照片太多了,而且很多场景已经脸谱化了,所以你不想再重蹈别人的覆辙…再加上楼上王笑飞老师多少给了点压力,呵呵(当然他在这里是诚恳的,一直都是,反而是很对人对他的态度不公平,好了不跑题了~)

    但是我看到的实际上是“小喇嘛们的双重生活”,即在师长教导下的宗教生活,和世俗化的日常生活。并且我认为这样把言辞的重心,随着您拍的这些影像,稍稍也往宗教这边移过来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更像个研究问题的样子。既然您自己也说“说到底他们都离不开宗教本身”,那么就不用去关心太多别人、前人拍的什么或者他们拍到了什么。

    小喇嘛们被设定好的前面的路是什么?世俗社会对他们的宗教之路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真的会照着这条路走下去吗?——在您的照片中应该涉及到了这些我觉得更有意思的问题,有文字说明的话还能涉及得更深一点

    另一方面世俗和宗教也未必对立。藏传佛教本身就是世俗化很深的一个宗教,比如他们把寺庙建在闹市,并非山里。由于以前整个世俗社会实际上又是和世界隔绝的宗教社会,所以他们能长久的保持纯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昭寺外面不是八廓街而已,而是整个世界。另外不论是境内还是达兰萨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种力量客观上都在推动藏传佛教向更深的世俗化发展。
    所以,这不仅仅是曲德寺的小喇嘛面临的问题,整个藏传佛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藏传佛教本身就像一个站在寺院大门口的少年喇嘛…

    说了这么多不着调的废话,呵呵~

    如果您顺着这个思路编排整理、撰写文字说明的话,我觉得可以抓一些像_MG_5152、025,还有那几张特写这种可以挖掘的片子。03 、04或许也可以。
    06的那个五彩白瓷碗底,是汉字吗,写的啥
    _MG_5152这位,从手表上看,和019这位是同一人吗?呵呵

    还要说一下结尾这张。这张是美的,但是那样的姿势,有一定宗教上歧义,并且这样的歧义应该是本组照片不需要的。我觉得另找一张抽象的、美的、但是没有歧义的,会更好一些

    另外kione兄说的技术上的那些,受教了。 [:Bow:] 资深的记者就是不一样啊,呵呵

    Reply

  17. 先感谢任老师帮我发这组片子,这样才有大家的评论,这些内容对我真的帮助很大。也感谢楼上各位前辈。

    回kione,19有拍到脸的,但都虚了,拍摄环境太暗了,考虑之后用了这张没虚,但没有面部的。20是在旱冰场拍的,他们穿着超现代,我想来想去,怎么表现他们和宗教的联系呢,就趁机抓拍了这张,后期编辑的时候,从穿现代服装的里面,基本表达不出他们喇嘛的身份。我很矛盾,感觉如果放上穿时装溜冰时他们的照片,对于整组片子是不是太突兀了?所以就没选。

    13 25:小心背部!10 21:小心側面。这些我都没有经验,完全依照自己的感觉来的。这么一说我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10有一张正面像的,但他在行走,面部有些虚了,不知这样的一张,是不是也比侧脸的好?我真是一点经验没有呢,所以想请教kione前辈。

    “16,還有一些其他的照片也顯示:
    妳會為了構圖的緣故而把照片中的其他元素降低或犧牲。
    很多時候這沒有好壞,而是一種選擇;
    不過在數位時代妳更可以在構圖之後(之外),
    試試其他元素排前的拍法。”
    ——这一点也确实说对了,我为了构图,为了向“曾八股”理论上靠拢,舍弃了好多东西。很多场景,我拍了多张,里面事无巨细全部体现,但后期编辑的时候,还是没有选那些片子。因为我对自己太没把握了。

    小喇嘛人像把下方裁掉?是指它如果是一张横幅照片会更好,对吗?

    再次感谢kione前辈。

    Reply

  18. 回Antonis

    看来大家都挺喜欢10,但也很为10感到遗憾。我也是啊。拍摄的图片里有一张正面的,但姿态不是很好,因为小喇嘛在走动,所以面部也拍虚了。挺遗憾的。

    滑旱冰当时在冰场拍的,他们身着时装,怎么看也不像喇嘛,超像大城市的哈韩一族。我拍了好些照片,丝毫表达不出来他们的身份。后期编辑的时候感觉放进来也很突兀。所以就选了这张手部,旱冰鞋和佛珠特写的。

    我后期编辑处于没有任何经验的状态,感觉旱冰场拍了一场,不选一张很可惜,所以老想矬子里拔高,无论如何选一张。诶…

    Reply

  19. killbill,感谢你的评论,也是受益匪浅。

    小喇嘛的路确实没有预设,就在我离开寺庙后,有两个小喇嘛还俗了。不知道我是否还有机会再深入拍到这些内容,但目前只是想想,就感觉很有意思。文字说明确实应该写,否则我的图片还是太单薄,不足以传达更多内容。

    “藏传佛教本身就像一个站在寺院大门口的少年喇嘛…”
    ——看到您这句话,我似乎突然被点醒。容我再仔细想想消化一下这句话。它会帮我厘清以后的方向,对我撰写文字说明也有超大帮助。

    06的白瓷碗下面写着:宁静瓷业,中国景德镇,还有一个制造商的LOGO。呵呵,您看的真仔细,5152和019是同一个小伙,我和他关系不错的,嘿嘿。5152里那位眯眼的老者,是他的老师。

    结尾这张的姿势,我还真没想到。他们一摆造型,就是叉腰,练肌肉等等,可能是从电视里学来的吧。我会在其他图片里选选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替代。

    另外如果kione和killbill前辈能看到的话,是否能问一下,结尾那张照片因为时间是傍晚落日,所以特意将它作为收尾。这样可以吗?是否有不妥?

    感谢任老师和以上各位前辈,again!

    Reply

  20. killbill,土豆的照片不算偷看啊,我可喜欢向别人显摆她们了,呵呵 [:^^2:]

    Reply

  21. 你几月去啊.这组图片光影很美.感觉很压抑.真的和时代背景有关哈.:)2008西藏行的握手先…

    Reply

  22. To小豬:
    妳只要把手放在小喇嘛人像下方,
    慢慢往上移看看,應該就可以看出有甚麼差別了。

    我覺得因為講得太細節,可能讓妳有點無所適從了。
    人在圖中晃、虛、側、背、有時也不用太在意,
    很多時候一張照片有個亮點或理由就能成立。
    妳可以拍出上面那張任老師選出來的照片,
    別人不一定能拍出來,
    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講到後製編輯選圖我有點懷念以前當學生時做印樣(小樣),
    把自己勾選的照片放大了連同印樣一起交才算完整的功課。(基礎攝影)
    老師會像老學究一樣拿著放大鏡看。「看到眼都花了」,
    老師把作業交回來會有他的勾選,「有時我選的只是前後格的差別而己」。
    「等你自己能挑自己拍的照片,你就算出師了」。
    可是到現在我還是沒有完全的把握。

    這個印樣的功能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軟體能做到類似的做法。
    也許現在都是全部燒一份給老師看,再多開一個檔案跟老師說自己選了那些照片了。

    也許妳只要有天睡飽醒來,
    再重看一次自己十天拍的照片,
    跟這段旅程的感覺再對話一次,
    便能霍然而通了。

    Reply

  23. kione:软体可以的,photoshop的联系表功能(文件file-自动auto-联系表contact sheet,英文是我猜的。),做成联系表以后打印。

    Reply

  24. 谢谢kione的评论,又让我增加了少许的信心。

    回TATA,我今年7,8月份的时候在西藏,那时候你在吗?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