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都藏着什么

MoMA的摄影收藏从1930年开始,并于1940年专门建立了摄影部。目前有两万五千幅藏品,其中不仅包括艺术家的作品还有记者、科学家、企业家甚至是业余爱好者的照片。纽约城内的另一家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尽管这里独立的摄影部建立时间比起MoMA来更晚(1992年),但其摄影收藏则从1928年就开始了,目前也有两万五千幅藏品。 Read more

Youtube上的调查性报道

  I Files是Youtube新近诞生的一个频道,由调查性报道中心( 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CIR)设立。 这里汇集了很多优秀的视频调查报道,包括纽约时报、ABC、BBC和普利策中心等新闻机构的作品,以前它们都散落在各处,现在则可以一网打尽。当然,你得费点儿劲去翻墙。    

周一消息树

以前在博客曾经陆续介绍过不少摄影类杂志,有老牌的杂志,有的也并非那么严肃,是独立出版物,小众的,甚至就是电子杂志。喜欢它们不仅因其是摄影师作品的完美展示平台,与此同时,每个摄影杂志都会从某个角度诠释摄影作品,集纳摄影作品,这么看来,它们做的也很像策展人的工作。 最近从coverjunkie里面看到两个摄影杂志的封面,想起很久没有提及这个话题,就攒几本书一并挂在树上吧。 1. GUP GUP这个名字来自 Guide to Unique Photography,意思是“独一无二的摄影指南”。 这本杂志2005年创刊,是双月刊,至今已经出版了30期,每期杂志都有一个主题。 最新一期杂志关注的话题是“大都市”,封面照片的作者是 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这张照片来自摄影师的专题 Tokyo compression。其实,如果寻找拍摄大都市的摄影师,Michael Wolf肯定当仁不让:从香港到芝加哥,从芝加哥到东京,从东京到巴黎,他的下一站该来北京了吧。 这期杂志还有法国摄影师Alain Delorme在上海所拍摄的那组流传甚广的“超负荷搬运” 本期杂志预览: 这里 GUP的网站也值得探访。 2.TAKE 这是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名字起的很直接——Take (  take photo, 从现实里拿张照片) 封面照片的作者是VII图片社的Stefano De Luigi。 (…) Read more

这些美国人

视觉工作者Paul Melcher最近在La Lettre上介绍了一个很不错的网站,网站名叫做“这些美国人”(These  Americans ) 网站是对来自美国各种公共资源的老照片的再梳理,比如国会图书馆,Smithsonian博物馆,FSA,以及纽约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照片,透过这些照片可以了解美国的社会风貌,这大概是这个网站“这些美国人”的名称由来。不过,可能网站设立者的初衷还不仅如此,正如Paul Melcher所谈到的: 这个网站是藉由摄影资料图片而展示的对美国的热爱,但又并非完全是这样,这里有美丽的美国但同时也有丑陋的美国,这里有奢华同时也有极度贫穷、色情和犯罪。它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在无数的影廊中穿越,你难免会迷失,这些历史影像证据则恰好是这个复杂的国家的最好表征。

马丁大叔余波

长假之后第一日!诸位感觉如何。(嗯,都能想得出电脑前面你那一张无奈的脸。) 这几天,我试图消化reader里面的未读文章——已经显示1000+,还在不断增加,可惜还是没能完成任务,本来想辣手全部清空,但还是舍不得放弃,同时订阅清单里的哪一个却又都舍不得删掉,真愁人。 我常去的博客“摄人絮语”最近有所更新,而话题也是在讨论富有喜感的“马丁大叔”。整个国庆期间,我都在利用马大叔调节情绪,效果还不赖。正巧,看到摄影人絮语也说这个事儿,那就连带这个博客也一起介绍一下。 “摄人絮语”是几个香港影人一起打理的博客,主创人员一共有四个,由摄影人和摄影教育学者组成(杨德铭,岑允逸,黎健強,Blues Wong),博客的介绍是这样的: “希望從文化、藝術、歷史、社會、技術等各種角度去討論攝影。除了從香港出發以外,也會考慮中國、亞洲以至全球性的攝影趨勢。” 因为是四个人一起贡献内容,所以内容甚为丰富多元,撰写马丁叔叔观展记的“波波夫”,目前正在英国游学,这篇文章也算是第一现场直击,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一手信息,比如,相对于媒体的热炒,布莱顿城中的人们对这个摄影节似乎并不感冒,还比如,马丁叔叔在展览现场饱受围攻…… 我顺势又去访问了一下马大叔的网站,发现上面有组“中国海滩”的照片,照片拍自青岛和北戴河,这些照片一如既往地“很烂”,但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老头攒攒,出一本画册……

国际摄影节导航

这是一个资讯集纳,有关近期举办的摄影节。原文在这里,我将之稍微做了一些“汉化”,这些展览有的有特定主题,有的特别关注摄影的某个领域,有大规模的,也有小的,够大家逛上一阵子的了。 1,加拿大多伦多摄影节 主题:摄影,政治与社会 Douglas Coupland 2,波兰克拉科夫摄影节 主题:英国摄影 3,纽约摄影节 主题:当代摄影的未来 4,德国fotobook摄影节 主题:摄影书 5,俄罗斯报道摄影节 主题:年轻报道摄影师 6,西班牙摄影节 推荐展览:电影与摄影 7,阿尔勒摄影节 推荐展览:张大力《第二历史》 8,英国Rhubarb国际摄影节 主题:影像冲突 9,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摄影节 主题:移民 10,法国visa摄影节 主题:报道摄影 11,德国科隆摄影节 亮点:20周年庆祝 12,荷兰noorderlicht摄影节 主题:非西方摄影

周一消息树

战争与和平 3月号的英国摄影杂志改版了,新的版面就挂在网上。除去讨厌的Preview水印,这期杂志还是可以瞅一瞅。 Don McCullin摄影 本期杂志的专访是战地摄影师Don McCullin,在我看来,他是众多战地摄影师中最有道德感的一位。他曾经说过: “有些时候,我感到自己带走的不是胶片,而就是一块块的人肉。那感觉就像你背负着你所拍摄的那些人的苦难。”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从访谈的引语中你可以看到战争给Dan所带来的精神负担:“无论我如何努力试图抛弃那些痛苦,它们却都一直存在。”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篇访谈的名字叫做《战争与和平》 英国正在做一个Don的摄影展览,大家可以可以到卫报去看更多摄影师的介绍。 在Polka杂志第2期你也能看到Don的一个小集子: (polka是一本很值得你继续探索的摄影杂志。) 3月号的《生活》画报特刊,也有关战争,《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五个摄影师眼中的战争》正如标题所揭示的,在这个专题中,生活邀请五位摄影师从他们的战地作品中挑选部分作品展出,并试图展现与往常战争报道不一样的视角。在你点击影廊的之前,有这样一行警示文字:注意,有些照片非常非常暴力。

纽顿先生和纽顿太太

纽顿(Helmut Newton)那张著名的照片,夫人June托着腮盯着模特,纽顿则埋头注视着他的取景器。 纪录片《 Helmut by June》则完全是June旁观Helmut工作的结果。 影片的开头是纽顿拍摄性感美女的现场,伴随着镜头的摇移,June举着一台小型摄像机,从一面镜子里缓缓出现。 接下来的镜头,仍然是June对着镜子拍摄,但画面转向了他们两人的卧室,June整理她的头发,Newton则忙着接电话,商讨工作,画面的旁白是这样的, “纽顿求婚的时候,他说我们不会很有钱,可能一直都会很穷。” “他还说,摄影永远是他的最爱,我是第二位。” “女人有时候会问我,如何和这样一个‘怪物’生活在一起。其实很简单。” 影片结尾是纽顿给夫人的一个飞吻,随后是他持着摄像机在拍,June跑到镜头前搔首弄姿。 女性主义学者恐怕能从这片子中纵横交错的目光中看出很多奥妙。我没有头脑想那么多。这部片子与我而言,又解构了摄影史上一位所谓情色时尚大师的形象:他说没有什么时尚摄影师的称呼;他老婆说他一直是个“调皮的男孩”;我看了他的拍摄现场,发现一点儿都不情色——而更像是一台略有些枯燥但却非常精密的外科手术。 这片子给人的感觉就像那天,我远远看见路边有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觉得很凄凉,然后走近,走近,一直走到他面前,心情很忐忑,却没想到老人很欢快地和我打招呼:“早上好呀!” 把那些出现在神话和臆想里的人,都还原成人吧,这比把一个人塑造成神话可有意思和让人舒心多了。 请努力翻墙去看这部片子。 还可以配套观看BBC的安妮纪录片:这里

非西方摄影师

很多“女”摄影师并不喜欢对自己性别的强调,她们往往会反驳:为什么男摄影师没有被贴上“男性”的标签呢? 在我看来,这种并非“正确”的说法,完全是由于强势一方的话语向来占据主流,导致不得不使用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对弱势一方强调。但归根结底不是制造敌对和分裂,而是强调个体的差异,是对个体身份认同的探寻。 所谓“非西方摄影师”的提法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可能又是一篇长篇大论的帖子,自从我看到法国的photoquai摄影展——这个主线索就是以展示非西方摄影师的作品的展览的时候,就很想说些什么。但这篇文章一直耽搁下来,很力不从心,就把一些相关链接奉献给大家吧。 Photoquai 摄影节主页:这里 部分照片在线展览:这里 今日伊朗摄影 这是一本画册,其中所有摄影师的链接都在这里。 Shadi Ghadirian: “我是一个女人,我住在伊朗,我是一个摄影师,这是我唯一能确定的事实。” 台湾摄影 这里正在和台湾国际视觉中心做台湾摄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enter A-Lan 摄 另外,和大家阔别已久的电子杂志《影响》最新一期就要上线了。其中也有一组亚洲年轻摄影师的专访。

周末话题:黑还是白,这是一个问题

我在纽约听到一个笑话,你从纽约核心地带42街坐地铁朝上坐,一开始还是人种复杂,然后白色渐渐稀少,剩下了浅褐色,深棕色和黑色。好,接着朝上,浅褐色逐级消失。接着朝上,到纽约人谈之色变的Bronx,此时车厢里恐怕就只剩下了清一色的黑色。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谈美国的黑人问题,名字忘记了,具体细节忘记了,只记得结论:黑和白的矛盾是美国(甚至西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将永远是一个拔也拔不出来的眼中钉,肉中刺。 想起说这个是因为最近摄影界关于黑白的争论可不少。 (一) 先隆重介绍一下这个网站:photoshop灾难,一个专门给照片挑刺的网站,最近弄得动静很大。 photoshop灾难揭露了一个案例,一家大学的波兰语页面仿佛装上了一个过滤系统,因为在页面其他部分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网页上的黑人被换头变成了白人: 无独有偶,这之前微软也被逮到,它们英文网页和波兰语网页上照片中的黑人被无端漂白。 读者质疑,难道波兰没有黑人? (二) 这边厢是黑人变白充满歧视,那边厢则是白人变黑引起争议。法国版时尚被卷入了这场争论,摄影师 Steven Klein把白人模特涂黑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一方面,人们认为这种将白人涂黑来娱乐白人的做法令人无法接受,另一方面,这难免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黑人被打入另册无法在媒体上获得应有地位的历史。 摄影师Steven Klein成为舆论焦点,好事者发现他颇为热爱把白人模特涂成黑色,2006年他给意大利版时尚拍摄,也做了一样的举动。另外,他和麦当娜是好朋友,麦姐最近在接受滚石采访的时候提到,Steven把她的脸涂成黑色拍照,她考虑是否用这个照片作为新专辑“黑色麦当娜”的封面,但后来感到这种举动风险太大了,取消了这个决定——还是麦姐行走江湖久了做事老道。 (三) 比起前几个案例,Pieter Hugo所拍摄的《尼莱坞》( Nollywood )系列所引起的争议更为特殊,他没有对照片动手脚,遭到质疑的是他的“白人目光”。他这组反映尼日利亚商业电影制作的照片,最近在艺术市场上颇受欢迎。教室里曾有介绍(这里)。照片中把非洲的原始和象征西方文化的星球大战、耶稣基督等元素嫁接在一起,作为吸引眼球卖点的做法,引起了不少质疑。 Sebastien Boncy撰写了一篇长文,题目就叫《白人正在看着你》 当然,Pieter会反驳,他所拍摄的尼莱坞是如假包换的事实,但对于这个产自西方文化入侵的尼莱坞,Pieter是否应该仅仅止步于展示一些如假包换的事实呢?很遗憾的是,虽然Pieter先生是个南非人,但他是个白人。

周一消息树

60 中国国庆60周年之际,PBS顺势推介纪录片《年轻,不停息的中国》,(Young&Restless in China),报道了九个生活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经历,梦想,困惑和尴尬。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花中一位主人公的发言:“这栋楼,每周造一层,这代表了中国速度”。说这话的小伙子,每周不停息地工作七天,为别人打工,自己也在创业,他还说:“我这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 不停息(restless)——提炼出这个关键词的导演一定很了解中国。 纪录片的音乐也都很好听,点这里 延伸阅读:卫报供稿人Dan Chung的中国国庆报道,点这里 延伸阅读:《纽约时报》:崛起的中国 网址这里,简介这里 VII的新经理 报道摄影图片社VII最近新雇佣了一位经理,这个家伙的职业背景和摄影毫无关联,他在音乐领域里打拼了十多年,在Sony等娱乐公司工作过。VII聘请这位新经理人的目的是在网络,有线电视,手机和其他新媒体中拓展自己的业务。 荷赛资料库 荷赛最近把其历年来的获奖作品整合成一个可以检索的资料库,观察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这里自然是一个好去处。 卡帕 据说导演Michael Mann正在筹拍以战地摄影师卡帕为主人公的电影。他已经购买了一本名为《等待卡帕》的西班牙小说的版权。

杂碎

话说Flickr上有一个照片拍摄的相机统计,最近的数据显示,最流行的相机已经不再是佳能尼康,而是——Iphone,一个急速增长的曲线提醒你,你头脑中所谓“相机”的概念已经需要更新。(绿线是iphone的使用趋势) 话说有个家伙叫做Sveinn Birkir,他弄了一个叫做“1976”的项目,专门收集他出生这一年的各种图片资料。看那些照片很有意思,那一年他只是个刚刚睁眼看世界的小婴孩,麦姐则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MJ也仍然青涩,在中国,Mao去世,时代以他为封面…… 1976 – Madonna 话说美国有些网站,可以下载高清晰的历史资料图片,它们是: 1,The collection: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推荐:Edward Curtis的印第安人纪实摄影项目。 Edward Curtis 2,The collection: George Eastman House 推荐:Autochromes系列 Silberstein, L., Dr. 3,The collection: The Library of (…) Read more

政治正确路线下的皮肤“晒黑术”

写下“政治正确”这几个字,我还真有些忐忑。我可不懂政治,更别提“正确”…… 但事情就是这样的, 多伦多,一家城市旅游文化推广杂志,封面用了一张一家四口的照片。唉,难怪读者留言里说让他们把修图的人给开了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个黑人爸爸是后安上去的。 是的,杂志的负责人并不忌讳谈这个问题,因为多伦多城市的推广策略是要展示这里的种族多元化,“作为一本出版物,你的截稿期让你可能不能得到最佳的照片,而此时所谓的客观就是把你所想交流的东西传达出去。”因此,他认为这个”政治正确“的行为没有任何过错。 另一起政治正确的行为还要回溯到2000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学生手册,也平白无故地多了个黑人。校方也是这么说的,”我们认为照片里如果有至少一个黑人和白人一起说笑,那就能够反映我们学校的多元化,不幸的是,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就在这张照片上添了一个。“ # The Onion上的故事都是恶搞,不是真的。Iowa State不会干这种事:) Comment 作者: Phoenix — 2009-06-12 @ 12:29 |编辑此文 我感兴趣的还有多伦多事件的揭发过程,据说National Post的设计师有所疑问之后,就在tineye里上传了这个封面,立刻就把原来没有修过的照片给找出来了。这个网站就是用来给你的照片找相似照片的。太神奇了,人民群众的武器又多了一种。 另外,“政治正确”这个词儿,不是说政治的,你还应该去看看这里的解释。这种小心谨慎,咱们想要还没有呢。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