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not a ticket for travel

我决定在Elmhurst过周末,中午去吃四菜一汤,晚上吃街头的煎饺。下午去附近一个长得很像星巴克的地方看书。经过了一段繁忙,一段旅程,一种身份的转变,我感觉应该让自己慢下来。甚至是躲起来。 我从钱包里翻出了去长岛坐火车时的收据,红色的字很醒目地排列着:This is your receipt and not a ticket for travel. 忽然觉得这句话很有深意,不过,似乎找不到什么语言来形容我的感觉。它蕴含在房东小孩昨晚的游戏中,他们不断重复着一个问答:你从哪里来,我来自,日本,台湾。。。。,它似乎也蕴含在旁边的超市里,中文标签,世界食品,它也蕴含在街头的那间咖啡馆里,韩国大叔就着太阳阅读韩文报纸。 我从垃圾桶里捡回了在北京的乘机牌,以及那天去马来餐馆收藏的筷子套,就如同昨天的帖子,我对这些文本性的东西变得很好奇,我同样对我的身份很好奇。我弄了卷胶布把它们粘在墙上。一年以后,也许它们会成为我的旅行档案。 在Elmherst这个社区,懂得广东话似乎比说英语更加灵光。每天早晨,房东广东夫妇的孩子就会在他们的房间大声喊:Mami!周末它们在家里看迪斯尼,他们上学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在家里看粤语肥皂剧。这种场景让我迫不及待地去找Thomas Holton的作品来看,他记录的故事是我屋外的这家人生活的翻版。这组纪实作品,没有刺激眼球的噱头,可是却说中了那么多人的心思和经历。

捧着你的感觉

周四是美国的感恩节,我在美国朋友dooley家渡过的。他们住在长岛,我要坐一个小时的火车才会到。本以为路上会安安静静地欣赏沿途的景致,却不想旁边坐了一个非常健谈的美国人,聊了一路。这个曾在三年前去过中国的美国大叔,用很大的声音模仿北京人说话时卷起舌头的儿化音,让我不禁少了些身处异国他乡的陌生感。随后的话题也变得轻松起来。 我忽然想做一些读者调查,比如,在美国印刷媒体如此不景气的当下,人们的阅读是否真的已经朝向电子化了呢?大叔很坦率地说,“喔,你知道么?我离不开纸媒体,我需要那种可以捧到手里,可以触摸翻阅的那种感觉,我不喜欢塑料制品的那种触感,还要悄悄告诉你,我最喜欢在马桶上做填字游戏。我知道有些电子阅读器,也如同书本一样可以下载文章阅读,但是它们要是掉进马桶损失就大了,另一方面恐怕你泡在浴缸里也无法享受。”大叔竟然很怀念《生活》(life)和《展望》(look),而他常阅读的杂志是《经济学家》和一本很专业化的什么杂志。 当他提到触摸的感觉的时候,我变得有些激动,因为我忽然想到了在我离开北京的时候,走之前的一天去参加学院的活动,看到了很多学生,和他们深情地拥抱,尽管只是走一年,也有很多不舍呢。有人递给我一封信,那是焦旸小朋友写给我的很厚的一封信。当我独自一人打开这封信,眼泪竟然劈劈啪啪地掉下来。一封电子邮件也许同样可以顺畅地表达书写者的意思,但是那三页纸却更为厚重,纸上面的每一笔一画,每一个停顿,甚至是涂改,那种捧在手里的感觉是如此亲切和贴心。 我的电脑装了无数的通讯软件,qq, msn, skype, 飞信,同时还使用Gtalk. 这一切似乎可以让虚拟的任悦仍然留在北京,但是无论键盘如何敲击,它却永远也无法替代和家人拥抱时那种踏实的感觉。 在纽约发现美国人深爱iphone,在这个小屏幕上,指头点呀点,似乎可以实现一切交流、通讯、娱乐乃至阅读,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以及上一代人来说,纸张的质感,翻阅时的擦擦声响,捧在手里的感觉,难道真的可以被替代么?

历史之中:Susan Meiselas

我曾和一些人说过,一个摄影师一辈子可能只能操作一部纪实摄影作品,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因为你必须和你的被摄对象在一起,生活中增加了各种各样新的关系,更加沉重的是,似乎没有一部纪实摄影作品会有正式的终结。但是昨天去ICP看了Susan Meiselas的个展,我想,我应该改变我的看法,或者说,苏珊是例外的。 Susan Meiselas. CARNIVAL STRIPPERS. Farrar, Straus, Giroux, NY 1976. 这个名为In History的展览,是Susan Meiselas的个人回顾展,涵盖了她的三部作品,《嘉年华上的脱衣舞女》(Carnival Strippers ,1972–76)《尼加拉瓜》(Nicaragua ,1978–present)《库尔德斯坦人》(Kurdistan 1991–present) 我花了两个小时呆在ICP地下一层的这个展厅,这个女性摄影师和她所做的一切,令我由衷地敬佩。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当我们试图让纪实摄影艺术化,或者强调其个人化,甚至必须用眼花缭乱的所谓多媒体才能让纪实摄影工作重新振作起来,大家都应该仔细审视Susan Meiselas的工作,她对摄影中“纪实”精神的阐释和拓展,让我体内很多似乎已经沉寂的细胞重新变得活跃,在参观整个展览过程中,不断有这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对的,就应该这么做。” 《嘉年华上的脱衣舞女》是苏珊的早期作品,她混迹于脱衣舞女中,拍到了她们真实甚至是非常私密的生活,这是很多摄影师开始纪实项目时候惯常切入的选题,以及采取的报道方式,但是苏珊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她在拍摄的过程同时展开录音采访,对脱衣舞女、她们的男朋友,老板娘等等展开访谈,作品展览的时候,现场的背景音就是这些人说话的声音,而她的这本画册,里面的文字也是这些访谈的文字整理。我在现场看到了苏珊录音用的磁带——你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就已经开始做当下时髦的有声摄影作品了。 《尼加拉瓜》是她加入马格南之后的作品,应该是她的成名作,作为一个战地摄影师,她报道了尼加拉瓜的内乱和冲突。你会看到,这部作品的开始时间是1978,但是仍然没有结束,因为就在最近,她和另一位纪录片导演重返了尼加拉瓜,她拿着自己的画册,四处寻访当年自己照片中的人物,在展览现场就有她随身携带的那本画册,每一个找到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影像旁边签名,画册的页面上布满了蜘蛛网般的各式笔迹。这部名为《Pictures from a Revolution》的纪录片今年刚刚发行。此外,在2004年,她还发起了一个重构历史的活动,把自己当年拍到的作品做成大幅的半透明的海报悬挂在城市各处,历史与现在叠加。看到照片中战火纷飞的景象,街头的人们驻足,沉思,它们似乎真的将人们带回了历史。 重构历史项目的现场照片 苏珊最伟大的作品应该是,《库尔德斯坦人》(Kurdistan 1991–present),在报道伊拉克库尔德斯坦人所遭遇的种族清洗的故事时,她萌生了新的想法,如果影像能够作为一种证据,它是否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见证。她不断从各处收集人们的家庭肖像、老照片,建立了一个在线的网站(www.akaKurdistan.com),网站至今仍然在运转。她同时出版了Kurdistan: In the (…) Read more

Workshop(更新中)

从ofpix基金,到camp3,我的感慨颇多,恐怕要慢慢梳理才能写出来。在纽约和沈玮聊天的时候,他提到做一个工作坊的想法。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一个内容系统且丰富,与摄影发展接轨的工作坊,可以帮助国内摄影师更好地朝向职业道路发展,以及为自己的作品寻找推广和发表的途径。 沈玮为这个工作坊所做的授课计划如下: 时间大概在2月份(春节之后),地点(未定),工作坊为期三天,将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天,6:00-9:00  报道,自我介绍,畅谈(通过工作坊,年轻摄影师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相互交流的网络)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史 下午:1:30-5pm 特邀嘉宾到访(邀请摄影师或者策展人做演讲与学员交流) 作品理念的拓展(单个学员的作品逐个点评)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技术(包括用光、设备、后期处理、打印等进阶知识) 下午:1:30-5pm 特约嘉宾到访 作品的编辑(单个学员逐个点评辅导) 第三天 上午:10-12am 摄影师的自我推广(包括,作品阐释的撰写、简历的撰写、如何和画廊联系、如何申请基金、个人作品集的编辑) 下午:作品的最后点评 这个班希望能够吸纳已经在摄影道路上走到一定阶段的摄影师,作品已经完成或者即将完成,因此可能还需要一定的遴选。班级的规模不会太大,不超过15个人。由于沈玮和纽约一些画廊有联系,他会争取把工作坊的作品带到纽约来展出。。 收费——每人两千元,大概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两千元的收费主要是沈玮的讲课费,机票,特约嘉宾的讲课费,场地租赁费用,讲义印刷。有意愿报名者可以写信给沈玮:shenweiphoto@yahoo.com.cn

杂记

今天的纽约,早晨在下雨,而下午,当我来到纽约大学Steinhardt学院艺术系摄影部负责人Gerald Pryor的办公室时,穿透玻璃的是强烈的阳光,让我不得不遮住眼睛,此时Gerry正在教我参观博物馆的攻略,他比我想象的更加热情,更加风趣。这个温暖的小房间的温暖的瞬间,增加了我对在这个城市生活一年的向往。 Gerry带我在教学楼里转了一圈儿,黑白暗房,彩色暗房,数字工作室,MFA学生的studio,见过一大堆人,前台秘书今天过生日,大家正在唱生日歌,一只小狗也在凑热闹,它的主人是在这里访问的艺术家,看到狗狗在办公室自由穿行,禁不住让我很想念我家的大狗,不过,据说,他根本没有流露出丝毫想我的样子。 我查看了学院的春季课程,他们和ICP有合作,有一个为期四周的工作坊,会邀请摄影师来讲座点评作业,此外一些有关摄影史的课程也很吸引我。周二下午Gerry的课程邀我参加,他会带学生去参加纽约大学视觉艺术联合协会12月的聚会。 仅仅这几天的接触,让我不禁感慨,纽约的摄影师竞争太激烈了,我看到的steinhardt那些忙碌工作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竞争充分,组织严密的市场,除了拿出足够过硬的作品,他们恐怕没有别的选择。 回家的路上突然被墙上的红色的徕卡商标吸引住了,原来旁边这栋楼的五层是徕卡画廊,进去逛了一圈,是一个非常沙龙化的地方,照片被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墙上,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不过他们的画册正在大减价,10块钱一本,禁不住诱惑买了一本“subjective realities”。 这本画册其实是金融机构Refco收藏的当代摄影作品图录,不过,做得很精致。这家公司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将收藏完全转向摄影作品,他们网络了不少知名的以摄影为媒介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我喜欢这本书的标题“主观现实”,而这些作品实际可以作为了解摄影如何成为艺术的一个不错的路径。在前言里策展人分析了他们的收藏: 32幅作品表现的虚构的现实 5幅作品是对过往影像的重新诠释和回溯,即照片里的照片 21幅作品是风景和城市 18副肖像 9副生活静物以及建筑的内景 只有大概10张作品是如“字典”一样诠释现实的直接摄影作品。 对此,策展人的解释是:我们尊重摄影的传统流派,但是它也在不断被混合,发展,我们看到的这些作品已经很少告诉我们被摄对象的客观现实,它们并非告知我们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并借此激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答案。 杂记到此,我去看书了。

风暴袭来

美国商业摄影师vincent laforet撰写的博客文章《完美风暴》引发了60个回帖,这则讨论经济危机下摄影发展的文章,无疑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美国一家非常重要的杂志(当然,名字一定要隐去),这是我们都一直仰望的一本著名杂志,已经接近疯狂,他们的最顶头上司和我说:“下一年,我们一个广告都没有卖出去。”我立刻回应:“一个广告都没有?”他接着澄清,当然,有一些小广告,而我们最重要的广告支持者是底特律的汽车厂商,但是他们在2009年没有买一支广告——大多数都已经徘徊在破产边缘。 去看一下这个黑色的名单“死亡杂志”博客。最上面是一行大字:谁会是下一个?接下来便是一个个原本光鲜亮丽的杂志的墓志铭。比如: Pc Magazine (1982-2009) Wi-Fi 生存下来,而Pc杂志不会。 这份杂志上半年的广告收入跌了35.8%。 从2009年开始,这本杂志只会在网络上出现 毫无疑问,媒体的危机必然会影响媒体的内容供应者,这其中就包括摄影师。Vincent警告摄影师们,对于大多数人,2009年将是非常难熬的一年。 有一个看了博客显然受了惊吓的学生在底下留言,“作为一个学习摄影的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避开风头,躲在雨伞下呆两年再回来?”vincent的回答是,如果你仍旧要做一个静态摄影师,全力准备要冲向纽约时报,你无疑会撞墙。如果你拥抱变化,把自己定位于利用摄影和其他多种媒介的多面手,那你就有生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潮头而不是末尾,因为你在一个系统里工作,就要尊重它的法则。 Vincent自己已经转向了视频等新技术,他说自己在乌云遮天的日子里,却工作异常繁忙,一周七天都不得休息。 Vincent的主要观点就是对纸媒体完全不看好,当然,这已经在美国的传媒市场里充分体现出来,今年是非常糟糕的一年,裁员,裁员,从年初一直到现在。但是,视频,多媒体,真的是媒体摄影师的救星?该如何面对这场风暴? 冬天来了,但春天也不会远。美联社的前总裁在人民大学的演讲里也曾提到静态摄影记者面临的危机,他讲过这样一句话,悲观主义者总是从每一个希望中看到失望,而乐观主义者则要学会从失望中看到希望。所以,也请不要灰心。愿今年我那些可爱的找工作的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你们的希望。

周一消息树

“周一消息树”上飘扬的小红旗就是任悦同学重返教室的信号。刚刚吞下房东热情的一大碗牛尾汤,积攒充足的力气开始写作。 3个女人 实话说,这两天有关纽约摄影世界的见闻,简直有些难以形容,因为————那些我曾经码在博客上的名字,画册,画廊,突然一下都非常真实地涌到我面前,是老朋友,却又需要重新打量,资讯多得难以消化。 就说说这两天遇到的三个女人吧。 正像沈玮博客提到的,我们在摄影师Christoph Gielen影展的开幕式上碰到了Amy Stein和Juliana Beasley,随后又参加了zoe strauss的影展开幕。这三个女人太强了,皆带着一股咄咄逼人的态势,但是作品里又有着女性特有的眼光。 Amy Stein的新书“Domesticated”即将出版,故事的线索是现代生活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根据地方报纸里的动物新闻,以及民间故事里的有关动物的传说,她拍摄了这套作品,试图诠释人类探秘自然,却又试图驾驭驯服自然时,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心态。我喜欢她的这个切入点,以及她照片里的那种神秘的因子。 Juliana Beasley是联系图片社的摄影师,她毫无疑问是普雷基喜欢的那种类型的摄影师,照片来自天性,而不是源于技法、规则、或者严密的创作体系。1992年,Juliana Beasley从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毕业两年之后,作为一个摄影领域的新手,根本无法养活自己,跑去当脱衣舞女,干了八年,走遍美国各地。在这期间,她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著作《脱衣舞娘》注明未满十八禁止观看,毫无掩饰地揭示了职业脱衣舞娘世界里的性、金钱交易甚至是爱。 联系的女摄影师其实都蛮厉害的,上次电话里听普雷基提到那个拍摄印度红灯区的美女Zana Briski,正在拍一个新的项目叫做“昆虫”,项目的起源就是她住在红灯区时所观察到的身边爬过的各种虫子。可以到她的网站去看,带声音的。 zoe strauss的展览竟然就在我翻译过的那篇华尔街的出走者所经营的画廊bucesilverstein里举办,自从被惠特尼双年展关注过之后,她红得不行,开幕展里面人满为患。zoe被称作装置艺术家,曾经做过的一个跨越10年的项目“I-95”,每年都在美国i-95高速路穿过费城这段举办摄影展,展出作品是她拍摄的自己身边的朋友和邻居。展出结束后,参观者可以把照片撕下来带走。Youtube里有一段很不错的视频,介绍了展览的过程,看了很是喜欢。 这次zoe在bucesilverstein的展览名叫《美国》(america:we lve having you here),同时也是她的新书《美国》的签售仪式。后来看过展览介绍才知道,那些沙发、落地灯和墙上如同家庭相框的小照片也是她设计的“装置”。Zoe是一个勤奋写博的人,她的博客介绍了这个展览布展的过程。结合展览现场,更觉得有趣。 一个饭局 今天纽约的温度有所回升,出门前我还觉得似乎要生病,但是走到外面暖暖的太阳,心情就好了大半,到了中国城碰到曾翰和王博,虽然从来没有见过,但是还是一下子就认了出来。随后便看到“第十个”在门口张望,走近屋子是活动组织者Nomap和夫人,以及cute,还有沈玮,后来缪佳欣同学进来,我们上次见面还是2004年的平遥。最后一个到场的是老Z,他提出我博客的翻译不够仔细,我觉得应该聘请他专门来“挑刺”,呵呵。总之,这是一次特别棒的聚会,大概也可以称作camp4(纽约)的编前会。也因为这个,我心情大好,回来开始奋力拼“博” 噢,还有,回来的路上去了Strand书店,我的老天,看到了所有我在博客上曾经介绍过的图书。老Z很好奇地发邮件问,我买了几本书?我知道,如果一旦动了买书的念头,那可就惨了——于是最后的结果是,我把那些我心爱的图书逐个摸了一遍,哈哈。留待以后慢慢再收。

广告时间

临走前就接到几单广告(别误会啊,都是朋友,所谓广告,自然不是广告)一直没有时间贴,今天有空正好整理出来:  1,包子教书了 走前一天接到包子电话,他很兴奋地告诉我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教书的工作,对于他这种“话唠”,教书真的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工作,我相信他一定会教得不错,点击这里你会看到他的授课时间、地点和费用。 注意:包子正在筹划在自己家里开课,据说教授的内容将会非常丰富:灯光、多媒体,等等。 2,有一个工作 招聘启示 北京吉典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建筑摄影图书策划出版公司,公司现诚聘摄影师1名。 要求: 1、性别:女 2、有较好的摄影基础,从事过建筑及室内摄影工作者优先。 联系电话:010-68786829  工作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星河苑三期2号院5号楼2单元201 注意:这个工作的具体内容我没有询问,是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公司招人,有兴趣的可以联系,请大家自己判断。 3,5D MarkII的视频 这是袁锋发给我的,他说: 卫报的Dan Chung 是个设备狂人,最近一年来热衷于拍摄视频,昨天吵吵着买了一个佳能5D MKII做了个视频评测,对于大部分国内的摄影师来说也算解馋了。链接在这里:http://www.vimeo.com/2327058 注意:这个简直应该收佳能的广告费,佳能的朋友们你们应该考虑一下。

是的,我在纽约

早上醒来,从百叶窗能看到窗外蓝天上的白云迅速移动。隔音效果很差的房间外传来房东孩子打闹的声音,同住的另一个女孩来了几个同学,她昨天晚上就很小心地告诉我可能会有些吵,我则笑着说,没什么,我曾经住过十年宿舍,这不算什么。 我的单人床单和床罩重新又派上用场了,大老远还背来自己的枕头——我以为在美国会找不到荞麦皮枕头,不过,昨天去过中国超市,看到一大堆亲切的玩意儿,比如六神花露水,等等。只是,荞麦枕头也许好找,伴随我辗转各种单身宿舍的枕头只有这一个。 在机场与亲切的沈玮碰面,一路来到我住的这个社区,恍惚间似乎从T3航站楼又回到了北京,嗯,更像是天津,或者是上海,四周的店铺都是中文,迎接我的也是一个中国大家庭。昨天的晚餐是四菜一汤,正宗的酸辣汤,外加茄子豆角,一共4.15美元,估计我要吃上一阵子才会腻(注:这段话特地写给我的老爸老妈们)。 尽管如此,我还是成了一个外国人,无论是开银行帐户还是弄手机卡,都麻烦无比。当然,也存在严重的心理落差,因为你们在北京盖楼的时候,我则一个人,在我的小屋子里看肥皂剧。 嗯,各位别惊叹我在纽约浪费时间暴殄天物,我要好好调整一下自己,再来仔细端详我身边的这个纽约。大概因为来之前太累,我有些打不起精神来,昨天晚上新认识的李凡小朋友过来,在地图上给我勾勾画画,这里是MOMA,中央公园一定要步行一圈,等等,等等,让我有了一些兴奋的感觉。还有,明天要去参加纽约中国摄影师大聚会,地点在中国城。还要特别感谢沈玮和婷婷,让我不会觉得太孤独。(我刚到第一天就被沈玮拉着,过上了丰富的生活:欢迎任悦到纽约) 是的,我在纽约,之后的教室都会在纽约。。。

Camp3里的争论

本来这周要休息,因为周四就要去“扭腰”了。看了camp3的讨论,按捺不住,冲出来说几句。 我在想,如果我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fotoyard,一个博客上没有链接很多blogbus摄友的人,突然瞅见camp3的这一堆照片,而且阅读这些照片的背景是,在新闻学院教书的任悦老师,曾经在博客上发表“我是不会变心的”的这样的煽情文章的人,应该有着不一样的品味,对社会纪实类摄影的关注是她义不容辞的任务——所以,我很能理解王笑飞的失望。 对没有来camp的人,我来播报一下当时的状况,王笑飞在camp3(一个欢乐的大帕体)上发表了一些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些照片太“艺术”了,缺乏对社会的关注,这些照片里没有新闻,只有个人的呓语。他说了很长一段话,抱歉我不能完全转述。尽管王笑飞让大家猜自己的年龄,他是比在座的年轻朋友都大,但是我没有觉得年龄是个问题,也不想把这个问题看作是两代人之间的问题。并且,当时有很多人非常认同他的观点。 回过头来,我要再说下camp3的作品展映的源起和目标。 因为这个博客,认识了不少年轻摄影师,一些在聚会上的小型观片会效果不错,于是我想把这个活动稍微搞大一些,让更多人都加入进来。Camp的目标是希望给摄影师,尤其是年轻摄影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同时还希望作品展映是多元化的,包括各种类型和方式,并非是一种样态。 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摄影师自发提交的,也就是说,这些照片的作者渴望交流。 王笑飞在回帖中谈到他觉得这是一个“高级”的“圈子”,我倒不是很认同。他可能不太了解,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年轻的“业余爱好者”,他们也只是刚刚起步,也存在很多困惑,只要在1416上谈到摄影与生存,这样的帖子总是能获得一大堆回应。 在前两次camp的铺垫之下,camp3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之前好了很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谈引起争论的话题。为什么放映的作品中,没有关注社会问题的报道摄影作品? 1, 摄影记者们哪里去了?此类作品的创作主体应该是摄影记者,但是很遗憾,也许有摄影记者在阅读我的博客,但是他们都没有提交作品,或者是提交他们工作之外的作品。这种现象的出现恐怕不是个人的问题,内中原因我们都明白。如果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传播,这种类型的作品只会逐渐式微。 2, 年轻的业余摄影师应该干什么?我拒绝了一些对日常生活零散碎片的记录,因为这些作品仅仅是摄影师的个人话语,恐怕在公共空间里难以得到回应。我也接受了一些摄影师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因为他们虽然只能在自己去上班的路上拍片,但是却始终秉承着一种精神,一种气氛,给作品的解读设置了一种语境。因为是业余摄影师,你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工作放弃,去做深度报道,调查一个社会问题。那不是他们的工作。他们用影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希望探索摄影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可能,对于他们应该在这个层面上展开摄影的交流。 3, 自由摄影师?尤其是新一代的摄影师,尽管我希望他们仍旧能够秉承关心人的社会纪实传统,但是我愈发感到,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纪实摄影的表达方式也会相应发生急剧的变化。你不能要求一个新一代的摄影师,仍然用尤金史密斯的方式工作和拍摄。而且更严峻的考验在于,他们在谋生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冲击,画廊对那些缺乏“人味儿”的照片的偏爱,而媒体却无法承载尖锐的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报道,当然会影响到他们。另外,技术手段的变化也在影响纪实摄影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深度报道需要更长时间的拍摄,也许在今后的camp上会有大部头出现。 4, 总之,Camp的作品,这些通过我的博客征集来的作品,体现了以上这些现象和矛盾。 我始终把摄影当作一种语言,对它的解读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当你把它们还原到作者的语境,你能就理解它的来由和脉络。 我钟爱纪实摄影,对于纪实摄影“我是不会变心的”,但是我也在思考,新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发展纪实摄影,比如对多媒体的应用。 其实,人大新闻学院有不少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现在正面临毕业的研究生苏丹,他为了报道一个父母得了艾滋病的高三学生,过年住在了被摄对象家里,还有冲力十足的吴婷小朋友,她记录了一对居住在城中村的年轻人,如何靠打工辛苦赚钱,专门来北京看奥运的故事。此外,我还钦佩camp3上放映的阿三的作品,没资金的支持,我不知道他是靠什么来支撑走了那么多漂在北京的年轻人的家,记录他们的生存状况。但是,小吴婷的纪实照片没有渠道发表,这些真诚地想拍东西,想当摄影记者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还是让我们从做事开始吧,从申请尤金史密斯的基金做回龙观项目开始,从ofpix基金(评选详情是要单发帖子,认真写东西再公布的,请稍候)开始,从把第一笔五千块钱基金发给辞职住在回龙观拍回龙观的女摄影师王楠开始,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小,但是一切都要从小事情生发出来。 Camp人多了可能讨论会不深入,一百来号人无法讨论,我们在考虑以后增加camp的频率,这样每次人不会太多,交流会更畅快。。。。。。。

本周休息

呵呵,这周要开始把行李整一整了,前段时间忙得没时间弄。教室暂时休息一周,大家要耐心等待,精彩内容下周就来了。。。。。

camp3归来

说说你们的感受吧,那些喜欢和不喜欢的。 严重感谢沈木槿,她为给大家拍照打车绕着北京城找灯具,整个下午都在忙碌,乱穿衣环节超级精彩,我们会把精彩“易装照”放到网上。请关注博客通知。camp的放映作品也会随后传到网上。 camp4,将在纽约、北京同步举行。。。哈哈。

下午见

Camp3 下午开幕,camp1我们请来刘灿国老师,camp2是沈玮,这次则请来苏里和大家聊天。吼吼,苏粉儿们快来。 另外,如果第一次来奇遇花园,路可能不太好认,请记住电话:88320741 活动时间和要求,请点击这里

Camp3 放映名单

明天开始的camp3!放映名单新鲜出炉。我把放映作品简单归类成几个单元,以下就是当日的节目单(投稿已经在12号截止,请来不及的同学参加下次camp): 单元一:新杂志 说明:这个单元是本次camp新设立的,所涵盖作品并非是“大部头”,都是为杂志工作的摄影师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专题。但是,如何能够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保持技术的稳定,打破套路让影像中充满视觉新鲜却又不做作,表达个体感受,同时又能满足媒体需要,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所谓“图片故事”曾经在九十年代风靡一时,一直被当作参加比赛,或者搞“艺术创作”的手段,现在已经逐渐回归到它的传递信息的本质功能,并且时常在杂志中“漫不经心”地出现,而现在真正能够把“故事”拍好的摄影师却并不多见。Camp3设立“新杂志”单元,通过以下作品,探讨如何为杂志拍好一个专题: 1,朱英豪   《伊朗》 《修道院》 2,蔡小川 《小岗村》 3,邓攀      《俞敏洪》 4,戴世恒   《浙江经济危机》 伊朗 朱英豪摄 单元二:城市 说明,以下几个单元主要是为了放映间隔需要而进行的简单分割,并没有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归类的意思 Nan      《回龙观》 熊小默  《倒易律失效》 温清       《一个不被梦想激励的城市》 乐怡      《恍惚之间》 阿三      《北京,北京》 倒易律失调   熊小默 摄 单元三:行走 李伟   (…) Read more

多背一公斤

正在准备行李,买了一只能够装下我家大狗的大箱子。 行李里还有一点地方,鉴于到纽约也许可以见到一些图片编辑等等,Camp3的时候,大家如果愿意也可以把你们的明信片多给我一张,带到纽约去,也许有合适的时机,给合适的人。 camp3继续倒计时。现在没有人应征人像摄影师。碰到动脑筋,活动筋骨的工作,各位就退缩…..。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