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自说自话

1,《连线》杂志的博客RAW介绍了一个摄影项目:blogger。不喜欢。感觉除了应该在《连线》这样的科技杂志的语境中出现一下,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至于作者说的:我要把他们内在的世界展示出来,以及杂志评价:非常有思想,深入…… ,看不出来。 Gabriela Herman摄影 2,覃里雯在她的《冷酷的新闻纸》一书里谈到散文写作,她说:“一篇essay是对一个或多个主题的论证,论证方法可以是直线式的,圆圈式的,螺旋式的,枝形的,甚至是网状,它时常提醒我,写作可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方向。” 这一小段文字多少可以回答我不喜欢上面那组照片的原因,“每个闪烁的小电脑+一个呆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呢?在camp12里,有个姑娘说:“收集癖!”。 当然,放在杂志的语境里,它也挺好的,现在我们的杂志不是到处都是这些东西么?一次性消费,正好。 3,图片大鳄Gettyimages新整顿了旗下的网站photos.com——这个世界还有这么牛的域名? 改版后的photos.com是一个微利图片社,针对的客户群主要是小型公司,设计师,网页设计,以及其他创意产业相关人员。 但是,人手一台相机(手机)+人手一套修图软件(自动程序)+人人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在这样的局势下,getty所描绘的这个微利图片产业真的存在么?photos.com上面这个美丽的水果,在多少个文艺青年的相册中出现,你还想用0.19美金将之套现? 4,说到传统图片库公司的窘态,它们面临着一个新的图片传播格局——图片的屏幕化传播——这个词有些不严谨,我指的是,照片很少被印刷出来,而就是在电脑屏幕,手机屏幕,ipad屏幕上观看。照片变得更为柔性了,精度什么的刚性体系开始瓦解,进一步来说,这还意味着对照片的技术美学也有着新的要求和标准。我想,这恐怕都是做图片库大叔们所始料不及的。 最近,两家网络摄影媒体bite,daylight合谋出了一个ipad版本的摄影杂志,名叫50PM。2美元一份,据说每天有50个下载量。很快,默多克传媒集团旗下的ipad版本的“报纸”“the daily ”下周也会上线。 说到这种新兴的出版方式,说到在网上买一个nobody出版的东西,这其实非常靠谱。原来你认为做印刷媒体的都是“精英”,但你已经逐渐发现“精英”不是这么定义的,面对那些与广告商和被访对象合谋出来的报道,“新闻”也不是这么定义的,如果google,twitter,facebook等这样的产品收费,我会花钱的。

camp12: 话语的传递

以前做photo camp颇有些有始无终,急急忙忙地仿佛目的就是为了把照片看一下。 还有人朝我抱怨,每次都放十几组,最后的结果都是吃撑了。 都怨我。 这次的改革:三个放映场地,三个讨论小组,三种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只讨论了三组照片,但终于有一次,大家有些意犹未尽了。 而我,经过camp后又一个忙碌的一天,晚上回到家,在灯下手捧昨天讨论时大家手写下的卡片,辨认字迹,再把这些话语敲出来……即使活动也许仍然不完满,但我觉得自己总算做了一件完整的事。 以下这些句子都是photo camp12的参与者写下的观片感受,评价主要针对不能到场的作者,也许只是“一面之词”,并且是观看者的直觉感受,但书写下的这些来自“观者”的声音,是谨慎的,对“摄影者”来说会是一个参照。 我把这些信息原样照搬到这里一份,希望这些读图的思路和脉络能够丰富我们的阅读感受,并激发出更多的思考。 To SGZ 你提供了一个可贵的信息。但如果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整个南北朝的文化和美感,会做得更好。 喜欢第一张。 可以拍得更有想象力 70分,感觉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想得太少,挖掘得太少,缺少偶然性和惊喜。拍之前做的功课不够。 照片有衰败感?距离够远吗?纹理,细节?作者在强调个人感受还是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出现? 使用的是数码还是Holga,能公布谜底么? 第一印象——凄凉,无法还原的历史,被忽略的意识神圣感,尊严感。 冲突?荒废的仪式、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To 陈智能 能从小的视角来反映自己对大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在构图上还可以更为精炼。 很喜欢你的这组照片,特别是第一张,感觉很棒。画面的控制力不错,但题材好像比较局限,希望你能更好地拍下去。 这个点选择得非常好,遗弃的植物和遗弃的村,遗弃的情绪贯穿始终,构图很特别。特别喜欢其中几张的视点。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部分。 城中村的主题拍摄的人很多,视角也不尽相同,但作者选取了一个更“美”的角度来说明空城的落寞,而且我也相信这个视角并非只是通过“看”来获取的,可能还要通过更多的认知渠道,希望作者能坚持和拓展。 To 胡嘉兴 第一次看,对景观照片提不起兴趣,再次看感觉人物太实,可能是我没有感情背景在里面。 很喜欢照片中的生活状态,有诗意,有感情 很有爱的一组照片,至少打动了我,让我想起我的家乡。 (…) Read more

camp12 放映名单

这次破天荒地在放映之前就把所有照片都放出来。 有朋友问我,呀,你这样晚上还有谁会来? 不过,我想的是,当这些照片都被“看”过一遍之后,如何真正“看见”它们却有可能会成为我们到现场来的更重要的目标。 另外,在当下这个社会,“在场”和“旁观”是网络社会中稀松平常的事儿,人与人在网络中“相识”也成为一种常态,但正因为如此,这反而使得一个真正的“在场”和“旁观”,以及一个具有物理存在的人的聚会变得罕见以及珍贵。北京太大了,我相信,每一个到camp聚会上来的人,都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偷懒”心态。希望我们都能在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奇遇。 还要特别说明,我们放映的不是“优秀作品”,不要把这个标签贴到photo camp的作品中。这里很多照片都仍在进行时态中,作者本人渴望听到观者的意见,并希望从大家的反馈中获得进一步拍摄的思路。 好了,闲话少说,上菜: 1,范辉  《老街》 这些照片是我所在的小县城里一个街区(四川省大竹县竹阳镇西门片区)百姓的原生态生活。现在这里正面临着拆迁改造的历史大潮,我想的是如实记录下老百姓如何从平实,悠闲,清贫的生活中面对这个历史大潮的冲击。想用影像记录下这一历史过程。现在拆迁正在进行中,我觉得对这种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用朴素的语言,忠实地再现。但也不能太过平庸,泛泛而拍,这样的历史题材最打动人心的应该是老百姓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的人性。也就是他们的真实的情感。 全部作品:这里 2,SGZ  《南朝石刻》 文物关乎历史,而雕刻关乎艺术。南京丹阳的陵墓石刻是在中国南朝雕塑中不多的实物之一,在中国雕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外在的陈列美感与博物馆中有着合适的温度,清晰的照明,干净整洁而又一成不变环境的文物收藏不同,它们大多依旧在旷野中承受风雨,在都市的盛衰中饱经沧桑,在乡村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每一处石刻都在经历着季节的变迁和周围环境的改变。故在拍摄时,不取学术面面俱到之姿态,而以视觉美感为最终目的,展现南朝石刻一千五百年来独立于旷野间的生动姿态与自然风貌。 全部作品:这里 3,王勇 《以马内利:苏北县城基督教》 这组照片我按照三个线索来编辑的,第一部分表达信众的虔诚,第二部分是教会的一些相关活动,第三部分希望表达教会跟现实生活的联系。 2009年我回老家盱眙时,看到一座新建的很大的教堂,这让我很惊讶基督教在这里这么兴旺,就有心拍这个专题。但是想拍成什么样和拍什么却非常盲目,只是想这个主题可能很特别,现在想来这也是非常功利的出发点。从2009年11月份开始拍,到2010年年中,热情退却,几次想中断。越来越觉得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太大而无力掌控。“只是在猎奇”这样的想法一直拷问我对这个专题的拍摄。今年圣诞节拍完以后,我想就此告一段落。不过我觉得其中拍摄之外的收获可能对我今后的拍摄会有帮助。 全部作品:这里 4,低烧  《飘在深圳的儿童》 全部作品:这里 5,于雷  《家园》 拍摄这组专题源自我对拍摄对象的认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认同和向往。我刻意挑选了一些远离城市生活的喧嚣,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依旧维持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新疆土著民族作为拍摄对象(新疆有13个主体民族、43个世居民族,我把它们看作一体)。 18年的记者生涯使我有机会深入他们的生活,也就对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喜欢他们恬淡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的欲求也就没有那些无中生有的烦恼;我羡慕他们和自然万物如此亲近,像亲人一样彼此尊重、相互给予。虽然他们生活在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但正因为物质相对匮乏而有着更细腻、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类共有的高贵的品质:坚忍、爱心,还有敬畏、顺应自然之心。我想我们失去的正是他们坚守的,他们为我们着坚守心灵家园。 全部作品:这里 6,宁凯 《我看到的》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如何阅读照片 按照惯例,今天要种树。但是早上起来很累啊,眼睛都睁不开,半梦半醒中看了一些文章。不过,倒是有几篇很有趣的文章让我振奋了一下,灵机一动,干脆就借着这棵消息树上的几片叶子,继续探讨一下周末提出的“阅读照片”的问题,不过,因为是信息快读,所以必然不深刻,点到为止吧。 1,《纽约时报》上的“摄影秀” 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爱读美国几个透过影像谈“政治”的博客(BAG,Prison,Politics, Theory & Photography),当然,那些特别“美国政治”的文章以及长篇大论我其实看不懂,而且也不太感冒,就是赶上稍微偏社会议题浅显一些的,看起来则非常带劲儿。 比如这两日海地地震一周年,美国媒体又热闹了。《纽约时报》做了一个名为“A Year Later, Haiti Struggles Back”的回顾,看标题就知道是什么情绪,所以报道的封面选择了海地舞蹈演员扛着她的义肢大笑的照片就毫不奇怪。 不过BAGNews的Michael Shaw不买帐,他写了一篇文章:《我爱Fabienne Jean的照片,但这正是让我感到担忧的原因》(I Love This Photo of Fabienne Jean. And That’s What Worries Me) Michael在文章中谈到他看到这张照片时候的感觉: “作为一个美国视觉消费者,在长年的熏陶中,我们看照片都有着特定的方式,这张照片不会让我想到它是一张灾难照片或者是一张有关文化事件的报道,而更好似一张时尚摄影的作品,因为它太符合观看时尚照片的范式。 白色的背景布这个元素,是我们在拍摄时尚经常用的道具,而这个身材修长充满吸引力的女人,她的左腿的摆放方式也是一种很优雅的模特的样子,这让我们更容易将之看做一个‘模特’而并非是一个‘市民’。” (…) Read more

明天就是camp12

以下是明天就要举办的camp12公告 camp4现场 1,时间,周二(1月11号)晚七点 2,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 地图这里 电话:88320741 费用:门票30元(可乐,红茶,柠檬水畅饮)(门票费用用来租用场地和投影仪等服务,谢谢各位的支持) 3,装备 名片:有一张好搭讪啊。随便拿白纸画也可以 还可以准备自己的照片,光盘等等与遇到的朋友交换,万一有奇遇呢? 4,提前要做功课 明天大家过来,权力可大了,你们将要在12组候选播放作品中,票选出9组照片来参加最终的播放。现在各组照片正在最后的编辑和上传的工作中,明天早上会把链接贴出来,请提前预习,因为活动一开始就要投票啦。 如果来不及,可以稍微早一些来,我们也会在咖啡馆在活动开始之前滚动播放各组照片。 5,我们将分组 为了交流充分,正如之前讲过的,会分成三组观片,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参与那一组的观片讨论。 另外,camp是一个开放的活动,无需提前报名。

如何阅读照片?

胡嘉兴 摄影   《灵山》 虽然是周末,但眼看周二camp12迫在眉睫,所以也没有把今天当作周末,尤其是早晨起来看到tingtingwong同学在留言里谈到:“关于照片的讨论问题,我们往往举步维艰,我觉得有一重要因素大概是讨论缺乏共识的前提和基础吧。”他的发言让我更是觉得有很多话要说。 tingtingwong谈到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阅读照片的脉络太多元了,改如何界定是好?比如,你可以就摄影这种语言方式本身来说,还可以穿透照片就照片所表达的事实说,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还可以细分出若干层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photo camp这个语境中,我更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多少侧重后者,因为我们的观众大多都并非是职业摄影师,我觉得,他们各自的学科背景,工作背景,兴趣爱好,可以让我们摆脱狭隘的“摄影技巧”的概念,多在内容表达层面为摄影“补钙”。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学,社会学,哲学出发谈摄影,还可以从电子,科技,生物,化学,这些层面入手来谈摄影,我觉得这将会是很有意思的沙龙。 不过,我的出发点和照片放映者的诉求,以及一部分现场观看者的诉求有些偏移,因为大家对这个活动已经产生了一种既定的假设——它必须是摄影的,也就是说,应该从上面提到的第一个角度——摄影本身来交流。 但基于“摄影”层面的讨论,也能生出很多层次,比如从拍摄之前的观看——视觉的生理学,心理学,视觉文化,到拍摄过程中的表达(摄影的分类,艺术,纪实,商业,人像,风格,流派),直到拍摄结束后的编辑(照片的逻辑,层次,结构),这每个层面都有不少说头。但对我来说,如果非要就摄影来讨论摄影的话,仍然基于我们有一个多元化的观众结构这个前提条件,我更乐意大家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比如讨论一下对“他者”的观看,摄影行为中包含的偷窥心理,占有欲等等。 不过,我的这个出发点,还是和很多人的既定思路有矛盾,因为大家“就是想来谈谈摄影”。这真让我犯难了,尤其是这次camp12还要分组详细讨论,我一着急,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reading photogpray ,然后搜到了一个国外老师的讲义。 他把阅读照片分成这样几个层次: 一,读照片的目标 发展视觉读写能力 了解基本的分析视觉艺术形态的切入点 将内容信息和形式结合起来“阅读”(分析)照片 二,基本词汇表 分析照片所需要的基本语言词汇 抽象 :照片的语言不是写实,而是侧重抽象的线条和形式 内容:照片里要说什么 直接切入:直接面对被摄对象,没有变形和扭曲 纪实风格:意在记录事件,人物和地理的照片 表达:关注情感的交流 几何形态:圆形,方形,三角形的以几何形态为构成的画面 目标:为什么作者要拍这张照片 风景:记录自然风貌的照片 客观:更少的主观观念,侧重事实均衡公正的表达 有机的形态:依照树木,山川,等自然形态来构成画面 指代:照片用来描述某一物体 (…) Read more

旧时光

这个题目庸俗了些,这篇文章兴许也可以写得更为复杂,但是大早晨的……我是我们这个住着一千户的小区早起的前十名,脑子还有些木。有那么几分钟,我在想,我想什么呢? 法国巴黎有两个小伙子,去拍了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不过,他们不是这几年底特律被频频唱衰的时候才去的,这个计划开始于5年前。 Yves Marchand和Romain Meffre这两个八零后小年轻,却有着怀旧的忧思。除了这部名为《废墟之城底特律》( The Ruins of Detroit)的作品,他们还拍摄了《大剧院》(Theaters),都是寂寥无人的空场景,透着世界末日般的荒凉。 Yves Marchand  Romain Meffre    The Ruins of Detroit 另一个年轻人 Geoff Green也在纽约记录旧时光,他满腔热忱地拍摄纽约街头的报刊亭。你有多久没有去买报纸了,六天,六周还是六个月?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他拍摄报刊亭的动机。 跑个题儿,多说两句,关于去报刊亭的经历,我前天刚刚去过,买了十几份报纸——这是我为学生准备的期末考试试卷的一部分。报刊亭老板很不情愿地把几乎所有的报纸都给了我:“你都买走了,别人要看怎么办呢?” 老板的贴心让我感到有些吃惊,那个“别人”是谁?对他不能看到那天的报纸,我感到遗憾,并希望这不要打击他继续买报纸的信念。 Geoff Green   NYC Newsstands 回到这篇文章的开头,我说这篇文章可以写得很复杂,是因为到现在我还没有提到以上这些摄影师对自己作品的哲学阐释,另外还有些事实——比如著名的摄影出版社Stedil刚刚将《废墟之城底特律》结集出版,这是不是就相当于给这些照片颁发了更高级别的通行证?比如,这些照片的外观都呈现一种排比句式,风格很冷静,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理解成一种学院派风格等等。 从这点上,我倒是非常欣赏Jim Johnson最近的一篇文章,针对HuffPost刚刚推选出的10位艺术新星,他指着其中的一位摄影师Peter Ainsworth.的作品——也是在拍摄“遗迹”,面对其深奥的阐释——他轻描淡写地表示:“摄影师说的,我从照片里一点儿都没看出来。” (…) Read more

camp12,好日子,新玩法!

连续做了11次这样的活动:一个人在前面放片子,并且经常需要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而底下的观众则缺少说话机会…… camp8活动现场 互动,互动,camp需要改革! 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日子:2011年1月11号(晚7点),推出新改版的photo camp12,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加亲密的交流气氛。 下面,请更新您的camp人手册: 1,camp12开始之前将提前放出所有参加活动的摄影师的照片,一共十二名,供大家提前浏览 2,在camp现场,将由参加者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九名能够在现场放映照片的摄影师 3,现场将划分成三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三名摄影师的作品放映。 4,参与者可自由选择自己希望参加讨论的区域 5,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小组,如果摄影师在场,将由摄影师本人主持,不在场则由工作人员播放照片,每个小组在讨论照片的同时,同时以文字的方式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填写一份简明的报告反馈给不在场的摄影师。 6,落选的三组照片由任悦负责点评。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日子,不是周六,不是周日? 答案:你懂的。(詹老师语) 答案:一堆“1”凑在一起,不是“2”(逆光语) 期待camp12和大家的见面,现在开始倒计时。 重要:camp12的征稿仍然在进行时态中……

从《我与地坛》说说摄影师的那些事

这篇文章是CFP的图片编辑崔劲辉写的。在给这篇文章配图时,我犯了难……,崔老师要找的那张有韵味的地坛照片在哪里呢? 文/崔劲辉 摄影人拍照片,文学家写文字,本是各尽其能。摄影这个行当说,一图胜千言。文学这个行当什么也不说,静静的写字,却经常是用文字来描述一个画面,并传达其中的个人体悟。 写《我与地坛》的那个人去世了。 《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看到了吗,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视觉的画面相对应。对我这个图片编辑而言,竟觉得每一句话可以用一张照片来呈现,尽个人所见,又觉得文字中传递出来如此如此精妙的感受,是我不曾在谁的摄影中得到的。 近些年看一些北京的摄影师喜欢去天坛拍照片。看过一些,单就照片而说,美则美,好则好,看来看去,却总觉得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呢?我想说,就是缺少作家那样对生命的体悟吧。 用“天坛”作为关键词在google搜索图片得到的第一屏结果。 摄影,文学,乃至舞蹈,绘画,音乐,电影,若说不同,那是各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都是一种表达手段,从个人不同的天分出发,选来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出来的东西成色如何,是高是低,取决于手段的精微与否,更取决于个中到底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摄影师有两难:拍什么,怎么拍。若说你拍一棵树,我也拍一棵树,之间又有区分,读者更有区分。其实在我看来,太多的摄影师不知道拍什么,不知道怎么拍,合理利用不同的摄影手段和技巧,更难的是,他们心中无物,不知自己要表达什么。 我想象有一个摄影师,也和我一样曾经被《我与地坛》感动过。有一天他会来到北京,有机会经常到那个园子里转一转,在春天,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麻雀在空地上阳光落下来的地方打扫羽毛的时候,追寻史铁生的脚步,将文字中的描述的图景一一捕捉。 李江树  茶馆 1982年 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他们缺的不是一个爆炸性的题材,不是一套多么高级的摄影器材,也不是一个多么宽松的工作条件。心有领悟,一只青椒一片落叶,一台笨机器,都可以成就好的作品。一个摄影师所有的作品加在一起,按快门的时间几分钟而已,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寻找,在等待,在追寻。但首先他得明白自己在寻找的是什么,在等待的是什么,在追寻的是什么。 写《我与地坛》的那个人去世了,他叫史铁生,他20岁上下残废了双腿,那时节他经常在地坛,任性的时候躲在一边看母亲端着眼镜寻找自己的儿子。他也看到自然中的景象,他也数年看到同一对夫妇,同一对兄妹同样在这个院子里。生命的感悟就这样一点点积累。他40岁不到的时候,发表了《我与地坛》。那之后,就有很多年轻人,来到北京的时候,去那个园子看一看。 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摄影师,可以借《我与地坛》的蓝本,去拍一个专题作品。我希望有更多的摄影师能够看到这篇文字,心有所悟,各取所需。

周一消息树

大概两年多以前,有个小朋友和我说:“嘿,我发现很多Geek也在看你的博客。”那个时候,我还很土,完全不知道Geek是何方神圣,在遭受了对方的惊讶与“鄙视”之后,我立刻到网上去学习了一下。 Geek:奇客,极客,技客。 2010年,各种超炫的高科技产品,高科技电影,大规模入侵人类生活, Geek这个原本指代怪人的词汇,也在当下的语境被更为狭窄地特指“高科技狂人”,我发现,我们的凡人生活已经无法离开狂人的各种发明。 今年的第一棵消息树,献给Geek: 1,2010,科技之年 有人把2010年归纳成这样几个年: 一个社交媒体相互融合的年份( a year of social media convergence ) 一个“云”已经写入商业每日必备辞典的年份 平板电脑之年 智能手机之年 Tweet的年份,地理定位的年份 这么一总结,事实就很清楚了,过去一年是一个科技超级繁忙的年份。这让我想到有好几次,在奇遇花园咖啡馆,当我们谈摄影的时候,隔壁的程序员们则在讨论网络上的新生意。我现在觉得,如果我的博客读者有Geek,那真是一件好事,我希望并且也深刻地感觉到,我们这些做摄影的必须和隔壁那桌程序员们融合。 其实Geek们早就开始吊儿郎当地玩摄影,我说吊儿郎当,意思是,他们从来不参与周六的外拍美女或者周日的长城采风等等这种严肃的摄影活动,就是拿个手机东拍西拍。 但他们却从来不吝惜分享照片,咔嚓一声,照片立刻就开始在网络上流窜。 2,所以,有位Geek干脆把2010年定义为:照片分享的一年( 2010 was the year of photo sharing)——随着智能手机照相机的分辨率提高,能够随时分享照片到自己社交网站的app变得抢手,高清的照片很快就拥满了facebook,Foursquare,有各种app给你的照片添加奇妙效果,剪切,拼贴,这些操作都在瞬时完成。科技的便利孕育出了新一代的“摄影人”,有人用一个新词形容他们: (…) Read more

camp11回放(5)

青春之〈自在〉(第一部分,这里) 4,陈哲 5,seatory茶 6,Lukasz Wierzbowski 7,Sean Bradley 在拍摄这些人物的时候,我希望捕捉到的是一个摄影的瞬间,但同时又是在一种相机的缺省状态下出现的。 “I took these photos to in one sense to capture a moment in time with these people, but also for the greater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