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无法承受之影像

这个项目很特别,却也十分直接,而这恐怕也是照片最为简单而又神秘的功能——它承载着一个曾经那么真实的存在,但再次阅读时,那可能已经成为回忆。 Henry Peach Robinson Fading Away (1858) 无法承受之影像( too hard to keep)是这个项目的名称,召起者Jason Lazarus让读者递交他们本人难以直面的照片——去世的朋友和亲人,在投递这些照片的时候可以选择保密(让项目负责人‘深埋’这些照片),或者将之公布出来。 我觉得真这个题目很难翻译,too hard to keep,想象那些你珍爱,不能舍弃却又不得不舍弃的…… via:horse think

为什么是摄影

从王轶庶的博客辗转看到这个链接,已经是过去时的事情了,去年九月,美国旧金山当代艺术馆(SFMOMA)做了一个亚洲主题的摄影展:当代摄影(中国,韩国,日本),展览的策展人采访了参展的艺术家,请他们回答同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选择摄影,这一媒介的独特性如何影响了你的艺术表达?” Hirovo Kaneko  野餐系列 这个问题简单,却又十分有力,把这条旧闻翻出来,重新回味。 以下是部分回答: 1,冯斌 中国古代的圣贤孔子曾感慨时间如流水,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我看来,照片却是这样一种捕捉“流动”的媒介,它比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态都更能直接地指向现实。 2,骆丹 从很早开始,我对世界的观察和认知就是通过影像完成的。我的记忆里有着大量的视觉碎片。尽管这个世界存在多重选择,但当下我仍然选择摄影这条道路,因为摄影可以连接我头脑中的旧时影像。摄影给我带来强大的力量,是一种和自我交流的方式,它给我提出问题,帮助我解答问题。透过摄影的窗口,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系列谜题,答案有的时候是明朗的,有的时候又是模糊的:如同记忆一样,他们并不可靠。我相信,答案总是在这扇窗的里面或者外面,而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扇窗。 3,陈侬 当下,把眼睛里看到的世界用摄影的方式表达出来,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不过,我并不认为照片可以成为世界的镜像:由于每个人的洞察力和视角的不同,所有的事物都蕴含着不同的观点,不过,也有可能说,照片带给我们的是一些原始的素材。正因为是这种复杂性,摄影强烈地吸引着我,我喜欢凭借直觉去寻找照片,让它本身的特质自然生发。 4,王轶庶 很明显,世界在其表象之下仍然蕴含着令人惊奇的秘密。 生活是一段旅程。摄影是一种通过可见之物来理解不可见事实的方式。我尝试想象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视界,试着探索那些非常基本的观念和法则。这些照片就是我探索的例证:他们是指向那些隐藏的秘密的问题,同时也是我所得到的答案。 5,Miyako Ishiuchi(日本) 我选择摄影,因为我痴迷暗房。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这些艺术总是在光线之下诞生的。而做一张照片,所有的可见光都必须关掉。即使一点点光线都不允许存在。我对这个事实而感到惊奇,而且你还要看到,自从这一媒介被发明出来之后,它那源于19-20世纪的科技,摄影化学以及机械特质到今天仍然存在。 一张照片是你看到的现实的表象的复制品,但是照片里的影像又是超越取景框,表现了艺术家个体,蕴含着多重的意图,广泛,深入并且美丽。我拍照的目的就是要把观者的目光从摄影的复制现实的技术层面挪移开。 6,Asako Narahashi(日本) 我是学油画的,但是我对呆在屋子里面等待油画晾干而感到厌烦!大学期间我还和一些同僚一起组成团队拍摄电影,但是我更喜欢独自工作。我被摄影所吸引,因为它是快速的,它的及时反馈,系统的工作流程,给我带来一个把室外活动和室内活动良好的平衡起来的生活方式,我可以出去拍照,然后回来呆在暗房里独自印制照片,没有团队工作,每一个过程的处理都可以单独完成。 7,Hirovo Kaneko 照片是时间和空间,观者和摄影师之间的桥梁。 它就在我们面前,但是却来自另外一个时间和空间。与其他媒介相比,照片从不隐藏它们的出处,它有着准确还原世界的能力。照片和人类一样都在自发和适应能力上面达到一个很好的层面,它还能够激发一些不可见的事实,情感,情绪,历史感,和社会批判。 我想,正是这些特质让我投入了摄影的神秘的工作当中。

图游记:我们爱大米之粢饭团

李亭葳投稿:  粢饭团是上海人早饭的“四大金刚”之一。 一般把糯米和大米一齐蒸熟,趁热撒盐,放在大木桶里(有些分白糯米、血糯米或有的掺进白米饭中和硬度)。要的时候卖饭团的阿姨给捏上一个,咸的里面放肉松、萝卜干、雪菜、炸的酥脆酥脆的老油条(或直接一根油条)、有的还放火腿肠、咸蛋黄,吃甜口的里面放白砂糖和黑芝麻,压紧,一边吃一边捏着,很实在。 糯米真是个伟大的产物,吃上一个粢饭团可以直到午饭都不饿。不过,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糯米不好消化,容易感觉很撑和反酸。 现在出现一些干净的店面主营饭团。改良版的饭团里面有放细豆沙的,有放酸豆角肉末的,有放花生香菇末的,总之实惠且可口。 传统早饭摊点的饭团: 改良版饭团:配料里有切碎的老油条、榨菜末、肉末和豆腐皮,饭里也掺了一半大米,增加湿度和缓和糯米的硬度。 (口水滴下来了……粢饭团是我的大爱啊,可惜北京哪里都没有,只有永和豆浆有非常不正宗的。)

图游记:我们爱大米之糯米包油条

武汉的早点可谓是五花八样,品种繁多,而有一种传统早点却在慢慢的退出 这个热闹的舞台,那就是“糯米包油条”。 清晨去公园溜达的路上,在街道的转角偶遇这为数不多的传统小摊,摊主是位头发花白的慈祥老奶奶,看着这双沧桑有质感的手,可 以想象经这双手做出来的糯米包油条是多么的够味够劲道。 喝一口原磨豆浆,咬上一口糯米包油条,这也是一种幸福。 投稿人:Nikio猫 糯米包油条的制作过程: 首先将熟糯米摊平,撒上白糖与芝麻,然后在糯米上放上一截油条,用棉布包裹着将油条与糯米紧紧卷起来(这与韩国紫菜包饭好 像是一个故事),最后沾上白糖与芝麻,大功造成。

周一消息树

不是电视剧 1,这条新闻早在网上传播开来,纽约警局为了办案的需要公布了连环杀手 Rodney Alcala所拍摄的215张图片。 Alcala已经确认犯有四起谋杀案,但人们认为他所杀害的人远远超出这个数目。警察希望这些照片能够带来新的线索。 所以,你看到的这些照片,是杀手目光里的女性。 被摄对象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人物,盯着镜头的是坦白甚至温情的目光。而当你看到这些照片,并惊叹照片之真挚的时候,要明白,这些凝固下来的这些瞬间,有可能是一个又一个凶案的证明。 2,美国时间,五月2日下午三点,你在干什么?也许这个问题一点儿都不重要。不过,对于那些参加《纽约时报》“时代一瞬”的拍摄活动的朋友来说,这个时间,他们都在想着些什么。 印度尼西亚,一个男子拍下了他妻子的婚纱照,说明是:我在卧室拍下这张照片,试图用美好的回忆拯救婚姻。 中国,此时是凌晨三点,照片里的是香港公车里的时髦女,北京街头的小饭摊,而那张如空城一样的鬼魅状态,在我看来倒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北京。 3,发布一条新闻:继《豪斯医生》的最后一集启用佳能5DIIs拍摄之后,另一部美剧《真爱如血》(True Blood)也要步其后尘了。 再高清又能怎样,翻看犯罪分子的“摄影创作”, 翻转《纽约时报》出品的大地球——看全球人的同一时刻,看他们各自的喃喃自语——生活比肥皂剧戏剧多了。

讲座通知

主题:视觉采访和报道的新格局 演讲者:Terry E. Eiler教授, Ohio大学Scripps传播学院视觉传播系主任。Scripps是美国一流的传播学院,由 Scripps基金资助建立,关注平面,广播和有线电视和网络媒体。 Terry教授是视觉传播系的创建人之一。视觉传播系是一个交叉学科,融合Ohio大学艺术学院和传播学院两所学院的师资,培养摄影,出版和网络视觉传播方向的硕士和本科生。Terry 教授本人也有着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 时间:5月19日中午12点 地点:人民大学 因为座位有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这个邮箱预约。

图游记:我们爱大米之蛋白姜炒饭

小象投稿 蛋白姜炒饭顾名思义,蛋白、生姜炒白饭。 白饭最好用隔夜的饭炒。这样饭会更加爽。 蛋白姜炒饭除了制作简单,还有调理身体驱风祛寒的作用,是非常简单的广东家常菜。有些产妇刚生小孩也会吃这款饭驱风寒。为了让卖相好看,也可以放些香菜、葱或者虾仁等。 欢迎参加“爱大米”活动,具体内容请看这里

本周评论

这是一个寻求答案的评论,希望行中人给个回答: 能不能给推荐个好的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呢? 我就某个主题拍了些东西要展示给别人,觉得能翻看的电子杂志那种形式会显得更象传统的作品集,比较有感觉,但是国内的制作软件都无法做到完全全屏–最大状态时也会在四周留出大块背景。 网友思和Aaron同问

我们不是木头人

五一的时候,一堆人在一起晒太阳,一个小朋友逮住身边的人问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可以(且必须)选择一个你要去做的工作,你会去做什么?” “去博物馆当看门的。” 这是Taca的回答。 这使得我想起在纽约的一次经历,当时正在大都会博物馆里的图书馆看书,突然走进来一个保安,熟络地和图书馆里的管理员打招呼,安静坐下,开始翻阅图书…… 那个人可能是未来的Taca,或许是博客里曾提到的在博物馆打工的摄影师 Jason Eskenazi,但也可能是这本杂志——《swipe》的一个编辑。 Swipe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守卫们自己创办的杂志。这群艺术品的看管人——我们眼中的“木头人”,展品旁边的“展品”,其实早就因为整日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而蠢蠢欲动。 一天,博物馆保安 Jason Eskenazi被乏味的安保工作折磨得无法忍受,他走到同事Dave面前说:“我们应该做一本杂志,名叫《看守的存在》”。 Jason Eskenazi的摄影作品 《Swipe》最终诞生了,从编辑、设计到里面的作品,参与者全都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看守。翻看这本杂志,你会发现这些“存在的看守”并非是只会回答你问路问题的普通人 Carlos Delgado,本科学的是艺术,杂志刊登了他创作了一些以一战士兵为主题的水彩和水墨剪影。他将博物馆的看守工作形容为硕士学习。白天你在墙上查看各种名字,晚上回到家里在网上检索。“在这里,我很快乐,真的。” Philip Padwe,做过艺术设计的工作,但本科的专业是诗歌,杂志刊登了他画的一些文学家的肖像。Philip已经在这里工作两年半了“如果你每周在艺术博物馆呆40小时,你会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 他们不是木头人,我们也不是,这些艺术品看守的艺术创作,或许正是对所谓“艺术”一个微妙而内涵丰富的阐释。

图游记:我们爱大米之乌米饭

在中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保留着农历四月吃乌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节吃,而更多的则是在四月初八这天吃。 关于乌米饭的来历,各地有许多传说。在杭州一带人们传说,战国时期,孙膑被庞涓陷害,被关进猪舍,为瞒过庞涓爪牙的监视,老狱卒用乌饭树叶煮糯米,捏成一个个呈乌褐色的极像猪粪的饭团子,偷偷送给孙膑吃。孙膑吃了这种饭团,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身体更加强壮了。终于逃出了监狱,报了仇。因为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正值立夏那天,所以杭州一带流传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食俗大约出现在唐代,其做法各个时代不尽相同,唐代“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 到了宋朝,“其作饭法:以生米白粳米一斛五斗舂治,淅取一斛二斗。用南烛木……杂茎皮煮取汁,极令清冷,以溲米,米释炊之……” 李亭葳投稿 原料:糯米500克,南烛叶50克。 1.糯米洗净。 2.南烛叶洗净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时,去其叶渣取汁水煮糯米,用文火煮2小时左右,或浸泡半天至一天,待米色变黑,熟烂即可。 3. 凉透散上白糖吃,或者,将米饭、豌豆、肥肉丁、竹笋丁炒在一起,做成咸肉春笋豌豆乌米饭。 有关我们爱大米活动请参考这里

重庆粉丝

最近又发现了一个以重庆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师。 Daniele Mattioli,他的作品题目大得吓死你:《重庆,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其中,我又看到了我熟悉的桥洞。 Daniele Mattioli摄影 Nadav Kander摄影 相关文章:重庆

图游记:青团

青团,又叫艾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青色的,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红糖。那种味道,是春天的味道。绿绿的松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有一点儿黏,却不粘牙齿,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 我从南方辗转来到北方生活了多年,每当想念青团的味道时,便只能自已动手。从寻找艾草到熬汁,再到揉米面,捏成青团。这个过程虽然有点复杂,但吃到嘴里后的那种满足感却能回味很久。 山下有风投稿 青团制作过程: 1、将摘来的艾草浸水煮成墨绿汁,再加三勺糖搅拌均匀(视个人口味而定)。(艾草有一种特别的清香,雨后会长得比较茂盛并且洁净。通常在马路牙边或是小区的草地中可以找到它。) 2、江米粉一斤。倒入已经加工好的艾草汁中,揉成大面团。 3、大面团变小面球。用大拇指在小面球的中间按一个拇指印,放入红糖封口。再揉成小面球,用保鲜膜包好即可。 4、上锅蒸上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嗯,这个江米和大米应该有些不一样吧,呵呵,不过都是米,都是饭,照吃不误)

周一消息树

与摄影无关 1,金斯堡:垮掉的照片 Allen Ginsberg肖像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二手柯达相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漫不经心地记录着“垮掉一代”的生活。他是一个诗人,佛教徒,政治活动家,垮掉一代的核心人物,但是谁也不会把他和摄影师联系在一起。 而就在五月初,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他的摄影个展开幕。 事实上,在1980年代,金斯堡曾经认真对待过他拍摄的照片,他买了个好点儿的相机,向他的朋友罗伯特弗兰克寻求帮助,但更重要的是,他重新给他之前拍摄的照片加上诗一样的图片注解,几乎没有两张照片的说明是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张照片所印制的不同版本也不同。 在展览上你就能看到他书写工整,密密麻麻的注解。 金斯堡眼中的凯鲁亚克 2,《纽约时报》的全媒体记者 我时不时地会去看《纽约时报》的视频新闻,拍摄得并非那么精心,但短小精悍,最关键的是,每一段小故事都挺耐人寻味。 因此,时报记者 Adam Ellick一举拿下专门奖励视频报道的 Concentra基金,这也并不出乎意料。 Adam Ellick的个人主页上是这样介绍自己:你可以称呼我是一个记者,但是坦白地说,目前还没有一个词能够形容我的工作——为一个报纸的网站拍摄,编辑,撰写,和制作视频。 如果你对他网站上并不出色的照片,视觉感平平的视频不屑一顾,那就仔细看看他今年的得奖作品——看他是怎样发现一个火爆的故事,却又是怎样平实地将信息逐步传达给我们的。 3,两个链接 点评多媒体作品 Finding the Frame 这个网站的建立初衷是提高日益增多的多媒体作品质量,创办者意图搭建一个平台,读者上传他们的多媒体作品,专家则对之进行点评,从而让创作者能够得到专业反馈。 插图+摄影 ai-ap网站很有意思一边是美国年轻插画师的作品,另一半则是青年摄影师的摄影作品。 4,灰色页面 这几个《新闻周刊》的杂志内页,内容很灰色,正如这本杂志灰色的未来。最近传出消息,《新闻周刊》因为亏损严重,已经开始抛售。网站上的公告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如果可能做到的话——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 (其实,我早就预言了这个状况……)

本周最佳评论

关于《这位先生叫MV,他所做的不应是拍MV》的讨论 tanhaim: 如果mv只是很自我的想拍,想展现这种真实和情感那还能理解。 如果只是迎合现在评委的口味或者说是获奖的标准,用如此窒息和灰暗的表现方式那就。。。。 出发点,我觉得这就是摄影师的道德标准。 小七: 我个人非常敬佩摄影师近距离拍摄并记录这个题材的勇气,仅此便足以获得认可。但将埋葬的孩子重新拍照的做法显然修改或是逆转了事件本来的发展顺序,这是不应被原谅的。我们该明白,摄影师不是一定要拍下所有震撼的照片,尤其是那些已经过去的事件。就好像,我没看到那两张照片,但这并不影响我惊讶于这些作品传递出的力量,所以MV是可敬也是可惜的。 Cheng: 似乎是一个我们“看到”,还是叫别人“拿给我们看”的问题。还有就是别人可能不愿意让我们看,但是我们非得看。我支持看,并且看的特别点儿也没关系,因为摄影就是要主观,要客观,不如去看监控摄像头。——但是或许最好还是别从镜头里伸出一只手来碰吧。 BaiGe: 抛开道德方面的争论不谈,我个人一直认为,这种故意造成强对比度、暗角的照片带有自恋与传者中心化的倾向。在摄影师自己的心中,他所拍摄的场景应该是这样黑暗的效果,于是他认为这就是受众所应看到的效果。但其实,这相当于将摄影师个人的理解强加于受众我觉得这是一种gatekeeper主观意识影响传播的实例,很值的我们思考:在新闻摄影中,是传达客观事实更重要,还是表达摄影师对事实的理解更重要?摄影师一直在通过表达自己的理解来摆脱“机械记录者”的角色,但到底摄影是该以事实为尺度还是以摄影师为尺度呢?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