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封图片编辑来信:嘉人杂志征稿

这是嘉人杂志的编辑杨晶的留言,我在这里再贴一下,也许有摄影师也想关注这个话题: 嘉人MARIE CLAIRE杂志要找春节回家的摄影师! 嘉人要做一个全国婚姻状态的调查,需要拍摄各个不同地区市,县,镇,农村的夫妻合照。 李必曼 《领证》  photo  camp5 想参加的,请发自己联络方式和5张个人作品至信箱:yangjingmc@hfm.com.cn

周末话题:如何阅读绘画

“什么标准呢?”这是今天早上接到的一封信,问及我应该如何评价作品的好坏,这是我们都常遇到的问题。 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回答:没有标准;也可以有一个很复杂的回答:标准始终在博弈中,它不是一个固化的存在,是粘稠的。 标准一直在不断施展变形术。 不妨让艺术史学家也参与到对艺术品阅读的讨论中。当艺术史学家决定该将谁(而不是谁)收入艺术史中,这个很“政治”的决定是如何做出来的?他们又是如何阐释(阅读)这些作品的呢? 以下这个案例(所有的文字)来自我曾经提及的《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这本书。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挺老的了,但我挺喜欢,写得扎实且朴实,虽然谈及的是艺术教育,但作为学习理解艺术作品的提纲,也有充足的信息量。 《艺术教育》在《艺术史》这章里提及一些较为经典的艺术史著作,并对这些艺术史学家的评论风格做了比较,指出:纯客观的艺术史是不可能有的(value-free art history)。 书中特别提出了三位艺术史作者对同一位艺术家的解读,分别是加登纳(Helen Gardner)在《不同时代的艺术》(Art Through the Ages)里,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以及詹森在《艺术史上的主要代表作品》( Key moments in the History of Art)里对艺术家夏尔丹作品的解读: <感恩祷告> 加登纳:“像荷兰画家一样,夏尔丹有时在法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室内发现了绘画的素材。小居室里的黄昏景象提供了调节光线的机会,这样会创造一种安置人物的空间,房间的门开着,射进的明亮光线洒在这些人物身上,从而形成一个拦腰被一条条对角线切断的圆柱体。温暖的棕色地面对玫瑰色的、绿色的和黄色的室内装潢与衣物起一种点缀调和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围裙上大块的蓝灰色调,细节中的小块体则起一种平衡的作用。画面上的用色不像华托(Watteau)画中那样富丽堂皇,但却显得庄严谨慎、深思熟虑。” 评价:加登纳对作品的日期(时代背景),大小或意味方面言之甚少,更偏重内在的而非外在的信息,惯于注重分析作品的形式和风格而非作品的时期语境,观众与其在展示历史传统中的地位等等。 贡布里希:画面表现的是一位妇女在晚餐桌上教两个孩子做祷告,夏尔丹喜欢这类平静的普通生活片断,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在用一种使人想起维米尔的表现方式在维护家庭生活景象中的诗意,例如,极力避免在画面上表现惊人的效果或者有针对性的隐喻等等。甚至在用色方面也追求安静与节制,若与华托那些华丽的绘画相比,夏尔丹的作品似乎缺乏恢宏的启事。然后仔细研究原作,就会从中很快发现他在把握色调层次的微妙变化方面并不引人瞩目,对景致的安排也似乎缺乏艺术性,可正是这些因素使得成为18世纪最可爱的画家之一。(注:这里部分评论是贡布里希的原话,部分则是书作者参照贡布里希思路的阐释) 评价:贡布里希通过一套亲切且随意的印象描述,奠定了一幅绘画的情调,确立了一种别的观众也可以共享的观赏态度。并未单独讨论作品的历史背景,而是通过对作品氛围与故事的描述将历史背景直接引入绘画中。 詹森评论的是另一幅作品 《厨房里的静物》,由于原书没有图注,而夏尔丹又长于静物,有很多相关作品,以上这幅似乎是比较著名的,仅供参考。 詹森:夏尔丹可以说是有所保留的洛克克艺术家。“鲁本斯画派”引发了一种对荷兰艺术大师的新的兴趣,在这一艺术潮流中,夏尔丹是最优秀的静物画家。……他所创作的静物画反映出同样一种十分简朴的环境,避开了那些荷兰前辈画家所着意描绘的“物象的魅力”。在〈厨房的静物〉这幅画中……我们只看到普通的物象,是任何一家厨房里都会有的东西……夏尔丹对形式问题相当关注,这在优美均衡的图样设计中显而易见,尽管如此,他以近乎恭敬的方式来描绘这些物象。其形状、色彩与结构对他来讲是普通人的生活象征。在精神,而非在题材方面,夏尔丹更接近奈恩与科坦的画风,而非哪位荷兰画家的画风。 评价:詹森的描述只有一点形式分析的迹象,随之很快转向解释。他的描述显然流露出对历史关系和相似之处的洞察鉴赏能力,他让形象尽量多说,而他则以冷静的理性的却富有人情味的叙说来提供必要的语境信息。 看了以上三位的阐释,不知你作何感想?敲了这么多字…… (…) Read more

诚征读者:摄影师来信

前两日发了个帖子,是图片编辑找摄影师,今天这个帖子则是为照片找读者。 以下两篇文章,都来自我的信箱,这里挤满了各种公务和待办事件,但偶然也会收到一些“奇怪”的来信,竟然没有什么目的,仿佛就是为了说说话。 上个世纪,当我们提到“摄影”,存在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仿佛所有与摄影沾边的人和事都属于同一个联盟。“摄影”怎么怎么,是口头禅,也是联盟的行话。但到了今天,这个藉由经济壁垒,技术壁垒和行业壁垒搭建起来的“摄影王国”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称自己为摄影师——只要你愿意。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没有壁垒的世界,人们却依然试图坚守“想象的共同体”,也就是说,大家的共识是:当我们在谈摄影,我们就在谈什么。 在我看来,摄影共和国的坍塌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对以上问题的反抗:如果你只谈摄影,你就可能什么也没谈。 权当我胡说。反正回家惶惶,没几个人仔细读这里。 上面这段话和今天这两篇文字之间的关系也许不密切。这两封信,摄影师写给我,主要就是为了说说话,照片都伴随着摄影师颇为“絮叨”的文字;我说要“诚征读者”,其实就是想让大家也看看这些照片,听一听这些年轻人的絮叨。 (一)从华强路开始 作者:陈引 去年12月30日,我去参加了一个摄影记者的招聘考试,招聘考试题目相当给力。 考试从早上11点开始,视觉总监用一辆小富康把5个应聘者扔在深圳的华强北路,说:这就是深圳最著名的电子一条街,你们题材不限,随便拍,做一辑图片出来。12张小图,1张大图,每张标明图注,然后再给作品配300字的图片说明。下午2点我准时来这里接你们收工。 我头一回参加这样的摄影考试。 暮霭沉沉的天幕下,华强北路高楼耸立,每栋楼里饱饱地塞满千百号人。伴随日出日落,几十万人同时忙碌同时消失是这里每日必现的壮丽景象。 从11点到下午2点,我三小时快拍了183张图片,从中选择了13张。看着手中的照片,我开始胡思乱想。 据说,历史的进程都是有“目的”的。基督徒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意志的实现。马克思极其乐观地说:人类历史从奴隶社会、封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演化是一条单向不可回复的路径,人类的解放事业终将天堂从传说的天上拉到地面上来。亚当斯密说: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看似互不相干,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劳作,但私利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博弈的人们组织起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好吧,但愿这都是真的,华强北小人物每日的辛劳就不是没有意义的了。 几十万人如潮水般出没,日复一日,在历史中替这些小人物造像绝不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事情,他们如是渺小,说不定哪一天睁开眼睛,我们已经再看不到他们了。 华强北过街隧道里的环卫工,四川人,来深三年。就算工作也不忘叼上家乡的烟斗 保洁员陈阿姨指着她家的房子说:现在房租又涨了,得找个便宜地方搬家。 失业者,重庆人,找当白领的老乡寻出路 东北来的采购团,最担心的春节买不到票回家 (二)在埃及 作者:柳熹 当催泪瓦斯在身边冒烟,枪声从耳边飞过的时候,当奔跑的人流向我这方向涌来的时候,那种恐惧感是前所未有的,看着那些警察的制服和面具,只觉的自己是那么软弱和渺小,只有不停的朝远离人群的地方跑,停下来之后就是不停的颤抖,但是又想跑到人群中间拍。 黄色的灯光把地面照亮,全都是黄色的,人群,呼喊的人群,标语,催泪瓦斯的白色烟雾,警察的头盔和盾牌,让我想起了所有看过的政治暴乱的纪录片的画面,它们的气氛都是那么的相似,然后就是流血的民众,痛苦的呼喊,全部在我脑子里闪过,我甚至有了看摇滚演出的感觉,那些激动的人群,肾上腺素达到最高点,完全的忘我,但在政治和国家机器面前,那些音乐的力量都是软弱的,在这个广场上,一切都是真的,人会感到疼,会真的流血和死亡。特别特别害怕。 但是作为一个摄影师,我不能回住处,不能离开,不能回到房间后打开电视看就发生在身边的新闻。看到那些人在祈祷开始的时候集体下跪,虔诚的把脑门上磕的全都是黑泥,我长时间的凝视他们抱在胸前的双手。 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地球这么大,每一个纬度肤色不同,发生着各种状况,这里歌舞升平,那里就有人在暴乱中牺牲。而我十一月还在法国恬静安逸的农村拍葡萄酒项目,品味酒在舌尖的那些细微味道,现在却在地球的另一地方拿着相机颤抖,看着人流血,把嗓子喊哑,体味催泪瓦斯把眼睛鼻子嗓子弄的刺痛。 如果我说祈祷世界和平,就像笑话,但我真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心中充满爱,当然世界和平或许只是一个大而无当的梦想,但也许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爱自己的家人,朋友,把爱传递,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些照片不是让人看到痛苦的画面,而是提醒人们,应该时刻充满感激,和给予他人,充满欢喜心和爱,停止伤害。

Hey Lady! 欢迎女性摄影师!Photo Camp13征稿

photo camp12参加放映的唯一女性摄影师,在没有见到真人之前,一直被我误认为是男人。这让我感到很懊恼,为什么我会这么自然地赋予她一个男性形象呢? 本博主是女的,但过去一直被读者误认为是男的。 在摄影圈里,关于性别的故事,可能还有一大把。 对“女性摄影师”的关注,并非是一个新话题,相关研讨却难免会走入一个死胡同:强悍的女人,或者不应该存在的女性摄影师分类。 在今年的金边摄影节(Angkor Photo Festival 2010)上,策展人Yumi Goto带来一个特别的展览《亚洲女性摄影师作品选》(Asian Women Photographers showcase),这个展览所隐含的关键词:亚洲/民族/种族/战争/女人,使其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展览。 © Isabelle Eshraghi (Iran) 通过王文静同学的联系,我和Yumi接洽上,我将在photo camp13上放映她所策划的这个展览,一个巨大的容纳所有摄影师作品的光盘正在赶往我家的路上。将有15位女摄影师参加放映,日本摄影师Shiho FUKADA还有可能来现场和大家交流。 © Shiho Fukada (Japan) © Poulomi Basu (India) © 张文心  (…) Read more

诚征摄影师——图片编辑来信

前两天和一个小朋友讨论他回家有哪些选题可以拍摄,心想,不知道把回家当作出差的摄影师有多少?反正去年过年后的camp收到的照片就特别丰富。(当然,与家人团聚还是最重要的) 图片编辑们也都没闲着,最近接连接到两位图片编辑的来信,都是征稿,且很特别。赶在大家回家过年之前发出来,兴许你们有空可以思考一下这个事儿: (一)寻找绿色摄影师 绿色和平的图片编辑匡铟的图片需求: 主题:沙暴里的污染 甘肃民勤治沙的人们   孙湛摄影 拍摄思路:用图片展示煤尘(煤灰)通过沙尘暴这一载体,传播到各地并影响人的生活及健康。(煤尘、煤灰中的重金属对人体伤害很大) 拍摄主题:沙尘暴及扬尘天气煤电厂的灰场扬尘、露天煤矿扬尘、煤电厂烟囱排放烟尘场景,以及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 要点图片:沙尘暴到来瞬间的大场景、灰场扬尘(最好前景有人的活动)、居民的生活(包括动植物等)受影响的图片 拍摄地点: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都曾出现过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沙尘的多发区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周围,敦煌-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陕北一线,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摄影师可以在大范围内以靠近城镇、靠近火电厂灰场、自己的居住地为主要拍摄地自行选择) 建议地点如下(摄影师也可根据自己的调查及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地点): 1、陕西—-》榆林市 2、上海、北京 3、甘肃—》民勤 4、张家口 5、内蒙露天煤矿和煤矿附近坑口电厂及灰场 6、内蒙–》多伦 7、山西 如有拍摄意向,请尽早写邮件联系,在邮件中请注明你将拍摄的地点。kuang.yin@greenpeace.org 拍摄图片如被绿色和平使用,将支付每张500元图片版权共享费,图片仅用于环保宣传的非营利用途。 (二) 纸上见面会 《中国摄影报》的编辑郑丽君的约稿 主题:招募遭遇专题拍摄瓶颈的摄影师 虽然媒体都在说专题摄影、特别是社会纪实摄影正在没落,特别是面对市场的诸多诱惑以及媒体对专题图片投入大幅降低。但不可否认,很多年轻的摄影师并没有因为有捷径可走或者压力过大而放弃对专题拍摄的追求。 启明星成瘾者服务中心   刘树正摄   让影像发声工作坊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在信末,我们顺手写上“take care”(多保重),这仅仅是一个语气词,还是另有深意? 1,Take Care of yourself ,照顾好你自己 今天的开始是一条旧闻,它或许就是让我时常觉得“take care”富有隐喻的原因。 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法国艺术家Sophie Calle的作品题为”Take Care of Yourslef”,这是一个女人疗伤的方式——接到男友的绝情信,Sophie求助自己的女友,该如何回复这封信,两个女人的言语揣测,成就了这部作品——艺术家找到107个女性来解读这封信,拍下她们读信的样子,请她们分析暗含在“take care of yourself”结束语之后究竟是怎样的感情。 take care of yourself 画廊展览现场 说这部作品是疗伤,那是因为Sophie提到:“一个月之后,我感到好受很多,没有了痛苦,这种方法很有效,这个项目替代了那个男人。” 但这部作品并非只是一个女人对抗男人的方式,在接受卫报采访的时候,Sophie提到:“当我发现有些事情是错误的,我会把事情反过来看。这是一种照顾我自己(take care of myself)的方式。被误解之后我并非只是沮丧,而是努力迎向它,期待它,等待它。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思路,把事情朝向有利我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为此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 2,its strengths come (…) Read more

图游记:父母的房间——按不下的快门

《父母的房间》是新的图游记的主题,在春节之前,我把它推出来。 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过节了,周围气氛却从很早时候就开始变得浮躁,人们的心已经在回家的路上。 不过是一周的假期,春节的民俗基本就剩下一个形式,它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必须与家人重聚的这个主题。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团聚是多么稀缺的故事。 假如你拍了父母的房间,并且有故事愿意分享,也欢迎你们发给我。 按不下的快门 作者:Stanley 很少回老家,有一回父亲病了赶回去看看。 拍了几张照片就按不下快门了。

周末话题:如何阅读照片(续)

photo camp12观片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我还写了一篇叫做“如何阅读照片”的小文,诉说了对看照片这个问题存在的一些烦恼。今天,再发一篇摄影师沈伯韩的文章《从几张照片说起》,希望我们能够借此机会展开一个关于“如何阅读照片”的小型研讨。 这篇博客文章已经被嗡嗡嗡地各处转载,沈伯韩是camp12 A场地的主持人,我没有参加这场讨论。这篇文章介绍了他那个场地的一位老外对于雷照片的一些解读。我也看到了大家的一些反应,有各种不同意见。 征得他的同意,把这篇博文转载这里,并附上我的一些看法。 如何阅读照片 Read Photos From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沈伯韩 于雷的《家园》格外吸引我,因为他拍摄的是我的家乡新疆,但又是我所不熟悉的那部分新疆。作者在简介里这样写道: 拍摄这组专题源自我对拍摄对象的认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认同和向往。我刻意挑选了一些远离城市生活的喧嚣,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依旧维持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新疆土著民族作为拍摄对象(新疆有13个主体民族、43个世居民族,我把它们看作一体)。 18年的记者生涯使我有机会深入他们的生活,也就对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喜欢他们恬淡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的欲求也就没有那些无中生有的烦恼;我羡慕他们和自然万物如此亲近,像亲人一样彼此尊重、相互给予。虽然他们生活在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但正因为物质相对匮乏而有着更细腻、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类共有的高贵的品质:坚忍、爱心,还有敬畏、顺应自然之心。我想我们失去的正是他们坚守的,他们为我们着坚守心灵家园。这就是我拍摄这组专题的初衷。专题拍摄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也许再有一年,也许在未来的很多年就拍这一个专题。 照片放映完,大家开始讨论。有一个外国朋友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摘录在这里: “画面中间有一个十字架,象征着基督教,而周围都是穆斯林,由此产生了两种宗教之间的张力。而拥有这两种信仰的人们在很长时间内,都在不停地争斗。” “画面中间的男人高大,象征着某种权威,而飘起来的围巾就像人的手臂,要给对面的女孩一记耳光。这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穆斯林世界的男女地位。”后来经其他观众提醒,他意识到画面中间的是个女人。“这依然象征着年长者与年幼者之间的地位差别。”他解释道。 “画面中间的女性手臂姿势很放松,摄影师抓取的瞬间很独特,看起来像圣母玛利亚。” 我不知道他对于照片的这种基于宗教的观看和解读方式在西方观众中是普遍情况,还是某种个例。这名外国朋友的观点所体现出的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令 人紧张。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们接受和理解视觉信息的某种途径,或者说是机制——人们总是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经验出发去阐释来自其他文化世界的视觉符号 和信息,随着人的知识和经历的增长,这种对既有文化和知识体系的依赖强度有可能会减弱,并对之前形成的印象、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以达到更大范围或更 深层次的理解;但也有可能相反,误解、误读会进一步加深。我开始怀疑,那些来自穆斯林世界的影像,究竟会给西方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观看体验?究竟会被怎样阐 释和阅读?误读会给穆斯林世界带来何种伤害? 对于中国的影像,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尤其是1949之后的影像信息,有可能在观看和解读过程中被赋予更多额外的政治意义和标签,从而造成歧义。那 么在向西方观众传播影像信息时,如何能保证信息最大程度地不被误读?是一味地迎合西方观众的文化传统和观看习惯?还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的文化特色?总是 听人说,影像是意识形态最淡、最容易达到传播效果的一种信息形式,但我对此仍持保留意见。高层次的、跨越文化鸿沟的影像传播,依然是复杂而困难的。 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这种看照片的方法,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接触到的很多老外或多或少都是这样看照片:先是对照片的细节关注,随后会在照片的视觉形态的基础上,解读其可能的隐喻。 (…) Read more

不能舍弃的照片(物品)

纽约长岛摄影家协会(Long Island Center of Photography)会员 Marc Josloff做了一项调查: “房子着火了,你家人和猫狗都很安全,现在你还有一点儿时间可以抢救一张照片出来,你会拿哪一张照片?” 这项针对其他会员的调查,参与者有二十来个人,尽管问题有些无厘头,但答案却被很严肃地组织起来,马上就要在纽约长岛的一家图书馆展出。每位摄影师选出的照片下面,都有一个手写的标签,上面标明选择照片的理由,其中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 “这张照片离门口最近。” 我认为,这个答案最真诚。尽管Marc要大家不要多想,回答自己第一反应想到的照片,但他自己的回答却非常不第一反应:他选择了出自一卷被自己遗忘在汽车里将近30年,随后被冲洗并挽救回来的照片,希望借此来阐释遗失与获得,以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 太弯弯绕了! “7岁时候父亲给我拍摄的照片,”,“我家孩子喝牛奶的照片”,这些答案恐怕更为真实。因为若有从火灾中拯救照片的可能,有谁不会首先想到去抢救家庭相册呢? 《纽约时报》竟然也介绍了这个相对纽约喧闹的艺术世界,非常不起眼的展览。不过,是在其“本地报道”的版面,题目叫:“火来了,挑张照片!”。我姑且猜想,这样一家严肃大报讨论这个小展览,是源于一种对“末日心态”的关注。 物质世界,肉做的个体,不确定的未来,越来越岌岌可危的世界局势,计算并算计如何应对“末日”恐怕是不少人的心态。 几年前,《时代》周刊也刊登了一篇类似的报道《他们从火灾中救出了什么》。这篇文章写得更为深入,作者引用的事实更为广泛。 关于在火灾中要抢救什么,在加州的一个调查中,人们的回答是这样的: 孩子出生时裹在身上有特殊意义的毯子 祖父二战时期的军装 老式的旋转木马玩具 一个孩子的回答是:Playstation,因为等了四年才得到这个玩具。 加州调查,火灾中拯救什么 ? 回答:枕头 摄影Jeffrey Lamont Brown for TIME 加州调查,火灾中拯救什么 (…) Read more

荷兰的那个赛

世界上最大的新闻摄影轮盘赌——荷赛,已经封盘了。评委们将在1月29日到2月10日摇奖,中奖者名单2月11日公布。今年的年度大奖会去哪里呢?海地地震和美国漏油题材会得几个奖呢?这都是一些待解的“谜团”。 2010年荷赛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假照片事件 今年的评委会主席是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他受邀担任评委时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我有些吃惊,但又有些犹豫,因为作为一个自由摄影师,几个星期没有收入可不行……” 我也很吃惊!“收入”——这是一个工作将近四十年,囊括世界报道摄影所有著名奖项的著名摄影师还要考虑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梦想着哪一天可以躺在自己的名望里睡大觉(这不知道是多少人参加荷赛的动机),但殊不知,无论是谁都得和生活斗争一辈子。 今年的荷赛还有两个新媒体特色,一个是比赛的过程将通过twitter直播,他们的帐号是@WorldPressPhoto 另一个新消息是今年荷赛试验性地增设了“多媒体类别”,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放开投稿,而是在全球通过推荐制的方法做初选,在传统类别的比赛结束之后再进行多媒体评选。 多媒体类分成两个子类别:线性多媒体报道和互动多媒体报道(linear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并且将之更为明确地称为“多媒体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tic multimedia)。 这个新的比赛,荷赛非常谨慎,事先没有声张,评选也很低调。对于荷赛,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举措,甚至对整个新闻摄影行业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因为评选标准的制定,也是对多媒体报道的行业生产法则的规范,这对报道摄影职业化进程影响重大。 多媒体评选的主席是美国报道摄影师,VII图片社的成员Ed Kashi。

马克家的相册

数字化一个家庭的影像史要花多少精力? Mark McIlveen先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来自加拿大爱得蒙顿(Edmonton)的Mark Mclveen一次偶然和祖父整理家庭影集,灵感突发,并就此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把家庭相册里的家庭史整理出来。 不要小看这项工作,看看以下的数字: 这个家庭积累的照片大约有10000张,他们选择了其中的6000张将之扫描。 扫描这些照片的时间累积约120个小时 所有的照片刻录了40个硬盘 这些照片追溯了这个家庭130年的历史,最早的照片拍摄自1895年。 现在, 继续梳理家庭历史的工作已经交到了Mark的三个女儿手中,据女儿讲,她们的父亲是一个极度有秩序和精准的人,他每次拍摄完家庭留影都要确认这些“记忆”百分之百精确,绝对不会把照片乱丢,而是立刻贴到家庭相册里。 有意思的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照片数字化运动,到了Mark的三个女儿这里,她们的新计划却是:把扫描的照片打印出来,做成书。

他们两个

一老一少,两个人,在同一天分别给我信箱里扔了封邮件,“拆开”之后,我乐了,都是好消息。 大约三年前,补丁(王文静)同学采访了帕特里克﹒扎克曼(Patrick Zachmann),我在博客里发了他们的对话。猛地瞅过去,对话录里充满了“哈哈”的笑声,比如老帕被“子弹”击中躺在床上反思自己摄影名记追求时候的懊恼:“我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而且完全是一个赔本买卖,我花了三个月躺在床上,却拿不出像样的东西给别人看。” 他们其实是说的正经事儿,事关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帕大叔叙述了自己的心路,经过了年轻时毛头小伙闯世界的梦想与焦虑,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做战地摄影师,也没有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见证事实的热血: “我没办法拍不大喜欢的人,也不会拍一些太高兴太幸福的人,我要找一些戏剧性,一些矛盾,真正的生活就是一个矛盾。就像现在的中国,她的经济和发展,我喜欢这样的矛盾,生活不是简单的黑白。” 这一下就是三年,其间他来来回回中国好多趟,我刚刚收到的帕大叔的邮件,发来的是他在《外滩画报》刊登的对他的访谈,即是他看到的中国社会的复杂事实。 没有时间去买报纸了,我用放大镜看这些蝇头小字,文章讲述了帕叔八十年代来中国拍摄之后,将近30年故地重游,故人再访,重新审视中国当下的社会现状的故事。 “当年的刘晓庆很美,眼里有一种特别迷人的东西,但最近几年见到刘晓庆,她已经变成一位干练的商人,眼神中那些柔软妩媚的东西都没有了。” “文革时期的宣传图像早已被一个无所不再的信仰所取代,一个实实在在纯粹的物质力量,即市场经济。” 这种人类被物质操控的现象是中国独有的么?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始的那个巧合,收到帕大叔来信的同时我收到补丁的邮件,她说自己刚刚得了«le PRIX ICaRT 2011» 大奖。 稍微啰嗦两句介绍一下这个奖的背景: ICaRT是巴黎一所院校, 设有艺术管理MBA,学校设立这个艺术奖,希望通过艺术经纪人推动未来艺术家的的发展。这个奖已经设立了三年,35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可以参与竞争,组织者邀请法国艺术界的策展人和评论家进行评选,最后选出一个评委奖,另外还有一个大众奖。今年参与的有700人,11人入围。补丁同学则是今年的评委奖的获得者,她得奖的作品是博客里也曾刊发的The infusion。 从新闻学院毕业的补丁小朋友做了几年记者,后来“背叛”了“新闻摄影”,去了法国——帕大叔的老巢念艺术。在Infusion里她的反思是:“图片是现实的注入物,特别是媒体里的图片,它们没有复制现实,而是创造了另外一个包围在我们周围的现实。不仅是图片,媒体里所有的信息都是如此” 补丁的作品 the cube 让我略微发散一下补丁同学的思维,照片即是我们用物质的方式来把握物质世界,并试图把握精神世界的方式之一,但这或许只是徒劳? 一大早起来,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很快干掉这篇文章,但没有想到还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也许两封邮件的巧合也许并非是巧合——我最近发现自己可能真正感兴趣的是“玄学”,大概这也是我着迷摄影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摄影的缘故,而只是因为籍由摄影,我可以胡思乱想。

周一消息树

第一线 Ok,所有摄影的故事不是都应当来自第一线(现场)的么?! “不许摄影” 不许拍的往往是人们想拍的,禁止摄影或许反而会勾起人们更强烈的拍摄欲望,strictly no photography(严禁摄影)这个网站网络了各种在禁止拍照的场合下偷拍的照片——从博物馆到战争,搜索引擎上是这样的字样:我原本不应该看的照片…… 揭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第一线标签:“偷窥” 我和我的家庭 如果家里有个摄影师,是件挺麻烦的事情,因为你可能会不得不面对一种和照相机一起生活的日子。美国Smithsonian美国艺术博物馆即将开始一个展览,题目叫做:Close to home。展览的作品皆来自博物馆的馆藏,策展人从摄影师如何观照他们自己的家庭入手对一些作品做了新的诠释。 参与展览的一共有32 位摄影师,要了解美国摄影师如何站在镜头一段观看自己的家庭,此展览是一个很好的索引,参展摄影师的名录如下:Tina Barney, Virginia Beahan, Christopher Dawson, Muriel Hasbun, Martina Lopez, Elaine O’Neil,  Larry Sultan, Margaret Strickland and (…) Read more

图游记:我发呆的地方——拉长的时间

作者:李英武 发呆是种享受,现在就在发以前的呆。 珠海是个特别适合发呆的城市,一切都那么悠闲。散着步上班的人,高峰期也仅会蠕动的车队。每天经过地下通道的人也很像在非得表演一点什么似的进行着慢放。 由于人少,时间也在拉长。各种关系都那么的明显,好似一个故事的片段。

图游记征稿

发呆了不少日子,我们开始新的一期图游记的征稿,这次的主题是《父母的房间》。 父母的房间包含上一代人的痕迹,房屋结构,摆设……父母的房间同时也包含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童年时光,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离家远行时候的心情?随后,伴随着我们离家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父母的房间和我们的房间逐渐变成两个地方。 Alain Keler 拍摄的家的故事系列中的一张 每一次我回家,睡在中学时曾经睡过的床上,我都会做很多奇怪毫无边际的梦,也许是因为床底下的那个大木箱子的原因,那里放着爸爸妈妈给我买的童话书,订阅的杂志。 也来讲一讲你的故事吧!需要一小段文字,三四张照片。投稿到ofpixcamp@gmail.com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