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12 放映名单

这次破天荒地在放映之前就把所有照片都放出来。

有朋友问我,呀,你这样晚上还有谁会来?

不过,我想的是,当这些照片都被“看”过一遍之后,如何真正“看见”它们却有可能会成为我们到现场来的更重要的目标。

另外,在当下这个社会,“在场”和“旁观”是网络社会中稀松平常的事儿,人与人在网络中“相识”也成为一种常态,但正因为如此,这反而使得一个真正的“在场”和“旁观”,以及一个具有物理存在的人的聚会变得罕见以及珍贵。北京太大了,我相信,每一个到camp聚会上来的人,都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偷懒”心态。希望我们都能在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奇遇。

还要特别说明,我们放映的不是“优秀作品”,不要把这个标签贴到photo camp的作品中。这里很多照片都仍在进行时态中,作者本人渴望听到观者的意见,并希望从大家的反馈中获得进一步拍摄的思路。

好了,闲话少说,上菜:

1,范辉  《老街》

这些照片是我所在的小县城里一个街区(四川省大竹县竹阳镇西门片区)百姓的原生态生活。现在这里正面临着拆迁改造的历史大潮,我想的是如实记录下老百姓如何从平实,悠闲,清贫的生活中面对这个历史大潮的冲击。想用影像记录下这一历史过程。现在拆迁正在进行中,我觉得对这种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用朴素的语言,忠实地再现。但也不能太过平庸,泛泛而拍,这样的历史题材最打动人心的应该是老百姓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的人性。也就是他们的真实的情感。

全部作品:这里

2,SGZ  《南朝石刻》

文物关乎历史,而雕刻关乎艺术。南京丹阳的陵墓石刻是在中国南朝雕塑中不多的实物之一,在中国雕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外在的陈列美感与博物馆中有着合适的温度,清晰的照明,干净整洁而又一成不变环境的文物收藏不同,它们大多依旧在旷野中承受风雨,在都市的盛衰中饱经沧桑,在乡村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每一处石刻都在经历着季节的变迁和周围环境的改变。故在拍摄时,不取学术面面俱到之姿态,而以视觉美感为最终目的,展现南朝石刻一千五百年来独立于旷野间的生动姿态与自然风貌。

全部作品:这里

3,王勇 《以马内利:苏北县城基督教》

这组照片我按照三个线索来编辑的,第一部分表达信众的虔诚,第二部分是教会的一些相关活动,第三部分希望表达教会跟现实生活的联系。

2009年我回老家盱眙时,看到一座新建的很大的教堂,这让我很惊讶基督教在这里这么兴旺,就有心拍这个专题。但是想拍成什么样和拍什么却非常盲目,只是想这个主题可能很特别,现在想来这也是非常功利的出发点。从2009年11月份开始拍,到2010年年中,热情退却,几次想中断。越来越觉得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太大而无力掌控。“只是在猎奇”这样的想法一直拷问我对这个专题的拍摄。今年圣诞节拍完以后,我想就此告一段落。不过我觉得其中拍摄之外的收获可能对我今后的拍摄会有帮助。

全部作品:这里

4,低烧  《飘在深圳的儿童》

全部作品:这里

5,于雷  《家园》

拍摄这组专题源自我对拍摄对象的认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认同和向往。我刻意挑选了一些远离城市生活的喧嚣,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依旧维持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新疆土著民族作为拍摄对象(新疆有13个主体民族、43个世居民族,我把它们看作一体)。

18年的记者生涯使我有机会深入他们的生活,也就对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喜欢他们恬淡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的欲求也就没有那些无中生有的烦恼;我羡慕他们和自然万物如此亲近,像亲人一样彼此尊重、相互给予。虽然他们生活在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但正因为物质相对匮乏而有着更细腻、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类共有的高贵的品质:坚忍、爱心,还有敬畏、顺应自然之心。我想我们失去的正是他们坚守的,他们为我们着坚守心灵家园。

全部作品:这里

6,宁凯 《我看到的》

全部作品:这里

7,郑川  《苍白的浮华》

城市

照相机

当三位一体发生作用时,结果发现了影像和这个世界的差别:在长时间的曝光下,汹涌的人潮和车流消失了,而那些大屏幕上充满诱惑的广告也变成了一片空白,剩下的只是苍白的繁华……

全部作品:这里

8,刘飞越  《等钱回家》

春运即将进入高峰,一年到头,出门在外的人们已踏上或将踏上归家的路。他们依然困在异乡,依然在等待,等待拿回血汗钱。他们只是中国涌动的民工潮中的一员。

全部作品:这里

9,张文心  《我的地图》

这是2010年在国内数个城市旅行时拍的一些照片。对我来说,拍照的过程就像是构建我自己的地图,这个地图记录着触动我的地点,地图的疆界是可变的,根据时间和我的经历而变化。

地图上的场景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景观,也是我内心风景的投射。因为,在拍摄时,那些景观早已和我们的内心建立了联系,在我自己的地图上找到了它的坐标。

全部作品:这里

10, 胡嘉兴《灵山》

你看山,看水,看了一輩子,即使中間離開了,這山與水依然出現在你的夢里,于是你就有了山與水的靈魂。你也成了山與水的一部分。

我的這一系列照片,在2007年底無意中開始,一直陸陸續續拍到2009年夏天我離開故土。所有的照片并沒有那樣嚴謹的構思,絕大多數信手拈來——因為在我的故鄉徽州,以及這座“靈山”,我的靈魂是極其自由的,以至于攝影這個概念都不復存在。

我想通過這些照片保存的,是山、水,和有著山水靈魂的人。觀片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一次旅行,從一次夢幻的水中凝視開始,記憶回到了我的山中,開始往深處走去,到山頂,又回到兒時的村莊,在那里靜默不語。春,夏,秋,冬,時間無聲地過去,你看著山,直到心中升起一輪明月。

這就是我的靈山。

全部照片:这里

11,陈智能  《遗弃在天台的花木》

开元于宋代的冼村,被二十多年的城市化浪潮推到了岸边,已然距中国古典农耕社会最远的乡村,昨日的良田种满了高楼,村庄蜷缩成现在的一簇握手楼,并钉上了拆迁令。

村民们早就告别了千年的农耕传统,自建楼天台上的一草一木俨然脐带,延连着他们的种养基因。不必像先辈那样春播秋收以维生,松土、施肥、浇水、修剪中却依稀遗存着经稀释的农民血液中对种植的天然自觉,这带着娱乐成分的种养也是收租、分红度日的闲散生活的精神调剂以及对早年身份的缅怀。

如今,租客四散,拆迁在即,村民们陆续搬上了不接地气的电梯洋房,豪宅没有旧时花木容身的一席之地——落地玻璃隔绝了微风、雨露;大厦投下的荫翳抑制了绿叶的光合作用;阳台也只属于洗衣机、晾衣架、石制的茶艺桌凳。村民忙着装修新房;忙着为第二套、第三套、第N套房物色理想租客和新业主;忙着与村干部争执拆迁补偿款;忙着选购娇贵的发财树、金钱树、仿真花装点家居……

旧楼的花木显得多么不合时宜、不合地宜,它们挟着主人曾经的牵挂和呵护,留在天台等待风干、霉烂,等待铁膀钢臂将它们粉身碎骨,为后现代建筑群奠基。

全部作品:这里

12  李智  《将逝的村》

当城市化的步伐踏入这村,人们心怀宿愿,而且这些愿望应该是甜美的。城的脚步似乎已无法改变,那只有默默期许这些生存理想得以实现。墙壁被推倒的时候,人们开始变得盲从,已无从考虑将失去与得到什么,无从考虑城如何接纳他们的愿望,村民怀着各种情愫望着不远处依稀将至的城,甚至开始期盼它早些到来。并没感觉到其实城没有来得及顾及他们的愿望,在村逝去的时候,也许这些愿望也就此逝去。

北京市石景山区刘娘府村,一年后,这里将变成一个别墅区。在这些房子被夷为平地的时候,这里生长的树被小心翼翼的保留下来,它们将用来妆点新的房子……

注:作者的照片刚刚发过来,恐怕要下午才全部传上去,我就多贴几张在这里。

Comments (21) Write a comment

  1. CAMP的图片水平越来越高了,往后须有久经考验的图片才敢拿出来晒了。

    Reply

  2. 其实这也算是一个网上的展览吧。不管什么摄影,最终还是要传播的。我觉得比画廊好,看到的人更多。 [:^^2:]

    Reply

  3. 于雷 《家园》
    整组下来非常完整,视觉语言丰富,细节到位,很成熟的作品。我个人觉得也许加入一两张类似Steve McCurry 拍的人像的照片风格,能让整组照片升华。 [:Yeah:]

    Reply

  4. 胡嘉兴《灵山》
    我个人觉得里面有人的照片不放进去,整组都是场景的,视觉更统一。

    我全看完了,我投 于雷 《家园》 胡嘉兴《灵山》

    Reply

  5. 现场”PK”,最后参与放映的摄影师是 张文心,李智,刘飞越,于雷,胡嘉兴,王勇,范辉,SGZ,陈智能.

    俺累了,今天休息,整理思路,回头向大家汇报。

    现场很有爱。讨论得很好。感谢提意见的朋友。呵呵。 [:Yeah:]

    Reply

  6. 有次和同事聊北京电影学院网站上的学生老师图片作品,我俩看完后,完了我就特二的说了句还是冯建国老师的作品好看。同事就接了句嗯有图片感。我当时觉得的同事说的有理可又觉得怪。神马图片感呀?大画幅 技术好 后期好 ——完了看起来很专业。这些就是神马图片感了呗。这他妈是夸还是骂人呢?好了,啰嗦半天是想说哥几个的东西也就有个图片感吗或者象这个“我看到两类摄影,每一类6组,正好一半、一半”。其实也不是,徐冰在一个商业广告片里说年轻人be ambitious 我说操 丫又说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才最有意思 嘿我就想说着个。

    Reply

  7. 鄭川那組個人覺得概念不錯,
    不過執行上有成功也有不足或稍亂的地方。

    Reply

    • 是有些操之过急的感觉,这个概念要用摄影讲明白了,行为过程,技术精度都要把握好,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呢。

      Reply

  8. Pingback: 失火的枫 - 从几张照片说起

    • 我觉得“语言学”是非常学院派(学究)的事情,往深处说,话题很多,如果停留在表面,语言方式也很容易演变成花招,说这个急不来,要费更多的功夫。

      另一方面,你期待的摄影“新语言”,相对现在“新内容”的不断涌现,用“旧语言”(合适的语言)对待新内容也很重要,而且或许更迫切吧。

      Reply

  9.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周末话题:如何阅读照片(续)

  10. 这期编辑做的不错,能让远离帝都的我们提前观看下。小型面对面讨论跟网上观片两码事,不会互相干扰。真正想去的人一定会去,去不了的人就是发邀请函也去不了。
    总体觉得这期片子质量还可以,
    范辉的老街最后几张拍的不错~
    基督教那个作者可以再挖掘挖掘,观察能力还是得再加强些。
    我觉得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所处的这个位置和时间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件。发达国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他们现在的社会的发展进程没有中国目前面临的复杂和剧烈。可以说是比较平稳或者是平淡吧!这也算是是西方摄影师不断的到世界各地去的一个原因吧~
    我们这代80后人所处的时代和位置也是很特殊的。80年代到九十年代末期中国释放了个体的活力换来了经济上的成就。我们成长在刚刚解除禁闭,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没经历过战争,饥荒,政治运动,没有经历过下海经商潮。20多年的成长几乎是在比较安定安逸的环境中起来的。但是当80这代人已经开始成家立业之时中国的整体经济、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策在变化,个体的活力在萎缩,经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甚至是危机和陷阱。我们这代人注定要在安逸中成长,然后在困难、挑战甚至动荡中来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作为摄影来讲我们这代人的特点也很明显,由于我们所受教育,我们成长没有太多经历,在拍摄的时候很难去更深入的看待事物本身。好在一切都在不断探索,我们每个人对这个国家的关注点不同,东西方不同种族视点显然也是不同。西方人眼中的这个国家,跟我们所讲的中国显然是有巨大差别,若干年后西方人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和我们这代人拍摄的放在一起,若是互相能有明显差异则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解读。

    Reply

  11. 屈屈几张片子,虽然不够看,但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每一组都很受启发,比专门去趟北京效率高得多。
    编者辛苦,也为多位作者加油,期待新作。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