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记:我们爱大米

接到绿色和平图片编辑匡铟的来信,谈到他们最近正在关注“大米”,这些我们生活中非常微不足道的“米粒”,其实内涵各种文化和人生。 正好上次的“冰箱”话题已经结束(没有想到还得到了扬子晚报的关注,请那个写文章的编辑联系我给摄影师稿费呀)我们最新一期的图游记的主题就是: 《我们爱大米》 稻米对我们不仅是主粮,也是文化。天然稻米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主粮,各个地区的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米食品。也许我们从来没有重视过这些简单的米饭、和传统食品,可即便是简单的一碗米粉、一份煲仔饭,背后连结的却是多少人的乡愁。 具体要求是这样的: 1,需要以下这些由大米制成的食品图片: 豌豆饭(浙江) 米饭饼(上海)、八宝鸭(上海)、八宝饭(上海)、  松糕(上海)   粢饭糕(上海)、甜酒酿(上海)、嘉兴粽子(上海)、泡饭(上海) 腊肠煲仔饭(广东),菜远牛肉饭(广东),潮州蚝仔粥(广东) 蛋包 饭(香港),蛋白羌炒饭(香港),生炒糯米饭(香港) 米饭(黑龙江)、米粥(黑龙江) 打糕(吉林)、炒年糕(吉林)、米  肠(吉林) 爆米花(大米的) 东北捞饭 福建:锅边糊(福建)、油葱粿(福建)、漳州咸粿(福建)、糍粑(闽北)、 煎粿(闽南)、莆田米粉(俗称兴化米粉,福建)、灯盏糕(也喊铁勺饼、粄辣哩、豆粒糍,客家地区)、泰宁风味小吃、拌粉(即“腌”即吃,福建) 2,照片表现形式 a,食品本身的图片 b,食品制作过程及制作人与成品 c,附上简短文字 4,投稿方式 请投稿到  ofpixcamp@gmail.com   似乎闻到了香喷喷的米饭香,嘿,你晚上吃什么呢!

国际摄影节导航

这是一个资讯集纳,有关近期举办的摄影节。原文在这里,我将之稍微做了一些“汉化”,这些展览有的有特定主题,有的特别关注摄影的某个领域,有大规模的,也有小的,够大家逛上一阵子的了。 1,加拿大多伦多摄影节 主题:摄影,政治与社会 Douglas Coupland 2,波兰克拉科夫摄影节 主题:英国摄影 3,纽约摄影节 主题:当代摄影的未来 4,德国fotobook摄影节 主题:摄影书 5,俄罗斯报道摄影节 主题:年轻报道摄影师 6,西班牙摄影节 推荐展览:电影与摄影 7,阿尔勒摄影节 推荐展览:张大力《第二历史》 8,英国Rhubarb国际摄影节 主题:影像冲突 9,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摄影节 主题:移民 10,法国visa摄影节 主题:报道摄影 11,德国科隆摄影节 亮点:20周年庆祝 12,荷兰noorderlicht摄影节 主题:非西方摄影

Iphone上签合同

还是在纽约的时候,汉斯给我展示了他新“研发”的一个apps,专门用来签模特授权协议(model release),过程是这样的,你在街头拍了个人,然后你掏出你的iphone: 1,一个蒙娜丽莎出现在画面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模特授权协议,引导被摄对象阅读协议(这份协议的文本来自getty图片社) 2,填写信息 3,给你的被摄对象拍一张头像作为证据 4,电子签名 5,发送一份pdf到对方的邮箱 6,大功告成 很多人都被所谓“肖像权”的问题困扰,这个问题很复杂,尽管只要你不把照片商用,很多时候不会涉及到肖像权,但是如果有份协议,如果这份协议的签署轻松活泼,在一个眩酷的ipone手机上,指头尖哗啦一下就能完成,那就太棒了。 刚刚接到汉斯先生的邮件,说这个apps已经上市了,目前可以免费试用。

紧急通知:Photocamp 五一特别版

最近一直忙着ofpixworkshop的筹备,我们五一就开课啦。我这才想到,应该借着workshop的老师沈玮来北京的机会,举办一次聚会。 还来得及! 隆重宣布五一特别版photocamp紧急召开: 时间:5月2日晚七点 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 嘉宾:沈玮 内容:放映ofpixworkshop学员的作品。 特别提醒:此次photocamp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作品的摄影师都在现场,可以和大家就拍摄从选题到作品成型的过程展开交流,两位工作坊的老师将现场对作品展开点评。 参加活动没有任何限制,都可以来,不需要预约,现场有可乐、红茶、鲜橙多自助,活动费用是30元

这位先生叫MV,他所做的不应是拍MV

丹麦报道摄影师Marco Vernaschi(MV)最近在网络上成了众矢之的。原本今年应该是他的幸运之年,受到普利策中心危机报道项目赞助,获得荷赛一等奖,但是他却反而不得不因此忙于应付网友的唇枪舌战。 一,不人道的报道? 让他饱受质疑的是为普利策中心危机报道项目拍摄的专题:《乌干达献祭儿童》。这组照片被一位评论者称为“并没有通过记者的报道给受难者带来光明,反而带来黑暗。” 与我个人而言,非常厌烦这种“欧洲味道”的报道摄影。这种表达尤其在丹麦,瑞典等地非常盛行,摄影师一定要把照片弄得特别戏剧,黑白,强烈反差,暗角,虚焦点。问题在于,第一,照片所拍摄的题材本身已经很极端,还用得着再大肆渲染么?第二,这个题材并非和摄影者个人息息相关,用得着一定要拍得这么“哭天呛地”么? 这当然是题外话,MV受到质疑的是这个系列中的两张照片,一张是为了拍照的需要将已经下葬的女孩重新挖出来,之后付给孩子家人70美元。另一张,他以非常直接的镜头展示了孩子被阉割的身体。 付费去拍照,展示死亡和受伤的孩童,这在西方记者守则里白纸黑字绝对禁止的行为,作为代表记者最高追求的普利策新闻中心,如何让这样的照片过关?继网友Ben Chesterton率先开炮之后,谴责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最终普利策相关负责人道歉,并撤下了有争议的两张照片。 MV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全力辩解,他提到,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的父母,父母并非被迫去挖孩子,他们也希望得到帮助,等等。但网友指出,作为记者,你不能以个人的道德水准来展开报道,你要考虑的是照片面对大众传播之后的影响。他们还举了例子,在英国BBC的纪录片里,同样的孩子,始终没有露出其正面。 二,摆拍的报道? 因为普利策事件,MV的其他报道也引起了关注。他对南美 几内亚比绍的贩毒报道得了荷赛一般新闻专题一等奖。但好事者对比了他的得奖之作和其个人网站上的另一张照片,发现了很多疑点。 1,得奖照片中,持枪者的帽子几乎遮住了眼睛,如何走路辨认方向? 2,其个人网站上的“枪杀”现场,拍摄角度是正对着枪击方向,他不怕枪支走火? 3,两张照片的图片说明不一致,一说是人质被带回,另一个则说人质被抛弃。 4,有一网友留言,认出了照片中的武装分子是当地一军官的儿子,他质疑“你花了多少钱让他偷出了老爸的枪来给你拍照的呢?” 看来,报道摄影师MV是把他的报道当作MV(music video)来拍了。网友 Jørn Stjernekla是这么说的,“人们都想成为世界名记,你能得到摇滚歌星的待遇,大把奖金,灿灿闪光,有比15分钟更长的好名誉。” 摆拍,掠夺弱势的被摄对象,赤裸裸展示贫困伤残,这都是摄影报道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且似乎永远也没有结论。我们可能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侃侃而谈,却忘记自己行为的不检点,或者强调“真相胜过一切”,但不曾想过被摄对象如果是自己感受如何。我们会有各种规则约束记者的行为,但归根到底,这不是一个可以讨论得出标准答案的话题,只有个人心里明白,历史可以证明。

周一消息树

这是一棵迟到的树,就像今年的春天一样。 这周的消息都和“封面”有关。 1,被拒绝的封面 插画师Chris Ware给一本可以翻译成“幸运”(Fortune《财富》)的杂志绘制封面,而他的作品却很“不幸”地被拒绝了,原因是,他把未来的商业世界画得很“不幸”。 请务必点击放大去看这个封面。你会发现这个对未来世界的描述其实挺真实——一个歪歪斜斜,缓慢下沉的世界。 左边有个角落请关注一下,在Chris Ware的笔下,这个国家正在朝海里倾倒钞票。 到这里看更多《财富》的过往封面集纳 2,获奖的封面 上周,美国国家杂志奖出炉,到这里可以看到全部名单。封面是一本杂志的重要产品,诸位不妨按图索骥搜索一下这些杂志的封面。 此外,去这里,可以看到美国国家里地理获得今年杂志新闻报道奖的作品, 去这里,可以欣赏杂志摄影专题奖获得者《纽约客》的专题《权力肖像》 3,绿色的封面 我们毫无疑问已经生活在一个“黑色”的地球上。太阳挣扎着出来露了一下脸,然后就被阴霾遮住,这是我连续两个早上看到的景象。 上周是地球日,到这里去看看绿色杂志封面的集锦。未来还能怎么样?

图游记:冰箱的故事(8)

今天是冰箱的故事系列最后一期啦,下周我们将有新的主题。 山下有风的冰箱 我的冰箱,满满的。。。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我和老小孩(妈妈)的冰箱。 除了吃的还是吃的。。。 上两层的那些瓶瓶罐罐基本都是自 制品——老小孩牌辣酱、豆腐乳、阿胶,再就是豆豉和辣白菜。 第三层是我常喝的,红枣酸奶和豆豆厨的黑豆浆。还有桔子皮呀,除 臭。 四层以下是红枣和各类干货、腊货。 冰箱门那堆,鸡蛋+各类补品–党参、当归、枸杞、白芪、桂圆、莲子、川贝。。。。 生活啊,哇啦啦。。。 逆光点评:谨以此冰箱献给大家的周末。给自己做些好吃的吧。

camp8回放(4)漂泊

1,占有兵 《打工者家庭》 我生活和工作在广东东莞工业区,我用相机记录下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生活、工作场景。 作者联系方式:yb_zhan@sae.com.hk 2,陶辉  《无题》 他们都是00后,生活在沿海工业城市的内陆孩子,随父母举家迁移到沿海工作生活,父母都是打工一族,月收入都在两千左右,由于有较稳定的收入,家里 都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孩子。 在这里,他们衣食无忧,接受学前教育,周围的孩子都是说家乡话,过着和家乡县城孩子差不多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属于超生;没有户口,俗称黑市孩 子,所基本上不回家乡,回家便意味着好几万元的超生罚款,      孩子的父母们每天早出晚归,为的是多些积蓄,回家乡县城买房子,给孩子交罚款,在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由于家长工作时间长和孩子沟通少,视乎他们比一般城 市里的孩子独立。加上又受到相对规范的学前教育,又比一般农村的孩子懂得多,他们有着乡下小孩的淳朴羞涩,又有着城里孩子的从容灵活。 这组照片是在孩子刚午睡起床后拍的,有表现欲强的,有很勉强的,有害羞的,也有完全没搞清状况的,从他们的神情中我看到的是一种已知的安逸和对未知恐惧的冲突。 作者联系方式:Email:ashtonhui@gmail.com  blog:http://www.costlyboy.com 3,朱本嵘《杂货店门前的孩子》 大连东关街,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曾经达官显贵的聚居地现在变成了打工者天堂。 东关街“祁大来食杂店”,老街上的孩子们都喜欢去那儿,因为那儿有“三无”但是廉价的小食品,有没有任何合格检验但是便宜的玩具手枪。晚上,食杂店橱窗的灯光能照亮前面的空地,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 《杂货店门前的孩子们》是我的长期拍摄项目,河南的,四川的,安徽的,黑龙江的,很多省份的孩子们随父母来到这里,在食杂店门前相遇,一起玩耍,他们每个人身上所呈现的状态也各不相同。 由于我个人对昆汀塔伦蒂诺的喜欢再加上这里的独特的状态,这组专题我决定将用“非线性”的手法拍摄,采用不同的拍摄手法或者是器材来拍摄不同的孩子的故事,现在这3组照片是已经拍摄过的一部分,分别是《小胖,你妈喊你回家睡觉!》、《两个人的江湖》、《父母不在家的午后》。 《小胖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个河南孩子,在大连这个他的非出生地,游戏,有着一个我们看来很“非主流”的童年。每天,当他的妈妈声嘶力竭的站在家门口喊着:“小胖,回家睡觉!”的时候,他总是恋恋不舍。 《父母不在家的午后》:常去食杂店门口玩耍的开胃带我走进了她的家,没有刷的锅碗,胡乱堆放在桌子上的衣物,写在墙上的课程表,家里的菜刀除了切菜还可以削铅笔,这一切都是在开胃姐弟的父母不在家的午后我看到的。 开胃还有个姐姐梦雪,弟弟浩然,父母白天打工,根本就没有时间照看他们,让他们独自在家。 《两个人的江湖》:小进和小浩两个四川娃已经随父母在大连生活了很多年,每天晚上,两个人都会在家附近的“祁大来食杂店”门口集合,彼此较量一番,父母因为打工,所以平时很少能顾得上对孩子们的看管,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两个人在这夜幕中,上演着一出出“江湖”大戏! 这样的一个打打闹闹无拘无束的童年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的童年,就像没有注水的“猪肉”,让我们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成年人“垂涎欲滴”。 作者联系方式:piggybenrong@126.com

母亲的衣裳

《母亲的衣裳》这本书吸引了我,记忆里同时冒出来的是 Miyako Ishiuchi的作品:《母亲的一切》。两位女摄影师,两个女儿,都在用照片保留母亲的气息。 Jeannette Montgomery Barron作品 Miyako Ishiuchi作品 摄影师 Jeannette Montgomery Barron的母亲是个爱美的女青年,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女儿决定通过拍摄母亲最喜爱的衣服的方式,唤起母亲的记忆。很多照片的题目就是两个人一起观看照片时母亲的评论,比如:“这件衣服棒极了”。 母亲去世之后,Jeannette把注意力放到了一些细节,比如,衣服标签上母亲的一个唇印。 这本书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照片是对过往的告别,却也是一种永不离弃( it is about letting go but never forgot) 相关链接: 《关于母亲的一切》(1,2),文章里也提到了Miyako Ishiuchi 英国摄影师 Dinu Li通过影像找寻过去,根据77岁母亲的回忆逐步走访母亲过去生活过的地方的故事。

通告:张乾琦北京工作坊招生

在纽约认识了很厉害的张乾琦,一来二去聊着便拖他下水,在北京办这个工作坊。 需要说明的是,正如标题所示,这是马格南摄影师张乾琦个人的工作坊,ofpix主要负责发布公告,组织工作坊,协助其顺利进行。 张先生在纽约一个摄影工作室里查看他即将要参加台北双年展的作品印制情况 张乾琦工作坊 马格南摄影师张乾琦将在北京举办面向中国纪实摄影师和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坊。他将不但和学员分享个人的专业经历,同时还会和学员一起工作,展开现场点评。工作坊的目标是帮助国内的新闻和纪实摄影师建立专业的工作法则。 工作坊为期五天,地点在北京,中文授课。开课时间是7月14日到18日。 本次工作坊将招收12名学员,收费是3500元/人。工作坊提供两个奖学金名额,给予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同学免费的课程学习。 工作坊课程安排包括,讲座,实地拍摄,图片编辑,多媒体,在工作坊的最后一天将公开展示工作坊学员的作品。 Ofpix负责本次工作坊学员的招募和活动的组织。 报名要求: 1,自由摄影师以及媒体摄影师,以及有多年专业工作经历的摄影师将是工作坊优先考虑的招生对象。 2,需要提交一组不少于15张的个人作品。(单张或者组照皆可以) 3,需要提交摄影师的个人简历 4,需要提交摄影师的一个专题拍摄计划 5,以上资料请发送到2010beijingworkshop@gmail.com 这个邮箱,申请奖学金的请在邮件的主题中注明“奖学金申请” 6,报名截止日期: 2010年5月30日。 7,如有问题也可以写信到以上邮箱咨询 相关链接: 张乾琦与威尼斯双年展:这里 张乾琦相关介绍:这里

周一消息树

前前后后 事物在前后联系中,往往会产生新一重的意义。我的一个老师曾教我要站在百年之后的角度看今天。今天的消息树我们就从“前后”这个角度来梳理一些近期新闻。 1,一部社会纪实摄影作品的终点在哪里? 专门关注社会纪实摄影发展的博客 photophilanthropy近日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纪实摄影师是否应该承担起推广作品的工作? 有人认为摄影师把照片拍完了,工作就结束了,而博客主人对此的态度是:“绝对不应该这样!”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引用了这样几个故事: 英国资深新闻摄影教育工作者在哈佛Nieman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章,题目就是《照片的影响力的要诀:它首先必须被看到》( The Impact of Images: First, They Must Be Seen)文章中探讨了当下如何用创新的思维发布作品。 另一个案例是摄影师 Yumi Goto,她在曼谷组建了一个10人的团队,创办了一份在线电子杂志 pdfx12,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纪实作品能够和读者见面。 摄影师Marcus Bleasdale关于刚果金矿的报道被漫画家paul o’connell绘制成漫画传播 2,普利策奖的陈词滥调 上周揭晓的普利策得奖作品,除了网络媒体首次入围是一个看点之外,摄影领域的获奖作品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突发新闻照片的获奖照片是否非常眼熟?这张照片恐怕会让新闻摄影同行立刻联想到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的封面——而这张照片也是普利策获奖作品(1997年)。美国学者Fred Ritchin在其博客里指出,照片里的英雄主义隐喻,其表现方式仍然延续至今,这种陈词滥调何时才能停止呢? 关注网络传播报道的朋友还应该收藏这个链接,里面集纳了普利策得奖作品的网络版,多媒体特色鲜明。 3,卫报重设计,注重视觉 上个月底英国卫报对其网络版的首页给予了重新设计,这是自从该网络版本上线两年以来的第一次改版。其设计师谈到改版的原因之一是: (…) Read more

本周最佳评论

当你有参加选秀活动的欲望,就直接说明你还并不成熟。我建议放掉那些诡异的从身边人显露出来的自恋想法,一个展览、几篇报道,甚至几本画册都不能让你变得更加快乐。你需要的不是这种廉价的认同和为之调整,而是孤独的坚持。相信最终会熬到一个顶点,一个因人而异,所能达到的最高点。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自醒;能清楚的谨慎的认识到自己还是不行的;能一辈子都认为自己还不行的人;能别人都说行,但你自己还认为不行的人;就说明你追求的东西或许才是那个真正至高的点。(busoni on 选秀及陈词滥调词汇表)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