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记:冰箱的故事(7)

下面是沈伯韩的冰箱,他现在正在青海地震现场工作,希望他顺利。 我的两个冰箱 我家有两个冰箱,一个用来放日常食品,另一个放了些胶卷、酒、化妆品以及前一个冰箱放不下的东西。 放食品的冰箱门上贴了不少我收集的冰箱贴,以及老婆怀孕、生产时的食谱。里面现在还放着很多岳父母寄来的海产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 完。 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喜欢冰箱里被各种东西撑得满满的,很“富足”的感觉。“单身汉”的时候,我喜欢冰箱里空空的,也许是为了打扫 起来方便吧。。。

图游记:冰箱的故事(6)

冰箱的故事已经截稿,还有几支冰箱亮相完了,我们就有新的图游记的主题啦。 Nancy的冰箱 这是我家的冰箱。家庭主要成员:妈妈、老公、女儿、阿姨、 我。 阿姨很好,收拾得非常干净。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冰箱那可是件大事,能在饭厅里(那时候家里的厅都非常小)放一个大冰 箱,可神气了。 公司食堂的冰箱,早上上班的同事会把午饭从家里带来放进公司的冰箱里,中 午用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了。饭盒各式各样,饭菜也各有特色,我总在想,当我关上冰箱门时,里面一定是热热闹闹的,像个家常菜的小集 市。 这张照片拍摄于下午,饭都吃完了,冰箱也显得冷清了,像空空的街市,地上还有些许垃圾在风中颤抖

又一次地震?

玉树地震让我真正开始思考,网络究竟带给我们怎样的新闻,或者说,新闻是是什么? AP图片 当然,这个话题太古旧了,因为大多数人已经认定,网络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媒体——报刊,杂志,甚至是广播电视。但是,当青海地震发生,我发现国内几大门户网站的编辑们依然一如既往地以应对特大新闻的思路,对各种来源的“新闻信息”分门别类,将之挤挤挨挨地放到一个又一个的小标题下面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厌倦,甚至没有兴趣去点开这些专题。继而我发现,这些所谓新闻最终告诉我们的无非是——“又一次发生了地震”,至于地震怎样,如何,完全可以参考对四川地震的回忆。 网络似乎带给我们信息的“好,大,全”,但实质怎样?当你对每个新闻事件的了解都是从“最新、进展、专家解释、评论、网友反馈”这样的套路去解读的时候,所有的事件就都不得不“同质化了”,难以想象,这种乏味的解剖是互联网——这个新媒体的思路。 我想说的是,国内的网络新闻到目前为之,只完成了“信息告知”的功能,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新闻。 还是从青海的地震谈起,到目前为止你了解了多少? 我去了美国网站《纽约时报》,我实在好奇,究竟能够有什么不同。 我获得第一个信息来自这条新闻里的地图,可能只是对我这个地理白痴才显得重要——玉树位于四川和青海的交界。 我获得第二个信息来自正文第三段:玉树地区铜,锡,煤矿产资源丰富,还有大量天然气。 接下来新闻援引了cctv采访一位专家的话:“这里的房屋建筑质量很糟糕,很多都是木头,泥、砖的简单结构。” 而下面的新闻则着重分析了学校和学生的受伤情况,所有资料均援引自中国官方媒体发布的数字。 新闻的末尾是救援。 尽管这条新闻的伤亡数字更新得远不如国内媒体频繁,但我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条新闻。 我不认为我的需求是“高端”。中国的互联网媒体的问题和早期人们对待照片一样,只停留在媒介表层,唤起的只是眼球的注意力,这样一轮又一轮的“忽悠”下来,最终剩下的就是麻木。至于网络对独家报道的竞争,则多是从商业利益出发,那些所谓的“地震独家图片”是什么呢?颇有些赤裸裸的功利主义,还不如twitter上的一句话信息更有力道——某个医院需要懂藏语的翻译。 回到文章开篇我的疑惑,新闻是什么?新闻应该是理性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立场,但它绝对不是以煽情为目标,我们需要一群有担当的人为我们探索事实真相,而不是堆积信息。 相关链接: danwei对国内报纸在地震时期表现的分析。 英国卫报的互动地图 在歪批网络媒体的时候也插播一条新闻,最新一期的报道摄影电子杂志《影响》上线了,这期的封面故事是在探讨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在使用图片方面的一个进步,网络上的图片新闻传播进入了高清大图时代,这个结论是否准确?请大家前往点击浏览,多提意见。

camp8作品回放(3)家里家外

这两组作品,都是摄影师以家为原点展开的观察: 1,王勇:将军大道  更多作品:这里 地点:南京 照片都是我骑自行车在上下班的路上拍的。  其中要经过好几条马路,最响亮的一条路名就叫做: 将军大道。 2, 雷健友:从小区到广场 地点:北京 从家出发,经过小区到广场,沿途的景观 作者联系方式:leijianyou@yahoo.com.cn

camp8回放(2)我的家人

1,喜喜 《楼道肖像》 更多照片:这里 这只是一次楼道试片活动,或许也不是。拍自春节,所有出场人物都是我的家人。 2,鲍煜宇  <相见不如怀念>  更多照片:这里 很多人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老家生活了。 有时候我在想,像现在在城里出生长大的孩子们,对故乡这个词会是怎么理解? 我一直觉得,一个小区,一个人来人往的繁华而冷漠的都市,真的很难让人有那种真正的故乡的归属感。 3, 郭华超 《不会离开》更多照片这里 作者邮箱:guohuachao@gmail.com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从第7天开始 。    小的时候 ,我总是以为人是不会死的 。我甚至觉得 ,即使其他的人会死 ,我身边的人也永远不会离开我  。 我两岁的时候,我爷爷57岁,人到中年年富力强,离休在家,把我一点一点带大。我23岁的时候,我爷爷80岁,死于肺心病。  记得中学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医院里面我听见他连呼吸都变的那么费力。我知道可能我真的不能再为他做点什么了 …… 我还有一个奶奶 。我宁愿相信童话 ,相信她永远不会离开我 。我想一辈子都抱着她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家与爱人 上周过得天昏地暗,希望这周能够重返地球。 Camp8的照片还没有来得及在博客播放,这周慢慢来。今天的消息树也配合camp8的主题《家,乡愁》在树上挂一些有关家庭的摄影故事。 1,Sally Mann:《家和土地》 摄影师 Sally Mann六月将在英国的摄影画廊做一个个展,这是这位美国摄影师在英国的首个个展,个展题目是《家和土地》(The Family and the Land)。 正如题目所暗含的,这个展览通过两个主线将Sally Mann的一系列作品贯穿起来。“家庭”包含她的两个摄影项目,早期的“亲密家庭”( Immediate Family )和近期的“面孔”(Faces)。被摄对象都是她的孩子。 “土地”也包含两个项目“故乡:维吉尼亚”( Motherland: Virginia )和“南方深处”(Deep South),这两个项目是她穿越美国南部所拍摄的风景。 而她的近期新作《残留》(what Remains)则将家和土地两个主题贯穿起来,在这部作品中,她的镜头记录的是肉体在泥土中的消逝。 这个展览的线索,让我颇有些感慨,摄影师从来没有将目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和家庭,而她的作品却逐层深入,触动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的神经。 2, Hendrik Kerstens:《宝拉》 与Sally Mann (…) Read more

万物生长向“苹果”

在我们还没有攒够银子弄一个ipad,或者左思右想觉得“i”还不需要这么一个“pad”的时候,互联网的内容已经旺盛地朝着“ipad”的方向生长了。 打开msn公司新上线的女性网站Glo,就会发现,这个页面显然是为拇指设计的,而不是键盘。刚刚购入ipad的同学,尽管也许正在为这个不能多任务处理的笨家伙有些郁闷,但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为自己的优先而偷着乐了。 glo的页面 这不仅让我联想到在iphone刚刚面世的时候,万物已经朝向苹果生长了一次,比如,摄影师把自己的页面设计成适合iphone手机屏幕的模式。(1416报道《iphone中心论》) ipad问世之前,纸质媒体正是江河日下。这个平板阅读器的创意,左思右想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却一下子就成了传统媒体的救星,细看看所谓电子报刊亭的概念,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似乎是已经被证明为失败的电子杂志重出江湖。但一切都因为一个字眼儿而变得不同:触摸。我们朝着用新技术的方式模拟自己的传统生活又近了一大步。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以上都是瞎说,与我而言,万物生长向苹果的最大优势是——照片多了,好看了。以前一个页面只能看几张照片,这下可以摸来摸去,摸出一堆照片。拇指们要累出茧子了。 再回到Glo这个网站,挺希望在ipad上赏析一下网页的互动效果,不过在当下美国人民还在苹果店门口排队的时候,我还是凑合一下吧。请大家也凑合一下,翻到4月5号那期杂志,封面故事是如何让自己在照片中显得好看一些,第一要诀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角度。 补充报道: ipad上市的第一天,已经有3000个可以在上面运行的apps诞生。 以前网络上不方便玩的填字游戏变得更生动有趣。 更多“生长”请到这里观看

周一消息树

ipad发布 纽约第五大道大玻璃房子门口,Apple党们又开始排长队。店员们终于开门,击掌欢呼,排队人群狂冲进去。 第一批把银子奉献给乔布斯的家伙,用推介产品的姿势捧着最新购入的ipad接受采访。 “您打算用它干嘛?” “女朋友占据电视看肥皂剧的时候,我就可以窝在沙发里玩ipad” “我要下载三部圣经装在ipad里,其中一部要是西班牙文的。” “您打算今天带着ipad去哪里?” “切尔西区有很多漂亮姑娘,我要到那里的星巴克坐一天,而且苹果党都喜欢去那里。” 更多关于ipad的消息点击这里 另外,不要错过最新研制出来的“flickrpad”,flickr这个最新的可以分享照片和视频的pad酷得一塌糊涂。 真人泳装照露面 顾名思义,真人,就是真的人。 著名泳装品牌speedo的最新产品一反常态地请来了3位真正的女性,她们就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人,略有小肚腩,相貌普通。但是根据speedo对5400名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三名女性的身材代表了其中95%的人的身体状态。 这么说来,我们平常在媒体看到的都是5%的人类…… 最右边的是摄影师Mary McCartney 英国国家档案照片上线 flickr庞大的公权照片(commons)集纳,最新上线的是英国国家档案照片,里面还是有不少宝贝,比如Eadweard Muybridge的动体拍摄研究 还有下面这张,1900年的北平,一位德国士兵在使馆门口拍照

流水账

早上醒来,头还是晕晕的,这让我觉得昨晚的camp8很不真实。 都发生了什么?似乎现场太安静了,只见我一个人笨嘴拙舌地唠叨,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也许就是ZCplayer同学最后撂给我的一句话:“你的ppt怎么所有照片都是白背景?不专业。” 崔新鹏摄 想起来放映结束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回答,拍照片的目的到底应该是什么? 时间再往前推一些,我三点多就到了,在咖啡馆门口和马老师几个人晒太阳。昨天的天气也很不真实,太阳明晃晃的,张小夹同学已经穿短袖衫了。谈起刚刚在时代周刊发表的“中国鬼城”图片故事,马老师的声调忽然变得很激昂,“这是一个摄影的时代!”他带动我们全体都兴奋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贡献了一堆选题。比如,拍一个从两张桌子膨胀到一屋子人的推友聚会,比如,拍一百个IT宅男的环境肖像。 崔新鹏来了,从青岛过来,camp会放他的照片,我最怕那些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camp的朋友,我是说,我怕对不住他们的奔波。 后来,我们开始,没有争论,太和谐了。 有好多一年多没见的朋友来了,比如霸王别急、钟声,还有消失很久的冯博同学。 小胖被临时弄来当DJ,他净给照片配一些酸曲儿,后来结束的时候他抢过话筒表白,说在看前几组照片的时候,特想哭,因为他的姑娘结婚了,但是新郎不是他。而看到最后两组照片的时候,他忽然觉得释然了。 最后一部分照片的主题是乡愁,小胖依然弄的是小酸曲儿,但是我们的合作终于找到了感觉,我拨弄电脑按键让照片一张张跳出来,底下依然是那么安静,但似乎那照片里的生活就流淌在身边,尤其是李杰的《生活在汉江边上》让我心跳不已,仿佛回到了%E

camp8倒计时(3)

这两日净忙camp,没有时间写新博客了,抱歉哟。 2007年12月,camp1现场,正在放映的是潜游的作品,《办公室肖像》 1,每次camp都有一个互动环节,我们曾经设置过交换光盘,明信片,照片等各种有趣的活动。因为这次camp的主题是《家,乡愁》,来稿也是天南地北,因此本次活动设置的交流主题是“故乡”。每个来参加活动的朋友都可以在现场的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家乡(可以具体到乡镇,呵呵),大家也可以在这块黑板上跟帖“寻找老乡”。 2,每次camp都有一个肖像摄影环节,我们曾经有过宝丽来,布景照,换装照,长时间曝光照片,拥抱照片等等各种方式。本次camp将使用“犯罪证件照”的方式,每个人都手持自己的家乡地名拍摄。现在这个环节诚征摄影师,有哪位自告奋勇者请写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 camp1上李伟给大家拍摄的宝丽来留影,亲爱的你们,两年多过去了,你们都变了没有? 3,参加活动没有任何限制,都可以来,不需要预约,现场有可乐、红茶、鲜橙多自助,活动费用是30元,多谢你们对奇遇花园咖啡馆给我们提供场地给予支持。 这个让路人生疑的现场就是camp的起始点。(王唯一摄影) 下面就贴一下我给大家精心准备的camp8菜单: 暖场 阿三 我的四季 啊啊呀呀 时光的切片 第一部分 家 单元1 亲人 安安 楼道肖像 鲍煜宇 相见不如怀念 郭华超 不会离开 单元2 安家 邢江 装修 单元3 家里家外 王勇 (…) Read more

camp8倒计时(2)

4月4日,6点,北京,奇遇花园。 今天这次倒计时其实是对之前的camp的一次回顾。这么努力的做这个照片放映会,除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更希望camp也能成为一个传播的平台,我们希望摄影师除了能在这个活动上结识图片编辑,他们的作品也能够得以和媒体联姻,将信息传播出去。目前来看,这些目的达到了一些。 今天放出的是《瞭望东方周刊》的版面,这本杂志从今年3月开始,专门开辟出4个P的版面刊登图片故事,目前已经有两组camp上放映的作品在这里刊出,一个是晓晓的《我那陌生的故乡》(camp5),一个是钟智的《新生代民工的梦想与现实》(camp7): 目前《瞭望东方周刊》仍然在征集图片故事,你们可以直接把稿件发到他们的邮箱:lwdfpics@gmail.com 另外,1416也会和《瞭望东方周刊》合作,不定期的发布他们希望刊登的图片故事的主题,如果摄影师手头有相关稿件,或者愿意就这个主题去拍些东西,也可以就此展开合作。 本期征稿的主题是“小水电”,背景是探寻干旱背后的故事。如果感兴趣的摄影师请往上面的邮箱投稿联系。

1416访谈:彼处人生

德国摄影师andrés marroquín winkelmann的作品展览最近在鲲鲤画廊开展,我和他在美国有一面之缘,也很喜欢他的作品。就在他的展览开幕之际,我的另一位朋友Revol Drib对Andres做了一个专访。以下就是这一系列偶遇的结果: 你在秘鲁长大,你的作品萨帕亚尔与尤利纳奇让我感觉你的童年一定对你的摄影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能和我们说说吗?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讲故事,这里面有些故事完全出于我的想象。我还记得当时我妈妈非常担心,因为她觉得我这是在说谎。我想这是每个小孩子都会有的天性,但现在回首我发现我今天所做的摄影和当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我不觉得我在用镜头说谎,不要误会我,我只是在岁月中懂得了如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影像来反映实际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我相信拉丁美洲文学对我也有同样重大的影响,上学的时候我们要求诵读巴列霍(Cesar Vallejo,)的诗,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百年孤独(读过几遍),聂鲁达(Pablo Neruda),阿格达斯(Jose Maria Arguedas),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和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作品。 我是一个注重视觉的人,所以当时我并不觉得这些文字的东西有什么迷人之处。但当我开始发觉影像和拉美文学之间的相似之处,去年我重新拾起了这些书,我试图用新的观点来分析他们。从叙事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学作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如何引导读者深入故事内在。 我觉得你的作品十分倾向于去表达被摄对象的自然状态,这是本次展览名字彼处人生的由来吗?你如何形成这样的风格? 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表现形式,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摆拍的,日复一日的生活构成了这些照片的场景。大部分时候联系好拍摄对象后,我会就我感兴趣的一个影像或情景反复拍摄。笼统的说,我喜欢表现我被摄对象脆弱的一面。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为了让他们进入状态在相机前展现这一面,我们需要进行很多的沟通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坦白的说,我每次拍摄时并没有既定的条条框框,而是跟着感觉走,依天时地利达到最终的人和。事实上我现在更希望知道我应该何时停止拍摄。 你提到了真实和谎言,现实与摆拍。你如何将他们区别开来?你如何了解你对象的真实生活,让他们在镜头中展现他们的彼处人生? 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展现自己的生活,我只是想要让他们表现的尽可能正常。 真实这个概念对于摄影来说并没有必要过度强调,摄影本来就是最接近真实的再现手段之一。我更愿意把摄影视作一种表现内心活动的手段,或者说这是我的作品唯一能做到的。例如说让人们以视觉化叙事来体验身份的概念,这就是我在作品“状态”中想要表现的。 我并非以摄影来寻找真实,但我坚信我以影像所试图传递的信息。我在拍摄一个人的时候我并非想要表现这个人的真实一面,而是想要创造一种暧昧的氛围诱使观众思考他通常所不能表现出的一面。 在鲲鲤国际影廊的展览《彼处人生》包含了哪些作品?这并不是你已有的摄影项目。 彼处人生是萨帕亚尔与尤利纳奇和状态两组作品的综合,但是由画廊决定作品的布置和编辑。 就我所知,很少有摄影师愿意他人插手决定自己个展中的作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是否会因此感到不适?如果他们挑选的作品让你不满,你会保持沉默还是实话实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想如果有人愿意展出我的作品,那么他们至少首先应该了解我的作品。摄影师和画廊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摄影师也应该了解自己所参加展出的性质。 有些展出摄影师基本能完全决定挂在墙上的每一幅作品,但有些展出策展人和画廊团队有自己的预想,他们邀请你是为了用你的影像来传递这种理念。只要沟通得当,我觉得两种情况我都能接受。但如果我觉得大家之间出现沟通问题,显然我会尽量把问题说清楚。 你提到希望在上海展出的同时举办一次研讨会,研讨会是你风格中另外一种很重要的部分吗?这是一次什么样的研讨会? 我的作品着力于人们在特定文化社会背景下所表现的行为规范,和不同人打交道是我的最大兴趣之一。这就是研讨会让我兴奋的地方。我不仅仅是评价人们的作品,我还想要去了解他们对摄影的看法。当我们把自己看做一个团队,朝着共同方向沟通我们的灵感与知识,研讨会才真正变得有意义。我很希望上海的这次研讨会能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将一些摄影理论和隶属方面的东西,会谈到人造光源的运用以及摄影摆拍。 (…) Read more

camp8 倒计时(1)

千呼万唤始出来。 但其实camp编辑部,工作室,放映间里仍然在疯狂地忙碌中,临近截稿期,又来了一大堆稿件。 最开始看稿子的时候,就一直在慨叹,这次的来稿很奇妙地组成了一个主题——故乡。大概是因为春节的原因,很多人的作品都是拍自己的家乡,家人,这又恰巧符合我最近的心态,凡事都要从我开始,无论拍什么都先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拍。 所以这些作品都看着令人非常欢喜,充满了生命力,有大部头,也有小小的情绪。不知不觉我就收了一箩筐。 这次camp的主题就定为:家。乡愁,里面还会设置几个不同的单元。我很想多借助一些手段来诠释这些摄影师的作品,比如地图,声音,文字等等,但是因为个人精力有限,非常遗憾。 camp究竟要做什么?又是这个老问题,我逐渐清晰了一些,首先是讨论话题,其次是讨论如何用摄影的手段表现这个话题。这样说清楚不?不清楚就来讨论吧,反正camp还是敞开大门欢迎你们来。 我还在整理放映名单,会陆续通知到作者。另外,因为来稿多了,就会把camp做密集一些,4月底将还有一次,我已经把主题确定了:街头摄影! 欢迎继续投稿。所以还有一些作者的稿件会根据主题的需要挪到下次或者下下次去,感谢你们的理解。 camp8放映作品李杰《生活在汉江边上》 每次回到这里,总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恬静。人、物让人心旷神怡。在迷茫失落了很久之后,我终于拿起相机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