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杂烩展览 上窜下跳去看展览。 先去Smithsonian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Smithsonian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看相机展览。展览的题目叫做《前数字时代的相机》(camera before digital) NPR网站在报道这则消息的开头的导语是:要是达盖尔在世,看到佳能无敌兔,恐怕头会爆掉。 展览一共展出了来自数字相机史前时代的22款相机。 可以去flickr去观看所有展出相机的照片,甚至还可以加入他们的小组,把自己的胶片相机“贡献”出来。 与前数字时代相机展配套的展览是在美国国家艺术画廊举办的《暗房:前数字时代的照片处理》(in the Darkroom: Photographic Processes before the Digital Age),展出了从摄影术诞生以来各种照片制作工艺。 在这里,和这里能够看到部分参展作品。 现在回到纽约,高古轩画廊刚刚开幕的是罗杰拜伦(Roger Ballen)的个展. 作品 Boarding House是摄影师从2004年到2008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幢三层仓库里所拍摄的照片。这幢隐藏于金矿附近的建筑聚集着流浪汉,巫医等各种社会边缘人物,他们在这里拥有的所谓的“房间”并没有围墙遮挡,只是用铁皮,毯子临时分割开。 罗杰拜伦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纪实的手法去拍摄这组作品,他介入了他的被摄对象的生活,邀请他们和自己一起制作雕塑,绘画作品。在最终的作品中,很少有具体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出现,而仿佛是你我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被牵连其中的幻境。 罗杰拜伦摄 再回到网络,flickr上的有个不断更新的影展《我经历了历史:柏林墙1961-1989》,这个展览我很喜欢,我在想,作为图片编辑,恐怕在这里能够找到比getty更好的照片吧。 (…) Read more

非西方摄影师

很多“女”摄影师并不喜欢对自己性别的强调,她们往往会反驳:为什么男摄影师没有被贴上“男性”的标签呢? 在我看来,这种并非“正确”的说法,完全是由于强势一方的话语向来占据主流,导致不得不使用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对弱势一方强调。但归根结底不是制造敌对和分裂,而是强调个体的差异,是对个体身份认同的探寻。 所谓“非西方摄影师”的提法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可能又是一篇长篇大论的帖子,自从我看到法国的photoquai摄影展——这个主线索就是以展示非西方摄影师的作品的展览的时候,就很想说些什么。但这篇文章一直耽搁下来,很力不从心,就把一些相关链接奉献给大家吧。 Photoquai 摄影节主页:这里 部分照片在线展览:这里 今日伊朗摄影 这是一本画册,其中所有摄影师的链接都在这里。 Shadi Ghadirian: “我是一个女人,我住在伊朗,我是一个摄影师,这是我唯一能确定的事实。” 台湾摄影 这里正在和台湾国际视觉中心做台湾摄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enter A-Lan 摄 另外,和大家阔别已久的电子杂志《影响》最新一期就要上线了。其中也有一组亚洲年轻摄影师的专访。

梦露小姐的相机

接到熊小默的线报,说ebay在卖梦露小姐用过的相机。 小巧的Minox间谍相机,还有她拍摄的照片。(真想知道内容是什么) 很贵,一堆零,数了半天是五百万没错吧。(还是数错了) 看完这个,我顺便到梦露粉丝的网站去看了看,那里有各种老照片和梦露纹身。 也不能每天都写长文字不是么?你们继续观赏梦露,我出去晒太阳了。

与光游戏

183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对暗箱里形成的影像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出如下感慨: “自然所描绘出的无尽的美丽,通过暗箱的镜头投射在纸上——这绝美的照片,在瞬间形成,却注定要很快就消逝得无影无踪。如果能够把这影像印制下来,固定在纸面上,该是多么迷人的一项工作?而这难道就不可能么?” 很快,科学家抓住了光线。摄影术诞生了。 1969年9月,科学家Willard和Boyle George Smith在其工作室的黑板上勾画出一个图像传感器的草图,他们的初衷是为了改进电子存储功能,并非针对图片,而这个主意最终促成了电子图像传感器CCD的诞生,从而完全改变了摄影的面貌,所谓“后摄影时代”到来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这两人。(PDF学习资料) 这一次,光线被科学家变成了电波。 就在诺贝尔颁奖给CCD之父一周之后,斯坦福大学实验室里传出一个消息, 科学家Marc Levoy捧着一个大个儿丑陋的家伙出现了,这个相机叫做“Frankencamera”。它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的拍摄方式,因为这是一台基于Lunix系统的开源相机,可以像iphone那样下载各种Apps装上供你玩耍。 Linda A. Cicero/Stanford News Servic 科学家举了个例子,在光线反差很大的地方拍摄,比如窗边的儿童,主体曝光合适,背景就过度,背景合适,主体就不足。这个时候你可以设置相机分别按照高光部分和暗部曝光拍摄两张照片,然后将两张照片合成在一起。此外,你还可以根据不同部分对焦,然后再合成一张画面各处焦点全部清晰的照片。 这都是一些简单的应用,其实,只要你的想象没有边界,这台相机的功能就没有边界。 光线开始被人类玩弄于掌心。 在清华大学,还有一群科学家正在实验里制造另一个魔盒,只要你在系统里画一个草图,贴上文字标签,比如:男人,跳跃的小狗,树林,飞碟。随后系统就会在网上检索相关照片,并且最终生成成一张几乎天衣无缝的照片。 行了,我们已经可以把光线缝缝补补,制造我们想要的一切。 说来有趣,有关“后摄影时代”给视觉文化带来的影响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但是其“罪魁祸首”——CCD的发明者,直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出现才被公众略有认知。 而科学家的确天真无邪,比如,摄影术的发明者们都认为并不是自己“发明”了摄影术,而是将其看作源于大自然,是自然显现出来的结果;那个发明Frankencamera的科学家认为自己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还原人眼看到的结果”。但他们就好像一个天真好奇的孩子,不小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接下来该哲学家出场了,这些人可能会嘴里嘟囔着:“人的眼睛从来都不是纯洁的”,然后续写一部名为《与光游戏的后果》的论著。

挪用?

打开美联社的网站,醒目位置是他们和艺术家 Shepard Fairey就奥巴马招贴画的官司。 Shepard Fairey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很不利的地位。原本舆论都从是否“合理使用”(fair use)这个角度来看待Shepard Fairey的行为,但案子一开始,Shepard Fairey却向法庭提交“证据”,试图说明自己的招贴画原型并非是美联社这张照片。 在这个照片可以精确到像素的数字时代,他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了代价。10月16号,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欺骗了法庭,并且试图销毁证据,等等。这使得他的形象变成了一个骗子。 从照片到招贴画,Shepard Fairey在照片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将一张可以说是平淡无奇的抓拍照片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象征。但对待自己的“创作素材”,他没有为其署名,自然也没有支付稿费。 美联社似乎要誓死将这个案例追究到底,甚至已经演变成他们的一项品牌宣传行动。这个案例四周都是伸长脖子看热闹的人,因为画家“偷”照片用是一个历史问题。 前个月去Chalsea一个画廊,看到一些熟悉的视觉形象出现在墙上: 这些油画的作者是旅美艺术家刘虹。对镜梳妆照片的摄影师是李舸。(十三人抬一人的作者不太清楚,哪位能否提供一下。) 这个时候,我反而对摄影史上著名的“剽窃大王”Richard Prince和Sherrie Levine肃然起敬。他们的行为被定义为“挪用”,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背后是艺术家鲜明的创作意图——一针见血地刺破照片的灵与肉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指出照片并非是一种“象形文字”,它更好似一种索引符号,指引我们去理解原型。这个时候,照片甚至就有着一种“偷梁换柱”的作用,因为“指导”我们的视线回到原型的是传播者在其中植入的意义,但这个意义可靠吗?比如,万宝路香烟上的西部牛仔,似乎吸引你回到广袤的西部,吸烟代表了一种洒脱,放荡不羁的态度——此时Richard Prince冷笑一声,将之原封不动照搬到自己的作品里,使其变成了一个问号:你为什么会这样理解这个牛仔形象背后的含义呢? 对着照片临摹的画家,其行为似乎只“挪”而没有“用”,这种创作态度是将照片只看作是一种照搬现实的素材而已,只取其肉而不关心其魂,而这种作品是否可以定义为“照片的衍生品”呢? 相关阅读: Richard Prince不怕诉讼? 被剽窃的照片 图像的一代与摄影的真实

网易征稿

替网易的朋友在这里吆喝一下。。 网易策划——《你所不知道的2009》照片征集 相信每个摄影记者在年终整理自己拍摄的照片时候,都会发现一些意外的动人瞬间,而这些照片对于拍摄者来说,是一年工作中真正值得回忆的东西。 可惜的是,也许因为这些画面在新闻的叙述主旋律之外;也许因为媒体的地域所限和版面原因;也许因为事件太琐碎… 导致这些动人的画面未能被人们所看到,记住。 这些画面可能是“普天同庆”时,人们仍旧在为柴米油盐苦恼。 可能是果敢难民营中,一个依旧开心笑着的孩子。 可能是突发事件背后,一幕不曾被提到的情绪表达。 也可能是一个不平常的社会群体中的平常小事。 重大事件亦或平淡生活,那些被敏锐的你所抓住的微妙瞬间,也在默默的诉说着你的2009,大家的2009。 希望你记录下的这些意外的、普通的、动人的影像带给2000万网易读者一个不一样的2009。 我们邀请摄影师参与这个项目,虽然没有太多的报酬,但与他人分享你这一年的照片,或许也是件开心的事。我们将在专题中,一一感谢参与的摄影师,向记录着这个时代的摄影师们致敬。 投稿地址:wanghe@corp.netease.com 有任何问题请拨打联系电话:010-82558440 (7:00am——11:00pm 周一到周五; 7:00am——3:00pm 周末)

周一消息树

大叔们在干什么 今天的消息都是关于M社(magnum)大叔的。在我看来,关于马格南,传奇太多,最终导致虚幻的名气太盛,从而掩盖了人们去认知他们真正在做的事情。 1,张乾琦:双喜 动感马格南最新上线的作品是张乾琦的多媒体作品《双喜》(Double Happiness)。这部作品光圈已经出版过同名画册。 《双喜》追踪了台湾男人在越南速配新娘的故事。 摄影师自从迷上了声音之后,又在追踪被摄对象的同时采集声音,并且还加入了视频。 我最喜欢(痛恨)的是最开始的那个片断。这使得片尾的那个“幸福家庭”显得荒诞 如果你准备观看这部作品,张乾琦的建议是,要戴上耳机。 2,Patrick Zachmann:欧洲非法移民 马格南网站首页最近的图片报道是Patrick Zachmann关于欧洲非法移民的报道。现在刊出的是故事的第三部分《希腊》。 Patrick的第一站是马耳他,在这里,成千的移民不断涌入。第二站是法国加来辖区(Calaisis)的非法移民“丛林”,此地是试图偷渡到英国的移民的中转地。近日,法国政府已经在着手整治这一区域。 P大叔的第三站是希腊。来自非洲和中东的移民试图乘船偷渡入境。他则获得了和海岸巡逻队一起工作的许可。 “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不是我们头脑里的“非法移民”,那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是背着孩子的父亲,老人,妇女。“逃难”这个词恐怕更为真切吧。 这部作品是 Patrick Zachmann的长期项目,他也拍摄视频。 3,Jim Goldberg: open see Jim Goldberg的作品《开阔的海》,也在记录欧洲的非法移民的问题。这部作品正在英国摄影画廊展出,《卫报》也做了相关报道。 开阔的海这个标题来自摄影师一个被摄对象的话语:“那是一片开阔的海,没有边界( in the open (…) Read more

走神儿

昨天很有滋味地看了一篇很长的英文文章(不是有关摄影的)。 这文章题目叫做《经济学家能够促进人类发展吗?》(Can Economists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当然,我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因为答案显然是不能。 吸引我开始阅读的是第一段文字: “大学里学习经济学是否需要精通数学?”我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正好可以提供给那些对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有着错觉的人。我有一个朋友在英国剑桥教经济学,最近她说自己有一个一年级的新生进来,数学非常好,好到了他不断地抱怨这里的课程里没有足够的数学学习。这令他很沮丧,第二年便转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很快,一封封充满了绝望的邮件跨越太平洋飞到了我朋友的邮箱里,最后一封信则很简单:“救命!让我回去。这里没有任何经济学课程,全都是数学。” 看到这里,我又回到了摄影,请各位把里面的数学都换成“摄影”,经济学则可以换成“摄影记者”,“摄影艺术家”等等,任何和摄影有关的行业,我觉得实在是很合适呢。 这篇文章后面还举了一些例子: 亚当斯密(Adam Smith)写了著名的《国富论》,但是这本书里没有任何方程式,全都是用历史证据来说话。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经贸学的基本理论都出自这里,这个人是一个股票经纪人。 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不但精通经济学,同时也对心理学颇有研究。 总而言之,这些人,都对数学没啥研究,而是从其他领域里获得理论支持。 我想把这篇文章献给那些特别,特别想学“摄影”的小朋友。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是浸在一个所谓的“摄影”里,除此之外一无所有,那就赶快喊“救命”吧。

媒介观察

1,CNN 改版 从昨日开始,新的cnn.com上线,此次cnn改版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对视频的重视。在cnn红色的logo之下核心位置是视频,这个位置每天都有新的视频特别报道推出。 视频左侧是每日滚动的突发新闻,但是也是以照片的形式出现。充分体现了cnn网站对视觉的重视。 整个网页第一屏的右侧黄金区是广告。 这个网页设计越来越像传统报纸的头版了。 不过,关于cnn对视频的强调,以及最近一直在媒体界里流传的预言——未来是视频的天下,照片通过截屏就可以获得——摄影博客Photoshelter予以反驳,他们讽刺了cnn首页的视频定格画面,认为其没有信息量,也没有美感,根本无法和精心布局拍摄的照片相比较。 摄影人不喜欢?但看看页面右边的Newspulse,它并不妨碍这个故事成为当天最受欢迎的报道之一。 2,Newsday网站收费 美国报纸《新闻日报》(newsday)将在本月对其网络读者收费,5美元一周,这个费用比其他美国报纸网络版收费略微高一些。( The Wall Street Journal,1.99美元一周) 《新闻日报》的读者主要是美国长岛地区的读者,他们希望今后逐渐更为关注本地新闻,强调地域特色,借此挽留读者。 在美国,很少有Newsday这样的大报网络版向读者收费,其他还有 The Financial Times, The Arkansas Democrat-Gazette The Albuquerque Journal 3,笑话: 报纸的未来用途 报纸未来存在的价值何在?The Oninon给了一个可能的答案:绑票者必备——用来证明当天的日期。 不过,根据我的观察,报纸上的填字游戏是吸引中老年读者的杀手锏。

寻找绿色摄影师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的图片编辑最近联系我,她正在筹备2010年的中国特刊,其中有一个版块主题是“绿色中国”,为此他们正在寻找关注中国环保发展的摄影师,拍摄这样一些照片: 太阳能,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中国环保题材的照片。 如果你正在拍摄这样的照片,可以将照片的链接发到 ofpixcamp@gmail.com 这个邮箱,请一定不要用邮件附件的形式发照片。

周一消息树

这个地球,它的土壤,水,它的丛林,山谷,都已经不再是自然的,而是充斥着由于人类的介入而留下的永久伤痕。—— Paul Crutzen (诺贝尔奖得主) 如果把目光放在Prix摄影奖高额的奖金,仅仅关注大奖花落谁家,显然并没有捕捉到这个奖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到了2050年,地球上又增加三十亿人口的时候,人类是否还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个奖的目的是支持那些用各种视觉手段探讨这个问题的艺术家。 2008年,此奖颁给了 Benoit Aquin,他拍摄的是中国的沙暴,2009年,获奖的Nadav kinder的拍摄题材还是中国,内容是长江。 Benoit Aquin摄影 2009年入选者中还有摄影师 Darren Almond的作品《满月,黄山》,满月是他的一个系列作品,尝试拍摄月光下的景观。最新作品是在诠释月光倾泻下的黄山,在他看来,这也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一种回应。 Darren Almond摄影 同样也在以古人的心境看中国的入选者是中国摄影师姚璐,不过他看到的是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 —————— 也门有可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水资源即将耗尽的国家,其首都萨那将在大约10年后成为一个无水可用的城市。在也门,自来水管经常处于无水可供状态,水越发成为只有富人能够承受得起的“奢侈品”。其他人则只能依靠本就不足的降雨,或者将希望寄托在慈善组织身上,解决吃水问题。有时候,他们甚至为了水实施犯罪行为。——世界银行,也门的水资源缺乏已经达到极端 也门的水资源匮乏大概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你无法想象人类离开水的生活,去看看摄影师 Claudia Ficca & Davide Luciano的作品,他们貌似夸张的照片告诉我们,这个现实或许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Claudia Ficca & Davide (…) Read more

camp纽约(3)

这个单元的照片都来自一些朋友在纽约行走的印象。我有些霸道地将之称作“刻板印象”,不过,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用这个词不带任何贬义,而是一个中性的字眼。我们要认知的事物太多了,多到必须用一种模块式的方式来整合,这就是刻板印象。以前我上一门英语课,老师是个哈佛毕业的聪明人,他见我们总是抱怨西方看中国态度不诚恳,有刻板印象,反问我们,你们觉得美国人是什么样呢?美国是什么样呢?我们大家便按照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回答:“有钱”,“肚子肥肥的,到处旅游”,“摩天大楼”,他随后一一给我们破解,然后说:“你不要指望美国普通人对中国有正确认识,那在他们的关心范围之外。” 所以,以下展示的是,几位朋友在很短的时间内游走美国的印象,不管他们是否有着“刻板印象”,这就是他们看到的美国。 乐宜 刘熙

周末话题:黑还是白,这是一个问题

我在纽约听到一个笑话,你从纽约核心地带42街坐地铁朝上坐,一开始还是人种复杂,然后白色渐渐稀少,剩下了浅褐色,深棕色和黑色。好,接着朝上,浅褐色逐级消失。接着朝上,到纽约人谈之色变的Bronx,此时车厢里恐怕就只剩下了清一色的黑色。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谈美国的黑人问题,名字忘记了,具体细节忘记了,只记得结论:黑和白的矛盾是美国(甚至西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将永远是一个拔也拔不出来的眼中钉,肉中刺。 想起说这个是因为最近摄影界关于黑白的争论可不少。 (一) 先隆重介绍一下这个网站:photoshop灾难,一个专门给照片挑刺的网站,最近弄得动静很大。 photoshop灾难揭露了一个案例,一家大学的波兰语页面仿佛装上了一个过滤系统,因为在页面其他部分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网页上的黑人被换头变成了白人: 无独有偶,这之前微软也被逮到,它们英文网页和波兰语网页上照片中的黑人被无端漂白。 读者质疑,难道波兰没有黑人? (二) 这边厢是黑人变白充满歧视,那边厢则是白人变黑引起争议。法国版时尚被卷入了这场争论,摄影师 Steven Klein把白人模特涂黑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一方面,人们认为这种将白人涂黑来娱乐白人的做法令人无法接受,另一方面,这难免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黑人被打入另册无法在媒体上获得应有地位的历史。 摄影师Steven Klein成为舆论焦点,好事者发现他颇为热爱把白人模特涂成黑色,2006年他给意大利版时尚拍摄,也做了一样的举动。另外,他和麦当娜是好朋友,麦姐最近在接受滚石采访的时候提到,Steven把她的脸涂成黑色拍照,她考虑是否用这个照片作为新专辑“黑色麦当娜”的封面,但后来感到这种举动风险太大了,取消了这个决定——还是麦姐行走江湖久了做事老道。 (三) 比起前几个案例,Pieter Hugo所拍摄的《尼莱坞》( Nollywood )系列所引起的争议更为特殊,他没有对照片动手脚,遭到质疑的是他的“白人目光”。他这组反映尼日利亚商业电影制作的照片,最近在艺术市场上颇受欢迎。教室里曾有介绍(这里)。照片中把非洲的原始和象征西方文化的星球大战、耶稣基督等元素嫁接在一起,作为吸引眼球卖点的做法,引起了不少质疑。 Sebastien Boncy撰写了一篇长文,题目就叫《白人正在看着你》 当然,Pieter会反驳,他所拍摄的尼莱坞是如假包换的事实,但对于这个产自西方文化入侵的尼莱坞,Pieter是否应该仅仅止步于展示一些如假包换的事实呢?很遗憾的是,虽然Pieter先生是个南非人,但他是个白人。

封面风云

昨天半夜看安妮(Annie Leibovitz)BBC纪录片,突然twitter连续冒出几个小窗口,是美国摄影新闻和英国摄影杂志,都心慌慌地说佳能出新机器了,这就是1D MarkIV。我心想,这恐怕就是前几日一个朋友和我说的,那个无论专业与否都要重新学习的佳能新产品。摄影师造影的器材又前进一步。 这个时候,我所看的安妮纪录片已经接近尾声,此时已经说到她的职业生涯后期,她已经不是那个悄悄地出现在摇滚明星身边的姑娘,让他们忽视其存在,拍下连自己也看不到的瞬间的女学生摄影师,她已经成为一个招牌,被安妮拍过的明星都会贴上一个新的标签。好在她本人似乎还没有糊涂,她提到:给杂志拍封面照片那不是摄影,是广告。她的真正作品在封面里面。 多年之前,艺术指导一句话点醒了这个罩在阿维顿阴影后面的姑娘:“安妮,你不应该那么随便地‘拍’照片,你要‘制造’照片。” 安妮就是“制造”人像的先驱者,而现在这风气已经变得可怕,我原本对她颇有微词,看过这部纪录片之后,发现她恐怕也是被名利场挟持了。 不过,制造照片已经不像安妮以前那样麻烦 / 简单,前者说的是理念,已经没有什么惊喜,后者说的是拍摄场面,已经不是一个浴缸,一池牛奶就解决问题。 最近有关杂志封面的消息不少,GQ杂志的封面太性感了。读者质疑其是电脑修改过的。不过,这下读者撞枪口了,因为这个封面是 Terry Richardson拍摄的,熟悉这位时尚摄影师的知道他的风格就是不加修饰烂拍。 GQ特地请出自己的摄影总监,写了一篇文章《是的,它们是真的,它们很壮观》,其中的自问自答所提出的问题非常搞笑: 好吧,我们真的没有对January Jones的封面动手脚? 为什么地球人都这么说? 是不是灯光和取景角度的问题? 这么说,把封面照片和那种在其他场景比如,红地毯照片放在一起比较是荒谬的? 最后,请移步到这里看今年美国杂志的年度封面,那被称作“胜利者的微笑”,还可以到这里看英国杂志年度摄影。 请多走两步(可能还要准备梯子)去看佳能的御用试机员 Vincent Laforet用新机器拍摄的短片,感光度6400,没有任何辅助光,在个别场面为了减小景深使用了3200.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