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愿与王搏一起行走西部?

替王搏发一则招收志愿者的信息: 由于王搏多年伤病,需要一线调查志愿者参与,共同维系“爱心王搏计划”继续进行,协助他调查拍摄受助学生教师的情况,整理他们的档案资料。 志愿者将和王搏一起做如下工作: 1,田野(一线)调查:文字采写,照片和DV的拍摄。 2,筹备影展,完成资助工作: 影展现场的服务:解说、解答参观者提出的问题、签署资助协议、网络注册。(一线调查的志愿者必须参与影展、资助活动,因为他们能够给关注者明确的信息。) 3,影展宣传推广(公益广告、互联网宣传) 志愿者请联系王搏: wangbo_631113@163.com

讲座预报

时间:12月3日 星期四晚,七点开始 地点:北京,奇遇花园咖啡馆 主讲人:王博搏 讲座背景: 打开王博搏的西部贫困儿童助学行动的网站,看到的是这样一个消息栏: 当前尚有 32 名孩子需要您的帮助;当前已有 1597 名孩子得到过和正在得到帮助 请把媒介在报道他的故事的时候,在他名字前面加的“农民摄影师“的噱头去掉。这个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我们这个正规的,职业摄影领域的摄影人利用摄影所做的工作,足以让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汗颜。当我们在技术上理论上研讨美国农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的纪实摄影的时候,他做了当下中国更需要的事情。 欢迎来现场和王博分享他的经历! 这次活动也是《让影像发声》活动的一部分,另外,也是我们不定期举办的ofpix摄影沙龙的开始。

系列活动预告:《让影像发声》

尽管博客不更新,但是1416的线下活动不会停。 纪实摄影照片的力量究竟何在?近来我最感兴趣的是它作为一种“实用之物”的存在。我说的实用,是指它应该成为证据,引起共鸣,发出呼喊,并引发行动。 在当下这个时代——网络的现实和中国的现实中,它依旧可以承担这种功能么?——姑且把新纪实,新新纪实,纪实的艺术化先放到一边,我们也许可以展开这样一个探讨:路易斯海因的工作方式,社工+摄影的方式,影像介入社会问题,甚至改变现状的功能,如何继续发展? 我和詹膑,利用他的奇遇花园咖啡馆,决定在年末做一个名为《让影像发声》的活动。 《让影像发声》活动试图把纪实摄影工作者,草根摄影师和公益组织置于同一个平台上,打破所谓“专业摄影”的界限,把摄影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探讨这个工具的力量所在。 我们的活动将在十二月中旬展开,分成三个部分: 1, 工作坊。我们目前已经联系了花旦工作室/同心希望家园等公益组织,现在开始征募纪实摄影师,请他们记录这些公益组织的项目和相关社会问题。摄影师的工作将全程由专业摄影师和NGO工作人员指导。(愿意参与这个环节的摄影师,要求是在北京,请发邮件给ofpixcamp@gmail.com) 2,三场论坛,这三个论坛会分别从社会选题的拓展,视觉表达和社会效果的产生三个角度出发,举办讲座,同时也邀请在这方面有心得的摄影师现身说法。(每场讲座都会在1416提前通知) 3,作品放映会。 photo camp,借这个活动的机会,我们开始新一轮的camp征稿。但主题限于社会纪实摄影作品(但是表达方式并非一定是黑白的,经典图片故事类型的)。欢迎大家投稿。程序仍然和从前一样。(请发送作品到ofpixcamp@gmail.com) ofpix基金颁奖和作品放映。(基金已经进入评奖阶段) 年度最有力量的摄影作品征集。(请大家推荐你认为本年度最有力量的照片! 我推荐一组,刚刚看到的。这个征集参与的方法是,请把你觉得有力量的作品的照片或者链接发到我们的信箱ofpixcamp@gmail.com,并写上背景介绍和推荐理由。我们会在最后的放映会上播放,也会建立相册让大家都能看到这些照片) 请你们给我们的活动提建议。让影像发声!

告别、再出发见面会

时间:本周日(29号)下午两点。 地点:北京,奇遇花园咖啡馆 内容: 1,无厘头问答。我设计了一些和1416教室有关的“选择题”,都挺无厘头的,答对有小小礼物赠送(其实也不是什么礼物了。呵呵)。 2,未来发展环节。 欢迎现场给1416挑刺儿 3,随便说说。关于摄影,等等什么的,大家有什么说什么。要是愿意也可以带照片过来。 就这些了。 老板说了,所有的消费都史无前例打七折,但是是不需要门票的(嘿嘿),总之,敞开大门欢迎各位来说话。

暂别1416

这两日并没有更新博客,除了调整时差,我还在酝酿着一个新的计划——要停掉连续更新三年多的1416教室并非一件易事。 什么?是的! 你是否能够习惯没有1416教室的日子?(当然,这可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从现在开始,除了活动的通知,这里不再有新的博客内容。 留学一年回来,有很多感想,也有很多新的想法,我想让自己静下来,然后再出发。我将停止单纯的数量的积累,而是努力从横向坐标入手充实1416的内容。 目前的计划是,要推出1416的英文版本,要把以前发布的信息进行良性的整合,形成更方便大家使用的资料库,要增加互动部分。 我还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请给我留言。 博客停止更新的时间是100天。之后,可能会启动新的博客(网站)。也可能在这个博客的基础上推出新的版本。 不过,这里不会变成荒芜之地,有关ofpix工作坊,ofpix基金的评选和颁奖,还有photo camp活动的消息发布,仍然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另外,我正在筹办一个读者见面会,也想和大家面对面征求一些意见,时间地点稍后就会定下来。 我的twitter的地址是1416classroom,欢迎大家follow我,在停止更新博客的这段期间,我将开始尝试通过twitter发布短小精干的消息(感谢busoni送我一个vpn大礼包,以及其他朋友的倾情相助,我才得以再次开始推推推。) 100天之后,正好是春天,那可真好,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期,我们正好一起去闻花香。 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告别,请等我回来。

正确答案

毫不犹豫地扑上来! 选A的人欢迎来我家接受哈士奇扑面礼。 前两天刚刚听说,选择题如果瞎蒙的话,C的概率最大,A比较小,俺出题的时候就玩了个鬼心眼。 嘿嘿。 不过,我还在琢磨,这狗狗到底是把我当熟人扑呢还是当陌生人扑?这里面的微妙差别我还要继续研究研究动物行为学才行。

选择题

一只一年未见的狗狗(特指哈士奇),你和他重逢之时,他的反应是什么? A 毫不犹豫地扑上来,力气大得能将你扑倒。 B 朝你大叫一声,仿佛发泄心中不满。 C 愣了一下,然后冲过来,在你身上闻来闻去 D 站在原地,使劲摇着尾巴。 答对问题可以参加乌办聚会。 我昨天半夜才刚回来。手机等尚未开通。时差仍在调整中。找我的人发邮件。请吃饭的迅速。非常急需学习翻墙技术,这方面的老师我请你吃饭。

别拦着我闻花香

从一个冬天到另一个冬天。 我要离开纽约,我的朋友Dooley夫妇请我吃饭。之前我们去看了一个展览,艺术家把父亲的椅子拆了,用里面的铁丝编成一个新的椅子,仔细看,铁丝还扭曲成各种句子和词组:抱紧我,屏住呼吸…… Jim Dooley替我倒了一杯红酒,他抓了一把腰果。美国人爱吃这个,就好像中国人吃瓜子。 “你要回去了?然后呢?” “我们中国人,今天回去,明天就应该造一座高楼。” 说这话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住他家的时候,他们总是问我,给家里打电话了没有。今天打了,明天又是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每天都要和家人通电话?为什么不? Jim每天都要和老父亲通一个长电话。 而这么简单的事情,我都会忘记。忙,应该不是借口。 谈起这些感触,我有些焦虑。他笑了:“我们有句谚语,你要学会停下来去闻玫瑰花香。” 我要离开我的小屋,大多数时间,我都呆在这里。 我在窗上哈气,雾气中的玻璃上竟然显现出了一个唇印——不是我的。上一任住户是谁? 别问我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不过,我需要准备一个官方答案。 读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有个价值观。这一年,虽然过得颇有些七上八下,但我似乎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事物,我有那么一点点豁然开朗——生活的参照物应该是我自己不是他人。 房间里有一面镜子,手边有一台相机。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身份认同过程,追问“我是谁”显得有些笨拙和书生气,它显然永远不会有答案,但也许只有当你纠结在这个问题中,才会发现自我存在的重要性,而这又兴许是其他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 要回去了。当我提着行李走进肯尼迪机场的时候,就踏入了一个慢与快的交界点。飞机降落,我就会不可避免地加入“造高楼”的队伍中,这真有些令人心惊肉跳。 但我知道,我需要的是横向的填充而不是纵向的快速扩张和拉伸。我要停下来。尽管有一股似乎不可抗拒的力量等着我,但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倔脾气,在我的头脑里始终回旋着一个声音: 不管怎样,等我回去,你们谁都不要拦着我去闻花香。 也没有人能够拦着我去闻花香,即使在冬天也一样。 不是么?即使我们再微小,制度再冰冷,都不能阻拦我们去闻花香,这是我对未来唯一的信心。 最后: 感谢美国的朋友们,感谢你们给我温暖,很舍不得和你们说再见。不过,在我的头脑中,你们都有了具体的坐标,想起你们就有着一幅具体的场景。 当各位看到下一篇博客的时候,我已经回家了。

纵目

木格给我发来一个他们成都八个男的展览链接。里面好几个都认识。 祝他们展览成功。 去年从汶川回来,在成都逗留一晚,和陈春林,杨怡,李俊去一个非常特别的“老师”家做客,那个晚上太奇妙了。 平遥和陈春林匆忙见了面,当时我们讨论了一下平遥的布鞋,他只要来就会捎一双。我也买了两双,都带到纽约来了。可是这地儿老是下雨,没有机会穿,真遗憾。 曾经给青年视觉写了篇陈春林的文字,他们没有用,借这个机会,我就在自己的博客里用一下得了。请看下一篇博客。

“看”相

陈春林给自己的摄影作品取名为“相”,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另一位人像摄影师所说过的话:“我往往觉得,人们来找我拍照,就像他们去看医生或找算命先生一样,目的是为了知道自己的状况如何。”将自己的面孔暴露给照相机,这一行为就好比看相,甚至是看病,这比喻实在很耐人寻味。 说上面这句话的是摄影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理查德·阿维顿,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在美国西部》,使用大画幅相机,白色背景布,拍摄美国西部各种各样的人,他的目标不是为了记录下这些人的外在形象,而是希望揭开不同面孔背后心理的、社会的、身体的各种关联,而在他看来,这些从未相遇却又处于同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其实质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为了将观者的目光集中于人本身,体察被摄对象面孔后的心思,用白色背景布将被摄对象从现实中隔离出来,也就成了阿维顿的标志符号。 陈春林的作品中,也出现了类似阿维顿的手段,他游走于各个城市,在街头架起白色背景,人们停留在他的临时“照相摊”前,让他拍下自己的照片。 这些年,我已经看过太多“白背景”式样的照片,但是其中又有太多拙劣的模仿,或者说,是急功近利的成果。白背景+人的创作手段能够流水线操作,易于获得统一的外在形式,又很有眼球效应,辅以当代艺术市场浮躁的气氛,因此常常被滥用。这使得我但凡看到此类作品,就首先要退后一步观看。 陈春林的作品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对于使用背景布的原因,他是这样解释:“运用白色背景把人物从现实中抽离出来,为的是‘观看’,采用同样的形式,为的是‘比较’”。 在某种程度上,他有着和阿维顿一样的心思。 这组作品起源于2003年,陈春林在成都拍摄了宽巷子的一天,当时他给这些照片起名为《一日之鉴》,意为透过一天中拍摄的人与物来分析当代社会的状态。后来,好奇心驱使他到更多的城市、乡村,到各个地方去看,于是便有了《相》这部作品,已经历时5年,他游走的地方也有14个。 我喜欢阅读陈春林的作品,也喜欢和他交谈,这是因为他“不是一个摄影师”——这话说来有些拗口,我的意思是,他并非出自摄影的角度去“创作”一组作品,而是凭着一种很自然的心态在拍摄,摄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种手段。“好奇心”是让他的作品一再扩充延展的一个重要驱动,比如去陕西米脂的拍摄,这里的人们在公众心中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块白毛巾包在脑袋上的样子,事实是否如此?在陈春林从陕北带回来的照片里,读者可以找到答案。 当在陈春林的作品阐释中看到“好奇心”这个词的时候,我颇受触动。有太多摄影师已经失去了这种对世界的好奇,兴许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人们逐渐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而转到对自我的关注,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体现在摄影的发展上,记录外在世界与人类生活的“纪实摄影”逐渐被反映摄影师内心世界的“观念摄影”或者“私摄影”而取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造成了摄影表现风格的变化,这无可厚非,但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摄影师强烈的主宰世界的欲望,让他们失去了这种小小的“好奇心”,从而也丢失了对世界的体察和观看。而看,应该是摄影的本质。 理查德阿维顿在自己的《在美国西部》这部作品的前言中是这样说的,“从1979年开始,每年夏天我都到西部去,我在卡车站,农场,热闹的市集到处转,我在寻找那些我想拍摄的面孔。”他的这种找寻一直持续了7年。我不断提到阿维顿,事实上陈春林的作品切入点和他并不相同,阿维顿7年只留下了125张照片,他带着明确目的去找寻拍摄对象。而陈春林则采取了选择富有生活气息,人流大的地点,在那里拍摄一天的方式。但是,他们两人仍旧存在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联系,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蕴含着一种人与人的“相逢”和“照面”,这使得原本可能只有1/125秒的时间切片得以延展。 2008年9月份我在平遥策展,展出了陈春林的这组照片,在现场我听到很多人在观看的同时发出感慨:“他是怎么做到的,怎样说服别人被拍的呢?”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我认为这是陈春林作品中最有意思的地方。他自己也提到,“与被拍摄者的沟通交流,却成了我的人生体验,他们带给我的触动已成为心中的财富。”从摄影师面对陌生的被摄对象发问,邀请他拍一张照片开始,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摄影行为,而是一个社会学问题。陈春林给我讲过一些他的拍摄故事,比如在拍摄清洁工的时候,他们有人会脱下自己的工作服,似乎对自己的身份并不认同。这些状态都在照片中很本真地体现出来,因为陈春林对自己的被摄对象从来没有任何控制和指示,因此,当面对《相》这组作品时,你看到的是“愿意以自己的方式,被相机记录下并展示自己面貌的那些人”。有些人甚至很迫切参与陈春林的这个项目,邀请他去自己所在的城市拍照。而我,在看这些照片的时候,曾经萌生过在给他做展览的时候,在现场摆一面镜子的想法,因为他不动声色的记录仿佛在帮助人们照镜子,不过,和镜子不同,他的相机还给人们留下了一份病理报告,一份若干年之后会更加凸显其价值的档案。 就好像不对被摄对象作太多控制一样,陈春林也并不想给读者一个结论——这些照片“能给观者带来什么,我不知道,不同的经历自然有不同的解读。”

柏林墙

几个链接: 1,柏林墙项目 这个是路透社的一个多媒体项目。页面不断滚动的是twitter的实时消息,网站涵盖了视频,音频以及影廊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网站的信息内容质量仍然缺乏深度。 不过我关注的是这个项目的制作者,这是一群刚刚毕业的新闻系学生。他们和世界级通讯社路透社的合作让我看到了两个希望,一个是通讯社对多媒体发展的关注,另一个是一种可以称作是“自由多媒体记者”产生的可能。 2,数字记者柏林墙20年纪念影廊 数字记者最新一期刊登的是 Peter Turnley的摄影作品,同时CBS还对摄影记者做了访问,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报道。 我忽然想,那个年代正是新闻摄影黄金时代落幕的时刻。 3,柏林墙倒下前后 请点击这里,其中的照片今夕对比很有意思。(via:RD的share) 4,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栏目 这里。

纽顿先生和纽顿太太

纽顿(Helmut Newton)那张著名的照片,夫人June托着腮盯着模特,纽顿则埋头注视着他的取景器。 纪录片《 Helmut by June》则完全是June旁观Helmut工作的结果。 影片的开头是纽顿拍摄性感美女的现场,伴随着镜头的摇移,June举着一台小型摄像机,从一面镜子里缓缓出现。 接下来的镜头,仍然是June对着镜子拍摄,但画面转向了他们两人的卧室,June整理她的头发,Newton则忙着接电话,商讨工作,画面的旁白是这样的, “纽顿求婚的时候,他说我们不会很有钱,可能一直都会很穷。” “他还说,摄影永远是他的最爱,我是第二位。” “女人有时候会问我,如何和这样一个‘怪物’生活在一起。其实很简单。” 影片结尾是纽顿给夫人的一个飞吻,随后是他持着摄像机在拍,June跑到镜头前搔首弄姿。 女性主义学者恐怕能从这片子中纵横交错的目光中看出很多奥妙。我没有头脑想那么多。这部片子与我而言,又解构了摄影史上一位所谓情色时尚大师的形象:他说没有什么时尚摄影师的称呼;他老婆说他一直是个“调皮的男孩”;我看了他的拍摄现场,发现一点儿都不情色——而更像是一台略有些枯燥但却非常精密的外科手术。 这片子给人的感觉就像那天,我远远看见路边有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觉得很凄凉,然后走近,走近,一直走到他面前,心情很忐忑,却没想到老人很欢快地和我打招呼:“早上好呀!” 把那些出现在神话和臆想里的人,都还原成人吧,这比把一个人塑造成神话可有意思和让人舒心多了。 请努力翻墙去看这部片子。 还可以配套观看BBC的安妮纪录片:这里

Ofpix workshop问答

最近有一些朋友写信询问工作坊的情况,加之以前的帖子下也有一些问答,我把问题做了个汇总,如下: 1,为什么你和沈玮要举办这个工作坊 工作坊在国外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举办工作坊的有艺术家,也有图片编辑甚至策展人。他们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和学员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我和沈玮也出于这个目的,我们希望把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带到国内来,与中国的年轻摄影师一起成长。 另外,国外工作坊一般都在一周左右,主要针对学员作品进行点评分析。但我们将之延长到五个月,因为我发现国内摄影师缺乏作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很多人没有自己的长期项目。我在博客上传播的信息都非常发散,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工作坊把知识系统化,并促成摄影师开始完成自己的长期作品。 2,这个工作坊给每位学员提供80个胶卷,学员必须要用所提供的胶卷拍摄么? 柯达公司是本次workshop的赞助方,胶卷是对方无偿提供的,因此我们也无偿提供给学员。但学员不一定要用这些胶卷完成自己的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内容选择介质。不过,如果采用数码拍摄,希望要保留原始拍摄数据,如果用胶片,要提供拍摄小样。 3,工作坊如何挑选学员 最重要的一点是,学员和导师对摄影的理解都在同一个层面上——将摄影当作一种叙事抒情的语言,而不是仅仅关注摄影本身。我们会根据学员的提交的自己的作品和未来的项目拍摄设想来选择学员。 不过,个人作品和未来拍摄计划并不一定要重合。 4,学员的拍摄计划是否有规定 拍摄设想没有任何限制,可以在任何领域,针对任何主题展开拍摄,但主题应该具有延展性,可以深入持续拍摄。课程开始之后,导师还会和学员就拍摄主题进一步研讨。 5,长达五个月的拍摄学员如何和导师沟通 首先我们会把学员分成两组,每组五人,分别由沈玮和我带领。我们将根据课程进度,先确定选题,然后逐步督促学员展开拍摄。 学员和老师之间可以通过邮件交流,上传作业。 全班同学也会建立一个互相可以沟通意见的网络学习小组,相互促进。 学期中的时候两位老师将有一次和学员一对一的进行网络视频点评。 6,面授的地点是否确定 为了让学员更为方便地参加面授,我们将努力把面授地点定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城市。不过,如果大家都比较分散,我们还是倾向于北京或者上海,因为这两个地方我们可以更容易找到场地。 7,作业是否会举办展览出版,导师是否会推荐学员作品 我们希望把工作坊的重点放到学习和交流。如果学员作品优秀,我们会尽自己的努力向媒体和画廊推荐他们的作品,但这并不是工作坊的目的。不过,我们会考虑举办网络展览。 8,年龄是否有限制 年轻摄影师只是针对职业生涯的年轻所说的,因此没有年龄限制。

神奇扫描仪

今天早晨起来看到这个歪门邪道——用数码相机扫描底片?! 准备好了么?利用以下设备你就可以组装一套你自己的扫描仪: 1,一大块玻璃(有玻璃茶几的有福了) 2,一张洁白的光面的相纸 3,镜头最好有微距,但并非必须。 4,一个可以离机控制的闪灯,或者一盏台灯 5,photoshop或者其他图片编辑软件。 图片来源:photo.tuts网站,作者:Craig Melville 结果很不错呢。人民群众的智慧可真是熠熠闪光!

Ofpix 基金申请截稿

Ofpix基金的申请已经截稿。今年一共收到了10份申请。感谢以下各位参与者: 占有兵 徐宏 刘波 俞高峰 刘佳 周鸣 张久英 戴毅龙 陈辛 Nan 随后,我会及时在博客播报评选情况,并且尽可能帮助申请者完善以及实现他们的计划。 又,如果有哪位申请了但是名单里没有,也可能是邮件的问题,请来信ofpixcamp◎gmail.com。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