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图片编辑招聘

刚刚收到新闻图片编辑王鹏飞的来信,希望我帮他做“免费广告”,这种帮助大家提供工作机会的事儿,我当然非常乐意,如下: 工作地点:北京    岗位:新闻中心 图片编辑 工作:对网易发布的图片新闻及部分新闻图片的新闻品质、视觉美感把关;完成日常新闻更新;参与新闻中心策划及常规业务。 要求: 1 年龄30岁以下,本科,应届非应届皆可 2 热爱摄影,或者热爱静态影像的瞬间美。熟悉摄影及编辑相关知识,有实习或相关从业经验,或者拍照多年;最好对多媒体有一定了解和认知。 3 熟练计算机操作。 注意: 网媒的图片编辑远没有纸媒那么轻松,很多时候必须把自己变成枯燥的裁图机器、一小时快速扫过几百张照片,同时,还有可能处理很多多少有点“低俗”的照片。但也必须要有高专业水准,在专题策划时要求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总的来说,活比从前辛苦多了··· 不管是网络媒体本身还是这个团队,很多工作在这里是从头开始,所以希望有年轻人来和我们一起摸索、并肩战斗。 简历要求: 基本信息外,有自己的摄影作品(可附博客、flikr、网络相册地址);或编排版面、或网络专题的作品 可以写任意500字关于摄影方面的文字 简历可寄至wpf988@126.com

冷笑话

之一 纽约艺术书展上,一个发放报纸的展台上,大大的宣传标语是这样写的: 免费!即使安妮(Annie Leibovitz)都能承担得起。 这位刚刚过完六十岁生日的安妮女士,因为债务危机从女王变成街谈巷议嘲笑的对象,让人感慨世态之炎凉。 之二 昨天去看了一本《新闻周刊》(Newsweek)大吃一惊,我大胆预言这本杂志即将倒闭。 并非危言耸听,这本新改版过的杂志,仿佛某个三流企业的内部刊物,杂乱无章。他们声称自己已经从时事杂志转变为深度分析类型,但是内容却乏善可陈。 让这本杂志漏出败相的是广告。你如何相信一本没有汽车,没有名表,没有任何大品牌出现的杂志能生存下去呢? 这就是我手中的《新闻周刊》,第一个广告是某品牌燕麦人饼干,第二个广告是某品牌狗饼干。(真的,我没骗人) 之三 英国一家名叫“网络之眼”的公司计划开展一项“游戏”:抓坏蛋。 这可是真人游戏,该公司把安装在自己客户那里的监视器录像在网络上实时公布,访问者如果看到任何可疑人物出现,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等等,就可疑点击画面报告。 一个月抓坏蛋最多的就能得到一千英镑的现金奖励。 英国这国家也崇拜老大哥? 照这么发展,以后要不然以后全人类都会变成彬彬有礼纯洁无瑕的正人君子,要不然就是无所顾忌的大坏蛋。 每日邮报关于这个新闻报道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乐出声来:英国各地遍布四百二十万个摄像头,平均14个人由一个摄像头监控,是中国的一倍半。 之四 世界就是荒谬,还是在英国。这边厢全国人民都在偷窥,那边厢在公共场所拍照也被严密监视。 这逼得马丁帕尔也上街抗议,手里举着大牌子,上书: 我不是恐怖分子 大叔那么火星,真的不像恐怖分子。警察叔叔请放他一马。(更多消息请查看英国网站“不是罪犯”)

愿你梦想成真!

有个疯狂的家伙,正在为自己未来的的徕卡M9“募捐” 他建了一个网站,叫做徕卡之梦,希望看官们能买一件Tshirt,或者捐赠5块钱,从而能够使得他早日捧回亲爱的徕卡。 哼哼,七千美元的机身,四五千美元的镜头…… 他是自嘲么?在他网站链接的漫画《小鸭摄影师》是这样的对话: 喔,你的相机拍照很好看 嗯,你嘴里说出的话真好听。 我需要一台好相机就能拍好照片 我需要一支好镜头就能拍好照片 我需要拍照,才能拍到好照片

纽约艺术书展见闻(3)

7 Foil http://www.foiltokyo.com/english/entereg.html 日本的一家艺术书出版社,不但出版各类艺术画册,同时还做艺术杂志,并拥有一个画廊。 摄影书是这家出版社的重头,他们的重头摄影师是 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这次书展还特地邀请她签名售书。她的几本画册,第二天去就已经销售一空。 8 schaden 德国一家摄影艺术销售平台。所选择的图书都不错。 http://www.schaden.com/ 9,Marks of Honour http://www.marksofhonour.com 这家出版社的出版创意很精彩,用书的方式向经典摄影书致敬。从2005年开始,已经邀请41位艺术家制作个性画册向前辈致敬,2008年这一季则有13位艺术家参与。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和所致敬的图书双双出现,实在让人爱不释手。 Harvey Benge:向William Eggleston致敬 Mark Power向Stepen Sore致敬 Pieter Hugo 向Roland Barthes致敬 10 最后介绍的是两家艺术书销售商 Idea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多重世界 没有语境解读照片是混乱和危险的。 摄影师Ed Kashi最近出版了一部作品集,题目很奇怪,叫做《三》(three),这本书是他三十年纪实摄影职业生涯的总结,来自不同的故事,共同点是都以三张为一组的方式呈现。 这个编辑思路的形成很偶然,Ed Kashi在打印制作照片的时候,将三张照片并列放置,发现这种组合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三张照片的切换所形成的蒙太奇效果,将照片置于一个新的语境,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使得Ed Kashi回过头把以前所拍摄的纪实摄影报道的照片重新梳理,将每个故事浓缩为三张一组,最终产生了这本名为《三》的画册。 到这里去看有关这本书的作者访谈。 说来有意思,Ed Kashi画册封面的这三张照片,就挂在多媒体制作公司Mediastorm的办公室墙上。上周我和几位朋友去参观了这家公司,拜访了我在博客里无数次提到的Brian Storm,他的工作室墙上是报道摄影界各个大牌摄影师的作品——静态的,而存在房间电脑里则是它们的多媒体版本。 Brian是个工作狂,一直在忙。没有想到他并非只是一个公司的经营者,多媒体理念的推动者,同时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实践者,他正在和同事一起剪片子,内容是最近的一个workshop学员的作品。每一个画面、声音之间的配合他都斤斤计较。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最后的成品,而这个幕后花絮也值得一看,在里面,Media Storm的专家Eric Maierson说:声音,视频和照片所结合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恐怕也可以理解为强调解读影像的语境问题。 这真的是个小世界,我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人事物之间的联系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但小世界的另一重含义是,微观中我们熟悉的世界,是自成体系的另一个天地,不信你就去看看尼康最近刚刚揭晓的“小世界”摄影比赛的各个奖项,很多照片作者前面都有着“博士”的称呼,这恐怕是学术水准最高的摄影比赛。科学是美丽的,科学家也是浪漫的。 摄影:Dr. Heiti Paves

纽约艺术书展见闻(2)

摄影书博客5B4也介绍了纽约艺术书展,他的博客上可以看到更多现场报道。 今天继续介绍我喜欢的书铺 4,schmid先生 http://schmid.wordpress.com Joachim Schmid,德国人,怪人,偷照片的人。书展上,他看守着一堆有着奇怪标题的硬皮小画册,封面颇为简单,皆为简白纸黑字:大鱼(big fish)第一张照片(first shots)食物(food)等等。这些作品系列统称为《他人的照片》( Other People’s Photographs) 确切地说,他是一个当代视觉文化的“策展人”,他把人们随意丢弃在公共空间里的照片,有组织有纪律地收集起来,这些照片可能同样也出现在某个flickr的小组中,但是在Schmid先生这里,这些集纳是一种冷幽默——看,你们都在拍怎样的照片,抑或是,呀,原来人们这样使用照片。 图片来源:Joachim Schmid 5,Dashwood www.dashwoodbooks.com 这不是图书出版商,而是一个书店,据说是纽约唯一的专门经营摄影图书的独立书店。 这家书店关注的领域集中在1960年以后的当代艺术,他们将很多小型独立出版社的摄影画册介绍到纽约来,比如:Hysteric Glamour (Tokyo), Osiris (Tokyo) , Verlag Schaden (Köln) 6, Zines Mate www.zinesmate.org (…) Read more

纽约艺术书展见闻

最近刚刚结束的纽约艺术书展(The NY Art Book Fair)我去了两趟,当时很兴奋,收了一堆名片和介绍资料拿回家研究,后来发现信息量太大了,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就在这里记一些流水账吧. 这个书市是以前在博客里介绍过的专门出售艺术书的书店Printed Matter发起的,今年搬到了PS1当代艺术中心。占据了整个艺术中心的楼上楼下。 可能要明确一下这个“艺术书”的概念,事实上,从这次书市的参与者来看,所谓艺术书,一方面指内容有关艺术的图书,另一方面则指图书的制作很艺术的手工书,限量版的书,以及其他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图书。而后者显然更有趣一些。参加展览的既有一些大型的艺术图书出版社比如光圈,独立艺术图书出版机构,也有艺术家个体,还有书店,艺术图书渠道商,以及艺术杂志,一共有大约两百个摊位。 纽约时报称这次书展所展览的图书是:灵感闪烁,奇怪,迷人,美丽,你永远也无法从Kindle上获得与这些图书接触的独特感受。 伴随书展的研讨会主题也很吸引人:印刷媒体要死亡了么?至少艺术家仍然在做书。(“Is Print Really Dead? Artists (Still) Making Books.”)。 以下就是我选出的十佳摊位(排名不分先后): 1,Redfox www.redfoxpress.com 这家的书透着一种乡土气息,“乡土”不是“土”,而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拙朴。 他们的每一本书里都有个小花招,却又不过分炫耀,你看的时候似乎能够分享做书人哼着小曲装订每本书的快乐。 他们的主打图书是这本:大木盒子里有一堆小玩意儿,印章,明信片,甚至还有图书的使用说明。 印社的出版人是一位可爱的爱尔兰老爷爷。看他乐呵呵的样子,你会禁不住产生在森里里弄一个作坊的欲望。 上了他的网站我又下不来了,点点,点,出来一堆好玩的,这就像在书展,我可是把他家的书翻了一个遍。 威尼斯一日游记 这本书的封面是木头的,里面是版画。 2,The Ice Plant (…) Read more

camp纽约

前段时间张罗的camp纽约活动终于要开幕喽。 时间定在本月17日,下午两点开始。因为在朋友的家里,地方有限,请邮件预约一下吧。(ofpixcamp@gmail.com ) 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节目单。这次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主要准备了一些讨论的话题,都是我最近比较感兴趣的,正好也和此次camp播放的照片很契合。 单元一:学院派? 这个单元将放映五位在美国学摄影的朋友的作品。美国的学院教育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端,摄影(摄影的历史)成为大学和学院里深度研讨的对象。摄影也进入艺术世界成为一个严肃的参与者。1960年之前,学校里的老师往往因为他们的摄影实践能力而受雇,但是到了70年代,他们必须有MFA学位。当时博物馆的策展人也偏好有学院派背景的摄影师,使得他们在各种展览中频繁出现,获得极大的曝光率,到了 1982年,根据美国摄影教育学会的统计,59个学校有摄影本科教育。 我们将在这个单元探讨这样一些话题:摄影“学院派”的内涵是什么,它如何成为推动摄影成为纯艺术的动力,又存在怎样的束缚。 放映名单: 曾翰  《酷山水》 沈玮 《中国情节》 王博  《无题》 廖逸君  《Experimental Relationship》 杨文洁 《水岸线》 单元二:类型学? 这个单元的放映作品都来自camp的投稿。并列式结构的摄影表达方式成为最近摄影师频繁采用的方式,这是网络时代带来的思维方式?(无休止跳出的新窗口,世界的平行发展,超链接)Edward Ruscha、Bernd and Hilla Becher,Eugene  Atget似乎都在以分类的方式展现外在世界,他们的作品内涵是否相同。 放映名单 占有兵  《拍照的瞬间》 (…) Read more

苹果电脑使用者素描

我用苹果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原来的那台PC崩溃。另一个则是气氛使然,大概因为纽约本来就有个“大苹果”的别名,周围似乎所有人都捧着苹果啃,我也就想着入乡随俗得了。 1984年的苹果广告 最近All things Digital博客公布了一项有关苹果电脑的调查数据,据说2009年美国家庭拥有苹果电脑的百分比是12%,不过,这些苹果使用者中有大约85%的人还仍然拥有一台PC。分析者认为,这和苹果用户的个性特征有关系,因为似乎苹果使用者都是电子设备狂人,他们总是有比别人更多的电脑和电子产品: 苹果家庭的平均电子产品数量是48个,而普通家庭则是24个 苹果家庭中有66%的拥有超过三台电脑,而PC家庭的比例只有29% 苹果家庭拥有ipod的比例是63%,而PC家庭则是36% 对于为何苹果粉丝仍然还要留着一台PC,博客底下留言的人大多认为这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要和其他非苹果用户接轨,而自己用则完全依赖苹果。 显然苹果用户的社群感非常强烈,有这样两条留言: 1,我们保有PC的原因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曾用的东西有多糟糕。 2,PC? 那是什么? 又:这两天没有扯摄影,感觉这样也挺好的。不过,我刚刚参观了纽约艺术图书展,很喜欢。明天开始在博客里给大家汇报一下。

杂志阅读史

美国媒体最近在唏嘘 Condé Nast 集团下属四家杂志的倒闭。 停刊的Gourmet 杂志已有七十年历史了,它是美食杂志业内的头牌。现在你看到的却是凄冷的办公室,职员匆忙打包离去的萧条景象。 同时关闭的还有 Cookie, Modern Bride, Elegant Bride三本杂志,将有180名Condé Nast集团的“精英”们流落街头。 停掉美食,取消美妙的婚礼——在经济危机当下,这些欲望之外的欲望大家就不要想了。 美国读者还在看什么杂志?博客作者Horsethink梳理了自己的杂志阅读史,提供了一个样本。 Horsethink还是个小青年的时候,是Rolling Stone杂志的忠实读者。读艺术硕士的时候,他搬到了纽约,定了PDN,Blind Spot,Aperture,Art Forum ,Wired,W,以及The New Yorker。 现在,他的订阅清单里则只剩下了The New Yorker,New York Magazine和 Art Forum。他只是偶尔买一下纽约时报,主要为了看周末的艺术专栏和图书评论。在收到最新一期Vanity Fair之后就不会再续订了。 (…) Read more

请把快乐传染给我

脸书(facebook)在美国真是厉害,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你没有?那简直是外星人。 脸书是用来社交的,却也并非这样简单。比如前段时间新闻里有个偷东西的贼,忍不住在事主家里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脸书,最终暴露了行踪,乖乖就擒。 这种随时随地要和世界连接的瘾,人类恐怕难以戒除。没有“脸书”,你也要“开心”,没事儿需要“推一下”,弄个“围脖”暖和一下等等。 John Ross先生在机场候机,当他走进机场的安检口,脱下大衣,鞋子,上缴笔记本,iphone,黑莓手机,其他六样电子设备,突然感觉自己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孤独感油然而生——此时,和家人分离,没有伙伴,与另外三百名不知从哪里来的乘客相处。 John忽然明白了那些所谓社交媒体存在的必要性,它们的成长如此迅猛,是因其成功地帮助人们消灭了孤独感。 除了互相依偎,网络还让人们互相影响——这并不是一个随意的结论,而是一些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两位科学家花了四年的时间勾画人们在网络上的社交地图,发现人们之间的网络影响从戒烟到情绪起伏。不过,这种传染是随着社交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影响范围大概在三层距离之内——比如一个人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戒烟,这有可能让其也更容易戒烟,而超过这个人际距离则作用不大。 我最关心的是这个“喜悦传染云图”,它可真好看。 画面里的黄色是“喜悦”,蓝色是“忧郁” 科学家的结论是: 1,每一个喜感的朋友可能会让他的朋友增加9%的喜悦——增加五千美元的收入却只能让人增加2%的喜悦。(!!) 2,对facebook的研究发现,头像选择使用笑脸的人,很容易和其他有笑脸的人聚合。 3,一般来说,那些喜悦人类要比郁闷人类多15%的朋友 4,情绪在网络上传染很快,所以一个被喜悦包围的郁闷的人可能很快就能改变心情。 看了这个分析,我觉得自己拼死也要和快乐的人为邻,相当于每天收到5000美元的红包。 近日,Facebook更是将自己的能量继续扩大,他们通过对用户的个人状态设定分析,描绘了人类的情绪起伏心电图: 这张图表是通过捕捉用户所使用的心情状态关键词而绘制,可以看到每到节假日大伙儿都开心,但是股市下跌的时候则阴云密布。 facebook认为,他们不仅只是整理数据,已经可以根据数据做预测,比如股市下跌。 噢噢,未来的社会化媒体将会成为人类的心情的天气预报?瞧,打西边来了一片糟糕的心情云,快些跑开…… 世界真奇妙,我写这篇小文的真正目的是——把我的喜感传染给你,尤其是在十一长假过得坎坷或者孤独的人们。当然,也请你把你的快乐传染给我。

周一消息树

60 中国国庆60周年之际,PBS顺势推介纪录片《年轻,不停息的中国》,(Young&Restless in China),报道了九个生活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经历,梦想,困惑和尴尬。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花中一位主人公的发言:“这栋楼,每周造一层,这代表了中国速度”。说这话的小伙子,每周不停息地工作七天,为别人打工,自己也在创业,他还说:“我这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 不停息(restless)——提炼出这个关键词的导演一定很了解中国。 纪录片的音乐也都很好听,点这里 延伸阅读:卫报供稿人Dan Chung的中国国庆报道,点这里 延伸阅读:《纽约时报》:崛起的中国 网址这里,简介这里 VII的新经理 报道摄影图片社VII最近新雇佣了一位经理,这个家伙的职业背景和摄影毫无关联,他在音乐领域里打拼了十多年,在Sony等娱乐公司工作过。VII聘请这位新经理人的目的是在网络,有线电视,手机和其他新媒体中拓展自己的业务。 荷赛资料库 荷赛最近把其历年来的获奖作品整合成一个可以检索的资料库,观察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这里自然是一个好去处。 卡帕 据说导演Michael Mann正在筹拍以战地摄影师卡帕为主人公的电影。他已经购买了一本名为《等待卡帕》的西班牙小说的版权。

中秋快乐

看到留言里有人问我美国的月亮的事儿。想起前两天晚上回家,突然看到天上的月亮仍呈弯钩状,不仅对常识问题产生了困惑,并且感慨美国的月亮真的不如中国圆。后来有人坚持说我看到的其实是路灯。也许是UFO吧。 这两日有事儿,暂时不更新。休息一下就回来。

Link Day

今天忙,就挂几个link让大家探索 1,前两日写了个有关ICP的作业的帖子,不知道是否有人按照这个名单练习了一番,在ICP上学的杨文洁已经把她的作业贴出来了,前去围观点这里。 2,网络摄影杂志toomuchchocolate和柯达公司联合搞了一个捐赠胶卷活动,到这里去填写的申请,你也许可以成为接受柯达赞助胶卷的十名摄影师中的一员。 3,你还可以去NPR瞧摄影师的小样儿——contact sheet,这里有一个关于摄影师作品小样的影展,选题来自Ammo出版的同名新书,这种把小样和最终选出来的照片并置的方法,虽然思路简单,但却也很有趣。惠特尼博物馆也有一个关于小样的展览,探索的是艺术家如何用小样创作。 马丁叔叔的小样儿。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