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蓝:似曾相识

走在纽约街头,时常会看到熟悉的中国文字。这些文字似曾相识,但是一旦与周围场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新的意义。它有时是复古的,有时是怪诞的,有时是乡愁的,有时是刺眼的。在这些熟悉的文字背后,我看到的是中国移民在纽约生活的百态与苦涩。 www.lanxuart.com

占有兵:拍照的瞬间

她们是工厂生产线上的普通女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12个小时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公司近日组织更新厂证,利用给她们照相的机会,我记录了一些精彩瞬间,这些瞬间就象女工的生活,既有平淡的日常工作,也有喜怒哀乐的个人生活。  工号是她们在在公司内的代码,R开头的工号表示在东莞长安入厂生产线操作工人,M开头的工号表示间接生产工人及职员,D开头的工号表示在东莞入厂的生产线操作工。工号的数字越小,表示她们在公司的资历越长,工号的数字大,表明她们入职的时间越短。 排队是她们的习惯,上班打卡要排队,过安检门要排队,下班到食堂吃饭要排队,吃完饭后到工厂上洗手间也要排队。当然,照相仍要排队,上完中班的员工早上6:50下班后,到食堂吃饭后或回宿舍简单洗漱一下就到位于D11栋宿舍底楼的照相点排队。排队时当然忘不了老乡或好友一起,拍照时,她们先要拿出厂证登记,然后才坐到背景布前等候拍照。轮到自己坐在背景布前时,老乡或同一生产线上的同事就开玩笑,我往往乘此机会多抓拍几张。然后才通知她们放松表情,准备拍照了,正式拍照我会选择她们表情自然的一瞬间按下快门。 拍照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坐在背景布前的凳子上就挺胸抬头,目视前方等待拍照。大多数人很随意地坐下,身体蹋下去,先得让她们张开双肩,抬头挺胸。周围排队的女孩有时会提高声调把“挺胸”高声重复一次,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时为了纠正被摄者的头部姿势,我既用手势,又用言语,有时还加上自己的头部示范才能让她们明白。我偶尔开玩笑说,如果讲中文你听不懂,下次我就讲英语了,当然也会引得大家一引哄笑,这样现场气氛比较宽松。 作者电子邮箱: yb_zhan@sae.com.hk “我们以前是照大头像,现在大半身都照出来了”、“你笑得很灿烂呢”,拍照现场,排队等候的人见到数码相机显示屏上的图像后各有所言。有人提出可不可以看一下她自己,我笑着说显示器坏了。我可不想她们更长时间在35度的室外高温下等候更久。 更换厂证拍照是一项大工程,公司预计50天左右完成,一台傻瓜数码相机是人事部门拍照专用机器。我只是客串了两天的拍摄,我拍摄的人数不足全部人数的6%,但已感受到劳累,后期裁剪、编辑的工作量比拍照时更大在。  她们是在中国千千万万打工者的代表,既有第一代离开土地到南方揾食的农民,也有第二代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农民,还有城镇户籍的九O后务工者。 我们公司是一家有15000人的来料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是电脑磁头及硬盘,生产线上是清一色的女工,在广东东莞有10年历史。工待遇在东莞属中上等,员工在有中央空调的无尘室内工作,长年累月不见阳光,所以员工的肤色都很白嫩。  这组照片是我从800张证件照拍摄图中选取的极小一部分,我个人觉得特别有趣味,当然也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所以记录下来。

屠春:窗

这组作品带来的是那些在影室里工作的摄影师意料之外的瞬间,生活总是超出想象。我们也都是这些照片其中的一员。

camp纽约(2)

今天发出的第二部分照片,都是通过邮件投递的来稿。非常感谢大家对camp活动的支持。 在我决定放映名单之后,才发现这几组照片有着相似的结构,都是一种平行并列的方式(乡村档案除外),这个单元名叫类型学,并非是对这种方式的指摘,方法用对了就是好的。而且用类型学这么大的帽子看这些照片,似乎切入点有些太大了。只是对我而言,这些照片这让我对照片结构文章的方式和可能产生很多好奇,希望追究下去。不过,这个思考仍然没有答案。 但是,也许这个思考也不需要答案。讨论会上,有人问我在美国学到了什么?我的答案是,接触了那么多在严密的体系中成长出来的摄影,我发现也许自发拍摄并非一定要走到自觉的道路上,当它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一棵大树,而前提是,你必须让它那么自然地生长下去。

杨文洁:水岸线

白白(杨文洁)的这组作品是她在icp的一个课堂作业,老师要求学员用影像探讨纽约人和水之间的关系,在短短的两周之内完成的这个作业,对她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廖逸君:Experimental Relationship

Pixy(廖逸君)那天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要看作品里是否有诚意”,我最近看到一句很有启发的话是,任何艺术与一段真正的生活相比,都不会更为艺术。这正是我喜欢她作品的地方。 更多她的照片请点击她的网站。

王博:Downpour

Downpour 是一个关于当代中国景观与空间的肖像。近20年内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变与观念的颠覆,无处不在的渗透和冲刷在景观与空间之中。在凝视一个个中国式的景观时,总有一些东西刺激着我们,把我们从乡愁中拉回更为复杂的的现实中来。

沈玮:中国情节

特地把曾翰的《酷山水》和沈玮的《中国情节》放在一起观看和讨论。他们一个人是从外面回到里面,寻找童年的乡愁和只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情感经历,而另一个人,从里面看里面,在中国山水中看到了残酷。 更多沈玮作品,请点击他的网站。

曾翰:酷山水

曾翰的作品在电脑屏幕上展示无法表达他的拍摄意图,我们在现场是这么看的: 酷山水的作品阐释和更多照片,请点击曾翰的个人网站观看;

camp纽约

camp纽约是个温馨的聚会,参与人员一共只有九个,但争论的激烈程度却并不比camp北京差,活动从两点一直持续到到晚上七点。 大家在讨论王博的作品 要把我们讨论的话题整理出来还真的是一件难事,大家往往从作品展开,随着讨论的进行,思维逐渐发散开来。所有人的发言都很肆无忌惮,而被“批评”的作者很少以一种火冒三丈的态度跳起来反驳。pixy竟然拿出一个小本子做记录,而王博属于冷静型的,他很认真地去探讨对方所提出观点真正意图,因而常常会追问:“那你的意思是……” 白白姑娘在icp上学,她的老师发给她一张有关评论作品的方法的理念清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句话:要记住,所有的评论都是主观的。 我分两天把放映的作品(有的是link)都贴一下,请大家也谈谈你们的观点和印象。 之前贴过一个放映作品名单,里面有关“学院派”和“类型学”以及“刻板印象”的话题我们在现场都有讨论,但是如果要形成系统的文字,对我真的是一个挑战。最近又在忙很多事情。如果有空,再接着这个话题说。你们也可以在帖子后面谈。我要提醒的是“学院派”是一个中性的提法。杰里尤斯曼(Jen elsman)在罗切斯特学院毕业,他可谓是最早的学院派,那一代学院派注重对摄影语言的可能性的探讨,也开始关注摄影史,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学院也在做一样的事情。到了现在,学院派对摄影语言本体的研讨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此时,学院派应该学什么,自发和自觉的问题究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是我的困扰。

周一消息树

只有一个地球 《纽约时报》网络版的摄影杂志Lens刊登了荣获今年尤金史密斯大奖的中国摄影师卢广有关中国环境污染的报道。这些照片显示了纪实摄影作品的力量,同时照片之下的留言与辩论也值得一读,一方面读者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又同时在激辩是否要将“污染”这个标签仅仅与中国挂钩,因为环境并非只是中国的问题。 你可以移步到英国《卫报》,这里也有一组关于环境的影像报道,这些照片来自由韩国驻英国大使馆在英国举办的展览《地球的警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像报道》( Earth Alert: A Photographic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Change),影展中的照片来自韩国以及世界各地,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这些从不同侧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摄影记录,真让人感到悲哀。 Nick Cobbing/Panos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家园? 去看看刚刚荣获时代周刊年度绿色英雄称号的Yann Arthus-Bertand拍摄的高清视频作品《家园》(Home),它真切地记录了最美的和最丑陋的交织在一起的我们的家园。 是的,就是那个从空中俯瞰地球的摄影师Yann Arthus-Bertand,他的摄影项目“the earth from the air” 所出版的画册,被翻译成19种语言,发行量上百万册。 现在,Yann Arthus转向了视频,《家园》这个空中俯瞰纪录片,拍摄自54个国家,全球大约两亿观众收看了这部影片。 谈到空中俯瞰,自然会想到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的上帝的角度。他的作品《石油》( oil)正在美国画廊hastedhuntkraeutler展出。 水是人类生命的起源,它现在变黑了,成了石油。 (…) Read more

Ofpix Workshop

五个月,八十个胶卷,十个摄影师,每人一个拍摄项目,两位导师——这是ofpix将要举办的第一个工作坊的关键词。 继camp聚会,ofpix基金之后,这将是ofpix第一个工作坊。 一,工作坊背景 摄影师沈玮在上海举办工作坊获得成功,他最近又获得了柯达公司(Kodak)的支持,可以为面向中国年轻摄影师的工作坊提供胶卷帮助。 此次,沈玮和ofpix将合作举办工作坊。 二,工作坊培训步骤 1,工作坊招收十名学员,需要提交个人作品集和拍摄方案进行遴选。 2,ofpix将给每位学员免费发放80个 kodak Portra 160 NC 或者Portra 400 NC 35毫米专业胶片,学员可以利用这些胶卷展开拍摄工作。 3,在为期五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导师将和学员进行一对一的网络交流,期间还将安排一次期中作品点评。 4,五个月拍摄结束之后,会选择学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进行三天的授课,学员把拍摄到的照片和小样带到现场和老师一同进行最后的作品的编辑。 三,工作坊导师 此次工作坊的两位导师是任悦和沈玮。 四,工作坊授课计划 工作坊将从2010年一月开始,集中授课大致定在2010年五月,在为期三天的集中授课中,授课的初步安排如下: 第一天: 上午:摄影史:脉络与潮流 下午: 话题:摄影何以成为艺术 点评并编辑学员作品 第二天: 上午: 技术与艺术(着重探讨作品的扫描输出等技术细节) (…) Read more

宝丽来,宝贝儿又回来了

照片来自impossible project 最新消息,宝丽来品牌的持有者香港公司The Summit Global Group和试图拯救宝丽来的一群科学家推动的重建宝丽来生产线的“不可能计划”( The Impossible Project )达成了协议,明年将开工生产一部分宝丽来产品,也就是说,宝丽来又回来了。 配合这个消息,请前往英国观看在 atlas画廊举办的宝丽来摄影展,英国卫报命名其为《从沃霍尔到沃克》(From Warhol to Walker),这些参展的宝丽来拍手们都是业界的大牌。一些人和宝丽来气质甚为相符,而有些则让人吃惊的,比如 André Kertész和宝丽来的配搭。 Kertész的宝丽来作品 有意思的是对比画廊展示的作品和卫报网上选用的照片,有两个家伙被无情地过滤掉了:Araki和Robert Mapplethorpe。 Jim Goldberg的宝丽来作品,照片上面的书写让我唏嘘:我在难民营渡过了18年,我非常难过。 Jim Goldberg 参考阅读:兰德的生日礼物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