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学员作品:女兵

作者:李宇宁 lynwj08@yahoo.com.cn 《袍泽之女兵》 99年从军校毕业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拍摄军营和身边战友的生活,到今天已经10 年了。开始的几年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和漫无目的的拍摄,真正开始思路清晰是在03年以后。之前我过分关注事件的表象,而很少向内寻找自己的内心。不过,我 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解决还是需要时间和不断的摸索。 《袍泽》是我的长期项目,我计划五年来完成,这部作品由一部纪录片和一组纪实摄影作品共同构成。纪录片由三部分 组成,按士兵在军营的时间顺序,分别是《新兵连》、《老营盘》和《伤离别》,摄影作品则侧重于我的内心和士兵的精神世界。前期的两年,我计划把重点放在纪 录片的拍摄上,同时摸索摄影专题的拍摄。后期的两年将重点拍摄摄影专题。最后的一年时间用来编辑。07和08年,我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常识,积累了一部分纪 录片的素材。 《女兵》的拍摄时间不长。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放下相机的交流,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当我终于下定决心暂时集中力量拍摄女兵连 队,并且放下相机走进她们的时候,才发现,我原来了解到的她们的生活仅仅是一个表面,现实远远比想象中精彩的多。我也从中找到了切入点。  对我来讲,拍摄才真正的开始。还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本周评论

“很多时候,观看照片都蕴含着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你在看之前,便告诉自己,摄影师认真拍摄了那些照片,我一定能够从中看到震撼我的东西。”小七 on   你看到了什么 “观看一张旧照片的感受取决于观看时候(之前一秒钟)的心情。” 堂小溪 on 旧照新颜 “以我在国内一线杂志很多年的杂志认识,杂志用图是两极分化的,重要的栏目很花钱去拍摄,买图,上万一组图片的成本对我们来说每期都会有的。其他资料图当然 越便宜越好。问题是我不觉得国内有一定量的摄影师完成一个委托拍摄的能力,足够达到VII的地步。 我曾经和VII合作,委托拍摄过东西,当时要求他们在土耳其帮我们找合适的采访对象,提供给我们基本资料,拍摄,完成简单的采访。他们每一步都很严谨,最后的照片质量也很好。相比500美元的费用,绝对超值。 反之,国内不少大牌摄影师,觉得给杂志去外地拍摄,就好象自己免费旅行,自己的作品,也没有自己的第一次编辑,直接存储卡给我们编辑,几千张照片啊!!! 当然不会有杂志为这样的摄影师买单。” sai on 周一消息树

图游记:江河湖泊——桂江

黄胜春 BLOG:这里 桂江在我的老家广西昭平。桂江是漓江的下游,秀美有如漓 江。小时候在江里游泳、抓虾、摸石螺,无比怀念。那时最喜欢去姑姑家,她家在江的那头,每次去她家必须坐那种摇橹小船才能 过江。这几年,桂江上新建了好几座水电站,江涨成湖,污染也日益加重。我心里的“漓江”,正离我愈来愈远。 摇橹过江赶集的一家。很美的意境,但被江面的污染物破坏了。 老家隔壁的一个镇,浮桥代替了以前的摆渡船。

图游记:江河湖泊——万绿湖

作者:占有兵 电邮:yb_zhan@sae.com.hk 万绿湖位于广东省东源县境内,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其实万绿湖就是新丰江水库,一九五八年在新丰江流径的最窄山口–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形成的。 新丰江水库湖面面积370平方公里,库容量139亿立方米,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取名万绿湖。新丰江是东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新丰县玉田点兵,自西向南经河源市区流入东江,全河长163公里,集雨面积5813平方公里。 万绿湖水来自青翠的山林,清澈、纯净、无污染,达到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可直接饮用,并通过东深供水工程间接供往香港,香港同胞在万绿湖大坝处题有饮水思源的石碑。 作为旅游者,2006年我第一次到万绿湖,当时看到裸露在水面的黄土,感觉得很美。2010年2月仍旧作为旅游者到达万绿湖,看到水面上裸露的黄土更高,“节水用水”这四个字就牢牢地记住了。

我的ipad媒体生活(1)

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我购置了一台ipad。 每天我都要花一些时间在app商店里徘徊,希望能够撞见一些新鲜玩意儿,我时常溜达的地方是新闻货架。我很好奇,这个被热炒的平台究竟能否成为传统媒体的救星? 到目前为止,我的发现颇有些悲喜交加。今天先说说欢喜的一方面: (1)ipad上的美好生活 我首先盯上《纽约时报》,继而发现,这个ipad版本很中庸,名称叫做《纽约时报编辑精选》,与纽约时报网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内容上更为精简,是免费的。看来,《纽约时报》尚未决定投身乔布斯教会,只是稍微做了一下妥协,他们可能还在纠结网络版的收费问题,更希望建立自己的帝国,而不是依赖第三方平台。 下载法国《解放报》(Liberation)的app,纯属是为了“看热闹”,我心仪这家媒体的照片使用已经很久,但平日很难见到纸质版本,网站则看不到版式的样子。这个app是半免费的,可以隔三差五地下载全套报纸,但要看更多,一个月收费12欧元。 《解放报》的ipad版代表了当下纸质媒体ipad化的另一种形态——以原版报纸页面的方式逼真展现。对于《解放报》这种设计得非常漂亮的报纸来说,此种方式干净利落,保持了原汁原味。 作为美国最具活力的报纸,《今日美国》(USA Today)在这一轮报纸新媒体运动中,自然不会落伍。我很喜欢他们的app,如同这家报纸的平面设计,里面也有很多小花招,比如,可以滑动屏幕上端的导航条,从资讯叠跳转到生活方式叠,页面左边的每日图片精选,读者调查也都很有趣。整个设计非常紧凑。《今日美国》的设计可以说是深度ipad化平面媒体的代表。 《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也都是在ipad版本上狠下功夫的报纸。 平面媒体的切入ipad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为代表,他们设计了Eyewitness这个app,与佳能合作集纳每日优秀照片,有些类似波士顿大照片栏目,但没有任何主题,只是精彩好看。ipad的确是一个很棒的浏览照片的平台,这个app一度成为我向朋友展示ipad可以当作摄影师随身电子作品集功能的最佳说服工具。通过这样一个小家伙,《卫报》在其中收获了品牌效应,这也可以成为下一步进军ipad的试金石。 提到品牌,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谈到目前在互联网上,媒体品牌效应被“离散”的问题。当网络读者以各种方式转载、分享媒体文章的时候,这些文章逐渐游离了原有的根基,成为一个“孤儿”,但对于读者来说,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孩子是谁的。这使得那些依赖品牌效应获得忠实受众的媒体,失去了这一优势。而ipad仿佛是你家沙发前的茶几,上面摆放着名称鲜明的各种报刊杂志,每一次拇指按下去就是对这个媒体品牌的一次强调。 最后,华丽丽地亮相的就是《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ipad版本的杂志,相比较沉闷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它实在太棒了。 这个app收费4.99美金,我下载了免费的样刊之后就对收费版蠢蠢欲动,只是因为我对体育方面的内容实在不感兴趣,所以才作罢。《体育画报》在平板电脑平台上的实验早就名声在外,之前那段著名的视频花哨地有些科幻。坦白说,当初我觉得那些演示只是一个概念,直到它落地于ipad之后,我才很惊喜地发现,或许这就是ipad为何可以拯救平面媒体的理由。1,仍然保留了杂志阅读的页面感觉,2,结合了网络的特点。可以分享,评论,超链接阅读。3,非常好的“触摸功能”,使得ipad概念里的实体感+科技感的结合发挥得更为精彩。4,我最为看重的——非常视觉化!图片故事,照片影廊,视频,互动图表都巧妙地隐藏在读者的每一次触摸后面,毫无疑问,这将给视觉工作者带来更多机会。 horse同学比我早一步拿到ipad,他的推销用语是:这是视觉工作者的福音。 但是(又是但是)中国媒体在ipad上的表现如何呢?明天接着说,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叫做:《在ipad上你也别想过得美》

世界杯真人秀

章鱼哥又猜中了。早晨起来,正好德国对西班牙比赛的结果揭晓。 是啊,只看结果,这实在有些糟蹋世界杯的饕餮大餐。可我不是球迷,每天还要早起,趁着爷爷奶奶们没有出来遛弯儿的时候,出门去溜大狗。 今天早晨遇到两只猫,一只正在学爬树,另一只则在某人家阳台的鸽子笼前逗鸟,很戏剧是吧,不骗你,这是真的,嘟大帅试图冲过去骚扰,被我拎着脖领子弄回了家。 我时常觉得惊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人生本来就宛如一出戏,这么说未免俗气了一些。不过,以我仅有的几次看球经验来说,世界杯其实就是一出戏——起码做现场直播的摄像、导播们就是将之当作一场充满戏剧冲突的真人秀来转播的。这场秀,有剧情,没脚本,有结果,但是却不可预测。(章鱼哥除外) 那些嚷嚷着要搞3D转播的技术男,并没有看透世界杯的精髓。聪明人是这么直播比赛的:每一个动人心弦的射门都要与球员的表情和场外教练的样子无缝连接,每个进球的瞬间,切过来不但要有欢庆胜利的脸庞——血脉喷张,欣喜若狂,与此同时,一定要有另一方沮丧的面孔,并且还有可能推上去,放大,放大,直到看到一个非常空洞的表情。而比赛结束,远景给出的是一撮人翻滚拥抱,而另一些则黯然神伤地离开,拉近看,那些被掀起球衣遮住的脑袋,泪水横流。这一行人互相安慰搀扶,退出场外,一边走一边痛哭着象个孩子…… 按照美剧的说法,这就是2010季世界杯,一共64集,每一集都有一个好的结果,一个坏的结果,你要哪一个? 有一次,当比赛尚未正式开始时候,导播竟然将镜头切到了场边一只悠闲在草地上散步的鸟儿身上,还有几次,镜头突然闪到观众席,让你惊呼一下,那是某位名人政要的身影。不过,这都是配角,是串场的龙套。 带两只表的马拉多纳是主角。 我非常好奇地跑去getty检索老马的照片,这个小胖墩儿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浑身是戏。一边翻检照片,我一边唏嘘。 1994年,马拉多纳。 2010年,马拉多纳。 这位伟大的天才球员,同时也是一个在人生舞台上卖力演出的本色演员。 阿根廷出局,那场比赛的现场照片,仿佛是好莱坞大片的剧照。 这一季的世界杯,镜头应该定格在老马这一拥抱。最主要的演员都被罚出场外,谁还会去看那些目标只是为了保证球门不失,为了踢球而踢球的比赛?

旧照新颜

刚刚发现的网站,叫做historypin,正如网站名字所透露的——在这里,你可以把自己的历史别在地图上,旧照片被此地新的现状所映衬,历史和当下影影绰绰地交织在一起。 这个网站目前已经有了将近一万张照片,遍及世界各地,Hisitorypin和google地图合作,google的街景地图本来就很有趣,将照片黏贴上去,对照今天寻找过去的蛛丝马迹就更有趣了。 遗憾的是,这个网站在国内要翻墙才能上去。在地图上也没有任何中国的新旧对比,倒也是,一方面google街景还看不到中国,另一方面,最实际的情况是,你很可能举着一张老照片,却不知道应该在当下场景中的哪个地方黏贴。

你看到了什么?

昨天去奇遇花园,Horse和我分享了一句摄影名言:照片,是要想到才能拍到。 这个道理太简单了,但是,在那个名为“摄影”的过程中,我们又有多少人是把一切都交给了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大脑呢? 前两天,我阅读了一篇文字,是覃里雯写给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溢达:流动的工厂》讲的是一家香港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工厂,内中有这样一些文字: 高鼻深目的维吾尔族员工坐在地上飞快地用手扯开成千上万吨的棉花,挑出里面的羽毛、头发、色线、纸片、塑料……还没有机器可以替代人完成这项活计。…… 温柔洁白的棉纱,像拉面一样,打着旋儿,整齐地堆积在塑料桶里。 ……在千里之外的高明,这些棉纱会变成彩色瀑布,然后在一望无际的缝纫机森林里变成昂贵的衬衫。20岁左右的小姑娘们做完衬衫,就嘻嘻哈哈地挤上班车,进城去,买便宜的衬衫。 在高明,听一场音乐会要坐好几小时的车。安静的小街上,灰腻的餐馆门口贴着“滋补猪胎盘”字样,一辆脏兮兮的小货车上贴满半裸女郎的照片。“异域婚俗探秘”,电影传单飘到街边堆积的垃圾上。一到下午,所有的人都在睡觉,餐馆的女服务员趴在油亮的桌子上,睡得都忘了收钱。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摄影师跟随。 我惊呼:怎么没有照片,太可惜了! 继而我却又发现:这样一篇文章根本不需要照片,作者的观点在那里,视线也在那里,文字也能写出“照片”来。 说到工厂这个话题,摄影师Justin Jin的图片报道《午夜深蓝》(midnight blue)很是让我唏嘘,照片拍摄的是代表西方流行文化精神的牛仔裤背后的中国工人的劳作。这组照片笼罩着夜晚气氛,蓝调是牛仔裤布料的颜色,却也暗示着劳作者的忧伤,整组报道仿佛是一篇遣词造句非常用心的文章。 作者网站上还有杂志发表的小样展示,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张照片上: Justin Jin 摄影 在这张照片刊登到版面之前,并没有引起我太多注意。当它被放大,置于一个对开页,配上一句带有煽动语气的文字,我不得不开始关注照片的细节——在深夜工作的母亲,躺在堆积如山的牛仔裤里熟睡的孩子——这引发我的感慨,也让我仿佛看到摄影师在注视这个瞬间时候,心中所升起的怜悯与关爱。 这个小例子让我再次询问自己:应该如何看照片? 一些所谓专业的看照片的方法,越来越让我感到不安。这种观看方法是前摄影时代的方式,在摄影术依然是大众遥不可及的,特权阶层的工具的时候,我们可以以这种带有一定距离感的方法看照片,探讨这个摄影师如何使用这种介质说话。 但当新技术让摄影变得和说话一样简单的时候,照片堆砌在生活的各处,我发现我最需要的是钻进照片里面观看,此时,作者已经被离散了,看每一张照片,都仿佛是我在现场“重新拍照”。 这些年,我还学到了这样一些看照片的方法: 不看单张的照片,而要看更多照片 除了照片,还想看文字 观看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 这种观看为我带来很多乐趣,没有坏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价值。 其实,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带有特权阶层色彩的“摄影”已经消失了,这使得我们对“摄影”这个话题的讨论,也应该从“眼睛”回到“大脑”。事实上,没有一种观看是纯洁的,所有的观看都带有分析——或许,只有那些为了摄影而观看的行为是个例外。

周一消息树

新人集合 1,三大图片社迎娶新人 三家由摄影师做主的报道摄影图片社:Magnum,Vii,Noor,近日都添加了新的人手。 Magnum图片社一年一度的年会在纽约结束,两名摄影师被提名进入了待定会员的行列,Moises Saman ,Dominic Nahr——如果他们能够经受考验就能够如同今年的Chris Anderson一样,成为正式会员,从提名到正式入会,Chris花了五年的时间。 Pdn在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特别指出,由于今年这两位新人叱咤在阿富汗,海地等纯报道摄影领域,这似乎预示着Magnum图片社里两个派别之一——传统报道摄影阵营的胜利。另一派是靠卖照片和画廊谋生的“艺术派” 不过,在这条新闻下面,有一个名为Alec Soth的网友发言:他说他加入Magnum就是因为这里面有着多元文化,这使得所谓“艺术”和“新闻摄影”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他很肯定地说,Magnum没有所谓“传统报道摄影阵营”。 追溯起来,大概怪老头Martin Parr加入应该是这家图片社多元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摄影师Ed Kashi加入了Vii图片社 英国女摄影师Alixandra Fazzina加入了Noor图片社 Alixandra Fazzina摄影  《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回来》 2,新中国摄影师 率先关注驻扎在互联网的中国青年一代摄影师的刘灿国(Busoni),最近更新了他的个人项目:“中国有人在摄影”的摄影师名单。 这里是他的项目说明: 对中国视觉一代的观察 关键词:原发的敏感,自觉,变化的风格 马天天摄 Busoni是1416发言最为沉甸甸的网友。当年借助他的这个项目,我得以了解不少年轻摄影师朋友。他对受到互联网的艺术资讯影响,又借助互联网传播自己的作品的新一代摄影师的观察,使得这些散落在网络各处的摄影师作为一个群体的形象变得明晰并且引起关注。 3,新老摄影师 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并不吝啬给“无名氏”做展览。Leon Levinstein这位才被我们认知的新的“老摄影师”,他的作品透露出他游走纽约街头的好奇目光。 (…) Read more

工作坊学员作品:无所事·事

作者:李乐方 我拍摄的是我家乡小城的青年,我的朋友的生活。 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几天。喝的酩酊大醉,笑的不知天高地厚。那时候我从不把我当成一个摄影师,我也没有办法把我当成一个摄影师,因为我也会喝醉。也许会有那么多精 彩的瞬间,在兄弟们都喝醉了的时候,笑的时候,哭的时候。但到了那个时候,我觉得端不端起相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也已经失去了这样的生活很长时间了,我 只想享受。

本周评论

美国支持艺术的机构虽然很多,但基金也并不容易申请到,特别是对于还没有well-established的艺术家,它有不少的烦文褥节,而且竞争也非常 激烈。这里介绍的Kickstarter网站上,我估计绝大部分是来自个人的支持,从一块钱到几十上百块,金额都不大。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它比 基金会更透明、直接、广泛和有效,更珍贵的是加强了like-minded人们间的互相支持和维系。另外,Kickstarter上关于“社会纪实”的项 目并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各门各类的各种艺术项目,不管是什么,似乎总能找到支持者。这种形式应该值得被发扬光大。我做义工的那个项目 “Fostering Art”也在Kickstarter成功获得了199%资助。(Zhou Mi on “这就出发吧“)

图游记:江河湖泊——从壮观到微观

作者:孙乘 suncheng56080@163.com 06年我来过这里,它叫壶口瀑布,位于山西临汾郊县,是黄河第一大瀑布。拿全国来讲,仅次于黄果树瀑布。 还没走近,就能听见它咆哮的动静儿,你会后怕自己的渺小。两岸苍山夹谷,黄河水奔涌而 来,却巨拢在这峡谷中,收为一股,跃入深潭,又激起团团水云,雾烟升空,可谓气势山河。可是当我拍它的时候,不免有矿泉水瓶之糟的抢 镜,大煞风景。这是所有人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许你的镜头可以躲开它,也许你是ps高手,但这正是一个罪证,一个纪念。 乡里人告诉我,这些年这里的中下游经常断流,黄河不光是一道风景,更是养育我们民族的 河流。若干时间后,我们只有指着石台上流下的稀水,说那就是袖珍版的瀑布了。

camp展厅:回望玉树

禅古寺僧人搬运倒塌的佛堂里的佛像。 任建军  摄影 青海摄影师任建军给我发来一些照片,是青海六名本土摄影师在地震期间拍摄的照片。 当灾难影像如潮水般涌来又如潮水般退去,此时此刻再看这些照片,心中五味杂陈。 见证之力 青海六名本土摄影师玉树地震作品 任建军/文 玉树地震过后,各种照片和影像制品铺天盖地而来,一时让我不知所措。我从自己和另外五名摄影师的众多照片里每人挑选了几幅组成了这个作品集,在挑选照片的过程中,我挑选了地震后安静的画面,在以人物为主的画面中,挑选了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关系的照片。当时也没多想照片的出路,算是用照片这种方式对大家都具有的一种玉树情结的一个交代吧。 摄影师:青林 贺大明 陈友钧 张旭英 海忆水 任建军 地震灾区扎西达通村的灾民接受寺院活佛的祈福和抚慰。青林  摄影 结古镇一藏族老人在地震废墟上小憩。张旭英  摄影 一活佛打电话安排灾民的物质发放情况,他的弟子当时显得非常焦急。张旭英  摄影 部队战士暂为防止哄抢隔离灾民与救灾物质。陈友钧   摄影 在扎西大通火葬场,一藏族老人怀抱着遇难孙子的遗体久久不愿将遗体交给火葬现场负责火葬仪式的僧人。 海忆水   摄影 禅古寺,一小喇嘛整理从他的僧舍翻出的衣物。任建军  摄影 结古镇,一喇嘛的亲戚从废墟中救出两只藏獒。张旭英  摄影 (…) Read more

坟场

博客The Prison photography的一篇帖子吸引了我,博主介绍了两位摄影师拍摄的垃圾场,画面皆十分惨淡孤独。 不过,这两位摄影师的出发点却并不相同。 摄影师Stanley Greene也算是报道摄影的中坚人物,他和几位同仁共同建立了Noor图片社,他所拍摄的垃圾场,不远处就是冰川,照片的拍摄地点是格陵兰岛。在Stanley的图片说明里有这样的句子:“这不是你我的天气,是其他人的天气,但是如果没有了冰川,我们都会死亡。” Kurt Tong的垃圾场照片来自他的专题《别了,拉布拉多》,拉布拉多是加拿大东海岸的一片人烟稀少的土地,随着自然生态的变化,这里变得愈发孤僻。摄影师的作品说明有这样一句话:曾经,这里的水里满是鱼儿,那时候,生活很艰难。如今,鱼已经杳无踪影,生活则全然无法继续。 这两张照片让我想到了另一位摄影师Alan Berner,他是西雅图时报的摄影记者,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就开始记录美国西部的繁荣期时候,现代生活给其带来的人工痕迹。评论家这样点评他的作品:“我们曾经以为西部如此广阔,这种英雄主义的风景会让那些大步踏过西部土地的人自动变成英雄。但我们已经从一个英雄时代进入了一个近乎不合逻辑的时代。” 这种“不合逻辑”的生活也出现在中国摄影师王久良的镜头里,他的个展《垃圾围城》最近在宋庄美术馆开幕,展场也被垃圾所包围。 你看到的这张照片图片说明是这样的:这200多只绵羊整个冬天都在这里翻捡着可吃的东西,早已形成条件反射同拾荒者们一同冲向每一辆前来的垃圾车。 感谢王久良和这些拍摄垃圾场的摄影师,他们的照片在提醒我们,我们不加节制的生活所造就的将是一个埋葬人类未来的坟场。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