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太多,看见太少

当数码相机CCD的发明者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并未有太多轰动,也没有任何争议。这和印刷术的发明并不相同,据说目前仍有至少7个城市在争夺印刷机诞生地的美誉,这背后又是更多声称自己是这项发明所有者的科学家。对印刷机诞生的重视也体现在一些学者的谈话中,他们认为,印刷使一个人的言谈以及论著得以万事流芳,从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和普遍的自我观念。 这文章的第一段有些拗口,这些思绪的产生源于昨天看到的一部纪录片的片断。《相机,相机》(camera camera)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被照相机介入的世界,在影片介绍中,一双手拨弄着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幕,照片倏地显现、变清晰,随后是下一张,再下一张,这场景伴随着沉闷的色调使得那双手也很乏味,那台平淡无奇的相机是典型的工业化流水线产品。当人类眼中的东西被相机外化,保存,当人类不仅可以把言谈保留,同时也可以把眼光保留,是否照相机应该是继印刷机之后的另一项伟大的发明呢? 观看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印象,仿佛是在阅读电影版本的《论摄影》,我不能说已经将这本书完全读懂,我捕捉到的是苏姗桑塔格对“照相机”这个玩意儿爱恨交加的态度,而这本书可以让人一读再读的原因就在于此,你发现作者并不能给“照相”一个结论,这迫使你和她一起思考探索。 这部纪录片也是如此,不过,它有些怪异,甚至诡异,在影片里,照相这种行为变得非常乏味。影片记录了旅游者们的旅游经历,但是在这个现代社会里,旅游是令人沮丧的,一方面,相机阻隔了眼睛和世界的接触,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原因——无所不在的影像让人类的视觉经验前所未有地丰富,这使得任何一个所谓“旅游圣地”都不再陌生,你的身体还没有去的时候,你的眼睛已经到过了。 《纽约时报》上有一篇这个影片的评论,叫做《镜头太多,眼睛太少》(too many lens too few eyes),我将之略微修改当作这篇博客的标题,不过,所谓“看太多,看见太少”的说法仍然显得有些过于自大,因为我们并不能摆脱相机的诱惑,并且会一直天真地认为相机在保存我们的眼光,这意味着我们还要花一些时间才能了解这个有着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灵的神秘之物。

周一消息树

看球记 这个足球,只有十一个人能够参与,剩下的都是旁观者…… 1,古老相册 Flickr里的宝贵财富是各个博物馆的公权照片陈列。借着世界杯,荷兰国家档案馆翻检出自己老照片里关于足球的照片,做成了一个相片集。足球是一项多么健康美妙的运动,这些历史照片即是证明。 1932年的一场足球比赛 1920年,一场女子足球比赛开始,队员互致问候。 1931年,球场外欢呼的男童。 2, 一棵树下的场外观众 英国卫报推出了一个和波士顿大图集纳类似的图片集锦Eyewitness,更为前卫一点儿的是,配套的还有一个面向ipad的Apps。 我被某日相片集中的中国小两口看球的照片吸引。照片里展示的是底层人的家当,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Muhammed Muheisen/AP 3,球迷 粉丝(fans)这个词是不是源于足球呢?在我看来,球迷是最值得尊敬的粉丝群落。原因?嘿嘿,我也不知道 摄影师Dean Dorat用照片探索球迷观战时候的百态,这些照片拍自2006年世界杯,地点遍布伦敦和巴黎的各个酒馆儿。这些看球的人表情甚为耐人寻味,那是在看球么?仿佛陶醉在一出戏剧里面。

工作坊学员作品:《城》

从今天起,我将陆续刊登1416工作坊学员的作品,这也是camp9的放映作品。仍然非常怀念工作坊成员在北京聚会的日子,当时在一种繁忙的状态中未能来得及细细品味,现在倒是时常闪回过去的一些片断。 这些作品不是学员的最终作品,有的仍旧是一个开始。在公开放映的时候,我们接受了现场观众各种不同角度的批评。有的时候,我觉得批评的频道无法对接让人抓狂,而转念一想,这些毫无功利之心的批评其实挺珍贵的。所以,我怀念这个工作坊的大部分原因也即是在此,每日热闹地讨论想什么,拍什么,怎么拍,那个时候我们都很纯粹。 好了,我不啰嗦了,作品在此: 1,陈文俊  《城》 我在寻找和记录,大家发生在广州的故事,对广州的感觉,以及在广州生活的状态和方式、方法。并希望通过这个摄影项目,把“味道”找出来,因为我是一个对广州失去了“味觉”的人。 I try to find out and record people’s stories in Guangzhou, their feelings and the ways for living in the city. I feel hard (…) Read more

这样的非洲

今晚,有一个足球要在非洲“爆炸”登场。报章报道,有些中国记者在南非遭到抢劫。而我却忽然意识到,去年,“黑色”超越“黄色”成为美国艺术市场宠儿,除了奥巴马,也有聪明人对这个即将引来万众瞩目的喧嚣的足球场的期待。人们如同炒作大蒜一样,“抢劫”非洲市场,期待黑色明星迅速升值。 我从收集的链接里翻出两枚,是我喜欢的拍摄非洲的摄影师。我希望我对这些照片的喜爱并非如同那些西方人热衷某些中国照片一样,是被照片里的异域景象所震惊,而不是对人的关注。不过,这话说得过于无聊,有谁,会对陌生人轻易表示“人道主义“关怀呢? Viviane Sassen,荷兰女摄影师,小的时候跟随当医生的父亲在肯尼亚长大。成年以后,重返非洲,摄影成为她用来追溯回忆的方式。作品《凤凰树》,《紫外线绘图本子》 Francesco Giusti,这个链接什么时候收藏的都不记得了,摄影者仿佛是个意大利人,他的照片都没有图片说明,翻看照片,回忆起当时喜欢的是照片的艳俗和非洲人那种旁若无人的耍宝气质。

看不见的照相机

这机器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它的名字叫做Buttons,是照相机中的“盲视者” 和普通照相机一样,它也有一个按钮,红色的。但奇怪的是,它没有镜头。你按下快门,这台机器并没有记录什么。它也有一个显示屏幕,也许是几分钟,又有可能是几个钟头,这个屏幕上会显示出一张照片——那并非是你拍摄的,而是一个不知名的家伙,他在同一时刻和你按下了按钮,随后可能将之上传到网络上,这台相机的“拍摄”,实际上是在帮你搜索他人的记忆。 机器的制造者说: 摄影已经成为一种“超链接”行为,制作一张照片放在相册里不再是摄影的终点,通过网络相册将之发布出来,已成为我们分享各自视觉记忆的一种主要渠道。因此,摄影行为已经从一种对记忆的保留延展到一种通讯行为,它使得我们如何看待现实,如何对待记忆以及如何使用其叙事等等诸多行为都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将拍摄视为通信,这很好。我按下按钮,对一个遥远的你寄去一声问候,也请这个神秘的盒子告诉我,那个时刻你看到了什么。

选秀以及“陈词滥调”词汇表

对于各种各样的摄影选秀活动,我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究竟哪些人能够得到评委的青睐?这多少带有一些八卦心态。 一, Santa Fe的选择 Santa Fe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摄影作品见面会,最近这个见面会根据所递交的作品评选出了几项获奖作品:Santa Fe中心之选,最佳摄影项目奖,摄影项目助推奖。 Fotofest的选择 另一个美国著名的选秀活动,中国摄影师非常熟悉,其在北京举办的见面会为很多中国年轻摄影师走上国际舞台搭建了桥梁。当下fotofest的双年展正在举行,今年的主题是美国当代摄影(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成为摄影艺术的中心,现今它还在为摄影的发展贡献着什么?),展览中有一个单元为“专家的选择”,展出了专家从去年见面会中选出的优秀作品。 法国的选择 《才华摄影基金》是法国摄影杂志Photographie.com于1998年开始创办的选秀平台,每季度都会从纪实/报道摄影、 肖像摄影、 时尚摄影与空间/风光摄影四个大类中选择年轻摄影师作品推荐到阿尔勒摄影节和巴黎摄影博览会上去展出。 这个基金历年来的优秀作品即将在北京映画廊展出,名为《 透过Photographie.com的镜头看法国当代新摄影 》 对于中国年轻摄影师来说,另一个好消息是,才华摄影基金已经设立了中国赛区,目前正在征稿。 二 陈词滥调 让我感兴趣的是在Santa Fe评委针对获奖者发言里所谈到的一个话题:“当今,摄影师作品的词汇表应该得到扩充。” 见面会的评委指出,时下摄影师必须面对已经在高浓度信息中被充分浸泡的新一代读者,他们扩展的视野需要摄影师要超越读者的期待带来新的主题。 评委总结出作品见面会中摄影师着重关注的话题: 衰老、死亡Aging/Dying 鸟 Birds 切尔诺贝利25周年纪念Chernobyl 25th Anniversary 婴儿诞生Childbirth (…) Read more

我不知道自已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已不要什么

回到家,发现邮箱里躺着几封信,是对街头摄影的疑虑,随后又看到网站上的留言讨论,本来就要刊发王轶庶的这篇文章,现在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我喜欢这篇文章。对街头摄影的严密定义是无法做出也没有必要的,我觉得这个话题最有趣的是地方应该是这个叫做“街头摄影”的玩意儿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为什么要存在。(呵呵,这句话如同这篇文章的标题一样拗口)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王轶庶文 其实在我的概念里,没有街头摄影这种分类,一个摄影者从端起相机时,他拍过的所有照片就应该是一个整体。没有形 成整体或整体感不强,只能说是作者走神了而不是摄影分裂了。即使“在街头拍照”这种活动,从字面上看,也有很多可能性。 爱抬杠的肯定会想到,交警偷拍算不算,遍地的摄像头算不算,说笑了。 但我明白“街头摄影”这种提法的意思,一转念脑子里闪过不少来自街头的摄影名作,从斯蒂格里茨到布拉塞,从柯特 兹到布列松,从弗兰克到李弗瑞兰德。。。那些史上名作能传到今天,还能让人看下去,还有可咀嚼的味道。仅仅从我自已的观 感上来说,那些值得看的照片,大多跟街头没关系,跟时间地点更没关系。然而描述好照片的传神实在困难,有时候仅仅是趣味 。布列松的那个跳过水洼的人,李佛瑞兰德的那个毛领子女人后面的摄影者影子,说明了什么?柯特兹拍了一辈子,其实都在研 究形式。能说西装肯定比中山装好看么。我只能说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比如喜欢寇德卡,他苏军入捷克却不喜欢。布列松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的,喜欢的也很少。当然喜欢罗伯特弗兰克,他的每一张照片都犹如启示。 摄影从拍摄到鉴赏,我觉得就应该是个沉默的行为。照片是很透明的,言语却很难做到透明。摄影这词有点复杂,我是 学中文的,我知道文学这个词下面可以分出上百个分类。但讨论文学的都知道,真正的文学是很小的一块,而且是用这很小的一 块衡量大多数的作家。最好的东西都是说人的,能把世界描绘到抽象层面,探讨形而上的问题。摄影更复杂,因为摄影本身有很 大的工具属性,我们现在更是生活在一个照片的世界,时时刻刻都需要照片的帮助,这时候说自已是个摄影人,真挺尴尬的。我 只能说那些能明确解释,并描述意义和功能的,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照片。好照片的迷人之处很多,起码得有神秘感,超验感 ,诚实是必须的。 拎着相机出门,走出楼外,外面各种车声哄的一声扑过来,人那么多,走路要看两边,有时地上还有狗屎,灰霾下的阳 光,是一种彩色摄影很讨厌的青白色,这是候常有一种茫然感,我往往不知道我要找什么,但我知道我不要什么。不要什么也往 往是事后翻拣照片才会坚决,这很正常,目标很明确的摄影我倒是怀疑。世事变化的这么快,中国或地球这么热闹,倒处是眼睛 和镜头。常常想,还是路边的石头更深刻更洞见,别说时代,别说当下,别说历史,就算整个人类的出现,对于任何一块亿年成 形的石头来说,那都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 但石头没有生命,活着才是体验。事情还是要做,要不怎么打发时间,何况琐事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压迫,生计生活生 命,哪个事都得捱着,排着队等着你去感受。 我觉得摄影的一个秘技是:关于题材或者想法,事前考虑的越细,越面面俱到,就越无法得到一张好照片。照片不讲道 理,道理都对的照片,肯定是干瘪无味的。当然要考虑大方向,可意义和用途掂对的过于周密的照片,有很大的可能会沦为资料 照片或文献照片。这么看来,摄影和人生这两个词多么相像。即使现在有这么多热闹的摄影形态,有那么多有趣的方案和项目, 我还是相信直觉,通感,诚恳。愿意把摄影界定为一种举起相机,与被摄物产生心电感应的行为。它应该是随机的,机敏的,冲 (…) Read more

“真照片”过滤器

请原谅,我又要搅浑水,因为你看到这个标题会惊呼?这个世界究竟有哪里是真的?更不要说过滤“真”“假”! 不是我,是美国一家商业图片库。当然,我有些标题党。事实上,这家图片社(aurora)所着手的工作是给图库里的报道类图片贴上“J-Tag”(journalistic)的标签。 这个Journalistic还真的有些难翻译,套到汉语里的一些约定俗称的概念里都有些麻烦,比如说“新闻摄影”,“报道摄影”,这些语汇都不能更为精准地表达英语里“journalistic”的概念。于是,我就用了我们小时候一个非常纯真的概念——“真照片”来形容它,是前photoshop时代来自现场的真照片。 Aurora在图库高级检索里设置了一个过滤器,用户选择J-Tag一项,他们检索出的就是其所期待的“真照片”。对于什么是所谓真照片,Aurora也不厌其烦地对之进行了定义: 1,抓拍的,能够再现图片拍摄时刻状况的照片。 2,摆拍的,人物在他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中的肖像,通常是为杂志拍摄的。照片没有经过修饰,被摄对象不是模特,摄影者不是通过付费的方式给被摄对象拍照。 3,照片允许在一定程度下用数字技术进行调整,允许的调整手段包括:亮度、反差、饱和度的微微调整,前提是不能改变摄影师所看到的现场的状况。照片的最小范围内的锐化是允许的。 4,照片允许在一定程度下进行修饰,允许的修饰手段包括,清除底片上的脏点划痕,以及ccd上的脏点。不允许在画面上清除内容,比如被摄对象脸上的胎记,瑕斑,痔这都是禁止的。 5,可以用多张照片组合成宽幅或者其他类似画幅的照片,但是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对照相机当时所对准的现实的如实表现。 6,黑白照片不应该经过染色和调色,并且使用以上所有的规定。 Aurora还提出了什么照片不能归类为真照片: 1,用数字手段在画面中增加或者移除嗯和除划痕和脏点以外的东西,比如:痘痘,脏东西,镜头的炫光,电线,商标,标志,人物。 2,用两张或者以上的照片拼贴成一张新的照片。 3,对照片的亮度,反差和饱和度的处理改变了摄影者和现场人员眼见的现实。 4,被摄对象是模特或者是通过付费的方式被邀请拍照。 5,被摄对象的服装或者所使用的设备和道具是摄影师提供的。 真照片过滤器让我想到了很久以前提到的 Fred Ritchin提出的用镜头拍摄和非镜头拍摄两个小符号来区分数字现实和镜头现实的概念。 相关链接:两个小符号的智慧 这两种努力背后是这样一个事实——不要说谎,把你所做的都原本呈现给受众。而当Aurora把照片加上真实的标签来售卖的时候还有这样一层隐含意义——“真实”已经成为当下一种稀缺的资源: 在Aurora图库里检索“china”,得到21839张照片,加上真实标签过滤,还剩下1835张照片。

什么是街头摄影?

Camp10的主题定为“街头摄影”,陆陆续续收到一些照片,照片当然都是街头拍摄的,可是这些作品却让我有些困惑,究竟什么是街头摄影,应该如何给其一个定位?我发现难以将之表达清楚。 Garry Winogrand摄影 一个最为形而下的角度,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一切在街头拍摄的照片都应该归类为街头摄影。万物皆自然生长,并非种植在一个个格子里,可以对之进行精准而科学的切割,“定义”与“分类”面对活生生的生活往往是徒劳。从这个意义上讲,布列松爷爷的东西是街头,弗兰克大师的作品也是街头,甚至神经兮兮的阿勃丝女士的照片也是街头。不过,即使用这样一个大篮子装着,“街头摄影”这个名字还是透露了它的一些气质:没有城市就没有街头(street),街头摄影是人类在不断扩张的钢筋水泥的建筑夹缝中找乐子。 但是,站在另一个形而上的角度,“街头摄影”有其帮派,也有其帮规。在这里介绍一个街头摄影网站“In Public”。网站已经成立10年,刚刚出版了一本名字就叫做“10”的画册。网站创始人这样分析街头摄影的特点: 1,从总体上讲,街头摄影师的拍摄没有任何预设的“主题”,他们从来不会为了去拍照而拍照。 Lee Friedlander摄影 2,街头摄影的魅力之一,每一张照片的拍摄都是在对一个瞬间精准的控制和一个完全凭借直觉而按下快门的行为中产生,是一个审慎交织着冲动的过程,融合了看似矛盾的两种思考:理性与感性。 3,街头摄影还孕育着另一对矛盾,摄影者的拍摄有的时候是有些“癫狂”的,他们半醉着走在街头,看到的是现实,拍下的却是他们心中的超现实。 4,街头摄影师的拍摄往往是一种移情,当他们沉浸在对街头人生的观察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看自己的人生。 Joel Meyerowitz摄影 我在前一阵子突然爱上了街头摄影,这一方面源于我对城市生活的迷恋——没办法,从村里出来的,比较土气——我很希望通过那些活生生的街头影像发现我目前新生活的模样。另一方,这又是我对北京没有街头摄影的困惑,不过,有人已经给我了一个答案,北京不可能有街头摄影,“公路摄影”还比较靠谱。 当过每一条马路都气喘吁吁,当每一个人都对你的镜头充满敌意,当每一股人流都是在地下铁冲进冲出,你会知道我为何如此怀念街头摄影。街头摄影是人肉味儿的,不是塑料,不是金属,也不是机器。

你好,1416

早晨醒来,世界末日仍然没有来到。 前一个晚上,我们从北京仅存的旧式家属楼的绿荫下走过,讨论世界各 地出现的无底洞。 玩具相机party来了五位小朋友,我们喝了horse奉献的酒,没有买门票。 七点开始,在闷热的房间里,一群人汗流浃背地探讨摄影问题,是作者 的无关、观者的有关、没有答案的讨论,结束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头大。曾翰很顽固,顽固是对的。 后来,我们都没有离去,讨论一些更为绝望的问题,有关权力。灯灭 了,我们在巷口的大排档继续,毛豆没了,花生酸了。灯又灭了。这导致我忽然很害怕回家。 早晨醒来,很累。 其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文字写出来是这样的? 如果有一个清晨,不能点开1416教室,不能打开这个给我带来复杂的情绪,各种奇怪的朋友,多样真诚交流的属地,我会感到不安。请原谅,无论你们如何感慨这里所 提供的信息,所谓对摄影专业的讨论,这个博客始终是写给我自己的。 它是我在旧式体制里寻找一个个人化出口的的希望,是我唯一能够确凿 把握,也因此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它要继续,而且要更好——我又搬家了,可爱的Horse老师和伟大的刘阳花了很多功夫给我装饰这个新家,功能又递进了,一些好的文章可以在页面上停留久一些,活动的通知和总结也更容 易找到。最近几天,我都在这里偷偷摸摸地搬运文章,欣喜地等待着开张的一天…… 碰到一个哥们,他问我,你到底想做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博 客,这个小世界让我感到轻松,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真好,这个清晨,我们又能见面,我是那么感谢因为从这里出发而和你 们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相遇。 你好!1416……

1416新教室阅读指南

有很多朋友都反映新教室看起来太炫,似乎有很多分类。其实这里的结构总体来说还是和以前的旧1416是相同的。 1,分类导航栏 这个导航栏比以前清楚了很多,其实是我用整个寒假逐步整理,重新分类形成的。里面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当你需要查阅一些过往文章的时候,会容易 许多。其中“逆光观影”将会逐渐建设成一个评论性的栏目。“影像观察”是对行业动态的介绍。“视觉文化”是邀请读者参与的栏目。 摄影资源这个部分还不够完善,有些乱,我还会梳理,希望以后这个栏目能够形成一个资源库。 2,热图区 这个区域的设置是为了让一些花了很大力气写出的长文章,有趣的文章,在页面上多留几天,如果当时没有时间读,希望以后你偶然到网站上逛的时候再读一 下这些文章。 这个区域有个小小的bug,你必须点击文章标题才能进入阅读。 3,最新帖子 这里就是每天的最新文章啦,上面会有活动通知等小广播。 4,活动区 camp的各种回放,ofpix的工作坊,图游记,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会在这里热闹一下。 5,过往文章 页面最下面,第二屏的位置就是近期的文章列表。 总的来说,对于老读者而言,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阅读1416,页面上的这些信息(有所重复)可能会让其感到过于纷乱,你们可以主要关注最新文章这个区 域。 这次改版,我希望1416变得更加杂志化一些,其实这个页面会给我带来很多压力,因为要多写一些能够“留得住”的文章,而不能只是快餐了。嘿嘿,真 是自找麻烦呢。

本周评论+camp10征募

每次播放CAMP的片子,都有收获。活动也是越来越好。如果有时间、精力和人手,不妨将每一期活动做成电子杂志。也许是奢 侈的想法啦。 把每期的片子、会议现场的片子,会议的讨论重点,参与人员的姓名,博客,录音等等,诸如此类的材料汇编成电子杂志,定期发行,哈。这可见证了CAMP的发 展,也为不能到现场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 (阿三on camp8回放:乡愁(2)) 借 着这个评论我趁机征募一个camp10的志愿者,能够帮助我们组织camp10的活动,有意者请发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

camp8回放:任悦与李杰聊天

李杰的《生活在汉江边上》是camp8上最动人心弦的作品,我喜欢它们还有另一重含义,我已经很久没有梦到老家——陕西西 安近郊的一个小村庄:渠湾,而这些照片,带着泥土的清新,带我回到童年,核桃树,知了猴,刚刚掰的玉米……。我很惊讶,这种平静的生活依然是现实中的一种 存在!它们真的存在么?那只是摄影师为我们营造的一个乌托邦? 我和李杰用邮件聊天。我不喜欢“访谈”——那是一种肢解人的提问。 任:这次camp的来稿有几组都是有关自己家乡的,看这些照片,我终于能够找到一些“人味儿了”,画面里的那些人,生活,都是久违的,让 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们竟然还能那么鲜活地存在着。 不是特别了解你,我们做个小小的对话好么,很简单,就和聊天一样。 李: 我很喜欢摄影,以前是搞机械的,中专毕业到兵工厂工作3年,由于实在不喜欢工厂枯燥的生活,又进入西美学习了4年摄影,现在在做摄影教育培训,工作中暂时 远离相机。呵呵。我比较喜欢布列松、寇徳卡的作品,平时喜欢带着相机到处乱转,我觉得这样很开心,可 以暂时忘掉工作、生活的压力。想做个自由摄影师,但是又得考虑生活,所以比较矛盾,想听听你的建议。我还是个夜猫子,喜欢夜里静静的 思考问题。呵呵。 《割草的少年》-陕西勉县河南-2004 任: 你说的自由摄影师和谋生的压力,确实是一个矛盾。而这个矛盾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照片给谁拍的问题。当你要用照片谋生的时候,可能就 不能像你现在这样“自在地”拍照了。而且在拍摄方法上面也难免收到一些流行的方式的影响。 你的照片依然用了很经典的方式拍摄,可以看到布列松和寇德卡对你的影响。不过,我很好奇,因为现在有很多这种沿着河流的拍摄方式,但大多数都是用 中画幅甚至大画幅,而且强调照片和现实的剥离。这些流行的东西对你有影响么?我还非常想知道,你如何能够拍摄到那么原汁原味的生活,很恬静,但是 似乎也带着一点点忧伤和离逝的感觉。这样的生活真的存在么?你用了多长时间拍摄这组照片? 另外,这种田园般的生活中没有矛盾么? 《摆渡》-汉江吴寨段-2006 李:很久没有这样写过信了,感觉很好。仿佛回到了上中专那阵给初中好友写信,聊天。 我受经典影像影响确实比较 深,这组照片全是用胶片拍摄的,用了一台禄莱35毫米(镜头)定焦傻瓜相机和一台美 能达单反相机(28毫米定焦镜头)拍的。我喜欢抓拍,不去干涉被摄对象,我也只是在这里生活的路人甲而已,在走路过程中突 然发现一个好的画面举起相机就拍下来,只有在拍照的一瞬间他们才可能发现我在干什么。若使用大画幅或者中画幅相机,我想我只能记录环境而抓取不了他们的真 实生活状态。与拍其他照片不同,我对这里是有感情的,我需要的就是这些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剥 离了现实寄托的就不是我的感情,而是其他的想法了。 回忆总是一些美好的东西,我在这里主要不是要去向别人展示我的家乡,更多的是寻找我记忆的片段,所 有的画面都是儿时亲身经历或者见过的,我一有时间就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田间小巷,去找寻儿时的场景。毕竟这些记忆都已远去,再也回不来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