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什么?

昨天去奇遇花园,Horse和我分享了一句摄影名言:照片,是要想到才能拍到。

这个道理太简单了,但是,在那个名为“摄影”的过程中,我们又有多少人是把一切都交给了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大脑呢?

前两天,我阅读了一篇文字,是覃里雯写给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溢达:流动的工厂》讲的是一家香港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工厂,内中有这样一些文字:

高鼻深目的维吾尔族员工坐在地上飞快地用手扯开成千上万吨的棉花,挑出里面的羽毛、头发、色线、纸片、塑料……还没有机器可以替代人完成这项活计。…… 温柔洁白的棉纱,像拉面一样,打着旋儿,整齐地堆积在塑料桶里。 ……在千里之外的高明,这些棉纱会变成彩色瀑布,然后在一望无际的缝纫机森林里变成昂贵的衬衫。20岁左右的小姑娘们做完衬衫,就嘻嘻哈哈地挤上班车,进城去,买便宜的衬衫。

在高明,听一场音乐会要坐好几小时的车。安静的小街上,灰腻的餐馆门口贴着“滋补猪胎盘”字样,一辆脏兮兮的小货车上贴满半裸女郎的照片。“异域婚俗探秘”,电影传单飘到街边堆积的垃圾上。一到下午,所有的人都在睡觉,餐馆的女服务员趴在油亮的桌子上,睡得都忘了收钱。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摄影师跟随。

我惊呼:怎么没有照片,太可惜了!

继而我却又发现:这样一篇文章根本不需要照片,作者的观点在那里,视线也在那里,文字也能写出“照片”来。

说到工厂这个话题,摄影师Justin Jin的图片报道《午夜深蓝》(midnight blue)很是让我唏嘘,照片拍摄的是代表西方流行文化精神的牛仔裤背后的中国工人的劳作。这组照片笼罩着夜晚气氛,蓝调是牛仔裤布料的颜色,却也暗示着劳作者的忧伤,整组报道仿佛是一篇遣词造句非常用心的文章。

作者网站上还有杂志发表的小样展示,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张照片上:

Justin Jin 摄影

在这张照片刊登到版面之前,并没有引起我太多注意。当它被放大,置于一个对开页,配上一句带有煽动语气的文字,我不得不开始关注照片的细节——在深夜工作的母亲,躺在堆积如山的牛仔裤里熟睡的孩子——这引发我的感慨,也让我仿佛看到摄影师在注视这个瞬间时候,心中所升起的怜悯与关爱。

这个小例子让我再次询问自己:应该如何看照片?

一些所谓专业的看照片的方法,越来越让我感到不安。这种观看方法是前摄影时代的方式,在摄影术依然是大众遥不可及的,特权阶层的工具的时候,我们可以以这种带有一定距离感的方法看照片,探讨这个摄影师如何使用这种介质说话。

但当新技术让摄影变得和说话一样简单的时候,照片堆砌在生活的各处,我发现我最需要的是钻进照片里面观看,此时,作者已经被离散了,看每一张照片,都仿佛是我在现场“重新拍照”。

这些年,我还学到了这样一些看照片的方法:

不看单张的照片,而要看更多照片

除了照片,还想看文字

观看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

这种观看为我带来很多乐趣,没有坏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价值。

其实,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带有特权阶层色彩的“摄影”已经消失了,这使得我们对“摄影”这个话题的讨论,也应该从“眼睛”回到“大脑”。事实上,没有一种观看是纯洁的,所有的观看都带有分析——或许,只有那些为了摄影而观看的行为是个例外。

Comments (20) Write a comment

  1. 你应该继续讨论照片和文字的力量/作用对比。就像之前一篇你讨论Alec Soth, 说他是在用照片写散文,可是真正写散文用文字来表达密西西比的人们呢。也许你会说这俩者不可比吧,不过。。。

    Reply

    • 你怎么就知道我会说不可比呢?哈哈。你说对了。

      我要说的不可比,是说用不着从优劣的角度去比较二者,soth用照片写散文,文学青年也用文字写散文,大家都可以写呀,但味道应该完全不一样吧,这不就很好么。

      当然,媒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但是从根本上说,用好了,两者并没有任何力量强弱上的差异。

      Reply

  2. 要看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样才是完整的恢复时光——这是摄影术的本质。现在很多摄影介绍网站都不加入太多的文字说明,只是罗列照片,当然,时尚摄影类的作品,文字的地位不太重,但是纪实类摄影,作者的说明文字或者叙事文字就太重要了。反之,纪实作品的力量就会被大大消减。

    Reply

  3. 思考有多远,你的照片就能达到多远,尽管到达的过程充满着未知,但努力的过程也是自我不但超越的过程。

    说不如做,要思考着做,不能盲目。

    Reply

  4. 关于摄影的两句话视乎有点矛盾:

    1-我不知道自已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已不要什么
    2-摄影名言:照片,是要想到才能拍到

    :)

    Reply

    • 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也是一种选择,有选择就有思考,这句话和想到才能拍到并不矛盾。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主张的是凭借直觉拍摄,无功利拍摄,但一种真正好的直觉的形成,背后依然是思考的结果。

      Reply

  5. 以前拍图玩儿光影,现在多是注重情感了。品味变了哈。至于文字描述那段,我遇到过不少尴尬,和文字一起出去,他们大写特写,“合理联想”,到最后,大家都问,图片呢,图片在哪儿,摄影跑哪儿去了?着实冤枉啊,文字可以“无中生有”,照片则是“无图无真相”,呵呵。

    Reply

  6. 很多时候,观看照片都蕴含着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你在看之前,便告诉自己,摄影师认真拍摄了那些照片,我一定能够从中看到震撼我的东西。那么,你便会更容易欣赏眼前的作品。这是一种好的暗示,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好照片。但世界的公平在于,摄影师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拍摄,否则,也不要指望别人能从中发现美。

    Reply

  7. 在摄影发明之前 真相是否存在呢?

    那时的人们是更容易受鼓动(或者蛊惑)还是更理智(或者麻木)呢?

    “钻进去”会不会带上了想象的成份呢?照片的信息量比文字来的大 所以是否有必要提倡“节制”的创作和阅读习惯呢?

    我觉得 照片已经成为一种强势媒介 每个人都有成为照片俘虏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 让一张照片仅仅成为一张照片 如何:)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