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狂欢 新闻在哭泣

Tom Stoddar摄影 一家公司又为媒体提供了一个新鲜的网络应用,它的基本路径是:图片是网络上最受欢迎的信息,那就把读者的目光锚定在图片上。 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福克斯体育(Fox Sport)已经应用了这个高科技。网站访问者在阅读照片的时候,只要轻触图片,就会出现一个信息模块,分成Twitter,Yutube等栏目,社交网站上与此照片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在点击间获得,显示在图片上面。 这些新玩意儿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每天层出不穷。 看到图片的价值在网络上变得如此重要,新闻摄影记者们是否应该为此欢呼雀跃呢? 且慢,且慢,你再仔细看,是什么样的照片被得以重用,推荐这项新产品,开发公司使用的是一张体育明星的照片。 当一切为了点击率的时候,被新技术武装的新媒体能为新闻做些什么?它能够让深度报道和严肃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么?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新媒体的论坛,看了一些内部资料,这些多媒体作品做得非常精彩,有的是记者在矿难现场的录音,为拯救生命发出的呐喊声嘶力竭,有的是强拆现场市民自己的录像,粉尘包围下一个人颤巍巍地从将近倒塌的楼房中走出,跪地。可是,这些信息,并没有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也没有管道能够让我阅读,它们再沉重,生命力都无比短暂。 有没有可能让好新闻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商业价值?对于后一个问题,曾多次担任荷赛评审主席,曾任马格南图片社负责人的 Neil Burgess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关于新闻摄影死亡这事儿我听了30多年了,今天我就大胆走上前一步,宣布,新闻摄影在2010年8月1日,正式死亡。阿门!” 他的这篇发表在英国编辑记者网站上的文章,对新闻摄影行业在媒体中的状况,做了入木三分的评判: “去年,7个英国摄影记者赢得了荷赛奖,但是他们没有一位是受英国媒体资助的,不过,这不是英国的问题。你可以翻翻时代和新闻周刊,那才叫一个笑话。我真的不敢相信它们还能在报亭里卖出去,我怀疑,它们的存在只是因为那些学校图书馆忘记取消订阅罢了。尽管它们有着一堆有着显赫名头的摄影记者,但是它们做出了多少好的图片报道呢?” 而他最后的这段话则点到了实处: “在全球各种报刊媒体上,我寻遍了新闻摄影报道,却没有任何收获。它们也刊登了一些很像新闻摄影的东西,但是拨开表面,你会发现,这些作品背后都是来自媒体以外的财政支持:是NGO的支持,或者是摄影记者自己掏钱做的项目,或者是摄影记者做自己画册的一部分,以及展览的片断。” Neil Burgess  发言的核心是,对于一个媒体组织(报纸,杂志)——需要不断吸引眼球,经营发展,对于这样的组织机构而言,新闻摄影已经死亡了。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别看它们被新技术裹挟着热闹纷繁,但当它们的目标是逐利(力)的时候,就难得去谈公共利益了。 当然,新闻摄影还是存在的,但它不再是一份职业,而是出自良心,出自社会责任心,它依然存在,未来,做深度摄影报道,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像从事公益事业。Neil因此警告那些即将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别指望从这个工作里赚钱。” 话说得这么难听反倒好了,霍金不是刚刚预言么,地球也就200年的日子好过了,除了钱,总还要有些别的追求吧。

《长江》,一本摄影画册的诞生

Nadav Kander 的摄影项目“长江”要出版了,出版社是HATJE CANTZ,德国一家老牌的艺术图书出版公司,近些年对摄影书也颇为青睐。 让我感兴趣的是,出版社为这本画册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页面,这本九月份即将面世的画册,它的成长过程在这里一览无余。 1,2010年4月,这本书进入出版社的视野: “第一次遇到Nadav是在去年的巴黎摄影节上,第一眼我看到他的作品,就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照片做一本书的好料,值得用最好的印刷和最佳的页面设计。对一个出版人而言,他其实很难在一次现场的相遇中和作者瞬时擦出火花,一拍即合。我们决定在后几个月好好来做这本书,希望它不仅给观者带来愉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 Markus Hartmann,出版人 “有些时候,当我面对一座桥,一条河流,或者其他什么,我会产生一种困惑,我所追求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意义?而最终我判断是否应该继续还是放弃的准则是,想象这张照片放在一本书里的样子。我认为对于摄影媒介来说,书是最为首要的传播方式。书非常美,它把一段生活一部作品集纳起来放在你床头,可以放在夹克衫里,让你随时带着它们旅行。” Nadav Kander ,  《为什么要做一本书》 在伦敦的工作室和画廊的摄影指导编辑照片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在伦敦的工作室和设计师编辑照片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2,2010年5月 编辑和翻译文字,设计版式,选择封面 “摄影书通常图片多于文字,但是并不意味着出版团队只有设计师,文字编辑和翻译同样也要参与其中。所有的文字都要非常精心地编排,因为摄影师一直在全球各地跑动,我们主要通过邮件交流。Nadav的书是双语的(德语,英语)所以要在英文版确认之后展开翻译。其他还有图片说明要考虑,作者的简历要确认,附录,等等各种文字。所以尽管全书只有两篇文章,但我们还是花了三周的时间做文字,然后设计师和我们再用了两周的时间把文字和图片放到一起,优化排版,到了六月底,第一本样书才出来。” Tas Skorupa,英文版主编 去书店寻找灵感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3, 2010年6月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风景旧曾谙 1,过往的我和现在的我 这是一个也许存在于每个人家庭相册里的项目,N年以后,你以相同的姿势模仿幼年的样子拍照。老房子还在么?当年调皮的家养小狗狗已经长大了…… 此活动很民间,开放参与,创办者提醒大家,对比的要诀是:注意还原你的表情和姿势。 2,二战魅影 俄罗斯摄影师Sergey Larenkov把二战的照片和当代的照片精妙地合成在一起,最后的效果令人吃惊,原来我们一直和历史生活在一起。 3,购物单 购物清单体现生活细节,这个专门收集购物单的博客将手写购物清单看做一种文本,它不仅仅透露了你每一餐吃食、生活构成的蛛丝马迹,在这个消费年代,你购买什么也透露了你的样子。 那一天,你为自己准备了怎样的大餐?

工作坊学员作品:妈妈

作者:李亭葳 你看到的这组照片并非是亭葳在工作坊期间完成的作品,相反,是她参与工作坊之前递交的申请照片。她也许是一个工作坊的反证(从技术层面上的摄影不可教),我们最终否定了她工作坊期间的照片,依旧选择了这组照片展示。 “那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我在观察我的妈妈,而她自己可能看不到,无法觉察,我希望能够把她的样子记录下来,给她看。” 这就是这组照片诞生的背景。 对于李亭葳来说,她并非对此表示满意,“它们是带有生活记录色彩的照片,隐含了些许感情能触动到大家,却多有讨巧的倾向。拍自己的妈妈只是我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直觉性的也无目的地。直到现在我都还固执地认为带有隐私性的拍摄记录类似把自己当卖点,如果摄影师自己的身份、角色和故事不干涉读图,只是图片以第一人称在说话,会是多大的挑战。大多历史留名的摄影家都是静悄悄的,那种很牛的自我隐藏的境界又是一座珠峰。我仍然还是想拍与自己的生活有距离的人或物,有些执迷不悟。” 我也希望她能够探索下去……这种直觉继续下去,理性化之后又会是怎样…… 对于我而言,每次看到她的这组作品,都仿佛有些东西如鲠在喉,却又难以表达——我们是否也这样仔细观察过母亲,或者说,我们是否胆敢这样近距离地去观察母亲?

下一站,你在哪里?

昨天半夜到家。离开大理的时候才有时间去看展览。安哥策展的《南方十六人》,还有周庆辉的《黄羊川》我都很喜欢。尤其是后者,过两天单开一个帖子说一说。 在《南方十六人》的展场上碰到了安哥,特地向他表示祝贺,我们聊天的时候,他特别强调“展览的意义所在”。这个话题正好也是我最近关心的,我和鲲鲤摄影影廊合作,明年将策划一个展览,刚刚发布了征集作品的通告。 这个活动叫做“下一站,鲲鲤”,下一站你在哪里?下一站我们在哪里?在安哥的展场上,我时常眯着眼睛想象这些照片照片挂到白墙上的过程,墙上那些细小的铅笔所勾画的记号是一种提示……。 期待与你们的相逢。 这是一个将你的照片郑重地挂在白墙上的机会——上海鲲鲤摄影影廊的“下一站·鲲鲤”(nextkunst.licht)摄影奖,正在公开征集作品。 “下一站·鲲鲤” 摄影奖寻找捧着作品集的摄影师,为它们提供安放之地,摄影奖致力于帮助摄影师在专业的语境中阐释自己的作品,本届活动将邀请摄影教育学者任悦担任策展人。在2009年度的“下一站·鲲鲤”活动中,这个平台支持了五位年轻摄影师展出了他们的作品。 鲲鲤影廊将“展览”作为这次摄影奖的“奖品”,试图帮助在数字时代化语境中成长的新一代摄影师,体验摄影的“魂魄”和物理实体相结合之美,拉近展览的概念和中国青年摄影师之间的距离。 作品征集是开放的,作者的创作可以朝内观照自己,也可以朝外审视世界,可以朝内思考摄影的本质,也可以朝外拓展打破传统摄影疆域,我们最为看重的是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忠于自己的品质。 我们希望从众多投稿中发掘特别的你,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鲲鲤国际影廊将会让你从“下一站·鲲鲤”开始起飞。 征稿要求: 1,我们希望看到的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观点和主题,并非陈词滥调,采用适合的视觉表述方式,并非是形式的哗众取宠,整组照片风格连贯统一,而不是支离破碎。 2,投稿所需要的文件 15张-20张,jpg格式,每幅照片不超过300k。 作品阐释:标题/内容阐释/ 其他关于作品创作特别需要说明的信息。 作者简历 3,征稿信箱 next@kunstlicht.sh 4,征稿时间 2010年7月17日至2010年11月30日

我在国外学摄影(三)为自己拍照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三篇,分享者是Max,他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读摄影本科。这所学校是美国摄影学院派的发起地之一,著名的策展人、摄影史学研究者Van Deren Coke曾在这所学校教书,他所策划的展览“画家和照片,从德拉克罗瓦到沃霍尔”,追踪了画家如何利用照片的历史,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展览。Van还筹建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博物馆,馆藏的Walker Evans和布列松的作品都由他本人捐赠。 Max学业非常繁忙,但他还是很快给我发来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的课程结构和他的一点学习感想。感谢他的分享! 分享者:Max目前就读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本科。 我就读的新墨西哥大学, 学校处在地广人稀的新墨西哥州大沙漠中,摄影系是学校里的艺术学院下的艺术和艺术历史系的一个课程包,但这是美国最早一批将摄影引入大学的艺术院校之一。 艺术史系下又分成两个专业:工作室艺术(Art Studio) 和艺术史(art history), 我在工作室艺术的本科学习,要求是需要有 18个课时的艺术史和 52个课时的工作室艺术。在工作室艺术的课程中,必修基础是绘画(drawing)和平面设计( 2D design), 3D平面设计(3D design),还需要有三门课是从 基础的电子艺术(electronic art),小型金属艺术( small scale metal construction), 陶瓷(ceramics), 摄影(photography),绘画( (…) Read more

在大理,不在大理

非要在大理为“洋人街”树一个牌坊么? 我在大理,但不大想理人。 连着开了两天会。天气从丝丝的小雨转成淅沥沥的雨。巷口的大娘在卖花,石板路上,人们撑起小伞,旧屋檐蜿蜒曲折的小巷延伸到远方,那是云雾缭绕的山。苍山洱海,多么美。 但与我而言,却只感到自己穿梭在一片奇异的景观中,这里是另一个平遥,另一个丽江,另一个什么什么的小镇,有着任何旅游景区都常见的样子,那些把自己堆在沙发里的洋人,那些供人把玩的民族风情。 我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不好,不好。 4号晚上乘火车去昆明,真是的,5号一大早就到,还要等到晚上七点多的飞机回北京。在昆明的这一天应该怎样奇遇一下呢?有谁能给我指点一下?给我发邮件吧。谢谢你。 大理,一只叫做奔奔的阿拉斯加雪橇 把自己藏在储藏间里的嘟帅。

camp10人像

在大理收到吴育琛发来的camp10的肖像,外地的朋友如果很想知道camp现场的氛围,从这些照片也许能够窥视到一些吧。 最后一张是我,我选择了宫仁一在六年前拍摄的北京作为背景,他的照片让我回到了一个我的北京,有一种气息从照片中弥漫出来,陌生而又熟悉。

周一消息树

逆光的游记 camp10结束了,感觉太好了,最舒服的一次camp,当然,每个下一次都比上一次好。 昨晚结束camp,一大早就出差了,趁着出门,种下一棵旅行的树。 1,用flickr去旅行 互联网领域最新的热潮是对“地理位置”(geolocation) 社交信息( social data)和 民智(wisdom of the crowd) 这几种信息的综合利用。摄影师所熟悉的flickr则在此状况下,变成一种导航工具。 Flickr所属的yahoo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应用,目前针对巴塞罗那,巴黎,纽约,三番和伦敦这几个城市,只要旅游者选择一个城市,提出自己的时间要求,这个软件将根据网友上传的照片为其规划旅游路线。 这个玩意儿貌似很靠谱。不过,旅游者带来的照片太多了,这只能让你旅游的状态越来越乏味,比如,我现在在大理,就没有一种“异域”的感觉,所谓见多不怪了,世界大同了。 Marin Parr   small world 2,真是巧,刚刚到云南,就在网碰巧看到一位葡萄牙摄影师 Carlos  Lobo 拍摄的云南照片,标题叫做Far Far East,远远远远的东方,这位家伙还是欧洲中心主义啊。 而他拍的照片呢?将之归于“不明的风景”不过分吧?我对这类照片没有任何贬义,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大家观看方式如此一致? Carlos  Lobo摄影 3,我从昆明到大理,一路颠簸了六个小时,还好,沿途风光秀丽,要是亚当斯同志见到,不知道该消耗多少底片。 说到这位老先生,上周还有一件争端,有人拍卖亚当斯的底片,声称是其花45美元从废品中淘出来的(天地良心,有如此好事?)。对此,亚当斯作品的代理人严重抗议,他一方面质疑这些底片的真假,另一方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对于亚当斯的作品来说,他印制的照片,价值要远远超过底片,因为他制作的照片是对底片完全不一样的诠释,因此,只有印制的照片才是艺术。” (…) Read more

camp10倒计时(4)

今天晚上七点见啦。今天是最后一次公告: camp10放映名单 第一单元  上街去 1,吴承欢  《肉搏街头》 2,对焦不准 《那些你们喜欢的不喜欢的我都喜欢的女人》 3,唐咸英 《背后》 4,陈引 《恩宁路拆迁留守居民》 5,阿三   《北京人》 6,白鸥 《给你一张宝丽来》 第二单元    街头,敏感的神经 1,张君钢(k1973) 《无题》 2,王之涟 《区区奇遇》 3,乐怡   《绝非偶然》 4,占有兵  《工业区。自行车》 5,陈智能  《街头》 6,吴昊     (…) Read more

我的ipad媒体生活(2)

有关Ipad的阅读经验,上次的美好生活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一直难以提起笔来写这个第二部——ipad中文报刊阅读经验,因为较之充满科技感的Wired,把纸媒和网络媒体的阅读方式良性结合的Sports Lllustrated,国内媒体的ipad版本实在是太粗糙,而问题地关键还不在这里,这些不美好,让我觉得未来的中文媒体ipad阅读,也充满了阴霾。 (2)在ipad上你也别想过得美 其实最早在苹果商店里看到中文报刊的时候,还是挺兴奋的。首先下载了南方周末,随后是南方都市报。 《南方周末》的app设计得还算漂亮,不过,内容和其纸质版本没有太多差异,只是多了些些互动,不过,奇怪得是,竟然不能用指头划来划去翻页面,而且内容更新非常慢,要等到出报纸之后才有新内容,对于千变万化的网络来说,它很快就被我忘记了。 《南方都市报》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影像中国”栏目,它和“南都热闻”,“南都评论”,“南都视点”和俱乐部并列,把影像单独列出来,可见视觉对于新媒体传播之必要。这个栏目里除了照片还有多媒体节目,不过,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打开过其中任何一个,连接速度非常慢。而且即使这是一份日报,它的内容更新也同样缓慢。 这两个app不是很完美,却还都将就,但等到《东方早报》的app出来之后,它和《南方都市报》几乎相同的架构,让我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这些媒体如此迅速发布自己的ipad版本,不过是为了占地儿罢了,找一家技术公司山寨一下,仓促上阵,并不在乎读者的阅读体验,其实质是做给广告商的一个姿势。从盈利模式也可以看出来——所有的中文媒体没有一家是收费的,全部免费。 杂志的ipad版,那更叫人失望,中国新闻周刊的app,点击开只能单页显示,无法对开页观看,可以说这只是杂志的一个pdf版本罢了,甚至新杂志出版都要在程序里更新重新下载。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国家地理,虽然多了一些地图,但是总的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杂志。令人吃惊的是其版权页的说明:本公司有权将已采用的文字、图片用于新媒体的多平台发行,并不再另行支付稿费。这是怎样的霸王条款! 这种状况使得我想到在互联网上的国内传媒生态,我们有一个奇怪的门户网机制,都以相同的方式罗列集大成大成的新闻,不管它们的页面有多丑陋,这都是你唯一的选择。至于媒体的网络版本——有哪家媒体的网络版吸引你去看?它们并非由有着新媒体思想的人掌控,其与网络的融合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看来,ipad上的混战也是依旧,粗糙的东西会如病毒一样扩散,你无法不接受它们,随后,它们的模式又成为一种普遍规则。 那些有名有号的媒体的存在价值究竟为何?对于我来说,它们已经渐行渐远。我宁愿去买一个优质的rss阅读器的app,订阅各种中文博客获取深度的观点和评论,然后在twitter上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至于传统媒体,还是给传统的人看吧。

camp10倒计时(3)

明儿活动就开始啦。 今天发布3号公告: 1,答谢 这次camp10特别要感谢历届camp的摄影师:李伟,王楠,沈木槿,金玮,朱墨,刘斌,同时还要感谢为camp设计logo的陈思然(小V),为了答谢大家,利用ofpix做工作坊积累的基金给大家买了门票,你们可以免票参加这次的camp10.  这次最新的camp摄影师是吴育琛,也表示感谢。 2,公告 这次camp10现场要公布第三届ofpix基金接受申请的公告,当然,随后也会在网络上发布。与camp一样,ofpix基金没有任何特别的背景,出于创办者对摄影的热情,是一个私人捐资的基金,鼓励摄影师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今年的资金来自做工作坊的收入,同时今年还获得了一个匿名捐助。 3,收费 camp10是收费的,门票30元,用于租赁场地,而整个活动是非盈利的。现场有红茶,可乐和鲜橙多自助,配合街头摄影的主题,这次还提供啤酒(每人一罐,嘿嘿。) 据说明天要下雨,太好了。但是现在天气仍然很闷热,嘟大帅提友情提示:注意防暑降温,适当休息,慎用空调,环境恶劣,更要珍爱环境!

camp10倒计时(2)

热不热? 家里有一个电风扇,前两天收起来了,觉得不会用到,现在后悔了。 camp那天希望天气能够凉快一下。 camp10作品  王之涟   区区奇遇 前两天发布1号公告时候没有讲清楚,招募的音乐DJ是志愿者,让一些朋友白忙活了,抱歉。 这个活动看起来“很大牌”(???)但实际上,它是从这个博客,这个博客形成的朋友圈衍生出来的,并没有显赫的背景和资金支持,整个活动纯手工制作(昨天又弄了一天),因为针线活儿不好,每次展示的时候,都有粗大的针脚显露出来,遭到一些朋友的批判。但是,幸好我每次都会很谦虚地改进。比如说,这一次,所有照片的背景都是黑色的。 camp10的菜品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发布一下2号公告 1,camp10的具体时间是:7月31日,晚7点半正式放映,7点开始进场。 2,camp10的具体地点是:奇遇花园咖啡馆 3,  每一次camp都有一个有趣的现场人像摄影环节,我们已经尝试过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给参与者拍照,上次camp的主题是乡愁,于是便有了“证件家乡照”。这次camp的主题是“街头摄影”,因此拍摄方法也很特别: 我们会在户外支一个投影屏幕,把camp10的照片滚动投影在屏幕上,请大家在屏幕前“路过”、“停留”、“发呆”,让街头摄影师抓拍下你在虚拟的北京、上海、重庆街头的样子。 1416的老读者吕小南:)   刘斌摄影 camp不仅仅是看照片的地方,也是各种喜欢摄影,选择用摄影的方式阐释自己所见所思的朋友交流的场所,欢迎你们来。 camp10作品  枕席  foggy camp10作品  金玮   蒸腾的北京 写完公告啦!附送两条新闻: A,旧的,彩色的——在这个帖子里,有很多美国三四十年代的彩色摄影,都是博主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来的。看着真让人感慨:田园生活+正在大兴土木的水泥建筑,巨型大坝,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美国,实在是似曾相识。 B,新的,科幻的——松下公司发布公告,他们生产出了3D照相机镜头,可以接驳在相机上(但是相机机身还没有生产出来),拍3D照片。真没劲,不就是有两只眼睛的照相机么,这样还要人的眼睛干嘛。

《中国企业家》视觉创新实验室计划招募

将看不到的用看到的来表达,你能么? 不要认为“商业”就是乏味的“老板肖像”和“企业标识”,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就孕育着各种经济关系,有着鲜活的财经故事,你看到了么? 著名的报道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White)是《财富》杂志创刊时期的摄影师,她的镜头记录了工业的优雅,这本杂志发展了图片专题的报道形态,内中的图片不只经济数字的图解,还有很多社会人生——抓拍大师Alfred Eisenstaedt拍摄了棉花厂经济区里汽车里的一家人(1937年);FSA纪实摄影项目的中坚人物 Walker Evans和《财富》的名记者James Agee合作采访了美国阿尔巴马州的佃农,由于他们的阵线拉得太长,报道并未在《财富》刊出,最终却诞生了一本经典著作《让我们赞美名人》(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1941年),随后Evans成为《财富》的图片总监,此外,摄影人耳熟能详的Robert Frank,Eugene Smith等人都为这本杂志工作。 Eugene Smith为Fortune所拍摄的作品 Walker Evans为Fortune完成的报道 当我们在谈论经济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在谈论失业、就业,财富、贫穷,变革、转型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以上这些脉络就是这个虚拟的网络实验室:《中国企业家》视觉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初衷。作为中国最领先的商业杂志,《中国企业家》有责任去推动商业媒体领域里的摄影创新、视觉创新,而1416教室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平台。 《财富》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较之将一个图书管理员培养成作家,将一位诗人培养成财经记者容易多了。”在接触过太多仅仅是“相机持有者”的摄影师之后,我们希望鼓励中国摄影师先训练自己的眼睛,寻找拍摄立场,用经济的视点观察社会人生。 也许你已经错过了记录中国人家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轿车时候的神情状态,但是你尚未错过记录道路上拥堵的汽车和短缺能源的关系,高级汽车里的中产阶级,国产汽车梦……这些仍然在发展的中国故事…… 实验室初步将这样运转: 实验室公共邮箱:请把作品,个人简历发到这个邮箱——zhongguoqiyejia@gmail.com 一,肖像计划:与企业家照面 1,参与者提交自己的肖像作品集,实验室遴选进入孵化器的摄影师,实验室的负责人和顾问与摄影师展开交流,北京以外的地区利用互联网展开培训。 2,接到《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拍摄任务 3,作品发表,同时在1416教室刊登。摄影师成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的签约摄影师 邓攀摄影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