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报纸

从10月6日开始,纽约新博物馆的三层到五层,白墙展厅将会变成一个繁忙的报纸编辑部。 连续十周,每周前来参观新博物馆的观众,都会拿到一份12个版面的周报《最后的报纸》(the last p0st) 这张报纸是这个叫做“最后的新闻”(the last news)的展览的一部分。展览一方面将展出具体实在的艺术作品,是不同时期艺术家利用报纸做的艺术创作,体现了艺术家对“媒介”在艺术层面上的观看。展览另一部分则在虚拟空间进行,一些关注艺术和公众的互动的公益组织牵涉其中,他们将在自己的网站上和读者进行交流,对信息,社会,人这个话题展开不同层次的探讨,这应和了当下日趋热闹的“公民新闻运动”的浪潮。 《最后的新闻》这张小报,会把这个展览形成的文档都集纳起来,同时还招募实习记者专门为报纸撰写特稿。 展览试图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报纸这一媒介的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而从根本上,它希望观者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我们究竟如何获取信息? 我对“新博物馆”不太感冒,每次去这里看展览都特别失望,几个大盒子堆积的展厅,总是显得空落落的,这个颇为“新潮”的艺术馆,大多数展览都不是给眼睛看的。所以对于“最后的报纸”这个展览,去不成也没有什么遗憾,坐在家里思考这个展览的主题,倒是更有意思。 细细一琢磨,报纸这玩意儿还真的是个行为艺术,你想想,我们怎么就这么笃信报纸那么有限的空间里,那些被选择出来的事实代表了“真实”呢——当然,这已经是过去时了,因为连报纸这这个纸质的实体都面临着消亡,更不要提它试图营销给我们的“真实”——哦,那么说,目前这些“最后的报纸”倒还真的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部分参展艺术家: Judith Bernstein, Andrea Bowers, Sarah Charlesworth, Thomas Hirschhorn, Luciano Fabro, Hans Haacke, Emily Jacir, Mike Kelley,  Wolfgang Tillmans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新媒体 9.11 将一个悲剧历史事件变成一个app应用,是否有些残忍?不过,如果它的目的不是用眩酷的科技让你找乐,而是把历史还原,让沉睡在博物馆的资料面向读者开放,那可能另当别论。 8月26日,一个名为“探索911”(explore 911)的app程序出现在苹果商店的货架,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被下载了至少十万次。 这个免费的iphone程序将导览你重新经历911。从地图,到照片,音频,视频,时间轴,涵盖大量911事件的文字和图片文档,而且还有一个“扩增实景”( augmented reality)的应用,打开拍照功能,在你眼前的建筑上,灾难当时的场景会叠加上去。 设计这个app的是一家专门为博物馆做展览设计的公司 Local Projects,看样子,他们的展览现场设计已经推进到了虚拟空间。 看了此公司的网页我这才发现之前在奥林匹克公园看到的一个展览,也是由他们设计的,展览入口都是如真人大小的屏幕,里面有一个“真人”在讲故事,我印象颇为深刻。 Twitter “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twitter已经成为一个新闻信息平台,而且越来越主流”,这是一位从业15年的媒体记者最近发出的感慨。 在 Mathew Ingram的文章里,他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这个论断,它们就发生在最近的一些日子里。 阿富汗被绑架的日本记者成功地骗过守卫,用他的手记发出了推:“我还活着,但是在监狱。”他最终得到了释放,尽管不能判定这是否和他的推有直接关系,但对于这位身陷囹圄的记者,能够把自己的关押地点信息发出去,很关键。 美国马里兰探索频道人质劫持事件,最先发消息的是twitter 新西兰地震,在主流媒体还没有任何动静的时候,twitter上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了。 加州大火事件,一位被访妇女认为,比起广播,她更依赖twitter传来的信息,因为它更快一些。 这样的例子恐怕还会日渐增多,这位记者在写此篇博客的时候,文章标题所用的句式也很耐人寻味:不管你喜不喜欢—…… video 尽管youtube仍然没有成为盈利机器,但仍然有不少人坚信视频是人们未来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视频分享网站也从youtube这样大众视频发展到vimeo的小众视频。Telegrahp21也是这样一个视频分享网站,刚刚成立,主要分享记录短片和艺术短片。这个网站很易用,每一个视频下面都有作者信息,相关链接,访谈,信息量很丰富。 这里也有多媒体作品,比如VII记者 Ron Haviv做的海地地震的报道。遗憾的是,画质太粗糙了 CAMERA 最后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特别新特别新的媒体是这个—— 你的相机够大么?不够大别做艺术(哼哼),但你的肯定大不过加州摄影师 (…) Read more

camp10回放:上海和北京(1)上海

这是camp10的第三个单元《上海和北京》,此次街头摄影的征集,收到的照片这两个城市的最多,它们恰好又气质完全不同,因此就单独将之列入一个单元播放。今天放送的是两位上海摄影师的照片: 1,朱骞 《磷火》 作者邮件:samqsamq@gmail.com 2,奔驰 《罗兰》 作者邮件:gubenchi@gmail.com

我在国外学摄影(六):思想与思绪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六篇文章。此次出场的Taca同学,是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摄影系(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肄业生。 摄影是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最好的专业,在全美摄影专业的排行中也名列前茅。美国最早一批学院派摄影师就诞生在这里。 不过,这所与柯达总部毗邻,与摄影光学化学研究一同成长的著名院系,一个全称叫做“摄影艺术与科学”文理兼容,科学与艺术同行的独特学院,为何不能笼络住Taca,以下就是这个“在国外没学摄影”的同学的回答: 我在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IT)摄影系只呆了一年。 毗邻柯达公司的RIT有美国最古老的摄影系,但历史也不过百余年。RIT以学风严苛而著称。自 Jerry N. Uelsman伊始,对技术,工艺与摄影媒介本身的偏执般的狂热便延绵至今。第一学期必修 的课中就有胶片涂布的化学材料种类与用途,层数,厚度与感光特性关系之类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理工课程。 我的导师是位德裔老者,Gunther Cartwright, 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教摄影,摄影。一生未写一 本著述甚至一篇论文,原因是他认为这些都与教学无关,所以直到退休仍是副教授。为人行事是 典型的德国人,严谨,真诚,却又不近人情。 第一节课开始,Gunther便扔给我们一个问题, 摄影是什么? 同学有答为表达自我的工具者,有引经据典长篇大论者,有开始解释摄影本源者。 “Photography is business. ” 老头幽幽的说。 最初的课程大都围绕着照片的制作与构思解读展开。制作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手工黑白的反差与密度,手工放大的色彩与层次都有具体的要求,几 乎每次作业就要用上几盒相纸,在暗房熬几天才能通过。在几乎每次Critic都有同学被批评哭后,大家都都觉得Gunther对我们的要求过于苛刻了。几日后他带了自己的照片来给我们看,我第一次看到手工放大的彩色负片,色彩能比正片还要鲜艳纯净。不夸张的说,直到现在,我还没见过比那几张片子更出色的手工彩负放大工艺。 (…) Read more

又一则招聘启事

发了《中国企业家》招图片编辑的启事之后,收到搜狐摄影师程宫的邮件,说他们那里正在找实习生,觉得1416的读者好学又靠谱,这么一说,我更乐得帮他们贴这个招人声明了。正在找实习的学生可以关注一下 搜狐公司摄影部招聘实习生 人数:3名 要求:在校大学生,男女不限,喜欢摄影,有摄影基础, 熟练操作photoshop,有图片鉴赏能力,英语能力好,掌握视频编辑技术。我们会提供提供实习生工资,图片编辑及摄影培训,需要坐班,早九晚六;你会主要参与网络资讯编译刊发,人像、时装、财经、体育等各种类型的图片编辑及后期处理,简单视频处理制作,能力符合要求者我们提供拍摄机会。 工作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一号院搜狐网络大厦12层摄影部 请发简历至sohu-foto-hr@sohu.com

镜头里的艾滋病患者

(一) 摄影师阿龙瑞宁格(Alon  Reininger)所定格的艾滋病患者那绝望的一瞥,至今已将近20年。数字摄影师杂志所做的特刊《镜头里的艾滋病患者:20年历史回顾》提醒我们,这一世纪病被认知的背后,摄影师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制作这期特刊的是《名利场》杂志的编辑 David Friend,这也颇有意味,因为此病症的发端和引起关注并非如同现在,是在贫困的非洲,在吸毒者妓女这样的边缘人群中,而是在纽约这个时髦的大都市里。 阿龙瑞宁格是最早开始关注艾滋病的摄影师,在特刊里有他的视频专访,谈到拍摄艾滋病的最初动机,他说是源于其在纽约的一个同性恋朋友拉瑞。拉瑞是同性恋群体的积极分子,面对社会偏见,努力为这一群体争取利益,通过拉瑞,阿龙瑞宁格认识了很多同志朋友。当时,这些人突然被同样一种奇怪的病症困扰,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一种皮肤病,后来病症的严重,引起了恐慌,不过,并没有人知道这种绝症的来源,这是1981年。 瑞宁格突然记起在纽约时报上看到的一篇很短的报道,谈及一个医生的发现,他分辨出存在于同性恋人群中的这种特殊的感染。在朋友的鼓励下,瑞宁格开始接触被他人视作异端的同性恋群体,报道怪病带来的痛苦。1981年底,这个奇怪的病:AIDS,为更多人所知。而瑞宁格所记录的影像则从视觉上让人们了解到这一疾病的灾难性特征。 这期特刊分成两部分,其一是摄影师所拍摄的有关艾滋病的照片,从时尚摄影师到报道摄影师,我们所熟知的 Nan Goldin  Annie leibovitz  Mapplethorpe Don McCullin 和Harry Benson等人都在其中。另一部分是言论,摄影师和图片编辑谈论他们印象深刻的艾滋病照片,以及对艾滋病视觉报道的认知。(联系图片社在这个话题上,做了不少工作,里面有一篇Robert Pledge的访谈),而Nan Goldin则用两张照片(一对前后死于艾滋病的情侣)叙述了在疾病背后的情感故事,文章的标题叫做《在艾滋病之前和之后,那里仍有生命存在》 正如阿龙瑞宁格的拍摄源于身边的朋友,Nan Goldin所珍藏的是她的私人记忆, Mapplethorpe的作品也是他的“自传”,很多摄影师拍摄艾滋病并非是一种完全跳出来的观看。Harry Benson提到,“你可以拍很多东西,拍新闻和历史,但当照片里拍摄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打动你的就不是照片了,你亲爱的家人朋友宠物,他们生活过的地方,用过的东西,是照片里的人,事,物让你怀念。” 对于Harry来说,他的艾滋病作品的意义是,那些因为此病症去世的朋友,如今仍然在照片里栩栩如生。 (二) 唐麦卡林(Don McCullin)说,他拍摄非洲四十年,拍的都是战乱和解放斗争,这些灾难照片,为他争取荣誉却给他带来痛苦,他称之是一些“错误的动因”。 四十年后,他提到:“去年,我一直思考我的生命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真正乐趣在哪里?我并不想一直坐在英格兰观看美丽的风景,可我还要做些什么?我不用再为争取成为所谓的著名摄影师而奋斗,我出版了很多书,但我并不追求获得那么多的利益,当然,我也知道,我不可能拯救地球。但我就是想去做些什么,让人们对应该关注的事情投入目光。” 他又开始工作了,拍摄非洲大陆的艾滋病灾难。 (…) Read more

一则招聘启事

这是一个杂志图片编辑工作的机会——这句话说起来轻描淡写,但背后要说的话可是一大堆。 图片编辑这个职位,大家都不陌生,但他(她)究竟在做些什么?这解释起来很复杂,因为至今我们仍然很难纠正这样一种简单的判断:图片编辑就是一个高级找图员。而且,此时往往会有不少真正的图片编辑会跳出来说:“是啊,我就是一个找图员。我的工作很乏味。” 图片编辑若此,杂志图片编辑就更难解释了。尽管在此前不久的一次讲座中,图片编辑郑福利在分享他的经验时曾经谈到,“杂志是实现图片编辑理想的最佳阵地。”(这个讯息是我从不同的听讲座的同学那里得到的,未经核实。)虽然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图片编辑思路,但对于杂志来说,它的图片编辑从拍摄时候的视觉创新到版面语言的创新,从人像摄影到图片故事,的确,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更为广阔。不过,很多人可能又会问了——那你说,中国的好杂志有哪些? 我不能很清楚地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可以诟病的地方仍然很多,中国仍有不少在成长过程中的优秀媒体,这些媒体渴求进步,因而更能接受创新和新鲜思维,因此,对于新鲜人类来说,与一家正在成长中的媒体并行,的确会遇到很多挑战,但学到的东西也会更多。此外,据我所知,有很多招聘图片编辑的媒体,他们一直没有寻觅到合适的人才,这在成熟的美国传媒人才市场上恐怕是难以想象的。这个缺口显然有待更多人的弥补。 如果你想挑战的话,以下这个机会可能就是你的: 《中国企业家》杂志招聘图片编辑 工作地点:北京 招聘人数:1人 工作职位描述: 负责杂志专职摄影师的派遣,调度, 负责杂志签约摄影师的派遣,调度, 策划杂志封面故事、特别策划中的图片专稿, 策划杂志专门的图片栏目“图解” 图片编辑需要与摄影师共同制定拍摄计划,与美术编辑合作展开版式设计,与文字编辑联手撰写图片说明, 负责杂志图片库的管理工作。 工作职位要求: 1,你要热爱生活,并不是一个只有“摄影”和“图片”的人,还要自己的业余爱好。 2,你要能吃苦,有合作精神,并非需要你八面玲珑,但有的时候需要你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不但热爱读图,同时还要热爱文字,你能撰写合格的图片说明么? 4,你要懂得版式语言。 5,如果你有图片编辑的工作经验(报纸,图片库)那将更好。 6,工资待遇面议 这项工作可能会在这些地方给你带来乐趣: 1,融洽的团队合作。 2,《中国企业家》有三员大将——杂志的三位专职摄影师都各有特长,非常敬业。你还有遍布中国各地的杂志特邀摄影师可以合作,他们也都热情,富有积极性。 3,杂志鼓励创新,一同工作的都是年轻人,虽然在业务上时有争论,但是也常常因为此迸发出新的观点。 这项工作的缺点 工作强度比较大,要不断思考,想策划方案,拍摄前后的杂事颇多,加班的时候也颇多,尤其到杂志出版的前夕,可能更为频繁。 但如果你不怕吃苦,想实现杂志图片编辑的理想,不妨来《中国企业家》这个平台来一展身手,请将你的简历,以及一段你对申请这个职位的一些想法的阐述(字数不限,就写你的想法就可以)发到这个邮箱: shiz_sz@163.com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多多益善 今天的周一消息树,迎风招摇的是有关媒体的“多媒体进化”的消息: 1,从Lens到Frame 与中国报纸网络版的一潭死水不同,在美国,报纸的网络版模式在不断进化,视觉报道则是其中的重点,从小打小闹的幻灯片故事,到专门整合一个图片+多媒体频道,如今,领先的几家大报又开始打造自己专门的视觉品牌,在这个演化中,摄影部的边缘化在消解,因为这些栏目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视觉”,而是“报道”。 率先开炮的是《纽约时报》,集纳自己的图片精英,在其网络版上做了一个名叫“Lens”的栏目。称之为栏目,实际上它采用的是博客的形式,里面不仅有各种图片报道,还刊登记者的拍摄手记,照片背后的故事,每周图片精选,等等,俨然一副视觉报道杂志的样子。 随着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栏目的火爆流行,近日,另一份在摄影报道上领先的美国报纸《洛杉矶时报》,也专门为自己的视觉开辟了栏目,叫做“Frame Work”,和《纽约时报》的“lens”有相似之处,它也呈现一种杂志的样态,介绍网络上优秀的摄影作品,老照片新解,器材使用报告等等。但是,Frame又同时吸取了波士顿环球的优势,其影廊都是大大的照片。 另外,洛杉矶时报也出了app,广告词很蛊惑人心:把精彩的照片放在你手心。 相关阅读:《今日美国》网络版上的《卡特里娜飓风五周年》多媒体报道 2,从静态到动态 PDN杂志最近对美国商业摄影师 Monte Isom给一家游戏公司拍摄广告的过程做了详尽的报道,其核心是介绍Isom如何在一个到处都是财政紧缩消息的坏市场里,通过自己的多媒体技巧谋生。 Isom在做这个广告的时候,不仅仅负责拍摄平面照片,同时也使用佳能7D拍摄动态作品,以供其客户投放电视广告。 Isom指出: 我不能说因为我拍摄动态作品,我的费用就增加了三倍,但是我的薪酬的确增加了。如果摄影师在一项工作中能够同时拍摄静态和动态,这将为其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因为它不但解决了客户在预算方面的尴尬,无需雇佣两个团队,它同时还给客户的广告带来一种整体感。我已经看到了,在未来这将成为一股浪潮。 3,张丹的DSLR shooter 静态和视频,摄影师如何能够一人身兼二职?这完全拜新技术所赐,尤其是数字单反相机高清视频拍摄功能的开发。在这方面,英国卫报的记者张丹(Dan Chung)是行业的领先者。 张是一个器材狂人,在胶片到数字的摄影转型时代,他扎入了数字时代的深水之中,捞到了一条大鱼。从他创办的博客“数字单反相机拍摄者”(DSLR  Shooter)中你就能捕捉到这种讯息。这个博客的口号是:“把真实的世界拍得像个电影吧!”,博客的关键词是“news shooter”. 张丹倡导摄影师在做多媒体视频报道的时候,不能像电视记者看齐,他们要学习电影工作者的视觉表现。而对于摄影师来说,技术的进步也并非是让其沉迷于技术,技术解放了手脚,从此,你再也不是一个 image shooter了,而是news shooter! 这个博客值得多媒体爱好者一读。新器材,新技术,新的应用,在这里都有报道。 4,到好莱坞去 当张丹提出,摄影师的视频要拍得像电影一样,而且新的器材支持你达到这种水平,对于那些精于此道的摄影工作者来说,下一步呢? (…) Read more

图游记:江河湖泊——淮河

作者:罗璇 邮件:mailrg@126.com 我的老家江苏省盱眙县,淮河从城边穿过,人们依水而居。”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是淮河的真实写照,水上人恨死了 淮河,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在船上打渔贸易结婚衰老。 对于岸上人来说,船是个神秘的地方,人们无法想象在狭小的空间生活下 去。船上的禁忌也非常多,比如忌说“倒”、“翻”等词;忌做倒翻的动作;吃鱼时,鱼不能翻身,要从上到下顺着吃等等等。但是对于水上 人来说,船就是他们的一切

camp10回放:街头,敏感的神经(2)

这是《街头,敏感的神经》单元的第二部分,以下摄影师两个来自广东,两个来自重庆。 4,占有兵 《工业区,自行车》 5 ,陈智能 《街头》 6,吴昊 《重庆》 作者邮件:while.wu@gmail.com 7,枕席 《Foggy》 作者邮件:liujia1982116@yahoo.com.cn

印刷媒体世界的遗产

Getty博物馆开幕了一个以纪实摄影为主题的展览,题目叫做“热忱的观察家:六十年代以来的纪实摄影”( Engaged Observers: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Since the Sixties ) Artinfo写了一篇评论,少有的在一个艺术媒体上看到对纪实摄影的解读: “这个展览将满足观者的好奇,告诉他们在当下这个被photoshop改造的新世界里,纪实摄影时代的传奇。在那个过去的年代,公众对照片的真实性充满了敬畏,印刷媒体用精选的少数照片聚合观众,但时至今日,它们已经被大规模无穷尽的公民自己生产的影像淹没了。” 这段话很是有趣,它让我感到,如果置身这个展览,仿佛是在博物馆里观看印刷时代媒体的遗产。 Susan Meisalas’s “First day of the popular insurrection, August 26, 1978, Matagalpa, Nicaragua,” 1978 这笔遗产的价值在哪里? 从玛丽艾伦马克对流浪少年的报道,到尤金史密斯关注的无良企业制造的环境灾难,让人感慨的是,这些社会问题到今天仍然是问题,但随着印刷媒体权威的衰落,这些昔日被连篇累牍报道的话题,却渐渐失去了关注,它不可能再成为财政不断缩水的传统媒体的宠幸,在网络上,它自然也不能以这种“陈词滥调”的面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Mary Ellen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五):让心态变平和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五篇,从本科到硕士,我们又迎来了一位博士。 王溪目前就读于英国波尔顿大学(Bolton University),正在攻读摄影博士学位。波尔顿大学在中国和大连医科大学联合办学的摄影硕士项目(目前已经转移至北京外国语大学)给我印象深刻,平台国际化,注重新闻报道实践,从这里成长出很多优秀的职业摄影师,王溪在这里完成了硕士项目,对于学术研究的偏好使得他前往英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今年是他的第一年求学生涯,大多数日子都泡在图书馆里。让我感慨是,和前几位分享者一样,对他来说,最深的感触似乎仍然不在摄影: 分享者:王溪   就读于英国Bolton大学,攻读摄影博士学位第一年 4月末,顶着冰岛漫天的火山灰,忍受着时差与饥肠辘辘来到了遥远的大英帝国。此时恰逢英伦三岛一年最美的季节,漫天飘舞着粉色花瓣。拖着行李箱,走在花海中,我却依然强迫自己,不要太多欣赏周围的美景,要暂时停止回忆硕士的同学和伙伴们,赶紧做出一番事业。 在学院的办公室,因为是这里仅有的两个华人之一(另一位是香港学设计的同学)众多老师聚集过来,有说有笑,谈话间无非天气、英超、茶和中国菜(广东菜)。此时,我仍然亢奋地畅想着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希望导师高标准、严要求。而他却笑笑说:“最近的要求是——enjoy life, because it’s so short. (享受生活,人生苦短)。” 在各种迷惑错愕之中,我完成了和导师的第一次谈话。告别的时候,导师约我一起去看博物馆馆藏照片,他说:“Wonder(本人小名),你起码要首先看到你要研究的,才能去着手深入啊,别那么心急。” 最初的几天,待在宿舍里,窗外满是花的树马上就要伸到面前,松鼠、鸟、还有一只天天晚上拜访我却并不相识的猫。在吃遍了赛百味,汉堡王,肯大爷和麦叔叔之后,我决定自己学做饭,于是把firefox主页变成“美食天下”,同时也开始了市场的讨价还价。 好吧,Enjoy life! 忽然想到“教室”中,任老师的文章,关于在纽约长岛吉姆.都利家“闻花香”的故事。我发现,而对我而言,来到英国,最大的收获是如何让自己的心态恢复平静。几个月前,当还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新媒体的未来,媒介革命,Ipad,电子墨水,报纸倒闭,mediastorm等等,这一切似乎都那么激动人心,都是摆在面前一个个的大机会,我却决定在放弃追求它们,离开实践,去做学问。准备读博的时候,我的硕士导师大卫.克拉克博士告诉我:“做学术,就要忘掉过去的一切,集中精力去让自己沉浸在你的领域。” Chethams’s Library 英国最古老的图书馆,很多关于中国的古老画册,从17-19世纪,通过文字与绘画,描述早期西方对中国的态度 在安静的英国,闻着花香回头望去,再次有这样的感觉,过去的自己,过去的一切,都那么浮躁。 我重新拿起《论摄影》,静静的阅读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百年前的中国故事,或是花上一个月去寻找藏匿在各大博物馆角落中的菲利斯.比托(Felice Beato)与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的老照片,这些行为,也许并不一定有什么立竿见影,但是,每一步都是坚实的,都是一种积累。 英国媒体博物馆,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刊,英国人付兰雅翻译的《照相略法》 英国媒体博物馆,托马斯.查尔德的拍摄的北京城,1876年 英国的博士教学十分严谨,一堆堆的计划表格并不在乎你明天能写出什么,而是要你知晓如何在几年内计划自己的学习步骤,对问题是不是真的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前行。周一到周五,是研究的时间,此刻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耽误,而到了周六周日,你却应该什么都不要想,关了电话,野餐、聚会、音乐、英超,或是整修花园与做自己的爱好。生活的质量与学习的效率,两者的平衡,体现的那么完整。回想过去,我们很多时候都跟几个月就交工的大楼一样,一直在企图迅速拍出一张照片、搞出一个事件、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明天就能一夜成名。 在安静的日子里,每天看照片,重新品味老照片,有时也会想起摄影最初给我们的快乐:是那些感动我们的照片促使我们拿起相机,坚定不移的走向“烧钱”、职业“烧钱”、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粉丝团团 1,给重庆粉丝 重庆粉丝的名单又要加上两行。 著名的国际时事刊物《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近日以《长江上的芝加哥》为题目撰写文章,讲述这个超大城市的发展变化,文章的导语如下: “欢迎来到重庆,这个你闻所未闻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网站上的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图片故事与之相伴,题目也很“耸人听闻”叫做《中国的明日之城》,摄影师是 Matthew Niederhauser。(可以到这里看杂志的版面) Matthew Niederhauser摄影 Matthew的照片和另外一篇文章里的重庆形象略有不同。科技杂志《连线》(Wired)也以图片报道的形式介绍了重庆,题目叫做《隐于雾霭中的急速发展的超大都市》( World’s Fastest-Growing Megalopolis Hides in Fog)。这组“雾里重庆”将重庆塑造的略微神秘,之前博客文章里曾有所提及。 Ferit Kuyas摄影 有趣的是,这篇文章也不断将重庆和美国其他超大城市做比喻,比如: “它和旧金山一样,雾气弥漫。” “摄影师的这组照片名为《雄心之城》(City of  Ambition),题目取自当年摄影师 Alfred Steiglitz对曼哈顿急剧发展的形容。” 这些外国人,为何对重庆充满好奇?阅读这两篇文章,其中是这样一些字句: 1960年之前在长江上没有桥通往重庆,而现在却有了十几座。 这个有着三千两百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是地球上发展最为快速的城市的中心。 (…) Read more

图游记:江河湖泊——查干湖渔猎

作者:丁晓旻 松原的查干湖冬捕最近几年炒得很火热,以致2009年入选了吉林八景之一。每年的12月中旬那里的人们就在广袤的湖面上凿冰下网,在凛冽的寒风中拉出成百上千斤甚至上万斤斤的各种活蹦乱跳的大鱼,约1个月的时间里能打出2、30万斤的鱼。 在那样恶劣的天气里,人们忍受着脸上和脚上的冻疮,裹着厚厚的棉大衣,早上4点多就要起来按照上百年不变的方法凿冰、穿线、拉网,默然地做着一切,直到仓库里堆满了鱼。 而鱼儿们被这寒风和零下30度的低温折磨几分钟后痛苦地死去,要是用人的感受来描述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只是现在又多了一群围观的人,他们叫旅游者和猎奇的摄影者,为这些不曾见到过的场面而惊奇,为不断涌出的鱼群而欢呼。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