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多和少,镜与窗

1. 暑假里听了一个讲座。英国摄影师David Clark在谈到数字技术和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时谈到: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不再像从前,认真掂量手中的每一张照片,而是从满满一屏幕的图片的缩略图中进行判断,只选择那些看起来很抢眼的照片点击放大。不要抱怨图片编辑懒惰,英国卫报图片编辑一天处理的照片是六千张;而德国Stern杂志的图片编辑则一天要浏览一万张照片,摄影记者无休止的按动快门,图片库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图片,给图片编辑带来沉重的负担,而这也反作用于摄影记者的拍摄工作,为了让自己的照片从千万张照片的小小的缩略图中显得“夺目刺眼”,摄影记者不得不拍摄画面简洁、主体突出或者构图充满戏剧性的图片。 也就是说,数字技术形成的海量图片,却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单张照片图片信息量的减少与质量的下降。 2, 1971年,著名策展人John Szarkowski出版了一本名叫“镜与窗”的图书。在这本书里,他将摄影师作品分成两种类型:一方面是浪漫的或者是自我表现类型的。(镜子),另一方面是现实主义或者是纯粹的展示型的作品(窗)。 这两种分类并不新鲜,但是镜和窗的比喻却带给人无限思索。当我们在做摄影的时候,有人朝里看,朝向自己看,作品如同镜子一样在反射自己的心思。而有人朝外看,朝向远处看,而这些作品则如同窗户一样,摄影师通过打开一些原本封闭的窗户而帮助我们看到更多的世界。John Szarkowski的这个比喻似乎给作为艺术的摄影一个合理合法的位置,它通过镜子的比喻,将“艺术摄影”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家自我的感受,以及他们在利用摄影媒介时基于现实但又超乎现实的表达方式给了一个生动地定位。 你的作品是镜还是窗呢?你怎么看待镜与窗的关系呢?

9月PDN杂志速览

9月号的《美国摄影界新闻》(PDN)杂志的主题是“艺术摄影”。浏览了一下目录,觉得观点非常新颖与实用——这是老美的一贯风格。 但可惜的是,这些文章都是要付费阅读的,呵呵,昨天已经整了一堆只能看不能读的书,今天打算把这期《摄影界新闻》杂志的目录列一下,大家不会抓狂吧? 《摄影界新闻》2007年9月号 1,展览经济(show business) 对于画廊经营者和摄影师来说,举办一个展览究竟要花多少钱? 2,品味制造者(The Tastemakers) 可以开启一个摄影师职业生涯的画廊经营者、策展人、评论家、摄影机构的名录。 3,数字还是传统(Now For The Latest Edition ) 目前画廊的陈列作品越来越多的是数字打印的照片,而很多收藏者们却仍旧在抵制这些新事物。 4,创造力:为了商业的艺术(Create: Art For Commerce’s Sake) 当广告商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效果的时候,他们往往去寻找艺术摄影师来完成任务。 就最后一点来说,刚巧最近看到两个案例。一个是飞利浦的纯平电视的广告作品,请了导演王家卫拍摄短片,邀请时尚摄影师Vincent Peters拍照片。 而另外一个电子大亨日立也在几个月前,请时尚摄影师Jean-Paul Goude为其新款的电视量身定做广告作品。 向来冰冷的电子世界都瞄准了时尚,看样子,消费世界里的眼球争夺战越来越高级了。

请注意收听“敌台”

不可能有一份汉语版本的纽约时报,但是在网络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纽约时报》网络版干了一件极富想象力的举动,将其一篇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特别报道搞成普通话朗读版本供网友下载,对于研究对外传播的学者来说,这也许是他们切入研究互联网威力的一个极佳的案例。 点击这里,你兴许产生一种收听敌台的感觉,这篇名叫“As China Roars, Pollution Reaches Deadly Extremes ”的特稿,是纽约时报着手开始的关于中国的系列特稿之一,整篇文章配合有audio Slide show(带声音的幻灯片展示),video(视频)以及Interactive Graphic(互动地图),乃大手笔制作,加之这又是美国人关注的话题,所以目前在时报最受欢迎的文章中排名老三。 配合文章的照片作者是纽约时报自己的摄影师Chang W  Lee,是一个韩国人,派这样一个有着东方面孔的摄影师来中国,估计纽约时报也希望能够“鱼目混珠”更加深入的报道这个话题。

对·照

摄影大师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 遇到摄影大师李•弗里兰德(Lee Friedlander),事情本身并不稀奇,但如果这次相遇发生在照相机前,结果就会大大不同。 最新的《光圈》杂志报道了两个人在2002年的一次见面,文章题目叫做《五月的一天》,当时阿维顿正在举办自己的作品回顾展,同时他也想拍摄一些新的肖像作品,于是便邀请Helen Levitt和Lee Friedlander给自己当模特摆姿,前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而后者则出乎意料地答应了,但是Lee Friedlander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允许他拍摄阿维顿的工作肖像。 最终,两个人的照片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那正是他们各自的风格。“就在几秒钟,就这么短短几米的距离,他们的照片看起来似乎来自完全不同的星球。”这是一个画廊经营者的评论。 照相机两端发生的事情如此耐人寻味,位于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两端的故事又会是怎样呢?这正是摄影师Robbie Copper关注的,他在世界各地拍摄了电玩爱好者的个人肖像,并且将之和他们在虚幻的网游世界中的身份对照起来,结果令人吃惊。他的作品已经出版,画册名为《Alter Ego:Avatars and their Creators》

保持神秘

保持神秘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比如,新闻摄影先驱艾森斯塔特先生拍摄的时代广场上的热吻,尽管照片的真实性一直遭到质疑,但是却不断有男水兵和女护士跳出来声称自己就是画面中的主角。上一周,一位名叫Glenn McDuffie的80岁老人加入了这一行列,而这一次,经过专家通过科学仪器的测试——让他抱着大枕头以同样姿势拍照,然后分析数据——他很可能就是热吻里的真命天子。 事实果真如此,这张照片可能就不再永葆年轻,当我们的目光从原始照片中看不到面容的士兵身上游移到Glenn McDuffie身上,反复比对,仔细琢磨的时候,此照片一下子老了62岁。 把时间退回到62年以前的8月14日,艾森斯塔特本人是这么说的: “我看到一名水手在四处奔跑,并且拥抱他见到的每个女孩,我便跟着他在前面跑,并且不时回头张望,忽然我看到眼前一亮,似乎有一个白色的身影被抓住了,我停下来就拍,正好拍到他亲吻护士的那个瞬间,大概拍了4张照片,总共过程只有几秒钟。” Glenn McDuffie的解释则是下面这个版本: “我去看一个朋友,从地铁出来的时候,一个女士站在上面冲着我喊:我太为你高兴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战争结束了,我可以回家了。我兴奋地在街上又蹦又跳。这时候那个女护士转过身来,朝我张开双臂。我冲过去吻了她,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就是那个摄影记者。” Glenn McDuffie还解释了他拥吻时扭着腰的奇怪姿势:“我是想把手躲开,尽量让摄影师拍到她的脸。”关于那个吻,他说:“是个很不错的吻。” 新闻报道的原文链接点这里

一周一周

对开页 你有多久没有在杂志上看到气势磅礴的大照片了?我指的当然不是那些名人、明星,虽然他们总是占据大多数杂志最显眼的位置。 除了追逐时尚,大多数杂志摄影师忙于给杂志的文章配图,那是一些毫无创新的乏味的工作。只有少数杂志能够实现真正的图文配合,给予摄影师发挥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将这些优秀的图片在页面设计中给予正确的位置——比如,放大到一个对开。哦,对开页——多少年轻摄影师刚刚出道时的梦想。 上周,我听到了三次对杂志中对开照片的赞扬,两次来自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另外一个则是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 “这才是一张照片”——Michael Wolf看到《体育画报》中文版的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开篇照片时发出的感慨。 照片的作者是该杂志的图片编辑郑福利。这是一张每个角落都是故事的照片,比如一些细节:背景中斑驳的墙,前景画面的破椅子,这样的照片以对开页的样态出现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人们对于体育类杂志或者说体育摄影的刻板印象,体育不只是些伸胳膊伸腿的运动,体育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2007年6月11日沈阳市体校。沈阳市体校诞生了以王楠和郭跃为代表的多名乒乓球世界冠军,是中国生产乒乓冠军最多的体校。郑福利摄 “这张男孩的照片,胜过千言万语。很多编辑和读者都不相信,照片可以为新闻故事提供更多的信息,而这张照片就是一个明证。”美国摄影杂志编辑David Schonauer对时代周刊《男孩绝对正确》这个封面故事开篇照片的评论。 照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希望不是重名重姓啊)。没膝的水中站立的男孩暗示了他们勇于冒险的天性,引人注意的是男孩们的面孔,值得一个一个看过来。这是伯耐特一组照片中的一张,更多照片点这里。 David Burnett 摄 “在这张照片里,一只六百磅的山地猩猩的尸体被抬出来,盯着这张照片让人不禁发出感慨:一个森林之王被废黜了,臣服于比它更渺小的生物,这种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David Schonauer继赞扬了时代周刊的大照片之后,又对新闻周刊的照片大加赞赏。 照片的作者是Brent Stirton,很棒的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多次获得荷赛的奖项。摄影师的主页绝对值得一看:http://www.brentstirton.com/。 Brent Stirton摄

小知识:奠定性照片和对开页

在荷赛的专题摄影教程里,有一小节讲Establishing shot ——我将之翻译成奠定性照片,这样的照片一般适合于做杂志的对开页,荷赛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 对于任何一个专题摄影来说,奠定性的镜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告知我们行为发生在哪里,并且设定故事的基调。它包含故事里的所有元素并且很可能在杂志里用作故事的开篇。这类照片通常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比如一个村庄的广场、一幢建筑或者一个运动场,有时这张照片也可以在很近的距离拍摄。总之,这是能够用一张照片讲述整个故事的照片,它可以将后面的图片引出来。

Flickr:最大的免费图片库?

是不是应该在《图片编辑手册》的第三版的图片库资源中郑重加上: www.flickr.com,特点,照片种类繁多,视觉新鲜,可以免费使用。 互联网上有一个创作共用约定(Creative Commons),根据这个约定你可以在保证署名且非商业用途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作品。作为flickr的用户,将自己照片的授权设置为CC授权,就意味着象1416教室这样的blog就可以自由使用这些摄影作品了。 最近,著名杂志《经济学家》的网络版也开始把目光投向flickr,这一方面出于节约成本的需要,因为网络版的图片需求量很大,而且更新速度快,于是杂志便从flickr相册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目前flickr的照片还只是应用于经济学家的blog和一个叫做记者日志的栏目,杂志的负责人认为flickr里的那些生活化的照片和这两个栏目的定位正好吻合。 这就是经济学家网络版使用的一张照片,署名和来源非常清楚,能够免费用这么好的照片,实在是幸福。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这种行为表示质疑,因为尽管经济学家网络版是可以免费浏览的,但是文章的内容仍然给杂志带来广告收益,这是否有悖于CC的规定,不过也有不少flickr用户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杂志使用而感到欢欣鼓舞,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告知这个好消息。

文摘

美国《纽约时报》时尚杂志记者梁思聪来宜拍摄三峡大坝、三峡风光 ——————————————————————————————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25日 经外交部批准及省外办同意,《纽约时报》旗下时尚杂志记者梁思聪、韩彦(摄影助理)一行二人于2006年7月24日至26日来宜昌拍摄了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风光。 《纽约时报》是美国及世界著名报纸之一,以编辑质量高而闻名,该报创始于1851年。它旗下时尚杂志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时尚、美、家庭、产品设计等。梁思聪先生是一名摄影艺术家,曾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学士学位,后获得哈佛大学建筑专业硕士学位,现定居在美国。他的摄影作品目前正在国际上进行展出,展出作品包括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亚特兰大艺术博物馆,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等地收藏的作品。此外,他曾获得龚古尔奖,纽约州艺术委员会颁发的奖励。此次《纽约时报》时尚杂志记者来宜拍摄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风光,主要是计划在该杂志上刊登三峡工程、长江三峡的风光图片,向全美介绍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和长江三峡。 7月25日,记者一行赴坝区在三峡总公司新闻中心及我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对三峡大坝进行了全方位的拍摄,他们在大坝左岸185平台、82平台、坝顶、坛子岭以及右岸纵向围堰、右岸140平台、右岸上游围堰、长江截流纪念园等多角度地对大坝进行了拍摄;7月26日,由我办工作人员陪同赴仙人桥、三峡人家景区对长江西陵峡沿岸部分峡段风光进行了拍摄。由于天气晴朗,拍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他们将原定在宜昌的四天行程缩短为二天。为主动宣传宜昌,7月26日下午5时,记者一行在离开宜昌之前,来到外办办公室,观看了介绍宜昌的专题短片,并接受了我办赠送的专题片DVD影碟。在圆满地结束对宜昌的拍摄活动后,记者一行于当晚20:35乘HU7110航班由宜昌返回北京 梁思聪访谈摘录(全文点这里): ———————————————————————————————————– 问:你谈到了记录历史,那么你的作品是纪实的还是新闻报道的呢? 我认为很难给自己的作品贴上某种分类的标签,大概仅仅是在谈到这些作品的具体用途的时候才有意义。19世纪中晚期 Felice Beato 和 John Thompson在中国拍摄的大画幅作品对我来说影响深远。作为历史记录,这些照片具有纪实作品的价值,但是当他们用在报纸上,则是新闻照片。而一张照片的生命远比这些具体的用途复杂含多。我的照片当然记录了一段历史,它们记录了目前正在发展的现实,但是我希望能够描绘更宏大的主题——比如历史的摧毁和重建,无论是文化意义还是物理状态以及历史的自我发展来讲,这都是单张照片无法承载的价值。 问:纽约时报的一个评论人认为你的历史影像系列作品是“美丽的、骇人的、悲伤的”,当你看到大规模的拆建和重建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呢? 当你看到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被摧毁的时候,情感会非常复杂。你会觉得愤怒,尤其是你眼前所看到这一小部分的现状,仅仅只是这个国家大规模的重建中的一小部分罢了。 我在长江三峡地区呆过一段时间,拍摄丰都这个城市,旧的城市完全被废弃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建了新城,负担得起的人搬到了新家,而负担不起的人就住在旧房子里,直到被赶出去。这个故事在中国到处都在发生。 (这篇访谈还是挺不错的,就是没有时间翻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一下,梁思聪在本教室也有过报道,请点这里,和这里) 摄影师作品:点这里

彩色一周(4)

彩色的Blog 作为彩色一周的结束,介绍一个关于彩色摄影的blog:speak see remember 这个blog的作者是摄影师Christian Patterson,他自己拍彩色,同时也对彩色摄影史感兴趣,一直在断断续续介绍一些彩色摄影师和彩色摄影史,比如以下链接: 早期彩色摄影师1(James Clerk Maxwell) 早期彩色摄影师2(Louis Ducos du Hauron) 早期彩色摄影师3(Hermann Wilhelm Voge) 早期彩色摄影师4(Lumière Brothers) 早期彩色摄影师5(Sergei Prokudin-Gorsky) 柯达克罗姆1(Kodachrome)(Leopold Godowsky, Jr. 和Leopold Mannes) 柯达克罗姆2 (农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纪实项目和彩色摄影) 柯达克罗姆3(链接) 柯达克罗姆4(克罗姆里的美国) 柯达克罗姆5(克罗姆的消亡)

彩色一周(3)

彩色之前的彩色 William Eggleston的彩色摄影风格多少让人想到马丁﹒帕尔(Maritn Parr),马格南的怪才,脑袋顶上罩着几个光环:摄影师、图书策划人以及策展人。 是的,策展人。就在这两日,马丁﹒帕尔在Hastedhunt画廊策划了一个颇受关注的影展,这就是“彩色之前的彩色,20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彩色摄影展”。(Colour before colour) 帕尔试图在这个美国画廊里为观者展示一些美国人视线以外的历史。正如他自己谈到的,摄影史常常是主观的历史,一些重要的史实被人们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William Eggleston这些美国人在彩色摄影运动中的作用不断被提及,而与他们同时代的欧洲其实并非冷冷清清。 Carlos Perez Siquier 摄 影展之所以冠名为彩色之前,是因为帕尔选择的8位摄影师都是在1970年代末期William Eggleston展览将彩色摄影的地位提升之前,就已经开始彩色摄影的创作了。其中摄影师Keld Helmer-Petersen早在1947年就出版彩色摄影画册:122张彩色照片(122 Colour Photographs),其他几位摄影师也都各有特色,分别是Luigi Ghirri, John Hinde, Peter Mitchell, Carlos Perez Siquier and Ed van der (…) Read more

柯达克罗姆的瞬间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从slate电子杂志中翻译而来的,柯达克罗姆(Kodachrome)是柯达公司专业反转片系列,特殊的K-14冲洗工艺使其必须寄回公司才能冲洗,色彩浓郁,正是这款彩色胶片带动了彩色摄影的狂潮。作者: Jim Lewis  原文点这里 柯达克罗姆的瞬间:William Eggleston的革命性展览如何改变了一切 2002年,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纪念活动,那是一场革命的第一声枪响——随之一切都被改变了。这个活动就是10月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重印了一个展览的目录册,这个目录册的原版早就销售一空,消失了很多年,作为稀有书籍,它的价格早就被炒到500-600美元,是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人无缘见到的。 这本书就叫做《William Eggleston向导》(William Eggleston’s Guide),书的作者是一个有些怪癖的35岁上下的青年,当年他找到MoMA,带着一箱子幻灯片,试图说服这个严肃谨慎的艺术机构为他举办一个彩色摄影个展。 展览具有里程碑意义,宣布了彩色摄影时代的到来,在这以后,黑白影像变得有些古老而珍贵,给人的感觉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当代艺术摄影很多都是彩色的:南戈丁、米奇•爱博斯坦(Mitch Epstein)、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都随之接受了以彩色的方式创作他们的作品。 现在,假如我让你猜一猜,这个展览是哪一年举办的——背景资料是彩色电影在30年代流行,彩色电视在1955年试播,所以,第一个彩色摄影个展的时间是。。。。。? 1976年. 这有些让人觉得震惊,1976年的时候彩色摄影到处都是,几乎所有的杂志封面,电影电视都是彩色的。沃霍尔(Warhol)著名的Campbell汤罐头作品出现在1965年,丹﹒佛雷文( Dan Flavin )的荧光灯雕塑展是1966年在画廊出现。但是摄影却一直是黑白的世界,一些前辈比如沃克﹒埃文思声称彩色是“丑陋”的,而罗伯特﹒弗兰克坚持认为“黑白的就是彩色的”。 回顾过去,实在难以想象,70年代中期那时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彩色影像地位如此卑微。我猜测,部分原因是因为摄影从诞生之时起就不被当作一种艺术形式,而是某种科技手段,而黑白摄影则是超现实的,它通过把现实世界中的色彩去掉从而具有了艺术感觉。另外一些原因是彩色影像看起来更加商业,总是出现在杂志、广告牌和人们的家庭快照中。 同样,彩色摄影让摄影师失去了很多掌控能力,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有冲洗制作自己的彩色摄影作品的技能(或者是买不起设备),艺术家的工作多少完全有赖于快门。 另外一个原因是彩色胶片的工艺还没有达到黑白胶片的水平,对于光线的敏感度、锐度都不够,这样就只能在室外或者利用强烈的人造光源才能拍照。 面对这种混乱一团的现状——敌视、技术的缺陷,Eggleston却走出了自己的路,他成为了彩色摄影之父。其实给他这种名号要稍微往前追溯一下历史:Paul Outerbridge 和 Eliot Porter早就开始拍摄彩色,和Eggleston同时代的Stephen Shore也拍彩色。但是Eggleston却做出了他们没有做到的事情,他让这种媒介合法化,把人们印象中的彩色摄影的缺陷却充分利用,变为优势,从而解放了这种语言,使其具有自己的逻辑。 (…) Read more

彩色一周

以前在博客上曾经做过一个“彩色一周”的专题,正巧最近又编译了一篇关于彩色摄影的文章,于是想着把博客里关于彩色摄影的旧文章都折腾出来,再次集纳一个彩色一周的专题供大家参考: 彩色摄影之父的一段野史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拍摄彩色照片是不入流的,业余或者是商业的,但是有两个人多少改变了这种现状:现代艺术馆的摄影部主任John Szarkowski 和彩色摄影的先驱人物William Eggleston。前者在1976年为后者策划了一个在当时颇具争议,但是在历史上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彩色摄影作品展,从此以后,彩色照片才能在艺术馆中登堂入室。William Eggleston也因此被喻为彩色摄影之父。前两天的文章纪念John Szarkowski对这个展览有所提及。 另一位较早开始展开彩色摄影创作的Joel Meyerowitz却揭开了William Eggleston成名前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当然这只是来自他个人的口述,因此将之称为一段野史。 大约在1969或者1970年间Eggleston被其他人推荐来见我。他给我看了一盒子他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很普通,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张力,也没有活力。我就给他看了我拍摄的将近500张彩色照片。我们促膝而谈,一直聊到凌晨。当他离开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彩色摄影,就是它了。”然后他开始延续以前的风格,但是全部的照片都变成了彩色。因为他是一个百万富翁,他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打印输出的费用。当时John Szarkowski也非常喜欢我的作品,但是他不停的说:“我需要打印的照片,我需要有一些东西挂到墙上。”但是很不幸我没有钱。这就是为什么William Eggleston成为彩色摄影先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 Joel Meyerowitz后来的经历也不可小觑,以下便是他的简历: Joel Meyerowitz把自己看作是继承了亨利·卡蒂埃–布雷松和罗伯特·弗兰克传统的“街头摄影家”,不过他只从事彩色摄影。作为彩色摄影的早期(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倡导人,他对转变人们对彩色摄影的态度 – 由拒绝到认识 – 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第一本影集《岬角灯塔》(Cape Light) 被认为是彩色摄影的经典作品,出版 20 年来销售了 10 (…) Read more

照片DNA

最近,佳能公司正在为一些照片做亲子鉴定。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您的照片就是您的孩子(这个比喻虽然粗俗,但是还算形象),如果孩子被人家拐走了,或者被你自己贩卖了,相机生产商则可以通过提取照片的DNA确认您和您孩子之间的血脉关系。 说得过于玄妙了,其实所谓照片DNA就是数码照片的拍摄数据,也就是相机的型号、当时拍摄的一些技术参数什么的。不过,不要小看这些数据量,在一些关键时刻它们就会出卖拍摄者。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新版的哈里波特小说还没有出版之前,一些关于这本书的数码翻拍照片就在网上开始流传,这让出版商非常恼火。如何才能揪出这个泄密者,佳能公司参与了侦破过程。很快,一些数据被揭示出来: 1, 照片是用佳能Canon Rebel 350型号的机器(很可能是350D)拍摄的,这款机器是佳能三年前的产品。 2, 三年期间主人曾经清洁过或者修过这架相机 3, 这台相机是在美国或者加拿大出售的,因为这种型号没有在世界其他国家上市。 4, 一些论坛上流传的消息,最后的鉴定结果这台相机的编号可能是560151117 这个编号一出来就很吓人了,每个编号都只对应一架相机,如果购买者当初进行了登记的话,很容易便可以查出购买者的身份。 你在网上发邮件,如果内有不妥之词,网络公司很快就会把你供出来,你在手机上发信息,如果内有不妥之词,电信公司也会毫不犹豫出卖你,现在如果你拍照片,内容违法犯罪,相机生产厂商也会告密。哪里有什么虚拟世界呢?还是老老实实做“人”吧。

回到原点

故事一 90年代早期,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Bruce Davidson建议《美国国家地理》做一个关于中央公园的报道,这个选题被通过了,而且当仁不让地落到了Bruce Davidson身上,此时正是报刊彩色化进程愈演愈烈的时期,美国国家地理建议Davidaon拍摄彩色。 十几年过去了,当这位摄影师关于中央公园的个展在今年西班牙马德里的摄影节上展出的时候,全部作品都是黑白。 回忆起当初的彩色作品,Davidson说:“我是一个乖孩子,(这个主题)我拍摄了将近500个彩色反转,但是美国国家地理却恨透了这些影像。并最终把这个选题转给了另外一个摄影师。”而Davidson并未就此放弃,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重新回到自己擅长的黑白,这一拍就是三四年。 1995年他的这些黑白作品由光圈出版,并且在光圈画廊展览,今年,作者下大功夫重新搞了这个作品回顾展,所有的照片都是他的御用暗房师John Delaney制作。 点这里看原文和作品: 故事二 1988年,Joe Elbert这个学习音乐专业出身的摄影师被任命为《华盛顿邮报》的助理图片总监,这一干就是将近20年,20年的时间他培养了无数的摄影记者,自己也获得过年度图片编辑的荣誉。 新闻摄影行业在今天看来似乎岌岌可危,而这个资深的图片编辑却坐不住了,他要求重新转回从事摄影记者的工作。Joe Elbert说这个念头在2001年就有了,因为911事件的爆发而不得不延迟,如今他再也忍不住了,如果不能如愿他将非常遗憾。 Joe Elbert已经从图片编辑岗位上辞职,这位60岁的新摄影记者会先从扫街开始做起,“我非常愿意成为一个摄影师,我并不是仍旧沉醉在摄影黄金时代的老人,视频也是一种报道手段,但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不能让自己成为当下这种变革时代的一个局外人。走到街上去,这是唯一一个适合我的地方。” Joe Elber不是华盛顿邮报第一个从图片编辑回到摄影记者岗位的人,在他之前两项普利策奖获得者Michel duCille在2005年也做了同样的选择。 点这里看报道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