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树

照片辛迪加 看资料接触到“照片辛迪加“此说法, 小小的研究了一下,发现将图片社定位于辛迪加组织还是挺恰当的。 参加辛迪加的各个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但是,它们商业上却已经失去了独立性。 最近,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和商业图片社Onrequest结盟,由OnRequest负责独家代理马格南摄影师在北美地区的商业广告拍摄工作,以及非独家代理全球的商业图片拍摄。 马格南图片社的负责人认为这家公司在商业广告工作的拍摄方面拥有一流的制作体系以及一流的制作团队。 OnRequest原本是一家俗套的普通商业图库,在创新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他们的原有经营模式变得落伍,随即风头一转变身为一家专门承接广告摄影的拍摄任务,以及帮助大企业拍摄公关照片、为其建立图片资料库的新型商业图片公司。从守株待兔到主动出击,不得不说,这个转型真是巧妙。 在pdn对此次两家公司合作的报道中谈到, 马格南的图片社的摄影师其实一直以来都在拍摄商业摄影作品,从而补给他们的纪实摄影项目的拍摄。 马格南在新世纪已经变得越来越现实了,他们抓住了新媒体的发展机遇,推出了动感马格南,他们借助图片社成立50年的机会,不断造势,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而这一次和OnRequest的合作使他们不但保持了血统纯正,同时也帮助摄影师从商业摄影拍摄中谋取更多的利益。 融合(或者说是杂烩?),已经成为现在这个时代的潮流。 还是说说“辛迪加”。图片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英国的DJ Clark曾经谈到,从前,我们的照片都是由最热爱照片的人编辑,他们精心选择每一张影像,他们尊重摄影,今天,我们的照片都是由商人来编辑,他们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被选中的图片总是那些简单直接,即使个儿不大也能在屏幕上都能熠熠闪光。可以说,各种各样图片社的出现,首先割断了传统的摄影师和媒体之间一对一的商业联系,迫使摄影师必须依附图片社生存,随后逐渐剥夺摄影师讨价还价的权利,剥夺其对内容的控制权,最终让图片彻底成为一种商品。 如果布列松泉下有知,兴许会反对此次合作。别忘了马格南的成立初衷,几个毛头小伙子血气方刚地要同一切剥夺摄影师权利的现象斗争,他们要成立的是“自己的”图片组织,保护照片的版权所有,控制图片在报纸和杂志的使用,拍自己的东西。 人心不古,摄影师这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庞大的照片辛迪加们吞噬。

豪华阵容

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网站,似乎是一本杂志,我被里面眼花缭乱的照片吸引住了,还有人用巨型Polaroid 20 x 24摄影机工作,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今天早上起来研究了一下。 OPUS是一个体育画册(姑且这么叫吧)出版公司,他们的出版物皆是豪华产品,如何能够称之为豪华呢?首先OPUS的选题都是热点,比如曼联大帝,美国超级碗,阿森纳球队,F1赛事等等,其次,画册里有涉及体育明星的亲笔签名,所以都是限量版,第三,每本画册的制作跨度时间长达两年,文字和图片工作者都是精英,且画册的尺寸巨大,就拿阿森纳特刊来说,厚度是850页,每页的面积是半平方米,里面还附有三页特别的插页,延伸开来宽达二公尺。第四,画册设计制作一丝不苟,由于强调画册的收藏价值,因此印刷环节非常重要,照片复制和印刷都由非常专业的人士来监督,其设备也非常先进。 从图片的应用角度来看,OPUS的系列刊物非常重视给予读者视觉上的最佳享受,据称,他们在制作刊物时候图片编辑精英团会研究所有相关的资源,包括档案以及私人收藏品,挖掘最罕见的画面,甚至从未登刊过的照片。 除了画册,OPUS还出售由体育画报摄影师Walter Iooss Jr. 所拍摄的运动员巨幅宝丽来照片。 这样一本刊物您觉得出多少钱合适呢?瞅了瞅,4000美金是起价。 这公司可真会赚钱的。他们的网页还有中文版,估计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小故事

“我父亲曾教过我一些东西。他教我摄影,光怎样通过镜头;负片是如何形成的;感光相纸如何工作。不知怎么的,我意识到可以把我的皮肤当成感光表面,姐姐路易斯常常成为我们拍照的模特,我把一张她照片的底片放在胳膊上,用外科手术胶带粘好,那会儿我是八、九岁的样子,还住在赛达赫斯特(Cedarhurst),我走到后院站在阳光下,底片就那么绑在我的肩膀上,我竟然保持这样的情况两三天之久。最后,把底片揭下来,路易斯就这样被‘烧’到了我的皮肤上。这是我的第一张肖像摄影作品。” ——理查德•阿威顿当年接受《纽约客》杂志的访问时的谈话

周一消息树

女人 1, 女性摄影师基金 Humble艺术基金会最近正在筹办一个名为31位31岁以下女性摄影师的作品展,初步定于2008年3月1日开展,目前正在寻找参展摄影师,挺不错的一个机会。具体的申请方法如下: 截止时间:2008年1月25日 作品递交方式:5-10张个人作品,每张作品长边550Pixels,72Dpi分辨率,RGB,另附简短个人生平、简历以及你的作品声明。不接受压缩格式(zip) 没有申请费,直接把邮件发往31@hafny.org 申请者必须是1977年3月1日以后出生的女性摄影师 申请者在2008年2月1日得到入选通知 2, 伊朗女性摄影师 德黑兰制造在我们的展讯栏目里已经介绍过了,5位伊朗年轻女性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真实生活。其中Mehraneh Atash的作品给人印象深刻,她在伊朗男子会所中利用镜子将自己手拿照相机的形象和被摄对象——半裸的男人,置于同一画面,这种异常大胆的观看,打破了外在世界关于伊斯兰世界女性的刻板印象。这就是德黑兰制造这个展览的真正目的。 不过,我从这个展览中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故事一,英国卫报记者对两幅照片的解读 伊朗女摄影师Newsha Tavakolian指引卫报记者观看自己的两张照片。 第一张 卫报记者认为这张照片里显然是一个被丈夫殴打的女性,而摄影师的答案是:她刚刚做完整容手术,隆鼻、除眼袋,在伊朗,女人们都拼命追求美。 第二张: 卫报记者对这张照片的解读是:一个被逼婚的新娘。而实际情况则是,这个新娘和她的未婚夫深爱,明天就是婚礼,但是她已经在美容院呆了五个钟头,累坏了。 故事二,英国图片社对伊朗女性摄影师照片的解读 Newsha Tavakolian认为她的创作目标是记录自己国家的真实生活,展示一个彩色的伊朗,但是你可以去看她拍摄的另外一组照片。 这位伊朗女摄影师是英国Polaris图片社的签约摄影师,她在这个图片社有一组名叫伊朗女性的照片,而这组藉由英国著名图片社朝全世界发送的照片,却仍然设置了一个沿袭传统刻板印象的语境,在这里,仍旧是一些受压迫的、动荡社会中的女性形象。 故事一二的对比,足以说明当下影像在信息传播过程有些悲哀的现状,刻板印象通俗易懂,符合人们的阅读期待,因此更易于成为图片营销者牟利的手段,不断被加深,广泛传播。我们生活的这个“拟像时代”是多么之不可靠。

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2)

继续编译 2007广告摄影新势力 © Popel Coumou, Holland (三)商品化与反商品化并存 当下的形势一方面是图片的商品属性被逐渐强调,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反商品化的机会。在未来的2-3年之内,这个领域的商业气息将更加浓郁,一些照片的价格将会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那些能够脱离这种流水线作业生产照片的人,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能够建立起他们个人或者组织的品牌,从而让人们都知道好照片就在他们那里。 照片的商品化是照片制作、印刷以及发行的整个过程成本紧缩的压力而造成的后果。照片的制作费用决定了照片的品质,当制作成本高,人们都重视图片,但是当下图片费用不比文字的费用更高,图片频繁在媒体出现,而且由于成本降低的原因,它的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另外一个造成这种图片饱和状态的是照片愈发成为一种一次性的消费品,从前影像都会长时间展示,而今天图片的生命周期随着媒体的印刷周期而变得更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但与此同时,因为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照片,对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影像的需求就变得迫切,独特的、新鲜有创造力的影像则会受到追捧,取得品牌效应,价格也能得到提升。 一直以来,摄影都被看做是一种机械工艺,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摄影艺术市场的活跃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你可以看到,Gursky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价格不断攀升。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大胆预言广告摄影也会产生同样的状况,不过,由于广告的目的是销售产品。人们对于广告摄影的刻板印象是其必须具有引诱作用,是泛滥的,互相抄袭的。但事实上,广告影像也是一种有力量的大众传播工具,可以对一种产品、一种生活方式形成标示作用。当下最好的广告摄影作品就是那些打破商业和艺术界限的作品。然而,把艺术摄影挪用到商业影像中更容易一些,反过来难以做到,因为艺术世界对于具有商业目的的影像是非常小心且不怎么开放的。 (四)媒介融合,动态静态融合 当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静态和动态影像也开始融合,有的时候客户对一张照片如何使用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他们希望能够用在印刷媒体、网站等等,也因此对动态和静态影像的需求都同样强烈。 这对于摄影师如何拍摄以及编辑照片将产生很大影响,会需要其同时拍摄静态和动态,如果有人能够在此有所突破,他立刻就能成为行业领袖。 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卫报这样的媒体开始使用对开页照片,另一方面手机影像的需求有巨大缺口,摄影师要体察这种趋势应对其变化。 对于“My space”语境中成长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看报纸,他们利用各种传播方式交流,他们喜欢静态照片,也同样喜欢视频,他们就是一群生活在“现场直播”环境中的一代人,这挑战了广告摄影的表达方式。 (完)

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1)

前两天在《中国摄影》杂志的一个活动上碰到大木,他问我去年狂想了2007,今年是不是还要再狂想2008。当时我觉得今年过得特别平静,似乎没有狂想的激情。这两天老外们都在过圣诞。网络上很安静,逛来逛去翻出一篇发表于年初的旧文:当时盖蒂发布了2007年广告摄影新势力——35位值得关注的年轻摄影师名单,其创意总监Lewis Blackwell接受了访谈。去年影响杂志也做过这个题目,但是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精彩,让我突然意识到,2007的变化是一股潜流。“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字,在不知不觉中,小溪已经汇成了大河。下面就分两次编译这篇文章。 © Ofer Wolberger, United States 2007摄影新势力 (一) 在现实与虚幻的真空地带起舞 当下,在新闻摄影(editorial)和广告摄影之间出现融合的趋势,媒体上具有信息属性的摄影元素越来越具有抽象、概念性的特质,而广告摄影的表现方法却开始更多借鉴纪实的手法——为了让影像具有说服力努力从现实中寻找力量。 这或许就是一种融合吧,或者是不是可以说,纪实和虚构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了?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时代,一个打破原有的界限以及属性差异的年代。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Jeff Wall、Simon Norfolk以及 Eric Baudelaire的摄影作品,他们都在质疑摄影所谓的“真实性”,摄影的证史与证实的作用究竟有几分可靠性呢?这些摄影师有意模糊了纪实和虚构的风格而对此进行反诘。 大约150年以来,摄影或者光学的真实是构成以及定义视觉真实的主要依据,当下,影像被修改合成、从摄影到造影,但是我们依然在下意识地寻找所谓的“摄影的真实”,但更多的目的是给影像作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认同与定位。影像一直都走在现实的边上,模糊的、不期而至的感觉让我们并不能十分确认哪里是现实哪里不是。 (二)影像创作开始了内容革命,信息传播朝向非语言文字形态 近些年的技术革命首先带来了信息获取方式的革命,但是最终带来的是信息内容的革命。这和我们当下社会文化的视觉转向息息相关。 以广告为例,尽管大多数广告活动仍旧基于文字概念但是最终的广告产品却是视觉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贝纳通从90年代开始展开的广告宣传活动,始终是基于甚至超越文字理念,非常视觉化的表达。 广告内容传播的变化是和更大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相呼应——从重视文字到重视视觉思维。回顾历史你可以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中世纪,修道院的修道士把文字绘制成图画,从17世纪的报纸到19世纪的报纸,一个最大的变化是视觉元素的增加,现在,广播让位给电视,最开始以文字为主的网络让位给视觉,电话里面都装上了照相机。。。。

品评照片——一位图片编辑的口味

摄影师David Nicolas花了两周时间为美国旅游休闲杂志Travel + Leisure完成一个拍摄任务,拍摄主题是南美一个庄园,前后去了两次。 美国摄影界新闻杂志(PDN)采访了这本杂志的图片编辑Whitney Lawson,请她谈了谈在图片编辑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决定哪些照片该入选,哪些被剔除在外的原因。 图片好坏的评价标准本来就是动态的,旅游休闲杂志的选择只是基于他们的编辑方针做出的选择,对我来说,这个文本的有意思之处在于,你可以看到信息被加工的过程,就好像走进了饭馆的厨房。不过,厨房向来是安全重地,不是随便可以进的——你看到的光显亮丽的菜肴,其制作过程恐怕让人难以忍受。 旅游休闲杂志难得肯让读者走入编辑后台,看来他们对自己的编辑方针充满信心。 1,这张照片是“南美庄园”这个专题的打头照片,我们使用了一个对开页。这个决定是我奋力争取而来的,因为在我看来,这张照片说明了一切:你会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看到背景后面的卧室没有?)画面中这个南美人的特征非常明显,旁边的仙人掌强调了这种地域特征。我觉得摄影师这张照片的表现非常精彩,他的构图非常精心,但是感觉又是那么漫不经心,好像他只是突然介入到这个场景。这照片是对整个故事很好的总结,因此放到开篇。接受 2,这张照片看起来不错。画面里的食物就象是家里自己做的。画面的形式感很强,并且自然光运用也很好。这种照片对于读者来说可以传达更多信息。这个摄影师本身就是个拍食物的高手。这种类型的照片在我的眼里还是用胶片比用数码更为出色。如果你在自己的作品里放上数码味道的照片我觉得是最大的失误。如果画面里一切都是及其清晰的,我不会喜欢的,除非你是亚当斯。接受 3,这张照片在整卷胶片中一下子就跳出来,多么漂亮的自然光线,绿色的墙壁,小小的房间,却有非常时髦的感觉。这张照片完全把读者带到了现场,摄影师做得非常好。接受 4.我们把这张照片放进来是因为它显得很不寻常。其他杂志不会让照片中有太多白色的天空,对我来说,却是无关紧要的。这张照片让人充满畅想。接受 5,我很喜欢这照片。但是这个人的照片目前已经出现了两次,因此我们就不能再重复了。摄影师说他在拍摄的时候因为大雾而遇到了麻烦,我认为这可能会让他的航班受到影响,但是却给拍摄带来便利。他因此拍到很多不错的肖像。这张照片可以放入他的个人作品集。拒绝 6,这张照片没有选中,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拒绝 7,摄影师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两次电话,他说自己在这个宾馆里有些不安,觉得似乎有鬼魂出没,他无法入睡,因为觉得墙上的画像老是盯着自己看。我从这张照片里也感到了这种情绪——照片并没有入选 拒绝 8,这张照片还可以,但是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类似图片。 拒绝 9,又是同样的被摄对象,重复了。但是这个人所有的肖像都很不错,真应该给他找个模特经纪公司。拒绝 10,庄园的外景不象内景那样有着令人吃惊的美,所以这照片也没有入选。这照片本身是很不错的。摄影师还是找到了一个奇特的景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摄影师人为控制出来的场景,也许是吧。 拒绝 接受 (又犯错了,前面都是拒绝,到了最后一张了,给我来了个陷阱,嘿嘿,猪翅膀,你看国内和国外的图片编辑立场还是一致的)

装备秀

以拍摄体育和生活方式为主的美国商业摄影师chase jarvis最近在自己的博客上秀装备——哦不,其实人家是在教大家如何在外出拍照的时候给器材打包。 Chase一共准备了两段视频,一段是高级的,长度为三十分钟,一段是基本的,是十分钟。下面链接的就是10分钟这个短片。片子拍摄的地点是这个商业摄影师的器材库,Chase和他的助理先分别展示了他们相机包、闪光灯和附件包以及计算机装备包里的内容,然后讨论了他们的打包心得。 Chase的商业摄影工作不但包括拍摄静态照片,同时也要拍摄动态视频文件。他不断在博客发布此类介绍自己拍摄技巧的视频短片,这让他的粉丝疯狂,同时也向客户展示自己的实力。这一品牌塑造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时代的优势,可谓一举两得

脆弱

这里是报道摄影的西点军校,还是乌托邦,抑或是最后的伊甸园?又一年的迎来送往中,荷赛大师班新一届学员毕业了,浏览过他们的作品之后,我却不禁心生疑问。 大师班学员的产生是通过各国推荐人推荐,随后又经过荷赛的评委们的评审而敲定,老师们也向来都是那几个荷赛的亲近人士。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事件,一个一穷二白的小青年不可能进入这个体系。 如同入选学员们名字后面的一串串光辉履历打造出的金字招牌一样,能够证明今年学员作品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那些照片唬人的外表。这些照片来自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刚果、缅甸,依然重复着古老的腔调:贫穷、边缘、种族纷扰。 进入这个班也曾经是我的梦想,当然,我已经参加了一个历时三年的中国大师班,也去荷兰参加了一个模式完全相同的亚欧青年摄影师培训班,我在1416中写了不少所谓大师班研究的文章。但是又一届学员的作品摆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却突然对它们心生厌恶,或者说,这种“精英式”的报道摄影所散发出来的腐朽气息,映衬出了一个僵硬、死板的“荷赛”体制。 这个体系在报道摄影遭遇瓶颈的今天,显得更加可疑。前两日,1416发布了VII图片社,一个“精英式的图片社”招新的消息,在那篇文章底下,李达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大师都不在本国拍出好照片呢。。。。一定要去中东,非洲这样的地方。。。。? 大家可能都会说,李达呀,这个问题太老套了。可是,这问题如同皇帝新衣里故事里那个大胆的反诘,揭示了新闻摄影发展过程中的自恋主义。50年前,荷赛的诞生让边缘化的新闻摄影工作者们找到了职业归属,而50年以来,通过刺激性的题材,以及荷赛或者某赛来证明自己,已经成为束缚新闻摄影发展的体制。 今年大师班作业的题目是“脆弱”,荷赛所建构的新闻摄影王国,在我看来也很脆弱。过于圈子化就导致封闭。写到这里,忽然想到前两日翻译的时代图片编辑访谈里的一句话——今天的摄影记者,已经比以往更需要成为一个“记者”了——这句话值得细细品读。 我觉得还有话没有说出来,请大家补充。

消息树

VII又添新成员 前段时间1416曾经发布了VII公开招募新成员的消息,近日,两名摄影师从1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Marcus Bleasdale 和Franco Pagetti,前者花了八年的时间报道刚果复杂的政局,后者则出没于伊拉克等战乱地区,两个人都是世界各大著名媒体的御用摄影师,同时也囊括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奖项和基金。 又有大腕加入,图片社的现任主席Gary Knight 发出如下感慨:“他们竟然乐于加入VII,我们感到十分震惊。”著名摄影师的加入让VII成为报道摄影界的名人堂,明确亮出“精英”旗帜是VII窜红的招牌。当然,人们都希望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否则VII就会成为报道摄影师们最后的避难所。 VII目前有11名摄影师(创始人之一Alexandra Boulat刚刚去世),他们会将成员稳定在14人以内。

逆光的读书季 《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二)

4,这本书第四章的主题是“有与无”(something and nothing)。与第三章中着重探讨照片的技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不同,这里关注的是照片的内在主题。照片里拍摄的是一些通常被人们忽略的,非常平凡的生活场景,比如街头的杂草、废弃的旧房间等等,但是摄影师将理解这些场景的语境进行转换,放到艺术的语境中,并投射了摄影师的个人感受,完全改变了画面的含义。这种类型的摄影打破了传统对“摄影的视觉主题”的定义,认为摄影有着无限的潜能,可以将微小的事物转换成具有重要含义的场景。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师有墨西哥艺术家Gabriel Orozco Gabriel Orozco/landscape with icecream 5,私密的生活(intimate life)这一章关注照片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是摄影师在表现他们和摄影主题之间非常亲密的自我的联系,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通常以家庭快照的方式出现,但是关注的瞬间和角度却是家庭快照里不曾有的。毫无疑问,大家一定会联想起南戈丁,她是这一类中的代表人物。 6,历史的瞬间(moments in history)我们终于回到了摄影直逼现实的本质特性上来,充分利用了摄影的纪实特质,这种类型也可以称之为“后灾难摄影”(aftermath photography),摄影师在社会或者自然灾难发生之后重返这些场所进行拍摄,这让当代艺术摄影在政治和人文方面也具有了一定的高度。此外,这种类型的摄影还包括对一些边缘群体生活的记录,由于媒体削减空间,此类摄影不得不转战画廊。这一类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繁荣,挑战了人们对于纪实性摄影的传统观念。1416曾经提到过的Smon Nrfolk就属于这一类摄影师。 法国艺术家sophie ristelhueber拍摄Kuwait, Iraq, Israel 战后的土地受创景观也属于此类摄影 7,重访历史与改朝换代(revived and remade)最后一章是一些补遗,介绍一些最新的发展动向,比如通过戏仿、电影截屏、科技摄影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以及摄影师回归传统,利用一些传统的摄影技巧,将照片以“做旧”的方式呈现。 (完)

逆光的读书季 《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一)

上个月在上海的艺术书店买了一本书《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作者charlotte cotton是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曾经是英国摄影画廊的负责人。 我拿这本小书当作了解摄影与当代艺术关系的入门读物,毫无疑问,这是当下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一直觉得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思路。 这本书的前言看了两遍,是对全书章节的介绍,而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其实就是在梳理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脉络,并对此进行的类型学分析。当然,艺术创作很难将之归为“类型”,艺术家如果从此入手展开创作就大错特错了,不过,作为一种了解当代摄影艺术的途径,我觉得作者的分析还是有一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1, 假如这就是艺术(if this is art )作为全书的总起,这里探讨的是摄影师如何进一步发掘摄影这种工具的更多可能性,打破传统的摄影是一种纯记录工具的刻板印象,试图利用其发掘人们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这一章重点介绍的是1960-1970年代行为艺术家们的现场纪实摄影。尽管有些摄影作品看起来只是行为艺术现场的偶然性的记录,但是这些照片作为这些行为艺术的最终成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载体和副产品,而其本身就是摄影艺术作品。作者在这一章里提到中国80年代-90年代的行为艺术和摄影,引用了张洹和荣荣的摄影作品。我感觉,最初这些“行为”和“摄影”之间的偶发性联系在随后的发展中已经逐渐融为一体。 荣荣摄,行为艺术家张洹 2, 从前(once upon a time)这一章关注摄影的叙事性在摄影艺术作品中的血脉传承。作者也将之成为“舞台剧式样的摄影”(tableau)。这种类型可以追溯到18以及19世纪前摄影时代的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这不仅仅是因为摄影本身具有现实的叙事性,同时也是因为在绘画创作中通过模特、布景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实现叙事的目的,这使得摄影师与之一拍即合。有人也将这种类型称为“摆布摄影”(stage),通过周密的控制和摆布,摄影师创造照片而不是拍摄照片。典型代表就是jeff wall. (可以参考1416的新高艺术摄影) 3, 冷酷无情呆照(deadpan)这一章节里呈现出的照片失去了前两章里所具有的戏剧性,而是平淡的甚至是冷酷的,其中看不到摄影师的观点和主张,而是一种纯粹客观的“记录”,而这些作品的力量则在于照片的高精度和巨大的尺寸,它们一般都是由大画幅相机拍摄,随后以超级巨大的尺寸出现,在视觉上呈现出压倒一切的感受。这种类型的代表摄影师就是Andreas Gursky (未完待续)

艾美奖里的异类

最近一段时间的低沉倒不如说是恐慌,这大概是我每天接触庞杂信息的一个过渡阶段,从起初的新鲜,到茫然,然后手忙脚乱,恨不得变成八爪鱼,但是很不幸啊,我不是八爪鱼,每天只有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已经够狠了)。 我比较关心的一个新媒体公司是media storm,完全致力于多媒体产品(重点在于摄影的运用)的推广与营销,1416已经多次予以介绍。最近,这家公司又赢的了艾美奖。是啊,艾美奖。 人们已经习惯了当下一些稀奇古怪的变化,小小的惊讶一下就会将之看作理所应当。报纸、网络和艾美奖又怎么能扯上关系呢?其实如果说“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你来说还是有些陌生的话,艾美奖的变化是一个绝好的案例。 艾美奖是美国一个完全以电视为中心的重大奖项,但是从今年开始在新闻纪实这一门类里设置了宽带奖(broadband),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拉响了报纸开始将重点转向多媒体产品的营销的冲锋号。 今年的宽带奖的四个大奖得主两家是报纸,一家就是media storm,名单如下: 杰出新闻报道奖 平面媒体Detroit Free Press网站freep.com 对密歇根海军的报道。点这里 杰出新闻纪实作品奖 Olivier Jobard为media storm制作的多媒体产品 Kingsley’s Crossing 杰出地区新闻报道奖 San Francisco Chronicle’报社网络版的 “Prisoners Guide Teens on Tour of San Quentin.” (…) Read more

周末话题:重返胶片时代?

最近,一项针对职业摄影师的调查结果得以公布,2|3的摄影师认为在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胶片来完成某些任务,并且有人预言未来五年之内将有一次重返胶片时代的回潮,因为有很多使用胶片的感觉数码不可替代。 file杂志曾经做过一个意在重返胶片拍摄时代的36张计划,摄影师把他们的故事精准地装在一个胶卷里。 这项经由美联社发布,并且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调查是一个最不希望胶片消失的公司——柯达公司搞的。 职业摄影师真的仍旧钟爱胶片吗?碰巧又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片段,路透社摄影师Damir Sagolj讲述自己去伊拉克的时,如何准备自己的行李: 每当我看着我要去伊拉克所带的行李,就头疼,老天,我需要逻辑。这一大堆东西包括防弹衣、卫星设施、足够长的网线、睡袋、备用镜头以及预备在等待拍摄任务的漫漫长夜里消遣用的娱乐设备。其实我去过无数次伊拉克,我清楚地知道应该带些什么东西,而且行李要简单。我再瞅瞅我要带走的东西,Ipod的外接音箱,几张DVD,一个手电筒……,等到我准备出发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四个大包。 我这是去哪儿呢?我决定重新打包精简行李,最后只剩下两台相机,两个镜头,防弹衣,笔记本电脑以及洗漱用品。最后,我把一个小的胶片相机扔了进来,里面装着黑白胶片,这是我的一个个人摄影项目,却一直也没有完成…… 补记:这篇文章是3年之前写的,现在的摄影师还有这样的困惑么?恐怕路透这位老记的包里毫无疑问会塞进一个ipad。

徕卡

1416很少谈摄影器材,坦白的说,我在这方面是个白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器材并不仅仅是器材,比如徕卡——那是一种文化。 在《纽约客》这样的杂志上看到一篇写摄影的文章,爱摄影的人一定会两眼放光,更何况文章的主题是徕卡。文章题目叫做“Candid Camera The cult of Leica”(坦率的相机:徕卡崇拜)。围绕着对一台相机的崇拜展开叙述,作者显然在这方面进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比如他甚为关心摄影师的徕卡历史,发现1928年,匈牙利著名摄影师柯特兹拥有了他的第一台徕卡,而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俄罗斯摄影师罗德钦柯也花了350个卢布购进一台徕卡。 至于徕卡和摄影师之间关系,这台不起眼的相机一直是诸多摄影师的梦中之物。文章的作者自从看到爱德华韦斯顿拍摄亨利方达的场景:两手指之间夹着一根烟,徕卡相机挂在脖子上贴着灯芯绒夹克,这一幕让他从此对徕卡念念不忘。 假如你拥有一套M系列的相机,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有两件事情可能会发生,一是一切都变得如此顺畅和甜蜜,你毫无阻碍地一张张的拍摄,在流动的瞬间中截取你的钟爱,而另一方面徕卡的设计如此精巧简洁,比起数字相机巨头尼康和佳能来说,他们仅仅将相机比起古旧的老相机体积稍微变小而已,而徕卡是那么的贴心,当你把徕卡II放在掌心,那感觉就如同抚弄你的宠物,并迫不及待地想将之带到街上去玩耍。 假如你在拥挤的街头用徕卡拍摄,那是什么感觉: 你所能听到的全部声音只是快门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它显得安静无比——这大概是徕卡崇拜者们钟爱它的重要原因,此时捕获一张照片的感觉就好似一个轻轻的吻。 将快门的动作比作一个吻,多么可爱的比喻。 阅读这篇文章的感觉让我联想起了李江树的《手感》,李是我大学时的偶像,我们宿舍学摄影的人不少,他的书一直是我们的珍藏。建议也去读下李江树版的“徕卡崇拜”。 今天早晨一直在折腾这篇长文章,但遗憾的是,恐怕我不能将之全文翻译出来,文章非常复杂,并非一两个钟头就能解决的。但是我建议英文好的还是去瞅瞅,或者如同美剧翻译组一样,大家分头包干将这篇文章给解决了。谁要翻译请跟帖,我们需要7个人。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