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天气

昨天去上课的时候又路过学校的操场。我最喜欢朝里面张望。学生在上体育课,他们愉快地聊着天,伸着胳膊,做着笨拙的体操,这场景总让我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这也是我上课的操场。 但下午三点多钟,这里却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关于最近的坏天气,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个场景——一个所有人都消失,不留任何生气的操场。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开始飘雪,路上的人蜷缩着试图尽快逃离——这副样子让我想到帕尔大叔的《坏天气》,于是又重温了一下。 《坏天气》(Bad Weather)是马丁帕尔的第一本摄影书,1982年出版。对于这位摄影书的高产者,这个“第一本”自然有具程碑价值,在摄影书收藏市场上很受关注。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似乎除了之后出版的另一本黑白摄影集之外,帕尔大叔就完全转向彩色世界了。 坏心眼儿的帕尔,在这本书里记录了人类对坏天气避之不及,气急败坏的样子。书的前言有英国BBC的天气预报员Michael Fish参与,查阅资料发现,这位老兄当年也是很出位的,比如,穿装饰了气象符号、蓝绿相间的运动夹克播报天气。 播音员麦克老兄很可能就是因为沾染了帕尔,职业生涯的大麻烦很快就来了。1987年,他在天气预报中以调侃的口吻说:“今天早晨一位妇女告诉BBC,她听到飓风来临的声音……但我要告诉电视机前的你,别担心,根本没有这回事。” 就在那个晚上,一场风暴袭击了英格兰东南部,是1703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这个事儿,这种荒诞和怪异,其实就是帕尔书里写的那种情绪。 上面这张图片,照片里是一句名言警句,大意是:“焦虑就好像坏天气,令你不愉快,但却也不会持久。”马丁帕尔七十年代拍英国的坏天气,嘲讽人类的自大,天气的变幻完全不受人类的左右,你痛恨坏天气,但还是要依附它生存。 对待天气这个捉摸不定的脾气,如果上世纪人类的心理还是“令人不愉快,但不会持久”;帕尔这老兄还能以幽默的口气调侃地说一句:你真坏!但到了今天,坏天气的“坏”恐怕已经完全升级,再谈论天气哪里还能找到幽默的调性。 我上学的时候操场上也有坏天气,沙尘暴吹得人无法睁眼,必须逃离,昨天的操场,没有那么暴虐脾气的风沙,只有灰色的雾气在那里,而这种安静却让人感到出奇的恐怖。

周一消息树

上周消息树上都是畅销的大众读物,今天我打算接着“在树上挂书”,不过这一次则全是小众读物。 1. 50本自出版物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英国布莱顿,一间名叫Workflow工作室,有一个热闹的聚会——这是两位爱书人所策划的“一本书秀场”( A Photobook Show)的第一回展出。 《一本书秀场》中收到的图书。 图片来自《一本书秀场》网站 展出的50本书寄自世界各地,活动的发起人William Sadowski 和Kevin Beck希望和更多人一起分享自出版经验。这些书以一种亲切的距离和参观者见面,没有玻璃罩子,不需要白手套,你就像是看一本书一样去看这些书。 William Sadowski在接受《英国摄影》采访的时候提到,应该有更多摄影师意识到,他们的作品并非一定要挂在墙上。 2. 那些不能出版的书 在摄影师Svetlana Bachevanova的记忆里,偷偷听BBC获知消息是她童年生活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最深刻的回忆——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秘密被隐藏,被压制,无法公开?证据在哪里?对这问题的持续追问,让做过多年摄影师,现在同时也是出版人的Svetlana发起了一个项目FotoEvidence,这里除了展示纪实摄影作品,从去年起,网站每年都资助一位摄影师出版自己的纪实摄影画册——那些无法出版的图书。 这个摄影书奖去年首次招募,收到了41个国家的59份申请,最终获得支持的是来自西班牙的摄影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学家Javier Arcenillas, 获奖作品 “Sicarios”用黑白影像描述了拉美国家存在的暴力。 此奖项今年开始了第二次征集。 3. 森山先生的复印机 1974年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在东京做了一场“印刷秀”(Printing Show),房间中央是一台复印机,他把自己1971年在纽约拍摄的照片复印,随后做成一本摄影书,观众可以为现场生产复印书选择封面。 前两日,在纽约光圈画廊(Aperture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NO.10《拍摄外公外婆》

作者:周仰 十月份在家里住了一个月,再次回到这种与父母、外公外婆同在一个空间的状态,简直跟一年前刚回国的时候一个样。只是,外婆的老年痴呆进展神速,整天说着我们无法解读的话,好像不着边际,又好像是潜意识里对年轻时受到的刺激的迟到的反馈。我才发现,她的很多过往,我们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正好小她十岁的妹妹——我的姨婆——来家里住一阵,我便去问,才了解了他们在土改时期的一些经历,但再要深入,却也缄默了。我本想在拍摄中寻找家族的历史,可昔日却不可追寻,而回到现实,情况也大大不妙。 外婆开始失禁,母亲性子急,几乎每天家里都充斥着她的吼叫。空气里总是紧张。我一度深深困惑:怎么继续拍摄。面对这样的状况,我若旁观而不去帮助,恐怕已经落得个不懂事的责骂,若再举起相机,那简直是添乱。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平衡。后来,好像是十月中旬的时候,一个晚上我加班回到家,发现家里还没睡着。外婆从床上跌落,磕破了额角,面对外婆的血,母亲边擦边啜泣,念着“怎么办”。其实她是表面强悍内心柔弱的,我默默地帮她一起收拾,忘却了拍摄的冲动。之后,外婆在医院住了一阵,母亲每天都要去,而我改变晚起的习惯,几乎隔天都去看望。在他们都失去耐心的时候,我突然耐心好了起来,面对外婆的不知所云,我抚摸她的头发和手。如何表达爱和亲情,其实我们从未学习过,一直以来我把镜头当作与他们沟通的唯一途径,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别的方式。 有一个早晨我带了相机到医院,正逢她需要做检查。我帮助母亲一起推轮椅、排队,在空隙的时候按快门。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这就是我需要找的平衡。我一直为无法记录那些充满紧张的场面而烦恼,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那些不是我需要的影像。之前我过于看重场景,总想把所有的情形都记录下来,而实际上,这拍摄肩负别的重任。 母亲一直在为送不送养老院而无法决断。送,是因为她的力不从心和担心拖累外公;不送,则是亲情和责任。外公和外婆结婚半个多世纪,他一直很照顾她,近来也有些不耐烦。他随口的一句话,泄露了不耐烦的原因:“这么好一个人,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才意识到,他们这些不耐烦源自他们无法接纳现实。有一个瞬间,我感觉自己的神圣职责,是用拍摄让他们学会接纳;又有一个瞬间,我感到那也无能为力。 底片冲出来,里面的外婆眼神清亮,与往昔无异。现实与影像,到底谁更有欺骗性? (图游记:超过140个字,一个摄影师 这两个系列都仍然在征稿,欢迎投稿啊:ofpixcamp@gmail.com)

CNN的“突发新闻”

CNN以报道突发新闻而著名,而一条突发新闻也在十一月十一日,黑色新闻五,降临到CNN的影音处理部门(Image + Sound)——50名员工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裁员。 根据路透社报道,这场裁员没有任何先兆,被裁掉的主要是摄影记者,技术人员和图书管理员,但没有记者丢掉工作。 被裁掉的摄影记者有十几个,四个在纽约,五个在华盛顿,一个迈阿密还有一个在洛杉矶。 有关这次裁员,其副总Jack Womack在给全体员工的一份信中谈到,这次裁员是公司在CNN的影音技术部门进行了将近三年的调查之后才实施的。给编辑部门的投入已经让他们可以做一些基础的编辑工作,成品足以用于播出和放到网络上,从而使得纯粹的后期技术部门的一些职位则显得不是那么必要了。 关于摄影记者工作所受到的影响,在这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分析我们如何使用和用好遍布全美的摄影记者。我们也调查了日间和夜间他们的工作情况。我们分析了报道任务的分配,以及更重要的是在分配的任务中究竟有多少能够上线的比例,因为我们必须聚焦在那些确保能够播出的好作品。我们也关注到了社交网站中受众生产的内容,比如CNN的IReport,以及一些附属机构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消费级和产销合一( pro-sumer)的技术变得越来越简单易用。小型相机现在也有高品质的播出级效果,此类技术在更多人手中得到应用。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认为一些摄影记者需要离开公司。” CNN的ireport栏目,是一个市民记者供稿的栏目,之前还很粗糙,这两年有了更强烈的编辑意图,做得风生水起。 针对这段让摄影记者听起来颇为刺耳的发言,英国摄影(BJP)写了一篇文章:《CNN不需要摄影记者》(CNN: “We don’t need photojournalists!”),文中认为总结起来CNN副总的这段发言,即是认为公民记者可以替代专业记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更为尖锐地指出:“我想对这种态度,我们实在不必太吃惊,因为就在海地地震后几个小时,CNN就未经允许从twitter上拿走摄影记者Daniel Morel的照片而为止所用,这照片后来获得和荷赛奖,并导致CNN以及AFP,Gettyimages,CBS和ABC都陷入了一场版权官司。” CNN真的想让业余选手替代专业选手么?我倒不这么看。关键问题在于,CNN已经发现,如果技术变得简单,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提供资讯和观点的内容生产者。 但总的来说,这场裁员真是冷酷,资本家呐~

他们如何对待修图——来自美国媒体的声音

“修片,这个曾经是年老过气的明星以及不称职的摄影师的选择,现在却成了主流。不过,和之前那种也就是调整曝光,去除皱纹或者移动金字塔这样的行为相比,修片在时下更是在光线,色彩,饱和度和反差上大做文章。” 以上这段话来自美国摄影界新闻(pdn)的一篇报道,题为《是否报道类图片后期做得太过?》(Does Editorial Post-Production Cost Too Much?)这篇文章还倒是真的切中了时下的热点话题,不止一次,我听到摄影师和图片编辑谈论通过后期修片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对于这个话题,美国媒体摄影师和图片编辑都有怎样的看法? 摄影师对后期修片的依赖,甚至已经成瘾。《纽约时报杂志》的图片编辑认为,照片的后期处理已经完全失控,“我们发现每个摄影选题都要做后期,但事实可能并没有这方面的需要,原始的照片比修改过的实际要更好。” 但对于一些摄影师来说,修片是数字时代所必须要进行的步骤,延续了胶片时代的精神,那个时候你通过选择使用不同的胶片来阐释自己的风格,现在后期则帮你做到这点。 丹麦一摄影记者对自己照片的修饰,曾经在业界引起争议 修片的尺度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大,而且标准不一,在娱乐杂志,似乎画面的任何部分都可以修改重组,但是要是给新闻类杂志这么做,你却一定会被批评得狗血喷头,并被斥责是道德上有问题。而实际上,两张照片都是“报道”用的图片,并非是广告。 不仅对修片的程度存在争议,究竟应该谁来掌控这个步骤也有不同看法。现在有的摄影师自己做后期,还有些是找专家做,有些杂志则为了省钱自己做。 PDN采访了加州的两位摄影师,他们有着不同的工作方式 Jeff Minton:几乎都是自己做。因为他的作品追求原生态,现场感觉,力图展示被摄对象的一种奇怪的状态。所以后期基本只是调整色彩平衡,控制局部因为硬光源而产生的阴影。一般来说,他每张照片的修片时间都少于一小时,对客户的收费是每张照片75美金,这个费用差不多就是当年他收取客户照片打印费的数量。如果客户的要求比较复杂,摄影师就会把照片送到一个专业的修图师那里,费用是每小时100美元。 Joe Pugliese:几乎都是外包。他认为Photoshop工具对于一个摄影师非常重要,你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因为时间很紧张,所以照片的修片都送到专业修图师那里做,给客户收费是每张照片后期费用250美金,修片时间在每张照片半小时到三小时。如果客户要求把价格降到100美金之下,他会拒绝,因为这种价格去拿照片,就好像在暗房里洗出照片不做任何处理,相当于交上一张原片,这肯定不行。 关于后期修片的收费,对于大的媒体的图片编辑来说,一张照片几百美金都算正常,不过贵为天价的也时而有之,《纽约时报杂志》的图片编辑就遇到过有人开价1000美金一张图。而对于Condé Nast出版集团来说,他们给照片后期的价格则更为明确:内页350美金,封面600美金。(要注意,这都是新闻报道类照片的修片价格,是按照张数算的,如果是广告要按小时计算,就会更贵) Esquire杂志的路线稍有不同,他们有杂志内部的修图师,并且鼓励摄影师和自己的修图师两人一起合作来做照片的后期处理,杂志的图片编辑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摄影师观点的传达,同时也能节省杂志的预算。 不过,总体来说,现在美国媒体的图片后期处理逐渐变得理性,最近的风格是尽量保持照片的原貌。一位修图师提到,“如果你在照片中看不到我,那么我这个修图师所做的工作就很棒。”《连线》杂志图片编辑的感受是:“几年前,所有的照片看上去都像是金属做的,仿佛不是照片而是某种物质,现在好些了,大家都在让照片更像是拍出来的照片。” 《纽约时报画报》的图片编辑对摄影师有这样一个忠告:你让照片太完美了,反而让它变得不那么有趣。肖像就应该是肖像,应该有被摄者真实的面庞,他真实的存在,对于一则报道来说,太多的修饰反而会弱化,而不是增强照片的效果。正是不完美,才成就了一张伟大的照片。 (本文编译自PDN,请点击原文阅读更多内容。) 延伸阅读:修图师的故事:像素完美主义者,Pascal Dangin的虚拟现实

不好看?给你好看?

我这才知道,今年夏天,在美国平面设计领域曾经有一场关于报纸网络版页面设计的交锋,口水战的双方,一方是一位叫做Andy Rutledge的另类设计师,另一方则是给《纽约时报》等大的媒体做页面设计的主流设计师。 7月份Andy发起论战的檄文,开篇是这样写的: 在数字媒体中,尤其是网站,新闻机构几乎对内容没有任何尊重,大多数新闻网站都陷入了一个崩溃的利润模式,这使得他们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一堆几乎没有太多用处的噪音……而这,他们将之称作内容。 Andy认为现在的新闻网站内容太庞杂了,呈现的是毫无章法和混乱的组织结构,他以《纽约时报》网站为靶子展开了一系列剖析: Andy认为导航条里的几个栏目都是没有太大意思,对于读者,对于解读新闻无意义的设计。 在Andy看来这个导航条太,太,长了,谁会需要呢? Andy的怨言立刻在媒体平面设计师里传播,另一位设计师Joshua Benton对此给予站在媒体立场的回应,他的文章题目叫做《设计一个大的媒体网站,更多不是为了好看》(Designing a big news site is about more than beauty)在这篇文章里,Johua认为如果考虑到大的新闻网站每天的新闻吞吐量,想要得到一个所谓简洁的设计,十分困难。比如,纽约时报在18个小时里,更新的报道就有169篇,这还不算博客等其他版块的更新数量。 Joshua并不否认现在的报纸网络版设计有很大问题,但存在一个瓶颈,因为一个好的新闻网站的设计,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a,页面漂亮好看 b,有益于读者高效率地找到文章 c,编辑在页面控制上有优先权 Andy给纽约时报所做的改版设计干净整齐,符合条件a,但并不能满足媒体网站对b和c的要求。他的设计只能放3个头条故事,而现在的纽约时报政论版面,会有十三个故事的链接。其实,对于大的传媒网站的设计者来说,如何让庞杂的信息架构更明晰,让不断涌入的新的信息得到合适的安放,一直都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Andy所做的纽约时报的改版设计方案 Andy的设计和纽约时报的页面的对比 尽管这个送上门来的设计并没有被《纽约时报》接受,但此设计并没有被打入冷宫,最新消息是,它已经变成了一个WordPress的主题,名为Currents,对于并没有庞大的信息吞吐的中小型网站和1416教室这样的博客来说,它似乎更为合适。 WordPress模版Currents的头版页面效果 有评论者指出,“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给读者带来更美好的阅读体验,将是吸引读者关注的关键。” 在美国言论引起争议的Andy先生更应该来中国看看,在我们这里,似乎连一点点给你好看的可能都不会发生。

马丁帕尔的怪味豆

马丁帕尔(Martin Parr)又扔下一粒怪味豆。他在英国利物浦的Open Eye Gallery策划了一个展览。有读者留言:“这样的照片能不能别浪费空间挂在墙上,在ipad上翻一翻就可以了。” 出现这样的反馈并不奇怪,这位大叔向来每次出现都裹挟着争议。 展览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帕尔策展,展出两位摄影师的作品,展览名叫《理查德和名人》(Richard & Famous)——这个有些无厘头的展览标题正是两位摄影师作品的主题。 澳大利亚摄影师Richard Simpkin是个明星猎寻者,想尽一切办法和自己喜爱的明星合影,这样的行为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手头积累了超过1000张这样的照片。帕尔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收藏,使得他这个游戏变成了一种艺术,究其根本,探讨的是社会身份和人与人之间的界线。Richard把这件事看做自己一生的追求,不认为自己是名人控,因为他只找寻自己喜爱的明星,并声称将自己的名字和Famous并置就是一种态度。 另一位摄影师Simone Lueck来自洛杉矶这个明星文化的产地,她的项目名叫《曾经和未来的女王》(The Once and Future Queens),摄影师在Craigslist(类似国内的神奇网站XX同城)上发广告寻找被摄对象: “征寻独特的,动人的,有趣的年纪大的女性,此系列作品将把她们拍摄成著名的明星的模样。请提交一张你的照片,并且告知你想成为怎样的明星。没有报酬,但可以把照片提供给你。” 逝去的时间,性别,梦境,摄影师的最终作品展现了这些女性对自我的认知。 马丁帕尔在Open Eye Gallery所主持的展览的第二部分是他的个人收藏。此次露面的是他的另一个收藏系列——Painted Photographs(涂色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帕尔从二手市场收集来的,是来自战后一些报刊和杂志的照片,这些照片上涂涂画画标记着各种符号,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位明星。

周一消息树

大受欢迎 临近年底,各家媒体又都开始做摄影书的盘点,我们今天的消息树也将挂满书。 美国摄影界新闻(PDN)介绍了根据Nielsen BookScan所统计的本年度美国畅销摄影书榜单,其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生活画报是大赢家,这些书满足大众对摄影的兴趣,符合大众阅读口味——毫无疑问,它们都是”甜蜜”的。 NO.1 《纯美影像》”Simply Beautiful Photographs” (美国国家地理出版,National Geographic) 此书来自多位国家地理摄影师的作品,全书的章节按照光线,构图,动感等照片的美学价值构成而编排,试图让读者在阅读照片的同时,提高视觉素养。 NO.2 《伟大的生活摄影师》 “The Great LIFE Photographers” 全书六百页,是在生活画报工作的一些摄影师 W. Eugene Smith, Margaret Bourke-White, Gordon Parks, Robert Capa等人的作品。 NO.3 《皇族婚礼: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 “The (…) Read more

图游记:一个摄影师——旅伴

作者:杜蒜头 我有一个最忠实的旅伴,他和我长得很像,有和我一样的声音和名字。我们无聊的时候会扮演圣人,刺客,赌徒,山神或者流浪汉。 偶尔也会讨论诸如宇宙起源或者今晚吃什么这样的话题。这样一来一去,就不觉得口渴腿酸了。这些照片记录了我独自出门在外的小乐趣,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玩。 (欢迎给图游记,摄影师自拍投稿,ofpixcamp@gmail.com)

人潮中,和你聊聊

这是我的学生,杨宇辰的一个个人项目。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和人聊聊,拍一张照片。 这些照片,我却每一张都很仔细地看了,并且很期待下一个人,下一个故事,以及下一次叙说。 正如杨宇辰自己感受到的,这些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美好的东西。而你,是否对它有所疏远和忽视呢? 人潮是个拍摄计划,给在街上游荡的人拍摄一张普普通通的肖像,出于我个人的兴趣和他聊聊天,最后请他问下一个人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周期的拍摄结束后将照片、我们的谈话、他的问题和反馈通通寄送给他。三个月一个周期更新,目前没有结束日期,会一直拍下去。 我是一个喜欢聊天的人,坚信聊天的时候人的动作、表情、语调、心情甚至当时的天气都是完全不能替代的体验,而现在聊天都变成了奢侈的事情,地铁、大街抑或是任何地方,人们甚至都已经挤到了一起,好像潮水一样涌动着,我们从没如此接近过彼此,也从未如此疏远过,每个人都把电子屏当作亲密伴侣,变成了一个孤独的个体。做人潮的目的也只是单纯的想恢复那时候的情景,想把一个个孤独的个体联系起来,让专注于社交网络的人在现实中产生一些强制性的交流,在忙碌的时候关注一下周遭,听听大家普通的故事,换取一点共鸣,让大家记住自己现在的样子,意识到平凡的生活是共性,更是一种美好的东西。 出乎我意料但是又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计划实行的异常顺利。每个被拦下的路人都会在几句简单的寒暄之后开始掏心掏肺的谈话,甚至有些时候会吸引到更多的人一起闲聊,几次下来,我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在各种社交网站、媒体报道中看到的那个充满了道德败坏人心冷漠的社会完全不同,每个人都充满了热情,言谈举止中都有难以形容的可爱,为了效率我们舍弃了太多有趣的事情,得不偿失,仔细想想有多久没和人面对面的聊人生聊理想聊感情或者是那些有的没的了,有时候生活里那些莫名其妙的不安和空虚就这么慢慢堆积起来的。 和我们最有共鸣的就是一样游荡在街上的普通人,每天过着相同的生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有时候我会觉得不安,可当我看到一个个和我一样的人的时候,心莫名其妙的就安静下来了。 如果非要我定义,那么人潮就是个想带给人安全感和认同感的计划,单纯的把这些简简单单的事情都记下来,让这个社会的平凡变成美丽的东西留下来。 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点共鸣,好安心的继续生活。 人潮第一阶段预览:这里 报名或咨询方式:greggaryyang@gmail.com (注明关于人潮)

Ofpix基金+Photo Camp17

第四届ofpix基金入围  骆昌威《大衾岛麻风病康复者》 忙完了Photo Camp16,下一个项目就是第四届ofpix基金的评选了。 Ofpix基金是一个很私人的项目,我们希望带给摄影师的不仅是5000元的资助,一种精神支持,更希望能够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帮助摄影师建立社会纪实摄影项目从拍摄计划的撰写,到基金申请这样一个职业操作流程。 每次评选,我们都邀请专业评委参加评审,他们为每个专题都撰写评语,为申请者提供专业意见。评委花了大量私人时间无偿做这个事情,让我深表感激。 从第二届Ofpix基金开始,我们把重点放在资助社会纪实摄影项目上,这与“让影像发声”活动的理念是一致的,我们希望让那些关注社会问题的纪实摄影师得到帮助,在这个范畴里,照片的作用应落到实处。 本届Ofpix基金自开放申请以来,一共收到19份申请,我对之做了初步的筛选。ofpix基金鼓励摄影师关注社会问题,并且对此有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甚至是行动。我们并不要求摄影师必须与社会纪实摄影的传统一致,认同应该用新的摄影手法关注社会问题。此次投稿有很多摄影师的项目并不符合这个基本要求,这并非是说他们的项目有问题,而是不符合这个基金的理念。经过第一轮筛选,九位摄影师的项目进入终评。 第四届ofpix基金入围 陈晓峰:《资源大省的未来之路》 今年的Ofpix基金的评审活动将和Photo Camp17结合在一起,我们会选择12月末的一天(时间有待确认),邀请评委集体评议,随后在晚上的Camp17的活动中放映前三届获奖者的作品,九位进入终评的摄影师的作品,并由评委现场宣布结果。 总之,年末的Photo Camp17将是面向纪实摄影师的一次温暖的聚会。请关注我们后续的通知。 以下是第四届Ofpix基金入围名单及其所申请的项目名称: 占有兵:《我们——来自工业区的现场》 周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吴宏:《变革中的拉萨》 崔赢:《她的三峡》 庄周杨:《伤城》 张锦旗:《红色运动下的中国》 陈晓峰:《资源大省的未来之路》 陶金:《虎头村癌症人群》 骆昌威:《大衾岛麻风病康复者》 这些摄影师大部分都已经有了项目的前期作品。虽然今年因为一位朋友的特别捐助,有两个获奖名额,但看了申请书和项目作品,很多都实在难以割舍。只好把这个难题留给评委,我们也会努力寻找其他途径,为不能获奖的摄影师提供帮助。

超过140个字——古斯基照片之外

程新皓的这篇稿子,放在“超过140个字”这个栏目里,再合适也不过。 这是一个很容易激起口水仗的年代,拜140个字的传播效果所赐,昂贵的照片《莱茵2》忽然成了街谈巷议,想当初,古斯基先生(Andreas Gursky)更加吊诡的“99美分创世界纪录”的时候,却似乎并未激起这么多的回响。 但140个字能说什么?贵就一个字,然后呢? 11月10日,纽约佳士得拍卖,德国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摄影作品《莱茵河2》(“Rhein II”)以近434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成为世界上最贵的摄影作品。 关于古斯基照片拍卖 作者:程新皓 1、照片的意义在照片之外。如果单纯的看照片“本身”,无法了解照片的全部价值。然而这个所谓的“全部价值”却也是一个虚假的概念,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照片并不存在唯一确定的意义,意义是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赋予和改变的。 2、“照片之外”包含着具体时代背景,包括前人的相关实践,作者的想法,历史中的作品被不断附加的意义,照片实际的展现方式。这些加在一起,才构成一张我们所能具体谈论的照片。我们在谈论的不止是一张在电脑上长边600像素的照片。 3、反观《莱茵2》之前拍卖史上最贵的照片,可谓五花八门。从历史照片(施泰肯的“月光”、de Prangey用银版拍的雅典神庙)到现代主义的“画廊摄影师”韦斯顿、亚当斯,到可归于后现代的雪曼、古斯基、普林斯,甚至包括政治人物梅德韦杰夫拍摄的照片。 4、 历史照片自有因时光而裹上的包浆。现代主义时期的画廊照片本就是冲着卖钱去的,在材质和摄影技术上下尽功夫。政坛人物的照片因其作者在其他领域的知名度而 获得价值。而对于后现代时期的照片,则需要从摄影史的脉络上去寻找其价值所在。然而摄影史本身又是一个暧昧的东西,它也一直和画廊、艺术机构、摄影评论者 的阐释与包装纠缠,资本的影子若隐若现。 5、后现代艺术作品在拍卖上的成功是一件吊诡的事情。因其意义的显现更多的脱离了作为实物的照片 本身,但市场上能够买卖的却是作为实体的照片。之前拍得高价的普林斯的《牛仔》,甚至是对现成的广告影像的再拍摄。作为广告影像再复制的照片和为人所熟知 的万宝路牛仔的形象,以及与此相伴的现实-拟像之间的纠缠,才构成完整的作品。 6、然而,这样的照片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与传统艺术馆收藏的相似性才获得高价:限量、大尺寸、精良制作、可收藏性。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与照片媒介的特点存在冲突。照片的复制和可传播性恰恰与其拍卖的价值相抵触。此为吊诡之二。 7、 说回古斯基的《莱茵2》。这是一张2.07*3.57m的巨幅照片,仅印制6张。其用大画幅胶片拍摄,通过扫描后多底合成,再在后期通过数码修饰改变了现 实的风景。这是古斯基在此时期的一贯创作手法。在其中,数字化的意义并不体现在其作为传播媒介的特点上,反而成为了一张与数码化传播背道而驰的巨幅照片的 制造工具和意义所在。 8、抛开这一切照片之外的东西,照片无法被理解。最近媒体风吵的正是这一点。报道古斯基照片拍得高价的新闻,大多不 提古斯基在摄影史上的地位,不提《莱茵2》的实际尺寸和其在摄影实践中的背景,把这些照片之外的东西全部剥离,成功的制造出一个看似滑稽的新闻。这样看 来,新闻的制造者并非“不懂”后现代,反而深谙于后现代情景下意义产生的过程。 9、在古斯基照片拍得高价的新闻后,充斥着网友的各种奚落 的言论。可是,当感叹这个时代的大众陷入了消费文化的泥潭,只能接受自我显现的意义,无法去追求意义产生的过程时,却又陷入另一层空虚之中:我们面对的不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多媒体作品:黑暗中的阿富汗 “A Darkness Visible: Afghanistan”是多媒体制作公司MediaStorm刚刚制作完成的多媒体报道。摄影师Seamus Murphy从1994年到2010年14次前往阿富汗,从阿富汗当地人的角度,讲述这个战乱纷争不断国家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的愿望。 这部作品的制作人Eric Maierson在其博客谈到这部作品诞生之艰难,耗费精力,关于这部作品的原始素材,是下面这样一些数字: 30多小时的访谈 2万6千张照片 9个月的制作过程 “报道”这两个字是Mediastorm所有多媒体作品中必须强调的关键词,它们并非是简单的照片+声音+视频的堆积,基于报道摄影师的作品,它们都是有着扎实内容的纪录片。 一位读者在片子下面留言:很棒的纪录片,充满力量,感人,忧伤并且非常美丽。 2.  时间胶囊 《纽约时报》在世界七十亿人口日发起了一个有趣的网络活动,报社一方面请印度新德里的员工Lynsey Addario——这也是一个有着七个月身孕的准妈妈,拍下人口日当天产房新出生婴儿的照片。与此同时,时报在网上发起征集,请读者上传自己国家的照片,藉由这些照片告诉宝宝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状况。时报会选择100张照片密封在一个盒子里,交给这些孩子的家长,等到他们长到20岁的时候,盒子里的时间胶囊将会带他们穿越,回到当年。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有了一些照片,其中还有一张来自中国安徽——一位拿晾衣绳做游戏的孩子。 时间胶囊不知道否是个好注意,编辑是否敢于把一个苦涩的胶囊(今天这个世界最好的写照)交给这些孩子?20年后,在一个资源更为紧张,环境愈加恶劣的地球上,打开当年这个胶囊,孩子们又会作何感想? (说到时间胶囊,连线杂志放出了编辑挑选的十部延时摄影作品,站在另一个角度,它也是一种时间胶囊,记录时间流逝的轨迹。) 3. 5% 苹果迎来了它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量刚刚超过了pc约5%。这是15年来的首次。苹果公司上个季度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15年来首次达到了5% 苹果的新成就和ipad的上市很有关系,分析家指出,之前有些人认为ipad的出现会影响苹果电脑的销售,但最终人们却发现现实的食物链是这样的——有些顾客的确选择购买ipad而不是Mac,但更多的人决定买ipad而不是Windows PC。 说到ipad,它搅动了整个数字出版行业,最近时代出版集团宣布,旗下五家刊物将在最新的Kindle Fire上出售(FORTUNE, PEOPLE, Real Simple, (…) Read more

图游记:一个摄影师—假如我死去

作者:朱鑫意 6月的某个晚上,我病了,一个人躺在床上,高烧,动弹不得,脑子里面各种东西盘旋缠绕。 我想,明天早上我还起得来吗?会不会就此挂掉?会不会等到我腐烂的时候才会被人发现? …… 我真想知道,某天我死了,我那停摆的身体会怎样停留在这个世界…… 第二天,我又安然醒来了,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再后来,我就拿出相机,架好,对好焦,按下自拍,迅速躺下,假装死去。 于是,有了这张照片。 (欢迎给图游记“一个摄影师”投稿,发来你的自拍照和照片背后的故事给我们ofpixcamp@gmail.com)

周末小黑板儿

都周末了,教室的黑板也应该轻松一下,给大家提供两则资讯。最近有两个朋友都写信给我,想在教室里发通告招募摄影师,我就在这里为供需双方搭个桥。更具体的信息请大家自行联系信息发布方。 1.某品牌联赛面向全国征募摄影师,这是一份兼职工作。 摄影师征募要求 性别不限,年龄30岁以下,热爱影像(自由摄影师、业余摄影师均可),需自备摄影器材 每个城市征集1-2名摄影师,征集城市如下:哈尔滨、石家庄、沈阳、长春、济南、西安、南京、临海市、上海、天津、珠海、广州、太原、武汉、长沙、莆田、南充 参加征募的摄影师请将:一段文字自述或者简介,一份个人作品小样(不少于30张,如果拍摄过体育赛事尤其是球类运动,请发送不少于15张此类照片,图片长边不小于700像素)发送至clearouts@126.com,并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应征摄影师”及所在城市。 2. 《ELLEMEN睿士》图片编辑周仰发给我的征稿: 睿士每个月的view板块会有一页内容叫做“镜头的目光”,会选择一张照片讲述中国当下,可以是纪实也可以是艺术的手段。画面上需要有活力、有冲击力,但是我们不需要新闻事件和边缘报道,也不想要现在太流行的“安静地观看”式影像,所以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平衡。 这张照片还需要配上摄影师80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以及个人的介绍、个人头像和拍摄数据等,照片要在2011年拍摄的,最早也得是2010年10月之后的,可以是独立的一张,也可以是一个系列中的一张,最欢迎正在进行的项目中的一张。如果有人愿意试试,可以发样片到yang.zhou@hfm.com.cn (又,题图是在纽约时看的一个展览,古斯基同学在某画廊的照片,本想找一张黑板的照片,竟然发现这个很像。哈哈。纯属无厘头)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