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数字世界里的数字 1. 四分之一 2011年,美国四分之一的照片是由智能手机拍摄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PD的这项调查为大家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单一用途的照相机,市场份额正在下滑,更多的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拍照,以下就是来自这个调查的一些数字(调查地域是美国): 27%的照片是由智能手机拍摄,去年这个数字是17% 44%的照片由单一用途照相机拍摄,去年这个数字是52% 剩下的照片则来自普通手机,平板电脑和网络摄像头 卡片机今年前11个月在美国的销售量下降了17%,销售额下降了18% 2. 3.11 Google街景用一个特殊的页面,让人们在面向未来的行进中,保留过去的回忆。 时间过去了将近一年,311日本海啸袭来的恐怖场面恐怕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面向未来的记忆” (Memories for the Future)是google街景的一个特别项目。google制作了一个特别的页面,在这里,你只要把图标小人拉到地图里的蓝色位置,就能看到该地区311地震前后的对比图。它们是记录人类生存历史的一份数字档案。 3. 一个电视新闻奖 Mediastorm的多媒体作品获得了Alfred I. duPont-Columbia University Awards,该奖项被誉为电视报道中的普利策奖。 Mediastorm是第一家获得此奖的网络媒体。他们的获奖作品是为Alexia Foundation制作的摄影师Walter Astrada的作品Undesired。 电视,网络,摄影报道,它们的融合是一个新传播格局下新秩序的体现。

超过140个字:NO.12《乡愁》

作者:罗希 关于大屯煤电公司,那是个我自从出生就注定离开,现在有点像家乡却又无家可归的地方。 为何说有点像家乡,难道它不是吗。我父亲是当年上海插队到此的知青,在那认识我母亲,我的童年在这个矿区成长,有时寒暑假也会随父亲去上海,当时说的是“回”上海,不是“去”。于是上海成了我的第一个家乡。“不好好读书以后就下井挖煤去,不回上海了!”我们这批孩子也常被父母这样恐吓教育,尤其是在那里的上海人,离开的欲望更强烈些。直到98年我初中毕业考了上海一所技校,终于“回去”了,如今在上海已13年,这13年让我体会到上海不是当时想的那样。大屯矿区到底对我来说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产生了。 说来说去,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家乡,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乡愁,有的深一些有的浅一些,有的能看透,有的不明不白。可能从小在同一个大城市长大的人拥有的更多是怀旧,而怀旧和乡愁的情绪是不同的,乡愁同样包含怀旧,但一个愁字让人如何尝尽。 我是至今不能看透,不明不白的那个。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关键词,来形容大屯矿区这个地方对我的影响,问了一些那里儿时的朋友,他们也总结不出,甚至和我一样其实是不了解那里的,但通常他们都比我看的更实际些,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产生的分裂和巨变,像很多人一样习以为常的适应了下来,当然我也适应了下来,但我无法沉淀,无法在心里搬开乡愁这块沉重的石头。 2010年,我之前有2年没回去过年,由于种种不便,我也只能过年偶尔回去,那年回去我开始拍些照片。 我问表弟借了辆自行车,和以前一样骑着它在镇上转,但我常去探索和找拍摄欲望的,基本是过去从来不太会去的区域,周边的村庄很多我都没好好去过。我们那里狗肉很有名,但我从没见过怎么杀狗,于是骑车在当地一个叫魏营的地方找到一家卖狗肉的正好在屠宰,其实他们还是很忌讳拍这些的。 有一次坐车去县城,看到某商场门口手机促销活动,请来了几位走穴艺人,其中有一位不知是男是女或是男扮女装的艺人,在零度以下的室外穿着一身艳红的裙纱,用几个震耳欲聋的音箱唱着节奏非常明快的曲子,吸引了一些路人围观,我也在此驻足围观,一阵劲歌热舞过后,又用方言演起了一些荤段子。 自从07年外公去世后,和我直系的祖辈就只剩外婆一个人了,外婆也80了,天生药罐子身体不算好,我们春节给外公上坟时,同时看见了外公旁边紧挨着的是外婆自己的墓碑,她面对自己将来的归宿,其实看不出一点所以然,似乎很坦然,甚至她还在聊怎么买这墓碑的一些琐事,我低头看着那些烧完的灰烬,我们也就是这样吧。 外婆是个很喜欢摆弄照片的人,她把过去的相片都用相框裱起来,家里挂满了她和外公的部队老照片,她拿给我看她将来的遗像,她很满意这张遗像,是她特地去上海找她心里一直最认可的南京路上王开照相馆照的,我让她穿上和遗像中一样的衣服,给她和这张遗像合影。 当自己又一次乘坐摇晃的列车,去往那个不是家乡,又却是家乡的地方。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爱你的母亲,但她是养母。看着车窗外,飞驰的景物似乎比过去更快了,比起以往长途漫漫,这种浓缩后的归途,仿佛能更高效的抹去人的乡愁。从踏出家门到再次踏进家门,依然有爆竹在耳鸣着,这两百多个小时所有的记忆都稍纵即逝,回到现实中还是一如往常,为了生存产生的规律生活,让人没有能力去稀释它,仿佛也无关紧要。

这一堆Best:2011年度摄影书书单(3)

4. 学术味儿的书单 『来自Eyecurious Blog』 链接:这里 这个书单由摄影博客以及独立策展人Marc Feustel列出,他的分类非常个人主义,比如:年度最佳最最好的摄影书,诸如此类;他的选择也很个人化: 年度最佳最最好的摄影书 Enrique Metinides, Series:这本书在一个新的语境中,重新解读这位墨西哥摄影记者四十年代的作品,将之置于一种电影的情节结构中,使其游走在事实和虚幻之间。 最佳古法摄影工艺作品集:Christian Marclay, Cyanotypes:这本书是美丽的蓝晒作品,摄影师是多才多艺的视觉艺术家,作曲家,演员Christian Marclay。 5. 摄影网站的书单 『来自PDN』 链接:这里 PDN关注美国摄影的职业化发展,因此其书单也是以此为方向,这里给出的链接是它年度书单的第二部分,因为第一部分只能向订阅者开放。这部分则主要是关注艺术类图书。以下也列举两本。 Ralph Eugene Meatyard: Dolls and Masks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眼镜制造商兼摄影师Eugene Meatyard,他受到Minor White的影响,从哲学和禅学的角度理解摄影,拍摄自己家人的剧场式照片,众人都戴着面具,抱着玩偶。 沈玮 (…) Read more

这一堆Best:2011年度摄影书书单(2)

3. 概括名单 『来自英国卫报的记者Sean O’Hagan』 链接:这里 这是卫报摄影专栏记者Sean O’Hagan面对非专业的读者为他们提供的一份圣诞书单。一共只有12本书,没有分类,完全从他自己的个人喜好出发,算是一份掠影式的缩略名单。 以下是这个书单里的两本书 Michael Ackerman Half-Life:这是这位VU图片社摄影师的第三部作品,Michael Ackerman的照片大胆晦涩,这仿佛也是VU图片社摄影师一贯的风格。这部作品是摄影师在柏林和波兰行走时的内心经历。 Kristen Lubben(编辑)Magnum Contact Sheets: 这本书是马格南的大部头系列,以摄影师作品小样的方式为读者展示20世纪经典瞬间的前言后语。 4. 自出版摄影书名单 『来自摄影自出版机构Blurb』 链接:这里 这是帮助摄影师做摄影书按需印刷的网络公司Blurb的一个年度评选,有商业推广的目的,设置了5个类别鼓励摄影师做个人作品集的自出版,分别是:年度大奖,纯艺术,纪实,旅行和学生。 以下是这个名单里的两本书: Valerio Spada   Gomorrah Girl:这本书获得了年度大奖,摄影师对一位在那不勒斯街头因为黑帮火拼而中流弹丧生的小女孩做了一番摄影调查。书的设计很特别,把警察各种现场调查记录和女孩所在社区里女性的照片编辑并置在一起,体现女孩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危险。 Rafal Milach, (…) Read more

这一堆Best:2011年度摄影书书单(1)

又是年末盘点的时候(尽管在这个年景,不到最后一天盘点这一年都显早)。在盘点之中,盘点摄影书,似乎又是一种总结这一年摄影领域发展的最佳方式,因为毕竟每一本书都包含一个摄影过程。 之前博客曾零星介绍过一些摄影书单,前天看到美国国际摄影中心(ICP)图书部的博客上有一个更为全面的集纳,差不多一网打尽各个渠道的最佳摄影书总结,而且还有清晰的分类。我将之搬运过来,希望我们能够透过这一堆只能眼馋地望着的best,看到多元的摄影世界,找到心仪的摄影师的作品: 1. 摄影师的书单 『来自 Alec Soth的  Little Brown Mushroom Blog』 链接:这里 Alec Soth近些年把工作重点放到了摄影书出版上,成立了个人出版机构Little Brown Mushroom,所以年末的晒书单活动,他肯定要积极参与。 不过Alec Soth这次没有走寻常路,而是搞了一个和电影内容一样的分类:犯罪,喜剧,浪漫,惊悚……。 以下是书单中提名的两本图书: 犯罪类 Watabe Yukichi   A Criminal Investigation :1950年代,日本摄影记者Watabe深入警局,报道他们对一个杀人犯的调查和追踪。这些照片随着时代的更迭,如今成了犯罪之外当年社会图景的记录。 年度女摄影师作品 Rinko Kawauchi  (…) Read more

第四届OFPIX基金评委亮相

第四届OFPIX基金入围  陶金   虎头村癌症人群 昨天,评委陆续给我发来短信和邮件,他们都收到了这次入选摄影师的作品光盘。 光盘的寄出时间之所以有些迟,是因为今年又多了一个程序,每位摄影师都再次提交了项目的支持性材料:拍摄现场的视频、音频,拍摄手记,能够显示拍摄过程的文档和照片等等。因为以往评委只能看到项目申请者未完成的作品以及纸面的文字申请,这次则希望通过支持性材料让每个申请者都变得立体,尽可能展现他们的个体精神和操作项目的过程。要感谢工作室的雷佳,收集和整理这些材料,他花了很多精力。 31号来camp现场的朋友也能看到这些资料。希望藉由它们大家可以一同讨论社会纪实摄影的具体实践,而不是停在空泛。 下面就该评委亮相了,我非常感谢他们,每个人接到我的邀请都一口答应。我一方面想请他们给作品提出专业意见,另一方面也尝试借这个机会帮助摄影师推广他们的作品,使其被更多的业内人士了解。 今年的评委构成同往年一样,有来自NGO组织和摄影媒体的,有摄影师和图片编辑。一个变化是,我们请了一位来自文字世界的评委——汪若菡,她也和NGO有合作,希望她能够从一个“外来者”的角度给摄影师的项目提出意见。 第四届OFPIX评委名单 匡铟   绿色和平图像编辑 孟韬  《中国摄影》编辑 汪若菡  《全球商业经典》主笔 苏里  《GQ》 视觉总监 陈杰    《新京报》图片总监 常河  《东方早报》副总编 另外,我们建了一个微博帐户“OFPIX”(http://weibo.com/ofpix),这里会陆续贴出本次基金的候选人作品,评委评语,去微博找我们吧!

2011的最后一天

“Eyes from behind the mirror”是路透社摄影记者Damir Sagolj的一篇博客日志,记叙了他在今年10月的朝鲜之行,文章的开头是黑暗且压抑的: “我穿行在镜子之间,所见一切都似曾相识——饥饿且贫困,那些悲伤的眼睛里充满渴求,但政治毫无变革希望,未来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的变化。 这是我第一次访问朝鲜,我要见证的是那原本已经应该成为遥远过去的事实。飞机着陆,透过窗口第一眼看到的是灰色的现实。我是幸运的,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外来者,才没有生出要立刻逃回家的愿望。 如果你不能确保自己口袋里有一张返程机票,这不是一个你会来的地方。” Damir Sagolj是少有的从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去报道朝鲜的西方摄影记者,在严密的监控下,大多数人的拍摄都只能称为朝鲜掠影,是对这个国家的猎奇,而Damir和路透社基金会的两个记者,以及两名来自无国界医生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朝鲜,他们关注的是朝鲜的粮食短缺以及给幼儿带来的营养不良问题。 在路透的In Focus栏目里,你能看到他此行的40张大图。 金正日去世之后,媒体又重新翻检各路摄影记者对朝鲜的报道,组织摄影专题,法国解放报就使用了Damir的照片。 这张照片大概就是摄影师文中描述的抵达朝鲜那一刻的心情。 美联社摄影记者David Guttenfelder——据称是美联社朝鲜办公室的首位驻站摄影记者,也在今年频频访问朝鲜,一共去了五次。(不过,关于金正日去世我没有看到他的报道)《华盛顿邮报》昨天的图集使用了David的照片。之前,MSNBC也以“朝鲜的生活”为标题做了一个图片报道。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David关注的是这个国家似乎看上去很正常的一面——高楼大厦,快餐,商场。 在和路透摄影师Damir Sagolj差不多的角度,David Guttenfelder拍到了下面的照片: David Guttenfelder在接受MSNBC采访的时候提到,他所做的是在这个国家寻找一些熟悉的场景,但那并非只是这个国家所谓的新兴的一面。他谈到自己的一次拍摄经历: “我看到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女儿乘坐电梯,她穿着粉红的外套。到了电梯顶端,父亲举起小女孩将之提到半空保护她。这是那么自然且平常的一面,我也有女儿,也会在电梯上做同样的举动。此刻,我感到一种情感的连接,我拍下了照片。” 但是,在这样一个灰色,晦涩的国家里寻找人性,该有多困难? Damir Sagolj说他离开朝鲜之后,看到全球媒体关注的是乔布斯去世的消息,报纸声称他改变了世界,而对于Damir,眼里还是那些饥饿的儿童,这位终于攥着返程机票回家的摄影师,在博客文章末尾写道: “大概那些闪亮的新设备,这个消费社会,的确因为乔布斯而改变,但这世界还有上百万处于贫困和饥饿中的人,他们在镜子后面,境遇没有改变。新技术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在闪亮的屏幕上看这些饥饿的——钦羡一切的孩童,但对他们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是我们可以改变世界——用一张又一张的照片,一段又一段的文字。而你,会伸出援手么?” 我真没有想到,也很久没有在摄影师的文字中看到“改变世界”这个字眼儿了,当下,更多人会以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去看眼前的场景,人们失去了对现实信任——在任何层面上——这也导致太多的人只想把自己管好。 ofpix基金正在评选中,有人说这些摄影师的话题太沉重了,或许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我一直纠结在这个年末组织这样一个photocamp是否合适,但最终和詹老师的讨论结果,还是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时间就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 具体的消息我稍后通知。关于那些被伤害,被忽视的现实,关于疾病,痛苦——所有这些黑色的现实,这个photocamp,你会来么?还是要首先确认自己有一张返程的机票。

周一消息树

照片的虚拟生活 有太多的照片,一出生就死亡。有哪些还能在比特世界继续游荡,展开自己的虚拟生活,甚至偶尔还病毒式传播发威呢? 1. 漫不经心的辣椒水叔叔 在席卷全美的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中,在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面对学生的和平静坐,一位胖警察面竟然气急败坏地喷洒辣椒水,那漫不经心的态度激起了民众愤怒,使得这场运动更为剑拔弩张。 这张照片成为运动中反映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关系的一张经典照片,照片中的警察成为众矢之的,辣椒水叔叔的形象在网络上散播开来,民众对他的态度是:PS它! 原始照片 更多照片,请点击这里去欢乐一下。 哈佛Nieman实验室对此事件有一番评论,文章中提到,现场也有摄像,但视频却未曾有这样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因其不像照片那样更具邀请性,受众可以参与甚至是进入其中——它是易于被ps的(photoshopable),而另一方面,这张照片画面本身非常说明问题,它不是一个场景的简单记录,而有一个故事——权力一方向弱势一方发威——这个场景对于任何一个人,不需要有太多知识背景就可以理解,并且感同身受。正因为如此,它可以一夜走红。 看到辣椒水叔叔向悬浮帝发威,这真是两大ps事件的巅峰对决啊。关于此类行为已经有个名词叫:photoshop art。我想,它和“段子”一样,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民间艺术。 2. 一堆引发点击率的照片 在网站工作的同学都知道,万恶的点击率是一切的主宰,而换取点击率最有效的方式恐怕就是照片+骇人的标题,从网络诞生以来,到现在它还是不少新闻网站的生存法则。 最近,美国一家网络媒体Buzzfeed更切身体会到照片的传播力量。他们发布了一个名叫“2011年最震撼人心的照片”(The Most Powerful Photos of 2011),两天之内,就引发了三百万点击率,其在twitter上发布的链接被转发了两万两千次,在facebook上被点评为“喜欢”有十三万,被提及两百万次。并且根据其编辑的估计,它的受欢迎程度仍然在增加。 编辑挺仁义的,点开专题,一下子就会出来45张照片,用不着你还要费指头一张张点,都是颇具戏剧性的瞬间,尽管梳理了从年初到年末的各个大事件,但无非还是人间喜怒哀乐的老调重弹,看完你哎呀一句,关掉网页了事。这种煽情的照片再加上年末甚至是世纪末的情绪,全世界通吃。 唯一有关中国的题材是一张社会新闻: Reuters / CHINA DAILY 3.  最贵的照片 不是德国人的大照片,最贵的照片有可能在某年某月某日诞生在一个网站,此网站名字就叫“最贵的照片”。 网站的规则是这样的,摄影师通过付费的方式将自己的照片刊登在网站首页上,如果有人出价更高,照片就会被撤掉放到网站的档案库里,另一张照片则荣登头条。也就是说,点开这个网站,你看到将一直是所有照片里“最贵的”那张。 (…) Read more

图游记:一个摄影师——原野

作者:吴   傑 我身後的這片原野是我兒時的樂園。那個時候樹林裏和野地裏雨後會生出遍地的蘑菇,星星點點,宛如大地的眼睛。樹林裏和野地裏到處是野兔的身影,他們身上掛着蒼耳,吃着野大豆,小心地躲避着草叢裏下的兔子套。我們在這片大地上奔跑,采蘑菇,抓青蛙,吃野葡萄,哭,笑……現在細細看去,兒時的這些記憶現實裏已無影可尋,野葡萄不見了,蘑菇不長了,野大豆、蒼耳、野兔還有兔子套結伴消失……真懷疑曾經的經曆是幻覺還是想象。 現在知道了前人曾說的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所以我拍下了這張照片,想告訴天地:今人不仁,以天地為芻狗。 (图游记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图片游来游去,各种主题。目前《图游记:一个摄影师》正在征稿,另外,《超过140个字》将长期征稿,投稿邮箱:ofpixcamp◎gmail.com,已经投稿的别着急,会择吉日刊出你的稿子:))

南戈丁的卢浮宫

有八个月,每个周二——卢浮宫闭馆的时候,它会成为南戈丁的卢浮宫,只为这位女士一个人开放。 最初,当南接到卢浮宫的邀请,帮他们做一个艺术项目的时候,她只是觉得惶恐:“我真不觉得我合适去那儿,我不是一个艺术史研究者,几乎没怎么上过学,中学我就辍学了,当然,我的确去过艺术学校,但那会儿我每天都在学校外面的汽车里做爱。” 不过,可以赤脚在卢浮宫里奔跑游荡,四周空无一人,这样的邀请恐怕没人会拒绝。 去年冬天,南的作品,一部25分钟长的幻灯秀在卢浮宫展出,影片把她在卢浮宫拍到的照片和1970年代拍摄的自传体照片并置,其中很多作品是她再次从底片中翻拣出来的。与幻灯同时展出的还有南喜欢的卢浮宫的一些馆藏画作。 南的幻灯名叫:Scopophilia,如果用字典翻译,你会得到一个很不雅的答案——窥阴癖,一看就是道德正确的人翻译的。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意为” love of looking”,指从凝视中获得快感和喜悦。南戈丁提到:“藉由图像而激起的欲望是这个项目的真正起始点,我的想法是,让我拍摄的这些雕塑和绘画的照片产生生命。” 今年冬天,这个幻灯秀被搬到了南在纽约的画廊MatthewMarks,有将近400张照片展出。而她在美国的上一个展览已经是五年前的事儿了。 今早上看到博客Conscientious对这个展览有一些评论: “这些照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拍摄裸体,然后你看到一些绘画里也有相似的场景,把摄影的肖像和绘画里类似的肖像并置。但这归根到底只是艺术形式上的相似——这是裸体,那也是裸体,这是一个人的长发,那也是一个人的长发,这儿有一个人在凝神沉思,那儿也有一个……你能看到这个点子,但你从这个展览还能得到什么呢?各种艺术形态在表达人类情感上都有一些共通之处,不管这种媒介是摄影,绘画还是雕塑。我很希望看到更深一层的解释。” 尽管没有亲自去看展览,Conscientious的一些观点我也认同,展览现场所配对的照片,很多都是表层的相似,显得有些刻意和图解。南戈丁的确不够深刻,关于绘画与雕塑中流露出来的性爱与渴望,艺术史研究者早有涉及,甚至话题会细致到作品中的同性爱主题。 南戈丁的“发现”暴露了她没有“上过学”的事实,我倒因为这个展览,仍然爱上她。这女人仍然一如既往地天然与率真,如同一个天真的孩子,嚷嚷着——原来那些画家都那么情色啊。(但如果你情色不似南戈丁,说这话肯定不伦不类) 当南戈丁再次回到卢浮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说自己很不适应,怎么会有这样一些人来分享原本属于我的画作!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她谈到:“这是我生命中最性感的经历,让我有了更多的性爱体验。” Scopophilia纯属是一次私人体验,别试图从中找寻理论高度。而这个充满肉体欲望的展览,让我感慨,是谁,让我们变成道德的人类,从来不敢正视自己的身体与欲望,却又反过来呵斥我们的缺乏爱心和性冷淡?是谁,让我们活得如此干净,却又如此肮脏。 活得像个人样,该有多难。

解读一个封面

“抗议者”(The Protester)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他们是今年《时代》的年度人物。 关于这个封面,政治博客BAGnews有个很有意思的解读,摘录如下: 封面很不错,因为 1. 封面是个女性!——因为抗议有相当一部分话题针对性别问题,抗议也在揭露荷尔蒙旺盛的男人的真面目。 2. 时代的年度人物为女性的几率有多少?(是否可以说99%甚至更高比率都是在评选年度男性人物) 3. 她是危险的,但也不是。(眼睛VS面罩,左眼VS右眼) 4. 很国际化。因为主体人物代表中东,背景则是美国国内的风潮,而总体上仿佛我们在一个沸腾的大锅里。 5. 《时代》再次把封面献给了无名人物(2006年的封面是You,新媒体时代的无名大众),但这一次——和那些在困难时期的自恋不同——这一次是事关“我们”每个人自身。 6. 整个设计,尤其是头巾上的纹理,都指向Shepard Fairey设计的2008年的封面人物奥巴马的插画《希望》,但不同的是,奥巴马已经对年轻一代和街头的抗议人群失去了对话和吸引力。 关于封面人物主体是个女性的问题,不少人都留言询问BAGnews的博主如何做出判断。你觉得呢? 2006年封面人物 YOU 2008年封面人物 奥巴马

冬风吹又生

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今早起来,觉得心里很安静。又找到了在寂静的清晨独享一个空间的喜悦。狗狗窝在脚底下,玩了一会儿又睡了,睡了一会儿又开始玩。 病了两天,其实就是感冒,但弄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浑身不舒服。不过,博客一停,发现读者却热闹起来,仿佛没有老师的自习室;而我呢,每天悄悄溜达到窗户外面,看到底谁是最调皮的那个。 凌晨听到外面开始刮风,心里反倒偷着乐,今天会又是一个晴天啊。 我会顶着浓重的鼻音去上课,这才叫冬风吹又生。 无论吃什么好东西,旁边都有这样一张脸……我知道,这个关切的眼神与我无关。

克拉美丽在香蕉鱼书店

很久以前(嘿嘿),在网络上结识了苏菲,一直没有见过面,但眼瞅着她的书店从网络搬到了现实。前两天她发给我香蕉鱼的店面照片,像童话一样。 香蕉鱼书店在大连 国内关注独立出版的大概都光顾过香蕉鱼网上书店,这里出售各种独立出版社和艺术家个人出版的纸质作品,介绍独立出版的动态信息。 前不久,香蕉鱼自己也开始做出版,出版摄影和插画类书籍,他们的第一本书是陈思然的“Aria” 随着大连实体店的出现,香蕉鱼目前还有一个新的“加餐面包”项目, 专门做摄影师个人小册子的定制印刷服务。 香蕉鱼很开放,图书来自世界各地,也是支持国内独立出版的平台。你会在书店看到《克拉美丽》——ofpix出版的第一本小册子。 苏菲发给我克拉美丽躺在书店的照片,搞得我很期待实地去看看呢,这本书我手头只有几本了,大家可以写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订购,也可以到香蕉鱼去买。(香蕉鱼的网络链接在这里) 说到独立出版,最近还有一本独立出版的新书,是咖小西策划的《馆子》 ,收录了十七位年轻摄影师的作品,他写信给我说,出版和展览的准备都是他自费做的,算是一次辛苦的独立发声。 独立出版说到底还是小众文化,看上去很美,但苦乐自知。不过,能做自己所爱,大概就没有什么可抱怨。透露一下,ofpix的第二本书已经开始筹备了。

纽约时报+好莱坞=?

这个题目有些牵强了,被坏天气折磨,早上起来喉咙发干,口干舌燥,想象力颇为有限。 我的意思是,平面媒体的视觉和电影的视觉碰撞会有怎样的可能? “好莱坞特刊”(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Hollywood Issue)是《纽约时报杂志》每年一次的规定动作,聚焦年度最佳电影演员,拍摄系列肖像。 为电影明星拍摄肖像,如何得到富有戏剧性的影像,其中的化学反应,全靠摄影师这个催化剂来实现。寻找合适的摄影师肯定是颇令这本杂志的图片编辑头疼的事儿。不过,《纽约时报杂志》最近刚刚出版的画册《纽约时报周末画报摄影》(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Photographs.”)似乎业内颇受好评,已经充分证明编辑部在视觉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特刊每年都不会让读者失望。 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所邀请的摄影师和作品链接: 1. Hollywood Issue  2009,  摄影师 Paolo Pelligrin 链接:这里 2. Hollywood Issue  2010       摄影师Solve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NO.11《北京好天气》

昨天写了坏天气,信箱里收到来北京实习的汕头大学新闻学院的胡令丰的投稿,给我发来好天气的照片。 “一周大约只有一天是晴天”,也就说,这是北京人七分之一的日子。真不知道以后是不是只能用照片来晒太阳了…… 刚到北京的这个月,时常四处扫街。北京天气很坏,一个星期大约只有一天是晴天。我很珍惜这样的晴天,能够看到北京应有的样子——蓝天、红墙、斜阳,还有悠然自得的大爷大妈们。我喜欢的照片也大都是在晴天里拍下来的。 照片里的北京,是晴朗明亮的样子。 我把这组照片命名为《北京好天气》。但愿北京能有更多好天气。 (图游记是1416教室读者来稿的栏目,超过140个字是一个除了图片还要再写点儿什么的系列,一般在周日刊出,这篇文章刊登较早是为了让好天气与坏天气“应和”)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