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间烟火:摄影师的生存之道

做一件事情,并非只是做一件事情这么简单。我最近忙得焦头烂额,却无法回答别人好奇的询问:你为什这么忙?因为看起来,我似乎什么都没有在做。 我的这种状况和摄影师做一个项目一样,大家都习惯观赏成品,对于其拍摄的前前后后,却认为颇为“理所当然”,似乎只要有个点子,就能出来一部作品。成功者都不食人间烟火,这个错误的结论只能让“凡人们”一步都挪不动。 前几日,几位年轻摄影师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做了一个分享会,主题是:如何持续创作并向潜在的客户推广自己的作品。多么世俗的讨论——其实就是分享自己的谋生之道。 参加分享会是美国摄影界新闻(PDN)评选出的PDN30强的几位,和美国大多数评选一样,这个排行非常实在,关注的是青年摄影师在其职业领域(新闻,商业,报道,时尚,艺术)对摄影语言的运用。 看了一下几位的发言,都颇为坦率,这种具体而实在的案例应该对一些中国年轻摄影师有所帮助。在我看来,很多人并非没有能力去做一些作品,束缚他们的也许就是这种所谓的技术性环节,而这些东西我们往往认为无法拿到台面上讨论。 闲话少说,上案例吧: 1. Ryan Pfluger 工作领域:报道摄影,纯艺术 建议:要不断给你的客户看你的新作品 Ryan Pfluger的个人主页 摄影师Pfluger自己掏钱去Sundance电影节拍了一套13张的电影演员的肖像,这些作品后来收录进他的书,并同时也卖给了媒体。 Pfluger起初希望能够得到媒体的支持去拍这些照片,并找了一些媒体的图片编辑,希望得到资金支持,却没有成功。他最后决定自费去,并在一个专业的电影资料数据库里找到了这些演员公关的联系方式,帮他安排了肖像拍摄。 Pfluge喜欢拍摄半身肖像 在电影节工作期间,他只拍半身肖像,这就是他自己个人作品的创作风格。他最早的时候其实也不知道要拍什么,最初作品集里面什么都有,后来逐渐明白要坚持自己的一个风格,于是就慢慢变成统一的裸体肖像,坚持用自然光和拍胶卷。 不过,却从来没有媒体雇佣他去以这种方式去拍活儿。电影节回来之后,他把这些照片拿给媒体看,照片不但最终得到发表,他的风格也得到承认。Pfluger提到,拿到第一个适合自己风格的付费工作任务前,已经拍了两年半身肖像。 得以把自己的个人风格融入到报道摄影工作中,这来自摄影师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2. Sam kaplan 工作领域:静物 摄影师个人主页 Sam Kaplan经常给自己一些主题拍摄,并就地取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寻常事物,比如麻线。他认为,这种照片可以向客户展示自己在限定工作中的创造力。 如果你能把一卷轴线都拍得变化多端……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 掌心上的小玩意儿 根据All Things Digital 报道, 中国智能手机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预计会从2011年的18.2%上升至20.7%,将要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在今后仍将持续增长。该篇报道的配 图是地铁里若干人对着掌心上的小玩意儿出神忘我的神情——这也是每次聚会中我们彼此的样子,是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改变,它使我们亲密,却也更疏远。 2. 杂志App排行榜 排行榜什么的最能吸引眼球了。 一家媒体咨询公司深谙此道,推出了一个杂志App排行榜,推介了一些在ipad上表现优秀的杂志,上榜媒体其实大家也都很熟悉,最多的是Conde Nast 旗下的杂志,其中Allure Mgazine排名第一,此外还有Newsweek集团,National Geographic等等。 谈到这些app之所以上榜,该公司的CEO认为: “他们在应用Ipad所提供的技术上做得最为充分,充分利用ipad增加用户体验,给读者提供了在传统纸质版本上所不能获得的服务。“ 关注领域为媒体平面设计的媒体人加西亚(Garciamedia)对这个排行榜很感兴趣,他自己的公司也准备做一个,加西亚最喜欢的杂志app是:Newsweek,Bloomberg Businessweek,Martha Stewart Living。 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ipad版本,加西亚评论其是先进且完美 最近,还有一个杂志新媒体运动中的好消息是,Cosmopolitan声称,该杂志数字版本付费订户已经达到了十万。 3. 奥运会的不俗之客 要说搞排行榜,其实没有谁比奥运会更厉害了。 又一个四年,人生真不禁过。伦敦奥运会即将召开,除了运动员,文化领域的各路人马也都等着借这个舞台展一展身手。 伦敦一位摄影师Oli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No.19 《巨大化的照片》

作者:刘张铂泷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东西,用超大的相机拍摄消失的美国文化。摄影师叫Dennis Manarchy,他制作的这个相机有将近11米长,底片是1.4m×1.8m,计划展出的照片放大到5m×7m。遥想当年阿维顿拍In the American West的时候,展览的照片有1.2m×1.5m就已经足够震撼了,应该也可以说是他开创了展览照片巨大化之路吧。 外国人似乎特别钟爱超大的照片,艺术市场上的超大照片销路也很好,举个不算很典型但很知名的例子就是古斯基。比较典型的超大照片有两种就是景观和人像,都是用大画幅来拍。拍景观嘛,追求一个很大的视角和尽量多的信息,用大照片来体现环境的细节,让你能看清楚照片中每一个人在干什么。至于人像,基本就是白色背景布,拍全身半身脸特写的都有,细致到能看到人脸上的每一根汗毛和衣服上的每一条纤维。 不过我一直怀疑这样大的照片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要说阿维顿的照片虽然大,但基本上还是人的尺度,照片也就是大到人物和真人差不多大,但是Manarchy的照片都是肩部以上特写,远远超出了人的尺度,按照他的初衷,他是想拍摄消失的文化,呼吁人们关注,但是真的是越大就越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吗?就像越来越多的纪实摄影报道,当年尤金·史密斯的照片会引起非常广泛的影响,而现在随着媒体的发达,信息泛滥,必然会像桑塔格说的那样人们逐渐就会看到麻木了。巨大化大概只是一种为了刺激人们日渐麻木的感官的方式吧。再回过头来说照片本身,脸部的特写很难看出其他的信息,“文化”体现在哪里呢? 对于Manarchy的照片,吸引人的只有“大”这一点而已了,想想如果他的照片也只是8寸的话,恐怕就不会有很多人关注了吧?不过这是不是又回到了内容和形式的争辩上,这样的照片明显是形式超过内容了。这个不敢多说了。 就这样。 欢迎与刘张铂:liuzhang1989#gmail.com继续交流对大照片问题的理解,也可以在这个帖子后面留言谈谈你的想法。若有更多好奇,你可回顾一下1416的Big Show以及古斯基照片之外这两篇文章。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没有主题限制,只有字数限制——必须超过140字,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我们的图游记栏目还在征集各种米制食品。

你的1416

当Deab同学的关注者出现了1416这个奇妙的数字之后,他做了这个截屏。 昨天还有人说,那个1419教室…… 最近这周真的累翻了,仿佛累到了外星,希望下周能回到地球。

周一消息树

昨天是日本311海啸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摄影界也有不少展览和活动,整理如下: 1. 电子书Black Tsunami 摄影师James Whitlow Delano的作品集Black Tsunami即将登ipad,出版方是以资助社会纪实报道摄影师出版自己作品集为主要目的的公益组织FotoEvidence。 摄影师以自己一贯的风格:阴郁的黑白色调,记录了震后一年的灾区、核辐射区的状态。 2. Lost & Found 在日本海啸地震之后两个月,一个叫做“拯救记忆”(“Memory Salvage Project”)的项目小组进驻灾区,他们的工作是把在废墟中找到的家庭影集修复,归档,供人们检索,找到他们的主人。 项目的志愿者参与人数达到500人,在三个月之内有680本相册,一万两千张照片找到了它们的主人。 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网站,名为Lost&Found 以上照片为这个项目的工作流程。照片来源Lost&Found的网站 有一些照片因为损毁严重,无法修复,它们则以展览的方式和公众见面: 3. ROLLS TOHOKU 这是一个摄影师的个人项目,在311大地震当时,他正在做一个自己的个人展览“Rolls in one week”。地震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面对灾民的无助感,使他想到把一些简易相机送给那些住在临时庇护所里的人们,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记录被改变的生活。画面里没有撕心裂肺的沉重,是依然流淌着的生活。 这种做法当然很不新鲜,但它若出于真心,操作低调、稳重,依然很温馨。 不过,关于胶卷,上周还有一个消息是,从寻求破产保护以来,柯达有着一系列的举措,包括把重点从数码上移开,砍掉反转片业务,最新的消息是,柯达将全面上涨胶卷的价格,达到15%,这个价格将很快波及零售商。 我们的图片编辑工作坊却依然沿袭古老的方式,用有形的照片展开编辑工作,经过精疲力尽地头脑风暴,我今天写文章非常迟钝,但是想到这几个美好的下午,一屋子铺天盖地贴着的照片,以及各种争论和想法,甚为欢喜。 (…) Read more

图游记:我们爱大米——糖糕

作者:赵崇强 糖糕,是浙江南部小县城青田山区的土产,相比闻名天下的青田石雕,糖糕太没有名气啦。糖糕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它可以长时间保存,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农民上山种地和砍柴,常带上一块当干粮。 而现在,糖糕成为过年的必备食物,和很多传统一样,最早的功能已经消失,剩下的更多的是一种仪式。 图游记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本次主题是我们爱大米,热烈欢迎各种米制食品,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1416和她的邻居

周末文化建设日~ 收到鸭蛋浜人在芝加哥发来的1416,噢噢: 又:最近博客服务器不稳定,大家也可follow新浪@ofpix的帐号,教室有活动会在上面发通知。

拍了多少年?

早上看到的一个帖子,觉得颇为感慨。 关于Bernd和Hilla Becher夫妇的提升塔(winding towers)照片,美国人非要说它是观念照片,这也没有办法,就跟很多照片的评论,非要加上各种概念,才能使作品显得高尚是一个道理。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觉得观念了就可以超越现实,但有意思的是,反过来讽刺现实的超现实又成为另一种观念。 my new notebook是一个日文博客,博客作者在帖子里向读者发问:Becher夫妇这组著名照片拍摄了多久呢? 这可不是几个月或者几年的功夫。完成这组照片拍了三十年——从1965拍到1996年。 下面这幅图片中,红色框出的是1990年代拍的,蓝色是1960年代拍的,剩下的是70年代。 此图片来自my new notebook 我到维基百科上又看了一下。夫妇两最早开始拍摄这套工业景观是1959年,他们合作拍摄德国正在消失的工业建筑,拍摄的动机之一就是贝歇的家人就在那些钢厂和矿场里工作,他们对这些工业建筑相似的外形所吸引,同时也发现很多工业建筑在功能性之外,建造之时还有很强的设计理念。这使得他们迫切想要把这些建筑作为档案留存下来。这个项目在1977年才出版了第一本画册。 Becher的这个所谓的“观念”用了几十年才完成,而且它还没有宏大到一个国家,就只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基点。那么,当你跃跃欲试也想做一套什么什么的,却看到如此“简单”的一套照片都要拍30年,会不会觉得沮丧?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在任曙林的书《中学生》里看到的一段评论,作者是薛挺: “时间本身可以创造重要之举,能使万物各自归位,无需人为设定。古董、思想等都如此,记录式的摄影亦如此,如清末标本式的老照片,战争文革大寨一类史照,通常具备这一特性,当时平常,时过境迁,感怀备至,魅力徒增。……当年的小任因为拍功所限,记录清汤寡水,平淡无奇,倒成了今天的庆幸。不为人涉,也就方便了自然,有机会客观地展露出沧海桑田的力量和魅惑。摄影这一怪谬,悖反的逻辑让为之日夜奔波思虑的人哪说理去啊…” 呵呵,这段话说的…… 要我看,还是承认自己是一个“人”的现实,把那想要征服什么的小雄心搁起来吧。

寻求相机支持,让影像的声音再大一些!

几位女工在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听老师在讲表演的注意事项,她们要参加木兰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的晚会走秀节目。 Ofpix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让影像发声工作营活动,主题是关注城市女工,除了和公益组织合作,帮助摄影师去了解女工群体的生活,用影像为他们发声,我们还会和木兰文化中心展开一个女工影像发声的项目,在北京设置三个工作站,对在京打工的女性进行摄影和视频拍摄的培训,希望她们能基于自己的视角和立场记录在北京的生活现状,项目将持续一年。 我们现在需要六台有视频拍摄功能的单反相机提供给女工使用(或者是家用摄像机也可以),需要视频主要是考虑到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影音信息,有助于让她们的故事更为丰满。 如果您有闲置不用的器材,或者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路径,请联系我们。您也会成为我们项目的成员,我们会赠送女工的照片并及时通报项目进程。(邮件ofpixcamp@gmail.com) 以下是让影像发声工作坊的成员廖璐璐目前拍到的两位女工故事,它将有助于帮助您了解我们这个项目的情况。 在木兰社区活动中心,胥红佳为三八节晚会模特秀展开排练。对于她来说,去木兰参加各种活动,是她在工作之余最放松,开心的事情。 80后的胥红佳来北京3年了,现在在东沙一个木门加工厂工作。 每天早晨起来给工人们做饭,红佳的一天从此开始。 加工木门最难的工艺是喷漆,现在红佳已经可以熟练操作。 何文琼北京已经11年了,做过很多工,干过保洁、超市销售员卖蔬菜、水果、开过电梯、给别人家里做给饭。 何文琼有两孩子、都是男孩,靠打工谋生,养父母、孩子……这一切,让生活压力重重。 何文琼很爱笑,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开心果”,从她的手上我们能了解她工作的艰辛,以及同时存在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上这两张照片是红佳和文琼穿着木兰淘宝店的服装,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为木兰要上线的淘宝店当模特。 你愿意为她们提供帮助么?我们期待着!

WorkCamp6招募营员:让影像发声,与她同行

女工胥红佳,她在一个木门加工厂工作,正在给其它工人做饭。摄影:廖璐璐 工作营目标:与公益组织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合作,记录城市女工的生存状态,用影像帮助她们发声。 让影像发声工作营是ofpix的公益工作坊,已经举办三期,着重探索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的路径和方法。我们提倡这个理念是因为和NGO/公益组织以及其他一些慈善组织合作,摄影师能够更快速地切入自己的拍摄主题,理解拍摄项目的内涵,并借助公益组织的传播平台让照片传播至特定受众,使其发出更大的声音,最终使被摄对象受益。 在前几次工作营的实践中,摄影师、公益组织以及工作营这三方,缺乏一定程度的磨合,时间又非常仓促,从而影响了工作目标的实现。这次我们做了一个改革,只选择木兰社区活动中心一家作为工作营的合作对象,并以关注城市女工为主题展开拍摄。 我们将和公益组织一起讨论选题,拍摄女工的故事,初期成果会制作成公益海报。工作营结束之后,还会遴选三位摄影师,给予小额资金支持(每人一千元的交通补贴)和拍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和木兰展开长期的项目合作。 让影像发声工作营是免费的,摄影师志在帮助社会,我们也愿意为这些做公益活动的摄影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影像真的在发声!上次让影像发声工作坊的的成果,给公益组织制作的海报,除了在奇遇花园咖啡做了小型展览,还在公益组织募捐筹款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WorkCamp6 让影像发声3月23日开营,地点在北京,计划招募6名营员。 申请方式: 1,请将您的个人作品集和简历发送至 ofpixcamp@gmail.com,截止时间 :3月15日。 2,作品集不少于20张。如果您是空白的,没有作品,就谈谈您参加活动的动机吧。 3,WorkCamp只面对北京的学员 让影像发声工作坊的营员聚会 WorkCamp6 让影像发声工作计划: 第一次集合:时间:3月23日,晚六点半 讲座:《理解社会纪实摄影》,讲座人 任悦 讲座内容: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历史,脉络,拍摄方法,与NGO组织的合作,基金申请 讨论:摄影师将获得本次合作的NGO组织的相关介绍,讨论可能的拍摄方案。 摄影师一起观看之前让影像发声工作营的作品,讨论可能的作品推广方案 第二次集合:时间,3月24日,晚六点半 讲座:《城市女工的生存状态》,讲座人 木兰社区活动中心负责人 齐丽霞 讨论:与丽霞一起讨论你的选题,讨论可能的拍摄方案,以及如何推广这些照片。 第三次集合:时间:4月13日晚六点半 (…) Read more

ofpix还乡计划:罗希+徐州大屯煤电

作者: 罗希 大屯煤电公司主要生产开发煤炭和能源。听外婆说起70年代,为响应国家要求,外公带领部队来到大屯镇,在那里打下了第一个矿井,而我父亲是当年响应“上山下乡”从上海下放到此的知青,因此没有煤矿我也不会在那里出生。有时想想在这星球底部沉睡亿年的乌金,在亿年后注定了一群人的相遇和命运。 大屯煤电公司曾经对我来说像一个独立的世界,矿区有自己的电影院,医院,职工俱乐 部,体育场,幼儿园,学校,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居民楼,你只要看从哪个大院进出就知道他在哪个单位工作,甚至大概可以知道他是哪里人。 尽管我曾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但从头至尾我仍像一个外来人,并没有帮助我了解那里更多。直到我离开矿区来到大城市十几年后,依然感觉在那里的生活经验对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甚至在梦中觉得那个地方有种神秘,让人联想到生存和死亡,人为什么活着?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但真正踏足故土以后,现实的一番景象又觉得也许自己心中产生的只是幻像。 与此同时,现实中那里也离我越来越远,每次回去,都会先沿熟悉的路回到儿时住的那栋楼,那扇紧闭的房门却已透着陌生的气息,我在门外站着始终不敢敲开它看里面住的人,仿佛要进入另一个次元般纠结。我可能永远也无法回到这个屋子里,即便人走进去了,也延续不了记忆里的那些画面。亲戚们也都早已搬离此地转向市区,好在外婆一个人还那留守,让我回去有个地方可以居住和叙旧,但这些年亲戚们为外婆这间房子的财产分配问题似乎有些僵持,我独自坐在老人的房间,看着满满一屋挂在墙上的老照片,想着现实中的疏离,以及这个房子这一切总有一天会消失,成为另一扇打不开的门,另一个次元,且这一天并不远,我能做什么,我无力拯救。 2010年开始,我在短暂的春节假期用相机记录那个成长过的地方。 没有单从怀旧的角度去重现过去的记忆,更多的是随意理性客观的方式,主要拍摄记录当地的自然反应,生活习俗,和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改变,同时在这转变过渡期,表现当地以及城市化以后的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自己作为曾在这环境成长过的人,从中找到影响自己个性和命运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因素。 2012年春节等提纲完成度差不多的时候,第一次产生了想早点离开此地的念头,没有像以往临走时有留恋。当面对一个你幻想虚构的美好事物时,过于理性的思考往往更容易看到它萧条的一面。就像这个地方一样,它始终如此,即便有一天它再也无法将我打动。 煤场附近一座桥下的“煤海”。 一个私人的煤场 路边的楼房和上面的广告 在煤矿企业工作的三舅和他的办公空间。 晚上的游艺机房 墙上的通缉令和电器广告 外公看完的报纸都会整齐叠放,这堆报纸数年在此纹丝不动,直到外公去世后报纸不再发放,最后一份的日期是07年11月。 外婆拿出当年的军大衣和军帽试着穿戴,墙上是她和外公当年的合影。 外婆将每天要吃的十几种药分别归类,贴着纸条的小盒要外出随身携带,纸条上写着她的资料以及家人的联系方式。 我独自睡在老人的房间,这间房将来很可能会被出售,再也回不来。 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湖泊被改建公园,成为当地的“面子工程”人迹罕至,远处是正在新建的机关办公大楼。

马格南图片社的小黑房

布勒松在马格南纽约办公室观看小样,1959年 Pabolo印照片的工作样张,画面里是正在采访的布勒松,前景位置是马丁路德金。(更多照片:这里) “我最近仍然很忙。”马格南图片社纽约办公室的Pablo Inirio这样回答他朋友的疑问,他执掌的小黑屋还在那里。图片社大师们展览和收藏的照片很多都经由他的手印制。 尽管Pablo认为他这里近三年没有什么变化,但他用的相纸已经从Agfa换成了Ilford,因为前者已经倒闭了,他希望柯达还能够长久。 话是这么说。马格南图片社最近一个大动作是出版了一本大厚书《马格南的小样》(Magnum Contact Sheets),书的外观设计成一个柯达相纸盒子,然而“就在和这本书同名的展览开幕的那天,柯达宣布了寻求破产保护的消息。”书的编辑Kristen Lubben谈到这本书的由来时,回忆起这个巧合。 《马格南的小样》,这本书的幕后的推手之一是马丁帕尔,他认为在人们向数字时代转型的时候,回顾胶片时代的遗产非常重要。 不过,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暗房师Pablo Inirio仍然活在自己不紧不慢的日子里。我在马格南短暂实习的时候,也曾到他的小黑屋转悠过,只因为那房间太暗了,如今关于它的记忆一片空白。Pablo有时还会占用实习生的电脑上网,他大概是全办公室唯一一个没有电脑的人。 独立博客作者Sarah Coleman最近采访了Pablo,他谈到自己仍然如往常一样忙碌,因为“收藏家和画廊都仍然钟爱纸基相纸制作的作品。”他经常得到一些任务为现在以及去世的成员印制照片。尽管马格南的资料库已经数字化,但他个人仍然没有考虑往数字打印上转换,在他看来:“数字打印有它的呈现方式,也很好;但纸基相纸层次丰富,正如同达盖尔摄影术今天依然存在,暗房也不会消失。”

周一消息树

今天,树上飘着几个比赛的消息: 1. 柯达003号档案 柯达003号档案是四大本图录,里面贴着将近一百万张照片(我的天!),它现在躺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图书馆的研究部,八年前,柯达将之捐给了这所学校用于研究。最近,纽约时报的Lens博客对这部资料做了介绍。 003档案里主要是柯达公司主办的摄影比赛的作品,从1929年到40年代。 1929年,为了刺激消费,吸引富裕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柯达举办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全美摄影比赛,总奖金三万美金,来稿大约有七十五万人次。这次比赛正好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之前,参赛的大都是中产阶级白人,使得003号档案也成为当时中产阶级生活图景的一个素描。 1931年,尽管美国经济出现颓势,柯达这个比赛规模却扩大了三倍,并扩张成面向全世界,一则杂志广告显示,该比赛被称作:“柯达全球十万摄影大奖赛”。到了1939年,这个比赛则完全固定下来,成为柯达的规定动作。 作为研究资料,这份档案的遗憾之处在于,每张照片都有胶片、相机型号和获奖等级的说明,对照片内容却没有任何标注,图片说明文字非常有限。而就拍摄题材来说,大多都是孩子和动物。 纽约时报的记者联系到一位获奖者的家庭,他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他曾参加比赛。 这些照片穿越时空来到现在,但缺失信息太多,怕也就只能当作获奖照片留存,是和柯达胶卷有密切联系的一份珍贵档案。 1929年,获得了2500美元奖金的照片。L. L. Martin摄影 1942年一张5美金的获奖照片,使用Graflex相机Tri-X胶片 F. H. Stevens摄影 当时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比赛广告 这张照片是图片故事类别的获奖照片,摄影师当时四十多岁,拍摄了1929年人们看马戏表演时候的场景。 2. PDN30 美国摄影界新闻(PDN)主办的面向年轻摄影师的职业评选PDN30,最近公布了今年入选的30位年轻摄影师的名单。 PDN30并非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比赛,评选类别清晰:时尚、商业、新闻摄影、纯艺术等等,完全针对各个类别的职业化要求进行评价,更强调摄影师的职业化水准,而不是所谓的“艺术追求”。通过PDN30可以看到美国年轻摄影师的总体职业素养。 稍微逛了一圈儿,初步印象是商业、时尚类别没有太多亮点,倒是新闻纪实的有不少好作品。不过,想想人家一个个都是八零后,甚至都是八五后,觉得也不能太苛刻。 印象较深的是女摄影师LaToya Ruby Frazier的作品,通过拍摄她自己的家庭、和祖母以及母亲的自拍,她探讨一个家庭内部的情感,以及由这个家庭几代人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和种族发展的历史。 获奖者中有两位题材涉及中国,Chloe (…) Read more

偷偷发一个

热烈庆祝1416教室6周年。好吉利的数字哇。 “你那是什么教室来着? 1614,1415,2046,2012……”  摄影沈玮 哎呦!发现庆祝早了一个月,哼哼,不管了,回头再庆祝一回。 又,本人长年征集各种1416

图游记:一个摄影师——《爸妈给我捏个影儿》

职业摄影师笨笨阿狸猫猫同学供图: 当时父母在为我拍照,我“推荐”他们使用了闪光灯,父母拍照的这个瞬间被我用手机拍了下来。时间应该是09年2月9日。 “一个摄影师”是1416的图游记栏目较早之前的一个主题活动,征集摄影师的自拍照。尽管没有阿狸猫的形象,我觉得这张照片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拍。(上期一个摄影师是吴杰的《原野》) 目前图游记的新的征稿主题是:白米饭,欢迎把各种你喜欢的米制食物与我们分享。投稿: ofpixcamp@gmail.com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