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急救包

“我是1416的粉丝,请求援助”,有一次我收到这样一封可爱网友的来信的时候,真希望自己是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 你们给我发sos信号是对我的极大信任,再加上,每封信的开头都是:“我是1416的忠实读者”,更让我感觉得立刻卷起袖子上阵。没治了,这招简直万用万灵。(多么虚荣的逆光同学) 1416最好变成一个魔法百宝箱! 言归正传,今天早上收到旷惠民的来信,这回我有些鞭长莫及,只好发出这个急救包,能帮忙的人和他联系一下吧。 4月10日到20日我要到法国去参加一个活动,期间计划去巴黎的一些画廊、摄影博物馆参观、学习、交流。我的法语不行,想在当地找一位学习摄影或喜爱艺术的留学生。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帮忙指引? MSN:k64713@sina.com 忽然想起来,有个小朋友希望找一些摄影论文的邮件还没有回复呢!

寻常之外

这是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是马丁帕尔(Martin Parr)给业余摄影师们上的一节摄影课,发表在旅游版。 当我们环游英国的时候,我敢肯定,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真正欣赏我们所见的世界。我们将其当作理所当然,因为这些事物太熟悉了。 我们就这样闭着眼睛穿行在城市和乡村,但一旦到了国外,尤其是那些完全不一样的城市,我们的神经才会复苏,一切都是新鲜和令人兴奋的。但是我建议,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方法来观看我们自己周围的景物。 我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我自己的主要被摄对象都是一些寻常事物,我就是想展现它们的不寻常之处。我拍过的东西是那些通常被看做乏味的事物,比如超市,英国的海滩,我试图展现它们新的和吸引人的一面。 一般来说,大家带着相机出游,就是为了寻找那些具有异国风情的画面去拍照。 你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伟大的落日,漂亮的老式建筑,明信片一样的风光。我们都受到一个对照片应该展示什么的一个既定的假设和期待的影响:不寻常,不曾见过,可爱的或者美丽的。而事实上,日常生活也是不寻常的,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能力透彻地去观看它们。 我希望能够以一些例子来说明我们应该更加严肃地对待寻常生活,我们应该欣赏那些存在于我们身边但是尚未引起我们注意的东西。比如稻草人,这就是一个精彩的户外艺术,却同时有着实在的用途。不过,假如你想和那些农民说他们也是雕塑家,这些人一定认为你疯了。但当你单独给这些这些稻草人拍照,就会发现最后的结果会是精彩和超现实的。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归为两类:有一些外观不断改变,另外则是一成不变。前一种比如加油泵,我在1986年曾经拍过一个,现在它看起来简直像是外来事物。这种曾经在一个时期被照片拒绝的沉闷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张充满吸引力的照片。 拍摄这样的照片对你来说是有益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日常事物较之现代的物体则更具有魅力。 你还可以关注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踏实的邮筒,设计简单,它那鲜艳的色彩已经使之成为一种全国通行的标志。很多年以来,我一直拍摄置于各种不同的精彩背景之中的邮筒,尤其是苏格兰群岛,在这里你能看到放在遥远海滩和荒凉而美丽的十字路口的邮筒。我还在寻找那些遥远的电话亭拍照,不过,我还是觉得邮筒更有历史传统,而且它们小巧,并且视觉感强烈。 不过,令人悲哀的是,经典的红色邮筒已经逐渐绝迹,公共邮筒现在更多是玻璃的或者是各种金属材质的。 我希望大家都能开始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观看这个世界。多花一些时间来看看寻常之物,观看它们的设计,它们的形态,它们自己的个性。要想得长远一些,考虑到它们对于未来的意义。只要你给其足够的重视,很多东西都是有趣的,并且有着它们自己的美学。我认为带着相机走出去,用胶片来记录你周围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让你的眼睛睁大的一个训练方法。

21世纪艺术

Art:21是PBS的一个系列纪录片,从2002年开始已经做了四部,希望让观众能够从画廊之外更为深入地了解艺术家。 四部纪录片每一部又分成四个系列。2002年关注的是这样几个主题:Place/Spirtuality/Identity/Consumption,2007年则是Paradox/Ecology/Protest/Romance 现在,你可以在Hulu看到以上所有的影片。

周一消息树

假假真真 上周的某一天是愚人节,他们说的到底是真还是假? Jörg Colberg在自己的博客conscientious上发布消息,宣称德国Düsseldorf学院要求他们的学生把自己的大画幅相机都卖掉,全部改成玩具相机Holga。Jorg深入Düsseldorf内部打探消息得到的结果是,Hloga已经已经卖脱销了!有些学生正在考虑是否用彩色四格傻瓜相机拍东西——不过他们的习惯能够如此轻易改变么? 柯达公司宣布 KODAK eyeCamera 4.1相机发布,这款全世界最高精尖相机,将和你的眼睛同步,从今以后,拍照片就是眨眼间就完成的工作了。 柯达在19世纪推出消费级相机时,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由我们来做”,而这款最新相机的广告词也很打眼:“你看到的,就是你拍到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上周的重量级消息是,英国卫报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twitter报纸,也就是说,他们的新闻将全部都通过twitter发布,每条新闻都严格按照twitter的模式——不会超过140个字符。 他们目前已经启动了一个计划,开始把1821年以来的新闻改成twitter模式,比如: 1832年的改革使得每五人中有一人享有选举权,yay!!! OMG!希特勒入侵波兰。 更多的新闻请见这里 ———————————————————————————————— 真实的分割线。以下的消息是真的: 马格南的博客推出一项新游戏,这个叫做“你的马格南”的有奖游戏号召读者挖掘马格南的资料库,选择照片来诠释这样一句话: 男人的面孔是他的自传,女人的面庞是她的幻想作品。——王尔德 “A man’s face is his autobiography. (…) Read more

杨晓光大师班招生启事

杨老师的笑容还是时常会从我的记忆中浮现。 这个由杨老师的朋友和学生发起的讲习班,是最好的纪念他的方式。 请关注! 纪念永远的杨晓光教授 杨晓光,1953年7月22日,出生于吉林省海龙。80年代初期,杨晓光教授自学英语,并获得奖学金,得以赴美深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于视觉艺术研究生专业。在圆满完成学业后,杨晓光教授义无反顾的回到祖国,开创了大连医科大学摄影系(现称为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并在接下来的近20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该学院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国际知名摄影院校之一。杨晓光教授在1988年-199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研修。在伯克利大学,他开始接触并着迷于纪录片制作。归国之后,他把影视纪录片学科融入到了大连医科大学的摄影本科教育当中。 杨晓光教授是中国摄影界、摄影教育界以及流媒体方向的先锋专家,他曾为中国与美国众多电视台共导演过30余部纪录片,足迹遍布北美、非洲、欧洲和亚洲的诸多地区。在纪录片与流媒体领域,他享有盛誉。2008年10月7日,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脚下,在指导学生流媒体创作的途中,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去世。 杨晓光教授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工作与摄影的激情,对外边世界的冒险精神以及他的微笑,永远伴随着我们。 招生启事: 2008年,是世界传统报业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 面对广告收入近半的缩水,面对读者们纷纷离去与因特网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消亡的言论,屡见不鲜的出现在各种评论文章之中。专家估计,5-10年的时间内,纸媒就将消失。那么下一个未来是什么? 流媒体视频技术与网站被认为是传统纸媒的出路。 如今,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等等老牌报纸,半数摄影记者都需要去面对在新闻现场完成拍摄照片之余,拍摄流媒体视频并上传到网站,如果摄影记者不懂得流媒体的运作方式,面对不景气的纸媒环境,失业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对于一名传统的摄影记者,面对流媒体这样的一个新的传播方式,它要求我们去丰富更多的表达形式,要求我们去丰富我们表达、传递的信息,不但只是静态照片、动态影像,还有高质量的声音录制。 在中国,摄影记者们也在讨论网络时代的到来,它能让我们走什么样的路?能走多远? 我们需要开拓一个新思路。 主办: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英国伯顿大学 中英摄影硕士班 一、教学内容 在四天的流媒体工作坊中,将着重介绍和训练摄影记者如何成为一名流媒体记者: 1、国际纸媒流媒体发展的现状; 2、未来视觉采集者的工作及流程; 3、如何制作新闻流媒体; 4、画面语言与流媒体软件; 5、声音的掌握等等课程; 本大师班学时4天,免收学费。 学习期间,获得资格的摄影师将由佳能公司提供Eos-5dmark2相机及电脑用于教学和操作使用。 完成4天完成课程的学员,将颁发英国伯顿大学,中英摄影硕士班的短期流媒体培训结业证书。 二、参加条件 首次开班时间2009年5月2-5日,面向全国招收24名摄影师,授课地点:杭州 1、 (…) Read more

艺术家样本:沈玮

中断一下收藏的话题,今天是沈玮Almost Naked个展开幕,正好借这个机会,写一篇我一直想写的文章。 另外,标题里的样本不是榜样的意思,而是指抽样出的一个个案。 个展开幕,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可这两天和沈玮聊天,他却并没有为此感到兴奋,话题已经是下一部作品。 Jörg Colberg在给《中国摄影》杂志写沈玮作品评论的时候曾经提到:“有一次,他带来一大盒照片,打开的时候我充满了惊喜。那简直是个聚宝盆,可以取出无穷无尽的照片。我仍然不知道他究竟如何拍到那么多精彩照片。我感到自己好像一个进入充满糖果的商店的小孩, 他的东西让我目不暇给。” 我在沈玮家也一不小心打开了一个聚宝盆,不过,里面装的是一些已经成为“过去时”的照片,它们并非是沈玮的“作品”,是他的各种练习作业,却让我看到了沈玮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almost naked”这个结果以外的东西。 很多人都以为举起相机拍照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甚至连摄影师自己也不例外。这体现在大家对“结果”的好奇。沈玮在国内的讲座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怎么拍到的这些人?其实,这是整个拍摄环节中,最简单的一部分,答案就是,如果被拒绝了就换个人。 作品并非是在按下快门之后诞生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更难以解释的概念,有学生曾经问我:“我就想拍到沈玮那种风格的照片,为什么拍不出来呢?”我的回答是:“你得先拍和沈玮一样多的照片。” 感谢沈玮,在我的要求下,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练习作业都发了过来,使得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背后的经历,这无疑是一个比“结果”更重要的样本。 self-portrait Landscape documentary BFA毕业创作 still life (注:这是他唯一一组MFA作品,此后精力都放在almost naked的创作上) 水彩 在浏览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们两个不断地发出感叹,喔,这个是Andreas Gursky的,这个是Edward Burtynsky 的,这个是Martin Parr的……拍一部作品或许可以形容为一个“找自己”的过程,是内容上的寻找,也是风格和表现上的寻找,这中间得绕过多少个陷阱,多少个雷区! 当然,你也不能武断地说,这种风格上的雷同就是一种拷贝,它可能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一种潜意识在作怪,也许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批判性地看自己的作品,甚至能够狠心将之抛弃。 沈玮在我们人大上了一节所谓的critic课之后感慨,你们的critic太温和了,在我们那里每节课都会有人给弄哭。 是啊,大家都拿自己的作品当作宝贝,上来一堆人七嘴八舌说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风格像这个像那个,你能不急吗?但是你得忍受。 (…) Read more

收藏照片这个问题(3)

谁在藏照片 Aipad上,四处走动的是衣着体面的上流人士,白发老人居多。他们看照片比我仔细。手中的笔记本上记满了东西。 也许他们中也不乏庸俗地,就是为了家里的门廊或者沙发背后购买一幅装饰画的收藏家,或者是仅仅是为了投机而收藏一张随时都会抛出的艺术品。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让我感慨,我偷听他们对照片的窃窃私语与评论,发现这些人对摄影史的理解并不比我差。这让我有点儿激动,因为作为这个行业中的一员,我们时常底气不足,对于圈外人来说,照片往往被公众归类于家庭相册,而这里,他们谈论照片的语气如此严肃。 在旧金山MoMa上课的孩子 “欣赏”,我在纽约对这个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博物馆看到成群结队上课的学生,在各种艺术讲座中看到手牵手的银发老人,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我们的国家鲜有收藏家的原因。有一次我甚至在大都会博物馆跟着一群幼儿园的小孩子听老师讲课,讲解员启发孩子们对作品的色彩、光线的感知。反观我可怜的美术的教育,那些现存的微弱记忆是对作品的“内容分析”,是贴标签和总结中心思想。 听过一次研讨会,收藏家谈及收藏的乐趣——那是一种基于调查、研究,比对,然后买下的乐趣。“我只关心这个艺术家是否吸引我,而不是他是否真的出名。” 这大概是最理想的一种收藏状态吧。 最近干巴巴的,写不出东西。今天就唠叨到这里,明天继续写和收藏家聊天的故事。下面是看图说话时间。 最近在光圈展出的Jonathan Torgovnik关于卢旺达的作品很受关注。 Julie Blackmon的作品被贴上了好几个红点,似乎很受欢迎。 昨天问题的答案是:Joel-Peter Witkin,恭喜laocao,wake回答正确。上面就是在aipad上的展品。(现场拍的匆忙效果不好,抱歉)。

《生活》永远不会永别

life.com上线。 不过,这次幕后操控的是getty。 详细情况请参考1416这篇文章。 最新上线的life允许blogger们免费使用这个超大图片库里的任何一张照片。检索功能很人性化,我很喜欢。 我最近好困好累啊,春天还不来!冬天,除了哈士奇,别的我都不喜欢。

收藏照片这个问题(2)

昨天的答案就是尤金史密斯,照片摄于1945年。嘿,你们怎么猜到的,罗骁、刘飞越和stanley,尤其是stanley,竟然还能把代理这张照片的画廊都找出来! Dealer就是Dealer 在Aipad的展会上,唯一看到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就是吴家林的照片,当时我和曾翰同学的眼神一定很激动,画廊老板突然就冒了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老板握住曾翰的手的第一句问话颇有深意:“你是一个摄影师?” 当他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很快就跑到一边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我们两个怎么都不像从中国来的大款,但是偶们的兴奋表情,让老板还是要确认一下。 这些dealer们一定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来识别自己的客户,但是推销艺术品又该有着怎样的三寸不烂之舌呢? 不少画廊都拿一些所谓权威认证报告来促销,我看到的最离谱的就是:“此摄影师出现在BBC的纪录片《摄影演艺》中”。好吧,如果这个也算是对摄影师作品的肯定。此外,但凡《纽约时报》对画廊或者摄影师有评论,那张发黄的小纸头肯定就会贴在明显的地方。 不要期待dealer们都有好品味。照片对于他们只是一种商品而已。因此你会看到寇德卡德照片嵌在一个非常难看,但是他们认为很符合客户期待的高雅相框里。 你也别责怪他们把自己的展厅布置得如同一个杂货铺—— 至于他们挑选作品的条件,有的时候是完全从客户喜好出发的,比如,下面这张奥巴马年轻时候的照片,有着明晰的市场目标: 最近还有一位艺术家接受了a photo editor的采访,很坦诚地谈及其和画廊之间的合作,你会看到,艺术家和画廊合作,就如同供货商和商场谈判: 美国和欧洲的画廊业的基本运作方式是一样的,但是和杂志完全不同。不同的画廊有不同的要求,关键要看你是谁,不过,有一些操作方式是相同的。一般而言,一个展览是这样构成的:艺术家制作照片并负责装裱(或者不装裱),然后向画廊提供各种文件资料,画廊负责销售作品,最后双方对半分成。一开始双方要有一个合同。 我参加的所有展览,大多数都要求要和画廊分摊广告费。打印宣传卡片,在一些艺术杂志上购买广告空间,在杂志上做广告,艺术家被要求付这些费用并不奇怪,不过通常是和画廊一起分担。 总而言之,画廊就是一家商店,当然,他们售卖艺术的方式和杂货铺不一样。你应该喜爱你的dealer,因为他们了解你。你和画廊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快乐并且是简单的。 文章中还提及,有的画廊干脆直接找摄影师开价帮他们做展览,一个个展两千五百美元。 昨天的问题太简单,今天再出一道难的,下面是展销会现场和照片一同出售的摄影师创作的草图,这个摄影师是谁?是哪一张作品?

收藏照片这个问题(1)

深入米国内部,让我感慨最深的并非是对展览以及各色摄影师的真实接触——它们和我在网络世界中捞鱼所获得的拼图没有本质的差距。另一个我知之甚少的世界——照片的收藏,引起了我的好奇。 收藏照片,对于中国人,完全是一个经验之外的话题。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奇怪就奇怪在这些地方,没有土壤,植物照样也能疯长,没有人在意它们的奇形怪状。 我曾经一度认为“画廊”是个高雅名词,但现在这个机制让我越发觉得困惑,画廊不是给你几面白墙展示作品的地方,画廊也是几面白墙构成的货架。 对于艺术界那些蹿红的新星,大家都在探讨这些偶像级人物的艺术思想。但是,是否也应该问问他们,在一个由富有的收藏家,殷勤的画廊推销员,担当吹鼓手身份出现的评论家构成的画展开幕式上,他们端着红酒的感觉究竟如何? 在国内艺术界,赚钱的事情从来都不被当作一个可以摆到台面上来谈论的话题,但私下里,我们已经开始用作品销售的价格来衡量艺术家的地位了。 艺术家的创作和这个销售体系之间,是否可以划清界限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答案总会令人很绝望。 最近特别不想写字,正儿八经的文章写不出来了。。。参观了一些展会,也和收藏家聊了聊天,就随便八卦一下这几天的见闻。 危险的风向标? 春天是纽约艺术市场活跃的交易季节,艺术博览会接连举办。先是去看了Armory Show,昨天又去了专门针对摄影的Aipad。 Armory Show是纽约一个重要的艺术展会,或者说是展销会。在经济危机寒风瑟瑟的当下举办的这个展会,自然更令人好奇,艺术的繁荣究竟还能持续么? 一些艺术评论家的言论已经发出了信号,他们对当代艺术中的泡沫现象予以指责,一方面指出艺术的寒冬已经到来,另一方面,则认为这正是真正的艺术酝酿萌发的新时期。 也许是评论家对当代艺术的批判,在市场上激起了反响, 在Armory Show上我很匆忙地转了一圈,就摄影作品来看,风格似乎开始趋向保守——经典老照片开始回潮,而最近几年那些大红大紫的明星——古斯基们,则销声匿迹——他们昂贵的身价显然并不符合经济危机的时宜。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也踪迹难寻,询问了参加前几界展会的朋友,那个时候情况可并非如此。 而Aipad之旅,则更让我吃惊,百分之九十的作品都是黑白,全部是在摄影史上盖棺论定的经典作品。 Aipad是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rt dealers(国际摄影艺术经营者联合会)的简称,有着严格的入会标准,要求其必须在行业内有五年的从业经验,并且有五位会员提名才能加入。 今年有约70家摄影画廊参与。我感觉如果能够把学生带进来上摄影史的课程那就实在太棒了,所有你在摄影史中可以见到的名字,名作,都可以在这里一网打尽。一路上,不断与布列松相遇,五幅亚当斯的《月升》散落在不同的画廊,售价在五万美元上下。从摄影术诞生早期的无名氏的作品,到斯蒂格利茨和斯泰肯的大作,一直到30年代抓拍大师的candid照,然后是报道摄影黄金时期尤金史密斯等人的经典报道摄影作品,这个展览简直是照着摄影史书组织的。 满墙的名作啊!就是那些几年以前我们津津乐道,然后又逐渐遗忘的大师们。 我担心这是aipad的风格,也同样询问前几年这个展销会的模样,回答是,那时当然是当代艺术占据主流了。照片这玩意儿,在终于获得艺术殿堂的准入证之后,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史前时。 画廊的商贩们是否在之前召开过专门的会议研究应对方法?为什么经济危机这么容易就把摄影艺术品一下子打回原型?并非贬低大师的作品,但是要知道,近些年的当代艺术,给予摄影多少复杂的艺术理念,才使得一张照片的价格飙升到上百万。而现在,对其的评价标准又重新回到了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历史价值。照片的价格也自然回落到了多则几万美元,少则几千美元。 这是否是一个危险的风向标?经营者和买家们在危机时刻为什么对当代摄影艺术失去了信任?如果把历史价值当作摄影成为艺术的最后的底牌,这又是否是摄影的悲哀?下一步,当代摄影艺术家们会如何继续创作呢?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我们爱杂志 Colophon是一个两年一度的全球杂志聚会,参与杂志都是小众的,独立的。新鲜的视觉设计是它们的特色。每次聚会都会集纳成一本新书出版。今年出版的新书名叫“我们做杂志”(we make magazines),内中包含来自全球三十个地区的一百家独立杂志的版式设计。 什么是“独立杂志”?参与Colophon年会的专家给出如下解答: 独立杂志是印刷媒体的核心,无论是在写作、编排、以及视觉元素的运用上,它们都有着超乎寻常的自由的表达,这将是未来印刷媒体的发展趋势。 主流媒体都是百分之百的在市场上逐利的产品,希望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独立杂志则是由出版人自己掌控,他们的动机就是高质量的意见表达,以及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Colophon去年年会出版的图书名叫“我们爱杂志”(we love magazines) 谈话 女摄影师Katy Grannan最近在一次讲座中谈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摄影话题,她通过两部纪录片 Grey Gardens和Grizzly Man引出这样话题:你所看到的仅仅是一种面对镜头的“真实”而已,它们微妙地存在于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所交汇的边缘地带,这就是Katy Grannan的摄影所着力探讨的话题。 © Katy Grannan 她的讲座引用一句罗兰巴特的话作为开场: 摄影所面对的压力是用一种非语言不可言说的方式来言语。( the pressure of the unspeakable which wants to (…) Read more

我家

很有节制的贴东西,否则这面墙早就爆炸了。(最早入住时的墙。) 最近开始贴茶包,撕开了,把撕下来的那个边儿再塞进去。 如果你喝这种袋泡茶,你就知道时间过得有多快了。我不怕时间过得快的时候,一天就喝两包。 房东有一次进来,她夸我的墙好看。这是我继续住在这里的一个理由。 不用遛狗狗了,但是每天还是早起,理由之一就是要看日出。

从某处来,但无处可去

看到一个有关摄影图书的奖项,由Kraszna-Krausz 基金会举办,目前已经发布了进入决赛的四本摄影书的名单,其中有两本书以前介绍过: * Susan Meiselas: In History edited by Kristen Lubbin * The World from my Front Porch by Larry Towell 还有一本书吸引了我的注意: •    From Somewhere to Nowhere: China’s Internal Migrants (…) Read more

异域风情

对于西方人来说, 中国的异域风情感正在逐渐消失。这个钢筋水泥建筑茂盛成长的现代国家,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原始的、有待西方策展人以及买家挖掘的金矿。这也许是一个不太客观的结论,但是从近期一些展览以及被西方艺术界热捧的艺术家身上,似乎可以看到一些艺术热风从黄色转向黑色的蛛丝马迹。 MOMA:刚刚举办过Marlene Dumas回顾展,占据MOMA两层楼两个巨大展厅 Marlene Dumas出生于南非开普敦,成长在荷兰,在1980年代中期已经在欧洲艺术界蹿红。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基于照片绘制而成,死尸,被折磨的人,恐怖分子,裸体女郎,粗笨难看的孩童,以及无名的,漠然的人的面孔。她描绘的是衣冠楚楚人类内在的一个黑色的精神世界,由性,欲望,恐慌交织成的一个丑陋的世界。 SFMOMA:正在举办南非著名艺术家 william kentridge的大型回顾展“Five Themes” william kentridge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1997年在德国的一次展览中引起西方艺术界关注,2001年被介绍到美国,目前已经被誉为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跨越多个媒介,包括动画、绘画、戏剧、雕塑、图书等等。作品内容颇具政治性,以南非的社会政治生活为背景,以殖民、种族冲突为主题,反映其所带来的痛苦、失落。 我在SF时很幸运地去看了这个展览,但停留时间太短暂,那时真希望一天都能泡在这个展览中。 政治是什么?你在william kentridge的作品中能够得到最为感性的认知。尽管这种认知的结果可能是一种毛骨悚然的绝望。 MOMA, 玛格南,尤金史密斯:Mikhael Subotzky Mikhael Subotzky出生于南非开普敦,一部有关南非监狱系统的大学毕业作品,让他收获一堆奖项,并且加入了玛格南。去年他更是盆满钵盈,被MOMA每年一度的新摄影展选中,还获得尤金史密斯纪实摄影奖。出生于1981年的这个年轻人,一下子就达到了纪实摄影领域他人梦寐以求的高度。 Yossi Milo画廊:Pieter Hugo Pieter Hugo出生于南非,作品由著名摄影画廊Yossi Milo代理。Pieter Hugo从报道摄影领域出发,扎根对非洲风情的报道,进而进军艺术界。摄影艺术圈如果历数冉冉升起的新星的话,Pieter Hugo当属一颗。 他的最新作品是反映尼日利亚商业电影制作的“Nollywood”(Hollywood,好莱坞的变形,之前还有印度的Bollywood的提法),目前正在南非画廊Michael Stevenson展出。 (…) Read more

再见,马格南

毫无征兆,今天到办公室之后才发现,这是我最后一周在马格南值日,也就是说,明天是我最后一天上班。 尽管这三个月以来,我曾几次偷懒请假不去上班,也曾和朋友抱怨每周两天完全沉浸在拷贝、检索、下载、另存这样的机械劳动中,实在太枯燥。不过,真要结束实习生活,突然感到有些伤感。 我不是一个毫无条件的马格南图片社的崇拜者,也不是谈“马”色变的新人类,当然,年轻时候,在所谓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浪漫与风情倾倒无数小女生的时候,我们这些学新闻摄影的学生,自然也被卡帕的微笑所迷倒。但是,除去各种传说和流言,假如以一种有节制的观看去对待这个图片社,它和别的图片社究竟又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接触马格南的照片编码系统是去年,邀请Patrick参与汶川项目,宾馆里编辑照片的时候,我和fivestone同学被Patrick的编码要求弄得瞠目结舌。“ZAC2008020G0816-1068”这个电报的意思就是: ZAC:Zachmann 2008:2008年 020:汶川项目编号 G:digital 0816:日期 1068:数码文件的原始编号 有了这次编码经历,当我再次面对马格南的照片管理系统的时候,已经不再慌乱,而且每次听到管理资料库的Mat跟我念叨着 GOJ,ANC,TOL,CHC的时候,都觉得韵律感十足,出奇好听。 在图片管理系统中,敲入这些代码,后面是自摄影师加入图片社的第一年开始,不同年份不同主题的照片群落依次排列,并随着岁月的增加不断延续,甚至有人到了八十岁依然抖擞精神地在拍摄。 让我备感好奇的不仅是这些爷爷辈摄影师创作的生命力,还有他们对某个主题的偏执。Elliott Erwitt对狗的偏爱大家都有所了解。我曾花了两天的时间整理似乎是他出道以来所有的入库照片。六十年代:主题是狗,七十年代,还是狗,然后每个十年一个文件夹——让我度过这种乏味的整理工作的唯一希望就是——“狗”的主题究竟能否一直延续到2000年?当然,没有任何出人意料的结果。仔细研究,还会发现Paul Fusco对葬礼的偏爱,更不要说还有很多摄影师十几年都专注于一个选题。在他们的摄影生涯中始终有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Larry Towell前段时间在办公室做了一次作品展示,啤酒,要喝着啤酒看照片,哪怕一共只有六分钟的长度。最后,他给大家秀了新书草稿,有关阿富汗,出版商还未谈拢,他已经把整本书的版式设计出来了。Larry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项目最后不以一本书做结,就似乎没有完成。 那由英文和数字构成的编码系统,是马格南的基因,是其构成体系的体现,在这里,衡量摄影师的基本单位不是单张照片,他们不用单词表达自己,而是从句子开始,构成片段,进而努力用文章说话,而最终目标,则是书。马格南的摄影师是要用书来计量的。 实习的三个月之中,发现摄影师都都对magnuminmotion情有独钟,负责这个频道的小青年身旁边总是围着人,以前,我认为这是M图片社与时俱进追逐时尚的体现,而现在却有了不同的结论。这仍然来自他们的基因,对于意图将自己的照片置于语境中解读的人来说,声音,甚至是视频,同照片一样,都是感性的,讲故事的手段。 其实,不必每提及马格南就是“纪实摄影”或者他们身上迷倒小女孩的探索世界的精神,抑或是他们的某种独特摄影风格。我更愿意把这个图片社里的人看做一群用照片写作的小说家。 他们是一群摄影界里的说书人,想法或许很简单——将摄影当作一种语言,用照片来遣词造句。 将照片作为语言?你会说这个观点完全没有什么新意,但它却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直到今天,视觉因子很多时候甚至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如果此时你感到了用照片结构故事的奇妙,那就应该是了解马格南的时候了。 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再见” 马格南,不是告别。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