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照片这个问题(3)

谁在藏照片

Aipad上,四处走动的是衣着体面的上流人士,白发老人居多。他们看照片比我仔细。手中的笔记本上记满了东西。

也许他们中也不乏庸俗地,就是为了家里的门廊或者沙发背后购买一幅装饰画的收藏家,或者是仅仅是为了投机而收藏一张随时都会抛出的艺术品。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让我感慨,我偷听他们对照片的窃窃私语与评论,发现这些人对摄影史的理解并不比我差。这让我有点儿激动,因为作为这个行业中的一员,我们时常底气不足,对于圈外人来说,照片往往被公众归类于家庭相册,而这里,他们谈论照片的语气如此严肃。

在旧金山MoMa上课的孩子

“欣赏”,我在纽约对这个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博物馆看到成群结队上课的学生,在各种艺术讲座中看到手牵手的银发老人,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我们的国家鲜有收藏家的原因。有一次我甚至在大都会博物馆跟着一群幼儿园的小孩子听老师讲课,讲解员启发孩子们对作品的色彩、光线的感知。反观我可怜的美术的教育,那些现存的微弱记忆是对作品的“内容分析”,是贴标签和总结中心思想。

听过一次研讨会,收藏家谈及收藏的乐趣——那是一种基于调查、研究,比对,然后买下的乐趣。“我只关心这个艺术家是否吸引我,而不是他是否真的出名。”

这大概是最理想的一种收藏状态吧。

最近干巴巴的,写不出东西。今天就唠叨到这里,明天继续写和收藏家聊天的故事。下面是看图说话时间。

最近在光圈展出的Jonathan Torgovnik关于卢旺达的作品很受关注。

Julie Blackmon的作品被贴上了好几个红点,似乎很受欢迎。

昨天问题的答案是:Joel-Peter Witkin,恭喜laocao,wake回答正确。上面就是在aipad上的展品。(现场拍的匆忙效果不好,抱歉)。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任悦老师还要继续努力,才能逐渐改稍微变中国摄影的现状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加油啊! [:Yeah:]

    Reply

  2. “欣赏”,我在纽约对这个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博物馆看到成群结队上课的学生,在各种艺术讲座中看到手牵手的银发老人,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我们的国家鲜有收藏家的原因。有一次我甚至在大都会博物馆跟着一群幼儿园的小孩子听老师讲课,讲解员启发孩子们是对作品的色彩、光线的感知。而反观我可怜的美术的教育,对我来说,那些现存的微弱记忆是对作品的“内容分析”,是贴标签和总结中心思想。

    有感触!

    Reply

  3. 下午,办公室外阳光灿烂,春天来了,有点困。于是翻翻前几天下载的Thomas Hoepker在1984年拍摄的北京。照片也是拍得极其平常、朴素,四合院中玩耍的小孩、公园里遛鸟的吸烟老人、火车站抱孩子的母亲、马克西姆餐厅的女老板、圆明园里合影的解放军战士、胡同里打牌的老人,还有气质优雅的溥杰等等,看着这些照片,心里既有对八十年代小资式的怀念,同时,也暖乎乎的,如同刚饮了一杯烫好的老酒。
    与此同时,再去看任老在纽约辛勤搜集推出的摄影前沿信息套餐,一点也没有兴趣,眼花缭乱,只是眼花缭乱。也许是我太老套了,对我来说,摄影最大的功用就是用来缓解心中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感。我也一直在琢磨自己最近为什么会对Alec Soth和Power Mark的作品非常有感觉,包括Stephen Shore等人的作品。看他们的作品,似乎能感受到时间的河流在那某一场景、某一时刻的断面,且充满浓郁的忧伤。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偏见”或者说是“偏感”。

    Reply

  4. 挂着墙上的片子真好看,我都想买一个回家挂着了。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艺术盲,艺术对我来说是个那么奢侈的东西,但不管怎样,觉得好看就多看看,也算是对别人艺术的一种敬畏吧。

    Reply

  5. 恩,我也看到无忌上有任老师的文章。不管有授权否,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也是好事情吧。

    Reply

  6. hi,谢谢以上的线报,无忌的编辑很认真地征求了我的意见。但是,他们应该加个链接哈。

    Reply

  7. to 老刘 真羡慕你办公室的阳光,所以我也找个有阳光的地方晒着。我也不喜欢喧嚣,但是我最近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态。不能否认,艺术家是要靠卖作品谋生的,说得好听就是收藏。在现有得体制下,他们能找到知己吗?这也许是丑恶的金钱游戏,但是能否有王子和公众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呢?我对这个非常非常好奇。嘿嘿。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