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展记

在Buzz上抓到周密的只言片语,说他从巴黎的展览回来,正在纽约转机回三番,感慨良多。 这哪能放过,我立刻展开约稿,他答应我的时候,则是在三番回家的地铁上。 很快,这篇文章发到我邮箱,也在buzz上被朋友们嗡嗡嗡地传播开去。 我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感觉它们仍然还带着巴黎展览现场的余温: 巴黎展记 作者:周密 拍照十多年了,这是我平生的第一个画廊展览,有一些体验愿意与象我一样处于初级阶段或将要开始初级阶段的同学分享。 1,代理: 09年6月,我收到了一位叫Aurélie的来信,问我是否在法国已经有代理?并表示Florence Moll愿意成为我在法国的代理。 之后,Florence Moll通过email和我进行了几次的沟通,确定了与我在法国的代理关系。 我是第一次接触代理,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记得当时一直向她索要代理 协议书,结果她说她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位被代理的艺术家签署过任何文本,所有的合作全部基于诚信,所以我的心里并没有谱。Florence Moll代理着十多位欧洲顶尖的商业摄影师和时尚设计师,她的客户也都是象LV、Hermès这类的奢侈品牌。我一直很好奇,她是怎么找到我的?为什么愿 意代理我这样一个毫无成就之人?因为我知道即使将来我的图片销售得再好,一定是远远比不上她商业项目的收入。 时隔一年多我们在巴黎初次见面,我问了 Florence。她说,一年多前她的助手Aurélie无意中在杂志上看到了马可的“无用”,感觉“Splendid”,就把杂志给Florence 看,用Florence自己的话说:她是“一见钟情”。她随后就叫Aurélie马上找到这个摄影师,不出几秒钟,Aurélie大叫了一声,说在网上找 到了我的网站,仔细看过之后,Florence说:“二见更钟情”,之所以愿意代理我,完全是因为喜欢我的照片,没有用经济收益来衡量。 09年9月,我根据她选择出的八十多张照片,制作了两套portfolio,寄去了巴黎。 Florence Moll(中)与助手Prune和Claude 我照片可能出版的领域是Florence所不太熟悉的,为了推广,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与画廊、媒体、影像机构等建立联系,甚至去大学上关于摄影艺术的课程。这次见面,我看到了我的那两份portfolio,外盒的布面已经被磨损得很厉害了,可以想像她抱着它们去过了多少地方。6月 底,Florence来信说:在递交portfolio六个月后,Polka决定发表和展出我的照片,同时被发表和展出的还有其他五位摄影师:Peter Lindbergh、Stanley Greene、Brenda Ann Kenneally、Williams Daniels和Alain (…) Read more

第三届Ofpix基金开放申请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采访ofpix基金,憋了半天也实在没什么好介绍的,最后,我说,好吧,这个基金其实就像一个人拿出一笔钱募捐这么简单。其实昨天的帖子也算是公布这个基金开放的前奏,就把支持新闻摄影当作公益事业来做吧。 不过,我今年又想清楚了一些,以前我一直“鼓吹”一个概念,要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可以通过申请基金来实现,而实际上,大多数基金的规模都不大,从本质上,它们能够解决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精神支持。 申请基金的逻辑不是“我要做一个项目,因此我去申请基金。”而是“我做了一个项目,我再去申请基金。”基金是一种来自同行的首肯和鼓励,在你前行的过程中,给你加上一些燃料。 前两天我又小小地慨叹了一下,看到伊拉克本土摄影师Julie Adnan拍摄的一组作品,监狱母亲和她们的孩子,这位女摄影师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注妇女在伊拉克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和遭遇。她在访谈中提到,自己还要再次和这些被摄对象接触,不过下次不是去拍照片,而是收集她们的信函。 摄影师才25岁,正在伊拉克苏莱曼尼亚大学读艺术。她曾经参与荷赛的培训,有着国际化的背景,但依然是一位扎根本土的摄影师。这使得我反问自己一些问题,在中国,这样的摄影师在哪里?有很多人都出国留学新闻摄影,也有不少年轻的报社摄影记者,他们在拍什么?也许我们这里有一些难以启齿,比在伊拉克还难拍照片的现实挡在每一个摄影师面前。 常听摄影师聊起,说某某人在拍一个专题,拍得不错。但是这些优秀的照片,似乎总是只能在一些比赛过后,才能冒出来。这里并非贬义,因为鉴于当下的传媒现实,比赛似乎是传播作品的一个无奈的平台。不过,除了比赛,我们所拍摄的这些关注社会现实的题目,是不是还能够有别的传播平台? 希望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问题。 从去年开始,ofpix基金开始把奖励目标放在社会纪实项目,今年仍然坚持这个方向,但是需要做一些修正。我们的宗旨是,鼓励摄影师“用摄影的方式关注现实问题”,这个意思是,你未必一定要用传统经典的方式拍摄路易斯海因式样的纪实报道,只要你的目光是聚焦于现实问题,目的是唤起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关注,甚至提醒大家要改正这个错误,你可以采用任何摄影表达方法。 以下便是第三届ofpix基金开放申请的启示: 2010年ofpix基金申请办法 1,这笔基金总额为5000元,奖励给一位摄影师,支持其完成所申请项目的拍摄。(如果没有合格的申请人将空缺) 2,申请时间从即日起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 3,申请者将以下申请材料发到ofpixcamp@gmail.com这个邮箱里 a,个人简历 b,一个你意图用这笔基金完成的拍摄项目的介绍和拍摄计划 c,一组不少于20张的摄影师作品集。(也可以发作品链接) 4,申请时间截止之后,与往年一样,将邀请摄影师和图片编辑浏览参评作品,推荐候选人。最终结果将在年底揭晓。 ofpix基金的历史 1,Ofpix基金是一笔小额资助,由个人出资,每年帮助一位年轻摄影师完成一个摄影项目。 2,ofpix基金成立于2008年,由任悦和詹膑创建。 3,目前已经有王楠和工人摄影队获得这个基金的奖励。 4,从去年开始,这个小额资助更侧重于奖励“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项目 ofpix基金的创立初衷 1,希望对摄影师创作予以精神支持 2,希望对摄影的创作予以“技术”支持 3,希望申请这个基金的过程可以成为摄影师申请其他基金项目的路演 2010年ofpix基金申请变化 1,继续支持关注社会现实的摄影项目,扩展申请范围,虽然没有正在进行的社会纪实项目,但是抱有这方面的愿望的摄影师也可以申请。 2,摄影师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可以不必局限于“经典纪实摄影的表达” (…) Read more

师叔的锦囊

咖啡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照片墙还在那里。黑板上写着:张乾琦工作坊。 我也恢复了在北京四处跑来跑去的忙碌生活。杂七杂八的事情当中,却无厘头地想到一首古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像极了师叔教书的样子。 (1) “张大师”,“不,叫我大叔”。这是师叔名号的由来。 (2) 九点三十五分,当我赶到工作坊现场的时候,授课已经开始了。一堆人正围着一个人拍照,被摄对象不断轮换,师叔在一旁捏着只秒表计时。这只秒表——他对精确度的要求,让我想到前一天的经历,投影边缘有些歪,师叔就这样歪着脑袋盯着这条缝,以无声无息地方式逼迫我们将这条缝调直,直到所有人都抓狂。 他的沉默也会让人觉得抓狂。这使我对课程进度感到焦虑,在我急躁的催促中,他很不解地问我,“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急呢?” (3) 第一次见到师叔,是在马氏图片社的办公室。他行走如风。哦,这就是那个拍唐人街的摄影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后来我发现,每当接近马氏图片社,他都会变得欢快起来。只有谈到他的被摄对象,话才会多一些。 我还能记得的情景是,在唐人街的街区中穿行,他拎着自己的重要食物水果——和工作坊的每顿午餐一样。我真怀疑,一个吃水果的人怎样才能有力气干活呢。 “今天早晨在河边拍照,一个人问,你是专业的啊,另一个人则说,你看他,像专业的么?”师叔给我讲这个故事,很狡猾地笑了。 (4) 师叔的照片墙,横向是一位学生拍摄其他学生的作品,纵向是一位学生被其他人拍的照片。 第二天,很多照片都被贴上了黄条。 “这些照片都要重拍。” 第三天,师叔把我叫到一边,他觉得学员没有进入状态。 “北京太大了。”我说。 工作坊延期了一天。后来又延期了一天。师叔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而该死,我又说错了话。我说,“师叔已经开始好为人师了。” 后来,他很不经意但又很认真地给我解释,他不会再做太多工作坊了,所以,每一个都要做好。 为了活跃日渐压抑的气氛,工作坊的桌子从屋里搬到了屋外。师叔给每个人都买了啤酒。 啤酒,我想到了马氏图片社办公室的小型观片会,大胡子Larry Towell也是这么要求的,啤酒配照片。投影仪坏了,年轻人忙着google,而大胡子却一点儿也不着急,仿佛知晓一切,又仿佛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不着急,是的。在纽约一间工作室,师叔即将参加台北双年展的照片在墙面上缓缓展开,这是一个美妙的瞬间。他看了很久,又是很久,照片放得很大,有一些看不到的细节出现了,比如,一个人龟裂的脚后跟。取出相机,三脚架,快门线,他开始拍他自己的照片的照片。等了很久,似乎也没有见他按下快门。我开始走神,眼神四处瞄着,看工作室架子上的文件夹,一堆大腕的名字。 又过了一会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师叔按下了快门。 (5) 第四天,师叔带来了辟邪工具。学员们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还要一个个和学员约谈,窃窃私语。 下午,邮箱里有个师叔转来的链接。是一则相机广告:展览上,摄影师播放自己的漂亮照片,观众专业地询问,您怎么拍得光影如此绚丽,构图特别精当。摄影师最后落荒而逃,跳出一个画面,上面写着:这都是照相机拍的。 我对师叔说,不错,这个视频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却反问我:“你怎么这么容易就学到东西呢?” (6)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二)学会表达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的第二篇,上次出场的是曹良宾同学谈的是MFA的教育,这次周仰分享的是在英国攻读新闻摄影硕士的经验。她给我发来了很多资料,让我非常感激,以下这篇文章是她的一些“闲言碎语”,但里面很有料。文中提到的她的老师柯林雅克布森(Colin Jacobson)是最早将图片编辑专业知识和理念带到中国的一位英国图片编辑。 分享者:周仰(罗宾),目前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读新闻摄影硕士,来自上海。 个人网站:这里 个人博客:这里,她曾经翻译过一篇很长的马格南摄影师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想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我的学校位于伦敦,我的新闻摄影硕士课程学制一年,校园在伦敦4区的Harrow,虽然有点偏远,不过图书馆和设备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专业原先的课程指导是资深图片编辑Colin Jacobson(Reportage杂志创办人,做过两届WPP评委会主席,做过Observer和Sunday Times的图片编辑),不过今年教完他退休了(好可惜),以后的指导应该是foto8的编辑Max Houghton。 There we are   周仰摄影 我们一般周二和周三上课,其他时间全部都用在拍摄上,以下是课表 第一学期: 图片故事(picture story):讲解如何拍摄图片故事和编辑。最终作业是一个完整的图片故事(8-12张图片) 媒介中的摄影(photography for publication):比较实用主义的课程,五个作业分别是——肖像、large business、宗教、health service和consumerism。对每个作业的用途也有要求,目前我就记得“宗教”这个主题的作业要求是要为杂志封面供稿。 印刷时代的新闻摄影历史和理论(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printed (…) Read more

十一项本领走天下(2)

No.5 如何紧跟潮流,不断发展变化 这个领域变化得很快,你很容易就落伍,机会稍纵即逝,摄影师要学会抓住这些关键点,并且有勇气尝试新鲜的表达。很多人容易在一个你熟悉的领域以一种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生存,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优势”不可能是永久的,也许适合今天,但是并不适合明天。 “我希望除了成为一名摄影师,能够多学习一些摄影领域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经营自己是很不错的事情。”Michael Schwarz No.4 如何推广自己和作品 很多摄影师把市场推广想得很神秘。与公众的认知相反,并非好酒不怕巷子深,你的照片不会自己长脚跑到市场上,你可能是个非常棒的摄影师,但假如不推广自己,没有人认识你。即使是一个一般的摄影师,如果有合适的市场推广方法,你就会比你现在更有进步。摄影师需要像学习拍摄照片一样学习推广自己。 “我希望能够上一些针对摄影师的市场营销课程。”Robert Seale “我希望能够学习如何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营销自己。”Andy Biggs “我想学习有关作品集的编辑、展示,如何通过作品集获得工作和实习的机会。当时我们有类似的课程,却不够具体。比如,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作品集通常应该包含20张照片,另外单独附上图片说明和简历,这个规则直到高年纪时候我才清楚,那时已经浪费了夏天实习的机会。”Robert Seale No.3 不是相机的问题,是摄影师。 相机,镜头,电脑硬件和软件,对这些工具的应用都是摄影师必须学会的技巧。但摄影师对他们的工具时常有太多的期待,而不是对他们自己。一定要知道,器材不会造就摄影师,不要期待器材帮你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希望学会如何参透技术的表面看到摄影本身的光彩。”Andy Biggs “尽管摄影本身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而伟大的照片很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诞生。尽管捕捉照片只有1/60秒,但是准备,选择,决定,在恰当的时机按下快门则可能要耗费你一生的时间。”Tim Mantoani No.2 如何给自己的作品定价 你的照片值多少钱?你的时间价值多少?你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对此你如何判断并且将之传达给客户?许多摄影人认为,假如在职业生涯初期把自己的照片定价非常低廉,就能有个好的开始,具有竞争力,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走入了一个陷阱——初始的价格定得太低了,随后则很难升高。(不过,定价过高也是一个问题,与自身能力不符合的价格,会让你永远处于等待出售的状态。) “不要低价竞争,假如客户对你的价格没有丝毫抱怨,这说明你的收费不够多。”Casey Templeton “没有人‘下次’会给你更多”Tim Mantoani NO.1 如何面对摄影作为一门生意的现实 (…) Read more

十一项本领走天下(1)

昨天发起了一个名为“我在国外学摄影”的征集,一方面,这个话题是对“如何学摄影”这个问题的探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海外留学摄影,他们迫切希望了解这方面的资讯,因为这些原因,欢迎大家应征来参与沙龙讨论,我也对参与活动的朋友表示十万分感谢, 就着昨天的话题,今天这篇文章编译自Photoshelter博客,“你最希望在学校里学到什么?”这个问题被带到一些摄影师面前——当年学到的,当年没有学到的,当年没学好的——这十一项摄影师最希望能够在学校里学到的本领,同时也是他们提供给年轻摄影师的职业锦囊与急救包: NO.11 如何与他人相处。 尊重他人,这也许并不是学校所能教会的,更多有赖于你成长的家庭环境,但是这个品质真的很重要。你是否好奇为何总有一些摄影师更容易获得拍摄许可,更容易得到被摄对象的合作,你是否想知道那些摄影师面临危险如何脱身?通常,这都并不是摄影技巧能够解决的问题,更多归功于他们与人相处的技巧。 “我感到最好的课程是都是在学校之外学到的,忍耐,富有热情,这些品质让一些人走得更远。”摄影师Ami Vitale No.10 如何维持生活的平衡 对于任何人任何职业都是如此,如果每天早晨睁开眼睛,你满脑袋都是工作,没有其他任何事情,这种强烈的追求成功的压力反而会让你在生活中沦陷。除了摄影,你还要让自己开放,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刺激,维持生活的平衡。 “平衡是生存的关键!这是学校没有教给我的,你很容易把你自己的一切都交给摄影,但你还要给家人朋友留有时间,躺在热风吹过的门廊里喝冰啤酒。”摄影师Brian Peterson No.9 如何面对变化的摄影业界,保持自己的道德标准 道德的问题是新闻摄影院校最常探讨的话题,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摄影生涯的早期,摄影师要头脑非常清楚,莫犯小错。 “这个领域的规则在消失,越来越多的交叉导致界限变得模糊,因此在学校里更多展开这方面的思考和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摄影师Ami Vitale No.8 到哪里寻找摄影选题 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能够找到一个自己的长期深度选题,为自己指派任务,时常是困难的。一个错误的认知是,你需要旅行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有意义的报道。但实际上,伟大的故事就在身边,摄影师要有眼光看到它们。 “我最希望能够在学生生涯能彻悟的事情是,最好的故事就在你的鼻子下面,在你的社区里。这些故事可以让你拍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摄影师Scott Strazzante NO.7 你未必一定要完美 从学校里走出的学生通常自信满满,并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未来,要求自己做到最佳。在学校的环境里,大家学习摄影史,看到和讨论的都是最棒的照片,这使得你也很可能为自己设置这样一个高标准,并认为如果要在职业生涯做到成功就要一切完美。事实可能未必如此。 “不要怕犯错误,错误将伴随着你每次把照相机举到眼前。假如你以万无一失的方式拍摄,你就没有在尝试发展自己。”Joe McNally “完美是优秀的敌人!”摄影师Brian Peterson No.6 (…) Read more

本周评论

美国支持艺术的机构虽然很多,但基金也并不容易申请到,特别是对于还没有well-established的艺术家,它有不少的烦文褥节,而且竞争也非常 激烈。这里介绍的Kickstarter网站上,我估计绝大部分是来自个人的支持,从一块钱到几十上百块,金额都不大。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它比 基金会更透明、直接、广泛和有效,更珍贵的是加强了like-minded人们间的互相支持和维系。另外,Kickstarter上关于“社会纪实”的项 目并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各门各类的各种艺术项目,不管是什么,似乎总能找到支持者。这种形式应该值得被发扬光大。我做义工的那个项目 “Fostering Art”也在Kickstarter成功获得了199%资助。(Zhou Mi on “这就出发吧“)

选秀以及“陈词滥调”词汇表

对于各种各样的摄影选秀活动,我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究竟哪些人能够得到评委的青睐?这多少带有一些八卦心态。 一, Santa Fe的选择 Santa Fe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摄影作品见面会,最近这个见面会根据所递交的作品评选出了几项获奖作品:Santa Fe中心之选,最佳摄影项目奖,摄影项目助推奖。 Fotofest的选择 另一个美国著名的选秀活动,中国摄影师非常熟悉,其在北京举办的见面会为很多中国年轻摄影师走上国际舞台搭建了桥梁。当下fotofest的双年展正在举行,今年的主题是美国当代摄影(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成为摄影艺术的中心,现今它还在为摄影的发展贡献着什么?),展览中有一个单元为“专家的选择”,展出了专家从去年见面会中选出的优秀作品。 法国的选择 《才华摄影基金》是法国摄影杂志Photographie.com于1998年开始创办的选秀平台,每季度都会从纪实/报道摄影、 肖像摄影、 时尚摄影与空间/风光摄影四个大类中选择年轻摄影师作品推荐到阿尔勒摄影节和巴黎摄影博览会上去展出。 这个基金历年来的优秀作品即将在北京映画廊展出,名为《 透过Photographie.com的镜头看法国当代新摄影 》 对于中国年轻摄影师来说,另一个好消息是,才华摄影基金已经设立了中国赛区,目前正在征稿。 二 陈词滥调 让我感兴趣的是在Santa Fe评委针对获奖者发言里所谈到的一个话题:“当今,摄影师作品的词汇表应该得到扩充。” 见面会的评委指出,时下摄影师必须面对已经在高浓度信息中被充分浸泡的新一代读者,他们扩展的视野需要摄影师要超越读者的期待带来新的主题。 评委总结出作品见面会中摄影师着重关注的话题: 衰老、死亡Aging/Dying 鸟 Birds 切尔诺贝利25周年纪念Chernobyl 25th Anniversary 婴儿诞生Childbirth (…) Read more

国际摄影节导航

这是一个资讯集纳,有关近期举办的摄影节。原文在这里,我将之稍微做了一些“汉化”,这些展览有的有特定主题,有的特别关注摄影的某个领域,有大规模的,也有小的,够大家逛上一阵子的了。 1,加拿大多伦多摄影节 主题:摄影,政治与社会 Douglas Coupland 2,波兰克拉科夫摄影节 主题:英国摄影 3,纽约摄影节 主题:当代摄影的未来 4,德国fotobook摄影节 主题:摄影书 5,俄罗斯报道摄影节 主题:年轻报道摄影师 6,西班牙摄影节 推荐展览:电影与摄影 7,阿尔勒摄影节 推荐展览:张大力《第二历史》 8,英国Rhubarb国际摄影节 主题:影像冲突 9,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摄影节 主题:移民 10,法国visa摄影节 主题:报道摄影 11,德国科隆摄影节 亮点:20周年庆祝 12,荷兰noorderlicht摄影节 主题:非西方摄影

周一消息树

战争与和平 3月号的英国摄影杂志改版了,新的版面就挂在网上。除去讨厌的Preview水印,这期杂志还是可以瞅一瞅。 Don McCullin摄影 本期杂志的专访是战地摄影师Don McCullin,在我看来,他是众多战地摄影师中最有道德感的一位。他曾经说过: “有些时候,我感到自己带走的不是胶片,而就是一块块的人肉。那感觉就像你背负着你所拍摄的那些人的苦难。”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从访谈的引语中你可以看到战争给Dan所带来的精神负担:“无论我如何努力试图抛弃那些痛苦,它们却都一直存在。”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篇访谈的名字叫做《战争与和平》 英国正在做一个Don的摄影展览,大家可以可以到卫报去看更多摄影师的介绍。 在Polka杂志第2期你也能看到Don的一个小集子: (polka是一本很值得你继续探索的摄影杂志。) 3月号的《生活》画报特刊,也有关战争,《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五个摄影师眼中的战争》正如标题所揭示的,在这个专题中,生活邀请五位摄影师从他们的战地作品中挑选部分作品展出,并试图展现与往常战争报道不一样的视角。在你点击影廊的之前,有这样一行警示文字:注意,有些照片非常非常暴力。

纽顿先生和纽顿太太

纽顿(Helmut Newton)那张著名的照片,夫人June托着腮盯着模特,纽顿则埋头注视着他的取景器。 纪录片《 Helmut by June》则完全是June旁观Helmut工作的结果。 影片的开头是纽顿拍摄性感美女的现场,伴随着镜头的摇移,June举着一台小型摄像机,从一面镜子里缓缓出现。 接下来的镜头,仍然是June对着镜子拍摄,但画面转向了他们两人的卧室,June整理她的头发,Newton则忙着接电话,商讨工作,画面的旁白是这样的, “纽顿求婚的时候,他说我们不会很有钱,可能一直都会很穷。” “他还说,摄影永远是他的最爱,我是第二位。” “女人有时候会问我,如何和这样一个‘怪物’生活在一起。其实很简单。” 影片结尾是纽顿给夫人的一个飞吻,随后是他持着摄像机在拍,June跑到镜头前搔首弄姿。 女性主义学者恐怕能从这片子中纵横交错的目光中看出很多奥妙。我没有头脑想那么多。这部片子与我而言,又解构了摄影史上一位所谓情色时尚大师的形象:他说没有什么时尚摄影师的称呼;他老婆说他一直是个“调皮的男孩”;我看了他的拍摄现场,发现一点儿都不情色——而更像是一台略有些枯燥但却非常精密的外科手术。 这片子给人的感觉就像那天,我远远看见路边有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觉得很凄凉,然后走近,走近,一直走到他面前,心情很忐忑,却没想到老人很欢快地和我打招呼:“早上好呀!” 把那些出现在神话和臆想里的人,都还原成人吧,这比把一个人塑造成神话可有意思和让人舒心多了。 请努力翻墙去看这部片子。 还可以配套观看BBC的安妮纪录片:这里

非西方摄影师

很多“女”摄影师并不喜欢对自己性别的强调,她们往往会反驳:为什么男摄影师没有被贴上“男性”的标签呢? 在我看来,这种并非“正确”的说法,完全是由于强势一方的话语向来占据主流,导致不得不使用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对弱势一方强调。但归根结底不是制造敌对和分裂,而是强调个体的差异,是对个体身份认同的探寻。 所谓“非西方摄影师”的提法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可能又是一篇长篇大论的帖子,自从我看到法国的photoquai摄影展——这个主线索就是以展示非西方摄影师的作品的展览的时候,就很想说些什么。但这篇文章一直耽搁下来,很力不从心,就把一些相关链接奉献给大家吧。 Photoquai 摄影节主页:这里 部分照片在线展览:这里 今日伊朗摄影 这是一本画册,其中所有摄影师的链接都在这里。 Shadi Ghadirian: “我是一个女人,我住在伊朗,我是一个摄影师,这是我唯一能确定的事实。” 台湾摄影 这里正在和台湾国际视觉中心做台湾摄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enter A-Lan 摄 另外,和大家阔别已久的电子杂志《影响》最新一期就要上线了。其中也有一组亚洲年轻摄影师的专访。

走神儿

昨天很有滋味地看了一篇很长的英文文章(不是有关摄影的)。 这文章题目叫做《经济学家能够促进人类发展吗?》(Can Economists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当然,我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因为答案显然是不能。 吸引我开始阅读的是第一段文字: “大学里学习经济学是否需要精通数学?”我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正好可以提供给那些对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有着错觉的人。我有一个朋友在英国剑桥教经济学,最近她说自己有一个一年级的新生进来,数学非常好,好到了他不断地抱怨这里的课程里没有足够的数学学习。这令他很沮丧,第二年便转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很快,一封封充满了绝望的邮件跨越太平洋飞到了我朋友的邮箱里,最后一封信则很简单:“救命!让我回去。这里没有任何经济学课程,全都是数学。” 看到这里,我又回到了摄影,请各位把里面的数学都换成“摄影”,经济学则可以换成“摄影记者”,“摄影艺术家”等等,任何和摄影有关的行业,我觉得实在是很合适呢。 这篇文章后面还举了一些例子: 亚当斯密(Adam Smith)写了著名的《国富论》,但是这本书里没有任何方程式,全都是用历史证据来说话。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经贸学的基本理论都出自这里,这个人是一个股票经纪人。 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不但精通经济学,同时也对心理学颇有研究。 总而言之,这些人,都对数学没啥研究,而是从其他领域里获得理论支持。 我想把这篇文章献给那些特别,特别想学“摄影”的小朋友。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是浸在一个所谓的“摄影”里,除此之外一无所有,那就赶快喊“救命”吧。

周一消息树

这个地球,它的土壤,水,它的丛林,山谷,都已经不再是自然的,而是充斥着由于人类的介入而留下的永久伤痕。—— Paul Crutzen (诺贝尔奖得主) 如果把目光放在Prix摄影奖高额的奖金,仅仅关注大奖花落谁家,显然并没有捕捉到这个奖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到了2050年,地球上又增加三十亿人口的时候,人类是否还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个奖的目的是支持那些用各种视觉手段探讨这个问题的艺术家。 2008年,此奖颁给了 Benoit Aquin,他拍摄的是中国的沙暴,2009年,获奖的Nadav kinder的拍摄题材还是中国,内容是长江。 Benoit Aquin摄影 2009年入选者中还有摄影师 Darren Almond的作品《满月,黄山》,满月是他的一个系列作品,尝试拍摄月光下的景观。最新作品是在诠释月光倾泻下的黄山,在他看来,这也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一种回应。 Darren Almond摄影 同样也在以古人的心境看中国的入选者是中国摄影师姚璐,不过他看到的是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 —————— 也门有可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水资源即将耗尽的国家,其首都萨那将在大约10年后成为一个无水可用的城市。在也门,自来水管经常处于无水可供状态,水越发成为只有富人能够承受得起的“奢侈品”。其他人则只能依靠本就不足的降雨,或者将希望寄托在慈善组织身上,解决吃水问题。有时候,他们甚至为了水实施犯罪行为。——世界银行,也门的水资源缺乏已经达到极端 也门的水资源匮乏大概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你无法想象人类离开水的生活,去看看摄影师 Claudia Ficca & Davide Luciano的作品,他们貌似夸张的照片告诉我们,这个现实或许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Claudia Ficca & Davide (…) Read more

周末话题:黑还是白,这是一个问题

我在纽约听到一个笑话,你从纽约核心地带42街坐地铁朝上坐,一开始还是人种复杂,然后白色渐渐稀少,剩下了浅褐色,深棕色和黑色。好,接着朝上,浅褐色逐级消失。接着朝上,到纽约人谈之色变的Bronx,此时车厢里恐怕就只剩下了清一色的黑色。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谈美国的黑人问题,名字忘记了,具体细节忘记了,只记得结论:黑和白的矛盾是美国(甚至西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将永远是一个拔也拔不出来的眼中钉,肉中刺。 想起说这个是因为最近摄影界关于黑白的争论可不少。 (一) 先隆重介绍一下这个网站:photoshop灾难,一个专门给照片挑刺的网站,最近弄得动静很大。 photoshop灾难揭露了一个案例,一家大学的波兰语页面仿佛装上了一个过滤系统,因为在页面其他部分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网页上的黑人被换头变成了白人: 无独有偶,这之前微软也被逮到,它们英文网页和波兰语网页上照片中的黑人被无端漂白。 读者质疑,难道波兰没有黑人? (二) 这边厢是黑人变白充满歧视,那边厢则是白人变黑引起争议。法国版时尚被卷入了这场争论,摄影师 Steven Klein把白人模特涂黑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一方面,人们认为这种将白人涂黑来娱乐白人的做法令人无法接受,另一方面,这难免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黑人被打入另册无法在媒体上获得应有地位的历史。 摄影师Steven Klein成为舆论焦点,好事者发现他颇为热爱把白人模特涂成黑色,2006年他给意大利版时尚拍摄,也做了一样的举动。另外,他和麦当娜是好朋友,麦姐最近在接受滚石采访的时候提到,Steven把她的脸涂成黑色拍照,她考虑是否用这个照片作为新专辑“黑色麦当娜”的封面,但后来感到这种举动风险太大了,取消了这个决定——还是麦姐行走江湖久了做事老道。 (三) 比起前几个案例,Pieter Hugo所拍摄的《尼莱坞》( Nollywood )系列所引起的争议更为特殊,他没有对照片动手脚,遭到质疑的是他的“白人目光”。他这组反映尼日利亚商业电影制作的照片,最近在艺术市场上颇受欢迎。教室里曾有介绍(这里)。照片中把非洲的原始和象征西方文化的星球大战、耶稣基督等元素嫁接在一起,作为吸引眼球卖点的做法,引起了不少质疑。 Sebastien Boncy撰写了一篇长文,题目就叫《白人正在看着你》 当然,Pieter会反驳,他所拍摄的尼莱坞是如假包换的事实,但对于这个产自西方文化入侵的尼莱坞,Pieter是否应该仅仅止步于展示一些如假包换的事实呢?很遗憾的是,虽然Pieter先生是个南非人,但他是个白人。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