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

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71名摄影专业本科学生的作品当下正在展出。 展览的名字叫做“良师益友”(Mentors),之所以围绕这个主题,是因为这个展览也可以称之为一个汇报展,参展作品都是在纽约艺术学院目前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创作的作品。 本科生导师制国内似乎也很流行,但是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导师并非是学院自己的教师,它的导师全部来自业界,阵容实在太强大了,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多样,其中有纽约时报的图片编辑,纽约艺术杂志Artforum的总编,画廊负责人Yossi Milo(他的画廊很棒),时尚编辑,当然还少不了摄影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导师,相互之间形成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对于视觉艺术学院来说,他们请来这些大腕们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在教学上产生一种“融合”效应,不仅是学院和实践的融合,同时还是商业和艺术的融合,学生们在毕业后可以适应实践领域的多种需要。 不啰嗦了,大家可以去看看片子,有一些不错,还有的呢,有一些陈词滥调,但是毕竟还是本科生。有不少照片在展出的同时都标价出售,价格从2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 dowd elizabeth 长颈鹿 edmonds theresa静默

PDN 30

美国摄影界新闻(pdn)每年一度的摄影新锐势力30强出炉了。1416读者都很熟悉的沈玮名列其中。 PDN30年度评选到今年已经进行了10年,这个平台已经推选出300名年轻摄影师,Taryn Simon就是第一届30强的获得者。10年前的评选还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参选者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现在这项硬性指标已经没有了,但是获得提名的年龄基本都在35岁以下。以往的评选主要通过专家推荐,现在互联网打开了另一扇窗,今年的评选全部都通过网络进行。 对于中国年轻摄影师来说,pdn30强是一个很好的索引,因为30位年轻摄影师中除了有像沈玮这样做艺术的(所占比重不大,似乎是因为做艺术在很年轻的时候要冒出来很难),还有很大比例的摄影师是从事editorial类摄影(姑且翻译成编辑类摄影,我一直发愁不知道这个怎么翻),主要为杂志拍摄照片,比如肖像、时尚等等。另外也有从事纪实摄影工作的,比如其中的michael christopher brown,在中国拍了不少照片,最新一期的影响杂志有他一个很简短的访谈。这次pdn获奖者中还有一个台北摄影师,Ed Qu是一个通讯社摄影记者,为路透、美联、西帕工作。

周一消息树

名利场与乌龙球 上一周的名言应该是贺延光的一句话:“难道除了得奖,做摄影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 2008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的揭晓却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获奖作品中一连串的乌龙球让中国新闻摄影界翻江倒海,内外交困。 1,    摄影记者PS成瘾。 获奖名单揭晓后,立刻就有金奖获奖者主动承认自己对照片做过PS处理,增添云彩而被取消奖项。那组作品最初看的时候我很喜欢,题材好,拍得也深入。但是作者怎么会在照片上画蛇添足加云彩?简直不可思议。此做法大概可以归为一种“瘾”,与吸食毒品完全是一个道理,它让摄影记者尝到甜头,逐渐产生依赖而难以自拔,这种瘾没有监管,没有惩治,因而在整个行业内泛滥。 2,    读者不相信照片。 伴随着获奖名单的揭晓,质疑声音立刻在互联网中出现。从前,读者面对具有各种奇特光影效果的照片,其反应都是好奇与赞叹,现在,读者的第一反应便是它是不是ps的。读者从小图放大后产生的马赛克开始怀疑费茂华作品红酥手的真实性,既而从照片拍摄对象的运动特征以及拍摄时间推断出图片说明写错了,照片中的“手”另有他人。最终,费茂华在博客上致歉。另外一张反映北京交通拥挤的照片也遭到了质疑,因为那张照片的拍摄现场不是北京真正的拥堵,而是北京站等待客人的出租车长龙。 3,    从PS到摆拍与虚假的图片说明。 当大家对PS打假兴致不减的时候,开始有人提出新闻摄影中的摆拍现象该不该打?这一届金镜头奖中争议最大的是取消了卢广的参赛资格,原因是其图片说明失实。评委贺延光撰写博客进一步说明了评委做出这一决定的前因后果,并且指出了卢广在拍摄新闻摄影作品时存在的摆拍行为以及他的为参赛而拍照的拍摄动机。这一贴激起千层浪,回帖已有两百多个。卢广也做出了回应。 本来今天的博客我打算写一下最近一连串美国各大摄影比赛的获奖情况,但是我觉得发生在国内对这次摄影比赛热火朝天的讨论更值得大家深思。(ICP无限奖这里,POY年赛这里,阿里克西亚这里,getty这里) 摄影比赛是一个名利场,对名利的追逐导致各式各样的铤而走险,发生在这个名利场中的种种怪现状是整个新闻摄影界矛盾的集中体现。从PS到摆拍,中国新闻摄影界的诟病已经暴露无疑,但是,当我们惊呼“我们还能相信新闻照片吗?”还应该再研读一下刚刚发生的因为拍不好领导的照片而下岗的故事。这也是中国摄影记者真实的生存处境。 我还要向打假的贺延光老师和许林老师致敬,我们也许都看到了皇帝的新衣,但是我们都没有勇气高呼。 打假的路线循着技术问题到道德问题,你还会看到存在于其中的政治问题,而对真和假的判断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是归根到底,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对于真实与守信,我们该从何谈起呢?

周一消息树

两个工作坊 最近在美国有两个针对报道摄影师的工作坊正在招募学员,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经济条件以及各方面的限制,参与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美国摄影记者们在学什么?这两个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可以多少解答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实践工作也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我记得在荷赛结束之后,有人批评其获奖作品所反映出的新闻摄影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新闻摄影实际的发展。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意思是:如果荷赛仍旧将自己标榜为一个“新闻摄影比赛”,它就不能将那些“哼哼唧唧”的小情调摄影作品当作主流,它必须正视一个事实:以“报道事实”为己任的新闻摄影,必须朝网络发展,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这在美国已经不是一个趋势,而是一个事实。 这两个培训班都和多媒体有关。 媒介风暴多媒体报道高级培训班 媒介风暴(mediastorm)是多媒体摄影报道这个领域的行业领袖,其创始人Brian Storm从MSNBC起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1416也对他有过很多介绍。媒介风暴的高级培训班不是对多媒体报道的简单技能培训,而是要把这个行业的精英都聚合起来,共同制作多媒体作品,使其成为这个领域的最高级的多媒体摄影报道作品。 培训班每一期都有三个小组同时工作,每个小组由四位成员构成: 1,    多媒体记者:拍摄视频、音频、静态照片。 2,    多媒体编辑:对前期的素材进行编辑,制作成作品 3,    多媒体制片人:由媒介风暴公司的专家担任,对拍摄以及编辑工作展开全面的指导 4,    观察员:对多媒体的拍摄和编辑工作都很熟悉,但是并不进行实践操作。 我觉得这种团队工作的方式,以及“多媒体报道制片人”这个理念的提出很有启发,当下的新闻摄影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向电视靠拢了。 原始文件纪实摄影培训班 原始文件(RAW)是一个刊登摄影师的纪实摄影作品的网站,它举办的这个培训班要求参与者手头必须有一个已经接近完成的纪实摄影项目,这个培训班的主要关注纪实摄影的后期工作,包括教授摄影师如何将这部作品制作成多媒体作品来展示,如何寻找赞助,如何寻找发布自己作品的渠道。 上一周我们一直在讨论社会纪实摄影,在我看来,这种项目的操作,过程大于结果,摄影师的努力,投入,他和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摄影师如何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其他人,如何传播信息,这些话题都比讨论“拍照”和“摄影”要重要许多。

为什么是肖像?

昨天包子同学给我传来一份他的硕士论文,是对他所拍摄的大连老城这个项目的文字阐释,里面有一部分探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要拍摄肖像? 包子的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非常传统的纪实风格(他的广角使用得够厉害的),记录了生活在老城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面临的问题;另一部分则是肖像。之所以分成这样两个线索,有包子自己的考虑: 第一,作为历史档案的肖像: 摄影师James Hill拍摄俄罗斯二战老兵的纪实摄影项目用了肖像的手法,James Hill认为 在二战中有上百万的妇女在救护站工作,但61年之后,她们很多人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我认为我有责任凝聚下她们仍旧存在的这一刻,对于我来说,肖像可以完成这一工作,其他任何方式都不可能做到。 另一位摄影师Lori Grinker也在拍摄战争受害者,起初她试图拍摄这些人单独的故事,但是后来也改用了肖像的手法,对此,她认为: 这张肖像似乎就是他们所经历的人生的一个浓缩,我并不是想仅仅展示他们的伤痛,我想让大家看到他们是如何带着伤痛生活。 但是,这种很“当代的”用肖像的方式拍摄纪实摄影的手法开始遭到质疑,法国佩尼皮昂摄影节的负责人Jean-François Leroy发出如下尖锐的批评: 今天的摄影师已经全然忘记了如何拍摄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战争受害者、受到性虐待的孩童、远郊生活、拳击运动员、妓女、变性人、孤儿、吸毒者、移民等等其他一些有关社会、政治、宗教的话题。他们能干什么呢?他们只会拍摄肖像,这些照片已经让我感到厌倦。。。他们按照脚本拍摄故事,那些摆拍的照片,甚至更糟糕的,那些仿照证件照模式的照片实在是毫无意义。没有深度,毫无创造力。 Jean-François Leroy的这段话很精彩,请看三遍。 这个话题在当初我贴出戴世恒的作品猎德肖像的时候,在留言中就有争论。我想再稍微解释一下,对于小戴的这组作品评价我是基于他作为一个大四学生的标准来说的,同时小戴自己也只是从学步阶段开始尝试操作纪实摄影项目,我们的初衷都并非为了创作一部所谓“惊天地泣鬼神”的项目,我只是希望他能够完整地做一个项目,而他也达成了这个目标。至于这部作品中的肖像手法的运用,我觉得关键在于“最后的留影”——这是他用肖像的一个理由,我能体会到,小戴拍摄这部作品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理由,在他亲手把这些家庭留影交给离开猎德的人们之时,这个项目的意义也达到了,由于小戴的照片,他们得以保存一段记忆。 而随后我的另外一个学生在拍摄煤矿工人宿舍的时候,他也打算使用肖像的方法,但是我觉得理由就不是很充分,建议他可以再考虑一下。 为什么用肖像?看看今年的荷赛获奖作品,这样的方式太多了,太流行了,而有的时候也就显得太滥了。 第二,促进社会改革目的的社会纪实摄影 包子作品中的肖像风格的照片,其目的是为这些生活在此地,也许即将离开此地的人们留存一份档案。而包子的传统纪实风格的照片则秉承了传统纪实的理念——促进社会改革。 追溯到社会纪实摄影这个概念诞生的时期,这些摄影作品除了有佐证的功能之外,还有着强烈的促进变革的目的。在包子所拍摄的大连老城区内,人们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但是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城又不能简单地以拆作为结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是包子的拍摄目的。 这种拍摄方法较之上面肖像方式的纪实,在当下已经气势越来越微弱,究其原因,操作周期长、操作成本高、流通渠道少是让很多摄影师对之失去耐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Jessica Dimmock拍摄瘾君子生活的作品:九楼。 但是,很遗憾的是,包子的这个目的却不是那么容易达到——这是让当代纪实摄影师倍感挫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大连当地的一家报社,其摄影部主任看过包子的作品之后,觉得话题太敏感,尤其是一个外国人拍摄的更敏感,他建议包子去拍摄京剧。 也早就有人谈到纪实衰败的原因,有哪个广告商愿意在自己光鲜的广告旁边陡然出现穷人的面庞呢?

逛来逛去(五)

从展览到图书到出版社 今天早上的路线是这样的,首先被一大把票子迷住——Deutsche Borse Photography Prize,这个六万美金的年度摄影大奖公布了最终入选的四人名单:John Davies, Jacob Holdt, Esko Mannikko 、Fazal Sheikh。目前,这些摄影师的作品都在英国的摄影画廊里展出,各路好手纷纷预测究竟大奖能够花落谁家,其中摄影师Jacob Holdt很是热门,他获得提名的原因是2007年出版的作品:United States 1970 – 1975,作者花了五年的时间在美国各地游荡,贫困、种族歧视、吸毒等等各种社会问题都在他的镜头中显现。(观看这些入围摄影师的更多作品,在这儿。) 仔细看了看这四位摄影师获得提名的原因,发现有两个人都是缘于他们出版的摄影集,而这两本画册的出版社都是Steidl 。 Steidl,出版摄影师画册赔本赚吆喝,不惜成本。摄影师可以参与到画册制作的全部过程中。难怪弗兰克《美国人》的五十周年纪念版要在这家出版社出。就快啦,今年五月15日就是《美国人》画册出版整整五十年,当年第一本画册是在 巴黎出版的,收录了弗兰克83张照片,此次Steidl和弗兰克合作出版的50周年纪念版和当初的作品有一个巨大的差别,所有的照片都是未经剪裁的,是从弗兰克收藏的老照片中直接扫描出来印刷的,因此这83张照片和目前广泛流传的作品会很不一样,其中还有两张照片进行了重新选择,画面人物主体一样,但是角度不太一样。这本画册的出版将是2008年的一个热点。 说起Steidl,手头正好有一篇其创始人的访谈,明天翻译出来和大家分享。 你们都上班了没?一转眼儿,我也要开学了。

逛来逛去(四)

Everywhere is here 我有多久没有出去旅行了呢?很久很久。 “Everywhere”是一本新创刊的旅游杂志,很有趣的旅游杂志,有人称其为维基(wiki)杂志。 所谓wiki杂志,其实就是指这本杂志的内容都是读者自己生产的,参与这本杂志的创作方式很简单,第一,出去旅游。第二,拍摄下你的旅游见闻,第三,到网站的指定主题下上传你的照片,第三,专家对图片进行评审,第四,被选中的图片发表在杂志上。杂志的主编在开篇的话中讲“everywhere is here”:从网络出发,一切都从你自己的世界出发,这大概就是这本杂志的办刊宗旨。 这本杂志和以前1416曾经介绍过的JPG杂志同属一家公司,办刊思路也是一样,都是以图片为主,而JPG则更纯粹地关注摄影。 目前,这本杂志的网站上正在征集第三期的稿子,内容有关迈阿密、哥本哈根,艺术目的地等等。第一期杂志也可以下载了。——内容不像我想象得那样精彩,但是广告还挺多。 杂志封面 东京特刊的开篇,照片的气氛不错哈 这个栏目名叫“出门去”,从图片社里找这样的照片蛮困难的。

他们说(2)

David LaChapelle (时尚广告) 我最想说的就是,为你自己拍照,而不是市场,或者图片编辑。也不要考虑风格,这都是些表面性的破玩意儿。你关注自己,风格自然显现,比如我从来没有特别考虑过色彩,我只是个性使然地被色彩吸引。拍好照片的关键在于你对它的迷恋。把你头脑里的东西清空,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思考,只是考虑你看到了什么,而不要管别人。首先让你自己开心,然后其他人自然会捕捉到这种感觉。 David Sims (时尚广告) 我经常告诉我的助理,不要走出了我的工作室然后径直走进你自己的。把你赚到的钱用来旅行。寻找那些捕获你的灵感,与之坠入爱河。你需要自由的创作,不受到任何人的干扰。在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的团队里工作是一个挑战。很多年以来,人们都不喜欢我的照片,他们觉得我的照片有问题,但是我从来不介意。你要相信你自己的品味,相信你自己的直觉。 Ellen von Unwerth(时尚广告) 你要有自己的风格。在这个领域工作多年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风格的摄影师,比如Burce Weber以及Peter Lindbergh。你要形成一个看世界的方法,有些人可能拍得照片都非常病态,或者照片连焦点都是虚的——比如我,但这就要看你喜欢的是什么,你要找到一些东西,然后跟随它。你需要寻找到自己的那条线。 Tina Barney(肖像) 我希望你能坐下来,拿出一支铅笔一张纸,写下你是谁,你想要做什么,我甚至建议如果你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不要去碰相机。 Anton Corbijn(肖像) 用眼、脑和心去创作。 Ranki(肖像) 相信自己,不要放弃。从助理开始工作,确信你自己选对了正确的摄影领域,然后再仔细钻研。但首先,要学会经营自己,因为摄影的99%的工作是一种自我经营工作、处理和其他人的关系。大概只有1%有关创造力。 Charles Freger(新生代) 聪明一些,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关系,越分享,你得到的越多。同时,也要建立你自己的关系网,比如我在柏林的一个展览就是朋友引荐的,但是同时我也帮助他在法国办了两个展览。 Naomi Harris(新生代) 一切全凭你自己的力量。要有你自己的视野,然后持续关注之,拍出自己的作品集。假如你给杂志的图片编辑看自己的作品集,不要这一页是一个可爱的小狗,另外一页却是风景,要有自己的重点。挑选自己的作品集要严格,不要因为仅仅有纪念意义而选择某些照片。考虑到其他城市去工作,为什么要在遍地都是摄影师的纽约和他人激烈竞赛呢?图片编辑现在承担不起拍摄影师到处出差的成本了,他们需要在外地寻找优秀的摄影师。有空的时候就和图片编辑见面,到图片社推销自己,要不然就踏踏实实地拍自己的东西。但是关键是今天,没有人会跑过来主动看你的照片,他们都呆在一个个盒子样的房间里,今天仅仅成为一个出色的摄影师是没有用的,你还要成为一个好的推销员以及一个好的商人。 Alec Soth(新生代) (…) Read more

他们说(1)

托funky的福,我拿到了“image makers and image takers”这本书。太喜欢了,去成都的路上一直在看。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俄罗斯摄影师Boris Mikhailov讲,“只有三种情况摄影师才有权利拍摄他人的肖像:第一,用于新闻报道,第二,充满爱(你和他们已经成为朋友),第三,付费——这是资本主义的方式。” 我真希望将funky带给我的这本书让更多人分享。在阅读的时候,看到访问者向接受采访的人都询问了一些相似的问题,比如:你给正在跋涉在摄影旅途中的年轻人什么建议。我就把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翻译出来吧。摄影家的分类是按照书里的分类,但是作者也在前言中指出,其中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很多人跨越几个领域工作。 Thomas Demand (艺术摄影) 我不教学摄影的学生,我教学艺术的学生,但是如果他们对摄影也同样感兴趣,那也很好。但是他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从错误的一端开始自己的摄影生涯:不是先选择内容而是先选择了媒介。这样说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所以最重要的是激情,而不是附庸风雅。这样,即使你没有成功——这很有可能,但是你至少做了一些对你自己而言有意义的事。 William Eggleston(艺术摄影) 不断尝试。我可能会直接告诉他们(哈哈大笑),去看我的照片吧。 Boris Mikhailov(艺术摄影) 我觉得对于今天的摄影师来说,找到一个好的摄影主题非常困难。你必须环顾四周,然后检视自己的生活,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一旦你找到了,就成功了。看看Robert Mapplethorpe,他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些东西,并且将之转化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新的观看的方式,南戈丁也是同样的情况,她拍摄的是关于新生活的影像。 Stephen Shore(艺术摄影) 去读一读这本书《给年轻艺术家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artist),同时你还要找到自己的创作动机:你是在追寻一些问题的答案呢,还是你最终的目的就是做一个展览。 Mary Ellen Mark(纪实摄影) 真诚地面对自己,追寻你的梦想。看一看著名摄影师的作品,理解他们的影像,受到激发而不只是模仿,你要有自己的观看方式,最糟糕的事情是,别人评价你只是某些风格的仿造者。 Martin (…) Read more

完美照片学校

美国商业摄影师Bryan Peterson开了一家完美照片摄影学校,麦当劳式经营方式,又好似一间超市,各种课程琳琅满目:建筑摄影、人像摄影、灯光摄影、曝光技巧、观看方式等等,每门课程195美元,完全在线学习,所有课程都由两位老师任教,展开作品点评、月赛等各种活动。如同餐馆赠送点心一样,老师们还会免费传授他们的photoshop技巧。 又, 最近1416的展讯博客贴了不少东西,去看看哟。

中国热

最近接待一个摄影旅游团,一些美国学摄影的学生每人花一万九美金来中国参观游览。 前一阵去大连,医科大学摄影艺术学院有一个和英国合作的摄影硕士项目,英国学生可以来中国完成他们的学业,据说颇受外国学生欢迎,因为这种“驻外”经历可以让他们的个人作品集增添不少精彩的好照片。 早上起来看到一个面向年轻摄影师的基金颁奖的消息,英国年轻摄影师Sean Gallagher获得了5000美元的资金支持来完成关于中国西部土地沙漠化的报道。这组作品比起他作品集里其他关于中国的报道更加深入,最打动评委的是他在用图片讲故事,进行了很扎实的采访和调研。事实上,1416以前介绍过另外一个同样拍摄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摄影师James Whitlow Delano,他的作品更为成熟。 抛开具体的摄影报道的技巧不谈,我觉得Sean Gallagher的成功多少是因为他的报道主题是当下全球话题中的热点——中国以及环境。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能够同样在中国热的潮流中把握机会的中国摄影师却不多——我这里主要指的是报道摄影师。我们的学生和美国学生前几天一起拍了一次鸟巢,晚上放片会结束之后,观片的小荷特别要求对中国学生讲了几句话,他说连老外都不拍中国的“可怜的民工”你们的照片里怎么还是这个。 我们真的应该认真思考“中国热”的内涵,伴随着中国的变化,那不再是一些哼唱多年老掉牙的曲调,在我们这个急剧发展的社会里,恐怕故事更多、更为复杂。

一周一周

年轻一代 1, 一百个美国年轻人     《一百个美国年轻人》这本画册,记录了来自美国50个州的100个年轻人的生活,试图勾画当代美国年轻人的整体形象。在我看来,值得称道的并不是画册里的照片,事实上,这些照片也许并不比《城市画报》当年制作的“生于70年代”以及“生于80年代”更加精彩,值得关注的是照片以外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 营销方式: 出版商建立了同名网站,试图与这本书的目标受众进行互动。网站设计得非常时髦但是却又很简洁,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照片、视频、浏览画册页面,同时还能够在blog上留言。不过,如果你不是象我这样在早上五点钟上网,恐怕会失去阅读的耐心,因为照片都很大,速度会受到影响。 摄影师: Michael Franzini已然是新一代商业摄影师的代表,打开他的网页,你会看到两个分类“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这位摄影师的动态作品似乎更加出名,他是艾美奖获得者,拍摄的电视广告作品得到了纽约时报评论家的赞赏。因此,你在上面那个网站里看到的视频都并非是摄影师拍照片的副产品,非常职业。 作品诞生与传播方式:   摄影师Michael Franzini持续关注年轻人的文化,他已经出版过一部相关的图书《美国年轻人》,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获得了一个基金的支持拍摄这部规模更加宏大的一百个年轻人的肖像。最终的作品除了一本图书,还会在画廊里展出,而且没准还会出版DVD。 2, 我们最爱的人 这个摄影项目起初非常吸引我,创办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邀请年轻人拍摄他们最爱的人,要求是在户外拍摄六张肖像,目的是用影像的方式定格我们珍爱的人的影像,同时也试图发现不同地域年轻人在表达自己情感方面的共同与不同。 怀着强烈的好奇,我去浏览了目前已经上传的作品,结果非常失望,因为所有年轻人的爱人似乎都是同样的人,他们的恋人或者朋友,没有父母,爷爷奶奶,所有年轻人的拍摄方式也是出奇地相似,无目的的扭捏造作。 3, 封面女孩   其实年轻人有以上的表现多少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尤其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下面这则elle girl为辣妹拍摄封面的全部过程,则是这种氛围的一个缩影。 (点击照片可以看到视频)

闪光灯教程

这两天突然很累啊。。年纪大了。。。 今天就不多说了,发一个关于闪光灯的视频教程,挺好玩的。 这是最简单的闪光灯用法,其实大家可以关注一下youtube上的一些相关视频,真是太丰富了,几乎所有你想了解的用光知识都有。另外,对于尝试用闪光灯布光拍摄人像的朋友来说,这个网站stobist是一定要看的。(要用代理服务器才能打开)全部是使用闪光灯布光的技巧,非常实用。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