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禄莱,22张照片,一场行为艺术秀

之前写过有关艺术界的黑色旋风的文章,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恍然大悟,黑色的流行完全是奥巴马上台的缘故嘛。昨天晚上看电视里的一个脱口秀节目催眠,参与者都是黑人,一个哥们模仿非洲人民带着口音欢庆奥巴马上台的样子,他还说,你看那奥巴马,那黑,不是特别轻,也不是特别重…… 话题扯回来,这回说的是纽约时报周末画报最近的一个时尚特刊,编辑也把目光投向了黑色。名牌服饰穿在了西非马里人身上,而那花里胡哨的条纹和格子的设计灵感恐怕就来自这里。 摄影师是大牌, Malick Sidibé,马里人,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2008年ICP终身成就奖。 Sidibé没有去太远的地方,他一直在自己的家乡开照相馆。在非洲一个摄影节上,被西方人发现。 模特是普通人。其实都是sidibé的亲朋好友。还有不少来自他的17个子女中间。 根据Sidibé的助理现场报道,这次时尚大片拍摄过程中最奇怪的是,摄影师每个场景只拍摄一到两张,全部拍摄只有22张照片,最后成为纽约时报周末画报的8个页码的特别报道。 助理还对Sidibé做了一个小访谈: 你怎么看西方人对非洲时尚的理解和诠释? 非常前卫。 外套 Marni. (点子) 外套 Christian Lacroix (条纹). 上衣 Marc Jacobs . 鞋 Christian Louboutin 手镯 Dries Van Noten.

杉本博司的石器时代交易

现在这阵风潮已经过去了,前两天,纽约满大街都是一张神秘的招贴,旧金山也是。经人提醒,我才知道这是U2 的新专辑 No Line on the Horizon ,唱片的海报和封面则选自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的”Seascapes”系列。这张照片伴随着U2的宣传攻势,出现在三十个国家的街头、电视、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上。 谣言四起,有人说杉本博司遭遇到经济问题,有人则指出,他被收买了——这个交易很简单,就是Bono和他的团队一个电话一张支票的事情。 而杉本博司的回答却是:我和U2之间没有任何商业行为。没有任何金钱交易。 杉本博司第一次见到Bono,只是觉得这个人很眼熟——这位大艺术家仍然是生活在Beatles时代的人,汽车里放的是 Pink Floyd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他们见面的契机是一个收藏家促成的,那是在四年前,杉本博司乘坐收藏家的私人飞机,应邀去法国尼斯的一个美丽的山谷,在场的人中就有Bono。 Bono对杉本博司的seascape系列非常入迷,便开始和他探讨这个专题,就在杉本博司说话的当时,Bono开始记笔记,而这些笔记最后就成为了新专辑的主打歌曲。去年两个人在都柏林见面,杉本博司第一次听到了小样。后来,几个月之后,Bono告诉他U2打算用这张Boden Sea照片做唱片封面。 “你肯定?假如你要用,上面不能放任何文字,即使U2的名字也不可以。” 出人意料的是,Bono同意了。这的确是张无字的唱片封面,只是在唱片盒的塑料包装上才有文字,当你扯下包装,看到的就是一张干净的照片。 接下来该谈钱了。 “我只思考了几秒钟” 杉本博司回忆,“我说,我们来个石器时代的交易好吗——没有金钱介入。” Bono也同意这种艺术家对艺术家的交换,交换条件是杉本博司可以在他的任何项目中使用 No (…) Read more

寻常之外

这是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是马丁帕尔(Martin Parr)给业余摄影师们上的一节摄影课,发表在旅游版。 当我们环游英国的时候,我敢肯定,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真正欣赏我们所见的世界。我们将其当作理所当然,因为这些事物太熟悉了。 我们就这样闭着眼睛穿行在城市和乡村,但一旦到了国外,尤其是那些完全不一样的城市,我们的神经才会复苏,一切都是新鲜和令人兴奋的。但是我建议,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方法来观看我们自己周围的景物。 我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我自己的主要被摄对象都是一些寻常事物,我就是想展现它们的不寻常之处。我拍过的东西是那些通常被看做乏味的事物,比如超市,英国的海滩,我试图展现它们新的和吸引人的一面。 一般来说,大家带着相机出游,就是为了寻找那些具有异国风情的画面去拍照。 你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伟大的落日,漂亮的老式建筑,明信片一样的风光。我们都受到一个对照片应该展示什么的一个既定的假设和期待的影响:不寻常,不曾见过,可爱的或者美丽的。而事实上,日常生活也是不寻常的,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能力透彻地去观看它们。 我希望能够以一些例子来说明我们应该更加严肃地对待寻常生活,我们应该欣赏那些存在于我们身边但是尚未引起我们注意的东西。比如稻草人,这就是一个精彩的户外艺术,却同时有着实在的用途。不过,假如你想和那些农民说他们也是雕塑家,这些人一定认为你疯了。但当你单独给这些这些稻草人拍照,就会发现最后的结果会是精彩和超现实的。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归为两类:有一些外观不断改变,另外则是一成不变。前一种比如加油泵,我在1986年曾经拍过一个,现在它看起来简直像是外来事物。这种曾经在一个时期被照片拒绝的沉闷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张充满吸引力的照片。 拍摄这样的照片对你来说是有益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日常事物较之现代的物体则更具有魅力。 你还可以关注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踏实的邮筒,设计简单,它那鲜艳的色彩已经使之成为一种全国通行的标志。很多年以来,我一直拍摄置于各种不同的精彩背景之中的邮筒,尤其是苏格兰群岛,在这里你能看到放在遥远海滩和荒凉而美丽的十字路口的邮筒。我还在寻找那些遥远的电话亭拍照,不过,我还是觉得邮筒更有历史传统,而且它们小巧,并且视觉感强烈。 不过,令人悲哀的是,经典的红色邮筒已经逐渐绝迹,公共邮筒现在更多是玻璃的或者是各种金属材质的。 我希望大家都能开始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观看这个世界。多花一些时间来看看寻常之物,观看它们的设计,它们的形态,它们自己的个性。要想得长远一些,考虑到它们对于未来的意义。只要你给其足够的重视,很多东西都是有趣的,并且有着它们自己的美学。我认为带着相机走出去,用胶片来记录你周围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让你的眼睛睁大的一个训练方法。

收藏照片这个问题(3)

谁在藏照片 Aipad上,四处走动的是衣着体面的上流人士,白发老人居多。他们看照片比我仔细。手中的笔记本上记满了东西。 也许他们中也不乏庸俗地,就是为了家里的门廊或者沙发背后购买一幅装饰画的收藏家,或者是仅仅是为了投机而收藏一张随时都会抛出的艺术品。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让我感慨,我偷听他们对照片的窃窃私语与评论,发现这些人对摄影史的理解并不比我差。这让我有点儿激动,因为作为这个行业中的一员,我们时常底气不足,对于圈外人来说,照片往往被公众归类于家庭相册,而这里,他们谈论照片的语气如此严肃。 在旧金山MoMa上课的孩子 “欣赏”,我在纽约对这个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博物馆看到成群结队上课的学生,在各种艺术讲座中看到手牵手的银发老人,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我们的国家鲜有收藏家的原因。有一次我甚至在大都会博物馆跟着一群幼儿园的小孩子听老师讲课,讲解员启发孩子们对作品的色彩、光线的感知。反观我可怜的美术的教育,那些现存的微弱记忆是对作品的“内容分析”,是贴标签和总结中心思想。 听过一次研讨会,收藏家谈及收藏的乐趣——那是一种基于调查、研究,比对,然后买下的乐趣。“我只关心这个艺术家是否吸引我,而不是他是否真的出名。” 这大概是最理想的一种收藏状态吧。 最近干巴巴的,写不出东西。今天就唠叨到这里,明天继续写和收藏家聊天的故事。下面是看图说话时间。 最近在光圈展出的Jonathan Torgovnik关于卢旺达的作品很受关注。 Julie Blackmon的作品被贴上了好几个红点,似乎很受欢迎。 昨天问题的答案是:Joel-Peter Witkin,恭喜laocao,wake回答正确。上面就是在aipad上的展品。(现场拍的匆忙效果不好,抱歉)。

收藏照片这个问题(2)

昨天的答案就是尤金史密斯,照片摄于1945年。嘿,你们怎么猜到的,罗骁、刘飞越和stanley,尤其是stanley,竟然还能把代理这张照片的画廊都找出来! Dealer就是Dealer 在Aipad的展会上,唯一看到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就是吴家林的照片,当时我和曾翰同学的眼神一定很激动,画廊老板突然就冒了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老板握住曾翰的手的第一句问话颇有深意:“你是一个摄影师?” 当他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很快就跑到一边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我们两个怎么都不像从中国来的大款,但是偶们的兴奋表情,让老板还是要确认一下。 这些dealer们一定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来识别自己的客户,但是推销艺术品又该有着怎样的三寸不烂之舌呢? 不少画廊都拿一些所谓权威认证报告来促销,我看到的最离谱的就是:“此摄影师出现在BBC的纪录片《摄影演艺》中”。好吧,如果这个也算是对摄影师作品的肯定。此外,但凡《纽约时报》对画廊或者摄影师有评论,那张发黄的小纸头肯定就会贴在明显的地方。 不要期待dealer们都有好品味。照片对于他们只是一种商品而已。因此你会看到寇德卡德照片嵌在一个非常难看,但是他们认为很符合客户期待的高雅相框里。 你也别责怪他们把自己的展厅布置得如同一个杂货铺—— 至于他们挑选作品的条件,有的时候是完全从客户喜好出发的,比如,下面这张奥巴马年轻时候的照片,有着明晰的市场目标: 最近还有一位艺术家接受了a photo editor的采访,很坦诚地谈及其和画廊之间的合作,你会看到,艺术家和画廊合作,就如同供货商和商场谈判: 美国和欧洲的画廊业的基本运作方式是一样的,但是和杂志完全不同。不同的画廊有不同的要求,关键要看你是谁,不过,有一些操作方式是相同的。一般而言,一个展览是这样构成的:艺术家制作照片并负责装裱(或者不装裱),然后向画廊提供各种文件资料,画廊负责销售作品,最后双方对半分成。一开始双方要有一个合同。 我参加的所有展览,大多数都要求要和画廊分摊广告费。打印宣传卡片,在一些艺术杂志上购买广告空间,在杂志上做广告,艺术家被要求付这些费用并不奇怪,不过通常是和画廊一起分担。 总而言之,画廊就是一家商店,当然,他们售卖艺术的方式和杂货铺不一样。你应该喜爱你的dealer,因为他们了解你。你和画廊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快乐并且是简单的。 文章中还提及,有的画廊干脆直接找摄影师开价帮他们做展览,一个个展两千五百美元。 昨天的问题太简单,今天再出一道难的,下面是展销会现场和照片一同出售的摄影师创作的草图,这个摄影师是谁?是哪一张作品?

收藏照片这个问题(1)

深入米国内部,让我感慨最深的并非是对展览以及各色摄影师的真实接触——它们和我在网络世界中捞鱼所获得的拼图没有本质的差距。另一个我知之甚少的世界——照片的收藏,引起了我的好奇。 收藏照片,对于中国人,完全是一个经验之外的话题。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奇怪就奇怪在这些地方,没有土壤,植物照样也能疯长,没有人在意它们的奇形怪状。 我曾经一度认为“画廊”是个高雅名词,但现在这个机制让我越发觉得困惑,画廊不是给你几面白墙展示作品的地方,画廊也是几面白墙构成的货架。 对于艺术界那些蹿红的新星,大家都在探讨这些偶像级人物的艺术思想。但是,是否也应该问问他们,在一个由富有的收藏家,殷勤的画廊推销员,担当吹鼓手身份出现的评论家构成的画展开幕式上,他们端着红酒的感觉究竟如何? 在国内艺术界,赚钱的事情从来都不被当作一个可以摆到台面上来谈论的话题,但私下里,我们已经开始用作品销售的价格来衡量艺术家的地位了。 艺术家的创作和这个销售体系之间,是否可以划清界限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答案总会令人很绝望。 最近特别不想写字,正儿八经的文章写不出来了。。。参观了一些展会,也和收藏家聊了聊天,就随便八卦一下这几天的见闻。 危险的风向标? 春天是纽约艺术市场活跃的交易季节,艺术博览会接连举办。先是去看了Armory Show,昨天又去了专门针对摄影的Aipad。 Armory Show是纽约一个重要的艺术展会,或者说是展销会。在经济危机寒风瑟瑟的当下举办的这个展会,自然更令人好奇,艺术的繁荣究竟还能持续么? 一些艺术评论家的言论已经发出了信号,他们对当代艺术中的泡沫现象予以指责,一方面指出艺术的寒冬已经到来,另一方面,则认为这正是真正的艺术酝酿萌发的新时期。 也许是评论家对当代艺术的批判,在市场上激起了反响, 在Armory Show上我很匆忙地转了一圈,就摄影作品来看,风格似乎开始趋向保守——经典老照片开始回潮,而最近几年那些大红大紫的明星——古斯基们,则销声匿迹——他们昂贵的身价显然并不符合经济危机的时宜。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也踪迹难寻,询问了参加前几界展会的朋友,那个时候情况可并非如此。 而Aipad之旅,则更让我吃惊,百分之九十的作品都是黑白,全部是在摄影史上盖棺论定的经典作品。 Aipad是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rt dealers(国际摄影艺术经营者联合会)的简称,有着严格的入会标准,要求其必须在行业内有五年的从业经验,并且有五位会员提名才能加入。 今年有约70家摄影画廊参与。我感觉如果能够把学生带进来上摄影史的课程那就实在太棒了,所有你在摄影史中可以见到的名字,名作,都可以在这里一网打尽。一路上,不断与布列松相遇,五幅亚当斯的《月升》散落在不同的画廊,售价在五万美元上下。从摄影术诞生早期的无名氏的作品,到斯蒂格利茨和斯泰肯的大作,一直到30年代抓拍大师的candid照,然后是报道摄影黄金时期尤金史密斯等人的经典报道摄影作品,这个展览简直是照着摄影史书组织的。 满墙的名作啊!就是那些几年以前我们津津乐道,然后又逐渐遗忘的大师们。 我担心这是aipad的风格,也同样询问前几年这个展销会的模样,回答是,那时当然是当代艺术占据主流了。照片这玩意儿,在终于获得艺术殿堂的准入证之后,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史前时。 画廊的商贩们是否在之前召开过专门的会议研究应对方法?为什么经济危机这么容易就把摄影艺术品一下子打回原型?并非贬低大师的作品,但是要知道,近些年的当代艺术,给予摄影多少复杂的艺术理念,才使得一张照片的价格飙升到上百万。而现在,对其的评价标准又重新回到了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历史价值。照片的价格也自然回落到了多则几万美元,少则几千美元。 这是否是一个危险的风向标?经营者和买家们在危机时刻为什么对当代摄影艺术失去了信任?如果把历史价值当作摄影成为艺术的最后的底牌,这又是否是摄影的悲哀?下一步,当代摄影艺术家们会如何继续创作呢?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我们爱杂志 Colophon是一个两年一度的全球杂志聚会,参与杂志都是小众的,独立的。新鲜的视觉设计是它们的特色。每次聚会都会集纳成一本新书出版。今年出版的新书名叫“我们做杂志”(we make magazines),内中包含来自全球三十个地区的一百家独立杂志的版式设计。 什么是“独立杂志”?参与Colophon年会的专家给出如下解答: 独立杂志是印刷媒体的核心,无论是在写作、编排、以及视觉元素的运用上,它们都有着超乎寻常的自由的表达,这将是未来印刷媒体的发展趋势。 主流媒体都是百分之百的在市场上逐利的产品,希望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独立杂志则是由出版人自己掌控,他们的动机就是高质量的意见表达,以及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Colophon去年年会出版的图书名叫“我们爱杂志”(we love magazines) 谈话 女摄影师Katy Grannan最近在一次讲座中谈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摄影话题,她通过两部纪录片 Grey Gardens和Grizzly Man引出这样话题:你所看到的仅仅是一种面对镜头的“真实”而已,它们微妙地存在于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所交汇的边缘地带,这就是Katy Grannan的摄影所着力探讨的话题。 © Katy Grannan 她的讲座引用一句罗兰巴特的话作为开场: 摄影所面对的压力是用一种非语言不可言说的方式来言语。( the pressure of the unspeakable which wants to (…) Read more

异域风情

对于西方人来说, 中国的异域风情感正在逐渐消失。这个钢筋水泥建筑茂盛成长的现代国家,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原始的、有待西方策展人以及买家挖掘的金矿。这也许是一个不太客观的结论,但是从近期一些展览以及被西方艺术界热捧的艺术家身上,似乎可以看到一些艺术热风从黄色转向黑色的蛛丝马迹。 MOMA:刚刚举办过Marlene Dumas回顾展,占据MOMA两层楼两个巨大展厅 Marlene Dumas出生于南非开普敦,成长在荷兰,在1980年代中期已经在欧洲艺术界蹿红。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基于照片绘制而成,死尸,被折磨的人,恐怖分子,裸体女郎,粗笨难看的孩童,以及无名的,漠然的人的面孔。她描绘的是衣冠楚楚人类内在的一个黑色的精神世界,由性,欲望,恐慌交织成的一个丑陋的世界。 SFMOMA:正在举办南非著名艺术家 william kentridge的大型回顾展“Five Themes” william kentridge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1997年在德国的一次展览中引起西方艺术界关注,2001年被介绍到美国,目前已经被誉为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跨越多个媒介,包括动画、绘画、戏剧、雕塑、图书等等。作品内容颇具政治性,以南非的社会政治生活为背景,以殖民、种族冲突为主题,反映其所带来的痛苦、失落。 我在SF时很幸运地去看了这个展览,但停留时间太短暂,那时真希望一天都能泡在这个展览中。 政治是什么?你在william kentridge的作品中能够得到最为感性的认知。尽管这种认知的结果可能是一种毛骨悚然的绝望。 MOMA, 玛格南,尤金史密斯:Mikhael Subotzky Mikhael Subotzky出生于南非开普敦,一部有关南非监狱系统的大学毕业作品,让他收获一堆奖项,并且加入了玛格南。去年他更是盆满钵盈,被MOMA每年一度的新摄影展选中,还获得尤金史密斯纪实摄影奖。出生于1981年的这个年轻人,一下子就达到了纪实摄影领域他人梦寐以求的高度。 Yossi Milo画廊:Pieter Hugo Pieter Hugo出生于南非,作品由著名摄影画廊Yossi Milo代理。Pieter Hugo从报道摄影领域出发,扎根对非洲风情的报道,进而进军艺术界。摄影艺术圈如果历数冉冉升起的新星的话,Pieter Hugo当属一颗。 他的最新作品是反映尼日利亚商业电影制作的“Nollywood”(Hollywood,好莱坞的变形,之前还有印度的Bollywood的提法),目前正在南非画廊Michael Stevenson展出。 (…) Read more

欢迎来到WIN世界

这是一个招兵买马的帖子,不过故事要从头说起。 上周,在纽约SOHO区的一间工作室里,我见到了摄影师Hans Neleman。他的样子很像Virgin的总裁,那个总是不断折腾各种新鲜游戏的家伙 ,但工作室里的男男女女却都一个个和蔼可亲,没有丝毫文艺青年的范儿。 工作室一角 Hans是个特能说话的人,我喜欢这种人——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一直歇着。他很快速地总结了自己的摄影生涯:“我拍广告,大招牌上都是我的作品,却没有我的名字,我开始搞艺术,进了画廊,出了名,突然发现谋生是个问题,于是我又重新开始做商业摄影师。” 在商业领域已经小有成就,Hans最近再次转型,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WIN”, ( worldwide image navigation的字首缩写)。 用一句话来形容WIN——它是一个商业图片库(stock photography),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WIN的网站的印象,当时我觉得它完全没有出路,因为商业图片市场已经被两种势力垄断:上游是Getty和Corbis两个大佬,下游是Istockphoto这样的微利图片库。职业摄影师进入上游领域,业余爱好者则从微利中牟利。 但是Hans却切入了中间地带,他有很新鲜的理念,我完全被他说服了,WIN是这样的: 1,商业图片库里的照片是对各种抽象概念的视觉解说,比如“自由”,“失落”,“活力”,这些概念会用到商业广告的行销中,但旧式图片库的视觉解读方法已经显得非常老套,迫切需要革新。 2,WIN的摄影师大多都是年轻人,他们没有任何束缚,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广告的目标客户。 3,WIN有一种“当地时间”的概念。他们培育摄影师,而不是简单接纳摄影师,对一些商业摄影不发达的国家来说,摄影师缺少的不是视觉,而是商业摄影的基本概念。WIN在当地开设的培训班帮助摄影师了解商业市场。他们的网络已经铺设到秘鲁、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巴西等这些本土商业摄影师欠活跃的地区。 4,WIN把图片库变成了一种有社区感觉的“图片社”,摄影师可以借助WIN的网络互相了解和促进。 5,Hans与摄影器材厂商有着良好关系,考虑到一些欠发达地区摄影师面临的器材瓶颈,他为WIN的摄影师准备了相机和专业灯具。 6,WIN要找的摄影师其实就是Flickr中最为活跃的一群人,他们肆无忌惮地拍摄,视角完全超乎你想象。我看了一些Hans喜欢的作品,有个18岁男孩,照片拍得非常神奇。这群人拍照时的自发感觉,职业摄影师难以相比。 7,WIN为热爱摄影,有视觉天赋的“文艺小青年”们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进军商业市场。WIN和corbis和getty有供货关系,地处纽约则与各种照片买手关系熟络,同时还把一些优秀摄影师推荐给画廊。 哈,我似乎已经成了WIN的推销商…… 其实,在camp和各种私下途径里,我见过很多照片拍得很有意思的年轻人,大家一直在谈论“艺术”,然后就是叹息,WIN让我转换了思路 ——为什么不能换个思路谈“商业”,让这些新鲜人类给商业摄影也带来革新?这是WIN让我感到兴奋的原因。 Hans的WIN在中国还没有摄影师。你有兴趣参与么? 1,Hans的商业摄影概念,不是图录摄影,而就是生活中有趣,有视觉新鲜感的照片。整理一下你的照片。 2,进入商业图片库,意味着去卖你的照片,双方是利润分享,你准备好了么? 3,看一下WIN的影廊,那里的照片是不是你喜欢的。 4,点击这里,发作品给Hans,介绍你自己。 其实那天听到的最有趣的故事就是一个用傻瓜相机拍照的哥们,一直和Hans哭穷,Hans给他发了台相机,却从来都不见他用新机器,还是那台傻瓜相机。“估计他已经把相机给卖了。”Hans乐呵呵地给我讲这个故事,一点儿都不心疼。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上周连续看到几份调查报告,干脆汇总一下。 1. “读”纸媒,“看”网络 纽约一家公共关系公司对316名年龄在12到72岁的受众展开了调查,发现尽管纸媒唱衰的论调越来越响亮,但是受众的阅读习惯似乎仍然很保守,调查结果如下: 1,80%的人仍旧订阅杂志,83%的人认为日报的存存在仍然非常重要。 2,尽管受众也趋向网络阅读,但是他们仍然相信新闻更适合纸媒体,45%的人认为报刊杂志在10年内仍然会存在,但是同样也有40%的人则持怀疑态度。 3, 60%的人认为从博客上获得的信息是不可信的。 4,30%的人认为那些以新闻信息为主的网络是他们获知最新消息的主要来源,66%的人认为这些是他们当日的信息来源。 5,只有18%的人认为报纸是他们阅读新闻的第一站,但是55%的人仍然每天都会阅读报纸,53%的人还在订阅报纸。 6,当读者寻求休闲娱乐,杂志和网站则是他们的主要媒介。但只有7%的人会在网络上看他们喜欢的杂志。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了传统媒体的忠实拥趸仍然存在,受众仍然相信其对信息的权威解读地位,但其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有人认为纸媒要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是要在内容上下功夫,让纸媒成为读者去网络上进一步展开搜索的信息导航。 2.你不是一个人 美国摄影师在抱怨日子难过的时候,会从美国艺术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找到一些“安慰”,和他们境遇相同的艺术家大有人在。调查报告显示: 1,艺术家的失业率是其他有相同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员的两倍, 2008年第四季度已经达到6%,一共有大概接近13万人没有工作。 2, 艺术家的失业率可能会逐渐攀高,因为相关职位也呈减少趋势,美国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四季度,就业岗位增加了八十万个,但是艺术类的工作却缩水了七万四千个。 3, 所有类型的艺术岗位的失业率都在增加,失业率由高到低分别是:表演艺术家(8.4%),纯艺术家、艺术指导、动画师(7.1%)作家(6.6%)摄影师(6%) 4,一般来说就业岗位的糟糕状态可能要比经济的恢复要缓慢和滞后,2001年美国经济危机,直到两年后经济开始恢复的时候,艺术家的失业率才达到其最高峰(6.1%)。 3.照片买手的消费习惯 Photoshelter推出的这份2009年照片买手网站浏览习惯调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介绍,今天正好接着这个机会说一下。这份调查一共涉及到581名调查对象,来自全球各地,领域包含杂志、图书出版、广告等。 调查围绕着买手们对图片网站的偏好展开,结果如下: 1,77%的人不会去看摄影师网站的幻灯片自动展示,96%的人如果发现要先看一段介绍才能进入主页面,则心情会大大不爽。如果网站超过10秒钟才能下载,50%的人会放弃。如果超过15秒,你会失去71%的读者。 (…) Read more

Edward Hopper与美国摄影师

以下内容编译自纽约时报,下个周末我在旧金山,希望有机会能去看这个展览。 有的时候,你会发觉,似乎整个美国文化领域,都是画家Edward Hopper的疆域。 电影评论家把Hopper情绪化、忧郁的风格看做是黑色电影(noir)和希区柯克电影的舞台和背景设置的视觉源泉,文学评论家认为他充满悬疑的叙事线索在 Ernest Hemingway, Sherwood Anderson, Joyce Carol Oates, Grace Paley这些作家的作品里一脉相承,更不要说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和广告制作人员,他们都深受其影响。 但是摄影和Hoper之间的关系却很少谈及,最近Fraenkel画廊在开办30周年之际,通过一个展览和一本画册来描述这段被忽视的联系。 展览名叫 “Edward Hopper & Company”,展出作品有三张Hopper的作品,此外还有八位摄影师的照片,他们大都是画廊代理的艺术家:: Robert Adams, Diane Arbus, Harry Callahan, William Eggleston, Walker Evans, Robert (…) Read more

Man Ray和Atget

Man Ray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没有想到他和Atget还有一段交情。按说,他们两个的摄影道路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搞达达超现实主义,玩的是先锋艺术,另一个则是老实拍照,常常在纪实摄影领域被频繁提及。 Eugene Atget, Le Dome, boulevard Montparnasse, June, 1925 Man Ray, Rayograph, Hand with switch and cord 他们曾经是邻居。Man Ray不仅收藏Atget的照片,还把他的作品弄到超现实主义的官方杂志La Revolution Surrealiste的创刊号上发表,当时Atget只有一个请求:“别写我的名字”——他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直到死后才在Man Ray的助手Berenice Abbott的努力推广之下变得大红大紫。 Man Ray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摄影不是艺术》,后来他又补充说明,说他除了坚持这篇文章里的观点,还有一个新的声明,那就是《艺术不是摄影》。Man Ray在玩文字游戏,他这里所说的“摄影”,是将其当作一种材质,把摄影的肉体和魂魄完全剥离了。 这恐怕也是他和Atget惺惺相惜的原因,在他看来,这个家伙很纯粹,没有在乎过手中的器材,甚至都没有在乎过自己行为的结果。所以,当 Abbott试图给Atget冠以艺术领域的卢梭和巴尔扎克的称号,Man Ray完全不同意: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JPG归来 新年宣布停刊的JPG杂志终于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杂志和网站在粉丝的呼吁下,已经重组成为一个新的媒体公司,由私人股东投资,加上器材商Adorama的支持,使得JPG又重新启航。在重组的这个阶段,向JPG伸出橄榄枝的不乏一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比如拥有Flickr的雅虎,以及出版《摄影》的法国华榭出版集团。 Rocky Mountain News 永别 “我的心是空的” Rock Mountain的总编满叹息。 “今天,我们满是悲伤的向大家告别。我们对丹佛和科罗拉多,对这个国家和全世界的记录就此结束。”这份创刊于1859年的报纸在距离他150岁生日之前只有55天的时候,画上了句号。 报纸首页记录最后时刻到来的视频,我看得唏嘘不已。投资人宣布报纸将出售的消息的时候,记者们对这个消息毫无准备,他们只是凭着职业的敏感,拿着小本子飞速地记下所听到的句子。“我们这样做,除了震惊,同时也因为那是我们的DNA。” 这些职业的新闻人失去了阵地。 Rock Mountain的头版在屏幕上闪回,一个可爱的记者在买彩票,他说如果中奖了,就可以买下报纸,继续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最后一期Rock Mountain,封面仿佛是150年前的模样。他们说,“这里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份报纸。” 到这里去下载最后一期报纸。 安妮:树大招风 上周一个颇受关注的消息是,著名摄影师Annie Leibovitz似乎也深陷经济危机,纽约时报报道,安妮从去年秋天以来,已经两次从一家艺术抵押公司借了一千五百万美元。 安妮经济窘迫源自多重原因,去年底输了官司,房地产投资的压力,孩子的出生,爱人的去世。而回应纽约时报的采访,她的回答是:还好。 安妮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工作,最近还为名利场拍摄了奥斯卡明星。有人指出下面这张照片是PS的,你说呢?也许在这几小段视频中能够找到答案。 这么一个炫目的摄坛明星竟然也会经济危机?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引用了一句巴菲特的名言:直到大浪退去,你恐怕才知道谁是在裸泳。

我们这群拿相机的“恐怖分子”

我今天才知道,我在纽约干了那么多违法乱纪的事儿——警察叔叔对我算是网开一面。 我也突然明白为何上次一位朋友在地铁里拍照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两位警察眼神那么诡异,似乎有些蠢蠢欲动——原来,在纽约地铁里拍照是违法的。 如果你不信邪,你可能就会和Robert Taylor一样,被弄进局子里呆半天。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位老兄的倒霉经历,我发现他的遭遇完全是和体制对抗的结果。Taylor在地铁月台上拍了几张照片,警察出现在他面前,看他的ID,并且告知他地铁里不能拍照。但是Taylor本人就在交通部门工作,他太自信了,和警察嚷嚷说根本就没有这个法律,他觉得自己有备而来,掏出黑莓手机,里面就存着这条规定:只要不使用闪光灯、三脚架、反光板这些辅助设备,就可以在交通工具里拍照。 但是,Taylor很快就被拷起来带进了局子,警察叔叔说他们的法律不一样。 他们的理由是——911,是的,他们有理由怀疑这位手拿相机的人是恐怖分子,纽约地铁规定不能对着行驶的列车拍照,不能冒犯公务人员,不能扰乱站台秩序。 别觉得将摄影师等同于恐怖分子这个说法很荒谬, 下面这张海报就是在号召市民举报可疑的摄影师: 上面说:成千人都在拍照,要是你发现其中一个很奇怪怎么办?恐怖分子,假如你有所怀疑,请报告。(消息来源:这里) 这种可疑“恐怖分子”的说法,其实是把所有街头摄影师都看作了潜在恐怖分子,英国这两天就宣布了这样一条新法律:如果警察怀疑摄影师有恐怖嫌疑,就可以进行搜身和逮捕。这条法规自然遭到了摄影师的反抗。瞧瞧下面这段视频,成堆的“恐怖分子”在抗议,举着照相机对着警车狂拍,竟然还有人不知好歹和警察合影。 Photographers Rights UK from Nick Turpin on Vimeo. 我真的很纳闷,那些真正的恐怖分子究竟是如何用相机作案呢? 反正,街头摄影是越来越难做了。被摄对象不乐意——有隐私的问题。(参见这篇博客:致亲爱的被摄对象)现在竟然还威胁公共安全。我们没有生在布列松的时代,也没有长一幅Bruce Gilden‘凶恶的面孔’,我们可怎么办! 附上我搞“恐怖活动”的罪证。

长命百岁吧,艺术

我来美国之后,很起劲地跑了一圈画廊和博物馆,但最近却有些懈怠,一方面的原因是对纽约(或者哪里都一样)的“艺术名利场”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从艺术家到策展人,从评论家到画廊,这种严密的生产艺术的机制让我似乎得了强迫症,或者偷窥癖?——在观看每个展览的时候,我都禁不住去把作品和这个流水线连起来考虑,作品背后是什么?这个艺术家如何踩着其他人的尸体爬上来?在展场内外我听到的总是人们在津津乐道画廊的定价策略,甚至是八卦绯闻,比如,他和他的策展人有那个关系。。。 早上起来,发现网络上正在流传一篇《纽约时报》艺术评论员的文章:《繁荣期结束,长命百岁吧,艺术》(The Boom Is Over. Long Live the Art!)。挑着看了几段,原来叽叽歪歪的人不止我一个。 每一年,全国各地艺术院校都会涌出上千名期待成名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就是给画廊、拍卖行提供所需的零售产品。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是一群公关专家——换言之就是那些被称作评论家、策展人、编辑、出版人和职业理论家的人——这些人将适时地更新对那些作品的意义阐释。 这些专家中的很多人,或是直接或是间接,都在这个产业的生物链中获得报酬,而这则被另外一群人所控制:商人、经纪人、咨询师、银行家、律师以及在艺术贸易博览会中的那些策划人,他们浏览学校的花名册,挑选新人,决定行业走向,并且通过一种不为人知的算计,决定这些作品以何种理由而出卖。 那么,在这其中“艺术”究竟在哪里呢?是繁盛却也是枯萎,“质量合格”的油画和绘画比比皆是,它们经过正规的技术训练,紧跟时尚潮流,又有着部分的保守,也有说这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回顾。我们最终看到的是潮水般涌来的学院派绘画作品,精致的雕塑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作品以精心设置的装置作品,每一个作品都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元素:一个观点,它根植在作品内部或者是艺术家的声明中,以及一种统一的风格或者外观,仿佛摇滚乐中反复出现的主旋律。 … 文章结尾作者写道: 我希望在这个大的文化范畴里能有一个并非“正常”的土壤仍旧存在,在这里,不可预测,无法预测的事物——根本无法买卖——是主要的构成。对于我的这个想法——疯了!那些任何有一点点商业知识的人都会这么评价。 是的,就是这样,疯了。 这篇文章要看全文。抱歉我在这里断章取义。我喜欢这个题目—— 长命百岁吧,艺术——该用怎样的语气来阅读它呢?祈使的,充满希望的,哀叹的,还是,幸灾乐祸的。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