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大日子

chalsea画廊区墙上的字迹 “你不会想到,那个场景有多热闹。” “所有的画廊都在这一天开张。” 几个星期之前,朋友就在为我描述今天——纽约时间9月10日星期四,经过冷清的夏日之后,画廊打扮得花枝招展,开门迎客的盛景。秋天才是纽约艺术的热季。 那些能够在9月抢得一个展览的艺术家,大概昨夜都辗转不眠,思考的是明日的穿着打扮,举手投足,言语表情,想着该如何收住心中的张狂,同时又显得卓尔不群,盼望着能够俘获一个评论家的芳心,从而获得《纽约时报》或者《纽约客》的提点。 而那些未能在9月舞台亮相的艺术家,大概昨夜也都辗转不眠,愤愤不平地收着同僚们展览的喜报,两眼红红地准备拼下一季。 这里便是那些幸运儿的名单。 Amy Stein是其中一个,听听她的画廊老板如何谈论他们的合作: 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进入一个商业画廊,通常漫长并且困难重重。Stein则是一个温和,谦虚,坚定和聪明的艺术家。这种在专业领域内的合作就好比婚姻关系,我们经过了将近三年的“约会”,现在我可以肯定,从人的层面上,我很喜欢她。她是那种我愿意每天和她一起工作的人,是一个我信任,一个有着明朗的未来的人——为其如此,当一个成功的展览之后,我才不会变得举步维艰没有任何更优秀的作品去促销。 这段话再次证明,当一个艺术家的分裂之处在于,你的作品要有呛人的个性,你本人却又要很有亲和的“人性”。 晚上我就要去观摩艺术家的大日子,是去看人,而不是看展。不过,今日纽约妖风大作,日光暗淡,这个,这个……

再说小青年的时髦

“小青年的时髦”那篇文章略略引起一些波澜,其实这篇文章对”小青年“毫无讥讽之意,而文章所提到的他们对南戈丁的”超越“之词,真的是由衷的赞美。 此书的更多介绍,这里 让我想到再写写这个话题的是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Shoot:Photography of the Moment》,此书即是在探讨抓拍的艺术,集纳了Stephen Shore, Nan Goldin, Juergen Teller, Wolfgang Tillmans等人的作品,PDN对这本书的编辑Ken Miller做了一个访谈,话题围绕抓拍风格的发展和流行展开,让我们直接切入其中这样的一个问题: 问: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一代摄影师,他们的抓拍作品没有像老一代人那样成功? 答:有很多原因吧。一般来说粉丝们只是会记住几个名字,所以,假如你能成功钻进公共话题,那你就是人们能够记住的人。Nan Goldin 或者Juergen Teller,无疑是人们熟知的。不过我认为最终还是有年轻人可以冒出来,比如Tim Barber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或者Dash Snow也已经成为公众谈论的话题。 Dash Snow?好吧,你愿意这样进入公众话题么?吸毒,颓废,死亡。上面这个回答实在是很爽朗,它不就是在说,那些大师的出名,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们能够让 自己的名字很“出名”。因此,也请大家不要对Ryan McGinley报有太多的崇拜——要崇拜的是他的商业推广和形象塑造能力,唯有如此,他才如此幸运地成为更多的大多数的”代表“。 在那篇文章里,我要讽刺的不是小青年,而是背后那些为这些时髦文化推波助澜的商业力量,就比如那个相机,它宣扬的是:你要花很多钱去买这么个相机,然后你就可以拍出一些和这个相机一样的奇怪生活,拥有一种和那些照片里一样的生活。问题是,聪明的小青年会上当么? 所谓摄影的抓拍,老祖宗给起了个名字叫做“candid photography”:坦率,直接,毫不掩饰。但面对越来越相似的表达,我的困惑是,那真的是小青年的生活?你可以说全球化让大家都有一样的文化,所以抓拍出的照片都有着一样的面貌,不过,你也同样可以说,全球化制造出了一样的幻象,幻象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不过,关于小青年这个话题,我最近受到了一个教育。 周末去一对老夫妇家里做客,女主人提到自己从来不吃早饭。我立刻叫:“不吃早饭身体不好。”,她笑着说:“‘妈妈’,多谢你!” (…) Read more

言语

Allan C. Gilbert 德国某摄影师 “如果你去纽约,获得了一些名声,你回来之后,就会在德国画廊很好混。” 还是这个德国摄影师 你问我在Andreas Gursky,Thomas Ruff等人之后,年轻一代德国摄影师在哪里?大师们已经攀到了艺术的巅峰,年轻人嘛……。 收藏家劳伦 9月是纽约艺术的热季,看过Artfrum推荐的50个值得看的展览和评论家Jerry Salts的十个推荐之后,劳伦发现其中被关注的摄影展览乏善可陈,他由此感慨: “在当今一个更大的艺术圈子里,大多数当代摄影艺术仍然没有得到广泛认知,我们仍然在一个墙角,对着自己自说自话,没有几个人期待我们成为艺术界的领袖人物。” 附送一条有关安妮女皇(Annie Leibovitz)的消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安运动”仍然在进行。 还记得去年1416介绍过的安妮拍摄的咖啡广告么?意大利摄影师Paolo Pizzetti站出来控诉,那些照片的背景都是由他拍摄的,而自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安妮再次面对法律诉讼。事实上,那则广告出来没久,就有风声说,安妮拍照片根本就没有去意大利,于是有尖刻的人评论说: “我很困惑,她连意大利都没有去,背景照片是谁拍的,为什么连个署名都没有呢?” 注:本篇文章插图来自“1416田野调查”(姑且就叫这个名字),我在google里输入“vanity ”“art”这两个关键词,第一个跳出来的照片中选。

小青年的时髦

如果你铆着劲儿要买那个什么EP1,我觉得,咳,咳。 我发现一个事实,凡是小青年扎堆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外貌稀奇古怪的相机,所以,这款相机的促销方式,那可真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四位美女,四个超模,充分展示了年轻人唧唧歪歪特别想要的生活方式,眩酷相机已经成了必备的行头之一。跟随EP1去吧,没有这么个相机,你可千万别出门。 你可以再去英国的这个电子杂志去瞅瞅,特别注意一下这里的特写栏目。怎么?全世界的小青年都在用同样的情绪和同样的方式拍同样的东西? 恩,你们别骂我,我写这篇文章的意思是,那个,一方面,什么当代艺术中的日常生活的表达,什么私密生活,什么南戈丁,已经被小青年给“超越了”,然后呢,另一方面,假如你每天都在拍这些照片,也别把自己当作“艺术家”。

周一消息树

1,五步寻找非著名“著名”摄影师 苹果新的操作系统“雪豹”,作为产品标志的那只神气的雪豹究竟是哪位摄影师的大作?PDN网站很好奇,展开了搜寻。(如果是你会怎么找呢?) A,搜索。比如,google里设置关键词:雪豹 ,苹果,摄影师,然后回车。(失败) B,使用tineye网站。以前介绍过,这网站专门为你检索相似照片。(失败) C, 到处问。Twitter上发个消息,到处喊:谁知道雪豹的摄影师。。(失败) D,去问苹果公司。那些繁文缛节一堆,工作效率低下的办公室,唉。(失败) E, PACA OrphanSearch组织询问:该组织专门帮你找你想要使用的照片,但其操作方法竟然是最为古老的电子邮件,你写邮件去问,他们则把邮件转发给会员,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法搜索。(成功!) Tim Davis就是这张照片的作者,苹果公司从Corbis上购得了这张照片。 建议摄影师们,以后当你成为这种自己的照片满天飞,但是又没名没号的状况时,请主动出来自己爆料。 2,他是那天死亡的十个人之一 照片来源是这里 法国摄影师,纪录片导演 Christian Poveda在萨尔瓦多街头被谋杀,他正在拍摄一部反应当地黑帮的纪录片,他被四颗子弹击中头部,倒在自己的车子旁边,身边贵重的摄影器材却没有任何遗失。另一位摄影师对此评论:如果你长久徘徊在狮子的嘴边,它最终就会吃掉你。 3,Lauren Greenfield 离开了VII 这位已经在多领域:新闻摄影,艺术,广告,多媒体,纪录片开花结果的女摄影师,显然已经不能把自己再简单定义为一个著名的报道摄影图片社的摄影师了。 据悉,她会加入自己丈夫新组建的一个多平台的管理以及制作公司。 正在减肥的女人们,可以去看看Lauren的作品《Thin》,当你喊出“我要瘦!”这句口号之后,也要小心其中蕴含的危险。 4,美联社不愿意 马格南图片社的Stuart Franklin在即将开幕的荷兰 Noorderlicht摄影节上策了个展,这些反应加沙地带战乱冲突的照片来十一名为通讯社供稿的当地摄影师,但在文字说明里Stuart却对这些通讯社予以批评,我没能看到具体的文字,因为美联社已经成功迫使Stuart把自己的批评文字撤下来,这成了本届摄影节最大的新闻。而这个有关言论自由的事件自然在西方世界引起争议。(这里,这里) 美联社认为这些文字的政治立场是错误的。 (…) Read more

Camp纽约 征稿

任悦摄 我就要离开纽约了,已经开始提前进入告别的气氛,否则,到了那个时候该有多伤心。 我开始乱拍照片,包括路牌,地铁等等。收集各种“垃圾”。 麻烦你们别问我究竟什么时候回去,对北京的想念和对纽约的留恋让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在走之前,想完成这样一个事情,做一个camp的纽约别册。 恐怕没有北京那么奢侈,也许连投影仪都没有,但在我的想象中,大家可以挤挤挨挨地围着电脑聊天,那样也很好。 现在正式发起征稿,camp<纽约>邀请身美国的朋友参与,而如果又是在纽约,就可以亲临现场了。 请把照片发到这个信箱: ofpixcamp@gmail.com (我会经过选择后播放你的作品)

周末话题:如何给自己的作品定价

一直在务虚,很久没有贴务实的帖子了,昨天看到一篇比较实用的文章,谈年轻摄影师作品的定价问题,觉得值得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对于国内摄影师来说更是比较陌生。我常遇到两种态度,一种是羞羞答答觉得作品是艺术,以价格来衡量显得非常世俗,另一种总是感觉作品不能定太低的价格,会显得掉价儿。 其实,照片定价需谨慎,但也不必太过在意价格,卖照片不是卖身,那也是劳动所得——只要你不做奸商,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以下就对 Chris Rauschenberg写给年轻摄影师有关作品定价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一些摘录: 1,照片的价格可以从十美金到十万美金,当然,也有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一般来说,开始的时候都可以从一个稍微低的价格起步,随着你艺术生涯的发展,照片价格会逐渐走高。 2,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个固定尺寸的作品,它的价格是绝对不应该降低的。(当然,经济危机的出现给摄影师一个重新定价的机会和理由,如果你发现过往价格太高,这个时候可以调整) 3,价格不统一给你职业生涯的发展带来的破坏将是巨大的,比如你从一个画廊买了一张价值一万美金的作品,但是随后在一个周日跳蚤市场上发现一张同样的照片只卖一百美金,你恐怕再也不会去这间画廊,再也不会买这个摄影师的照片了。 4,由于你还没有被画廊代理,需要自己来确定作品的价格,你可以通过和其他艺术家作品的比较而确定自己的价格,了解他们在你这个阶段的时候价格是怎样的。你也可以参考那些同样没有被代理的摄影师的定价,到一些非盈利的画廊,比如大学的展厅里去看看他们的作品都如何定价。而一旦日后你与画廊签约,你的照片的价值就会在此基础上增加,因为画廊会投入人力物力积极营销你的作品。 5,作品的价格和尺寸有关系。大的尺寸自然要贵一些。但这并非意味着一定要把作品放大,你要根据自己作品的内容确定适合的尺寸。但是一般来说,你可以制作两种尺寸:价格比较能够承受的小尺寸和稍微贵一些的大尺寸。 6,你还要确定作品的限量数目。因为限量的原因,随着作品的不断出售,剩余的作品稀缺度增高,价格也会攀升。但是你要知道的是,限量也意味着,如果作品全部都流通到市场上之后,你也失去了自己作品的控制权。 7,当你开始出售自己的作品,这就意味着可能会有冒险家在你仍然一无所有的时候购买你的作品。这些收藏家便开始加入支持你的队伍,他们可能会在家里展示你的照片,炫耀自己的慧眼识英才,而你作品的价格和限量将决定了这些“冒险家”的数量。 8,站在十字路口最糟糕的选择就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你要尽可能开足马力,去做调研,敢于给自己的作品定价,如果你不是很确信,不妨把作品的价格稍微放低一些,因为低价可以上扬,而高价则没有退路。

开学日

每年7月毕业季到来时候,我穿过校园都会禁不住地伤感,而到了9月,则又是一群新鲜的面庞出现在我的面前,在这种轮回中,我的年纪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年纪却越来越小。 转眼又到了开学日。 GOOD杂志最新一期是探讨教育问题,在“照片秀”这个栏目中刊登的是摄影师 Lissa Rivera 的作品《教育之地》(Places of Education) ,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甚至盥洗室的照片,使得“教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就是我们懵懂时期呆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呢? 玛格南图片社新一期的workshop开始招生了,这次工作坊将在巴塞罗那举行,授课老师是 Antoine D’Agata, Chien-Chi Chang, Bruce Gilden, Carl De Keyzer, Mark Power and Chris Steele-Perkins,学生将分成六组在五天之中就视觉语言,摄影的认知,实践,技巧,理念发展和市场推广问题与老师展开面对面的探讨,工作坊还有一个重要的训练就是作品的编辑,学员的作品将会编辑成六本画册。申请的截稿期是十月二日,详细情况请点击这里。 最近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谈的也是读书,她长大了,这段话让我感慨颇深: 最近愈发觉得摄影跟拍照片完全是两码事,摄影作品是一个人思想、感受、认知力的综合体现,甚至可以反应一个人的价值观、性格(缺陷)和生活方式,而拍照只不过是在不经意间泄露了这些“秘密”,所以我觉得现在真正制约我进步的是缺乏成熟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我最近参加了一些文化沙龙,有意跟知识分子们靠近,看看这些智慧的大脑在思考些什么。这种靠近确实带给我一些撞击,我开始着迷于文字散发的理性力量,认同这种严谨的表达方式有它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有点要弃影从文的意思,也唤起了“我要读书”的冲动。

秘境

昨天我翻到了一本怪书:《新与旧》(New and Used),里面的文字多于照片, 而照片的内容则是旧书店,书架,书的封面等等。 看这本书的时候,图书馆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异常兴奋,以至于根本不能读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处于一个神庙里面,想想看,一排排的书架上,有多少人在试图和你对话?《新与旧》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叫做:秘密博物馆(The Secret Museum),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此时,我变得非常渺小”。去一个秘境朝拜,这恐怕就是我每次迈进图书馆的心情, 但说来有些羞耻,在图书馆里我常常不能静心读书。暑假图书馆通常是空的,我喜欢占一大张桌子,四周的书架偶尔会发出的吱吱的声响,仿佛图书耐不住寂寞要跳出来;但我不想按图索骥读书,我就那么闭着眼睛从书架上抽取图书。更多时候,我就这么陶醉在这样一个事实里:“天呢,我在图书馆里”。然后,我会在这个事实里呆坐很久。 这本书还有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是一个不存在的图书馆the interstitial library制作的有关图书馆的问答: 什么是图书馆? what is a library 书是什么? what is a book 读者是什么? what is a reader 你不要以惯有的思路来回答这几个问题,我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在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问答:下面这几个选项哪个可以被定义为“书”? 1,一个拉链,一个夹住一根头发的拉链 2,一卷手纸,一张手纸,里面有一个画出来的唇印,同样一张手纸被水冲走了 3,一个动物的尸体,上面盖着紫色的印章,一块从这个动物尸体上切割下的肉,放在磅秤上。 (…) Read more

我有钱

中餐馆饭后赠送的幸运饼干,里面的幸运纸条,通常都没有任何惊喜,唯有一次是例外,那个条条现在在我的钱包,上面写着:“我有钱, wo you qian”。我试图把它送给一个家伙,后来觉得不妥,还是自己个儿留着。 我有钱!——令人心惊胆寒的一句发言,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经济危机时刻,这样一句话说出,该是多么的豪情万丈。 一, 最近接连看到几条“有钱”的消息。《金融时报》就要出版一本新的杂志,这本将于十月上市的季刊名字就叫做《有钱》(wealth,请 原谅我翻译成这样一个恶俗的名字,权当我有着仇富的心态),这本杂志的目标读者是家产在一百六十五万美元以上的有钱人,涉及的话题是投资理财,富豪们的财 富游戏显然并非我等所能想象,比如投资威士忌,艺术,手表,等等。 有人拿最近刚刚倒下的另一本给有钱人看的杂志《Portfolio》来质疑这样一本新的有钱杂志的诞生,但另一个事实是,当年《财富》(fortune)出版的年月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越是危机,越能激发人们对财富的梦想? 二, 另一个有钱的故事也许给当下不景气的新闻报道注入一些兴奋剂,一家非盈利机构和纽约时报联合推出了一个关于新奥尔良飓风的深度调查报道,回顾了当时城中医疗中心的医生们在危机时刻的尴尬选择,医生为危重病人实施安乐死,如今面临谋杀的指控。这则报道动用的经费是四十万美元。 四十万,这个有些骇人的数字与这个有些骇人的长篇报道——网络上的故事长达18页,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钱的关心,仍然超过了对这个调查性报道本身的关注。 我好奇并且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大成本制作,照片部分只是请了玛格南的Paolo Pellegrin,却没有弄个带动态和声响的多媒体。 三, 我想把那个“有钱的纸条”送人,没有任何坏心眼。我脑海里始终停留着那样一幕,在地铁里看到的,一个刚刚得到新玩具的孩子,不断摩挲着自己的礼物,后来他轻轻摇了摇父亲的膝盖,他们没有说任何话,就是那么对视一笑。 财富可以成就梦想,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有钱没有什么不好,就是不要太有钱,更不要为了钱过活。(切,切,又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周一消息树

我们自己的世界 最近的打算是,不定期地介绍国内年轻摄影师的动向,思考,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想做这个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写博客的动力和目标在不断发生改变。事实上,我在博客上“浪费”的时间实在惊人,有不少好友都建议我别写了,在他们看来,放弃这种快速的写作让自己安静下来,对我而言或许会更好。我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但写博客件事,我却特别固执。 这几天,纽约的天气由阴转晴,此时,有些微风,我窗外那棵大树,叶子彼此在风的吹拂下相互碰撞发出呼啦呼啦的声音,颇是好听。“互联网”,多么美妙的名字,网络对我的魅力从一开始都现在都没有改变——互联与应和,让小的声音,变大,被更多人听到。 所以,还是应该来做这件事情:寻找看似微小的事物,传递它们,分享,并与更多的人一同合唱。 1,展览:沈木槿 沈木槿在奇遇花园的个展和camp5同时开幕,展览的名字叫做《西北偏西》,她知道大家肯定要问她这个问题:你究竟在拍什么?所以展览前言第一句话便是: “西北偏西,要说什么呢?”但木槿并没有给观者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组很个人化的生活碎片,她的视角很私人,视线却在公共空间,这是她的照片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我还喜欢她拍照片时的那种鲁莽甚至可以说是“笨拙”,这是在所谓职业摄影师身上所看不到的。但是如果让我选照片,恐怕还要大刀阔斧地砍掉很多。 沈木槿摄 2,感受:新媒体的冲击 沈伯韩在听了多媒体“教主”Media Storm的创始人 Brian Storm 的讲座之后,写了一篇很有料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去围观。 Brian的多媒体风暴终于刮到了中国,而此时距离他自己接触新媒体已经过了十年。十年前,他在msnbc创办了每周照片栏目,这个可以让读者投票选择自己喜爱的照片,以及后来他发明的给照片加音乐放映的方式,不但将他自己拽入了多媒体世界,同时也为摄影在网络时代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尽管新闻摄影的未来是否真的属于“多媒体”依旧是一个不确定的答案,但教主Brian仍然功不可没,他为处于转型期的新闻摄影带来曙光,让从业人员都去积极思考解决方案。 到这里去看MSNBC10年精华照片。 3,读书 : ICP的中国学员 我最近又迎来了一位新朋友,白白参加了国际摄影中心(ICP)为期一年的纪实摄影项目也来到了纽约,她恐怕是ICP这个项目第一个中国学员。我很想知道她的同学都是谁,在报道摄影的艰难时刻,还有哪些年轻人,怎样的年轻人仍旧关注这个领域。等到白白安顿下来,我再拉她聊天吧。

camp5 观片心得(1)

你说,观片是去看什么的呢? 要我说,不是去挑剔,不是谈论艺术,也绝对不是谈论技法水平。 你们骂我了,那叫我们去看什么?嘿嘿,我只有以傻笑应对。 趁着感觉还算新鲜,我把几位作者的照片选几张贴出来,附上链接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如果你想说的话,就说两句。 一, 低烧  《深圳》 我希望把近年来在深圳拍到的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展示出来,让人在回首中有一个给深圳作参照的机会,让被遗忘的东西重新以其自身的重量显现出活力.城市有可能是常态的,但也有可能是非常态的,或者说,我试图从常态的城市中寻找非常态的元素,也可以是,从非常态的城市中找寻常态的城市,这是我自已给深圳这座城市的素描,也是某种不自觉的写照. 作者博客:http://www.colordance.org/

camp5 观片心得(2)

(二) 陈智能 《后门》 以前没有自己的房子,我一直选择租住在15分钟可步行至单位的地段,与城市公共交通很疏离,尤其与上下班高峰的巴士绝缘。2008年迷上在夜幕中,停步于公交车的后门前观望相互推挤的人们。为了回家,他们合谋让平时自觉遵守的“前门上,后门下”的规定在此时彻底失效,“后门”成为上车人及下车人争先恐后的肉搏场,他们可以接受两元车资换来只有抓牢扶手才能保住的立足之地,他们允许陌生人的鼻腔贴近自己的耳边喘息,他们愿意容忍同性或异性的汗液渗透自己的衣服,沾粘身体发肤。今年我购房了,家在半小时车程外,每天下班,我都要挤上一辆公共巴士,从后门,像他们。 作者博客:http://infoto.blogbus.com/

camp5观片心得(4)

晓晓 《温州》 我十年前从温州移民来荷兰,对陌生环境和语言的不适应让我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直到三年前找到摄影,我终于找到一种语言可以表达自己。我也终于可以回家回温州。这是我十年来第二次回去,这是一场寻根之旅,是我的童年里记忆里的温州。是乡愁+不确定的未来。 作者网站:www.xiaoxiaoxu.com 另外,美国Hey hot shot网站博客也介绍了晓晓的作品:点击这里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