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纽约

前段时间张罗的camp纽约活动终于要开幕喽。

时间定在本月17日,下午两点开始。因为在朋友的家里,地方有限,请邮件预约一下吧。(ofpixcamp@gmail.com )

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节目单。这次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主要准备了一些讨论的话题,都是我最近比较感兴趣的,正好也和此次camp播放的照片很契合。

单元一:学院派?

这个单元将放映五位在美国学摄影的朋友的作品。美国的学院教育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端,摄影(摄影的历史)成为大学和学院里深度研讨的对象。摄影也进入艺术世界成为一个严肃的参与者。1960年之前,学校里的老师往往因为他们的摄影实践能力而受雇,但是到了70年代,他们必须有MFA学位。当时博物馆的策展人也偏好有学院派背景的摄影师,使得他们在各种展览中频繁出现,获得极大的曝光率,到了 1982年,根据美国摄影教育学会的统计,59个学校有摄影本科教育。

我们将在这个单元探讨这样一些话题:摄影“学院派”的内涵是什么,它如何成为推动摄影成为纯艺术的动力,又存在怎样的束缚。

放映名单:

曾翰  《酷山水》

沈玮 《中国情节》

王博  《无题》

廖逸君  《Experimental Relationship》

杨文洁 《水岸线》

单元二:类型学?

这个单元的放映作品都来自camp的投稿。并列式结构的摄影表达方式成为最近摄影师频繁采用的方式,这是网络时代带来的思维方式?(无休止跳出的新窗口,世界的平行发展,超链接)Edward Ruscha、Bernd and Hilla Becher,Eugene  Atget似乎都在以分类的方式展现外在世界,他们的作品内涵是否相同。

放映名单

占有兵  《拍照的瞬间》

屠春        《窗》

徐蓝        《似曾相识》

赵国敏    《乡村档案》

屠春 作品  《窗》

单元三:刻板印象?

这个单元的作品来自一些小小的误读,由于没有特别说明,一些朋友以为camp纽约是放映在纽约拍摄的作品。他们的照片都是在纽约短期旅行期间所拍摄。我们通过刻板印象认知事物,它是人类面对大量的信息,不得不采用的一种简化的信息处理方法,西方人头脑里的中国异域情调是一种”刻板印象“,而中国人看西方也遵循某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否是摄影师看世界的敌人?

放映名单:乐宜 王宏宁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Pingback: 1416教室 » camp纽约

  2. 刻板印象来自英文单词stereotype吧?直译为刻板印象意思有点窄哦,哈哈~

    ps,to project.thedragon,我现在在英国学photojournalism。。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