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如何阅读照片(续)

photo camp12观片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我还写了一篇叫做“如何阅读照片”的小文,诉说了对看照片这个问题存在的一些烦恼。今天,再发一篇摄影师沈伯韩的文章《从几张照片说起》,希望我们能够借此机会展开一个关于“如何阅读照片”的小型研讨。

这篇博客文章已经被嗡嗡嗡地各处转载,沈伯韩是camp12 A场地的主持人,我没有参加这场讨论。这篇文章介绍了他那个场地的一位老外对于雷照片的一些解读。我也看到了大家的一些反应,有各种不同意见。

征得他的同意,把这篇博文转载这里,并附上我的一些看法。

如何阅读照片

Read Photos From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沈伯韩

于雷的《家园》格外吸引我,因为他拍摄的是我的家乡新疆,但又是我所不熟悉的那部分新疆。作者在简介里这样写道:

拍摄这组专题源自我对拍摄对象的认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认同和向往。我刻意挑选了一些远离城市生活的喧嚣,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依旧维持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新疆土著民族作为拍摄对象(新疆有13个主体民族、43个世居民族,我把它们看作一体)。

18年的记者生涯使我有机会深入他们的生活,也就对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喜欢他们恬淡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的欲求也就没有那些无中生有的烦恼;我羡慕他们和自然万物如此亲近,像亲人一样彼此尊重、相互给予。虽然他们生活在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但正因为物质相对匮乏而有着更细腻、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类共有的高贵的品质:坚忍、爱心,还有敬畏、顺应自然之心。我想我们失去的正是他们坚守的,他们为我们着坚守心灵家园。这就是我拍摄这组专题的初衷。专题拍摄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也许再有一年,也许在未来的很多年就拍这一个专题。

照片放映完,大家开始讨论。有一个外国朋友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摘录在这里:

“画面中间有一个十字架,象征着基督教,而周围都是穆斯林,由此产生了两种宗教之间的张力。而拥有这两种信仰的人们在很长时间内,都在不停地争斗。”


“画面中间的男人高大,象征着某种权威,而飘起来的围巾就像人的手臂,要给对面的女孩一记耳光。这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穆斯林世界的男女地位。”后来经其他观众提醒,他意识到画面中间的是个女人。“这依然象征着年长者与年幼者之间的地位差别。”他解释道。


“画面中间的女性手臂姿势很放松,摄影师抓取的瞬间很独特,看起来像圣母玛利亚。”

我不知道他对于照片的这种基于宗教的观看和解读方式在西方观众中是普遍情况,还是某种个例。这名外国朋友的观点所体现出的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令 人紧张。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们接受和理解视觉信息的某种途径,或者说是机制——人们总是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经验出发去阐释来自其他文化世界的视觉符号 和信息,随着人的知识和经历的增长,这种对既有文化和知识体系的依赖强度有可能会减弱,并对之前形成的印象、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以达到更大范围或更 深层次的理解;但也有可能相反,误解、误读会进一步加深。我开始怀疑,那些来自穆斯林世界的影像,究竟会给西方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观看体验?究竟会被怎样阐 释和阅读?误读会给穆斯林世界带来何种伤害?

对于中国的影像,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尤其是1949之后的影像信息,有可能在观看和解读过程中被赋予更多额外的政治意义和标签,从而造成歧义。那 么在向西方观众传播影像信息时,如何能保证信息最大程度地不被误读?是一味地迎合西方观众的文化传统和观看习惯?还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的文化特色?总是 听人说,影像是意识形态最淡、最容易达到传播效果的一种信息形式,但我对此仍持保留意见。高层次的、跨越文化鸿沟的影像传播,依然是复杂而困难的。

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这种看照片的方法,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接触到的很多老外或多或少都是这样看照片:先是对照片的细节关注,随后会在照片的视觉形态的基础上,解读其可能的隐喻。

这种方式起初让我觉得很惊讶,甚至是别扭,感觉有些掉书袋的感觉。后来,我参加了一些工作坊,旁听了美国大学的摄影课,到博物馆里看了他们面对公众的艺术鉴赏课,我发现这是西方美学教育的一个成果,这种方式把理性的东西(基本的形式语言)和感性的东西(对形式语言内涵的个人理解)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并可以交流言说的读图方式。

老外从宗教隐喻角度看照片,这的确是文化背景的问题。瓦尔特阿贝尔(Walter  Abell)在《艺术史中的集体梦想》一书中对艺术史的研究问题分成六大传统:

  • 1,圣像学传统,注重研究艺术题材与其自然或文学渊源,认为此乃理解艺术的基础
  • 2,传记决定论传统,主要侧重研究艺术家的人格
  • 3,历史决定论传统,重在研究文明与环境条件等因素
  • 4,审美唯物论传统,主要从理解艺术的目的出发研究材料,技巧和功能等
  • 5,审美目的传统论,与先天心理学上的艺术意志这一思想相关,在不同时代与种族中探寻独特有别的表现方式
  • 6,纯粹可见传统论,通过研究造型艺术的部分与整体组织结构来解释艺术作品

此外另一位学者阿克尔曼(James Ackerman)还提出了7,风格批评传统,指的是通过探索艺术作品中相对稳定但是因时而变的特征与关系,从而赋予艺术史一种结构。(以上,参见《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

这七点都试图在理性框架里把握和分析艺术,寻找一种路径,大家在各种艺术评论文章里或多或少都会看到这些分析思路的影子。现在着重谈谈第一种:圣像学传统。

尽管读图者并非一个艺术史学者,他的读图方式也许可以归为“圣像学”的传统,它被放在第一位,因为大量西方艺术的创作源泉原本出自于此。艺术史研究者霍利(Michael Ann Holly)谈到:“当某人经过我向我脱帽致意,我只限于注意所涉及到的对象,(即一顶礼帽与一位绅士),但用此方法来观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那就会就事论事,只能看到围坐在餐桌旁边的十三个人。”

不知道有多少美国普通民众的美育是从《最后的晚餐》开始的,宗教圣地,建筑,雕塑……它们最容易被人把握的形式都以艺术品的形态出现,但仅仅从艺术的外在形式来把握它们是不够的,圣像学渊源的流行就不足为奇了。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这些解读方式对我们恐怕会非常陌生,这也许就是文化隔阂。举个通俗的例子,我的一位朋友去美国学摄影,他最初的习作拍摄了一棵大树旁边有几棵小草,他认为这个图像的隐喻非常清楚,但老师同学全部都摸不到头脑。“小草”的隐喻(“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们谁不知道,在西方文化里却是一个不存在的象征。

我们一直在谈读图,恐怕有些不公平的是,作者本人于雷可能根本插不上话,即使他站出来说,不是,不是,我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恐怕也无济于事。霍利谈到圣像学的时候也提到:这涉及另外一种解读作品的方式,认为作品可能包含潜在的意义,这种意义会超出作者原想表达的东西,在这一层次上,需要根据基本的文化原理来分析意义。

说到文化原理,让一个西方人来解读东方文化的作品,必然存在其无法让东方观众接受的地方,不过,我还是希望我们对这个案例的讨论,不要将重点放在他说的对不对这个问题上(对此我也持保留意见),大概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觉得他的解读“荒谬”,荒谬什么呢?是解读方式荒谬,不能这样看照片?我希望大家说说这些方面的看法,至于他话题里的那个“宗教问题”,恐怕不是在我们在这里这里能够讨论清楚的。

如何解读照片,是一个在博弈中前行的话题,当对摄影的讨论从“语言”到“言语”,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另一方面,和艺术能不能教育一样,这根本无法得出简单的答案,背后是人类如何认知自己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驯化自己,还是就让一切都归于玄学,服从感性?

Comments (45) Write a comment

  1. 中国的影像史就是一部献媚史,向政治献媚、向西方献媚、向资本献媚。听作者小资式的阐述、听老外扯蛋、听社会主义新文艺的发展方向。

    Reply

  2. 解释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艺术作品的解释引发观者的联想可能会突破作者创作的初衷。《唐宋词十七讲》的作者叶先生有过精妙的阐述。

    Reply

  3. 他的读隐喻的方法是错误的。从照片看隐喻是可以的,但是要从事实产生隐喻,而不是视觉符号形象产生隐喻。如果用视觉符号来看隐喻,就脱离了事实,脱离了事实,要摄影干嘛?要现实干嘛?

    例如十字架,电线杆就不是十字架,你往那里想有什么用?根本不是事实。瞎想。但如果真的立着一个十字架,那么这个十字架在穆斯林中间产生什么样的真实情绪影响,摄影师可以拍它和穆斯林产生的关系,从而隐喻整个宗教状况。

    那个围巾也是,就一阵风嘛,你偏说是一巴掌。要隐喻男女,长辈之间的关系,可以真实地从他们发生的事实出发。

    我不相信大部分外国人都这么荒谬绝伦,陈词滥调。

    Reply

    • 要证明作者的解读是错误也许很容易,不过,我觉得这样讨论还是有一点点偏。因为他解读出来的结果是无法讨论的,不同的人完全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样的讨论会无休无止。而且一个工具或者方法被使用得浅薄或者生硬,也不能归咎于工具本身。

      关于从宗教角度出发的解读,在西方文化里很常见,比如,这是苏姗桑塔格在其关于他人的痛苦中的论述:
      整个西方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一直通过宗教论述来理解苦难。在某些战时或灾难时期的照片中感受基督教图像材料的搏动并不是一种滥情式投射。尤金史密斯镜头里一位水俣市妇女怀中抱着畸形失明耳聋的女儿,很容易使人发现《圣母怜子图》的轮廓特征,唐麦卡林若干越南美军濒死的照片,也很容易使人想起《耶稣降下十字架》的构图……

      你能详细说说你这里阐述的“事实产生隐喻”的含义么,我对你这个看法很感兴趣。 [:Bow:]

      我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开放一些。

      Reply

      • 我觉得图像和宗教场景(或者其他人们熟悉的场景)相像的确可以引发感情,但是不一定能提升到“隐喻”“象征”的程度,要“喻”,就要有一个方面的相似性,单纯“形象”“符号”相似是不够的,它们可以随意地出现。

        我举一个行为艺术上的隐喻的例子。博伊斯用一把刀割伤自己手指,然后用纱布包裹了刀而不是自己的手指。刀、手指、纱布,所代表的东西就相对清晰,因为他们发生了真实的事情,通过事情,它们在其中所处的关系,角色就能确定下来。

        而前文中照片中的电线杆子和穆斯林真的发生关系了么?发生事情了么?角色清晰么?没有。所以要说他们之间的隐喻就很牵强。

        Reply

      • 苏珊桑塔格的意思是:西方摄影师有意无意的选择和宗教画面相似的画面来传达苦难感。

        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纪实摄影师应该做什么呢?

        我认为纪实摄影师应该获得更不同更多元的影像,给世界一个多元的面目,而不是成为约定俗成的宗教式画面的附庸。无论你受什么教育,东方还是西方。

        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观看者应该怎么看图呢?

        我认为观看者虽然能从自己熟悉的图像范式中获得特定舒适性,但还应质疑事实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另一种事实,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否被图像范式错误地解释。应更主动和开放地看待世界。

        因为如果当我们只看那些符合熟悉的图像范式才能感动,才接受之理解之,那么也就意味我们排除了对不熟悉的图像的重视性,排出了异类的真相,那么对世界的看法将单一化。

        如果那样,钱云会死得不那么有宗教感,人们将对他比较无视,这岂不是很残酷?

        Reply

        • 同意你说的观点,不过我觉得这里其实有一个常识:当我们在讨论用一种范式(方法,可能)来解读照片的时候,本身就并非将之绝对化,而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遍方法来把握。我们应该清楚,这都是处在一个变量中的方式。

          还有,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说的是读图方式,而不是拍摄。这些解析方法并不适用于作品的拍摄。苏姗桑塔格提到的宗教气氛,也是她个人从图片中解析出来的,她没有说这是摄影师本人的意思,而且那段话之后的文字是,当下一些年轻人已经不能把握这种宗教意味了。

          我学识不够丰富,但我想在西方绘画史,和对经典绘画作品的解读过程中,宗教是不可或缺的途径,这多少会影响人们对艺术品的观看。圣母的姿态,美感,是经典艺术积累下来范式,对类似姿态的欣赏赞叹和共鸣,这一审美是非常自然的。

          只是,上面说的都更侧重广义的艺术范畴,放到摄影这个媒介里,应该如何读取,我对之有些兴趣,希望能够听到更多见解。

          你所说的“事实”是不是更特指读者对摄影媒介审美的需求呢?

          另外呢,我觉得网络实在不利于交流观点。它好的地方在于可以摆事实,我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故事都放出来。这样每个人都能得到更多。而具体的交流可以当面谈,否则就只能看着乱糟糟,心里干着急了。

          Reply

          • 1,在对西方绘画的解读中,我们通过解读是希望了解什么?是希望了解艺术家(画家)本人的思想、技法,或者当时的文化思潮,从这方面宗教的确是一个角度,因为直到文艺复兴前宗教都是西方绘画的主要主题。要注意的是,宗教画面全部来自于人们的想像,而不是现实。

            2,关于拍摄和读图,一些摄影师受到的宗教画面影响较多,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拍摄类似的画面,而宗教视觉感强的读者也会不自觉地倾向于欣赏和宗教画面类似的摄影画面。这的确如你所说,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审美现象。(不但对于宗教图像是这样,对于主流图像范式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例如文革时期的宣传的主流照片让人们接受,而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让当时的许多人不能接受)。

            3,关于你所说的应该怎么读图,是有不同的方式。但对于宗教画面或主流图像范式,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它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选择(无论是观看还是拍摄),那就要警惕这样的画面,因为现实并不是范式。

            4,我说的“事实的隐喻”并非人们对摄影媒介的审美需求,是说如果我们想从摄影隐喻什么,更应该从“事实”角度,或者说“发生了什么”的角度,而不是单凭“视觉符号”任意解读。视觉符号可以随意摆放和解读,例如第一个画面没有十字架,就算有十字架怎么说明是两种文化的“争斗”而不是“和谐共处”呢?
            对于纪实摄影媒介以外的媒介,例如绘画,行为艺术,摆拍的摄影,也是通过“事”(也许不是事实)隐喻来的有效。事”中,有作用和反作用,有关系存在。

          • 宗教或主流图像范式的可以利用的地方是我们可以在其中恶搞,使坏。破话它们的构建。

            而试图依旧依赖它们的传统感动人们的方法不是优质的,因为它们建立在空洞,僵化之上。终将会破产。

            Matrix看过吧,有人喜欢在残酷的现实世界,有人喜欢那个虚伪构建的世界。

          • 嘿嘿,多谢你的话。(敲字花了不少时间吧,昨天我留言,竟然弄了四十分钟,嗷嗷。。。当读者不容易哇。)
            春节回家顺利。回头有时间面聊哇。 [:Admire:]

  4. 那个树边草也不是什么好隐喻,借助于一首歌,谁能看个树边草就能想起这首歌呢?

    Reply

    •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语文教育带给你我这样树边草,荔枝蜜式样的对生活的解读太多了。更多则在无形中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模式。

      Reply

      • 我觉得你们都想多了,这哥们拍得时候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乱拍。没啥意义

        Reply

  5. 太逗了!

    我刚想着,视觉符号的隐喻挺适合图片库的,那种概念图片,那种配财经杂志用的。思路到此结束。

    后来,我去搜索了一下,想知道他是谁,是不是啥学者,策展人啥的,一搜发现,这个哥们儿居然就是拍概念图片的,哈哈哈哈! [:Automan:]

    Reply

    • 嗯,在camp上我们在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平等交流,不分出身,来路,他说这些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知道多或者有恶意等等,这是他的想法。我贴这个帖子也不是想讨论他个人的观点,而是想讨论更广泛的读图方法和差异等。

      你上面提到的那个概念图片的概念化,很有启发,“配财经杂志用的”这个比较一阵见血,这种工作可能会真的限制读图人的思路,对图片产生一些比较生硬的读解。

      Reply

  6. 他们先是作为一个个体,继而是一个群体存在于一个特殊地域(说它特殊是因为这里充满矛盾,世界第二高峰与世界第二地底并存,第二寒极与火焰山,沙漠和绿洲,极度干旱与丰沛的固体水源,。。。。。。),这些都是我拍摄这组照片的大背景。也是令我着迷之处。说到各种宗教的冲突,在此还形成了一个更大产物——各种宗教文化混合而形成的犍陀罗文化,这些在克孜尔千佛洞里都有所反映

    Reply

  7. 你们有没有问那个老外的教育背景、专业、经历是怎样的?

    所谓艺术不过是作者与观者之间交流心灵的语言,但这是要建立在双方有近似会话逻辑的基础上。不说老外了,走出咖啡馆随便拽个人,他对那些照片的解读也不是你们期望中的。只不过路边大妈的不同解读你们已经熟悉了就无视了,老外的不同以前没见过觉得新鲜罢了。

    话又说回来,走艺术路线里的又有多少人,拍照时心里就在想着如何让我这张照片便于让13亿人民中的大多数解读且兼具艺术范儿的?

    Reply

  8. 这组是典型的先乱七八糟拍一气,然后回家看片了再回头来解释,照片里都有些啥意思。我敢说,这哥们在拍照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在那里乱拍。后面的所谓什么宗教,他在拍摄的时候肯定没想过。鄙视这种所谓的读图方式。

    Reply

  9. 拍图的人拍的时候啥都没想,结果看图的人想多了,也许,这些照片如果是我拍的,估计就没人费这个心思,看看图里是否有宗教啥的,什么男人扇女人耳光,荒谬。估计大家都觉得,这拍得啥烂玩意。就算我去忽悠也没人信。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呢?

    Reply

    • 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拍摄的层面,摄影师的想法在上面也有。而我们主要是在讨论读取的方面,某些程度上是有些脱离摄影者的意见的,在传播中这也是经常发生的情况。

      这个外国人的读解在这里呈现,不是当作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可以对之评判,但是并非一定要判断他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他看到的,不是我们看到的。

      你在下面也提到了你阅读图片的主要方式是从一种轻松心态的方式来读,我觉得这个信息就很重要。 [:Automan:] 另外,你提到作者的乱拍,看样子你读图的方式是从整体阅读的,不知道这种猜测是否准确。

      呵呵,看你留了好几条发言,我也就多说了几句。

      Reply

  10. 如何避免过度解读?对作品的联想和意会如何表达?还是人的本性作怪,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Reply

    •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过度解读)的情况并非时常出现的,我把这个例子拿出来可能就有些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我们的生活是理性和感性,简单和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有些时候钻牛角尖,可能是为了下一次仅仅从直觉就能将其把握而准备的。

      Reply

  11. 我觉得,别把摄影捧这么高,无非就是记录了一些影像而已,没别的。大家用轻松心态去看,我觉得是最好的。别动不动就上升到社会责任,宗教,人性这些东西上,真的没那么高深,摄影也承载不了这些。

    Reply

    • 这并非是对摄影捧得高,这个讨论是开放的,不是为了将之深奥化,甚至是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在藉由这个案例分析阅读的多种可能,因为我们在对任何一个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本来就有着多种多样的读取方式,不可能对之有统一的答案,摄影也一样。所以这里只是把摄影当作一个普通的传播媒介做一些分析。当然,你说的轻松阅读也是一种心态,但是也不能替代一切阅读的方式,包括照片。

      Reply

  12. 首先我認為別人用隱喻的方式解讀這批照片,
    作者自己也要負責任。
    那種故意的光影調性,
    一開始就暗示別人有隱喻。

    其次我個人對於這批照片的編排次序是大有疑問。
    我認為太亂跳。不管這樣排列放出是刻意的還是無意的,
    在個人看來這樣亂跳的結果會造成:
    讀者必須要朝因為難以理解所以內有迷語和解迷的方向去讀。

    Reply

    • 作者要阐明语境,减少观看者对照片的“误读”,是挺重要的。
      在这方面我也要负责任,因为说到图片编辑,这组照片我略微编辑了一下。说略微,情况是这样的,摄影师提交的照片数量很多,我们的空间有限,我筛选的时候去掉了大量摄影师拍摄街头小孩的照片,因为根据他的专题阐释,他还是希望更为全面地介绍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孩子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且在镜头面前都很活跃,我觉得这些照片不是读者最想知道的。对于剩下的照片,因为作者也没有具体的拍摄指向,或者是地点,或者是时间,所以我只是根据画面本身的视觉节奏调整了一个顺序。
      现在看来,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应该更加慎重一些。所以上面有个朋友说“乱拍”,包括我这种“乱编”,批评都是有道理的。希望摄影师也能就此再仔细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Reply

  13. 看这个贴子,我一下子和这两天看到的一个BBC做的关于耶稣圣像在西方流传演绎的专题片吻合起来。
    个人做一个武断的推断,由于基督教在西方的影响广泛而深入(《最后的晚餐》这幅画在西方社会影响超出我们的一般想象),就像当今的土地财政之于政府官员一样,在看到一幅作品,下意识的就会用《圣经》中的某个坐标系作为参照进行判断,有点概念先行,而不是图片本来有哪些元素;就像政府官员看到一块土地,他们往往第一判断是能卖多少钱一样,而不是这块地上的百姓如何如何。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对某位中国艺术家(摄影家、导演)的作品在西方突然走红感到惊异,实际上都离不开西方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作为底色,尽管有变奏有演绎,但万变不离其宗。吕楠的作品在西方深受认可,吴家林也是,但雍和就很难。
    哈哈,瞎比喻了 [:-_-b:] [:-_-b:]

    Reply

  14. 好像不一定记得准,上海是不是有一个拍社会纪实比较有名的记者叫雍和来着 [:-_-b:]

    Reply

  15. 想太多了 想太了 。。。。
    真得中国观者给摄影师赋予太多得东西了 。。。
    事情很简单,一个东西 出现再摄影师眼前,他仅仅是按照自己得潜意识构图 曝光 ,按了快门 ,按照自己得感觉记录了。。。。

    越来越觉得带有意义得摄影师 ,出来得片 我看得越累,意义越崇高 ,片越累 越lan。。。 [:Wakeup:]

    Reply

  16. 我觉得看片 ,尤其是阅读道很自我得地步得时候 ,一定是”我 觉得。。。。。“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摄影师得瞬间得。

    现在我看越是瞬间截取 且图像已经脱离了仅仅记录事情本体得人文片 ,我之在乎图片得氛围,我一点都不去想啥事情本身得意义 。事件本身得含义 。。。爱啥啥,和读者有关系吗 ?摄影师当时都不想记录本体呢。 [:Bow:]

    Reply

    • suli怎么翻到了这篇文章里去了呢?你老是“不合时宜”地出现——噢噢,绝对不是批评~

      你应该来我们的camp现场看看嘛。这种读图交流虽然也许无解,但是也有思想的碰撞。

      其实这些对读图的讨论,在我看来,前提并非是对“指导拍摄好照片的讨论”,应该是藉由照片这个媒介生发的另一重阅读。可能真的和摄影师无关,和拍照无关。我认为,这样讨论应该也很有意思。但遗憾的是,因为我们惯有的思维以及视野,甚至是阅读习惯,总是会将我们拉回到所谓好照片,拍好照片这样的话题中,那确实如同你上面说的,就有些想太多,赋予太多了。

      Reply

      • 下次我不出差我就参加camp。其实我挺怕讨论得,关系不到自己内心感觉的事情,我难于坚持自己。

        看片很简单 ,自己觉得好看就行 ,这个 “好”涵盖了很多 。但是绝对是伴随阅历和拍摄经验的增长 ,是越来越轻松的,“好”的意义越来越纯粹和利索了。

        拍摄更是如此 ,我猜想不用评论里那么多的意义,只需一半,拍摄者在现场绝对拍不出这样的片子了 。
        拍摄好片也很简单, 自己那瞬间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召唤就完了 ,片子真正的好不好不重要 ,是“自己”拍的就ok 了 。

        一个好的图片 边边角角的构图里都有情绪的 传递,但是这绝对不是理性分析出来的,绝对是摄影师瞬间凭借自己的直觉捕捉的。
        摄影千万别累(就算摄影师做的是人文行业的摄影),摄影千万别说是艺术(就算摄影师从事的是观念摄影)。 [:^^2:]

        Reply

        • 呵呵,我也挺害怕讨论的。这真的要看讨论的态度,和对待被讨论的态度。

          你说的干摄影千万别累,我觉得应该加一个时间限制,应该特指真正拍摄的那些时刻,那些时刻应该是忘我的。之前,之后,另说了(你不想累都不成,哈哈。)

          Reply

  17. “我想我们失去的正是他们坚守的,他们为我们着坚守心灵家园。这就是我拍摄这组专题的初衷。” 坚守不是一成不变,坚守是因为某种条件必须要按照传统的方式努力改变生活.三张图片虽然很黑,但我看到的是:冬天有雪干活用马;春天里有风可以用摩托车;夏天悠然平静.这就是改变.3张图片后期弄的一概的欧美宗教黑暗时期的气氛,很难分辨出季节\时间和活动,也正因为此,照片拍的是什么意思只有作者能回答了.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老外看到图片会用基督教和穆斯林来解读了,因为图片给出的是基督教黑暗时期的特征,内容确是穆斯林,这让老外想起十字军东征的两教矛盾.这样的图片说明作者只是一味的模仿欧美而制造出宗教的争端.
    换一种穆斯林的调子会怎样呢?哦…这就使穆斯林冬春夏的生活.

    Reply

    • 这篇帖子又出现了。借机我重温了一下上面的讨论,让人头大。

      你说的很有启发,站在作者的层面上,他的语言使用所带来的暗喻,也是对观众的一种引导,暗黑的语境中,观者可能真的无法看到:“冬天有雪干活用马;春天里有风可以用摩托车;夏天悠然平静”这种一成不变的坚守。

      您很久没出现了,呵呵,欢迎现身~

      Reply

  18.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如何阅读一张荷赛年度照片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