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摄影发烧友们在烧什么?

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写的文章(其实是我们考试中的一道小题目),我很惊讶她分析这个文化现象时候的那种不紧不慢的状态,也喜欢这种站在一定距离之外看事情的中性态度。谈到“摄影发烧”,我们总是急不可耐地批评,这篇文章让我发觉自己态度的偏颇和绝对。 另外,最近开学,和学生的接触,我发现当下学生对摄影这一媒介的了解和以前的学生大不一样,也比我想象的要深入。这让我感到自己已经有些老了,而好消息是,摄影则变得越来越“新鲜”。 作者:麻倩昀 摄影发烧友们在烧什么?这种”烧”自然也可以说是分门别类的,但我想,我们不必再过多地探讨对于器材的“烧”了。况且实际上,大多数发烧友心中,器材都不是最根本的,那只是对摄影的喜爱的一种必然的延伸。我想,我们不如多说一点那些在我心中可称得上真正的发烧友,或较为纯粹的发烧友们究竟在烧什么。他们甚至未必多么有钱去买最好的器材,甚至未必对于器材达到精通的地步,甚至其中一些只是意念上的烧——他们不会一天拍几百张照片,他们只是当谈及摄影时,感到一种莫名的超过其他一切事物的兴奋。 我想我们最容易理解的,首先是一种对于“拥有感”的喜好和欲望。这种拥有的对象很广泛,但最重要的,可能是对于某些瞬间的拥有感,他们心中有这样一种信念:有些美好的瞬间,如果我不拍下来,人们就可能永远也不会看到它。他们为自己能记录下那些独特的瞬间而快乐和自得,并因为能声称“这个瞬间是我的”而感到满足。 第二是对一种关于摄影哲学的共同想象,比如他们喜欢把摄影当作一种独特的观看,或喜或悲,或冷或热,看这个世界的严谨与荒诞,看人类的生存状态,这种观看是带有文化的,并且某种程度上带有一种悲悯或是酷劲儿。摄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结构和解构这个世界的方式。当然他们也可能把摄影当作一种叙事方式,或者笔记。总之,摄影在这里带上了哲学味道,正是这种哲学味儿让他们发烧。但其实,哲学味儿并非在他们喜欢的摄影在其最初就具有的,甚至也并非摄影本身必然具有的,它是被逐渐建构起来的。 第三是一种不断完善细节,追求“精致”或者追求“新意”的“瘾”,事实上,这种完善带有一点冒险的味道,我们知道,要在一张大致不错的照片基础上拍摄一张细节完美的照片,其结果不一定是完美的,也可能是一张更为糟糕的照片,一切完善细节的意图,由于摄影的不可预测性,都成为了一次冒险,而这种带有冒险性的细小推进,则最容易会令人上瘾。另外,摄影的不确定性和随意创作的气质,也成为了对于发烧友的一种巨大吸引力。 我们很难把每一个发烧友的心理机制分析清楚,毕竟人各有异,而且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他们疯狂热爱的某种东西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世界相对悲观的人来讲,发烧本身是一种“姑且”的状态,但它是我们人类“姑且”生存于世上时一种较为舒畅、热烈的状态,虽然有些盲目,却展现出生命的张力。

时光倒流:camp11回放(7)

这个周日,photo  camp 13就要开放了。 因为我的疏忽,camp11 青春,还有一部分照片没有刊登出来。今天就时光倒流一下,让我们“追忆”一下青春。 Photo Camp 11 《青春》 我们 1,周骏生 《转瞬即逝》 邮件:z.j.s.225@163.com 周骏生个人主页 :这里 想到本雅明的一段文字: 有一幅Klee的话,名《Angelus Novus》,表现一位天使仿佛要摆脱他所沉思对象。他的眼睛注视着,他的嘴巴张开着,它的翅膀伸展着。这就是人们所描绘的历史的天使。他的脸朝向过去。我们思想一连串重大事件,他却只看到一场大灾难,残片在不停地飘落,他把它收拢到自己的脚下。天使原本想留住并且唤醒那死去的,弥补那被打碎的。但天堂刮起一阵狂风;狂风猛吹天使的翅膀,天使竟再也无法收拢他的翅膀。这狂风不可抵挡,把他吹向他所背对的未来,他面前的废墟堆得如天一般高了。这狂风我们就叫它进步。—— Walter Benjamin 在这个年代人们只向前看,一切转瞬即逝,相对于美好,青春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伤感与痛。 2. 成一一  《自由落体》 作者邮件:x11mage@gmail.com 3. Cease《同居之夏》 邮件: the-cease@163.com 4.  (…) Read more

三个 William Eggleston

2013年,热爱彩色摄影的小青年们,会有一个新去处——到美国孟菲斯William Eggleston 博物馆去朝拜这位彩色摄影鼻祖。 根据孟菲斯当地报纸的报道,这所由当地私人集资建造的博物馆总面积有一万五千平方英尺,投资一千五百万美元,建成之后,不仅展览 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也会展出其他当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博物馆预计2013年建成。 以上这条新闻已有一些时日,是一月份对外发布的,不少 William Eggleston的粉丝已经有所听闻。我最近不断在各个媒体上看到Egg爷爷报道,以下我就以这则新闻为由头,顺势推出与“Egg爷爷”有关的三篇剪报: 1.《 William Eggleston: For Now》 这是Twin Palms出版社刚刚推出的一本新书,这本书的编辑也是一个特别的人物—— Michael Almereyda——纪录片《真实世界的 William Eggleston 》(William Eggleston in the Real World )的导演。 这位导演试图将Eggleston没有被人们看过的照片重新发掘出来,历时一年,他往返孟菲斯五次,翻阅老爷子的三万五千张扫描底片,从而编辑成了这本新书。他声称,要给人们展示Eggleston的另外一面。而Eggleston则认为这本书更像是来自一本家庭相册。 书中的一段访谈里,Eggleston提到: “我向来不理解,为什么人们要形容我的照片浪漫。我从来没有试图将世界浪漫化。假如你回到旧时光里,我拍照的那个时候,我想我的照片和当时的那些地方是非常接近的。我从来都没有感到要用照片里美化世界的需要,因为世界本身已然非常精彩了。” (…) Read more

photo camp13 倒计时

photo camp13     2号公告 李豫英 艋舺租界  photo camp13 《男女有别》 虽然男女平等,但男女仍然有别。区别在哪里,是否会影响作品的创作和观看? 我们延续了上次讨论作品的方法,这一次将分成两个场地,两个大组,一组全部是男性,一组全部是女性,先分头观看照片,并站在各自立场上对照片进行点评。现场会将之进行纪录。 分组点评之后,我们再一起观片,并同时对比展示男性和女性的观看感受。 另外,可能会有四位作者到场和大家交流。 发起一个征募,需要现场主持两枚,现场协调两枚,免门票,呵呵,请发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报名 photo camp13 的时间地点请到这里查看

时尚风向

昨天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虽然《社交网络》没有成为大赢家,但现场气氛却始终保持了高科技的调调。据《纽约时报》报道,演员们各个上台来都是“我刚刚接到一条短信”,“这个没准可以做成一个app”,或者干脆在获奖致辞的时候对着手机里的短信念了起来。 媒体方面,ABC广播专门做了一个奥斯卡网站,电视直播只能看到演员致辞感谢,而镜头转过来,后台的状况则在网络空间里让你八卦到底。据说,这比较让广告商恼怒,因为电视直播插播广告的时间,人们却都纷纷跑到网站上去看奥斯卡后台去了。 另外,今年的最佳电影,大陆翻译《国王的演讲》,台湾翻译《王者之声:宣战时刻》,香港翻译《皇上无话儿》。 其实今天说的不是奥斯卡的事儿,不过,奥斯卡的选择,或许反映了一部分人抗拒高科技,怀念旧时光的情调。这略微有点扯,不过,高科技的确让我们的生活的风向转舵特别快,转着转着,每个人就都成陀螺了。 就说时尚吧,现在正好也是热闹的时尚季,几个时尚之都很热闹。定睛一瞅,人家在折腾的是2011年的秋季时尚发布。时尚就要一直活在别处。 所以时尚摄影也是风向转舵最快的。想想几年前那些时尚圈里的宠儿,不少都已经销声匿迹,除非混成大师级。至于中国的时尚圈,如果一些摄影师能够连着混很多很多季,只能说这个圈子很有问题。 推荐大家看《纽约时报》关于最近的时装周的网络报道,一方面我很喜欢这种博客播报的方式,可以混杂各种闲言碎语,另一方面,这里的时尚照片有甜点的感觉,但口感又不是很甜腻,照片都好似随手拈来,仿佛来自某人卡片机里的视觉日记。这带给人一种错觉,小清新的风气已经刮到了时尚圈。 IOULEX摄影 IOULEX摄影 IOULEX摄影 SAMANTHA CASOLARI摄影 SAMANTHA CASOLARI摄影 最后,纽约时报的博客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变脸游戏,滑动一根红线就能看到模特化妆前后的对比。这种八卦恐怕没有人不喜欢。

photo camp13,Lady来了!

春节前已经发帖招募,提到这次photocamp13的放映主题是“欢迎女性摄影师”,所以好几个男性摄影师投稿都被我拒了,他们很不解——原来欢迎就是“霸占”啊。 是的,整场都是女性摄影师的作品。 一些关于此次photocamp的具体细节本周我会逐步公布。没办法,每次,我都是到最后一刻才准备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要声明一下,本来要做两场camp,其中一场是亚洲女性摄影师作品,但由于光盘还没有寄到,这个展览要推迟了,本周就先放映我博客收集的女性摄影师作品。 时间就在这个周日,晚上七点钟,欢迎男性摄影师来挑刺儿! 焦冬子  《穆斯林的女满拉》  photo camp13 photo camp13   1号公告 周日(3月6号)晚七点 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电话:88320741) 费用:门票30元(可乐,红茶,柠檬水畅饮)(门票费用用来租用场地和投影仪等服务,谢谢各位的支持)

周一消息树

1.美国媒体新职位:Visuals Editor 上周,原本负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数字出版业务的执行总编David Griffin跳槽到《华盛顿邮报》,他在这里的新职位是这家媒体前所未有的——视觉总监(Visuals Editor) Griffin的工作是统领报纸里所有的视觉和设计团队,包括:设计,摄影,图表以及视频报道,这些人本属于不同的平台,现在他们则都作为视觉记者(visual journalists)——这支有90人的队伍将在Griffin这位视觉总监的带领下为报纸工作。 事实上,Griffin原来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他的工作也是全新的,主要负责帮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进军数字出版和移动业务,比如ipad平台的业务拓展。 当然,现在Griffin在华盛顿邮报的视觉统帅工作仍然包括这部分。 Griffin在职场能够走到这步和他自己多元的背景有很大关系,他一方面有丰富的视觉实践经验,做过摄影记者,当过图片编辑,艺术总监,另一方面,他干过报纸,也在杂志做过,接触过数字媒体。此外,他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曾经担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总监(管理赫赫大名的摄影师,这工作不是好干的)。Griffin的学科背景是美国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学院毕业。 在我国国内,视觉总监也已经不是个新的名词,《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也早就在尝试这种把视觉工作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 (点击这里观看 Griffin在Ted上的演讲:how photography connects us) 2. 网络报道角逐奥斯卡 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的《仇岗卫士》( The Warriors of Quigang ) 这部影片与以往不同,它诞生于网络,生长在网络,你现在仍然可以在线免费观看。 这部四十分钟的片子,讲述中国农民张功利带领乡亲与一家化工厂斗争并最终将其赶出村子的故事。由Thomas Lennon和杨紫烨以及Yale Environment 360网站共同制作。 Yale (…) Read more

Philip-Lorca diCorcia的时尚摄影

Philip-Lorca diCorcia,这位名字非常复杂的摄影师,是产自美国的学院派艺术家,耶鲁大学毕业,70年代开始展露头角——那也是摄影作为艺术被艺术世界接纳正当时的年代。当你翻开摄影当代艺术史,很容易就会找到这位艺术家的作品。 diCorcia比较著名的作品有三个系列,一个是拍摄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的日常生活,作品以抓拍的形态出现,但实际却是摆拍而成,他“制造真实”,尝试对“摄影的瞬间”的含义重新定义,这种摆拍现实的方法在当代摄影艺术中也经常出现。第二个系列是在街头用戏剧化的灯光抓拍行人,带有一些随机性的选择,却把平常人置于一个舞台之上,不过,这套作品也给他惹来了麻烦——一场肖像权官司。他的第三套作品在好莱坞拍摄,被摄对象是游荡在街头的吸毒者和男妓,他将这些街头小人物置于一种好莱坞大片舞台的氛围中,并依照对方的要求付费拍摄,将具体的数额写到图片说明中,这些行为让现实和虚幻,混沌地糅合在一张照片里。 ‘Brent Booth, 21 years old, Des Moines, Iowa   $30 这位当代艺术家最新展出的作品,却有些让人出乎意料。在纽约David Zwirner画廊展出了他的为杂志拍的时尚照片。 1997到2008年,diCorcia和W 杂志合作,完成了十一次拍摄任务,这些作品按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CATHY HORYN的说法是:“一个出版黄金岁月年代的产物,完全自由的精神,这在当下经济危机和互联网的双重冲击下,已经走到尽头。” 这些时尚摄影作品是艺术家和杂志的总编 Dennis Freedman通力合作的结果,在后者的主持下,diCorcia在哈瓦那,开罗和纽约拍摄杂志的时尚照片,而这些被称为时尚照片的作品,其中却很难让你一眼看上去就是服装和服饰, 你率先看到的是处于当代生活中的人们。 CATHY HORYN采访了艺术家,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90年代,你的照片已经影响了一批时尚摄影师,但你自己并没有对为时尚杂志工作特别感兴趣。当时你和家人在意大利,这个时候你接到了W杂志Dennis Freedman的电话。 Philip-Lorca diCorcia:当时是1997年,我根本不知道Dennis,我也没有经纪人,我认为自己也并不真的需要经纪人。当我回到意大利,却突然有一大堆人找我,所以我找到Leslie Simitch,她当时正在做一个代理机构。如果没有她,我可能根本不会和Dennis有接触。我当时并不想做事情,可是有一种竞争的氛围让你不得不去工作。这个时候 Dennis出现了,他说:“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他能够保证你的照片不被剪裁,这种自由是从其他媒体那里不能获得的。 (…) Read more

新老消息

早起一看,关注的几个话题都是长篇大论,有些发憷,决定给自己一个缓冲期,今天偷懒。就简单提供新老消息各一。 最新:在埃及工作的摄影师Ed Ou和Scott Nelson已经从埃及转战到利比亚,继续为《纽约时报》供稿。被埃及海关扣押相机的Alan Chin已经搞回了自己的相机,正在BagNews博客上晒自己的经历。 Ed Ou摄影 说到埃及,回顾一条旧闻:去年发生在埃及最大报纸《Al-Ahram》上的PS事件. 2010年9月14日,美联社发稿的巴以和谈的几位领导人的照片,发表在埃及的Al-Ahram上变了队形 此事件被网友揭露出来之后,该报纸总编辑如此回应: “制作这照片,言简意赅却又真切地表达了穆巴拉克总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重要地位,他的领导地位不可替代,超出了华盛顿或者其他任何人。” The expressionist photo is … a brief, live and true expression of the prominent stance of President Mubarak in (…) Read more

年轻的愤怒

在英国卫报最近的报道中,看到了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的近照,仍然一脸的毫不妥协。 我曾在NYU的图书馆里使劲找他那几本经典的画册,竟然全部失踪,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和他的展览面临同样的遭遇——限制级。可是这位老爷子却放话:“我的照片现在仍然这么危险,我感到很荣幸。” 这位富有争议的摄影师继去年在巴黎举办个人回顾展之后,其展览当下正在英国Simon Lee Gallery举办,展览名为《What Do You Do for Fun?》(拿什么来找乐?)非常直白地纪录了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不羁的生活,而拉里也因此被视为沉迷于青少年世界的大人。 主题为:性、毒品、枪支,这个展览理所应当地遭到了主流社会的反对,巴黎市长认为它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禁止18岁以下的年轻人去观看。 拉里先生认为,如果说到情色,现在的情色照片太难看了,如果他的照片还能够撩起人们关于情色的讨论,那反而证明了这些照片的力量。而实际上,他认为自己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获取惊世骇俗的效果,而就是要诚挚地面对“年轻”这个概念。 40年前,他纪录了自己家乡小城 Tulsa青年的生活,纪录了浸在毒品中的一些边缘青年的生活,那本书的开篇一句话是——针一旦扎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这本书最初反响甚好,拉里自己谈到:“Tulsa人喜欢它,因为它反毒品,大学教授喜欢它,甚至坐在摩托车后的姑娘也敬仰我要和我做爱。”而当拉里的第二部作品,电影“Kids”诞生之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开始多元。这部作品仍旧表现青年一代的混乱生活,地点转移到了纽约,人们认为这个老家伙要不就是想靠边缘化题材出名,要不就是一个老是混迹在年轻人中的堕落的人。 不管人们对拉里混在年轻人中的生活状态和动机有多少想象,拉里的工作方式很严肃,他如同一个记者,花很长时间接触青年人,拜访他们的家长,谈话,做笔记。他认为自己要做的事情是扯下人们对“青春”或者孩童所赋予的一种美好想象,并且在当时美国毒品泛滥的时期给人们以警告。 或许你此时头脑里会闪现出很多将性,毒品,朋克青年和无辜青春期当作卖点和时尚的商业以及商业化的艺术品。当几十年前这位先生浸淫在青少年世界里所做的报道,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对其美好甚至幻化,这位先生有所感想?“他们把我的影响力拿来去卖狗屎,艺术总是和商业联合,我是个艺术家,要是让我那么做,我就会变成亿万富翁,我已经得到很多,但它们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拉里如此回应。 “你如何面对这样的批评——一个50岁的老头拍摄年轻人的生活是不体面的。” “有些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有能力也拍出这样的片子,但有人在这个年纪却做不出来,他们没有观点或者说清晰的头脑。他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变得清醒。” 至于拉里的照片是煽情、情色还是正常的情绪表达,卫报刊登了部分照片让读者去判断,当然也依然没有忘记加上内中有“炸弹”的警告。 我的这些文字是编译自卫报的这篇报道,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他有好几个剧本,但都筹不到钱拍摄。“要是我不坚持,我也能做一部好莱坞电影。” 骗人!他那个围绕Kids这部影片关于青年文化的剧本已经被好几家有线电视频道拒绝了,故事讲述一个叫做拉里克拉克的导演,被自己剧中的一个年轻演员杀死,当其从屋顶被推下来的时候,坠地之前所作的最后一件事是拍下了一张照片。

周一消息树

亲密关系 Elaine O’Neil, September 22, 1993, October 7, 1994, April 13, 1995, and April 13, 1996 1,美国摄影师Jon Wolf和他的律师Ed Greeberg 近日,试图和美国诸多媒体打版权官司的摄影师Jon Wolf,虽然和他的律师结成亲密的联盟,要为版权而战,但作为权利受侵害一方,他们反而遭到了网友的围攻。 这位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图森市的摄影师,他所拍摄的图森枪击案最小受害者的肖像,在未获得摄影师版权授权的情况下,被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刊登转载,其中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时报等著名媒体。 摄影师随后联合他的纽约律师打这场官司,要价是十二万五千美元。 一些媒体反馈,他们愿意给摄影师补偿,但绝对不可能这么高的数额。 摄影师未打官司之前,气势却输了三分。当他在枪击案发生后第一个工作日就去登记了照片的版权,同时又去拿孩子父母授权发表照片的授权书的故事被披露出来之后,网友认为该摄影师和律师只是试图把媒体当摇钱树,摄影师的facebook来了1200个愤怒的访客,网友还要发起一场抵制摄影师工作的行动。 法律问题遭到了道德纠葛,这是两位当事人没料到的。 2,时尚摄影师 David LaChapelle和著名歌手Rihanna 还是一场官司,即将对簿公堂的原本是亲密的合作对象,摄影师LaChapelle给歌手Rihanna拍过照片。 (…) Read more

图游记:父母的房间——从城里到乡下

作者:吴家翔 联系他:delpiero84318@163.com 已经退休的父母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望。 爸爸的情绪上充斥着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烦躁,于是他在农村和朋友一起盖了几间平房,养狗,养鱼,种些自家吃的蔬菜。他对这种生活很满意,在农村生活时总是很快乐,从早忙到晚但不觉得辛苦。他不想再和冷漠的城市有太多牵连。每当回到城市生活时他会无所适从,坐立不安,身体也变得不健康。整天只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睡觉,城市对他来说更像一个牢笼。 妈妈没有爸爸那么强烈的情绪。她习惯了每天收拾屋子后就读读报纸看看电视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几十年的城市生活习惯才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让影像发声(四):一份摄影手册

2008年四川大地震之后,我和网易合作,把一批傻瓜相机交给了汶川当地的居民,让他们拍摄自己的震后生活。这些照片后来在平遥展出。(点击这里去看《拒绝旁观,50名汶川人拍摄的震后影像》) 在我看来,这种类型的活动不会因为它已经被用过很多次,似乎已经缺乏了某种“艺术性”而被抛弃,也不应该被随意使用,当作一个有趣的吸引人眼球的游戏。 “把相机交给……” 这个句式背后代表着一种赋权——让弱势或者边缘群体有发声的渠道,它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疗伤——让受到伤害和忽视的人们,可以借助摄影带来的拥有感,以及简单的艺术表达,平衡自己的心灵。如果要达到以上这些目的,活动的组织者就不能简单把相机送出去,然后等着收照片。应该让活动参与者了解摄影,并在活动结束之后,和他们一起评价照片。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做汶川项目时候撰写的一份摄影手册,这个手册和相机一起发给了每个活动参加者。从最后得到的照片来看,这种简单的指导,对参与者了解摄影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有哪位朋友要实施类似的项目,可以拿来参考。 (又,这篇文章是“让影像发声”沙龙的第四篇文章,在这个系列里,我们关注那些用照片帮助人的摄影师和他们的故事。欢迎投稿) 摄影帮助手册 摄影是简单的/摄影是一种表达 /摄影就是把镜头对准你的生活 欢迎你参加这个项目! 1,    我们很期待看到你的照片。 2,    希望这台相机能给带来快乐。 3,    不要担心拍不好,尽管去按快门 认识你手中的相机 1,    这是一台全自动相机,除了装卸胶卷,你在拍照的时候只需要按下快门 2,    这是一台胶片相机,胶卷可以让你的照片有更好的质量——我们期待在展览中展出你的作品。但是胶卷非常惧怕光线,这就是说,在拍照的过程中,相机后面放置胶卷的地方不能打开。 3,    这台相机有一个闪光灯,是用来对付光线不够亮的情况的。当相机发现光线较暗的时候,它会自动补光。 4,    相机顶部有一个按钮,当你看到希望记录下的场景,请毫不犹豫地把按钮按下去。 5,    相机上有一个小窗口,只要是透过它看到的场景都能够被记录下来。 了解摄影 1,    摄影就是捕捉影像,把我们喜欢的事情用照片保存下来。 (…) Read more

让影像发声workcamp征募一枚摄影师

去年底做了第二个workcamp,是公益主题的,也是“让影像发声”系列主题活动的一部分,一直还没有来得及和大家汇报情况。主要原因是摄影师的作品都没有做完,正好赶上过年,我们就延续到这个春天开始之后再收尾了。 《将逝的村》李智 摄     合作公益组织   同心希望家园 2010年 “让影像发声”是2009年我们在奇遇花园咖啡馆做的一个主题为“公益+摄影”的小型摄影研讨活动,中间有三场讲座,另外还有四个摄影师实验性地和四个公益组织联合,从公益组织的关注点里切入,拍摄一组图片故事。 邢江  摄影     合作公益组织    花旦工作坊 2009年 到了2010年,“让影像发声”这个活动,一方面在线上举行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的经验分享,另一方面则融入了“workcamp”公益工作坊。在工作坊中,我们利用三个周末给摄影师做了三场讲座,邀请公益摄影师刘浚来分享经验。工作坊期间,对摄影师的照片进行逐个点评和编辑。参加的摄影师有9位。不过,后来因为工作繁忙,有些摄影师退出了,这比较令人遗憾。 办一个活动蛮复杂的,即使是不到十人的微型活动。詹老师每周都在繁忙的周末给工作坊腾出一个专门的空间,刘浚分文不收跑来讲座,而吴育琛则做了很多工作坊的杂事……这不是一个感谢贴,写跑题了,但新春再度启动这个工作坊,还是蛮感慨的。也希望参加的摄影师能珍惜这个机会,可以提意见,但别轻易放弃。 工作坊最该感谢的还有朱朱,她负责了里面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联络公益组织。向公益组织推广纪实摄影的理念,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操作方式也并非容易。朱朱是我们的亲善大使。最近她又发来邮件,现在有一家公益组织很乐于参与我们的活动,因为已经错过了工作坊,我就在这里招募一枚摄影师,以后这种招募也可能不定期会出现,就让这个活动细水长流。 公益组织: 乐龄合作社,地点在北京 公益理念: 乐龄合作社 成立于2006年底,是一家针对中国老龄化问题,致力于推动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民间公益机构。2008年底注册成立北京乐龄老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机构愿景:让老人在家中享受乐龄年华。机构使命: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致力于改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 让影像发声征募: 一位愿意关注老年人的内心,关注有关老人的细节故事,比如:老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彼此那种看得很开又和生死相连的情谊故事,关注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摄影师。 杨天乙导演的纪录片《老头》 参加活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报名(请发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提供您的20张作品小图,或者作品链接,提交一份为何要参加这个活动的阐述,提交一份个人简历),从此帖开始,报名有效期是10天,下周日截止。 2,入选后得到指导,并协助摄影师联系公益组织 3,加入参加让影像发声活动摄影师社区,一起讨论照片 4,完成的照片在1416教室公布,并一起寻找媒体发表途径。 5,摄影师作品的公益性体现在: a,通过影像报道促进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 Read more

观POYi有感

美国国际新闻摄影年赛(POYi)恐怕是新闻摄影赛事中分类最多最细的比赛,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不仅诸多分类都细分成单幅和组照,还将报纸和杂志分开评比,为图片编辑,专题报道设奖,也为纪实摄影设置了奖项,比赛最近还设立了多媒体作品的类别。这种细分足以体现这个比赛侧重新闻摄影报道的职业化发展,具有典型的美国特色。 POYi后面这个“小尾巴”——“i”是后加上去的,是英文的international,这个比赛原本只是美国本土的一个比赛,现在也在强调国际化,面向全球。今年POYi是第6768届,足见其历史悠久。 比赛的评奖一直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举行,学生可以现场观摩。今年的POYi和荷赛相继出炉,我邀请了正在密苏里进修的报道摄影师程启凌发来现场报道,非常感谢他在繁忙的学习中为我的博客写这篇文章。 观POYi有感 作者:程启凌 “OUT”! 在今年POYi美国国际摄影年赛“Impact2010”类的首轮评选中,一张海地地震的照片首轮即被淘汰。不知道评委认不认得这是谁的作品,他们显然觉得这张照片在视觉上还不够打动他们。但是看过VII网站的人就知道,这张照片属于大名鼎鼎的James Nachtwey。 每年2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市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楼上,评委们会用三周时间选出几十个类别的获奖作品。今年的评委有Noor的摄影师Stanley Greene、美联的亚洲首席摄影记者David Guttenfelder、国家地理杂志的创意指导Bill Marr等,还有自由摄影师、美国报社的图片编辑以及高校视觉专业的教授。第一周已经结束,评选大类是“General Divisions and Newspaper Story”(一般新闻和报纸图片故事),其中包括突发新闻、一般新闻、体育新闻和图片专题故事等。 一般新闻获奖页面 刚刚新鲜出炉的荷赛获奖作品,很有几张在POYi首轮就被淘汰,例如那张金二世看金太子。跟荷赛相比,POYi的评委似乎基本不看重媒体已有的选择,他们更相信自己即时的判断。许多在过去一年里为人所熟悉的头版照片,一样在首轮就被淘汰掉。跟荷赛相比,POYi似乎要干净利落得多。荷赛越来越像王小二过年,越来越掩不住的矫情和陈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荷赛就不值得学习了,每个人都知道中国足球有多糟,但你踢不过国足。) POYi的评选过程跟一般的新闻摄影比赛评选没有多大差别,首轮快速浏览,淘汰掉90%-95%的照片。进入第二轮的照片会被仔细地审视,调阅图片说明,然后经过评委投票,少数作品进入第三轮。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轮投票完毕之后,评委一般还会浏览一遍在本轮中被淘汰的作品,确认是否有遗珠被忽略。第三轮后,评委们会陈诉选择与否的理由,经过讨论再次投票决定最后的排名。每一个重大新闻题材都会有数以百计的照片参赛,评委们会反复对比和陈诉理由,选出最佳的作品。能走到最后的照片虽然只是出于几个人的选择,但确实也很难有侥幸可言。 评委们判定照片的主要标准,首先是照片的视觉形式是否足够新颖、足够打动他们,其次才是照片新闻性的大小。但在这样级别的比赛里,作品几乎都是国际重大新闻,因此说到底最后还是视觉能力的比拼。影像和创新一直都是POYi评审的基本原则,直到目前似乎也确实没有另外更适合的标准。即便首轮被淘汰的照片,按照国内的常规标准而言也已经相当优秀了,绝非一般人想象中那种劣质照片。在浏览过大量佳作之后,一般甚至是优秀的照片都很难再打动评委,除非特别优秀。由此可以想见,在西方成名的新闻或报道摄影师基本上都应该说是实至名归,因为其面临的竞争之激烈、对手之强劲,国内是很难想象的。每一个从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的摄影师都有真本事。 Poyi的标准,是一代又一代的美国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自由摄影师、杂志视觉总监和高校师生共同建立起来的,不仅在美国是新闻摄影的衡量原则,也隐隐然有世界普适性标准的势头。 获得自然环境类故事一等奖的是一组中国题材的报道《撕裂的大地,中国受伤的环境》,作者是James Whitlow Delano,1416这里也曾有讨论。 国内的新闻摄影,差距实在还相当遥远,要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实在还相当多。环境和条件决定了摄影记者无法像西方一样有大量的实战机会,因此作为整体水准而言,中国的新闻摄影报道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内要赶上Poyi的整体水准非常困难。互联网虽然让国内的摄影记者能够见识国际一流作品,但整体环境的改善,又怎么是区区几张照片和几个人的好照片就能提升的? 不过,POYi是学习西方新闻摄影报道技巧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也并非是终点——摄影当日不仅只有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也未见得一定要在POYi划定的圈子内跳舞。去年张乾琦先生曾提及,摄影师到了一定年纪,看世界的方式一旦定型,就很难再在摄影上有所突破了。就我个人观感,POYi许多参赛作品就已经定了型,构图、光线、色彩虽然已经相当精致,但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大胆妄言一番:如果说现在POYi的平均水准是六七十分,那么获奖者功力可能有80分,特别优秀的著名摄影师功力可能有90分。可能再过十年,很多人功力还是七八十分,虽然很高但是很难再进步。这也不奇怪,水准越高,进步越难。 最后,POYi的评定标准是视觉优先,但这恐怕只是对新闻影像的一种判断标准,若解读照片和评价摄影作品只从视觉上入手,未免太过肤浅。摄影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除了从技术层面、影像层面去解读外,更多还要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阐释学、历史学、文艺理论……等诸多社会科学的角度去阐释,对摄影师的评价也是如此。 P.S. 博主感受,比较POYi的图片说明和荷赛的图片说明,可以看出POYi更具职业特色。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