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下)

我的第二个触动是对摄影作品的解读。以前曾经贴过一个帖子, 叫做“扔掉照片拯救视觉”(http://clickart.yculblog.com/post.4107317561.html), 这个帖子里匆忙地探讨了一些有趣的摄影现象,比如一本看似普通的家庭相册 如何成为一本精美画册,差点儿被扔掉得照片如何得到拯救。这些不同视角的 观看,在传达这样一个观点——每一张照片都有意义,关键在于解读的语境以 及你如何创造出合适的解读语境。就好比Mark Soppeland所指出的,我们认 为风光糖水片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果作为漂亮的装饰品,作为旅游纪念 照却又是有意义的。 我常常遇到学生让我帮助他们点评作品,实际上你会发现单张作品几乎 无法评价,因为解读这些作品的角度多种多样,再烂的照片总有一个角度的 观看会让这张照片起死回生。所以,你看到无论在作品见面会还是基金的 申请等等活动,都需要摄影师提供一组照片,并且加以解释。其实这就是 在帮助观看者和评价者设立解读语境。 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到,从这个角度来说,摄影比赛是很无趣的,因为 既然每一张照片都有意义,那如何才能比赛呢?在哪个意义层面上比赛呢? 还好,现在国内摄影师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重要的表现就是,比赛少了 展览多了,因为展览也是在设置语境解读照片。 如果一幅作品,被放在一种错误的语境中是什么结果?《Regeneration》 这本画册里有一位摄影师就在探讨这个问题,卡琳·瓦因的作品名叫做 “文化公司”,她是这样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如果艺术作品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是什么效果?周围的环境是否会 影响我们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卡琳·瓦因用一年的时间用视觉的方法考证 了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使用摄影师在试图纪录细节时最钟爱的大画幅 相机,她寻访了很多公司,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被悬挂在这里,比如 南格丁。无论是会客室、会议室还是走廊,这些作品的出现似乎提升了 商业空间的所谓文化价值,但是结果呢?。在这组“文化公司”系列中, 关于照片的照片,为我们展示了艺术品一种非同寻常(在博物馆和画廊) 的展示方式,在这里,照片变成了廉价的装饰物。”

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

[悦听悦有味儿] 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 我的一位美编朋友,经常给一些奢侈品广告编版排版,“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这是 他经常说的一句在编辑部流传甚久的名言。昨天,在fotofest见面会上,来自美国Akron大学 艺术系的教授Mark Soppeland竟然也说出了同样的话。 教授是在进行完《骑虎难下:个人作品与公众目标》这个讲座之后,回答听众提问的时候, 谈到这个问题。经过两三分钟的尴尬冷场以后,教授自己解嘲说,他不太了解底下听众想 了解什么,不过他在见面会上见到很多摄影师已经拍得很好,但是并不懂得怎样进入市场。 这个时候一位听众提问——专家似乎更看重摄影作品的观念,是不是技法就不重要了呢? 两者之间怎样平衡呢?大家都喜欢拍摄很美的风光照片,这样的作品难道就不能进入市场 了呢?——这是个老掉牙的问题,但是非常难以回答。 教授说了这样一番话:“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使用“合适”的摄影语言,这就是好的” 接下来的谈话我觉得非常精彩。Mark Soppeland教授谈到艺术品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你 可以从多种渠道进入,你的作品可以挂在博物馆里,也可以出现在酒店,餐厅,办公室 以及家居寝室。而作品被收藏的原因更加多种多样,很多私人买家在购买一幅作品的时候, 可能仅仅因为作品和他的个人体验之间的契合,比如有些人买风光照片,因为那个地点带 给他回忆;而大企业在收购作品的时候,更加强调“安全”,作品风格不会太前卫太另类, 是一脉传承下来的思想,这些作品可能很美,但是内容空洞。当然博物馆艺术馆的收藏 是最理想的高级收藏,但是这样有品位的收藏并不时常发生,你要清楚,有钱人不一定 就有好品位。 Mark Soppeland的话或多或少把当下大家心目中伟大的艺术市场解构了,他给那些 爱拍风光照的建议是,不妨准备一下奥运会商机,到时候老外们为了留下自己的旅游印象, 没准儿就会买走你那些能够让他们带走中国记忆的风光片儿。 关于有钱人的品位问题给我带来两个触动:第一,别太拿艺术当回事,别太拿艺术家当回事, 所谓崇高理想的背后也是赤裸裸的商业规律。我在一次讲专题摄影的拍摄后曾经有个经商的 和我谈,他说听了我的讲座发现拍摄一个专题就好比他们做一个商业项目,要反复论证, 计算成本,规划实施。昨天老外也提到了同样的观点,他说艺术家进入市场的就好比你经营 (…) Read more

原来我已经是一个什么也不在乎的“成功人士”

今年夏天本来打算买一双鞋,就是下面这张图片里这种样子的。 昨天我看了财富的一篇文章,讲制作这种鞋子的公司的故事,“大概几年以前没有人会想到穿这么丑的鞋子,但是现在,穿这样的鞋,就好像在说——我已经功成名就,什么也不在乎。” 可惜我还没有功成名就,就超前开始享受这类物件,但是这种对视觉符号的解说却特别有意思。比如我们经常看的报纸,都市类报纸一般都很花哨,头版会放一大堆东西,潜在话语就是说——瞧,五毛钱可以买这么一大堆。而严肃型大报会非常节制,大量的留白,页面非常简单,那就好像在说——这都是精选出来的。 转过眼来想照片,我觉得笨拙的鞋子也有启发,“笨拙”这个词特生动,那种特好的照片一定不是在形式上做足了文章的,反而是那些很简单,很不在乎的,在笨拙中流露着真实。

还有多少中国停留在想象

几年以前,我参加学校的英语培训班,讲课的是一个耶鲁大学研究清史的博士, 也不知道怎么把他给弄到我们这个英语写作班当老师来了,不过,他对我的影响 还是蛮大的。我记得当时的一个话题是聊东方和西方的不同,然后我们说到沟通、 说到误解,他说美国确实有很多人一点儿也不了解中国,但是,问题是他们并不需 要了解,因为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是有目的的,从事纺织品工业的美国人可能需要了 解中国,因为这关乎生计,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中国确实只停留在一个遥远的 想象,而且这种想象与一种难以改变的刻板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刚刚买了一本《新闻周刊》,在这本杂志里我又看到了既熟悉但是又陌生的中国。 这本9月25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封面故事讨论中国形象,导语里的一句话是这样的: “在中国对自己的认知和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之间,存在着很大并且危险的差距。” 我们不讨论政治话题,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来说,这句话的含义在这篇文章的图片 编辑中非常清晰的显示出来。 这一系列照片,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进行对比,图片选择意图明确, 传统的政治符号反复出现——天安门、解放军。而西方生活的代表则是麦当劳、朋客。 更重要的一点是,表现现代中国人生活的照片,充满了危机、迷惑。这种表达可能 和我们自己的感受相差甚远,但至少是一种观点,在探讨中国的变化。然后回到封面, 却似乎回到了几十年以前,国旗、毛的雕像。 这些符号的选择从实践角度来说,是图片编辑的偷懒,因为 延需传统的视觉形象对于读者辨析度高,从心理因素来说,似乎他们更愿意停留在传统 的对中国的认知。看来,在外国人对中国现在和过去的之间的认知之间, 也存在 “很大很危险”的差距。

打起精神上班去

星期一,比较郁闷的日子。周而复始的开始。 搞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让大家乐呵乐呵,就别弄什么沉重话题了。 http://corporate.gettyimages.com/BigIdea/source/index.aspx http://corporate.gettyimages.com/TNBI/source/home.aspx 在上面两个链接里你可以找到很多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又有点意思的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 的短片,这是Getty图片社举办的一个名叫Big Idea创意短片大赛,有两年的历史。Getty也经营动态 的素材短片,是它举办这个活动的背后动因。这些短片并没有所谓具体的故事情节,完全是艺术家 的灵光一现,正如这个比赛的题目,Big Idea是创作的起源。 摄影也有自己的Big Idea 吧,昨天路过安贞附近的一个立交桥,突然看到桥底下一个年轻摄影师在 安置一台大画幅相机准备拍照,车子很快,没有看清楚帅哥的具体模样,可是,在这种乱糟糟的钢筋 水泥的生活中,看到这样一幕情景,觉得很是感动。给生活增加一些感性因素吧,如果突然有了big idea, 就应该赶快拿起相机去拍照。

开始更新链接

恩,往左边看~~~~~ 开始把我的一些资源库链接在这上面。还有很多,慢慢来。 最下面那个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是刚刚发现的,英国人的东西,有一整套规则非常 详细的职业道德准则。最有意义的是读者可以在这里投诉,还可以得到媒体的回应, 比如,有一个案例就是一位母亲投诉媒体使用了她女儿葬礼的照片,她不能容忍女 儿棺木的照片还上了头版。后来媒体对母亲进行访问,最终解决了矛盾。

Concerned for what?

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如何做报道摄影,如何继续秉承“关心人”的精神?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作者Edward Rozzo 逆光编译 我景仰那些仍然继承了传统报道摄影的精髓的摄影师,他们以见证历史为己任,在世界各地忙碌,这种伟大的精神可以追溯到雅克布里斯、路易斯海因以及萨罗蒙那个时代。但是所谓的”关心”也许不应该仅仅是对社会和政治事件中的不公的关注,同时还要将这些不公正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关心”的内涵在今天虽然仍然没有改变,今天的我们应该关心什么呢? 作为一个摄影师,我没有生活在生活画报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电视时代。电视减弱了摄影的影响力,使影像变得司空见惯,让影像在西方工业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50年代和60年代,平面媒体上的专题摄影和图片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周遭世界的模样,生动的版面编排,与广告截然区分开的板块,它们是支撑着整个媒体的运转的支柱报道。摄影不仅仅是具有魔力的激动人心的讲故事的 方式,同时这些故事也成为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指导我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但是电视打乱了这一切,后现代文化改变了事物的意义,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变成了同样大小同样规格,我们看到的人物都是被精心选择出来的漂亮的对象,买汽车、消费品、小零食以及最新的CD、DVD等是不时闪现出来的场面。现实被放进一个小盒子里,这个盒子同时装满了明星、巴格达的炸弹和孩子的哭泣。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哪里呢? 我的回答是:任何一个地方。我并不是否认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我们见识到灾难危机。这些摄影师,他们仍然是伟大的摄影师,但是这些戏剧性的场面,这些本来应该让我们颤栗的画面,我却不认为这些影像的作用和50以及60年代媒体上的影像具有着相同的作用,恐怕它们的影响已经因为当下这个超真实(hyper-reality)的社会而抵消了。 我再重复一遍,我不是诋毁前人的功绩以及那些影像的力量,我只是质疑人们对传统报道摄影的反应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所以问题是,我们”关心”的方式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呢? 所以在回头看过”关心”的历史,再看一下社会文化的变迁,在当下我们这个超真实的社会中,一些站在传统意义上并非”关心”人的报道实际上也有着同样的影响力,难道马丁帕尔关于全球观光业的报道和一个死亡士兵的尸体的照片相比,就不关心人了吗?迪柯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街头拍摄的男男女女与一个躺在父亲怀里的死去的男孩相比就不关心人了吗?1973年在以色列举办第二届关心人的展览时,康耐尔卡帕和密歇尔埃德森都承认,新闻摄影的危机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对人内心世界进行挖掘。 Philip-Lorca diCorcia “关心人”在今天变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话题,而思考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应该如何关心人,是摆在摄影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出炉的喷喷香的大奖

如果我没到25岁,我会去申请这个奖,贝纳通集团下属的Fabrica艺术中心的25岁 以下年轻摄影师基金,如果我得了大奖我就可以去这个艺术中心研修一年。今年这 个奖被一个叫做Mikhael Subotzky的南非摄影师拿去了。评委是这样评价他的 作品:“强有力的画面,完整的故事,个性化的语言” 看过这个博客以前一篇文章“没有这个摄影那个摄影,只有摄影”的同学,应该 知道Fabrica艺术中心的由来,说实话,真的很想去那里瞧瞧,因为接触了太多 老美的东西挺想转换一下思路。(悦读链接http://clickart.yculblog.com/post.4107375898.html) Fabrica最近新设立的这个F基金分两种,一个没有年龄限制是两万欧元的大奖, 另外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25岁以下。而前两天本博客介绍的女摄影师Jessica Dimmock,就是 大奖的获得者。 F基金进一步显示了Fabrica在当下商业社会中的卓尔不群,因为基金要支持的摄影 是“concerned photographer”——关心人的摄影师。如果稍微研究一下摄影史就应 该知道,早期纪实摄影发端的时候,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关心人”,从约翰里斯到路易斯 海因以及农场安全管制委员会。关心人的核心是关心他人,尤其是他人的困难和他人的 麻烦,并且通过摄影的手段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但是这种光荣传统在今天我们这个商业社会、消费社会中似乎难觅踪影,关心人的核心 成为了关心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F基金的建立让那些仍然孜孜不倦的从事经典纪实 摄影,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师重新感到温暖。 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社会在发展,“关心人”这个传统的内涵在 今天是不是也应该有所改变呢?下面这个链接既是申请基金的链接同时也是一个博客, 里面有一篇博文就在探讨“关心人”的再定义,我们明天接着聊 地址:http://blog.fabrica.it/fff/

两位“女性“摄影师(二)

(二)“当我在镜头面前的时候,我会努力成为我希望成为的样子” Elinor Carucci的自拍系列作品,与其他一些女性摄影师比如南格丁不同,她的 作品强调美感,精致细腻,以一种唯美的方式构图、用光,这些自拍照中的摄影师仿佛 沉浸在一种深深的自我的迷恋中,但是又不仅仅如此。 此次开幕的展览将婚姻危机和背部疾病两个主题混杂在一起,画廊的策展人没有按 照内容将这两个主题的相关照片完全分开。他们希望带给观众整体的感受,体现摄影师 的创作理念而不只是具体的细节。 Elinor Carucci的作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情感上都毫无界限,摄影师本人的裸体照片 不断出现在画面中,一方面摄影师看上去如同一个旁观者一样迷恋自己的身体,另一方 面,她又为我们展示了自己背部疾病带来的无限痛楚,而这种病痛又同时暗示着自己和 丈夫的婚姻危机。 在问及怎样维系一段时时刻刻暴露在镜头前的婚姻这个问题的时候,摄影师Elinor Carucci 作出了这样的回答:“相机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调节工具,因为你会在意镜 头前的样子,这不是意味着虚伪,而是说你可以成为一个你希望成为的一个更好的人。” 那些优雅美丽的照片最终成为涂抹在我们看到的累累伤痕之上的止痛的药膏,Elinor Carucci的自拍照不仅仅有自我的迷恋,更多的是一种自省,这种自我审视与校正带着强大 的意志贯穿在她整个作品中。 全文见: http://www.popphoto.com/photographynewswire/3171/elinor-carucci-revealed.html

两位“女性”摄影师(一)

早晨,打开美国摄影网站就看到连续两条关于女性摄影师的消息,仔细看下去,觉得更加有趣,因为这两个人分别是纪实摄影领域和艺术摄影领域,女性摄影师成功的“经典案例”。 摄影师Jessica Dimmock 在获得马格南的Inge Morath基金以后,最近又赢得了一笔两万欧元的奖金,她的作品记录了生活在曼哈顿繁华都市阴影里的吸毒者,从跟踪毒品贩子到接触吸毒者,这样一个边缘题材,这个女子怎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另一位女摄影师Elinor Carucci的展览刚刚在Edwynn Houk画廊开幕。几年前Carucci就因为出版了反映自己私密生活的摄影作品集Closer,名噪一时,因为她的摄影作品以一种极近距离的拍摄方法展示了她和她的家庭生活。而这次影展则是两个主题——背部疾病和她与丈夫的感情生活。似乎女人总是和自拍联系在一起 ,这一个又有什么不同? (一)“我没有带相机,而是把照片送给他们” Jessica Dimmock的成功历史值得研究。美国摄影的作者有这样的话——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摄影师的标志之一就是,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回答:“我愿意”。 2004年,Dimmock遇到了一个海洛因贩子,那个人问她,你是不是愿意和我一起去见各种各样的瘾君子?Dimmock回答:“我愿意”。 随后Dimmock带着自己的第一批照片去见美国ICP摄影中心的老师,老师鼓励她一定要跟着毒品贩子继续拍。在她连续跟踪这个人两个晚上之后,她发现了一个公寓——肮脏、混乱、聚集了很多瘾君子,这个公寓就成为了她随后持续拍摄的据点。 2005年Dimmock的部分作品刚出现在媒体就引起了关注,她因此受邀加入了Redux Pictures图片社,开始为著名媒体完成拍摄任务。2006年她获得了马格南女摄影师基金,然后成为冉冉升起的报道摄影明星。她的这个拍摄项目也因为得到资金支持继续下去。 Dimmock和被摄对象能够融洽相处来自于这样一个细节——在和毒品贩子拍摄过一次照片后,第二次进入公寓之,她没有带相机,而是把上次的照片送给他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照片被贴到四处。随后她被接纳,可以毫无障碍的拍摄,她不断把作品给他们看,并且确认他们认同这些照片并且愿意发表,这些瘾君子这样认知这些图片,因为他们认为照片告诉别人他们是谁,照片成为其和社会的桥梁。 这样一个看似矛盾重重的选题,就这样被化解了,你是否感到吃惊呢?性别的力量决定了拍摄方式和表达方式,Dimmock的女性身份无疑是帮助她进入这个拍摄领域的护照,这样说,一部分男人可能觉得很不份儿,但是在我看来,决定她成功的不是她的外在性别特点,而是内在的性别气质,女人的天性让相机没有成为武器而是成为了彼此亲近的桥梁。

从画册到展览——马丁帕尔作品展示的语境设置

无论是影展还是书的编辑,其实都是在继续创造一种帮助读者 解读照片的语境,照片的连接、组合,甚至图书的开本,文字 的字体字号,以及展览的空间设置,照片的边框的选择,大小 的布置,这些都将成为诠释作品的“上下文”。这是一些暗含 的符号,对于读者的影响是无意识的,但是对于编者来说却是 有所原因和目的的。 昨天的编辑响应者寥寥,确实这样做有些困难和复杂。下面 我们就先看看画册的编排。 照片全部出血,设计风格简洁,完全利用照片之间的内容反差和色彩反差。强调 图片与图片之间的组合效应,而不是让读者欣赏单张照片,因为这组作品不是强调 单幅作品的精致与完美,而是摄影师整体的个性风格。 下面是展览的展场,在Danziger Gallery 举办,与图书出版商是不同机构 照片没有装框,以非常简单的方式陈列,仍然强调照片之间的组合效应, 以及戏剧感。我们还可以对比看一下这个画廊近期举办的其他展览: 欣赏单幅作品的细节 这部作品的等序排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品的系列性、连续性

为Martin Parr“编“照片

今天心血来潮,搞一个小练习,目标对象是Martin Parr。 我会贴一些Martin Parr的fashion magazine的照片,然后 诸位可以想一想如果将这些照片编辑成画册,以及布置 一个影展应该是什么风格。因为照片也无法贴太多,所以 应该是一个整体上的考虑。呵呵,明天公布答案。

周末读报——周末愉快!

接着昨天的聊,这本画报里还有几个摄影现象 第一, 画报的特别报道部分是一组图片,无国界医生在莫斯科搞了一次街童写真 的活动,让在街头流浪的儿童自己拍摄自己的生活。实话说,这样的活动 我最近频繁接触,比如稻农自拍,矿工自拍,民工自拍等等。不过这次街 童写真有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点,那就是展览的设计和照片的排列都由街 童参与意见——哪些生活是他们想展示出来,又有什么生活他们不愿意让 人知道,这些都听取了孩子的意见。所以在这个主题为《我们是。。。。》 这个展览中,你不会看到街头生活的任何震惊画面,从表现手法到拍摄内容, 都和我们身边的孩子没有区别。在这个展览中还有部分职业摄影师的作品, 你可以明显看到“偏见”,因为他们试图表达的是社会整体对街童的刻板 印象——动荡、危险。或许这可以带给摄影师一些反思,我们该如何举起 相机?如何打破刻板印象给我们带来的障碍?是遵循自己的感受还是默认 社会习俗,这个看似容易,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潜移默化地随波逐流了。 以上为摄影师作品 孩子的作品 http://www.azg.be/nl/galerie_flash/russia/index.htm 作品链接 编辑的很好 http://www.lightstalkers.org/dirkxj.这是参与报道的摄影师的lightstalker 第二, 摄影师catherine balet推出了新摄影集(identity).这条摄影消息之所以出现 在画报的流行通信中,原因是摄影师的展览在巴黎名店colette的小画廊中举行。 Colettte是一家非常有名的精品廊,经营各种超级有创意的产品,而摄影师 Catherine的作品是年轻人身上的文化符号,她将焦点集中于能代表年轻人 身份的衣着标记、代号和偶像等,集中拍摄了缀在衣服上的徽章、符号和图案。 不论商店和摄影师都很有趣,不过我感兴趣的是两者的结合——年轻人的时尚 和出卖时尚的商店,我估计莫斯科街童的照片不会在这里展出,嘿嘿。 不过换一个思路,如果摄影师们手中有这种类型的作品,是不是咱也可以动动 (…) Read more

周末读报,以及奉献一个超级大礼包

我昨天很幸运有三个小时时间自己打发,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很无聊地把一份《周末画报》 翻了一个底朝天,非常惊奇地发现,里面提到了无数关于摄影的事情。 第一, 我买这份画报是因为封面故事,讲的是美国超著名的人像摄影师安妮莱伯维茨 (annie leibovitz),我怀疑这篇文章就是编译自前不久我们提到过的newsweek 的封面故事。(http://clickart.yculblog.com/post.4107505623.html)从这篇文章 里获得了以下一些信息 1, 她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A Photographer’s Life: 1990-2005》将镜头调转对准自己, 常常劝说被摄对象脱衣服的这个女人,在画册里展示了她的私人生活,包括著名评论家 苏珊桑塔格患癌症之后最后的日子。这两个女人惺惺相惜,并且产生过恋情。两个人 曾经合作撰写过一本书叫做《women》莱伯维茨负责照片,苏珊桑塔格页文字。 2, 莱伯维茨目前是全球5位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年收入达20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 3, 莱伯维茨有着出色的经营头脑,“她象管理企业一样管理自己的才华。她除了为高端 时尚杂志拍摄名人肖像以外,她也拍摄战争题材,比如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 很好地平衡了作品中商业与艺术的分量。她的大部分媒体照片由美国高级时尚杂志《名利场》 制作发表。她的作品使用权由著名的图片代理公司负责,通常使用费用比别的摄影师高出许多。 还有一间公司专门负责她为企业拍摄的广告作品。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一切泾渭分明” 详情见《周末画报》2006年10月14日《安妮莱伯维茨:好莱坞封面摄影女王》撰文edho/syivia 所谓超级礼包是提供一个供大家收藏的资料,赶快下载——美国杂志编辑协会评选的过去40年40个 最重要的封面,其中排第一和第二的都是安妮莱伯维茨拍摄的 http://www.magazine.org/Editorial/Top_40_Covers/ (未完待续)

一段小小的谈话

马格南摄影师Patrick这两天在北京拍照片,我们又见面了。谈话中提到两代 摄影师的不同,我觉得很有启发。 Patrick认为他们这批活跃在七八十年代的报道摄影师,心头的梦想 就是用照相机改变世界,他们要做的就是冲锋陷阵,把真实的世界 带到读者面前,在他们那个年代,对于摄影技术手段,语言运用的 追求不是很强烈,重要的是内容。而今天的报道摄影师,他们面临的 压力首先来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为优秀的摄影师层出不穷,要试图 与众不同变得非常困难,在这种压力下今天摄影师对于技术技巧,表达 方式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今天的报道摄影师的作品需要更加“艺术”。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