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留言

昨天有朋友说我高产,每天都整出一篇新的文章来,其实看过文章后面的 留言大家便知,这个话题和我一样有不少话想说的人大有人在。而且我觉得 文章后面的留言更加值得大家去自仔细思量。 感谢xiaobo老师的热血沸腾,sjt老师的真诚,以及jin班长提供的线索,管他是 不是书生气,这个话题我们还可以继续探讨。 对于busoni的加入,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知道他对此也有过思考。我同意你的 关于广义和狭义的纪实摄影的定义,但是我同时认为在对纪实摄影广义范围不断 拓宽的同时,狭义的定义,以及它最初原来出发点的样子同样也应该被关注和强 调。(busoni对纪实摄影的再认识http://www.opps.cn/word/?p=25) 还有其他一些朋友,恕不能一一回复,不过这些留言都有助于启发我们开始下一 个话题。比如E6提出的一些问题。 呵呵,这篇文章实在太正式了,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链接,是邱志杰的《摄影之后的 摄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圈外人”的视野,非常有启发。 http://www.pku.edu.cn/life/xuehui/yasp/qikan/2000-3/sheyingzhihou.htm 明天是一周消息,周一继续。

纪实摄影的道德内疚

为什么说从事纪实摄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很有可能会因此 背负沉重的道德的债 在我当老师的这几年时间里,时常扮演一个坐堂医生的角色,因为我的学生总 会来咨询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说,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的道德内疚—— 我偷了别人的影像,我有什么权利窃取别人的影像,我利用了别人,我把他们 当作我自己前进的铺路石。 我觉得这种内疚其实是难以解开的,有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去看《摄影大师 对话录》,在86页法兰克霍夫瓦是这样说的:“我偷偷拍照的时候,也会有一丝 良心不安,因为我只有在天气出奇的热或特别冷的时候,才能在纽约街上拍照, 好像为了自我惩罚。”这样的话语在这本书里常常可以遇到,可以说,这样的良 心不安在很多摄影师身上存在,尤其是纪实摄影工作者。 对于从事纪实摄影工作的人来说,被摄对象如何在被看的过程中毫无戒备 地袒露内心,袒露伤痕?站在这个角度,纪实摄影是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关系 不断延展的成果,并且这种延展往往持续到拍摄结束之后。这个过程是痛苦 的,因为手持相机的摄影师往往被看作粗暴的掠夺者,他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才能改善这种关系,同时又会因为内疚而背负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这种进入, 或者说介入如此麻烦,完成纪实摄影需要摄影师付出极大的忍耐, 《摄影之友》曾经约我写过专栏,当时我就想写我在拍摄过程中所犯下的 那些“罪“,只是后来懒惰只写了两重罪就没有继续。其中的一个罪叫做虚伪, 是我在云南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被摄对象是一个陪酒女郎,同时也是一个做 爱滋病预防宣传的社会工作者, 七宗罪之虚伪 在云南的第一个晚上,我就从宾馆搬到她的小屋,也因此我们变得亲近; 第二个晚上,我们一起在酒吧喝梅子泡酒,几大杯过后,然后回到家里继续喝 白的。后来,她给我讲了自己的所有身世——慈祥的继父,最好的朋友的死亡, 以及她的那个他。我们都哭了。第三天,我和文字记者一起偷偷给她买了一台 双缸洗衣机,因为我了解到这是她一直以来一个奢侈的梦想。 我们的相处只有三天,坦白的说,她不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对象,或者说 她和我想象中的差好多。她简单且朴素,似一个孩子;她不善表现,时刻警惕 着相机的存在,在镜头面前总是很笨拙。最终,我上窜下跳的结果并没能让我 (…) Read more

数字时代纪实摄影的境遇

突然发现我们正在遭遇这样一种境遇,朋友之间如果可以用短信联系,就不会打电话, 一个办公室的人,明明互相挨着,却一定要用msn说话。我上学的时候,全女生楼只有 一个电话,永远排着长队,总有煲电话粥的人让后面的人怒目而视。如果你再追想更早 的一代人,那是一种更非常麻烦的生活,“约会”是一个带着实在意义的词汇,必须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看得见面孔,听得到声音。而现在,这些情形被一人一部电话的 现代生活瓦解了,人与人的交往连嘴都不用张开了,只用动动手指。 现代化让我们生活在比以往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交往的范围更加广了,认识的人更 多了,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际网络却是建在一个虚拟的时空中,MSN上的朋友,邮件之 间的来往,网络上的熟人等等。。。这个虚拟的时空的核心是以“我“为中心展开的, 可以随“我“的心情变化决定人际交往的节奏和进展,这似乎带来不少交往上的便利。 机器化的现代生活,的确是省心的,因为真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成本,这种 成本除了经济上的,更主要是感情成本。面对面的交流不是以我为核心,需要注入对对方 的关心和理解,交流才能持续进行,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表情,一种姿态,这都对 人际交往的持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与实在的人打交道,真的很累。 说到累,终于回到我们这个纪实摄影的话题中来。记得前一个月,我陪马格南的Partric拍照 回来,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因为实在太累,以至于无法放松进入睡眠,第二天,我们见面 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也累得一晚上都失眠。其实,我们没有干什么体力活,只是与很多 人交谈。纪实摄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你要走近别人,甚至走进别人的生活,这里面要付出 巨大的感情交往成本,甚至会欠下感情的债。 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年轻一代摄影师对纪实摄影失去兴趣,我发现社会环境的改变是其中一个 重要的原因,生活在虚拟的以我为中心的社会中的年轻人,已经无法接受那种由于接触他人 而耗尽精力的那种累。从这个角度,纪实摄影的操作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反现代的,是原始的, 让很多现代人难以忍受,因此,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以我为中心进行创作,成为更多人 选择的拍摄方式。 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皆地狱,所以,对于今天的中国年轻纪实摄影师来说,如果说出 了什么问题,原因是多元的,如何克服对他人这个“地狱”的恐惧,是首要做的事情。 又: 昨天的“不变心”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不过,还有一点要澄清的是,我们 不是又在拉大旗扯虎皮,每一种摄影形态都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我们 只是希望唤起大家对接近边缘化的纪实摄影的重(chong)视与重(zhong)视。

我是不会变心的

那天的一幕非常戏剧,当我从国贸地铁里钻出来,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个很体面的中年妇女突然拦住我,她用手指着我,说:“你?。。。”她的话却停住了,然后她的手势也停在了空中,就好像一个失忆的人突然想起了什么,或者是突然遇到多年未见的老友。 但是我并不认识她,于是我也怔住了,接下来她继续说:“你知道安利吗?”一切真相大白,我什么也没有回答,继续赶路。这个时候我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是一幅多么好的画面。 我不止一次的遇到这样的推销员,他们会非常有礼貌的把你拦住,即使被拒绝也依然保持自己的尊严;他们有的非常羞怯,在公共汽车上紧紧抱着安利的袋子,眼光在你身上转来转去,欲言又止。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以此为职业,甚至如同信仰宗教一样坚韧不拔?这些或谦卑或骄傲或胆怯的推销员,这些下岗工人学生家庭主妇,他们难道不值得用相机去深入探寻吗?但是我们大多数摄影师已经不关心这些题材了,或者说,根本就看不到了。 我想起了90年代。理论界在疯狂争论什么是纪实摄影,而无数摄影师都在实践拍摄图片故事,以及他们认知中的纪实摄影。一些作品被收录在一本叫做《中国故事》的大厚图册中。如今翻开这本书一定好似打翻了五味瓶,我记得那里面似乎有一个关于保险推销员的故事,和我上面讲的故事很相似。打开这本书,不管那些表现手法如何稚嫩,扑面而来的是真实的力量。 关注别人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今天流行的是当代艺术、观念摄影、后摄影时代。。。。年轻一代的摄影师更加关注自己。现实是多么的奇怪,今天的我们更加强大,有着强大的器材和强大的理论支持,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但是,我们却一下子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这篇博客叫做——我是不会变心的,就是说——我是不会变心的,我坚信摄影纪录现实的力量,我坚信见证是摄影最本质也是最有力量的功能。曾经为平遥摄影节小报写过一篇文章,后来不晓得怎么给弄到网上去了,叫做《谁会在乎摄影》,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瞅瞅。http://www.royalshi.com/archives/157/ 谁会在乎摄影呢?反正不会变心的,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也许会突然发现,其实没有什么比现实生活更加戏剧,就像我在街头遇到的那一幕。 又: 赵亢在我的博客里留言,希望我能够回答,今天的中国摄影师到底缺失了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庞大问题, 可能我的回答也会非常片面,我这两天突然想说“纪实摄影”,希望聊完这个话题,能够整出一些答案来。

与其模仿不如全情投入

昨天发的那个链接,摄影师的作品被制作成多媒体的方式,一个小片子集纳了N多的照片, 用照片模仿电影电视的表现方法,但是却既失去了照片的静态优势,又没有达到电影的 动态叙事能力,整个片子拖沓乏味。 虽然将照片和声音结合起来,并且将其制作成动态的表现方式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 如果两者的关系拿捏不好,将会弄巧成拙。在这方面,Mediastorm(www.mediastorm.org) 的照片多媒体制作我觉得过了,脱离了原点,而马格南的多媒体两者关系平衡得还比较恰到 好处,VII的多媒体频道到现在也没有生出来,呵呵,拭目以待。 其实与其用照片生硬的去模仿动态的视频的东西,倒不如直接去拍电影得了,确实有一些纪实 摄影师在拍摄纪实照片的同时也拍摄纪录片,并且还很成功,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在本教室里 曾经介绍过的拍电影的摄影师。 1, Lauren Greenfield,VII的摄影师,前天刚刚介绍过,在拍摄厌食症的女孩这部纪实摄影 作品的同时,完成纪录片《THIN》(骨瘦如柴),现在已经在HBO电影频道上映。 逆光点评:静态的摄影作品和动态的影像作品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摄影师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把 这个选题当做一个大的项目来做,强调这个作品的社会性,摄影师是一个项目负责人,而不是 一个简单的拍照片的。 2, Eugene Richards, VII的摄影师,2000年完成纪录片《but, the day came》记录了 一群80岁以上老人生命最后的场景,在一些电影短片节上获奖 逆光点评:当年尤金加入VII的理由之一就是看上了VII的多元,照片、纪录片、图书出版以及培训班齐头并进。 3, David Leeson,达拉斯晨报的摄影记者,本教室也刚刚介绍过,他拍摄了一个叫做“dust to (…) Read more

越“复杂”越简单 的讨论

周六的时候,发了个帖子,贴了两张图片。大家的意见竟然和我的都不一样,呵呵 不过,这里的讨论,不是讨论两张图片的优劣,而是讨论在观看这两个封面照片时候 的心理机制,因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完全正常。 对于我来说,通过对这两张图片的阅读,我感到图片编辑在剪裁图片的时候,除了可以 改善构图以外,还能够取得其他传播效果。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是剪裁出来的,剪裁产生 了两个效果,第一,制造出一个特写镜头,拉近了读者和画面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个悲伤的 画面似乎一下子可以把你拽进去。第二,剪裁 使画面因为缺乏提示而带有神秘性,比如,这个人是谁,处于何种环境,这让读者在情感 上受到冲击的同时,更加渴望了解具体的信息,再一次主动的加入到影像的阅读过程中。而三联 生活周刊则使用了一张现场新闻照片,带有一定距离拍摄出的这张照片,让读者以一种平静 客观的方式去检视眼前发生的一切,眼前的一切一目了然。 两张照片的画面语言,前者是我需要你的参与(demand),而后者则是我把信息交给你(offer) 不知道我的感觉大家是否认同? 此外,如果你如果确保自己不会打瞌睡的话,可以去msnbc去看我以前提到的一个由mediastorm制作 出来的多媒体图片故事,长达12分钟的展示过程中使用了大约七千到一万张照片。但是 我看后觉得很失望。 http://video.msn.com/v/us/msnbc.htm??f=00&g=2109100b-ca09-4ea6-a093-0580592f1721&p=hotvideo_m_edpicks&t=m5&rf=http://www.msnbc.msn.com/&fg=&

一周一周

一周亮点 这就是“新纪实”! VII著名的女摄影师Lauren Greenfield的纪录片作品《thin》11月14日 在HBO上映。评论家认为,Lauren的纪实摄影行为可以称作“新纪实”的 典型代表,她将是纪实摄影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新纪实的新,并不是说摄影师在摄影表现手法上玩出了多么诡异的花样, 纪实摄影关心人这一根本理念,是永远不会改变的。Lauren的新在于她扩 展了纪实摄影的传播平台,她最终的作品包括这样几部分: 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个展览以及一个网站。这个令人吃惊的丰盛成果, 是辛勤的摄影工作者,每天工作近16个小时而获得的。而在这种紧张的 工作节奏背后,是摄影师对纪实摄影的坚韧与执著,而且她从内心希望能够 帮助这些得厌食症的女孩们。 今天,中国有太多的摄影师在所谓观念摄影的潮流下躁动不安,扪心自问, 我们是不是缺失了什么? 一周看点 饕餮技术 男摄影师见面——总是要互相研究一下对方摄影包里的东西,然后用大半天的时间讨 论器材问题,女摄影师见面则只讨论最近拍了什么,这是我以前总结的经验,但是, 今天科技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带动表达方式不断变化,忽视技术平台则肯定是致命的 错误。本周俺这位女摄影师将带大家去看看美国大众摄影杂志最近所做的一系列技术盘点。 1, 2006年最佳摄影产品 http://www.popphoto.com/popularphotographyfeatures/3425/the-2006-pop-awards.html 这个链接里是大众摄影刚刚评选出来的2006年25件最佳摄影产品 2,圣诞节礼品之选 几位职业摄影师推荐了他们认为在圣诞节最值得购买作为礼物的摄影产品 Albert Watson(主要拍摄名人肖像) 推荐Sony Cybershot (…) Read more

越“复杂”越简单

昨天的解码,呵呵,大家没有兴趣。实际上1和2是纳赫特威的照片,其他是西蒙的。 如果有谁把《战地摄影师》这部纪录片看三遍,你会发现纳赫特威在拍摄照片的时候 非常喜欢利用前景,比如——废墟为前景然后一个行人正巧走过。1和2也是这样的, 1可能不太清楚,前景是破烂的网状物,2的前景是柱子,这样就让我们很容易理解 故事发生的地点状况。 编码复杂并不是说画面里要放很多内容,有的时候反而是相反的,就好比画面里加 前景,看似内容多了,但是实际照片却容易理解了。利用前景是在帮助读者解码, 帮助读者设置解读照片的语境,而西蒙的照片则不一样,他拍摄的场景虽然似乎 更加简单,更加直接,但是阅读起来却有些费解,除非事先了解他的拍摄意图。 当然,在摄影记者日常的新闻摄影工作中,我们需要以读者易于阅读为目的,以 他们可以了解的方式编码,不能过于晦涩。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有的时候 如果编码过于简单和直接,也容易让照片好似白开水一样阅读起来没有味道,成 为空洞的图解照片。下面是讲述同一个新闻故事的两本杂志的封面,你怎么看呢? 因为明天是一周要闻扫描,周一的时候再来接着说。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个更复杂的编码过程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个更复杂的编码过程 在《图片编辑手册》里,对于报道摄影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我将之 总结为两种变化: 第一, 表现形式独特 第二, 融入更多的个体情感。 现在,我感觉这个思考还有些简单,尤其是最近读过一些书后,有了不 同的思考。我在这个博客里不止一次提到报道摄影的艺术化,以及报道 摄影的个性化这些当代报道摄影发展的新趋势,也有很多朋友感到不解 和困惑。我觉得如果用一些视觉传播的理论来解释,可能能够获得一些 看问题的不同视角。 我们可以把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拿给别人看的这个过程视为一个发电报 的过程,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摄影师是在从事一种类似编码的工作,把 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转换成视觉符号,而读者在读图的时候则进行解码 的工作,把视觉符号再转换为理性的认知。 研究学者McMahon和Quinn把视觉形象(不完全是图片)里的“密码” 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层面 符号指代层面 语言文字层面 相机角度 主体 标题 镜头焦距 构成 图片说明 景别 身体语言 快门速度 (…) Read more

战地摄影师

这次说的不是詹姆斯纳赫特威,是西蒙诺夫科(Simon Norfolk)一个英国人。 你可以将他称之为战地摄影师,因为他会同你谈论在卢旺达见到成千上万的死 尸的时候,那种恐怖到极点的经历,以及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工作的心理状态。 但是,更多时候他被视为一个艺术家,或者确切的说,是一个“研究”战争的人。 在他的网站里,如果可能,你一定要认真读一读他的文字,平静却有力量。这 个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家伙,让我如此羡慕——他轻而易举地跳出了摄影的 圈套,他让我坚信,先于视觉存在的一些东西是更加重要的。 西蒙诺夫科的拍摄主题是“战场”,但是他的出发点不是仅仅告诉我们发生了 什么(what)而是试图研究这一切为什么发生(how)。比如,他研究战争、 土地、军事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一场即包括高科技武器同时也有砍刀等 原始武器的战争如何发生。抱着这个目的,西蒙的拍摄以“战场”这个留存的 物理空间为核心,探讨围绕这个物理空间产生的自然景观、社会景观以及心理 层面产生的诸多变化。这样,在他的影像里就注入了多层含义。 在对西蒙的访谈里,他解释了“战场”的含义,从远古时代的争斗,到近代 冒着硝烟的战争,以及在21世纪超级电脑精密制作出来的杀人武器,这些都是他 试图研究的战场。继续这样研究下去是一个什么形式的结果?是一本大书、一个 展览、一个网站、一部影片。。。西蒙也拿不准。 摄影师网站;http://simonnorfolk.com/ 这篇文章可以配合两篇文章看,文章一曾璜老师的《风光地观看和风景的可能研 讨会上的发言》,http://blog.daqi.com/article/51607.html里面提到了西蒙。 文章二是1416教室里的《三峡七日二——Edward Burtynsky》 http://clickart.yculblog.com/post.4107511232.html,这篇文章里的摄影师和西蒙是同一类型的。 写这篇文章让我想到另一个话题,关于个人化的报道摄影,最近似乎讨论的很热闹,我 突然发现,所谓的个人化,实际上不能说是表现形式的个人化,这是表面的东西,而真正 的变化是:从前的摄影师只是用影像表现“是什么”,把“为什么”这样的话题交给图片说明 来解答,但是今天的摄影师则从一开始就试图用影像本身来解答“为什么”,影像本身 富含多重信息。这个话题,也许可以明天继续说。

摄影师画像 答案

画面里的人物有几位是大家熟知的,也被猜中了 4是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7和8是:玛丽埃伦马克和萨尔加多Mary ellen Mark 和Salgado 5是Newton 牛顿 另外还有两位也应该能够猜出来: 2是RICHARD AVEDON 理查德阿韦顿是这20位大师中被提名率最高的 6是EUGENE RICHARDS 尤金理查兹前马格南成员,现在VII图片社的一员 其他两位也许不熟悉 3是大卫贝里DAVID BAILEY——英国著名时尚摄影师。服务对象是《滚石》 《时尚》这样的媒体。 david bailey拍摄的布拉塞的肖像 1是阿伯特沃森ALBERT WATSON——被称之为最伟大的不为人知的摄影大师。 除了拍摄名人肖像,他还涉足商业领域,为lvies 等著名的品牌拍摄 广告,此外大家熟知的一些电影海报比如《芝加哥》、《杀死比尔》、 《冷山》等等也都是他拍摄的。现在他还在导演电视广告片。 列入20人名单的摄影师还有: (…) Read more

摄影师画像

他们一直都在描绘周遭的世界,现在他们自己则被悄悄显影,照片里的人 都是谁呢? 美国摄影界新闻(pdn)在庆祝成立20周年的时候,邀请专家 和读者评选1980-2000年最具影响力的20个摄影师。以下就是 这些摄影师的肖像,你能认出他们么?你的心目中都有谁应该列入 这个名单?明天公布答案。 12 34 56 78

光圈基金会选择年轻摄影师的标准

光圈基金会每年都有几次面向年轻摄影的作品评介活动,摄影师可以通过网络递交他们的作品,评委则会选出一位优胜者,几位提名人员,他们的作品会出现在光圈的网站,以及发给策站人、出版社、图片编辑等专业人士的内部通讯里,对于提高年轻摄影师的知名度颇有帮助。 面对年轻人各种各样的作品集,光圈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在他们的网站上有如下答案,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清晰: 是否摄影师的作品整体性很强,有着持续一致的表达 从单张作品来看,画面的视觉语言比如构图、色彩或者色调有着独特之处 摄影师使用了怎样的叙事方法或者摄影技法,这种方法是否和摄影师意图表达的主题一致。比如当摄影师是选择廉价的塑料相机还是8#10大画幅,是选择在传统暗房里对照片进行调色还是利用数字技术?当他作出这些选择的时候,应该有清晰的思路。 摄影师对这个主题的探索是否具有创新性或者是独一无二的。 详细内容请参阅光圈网站: http://www.aperture.org/store/portfolioreview.aspx

一周一周

一周亮点 重新想象阿勃斯 11月10日,史蒂芬·西恩博格导演的戴安阿勃斯的传记影片 《皮囊:女摄影师戴安阿勃斯》公映。史蒂芬·西恩博格导演这部影片并非偶然, 因为他的父亲和叔叔都和阿勃斯的恋人Marvin Israel关系甚为密切,因此他从小 就看到不少阿勃斯的照片,并且十分敬重阿勃斯,15年前就开始筹划拍摄这部影片。 片中,妮可·基德曼饰阿勃斯,她使用的禄莱相机就是阿勃斯曾经用过的那台。 一周看点 1,诀窍 怎样把彩色照片转成真正的黑白照片?近日美国大众摄影杂志为广大读者 公布了秘诀,到这个链接: http://www.popphoto.com/howto/3366/how-to-get-real-b-w-look-from-color-photos.html 点击照片就可以看到一步一步完成的图示。 2,玩具数码相机 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新世纪的儿童又有了新的工具——Fisher-price玩具数码相机, Fisher-price是专门生产儿童用品的公司,他们设计的这款数码相机外形可爱,操控键都 设置得很大,便于孩子使用,更有意思的是它是双目取景,售价是70美元。当然从专业的 角度来说,它的成像质量,色彩什么都不算上佳,但是经过一些3-5岁的孩子的试用,反响 甚好,尤其是这东西抗折腾能力超强。 收集各色相机,以及玩lomo的人士是不是应该也来弄一个? http://www.fisher-price.com/fp.aspx?st=2621&e=mainproduct&pid=37019&acccat=cameracc&mainid=37019 3,影像民主运动 美国设计工作者专业协会最近发起了一项纪实摄影运动,号召民众在美国11月7日选举进 行过程中,用照相机纪录选举点的情况,选举的照片,然后将之上传到网站上。在设计类 网站上举行的这一活动,是这个专业组织的一项叫做“设计民主”运动的一部分,组织者 希望了解民主需要怎样的设计服务,怎样将服务于大众的设计工作变得简洁易懂。而从影像 的角度来说,这一号召全民自发参与的活动,成为公民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发展的又一可探讨 的形式。我再想,我们从前热衷于搞的那种“某某一日”活动是否也可以更换一种新形式? http://pollingplacephotoproject.org/content.cfm/home_pppp

旧闻

配合刚刚过去的1416教室里的多媒体周 回顾一下以前相关的帖子: 了不起的brian storm 为什么图片需要声音 敲开多媒体报道的市场 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拍视频 未来也许是这样的(结论)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