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班课程一,太空飞船计划

这个计划是前马格南的摄影师Charles Harbutt在他的培训班中的一个训练,麻省理工学院的纪实摄影课程中也引用了这个练习。 题目是这样的:假使你将要乘坐太空飞船离开地球,永远不回来了,在飞船上将不会有任何形式的娱乐,也没有装饰品,同时也没有镜子、不能看电影、也没有其他艺术品等。你将以加工好的食品为生,并且只能引用过滤后的尿液。然而,你可以随身携带十张照片。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请你为自己准备你认为最需要的十张照片。 (ps 蓬蒿人是不是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做过这个作业呢?) 注意事项: 1,这个计划试图研讨影像与我们生存的关系,也许我们应该回到摄影术发明最初时的状态,从“鸽子窝”开始观看世界——我们为什么要用相机观看这个世界呢?我们又如何展开对这个世界的观看。 2,我能想到对这个专题有参考意义的书是,本雅明的《向灵光消逝的年代》,当然,这个专题的完成也不是必须要有任何专业指导,各位只要依着自己的心去拍摄就好了。 3,10张照片可以是以前就拍过的,也可以是新拍摄的,专门为这个题目而拍的。 4,这个题目的完成时间是两周,两周以后没有完成的视为自动放弃。呵呵,要干一件事情不逼是不成的。作业我初步设计大家都上传到雅虎的相册上,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5,根据同学的建议,我们可以用msn进行交流,我申请了一个账号xiaoshiban@hotmail.com各位可以加我,然后我把大家的账号统计过后再告知诸位。可以确定一些交流的时间,具体的我还没有想好,有好主意的也可以提哦。

周日小广播

1,华盛顿邮报8名摄影记者1名图片编辑被报社一次性买断工龄,离开报社。此次华盛顿邮报一共有70名编辑人员以相同的方式离开。原本华盛顿邮报摄影部门有47名工作人员,此次精简以后,报社的摄影部规模回到了90年代改版以前。近些年来华盛顿邮报订数不断下降,广告效益不佳。详情参阅 http://www.pdnonline.com/pdn/newswire/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002612004 2,今天开幕的世界编辑大会的研讨主题是未来的报纸——电子化媒体(e-papers from tabloid to tablets)电子报纸的模式与网络互动性如何结合,传统的报纸如何在网络上发扬光大是本次研讨的核心。 3,丹麦报纸Berlingske Tidende 开始改版变小,这份报纸是欧洲最古老的日报,报纸变小是近来的一股潮流,有人评价其背后的原因——1,节约印刷成本以应对订阅下降带来的经济危机。2,版面形式更加友好,更加符合看惯了电子屏幕的读者的需求。 4,shock杂志一波三折,原来封面使用的照片竟然是一张盗版图片,shock不得不换用照片,换上的照片是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唉,说什么好呢。              原封面                                                                     新封面 更多shock 版面

完全名单

如果有遗漏或者错误请跟贴,周一的时候我们将开始第一阶段的活动,我们的开班目的是以荷兰大师班为契机举办,虽然不完全和他们一样,但是其中必然有大师班的影子,我猜想这里有些朋友不是很了解大师班项目,大概在活动进行中也会感到和自己的愿望不符,可以随时退出。 小荷 E6 Bresson 枯墓隐老 陈娟 梦上天岚 Antonis Stone Susu 夏宇 马飞 蓬蒿人 Muyi 小饭 汗衫 小李 小葵 流浪狗 Lily Xingguangli Antonis sudan 木格 Yuwenhao

小师班名额已满

现在报名已经有20人,本来预计在10人以内,已经大大超额。感谢报名的这些朋友们,出于对我的信任,参与这个似乎有些无厘头的活动。 但是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所谓大师与小师在今天这个平行化发展的世界,也许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或者拉近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我也是小师班的一个学生,也承担组织者的任务,但是我们需要一起学习。 我稍加整理一下再公布名单。

小师班进度

1,the way of seeing 观看的方法 利用Charles Harbutt的太空舱计划研讨影像与我们生存的关系。 2,looking arournd 看世界 观看荷赛大师班学员的作品,看当代青年摄影师的拍摄风格走向。 3,who am i 我是谁 确立拍摄主体的地位,确定拍摄的主题和拍摄具体内容 4,from words to article 从单词到文章 如何从拍摄单张照片到结构一个图片专题 5,multimedia report 多媒体报道 学习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的方法 小师班报名已经超过10个人了,形势大好,但是小师班是真正的通过拍摄进行学习的小组,如果不能够跟上进度,拍摄上没有保证,忘三思。 现在所有报名的都已经被收编,我们的目标是最多20个,到达这个数目后将不再增加。

小师班招生

今年的荷赛大师班已经尘埃落定,其中没有中国学员,依然欧美居多。 我昨天突发奇想,想通过网络结交一群朋友,我们一起来弄一个小师班。注意:这不是笑话。 小师班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1,组建人,逆光。逆光将把她本人在北京参加荷赛讲习班以及在荷兰workshop学习的经验,与全体小师班学员分享。 2,学习内容:今年荷赛大师班的作业题目是“risk”,他们的学员已经开始操作这个题目了,我们也用同样的题目展开拍摄,时间从即日起到12月荷赛大师班开幕,与其同步,以期展开对比竞争。 3,特殊要求,这个小师班完全是通过网络展开互动(netgroup),同时对新媒体展开探索,因此要求作品都为带声音的多媒体图片故事,具体样式参看动感马格南的样式。 4,对声音以及音乐的控制,拟采用威逼利诱的方式邀请逆光的夫君作为顾问,因为其号称专业音乐制作人。多媒体制作的技术顾问拟邀请段同学和马同学参与。 5,本班没有任何组织的支持,纯属自愿,但是力求专业 6,报名方式——时间在两周之内,请跟贴,或者发邮件至renyue75@263.net ,两周之后如果没有超过五人参加,此帖作废,逆光自己玩儿。

我在京华时报创刊五周年摄影展上的发言

借一下曾璜老师的东风,他的博客也有同样题目的帖子 最近在《京华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几个生意人被绑架之后仍到一个偏僻的工地,使用的照片不是摄影记者拍摄的,而是当时在现场的读者。当然,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的媒体已经时有发生,最为著名的当数伦敦地铁爆炸案的手机作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这就是近来很受关注的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以及公民新闻摄影(citizen photography) 以这个例子作为开头,是想说今天的摄影记者或者说视觉工作者面对着和从前大不相同的传播环境,这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但是绝对不是灭顶之灾。它并不意味着职业化的消失,反而要求我们更加职业化,这是我们所能够采取最有效的对策。 但是,这个职业化的落脚点,将不再仅仅是把一张照片拍好,而需贯穿在整个影像的传播过程中。 就《京华时报》的摄影而言,他们做到了职业化但是也有不足。在我的课堂上常常会举两个关于京华的例子,就是这两方面的写照。 在京华刚创刊的时候,一个影友拍摄了一张煤气罐爆炸伤人的照片,跑了好几家报社都没有人登,京华将其花大价钱买了下来,并且刊登在了头版。作为一张面对市民阶层的都市报,京华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对突发事件的重视,抢硬新闻使这张报纸特色非常鲜明,对突发新闻的操作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理念。我时常在他们的论坛里看到他们在如何及时准确地捕捉新闻方面十分较劲。本来,一张报纸需要的是冲锋陷阵的摄影记者,并不是大师与大腕。 忘了在哪里看到一位读者的抱怨,他说一家都市报的头版刊登了很大的一张照片,一个孩子的胳膊戳在尖锐的围栏上,他说这照片太可怕了,不能再看第二眼,怎么就能放在头版上?在京华的摄影集里我看到了这张照片,确切说是瞄到了,因为实在不敢仔细看。突发新闻,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照片,传播者是走钢索的人,一方面是现场真实的信息的传达,一方面是对血腥暴力色情的把关,稍不留神,就可能从钢索上跌落,两头不讨好。作为对硬新闻如此重视的一家报纸,如果能够率先在争议照片的刊登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操作规范,对于我们这个行业都是幸事。

影像的暴力

我还想接着昨天的话题,关于shock这本画报的话题,昨天文章的结尾又犯了“荔枝蜜”的老毛病,又进行了高大全的拔高与展望。因为真实的状况是——“生活“那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假使shock这样的画报在中国登陆,一定也会大卖。 1833年9月3日本杰明·H·戴在美国创办了“纽约太阳报”,刊登的主要内容是是凶杀、犯罪、审判、失火等社会新闻。这份售价为一便士的报纸揭开报纸廉价与大众化这一历史性转变,也从而促使了传媒这个行业的真正兴起。 1919年“纽约每日新闻”报诞生,历尽千辛万苦的偷拍电刑照片让这份小报大卖。直至今天这份报纸依然存在。New York Noir 画廊曾于1999年出版了画册“黑色纽约,每日新闻报纸中的犯罪照片”,(亚马逊书店)收集了100张暴力血腥照片,诸位可以在每日新闻报的图片网站中看到。 对这本书里的封面有如下介绍:“在一个恐怖的黑夜,闪光灯刺眼的灯光照亮了一具女尸,她的丈夫伤心欲绝,犯罪嫌疑人被手铐铐着,而这个不知名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将很快登上第二天小报的头版,会让整个社会震惊(shock the nation),然后他要做的就是,寻找下一个猎物。” 今天的摄影师仍然在寻找他们的猎物,他们的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影像满足了人类的偷窥的欲望,满足了人类借助他者体验的自虐心态,人类天性里的这一点点暴力倾向与影像的真实直观一拍即合,而在当下技术的帮助下,更加无孔不入。 影像有其厚重性,但不是所有人对影像的阅读都兢兢业业,更多人追求的是生理刺激,从这个角度来说,“shock”这样的杂志不过是戳穿了皇帝新衣的谎言。“光与影”努力办一本中国的“生活”画报,失败了,如果有一本“shock”这样的画报登陆中国,请千万不要震惊。

shock you!

第一次让我把“shock”这个单词和摄影联系在一起,是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的广告语——“the weight of words,the shock of photos”(厚重的文字,令人震惊的照片),这句话用来解释摄影和文字的区别,很是直观。摄影教科书里是这样的讲的,文字的阅读是渐入佳境,而图像的阅读则是一见钟情。 第二次思考“shock”和摄影的关系,是一本5月30日即将在美国上市的画报,它的名字就叫做”shock”,各位摄影人千万不要看到画报就两眼发光,shock是这样一本画报:产自法国,源于著名的桦榭集团,以刊登恶心的灾难照片和八卦的名人照片闻名。在美国登陆的这本杂志将会比法国版收敛一些,目标是吸引年轻男性。 “shock”是怎样来shock它的读者呢?让我们来看看第一期美国版的内容,这本杂志混杂了图片故事、狗仔摄影、自残的照片,少年手拿刀片劫持人质的照片。和它的法国版相比依然是标准的小报风格,只不过是裸体的镜头少了些罢了。具体的内容是这样的:开篇是对开页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照片,封面故事是8个页码的战地摄影照片,把伊拉克战争和越战进行对比,作者是大名鼎鼎的james nachwey和larry burrows.另外还有一个8页的故事,是一组3k党的黑白图片故事,摄影师拍摄了有几年的功夫。在这些正儿八经的照片之中,混杂着用来”shock”的照片——一具腐烂的尸体,一个对开页是一直血淋淋的鸡头,一位在做直肠检查的士兵。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杂志宣称自己是新千年的”生活”画报。严肃摄影混杂低级趣味,这难道就是新千年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么? 新千年的”shock”是严肃摄影堕落年代的产物,一方面是对过去传统的留恋,另一方面是眼球经济时代的压榨,于是,震惊成为了一种最低层次对人生理本能的一种刺激。是的,这种刺激最容易通过影像获得,因为影像是直观的是“一见钟情”容易接受的。但是我们能不能不要这种shock,因为我们依然怀念真正的”生活”画报时代,那时候,带给读者震惊的是一个全新的影像世界,摄影师极尽其所能得获得视觉效果不一般的照片,获得震惊的不是眼球而是心灵. 更多内容见pdnonline的报道 shock 杂志的网站http://www.shocku.com/

《影响》预告

新一期的影响杂志就要上市了,节目单如下: 封面故事——南北报纸改版记 新京报和新快报 ,他们为什么要改版,他们如何改版 影像背后——新杂志新影像一本被称作杂志书的杂志如何做摄影 新思路——2006年创意摄影趋势 创意摄影的创意主意如何紧跟趋势 外面——奥运摄影,研究什么给你一些切入体育摄影的新想法 影廊——手机 大连医科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以手机为题共同完成的作业 重磅推出——人在江湖 最新的来自新闻摄影职场的消息 ——一切摄影,尽在影响

英国摄影师拍摄法律指南(三)

版权保护 拍摄一些受到版权保护的作品也要非常小心。艺术作品电影或、戏剧,文学广播电视等原创作品在英国都自动获得版权保护,不需要单独注册登记。版权保护的时间是所有人在世的全部时间以及其去世以后的70年。 在没有得到版权所有人的允许的情况下,复制其作品的全部或者局部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就摄影而言翻拍艺术作品,或者翻拍照片都是侵权。但是如果出于一种偶然状态,比如在拍摄人物肖像的时候背景中有艺术作品,这不构成侵权,或者拍摄街景的时候画面中容纳了一些广告作品,只要他们不是照片的主角,都是允许的。 拍摄一些位于公共视野或者向大众公开展览的建筑、雕塑和艺术作品不构成侵权。 拍摄一些商标或者标志也可能侵权,因为很多logo是被当作艺术作品受到保护的,但是只有当摄影作品给人以误会,以为这是商标所有人拍摄的,或者属于商标所有人的照片,这才构成侵权(或许可以理解为,是围绕这些商标拍摄的作品) 全文完

英国摄影师拍摄法律指南(二)

国家安全 最近几年反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也使一些从前并不是禁止拍摄的场所比如发电站,桥梁,大坝和港口等成为限制拍摄的地方。 在法律上有一些严禁进入的场所,其中包括: 所有的军事防御设施 所有属于皇室的工厂,矿藏、船只等 所有被国家安全部门规定严靠近的电力设施、铁路、水路,燃气设施等 任何属于国家空军部队的管辖范围 被国家通信部门控制的设施 这些地方都有可能被敌人攻击,对这些地方的无意拍摄都要接受调查,一方面是对照片本身的调查,此外还要调查拍摄动机。 此外因为恐怖分子活动频繁,警察还可能对一切的可疑分子给予调查,摄影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尽量配合,否则被带到局子里呆几个小时就不值得了 法庭的拍摄 在法庭拍摄照片,以及发表照片都是违法行为,最高罚金可以到1000欧元,这里的法庭的概念不仅仅包括法院审理厅内部,一直到它周边的地方都禁止拍摄。 还要注意,有的时候可能法律允许拍摄但是发表这些照片可能是违法的,即使这些照片可能并不在法庭里拍摄,比如 在调查期间拍摄的犯罪嫌疑人,这些照片可能会影响法律的公正。 法庭证人的照片,可能会置这些人于危险之中 一些收到性侵害的当事人的照片,可能会使之被公众指认,因此这些人不仅在此案件审理过程中不要拍摄,今后也不能拍摄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照片,不管他们是犯罪嫌疑人还是受侵害的当事人或者证人,他们的照片发表时受到限制 野生动物 很多野生动物受到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保护,并不是不能够拍摄,但是如果对他们的栖息地的拍摄,或者其他拍摄行为会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这也是禁止的。这样的一些拍摄行为要向有关部门申请。

英国摄影师拍摄法律指南(一)

很多年前,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没有法律规定禁止拍摄照片的场合,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关于拍照方面的法律限制很多。 下面看到的简短的指南,是关于摄影师在何时可以拍照,在何种状态下可以发表。有的规定是法律严格禁止的,有的则需要看是何种场合。 私有财产 个人无法限制他人站在公共场合拍摄自己的私有财产,但是他人如果要进入自己的私有领地内部,其所有者可以约定一些条件,其中就包括禁止拍照,比如一些博物馆就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没有经过允许就到其他人家里拍摄,这叫做“越界”,翻越围墙拍照,或者把镜头伸进栅栏里面拍摄,都可以被称作越界,假如你被允许进入他人领地拍摄,但是违反了不允许拍摄的条件,也是一种越界行为。即使一些场所面对公众开放,但是其所有者也仍然有权禁止摄影师拍照,并要求他离开。 通常情况下,越界并不构成犯罪行为,是一种民事侵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人不管你是否造成了损害,所有者都可以要求你赔偿损失,在苏格兰只有越界造成了具体的损失才可以要求赔偿。 但是对于越界者的入侵,其所有人并不能采取暴力行为强迫其离开,这也是法律不能允许的,他们不能损坏摄影师的相机及其他设备。从实际的角度来说,我建议摄影师在越界之后还是尽快停止行为,因为虽然法律规定不能使用暴力,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就绝对不这么做。 有些地方如果越界进入则有可能遭到法律制裁以及缴纳罚金,比如军队驻地,某些铁路设施,机场的控制中心,或者危险物品储存地。未经允许到这些地方,可能会遭到逮捕。 一些公共场合的拍摄限制 在英国特拉法加广场和国会广场拍照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是针对那些有商业目的,或者职业行为的拍摄,旅游者则被允许。商业行为的拍摄必须拿到有关部门的许可,缴纳一定的费用。 骚扰和侵犯隐私权 骚扰他人是违法的,拍摄他人的照片有可能构成骚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因为被拍照而声称被骚扰。骚扰行为必须是一种的持续行为,比如一个摄影师连续跟踪一个被摄对象,或者不断地把相机凑到其他人脸上。 在英国各地关于骚扰的法律规定也不尽相同,在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骚扰是违法行为要判处6个月的监禁或者处以罚金。在苏格兰这却不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被侵害人可以要求法院命令停止骚扰,如果违背法院的命令则也是违法的。 侵犯隐私权是非常难以界定的,因为对于摄影师来说,拍摄以及发表照片是否侵犯了被摄对象的隐私很难判断。在公共场合拍照一般不会侵犯隐私权,但是如果使用长焦镜头拍摄他人在自己私人空间里的场面,不管拍摄者是否站在公共场合,这都是侵犯隐私。 英国的法律也缺乏一些连贯性,比如摄影师不仅仅可以在公共场合拍照,同时也可以以任何方式使用这些照片,包括商业用途。但是在有的国家,照片用于商业用途的时候,照片中可以辨认的人像必须获得模特授权。但是英国的法律至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不过,如果照片没有获得模特授权,其商业用途就会受到影响,大多数的图片代理机构的客户都来自世界各地,有可能因为没有模特授权而拒绝使用照片。 阻碍和影响公共安全 因为拍照而影响道路的安全畅通等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警察有权逮捕违法人,但是一般来说他们会首先要求你离开,如果你拒绝执行才会导致下一步行为。 另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妨碍执法,比如在车祸现场,拍照行为影响了警察执行公务。拍摄照片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影响治安,扰乱和平,摄影师在一些暴动、示威现场工作的时候要注意让警察注意到自己的身份,摄影记者可以佩戴记者证,而自由摄影师解释自己的身份可能比较麻烦。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冷静,如果警察要求你停下来就不要动,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妨碍公务。

我们两人的观看

今天原本要翻译《英国摄影师法律指南》,看到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副教授Dennis Dunleavy刚刚发表一篇关于数字技术的论文,正好,我最近也在《中国记者》上发表了《数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文章,姑且把我们两个人的观点都展示在这里 Dennis Dunleavy的观点: 1,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信息的生产更多、更快、更便宜。数字相机的反复观看,随时编辑,随时删除,以及照片即时传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摄影的工作方式。 2,过去5年内,95%的日报都采用了数字相机。我们可以把数字技术应用对摄影记者的影响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效率提高,鼓励创新,同时摄影记者和被摄对象的关系也更加亲善。 3,今天,新闻摄影已经完全从胶片时代转向数字时代,这个过程花了大约20年的时间,80年代我们还把胶片扫描成数字格式,到90年代中期已经完全转变成使用数字相机直接采集信息。 4,促使这种转变迅速发生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a,对图片的掌控度更高,b,即时,c,便宜,d,数字照片的品质提升很快,e,环保。 5,虽然数字技术使摄影记者终于可以在提高时效上不再发愁,但是这同时使他们的工作节奏更快,更有急迫感。他们可能因为随时观看避免犯错误,但是这同时也会影响拍摄的进程。 我的观点: 1,两个摄影记者的体会——美国《新闻报》(Newsday)的摄影记者迪克•卡洛斯(Dick Kraus):“数字技术可以让我尝试更多的拍摄方法,一旦技法有问题,立刻就可以纠正。”白宫摄影师库斯•尤舍尔(Chris Usher):“我时常觉得自己拍得太多了,因为一次总统的会见,我会把所有和总统在一起的人都拍到,但是我却不能为每一张照片写准确的文字说明,我总不能都写‘某年某月总统记者招待会’,那么其实这些没有具体图片说明的影像,大多都是无效的。” 2,影像采集——丢失的“原始文件”。数码相机让我们免去了一些烦恼,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约束,其中最重要的是图片编辑失去了对摄影记者拍摄原始文件的掌控。对原始底片的阅读不仅仅是对每一张照片拍摄情况的确认,同时还可以通过图片之间的连接了解摄影记者的拍摄过程,但是如今这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3,影像使用——后期处理的度如何把握。虽然我们对哪些后期处理方法是可用的,哪些处理方法是不可用的有明确规定,但是改变反差虽然是可以允许的,却仍然会带来麻烦,如此看来,今后我们不但要坚持对使用数字手段篡改新闻照片的行为继续打假,同时也应该在如何把握调整照片的尺度问题上,展开深入探讨。 4,影像传播效果——受众走到前台。数字技术改变了传受双方的距离。从前,我们了解受众对照片的意见只有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读者来信,互联网的普及却使网络成为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介质,而2005年发生的“下雨天摔跟头事件”或许可以作为受众从后台走到前台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互联网给受众以发言权,他们因此可以对获知的信息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反过来影响传播者的态度。 可以说受众走到前台,给予了新闻摄影业内人士一个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监督自己的一个机会,有利于新闻摄影的良性发展。

美国摄影师拍摄法律指南(二)

他们无权没收胶卷:一些工厂的负责人或者商场的管理者可能会要求你交出胶卷,但是除非他们出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任何私人组织没有权利没收你的胶卷。如果他们威胁或者直接抢夺都是一种犯罪行为。执法人员在实施逮捕行为的时候,可以扣留胶卷但是必须持有法律文件。 受到威胁时你受到的法律保护:假如你因为拍照受到要挟和扣押,这些人有可能因为绑架、强制或者偷窃而触犯了法律,在这些情况下,你可以到警察局报案。同时这些人也因为侵犯了你的人身权利,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受到威胁时的其他申请保护途径:假如在申请法律保护没有成效的情况下,你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途径来帮助自己解围:1,请当地的报纸来采访报道对你的侵权行为,因为这类事件是很多媒体感兴趣的。2,写信或者给骚扰你的人的上司,或者他们公司的法律部门投诉3,在互联网上的论坛里发帖子公布这一事件。 如何面对被摄者的质讯: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影师可以有理有节地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但是在对方的强压甚至是威胁,充满敌意的情况下,要学会控制局势,不要上升到暴力事件。假如对方要扣押你或者没收胶卷,你可以尝试询问对方以下一些问题,有可能帮助你确定你在今后主张法律权利: 问题1:对方的姓名 问题2:他们为谁工作 问题3:是否可以离开?对方如何阻止你离开,他们这么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问题4:同理,假如对方要没收你的胶卷,法律依据又是什么 最后: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拍摄中可能遇到问题的法律指南,我还有一本书是关于这个话题《摄影师法律手册》(Amherst Media,2002) 作者:Bert P.Krages II 又:一,我不是法律问题的专家,翻译中存在很多漏洞,懂英文的最好看原文。文章中有链接。 二,这是美国摄影师的法律指南,中国未必适用,伍振荣老师说的好,应该有中国摄影师的法律指南,在这方面王效海撰写的《摄影师法律实用手册》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是很好的参考。此外,我觉得可以请活跃在一线的摄影师总结他们如何避免出现法律纠纷的技巧,处理办法等等,形成更丰富的案例。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