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读者关心什么?

很多摄影业内人士都被最近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吸引,下面这四个封面,是新闻周刊 欧洲版、亚洲版、拉美版和美国版的封面,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认为是哪个国家呢? 我们不能等到明天再揭晓答案,除了美国版的封面是一个女人和孩子,其他的封面故事 全部是关于美军入侵阿富汗五周年以后,塔利班重新又卷土重来的故事。 新闻周刊做出这样的选择,大概是因为他们认为911后的美国人,更渴望平静的生活, 或者正如他们的编辑在文章中做出的结论:当世界上其他地方考虑重返阿富汗的时候, 我们还是在一边儿吃蛋糕吧。 扯这些事情似乎离摄影远了一些,但是问题在于封面那个女子不是别人,就是著名摄影师 安妮列伯维兹Annie Liebovitz,以拍摄人像为主,为名利场等杂志工作。一个著名的新闻 周刊能够刊登关于一个当代摄影师的封面故事,确实非常罕见。安妮确实为当代摄影师中 的佼佼者,不过有读者是这样评论的:在讨论摄影师和他们的镜头的故事的时候,被看重 的不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尤金里查兹,也不是出生入死的詹姆斯纳赫特威,而是一个以拍摄 名人肖像为主的摄影师,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更多相关故事: http://www.thenation.com/blogs/notion?pid=124430 http://stateoftheart.popphoto.com/blog/2006/09/annie_or_afghan.html#more

当代中国摄影师红人榜

这一篇文章里有两个内容,第一是介绍一个摄影的博客,信息量极为丰富,经常更新, 而主人却并非是摄影师抑或摄影评论家。这个名叫conscientious的博客内容关于艺术 摄影,博主叫做Jörg Colberg,他居住在美国匹兹堡,是一个天体物理学者,他将摄影 看作一种不同于文字的语言,对摄影语言的好奇与钻研,让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 了摄影上面。在他的博客里有著名摄影师的网站链接,有重要博物馆的链接,也有无名 摄影师的链接,此外还有大量摄影评论。 http://www.jmcolberg.com/weblog/ 不过,我对这个博客的兴趣是从他博客的一个栏目开始的,在他的博客右边有一个“当代 中国摄影师”的专题。在一个外国人眼里,一个并非什么专家的外国人眼里,他都对哪些 中国摄影师感兴趣呢?他能够知晓那些中国当代摄影师的名字呢?下面就是他列举的摄影师名单: 刘铮 翁奋 张洹 杨延康 宋朝 梁思聪 (墨西哥出生的华裔摄影家) 邢丹文 缪晓春 迟鹏 洪磊 王庆松 曹斐 安宏 周海 曾广智(美籍华裔摄影师,已故) 张乾琦(台湾摄影师) 单雄威(美籍华裔摄影师,已故) 不能说这些摄影师就是名人,是可以称为家的摄影师,但是至少可以说他们都是西方世界的红人。其中从事纪实摄影的有四个:杨延康、宋朝、周海、张干琦。单雄威是画意摄影派的老一代代表。迟鹏是最年轻的新一代摄影师。 (…) Read more

假照片杀手软件即将诞生

美国乔治亚洲理工学院发明了一种新式仪器,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数码相机杀手”。 它的工作方法是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进行探测,一旦发现数码相机在使用便会发出 信号干扰。这下,狗仔队就完蛋了。 前几日去京华时报调研,与骆大侠的对话很是有启发。谈起假照片,近来的焦点都在数字 技术造假的行为上。但实际上,新闻摄影的造假行为何止这一种,我以前贴过,视觉欺骗 普遍存在的五种形式: 第一,摆拍。 第二,数字技术更改照片内容 第三,图片之间的排列顺序是错误的 第四,在摄影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从拍摄、取景、到对拍摄的形象进行剪裁,对图像进行 整体编辑,以上这些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使一张照片作为客观现实证据而具有的价值发生戏剧的变化。 第五,最简单的方法,一幅照片可以通过错误的说明来误导受众。 骆永红的观点是,在所有这些欺骗方法中,技术的造假最容易解决。我同意这个看法, 因为就好像上面这个“数码相机杀手”的发明,我们也可以发明一种“假照片杀手软件”, 或者“假照片探测器”,我相信这个一定不困难,我们可以用技术的手段控制技术的滥用。 但是对于剩下的那些欺骗,对于那些可以看作是真照片的假照片,恐怕更应该引起我们 的重视。我认为这些杀人不见血的欺骗更可怕。对数字假照片的声讨可以说是揭开了新闻 摄影的遮羞布,也许我们应该借这个机会全面围剿所有类型的造假行为。

周一显影罐儿,装的是什么片儿呢?

昨天FM2说打开俺的博客就好像打开显影罐,美死了,星期一,诸位螺丝钉们,我们又要上岗了, 难免有些郁闷。在此奉献偶的另一个阿里巴巴宝库,德国的图片网站Laif.www.laif.de Laif是我几年前就发现的,现在通过它国内的代理中国图片库也可以买到Laif的照片。但是我建议 大家还是去浏览一下这个网站,看看德国的商业图片库的模样,尤其是网站上有大量他们的图片 被媒体使用的后的页面展示,这才是真正的宝藏,可以查看下面这个链接: http://www.laif.de/en/article/210.html?WGSESSID=9190a27ad6d843c69496c1c02cd21f5c 比如里面有一个外刊关于深圳的报道,如下: 上周五曾经贴了一个封面,手中的明信片与911五周年,以及国内记者赵钢的类似做法。在这个 网站上也有人这么拍,他的这组专题叫做“i am here”是讲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这些 文化名城,历史遗迹都是如何被消费化的。看起来轻松而又发人思考。将这些快乐的照片献给大家,呵呵

每天都是在出租车上匆匆地掠过北京,时间太紧张了,总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快, 要提高效率,这是我的生活准则。 但其实,我很喜欢做公共汽车。在那种慢悠悠的节奏里,可以眯起眼睛晒太阳,可以 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听他们说话,看他们的穿戴。或者说如同我昨天一样,在周末的 时候换四辆公共汽车游览北京,从鼓楼到东四,从美术馆到沙滩,从西四到阜成门。 这是我在上学的时候就一直喜欢的线路,当你做在电车的大窗户旁边,经过故宫的 八角楼以及北海的白塔的时候,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周末我难得慢了下来,要知道最近我的一个奢侈梦想就是能够在家里阳台上晒一 下太阳。我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掉进了一种可怕的高节奏的齿轮套齿轮的机械化的 生活中。九年以前,我从学校的海鸥DF1开始了摄影方向的学习,最担心的事情是冲卷 的时候不要把底片粘了;两年以前,还有人咨询我是买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现在学校 的实验室有更高级的胶片相机了,但是学生们对此如同看待古董。京华时报的图片总监 骆永红说,数码相机让他再也没有了心跳的感觉。记者的快门越按越快,记得一次采访 遇到一位摄影记者,1个小时的时间他没有停止按快门。或者说,一半时间按快门, 用另一半时间浏览照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卫伯耐特这个上世纪的摄影师, 他将135相机换成120相机,他开始使用黑白胶片,他希望用这个抵挡数码时代的 廉价与快捷。在平遥摄影节上,这位老前辈给我们的建议是:在照相机背后的屏幕上 贴一个胶带,然后去拍摄伟大的照片。 大卫的话让我觉得很伤感,因为事实上,我们已经无力阻拦这个疯狂运转的社会,我们 都不可能将相机的屏幕粘上,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不可能再有听着自己怦怦心跳去取 胶片的经历了。 生活越来越快,但是味道却如同方便面,每一种的口味都在预料之中。这个周末,我狠下 心来,让自己的时间慢下来,在美术馆旁的艺术书屋,对着一屋子的画册,我最后给自己 选择了一本完全都是字的书——《曝光过度》,一本摄影理论文集。我们的阅读也越来越快, 所有的图书都有一副貌似画册的模样,让我渐渐失去了对影像的判断力,我的对抗方式是 购买了这本全部是英文的理论书,只有这本书让我产生了阅读的欲望,因为它在各种一览 无余的图书中显得那么神秘。 接下来的事情是,希望自己真的能够慢下来,能够有时间晒着太阳把这本书看完。 PS:在艺术书屋里看到了前面提到的马丁帕尔的《摄影书的历史》(第一卷),要600大洋,昨天没有钱,买不起。

周末话题——关于一个封面的两种看法

这个封面你觉得咋样?美国杂志纪念911的。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理念, 在美国摄影的博客里,Jay DeFoore却发表了他的批评。 如果你知道这照片幕后的新闻,可能也会和他有同样的看法,这张照片也是 一张经过修饰的照片,关键在于画面中人手持的明信片中的画面被换掉了, 下面就是原作和更改后的照片的比较。 原作 改后刊登于内页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作者David Butow在他的博客里表达了对于这一事件的不满,原来的照片 是他在911事件过后两周,自己手里拿着一张明信片拍摄的,但是后来杂志的编辑将 明信片中的照片改变了,换成了一张美联社的双子座的照片,原因是原来的明信片放 大后不清楚。David Butow和Jay DeFoore都很厌恶这种做法,在他们看来经过更改 后的照片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有照片的感觉,失去了原来照片中的语境。 但是另一位美国摄影的博客作者Russell Hart明确表示自己对这个封面的看法不同。 他认为从根本上讲,这本杂志不是一本新闻类杂志,因此对封面的评判标准应该有 所不同。杂志的封面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 杂志的封面有着很苛刻的要求,首先需要是竖片,这就很难找,此外封面上还要 加杂志的名称,标题导读等文字,因此很难一下子找到特别合适的照片。 第二, 杂志的封面一般要体现其内页封面故事的主题,一般都通过插图摄影表现一个概念, 且封面要和内页呼应。 第三, 杂志的封面往往是一本杂志的脸面,同时还要受到市场销售因素的制约,挑选照片 需要十分谨慎,同时人们往往把杂志封面看作杂志的广告,因此对于封面的标准就更高。 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很多杂志的封面都在使用合成照片,就这个案例来讲,编辑所作的改动 (…) Read more

不要的,统统都拿掉

我佩服这些人的想象力,今天看到一款超级新鲜的软件——tourist remover (游人删除软件),可以把你拍摄到画面里碍眼的人弄没了。目前我还没有玩转, 感觉是把photoshop的功能更加傻瓜化。这年头,要造假照片越来越容易。 软件的网址:http://www.snapmania.com/info/en/trm/ PS;刚刚删掉了一篇文章,感觉还没有考虑成熟,呵呵,回头再写

VII下月也要多媒体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艺术摄影多媒体的文章,晚上打开pdn的首页,发现VII下月也 要推出多媒体报道的消息。 说起报道摄影的多媒体化,1416教室开播后不久,已经写过不少这方面的内容, 比如,鼻祖人物Brian Storm和他的media storm,传奇马格南令人目眩的 magnum in motion,以及MSNBC的尝试。我把与多媒体相关的文章都收录到网站 日志分类的“小宇宙”栏目里,大家可以一网打尽。 5年前的9月9日,七位报道摄影界的顶级人物组成了VII图片社,两天以后,震惊全 球的911事件爆发,这让VII图片社一诞生就具有传奇色彩。这个新生儿很快成为图片 社中的明星,在当今图片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垄断趋势越来越严重的时刻, 制造了一个奇迹。 VII的目标不仅仅是销售图片,成为一个简单的图片供应商,他们希望在最大限度发挥 图片的传播作用。出版、展览以及举办培训班都是他们积极从事的工作。与网络时代 接轨,就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 已经有不少VII的客户希望他们能够提供这种多媒体产品,但是他们一直在考虑如何 才能够制造出更加有效的多媒体展示形式,因为今天的读者都是薄情寡义,他们的多变 实在难以捉摸。在VII年会上有一些成员也对这种形式表示怀疑,因为高质量的多媒体 展示更加耗时耗精力。Christopher Morris.说:“今天让我们录声音,明天我们要做 录像,可能下一步会要求我们写文章” James Nachtwey的发言则带来掌声:“假如 你们需要很好的声音,那么就应该有一些人专门来录制声音,必需有一些人是专门 做这个的。” 反对的声音是难以阻挡VII实验的脚步,实际上图片社里已经有人这样开始工作了。 Lauren Greenfield在创作他的专题“瘦”(Thin)的同时还录制了一部电影即将在 (…) Read more

那没准是你

配合“照片+声音”的话题重新整理了这篇文章,当年文章后面的留言很值得一看。 《美国摄影》杂志认为摄影师Jeffrey Aaronson的作品《那没准是你》(Maybe It’s You)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 Jeffrey Aaronson将互联网上刊登个人广告的人物作为拍摄对象,他给他们打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合作,随后摄影师使用20″ x 24″的宝丽来相机拍摄他们的肖像,同时让被摄对象朗读自己所刊登的个人广告内容,并且录音。 这是一个奇怪的展览现场,大幅的作品旁边是个人广告,以及一个耳机,拿起来便可以听到墙上这个人的广告宣言。 “嘿,你听到了什么?”,现场的观众纷纷互相打听,因为虽然听到的是一样的内容,但每个人心里都又不同的感受。这个展览,留驻了观众的步伐,让他们可以在每一张照片上停留时间长一些,同时还让每一个带上耳机的观众都与他人隔绝,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和作品进行交流。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被摄对象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一种所谓新的联系被建立起来。 Jeffrey Aaronson的这个摄影展也被称作多媒体摄影展,而在2006年的上海双年展里,也有一件有趣的装置艺术展览很是吸引我,这就是杨千的动态绘画系列。他利用一个电机装置,将几幅绘画连接起来,并且呈现一种不停歇的运动状态,为我们展示了罪犯与警察、护士与病人、被遗弃的孩子与离异的父母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下面这个叫做《外遇》的作品,随着男人肖像的移动,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 这些展览却也激起了我的小小的恐慌,愈演愈烈的多媒体展览,是否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起码我现在已经有了轻微的多媒体强迫症,对着一个京剧展览,我的想法是, 如果能够把他们唱京剧的声音录下来……

我家也上照片儿了

Zy69问的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我还算是比较熟悉这组作品的前因后果。因为照片 的作者Patrick Zachmann来北京的时候我曾经陪同他拍过一天照片。 之前的邮件联系中,Patrick请我帮助他在北京寻找Crazy Building(疯狂的建筑), 以及建筑物外围树立起来的实景图广告牌。这些场景是他对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的印象。他还有 另外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操作的选题:Night(夜)。因此来中国也要拍摄一些各个城市的夜生活。 由于Partick来北京后找到了自己一位多年未见的好友,因此我只是陪同他拍摄了一天的照片。 我没有带他到别处去,我带他来了我家,我觉得我居住的小区就是最好的拍摄对象,非常疯狂, 一个个疯狂的豆绿色小窗户。Partick果然被我家的景色震惊了。下面就是他的作品, 我很高兴能够在著名的马格南网站上看到我家的居住场景,这件事不能被我们物业知道, 他们最近正在发动群众参与短信选举北京居住环境最佳的社区,原本我们这里排名第一,现在已经落后, 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案例加强宣传攻势。 我觉得小荷同志说的最好的照片就在你身边,就是你看不到,是完全正确的。这非常气人。 当我向Patrick描述我家楼下的钉子户是怎样被赶走的时候,他问我为什么不拍?哦,是啊为什么不拍呢? Patrick打着飞机来中国,他跟踪一个四合院面临拆迁的一家人,拍摄他们的生活,他还有计划跟踪民工 乘过车过年回家。我非常诧异,这些非常本地的题材,怎么都是外国人在拍。我觉得一定是他比我们有 钱的原因,所以不计成本。我问了这个问题,你这些照片是否能够给你带来利润,他摇了摇头,他要拍 一些自己很不喜欢的题材才能够获得资金支持来做这些选题。 Patrick的确没有多少钱,他斤斤计较着自己在中国的每一点儿花费,在马格南网站上的这组上海的 照片, http://www.magnumphotos.com/cf/htm/FramerT.aspx?V=CDocT&E=2TYRYDMSME0N&DT=ALB应该是他夜和疯狂的建筑两个专题的组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个专题,更多可能是为了 销售的需要而组合的照片,是网站的作品,而不是摄影师的个人作品,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 我家也上照片儿了,我家为什么不能上照片呢?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上来看中国,站在一个 外星人的角度看世界,或者说站在十年以后看今天,这是Patrick带给我的启示。

学习观看——我的用心并不险恶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不禁担心我公布答案以后带来的后果,所以呵呵,首先要声明 我并没有太多险恶的用心,谜面的形成也很简单,就在我看到的那50位摄影师的作品中, 选择了两位同样是拍孩子的摄影师的作品。 正确答案是1。(小荷的直感是对的,然后他的理 性分析导致他选择了错误答案) 还要道歉的是,关于专题主题的阐释可能限制了大家的思考,他的作品实际上有很多, 这段阐释不是对下面几幅作品逐个照片的解说,而是一个整体的概括,有一些话误导了各位。 有兴趣的可以在这里——看到摄影师的全部作品。 http://www.nicholasprior.com/ 我唯一的险恶用心就是把答案放到了第一个,因为一般来说,第一张照片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 而且大家的思考都会从上面的文字说明出发,对照第一张照片,觉得是这么回事,然后接着按照 这个标准去分辨其他的,将其默认为正确答案。 01号照片是摄影师Anoush Abrar的作品,可以在这个链接里找到—— http://www.anoush.ch/sommaire/-2006/art-work/art-work.htm#,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仿画家巴尔蒂斯”, 作品原型是巴尔蒂斯的画作“living room”,巴尔蒂斯的这些作品表现的是处于青春期小女孩的懵懂心态。 巴尔蒂斯的原作 living room 01号照片不仅主题和其他不同,表现手法也不一样,其他的照片基本都是采取自然光线, 被摄对象也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而01号照片使用了闪光灯,影室肖像的拍摄方法让光线非常戏剧化, 被摄对象也处于摄影师的控制中。如果细心体会01号照片中似乎可以看到摄影师的存在,而在其他照片中, 完全是孩子的世界。 这个游戏也可以看作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游戏,这也许有些奇怪,因为本来就是两个摄影师的作品。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照片如果脱离了自己原来的语境(context),读者对其可以有多种理解, 它存在的价值也有多种解说,所以01号作品或许也是可以被认为是和其他照片构成一个整体的。 因此,对照片的孤立的解读是很危险的,也许只有站在纯粹摄影技术的角度上才能够对照片一张张的分析。 zy69问了一个问题,关于 http://www.magnumphotos.com/cf/htm/FramerT.aspx?V=CDocT&E=2TYRYDMSME0N&DT=ALB,这组作品的评价,明天回答你。

学习观看

昨天出了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没有答案,可能是“看”的局限,但同时 也是“看”的乐趣。 保罗马丁赖斯特在他的《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这本书里,把对视觉 形象的分析分为六个视角:个人视角、历史视角、技术视角、道德视角、文化视角。 当大家依照自己的直觉发表感受的时候,其中都暗含了这几个方面的体会。 或者说沿着以上任何一个视角,都可能将观看的直觉,转化成为一种理性的分析, 进而将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 下面公布策展人对这组作品的评价: 拉斐尔·德拉波塔 Raphael Dallaporta 沿着纪实摄影风格,拉斐尔·德拉波塔拍摄各式各样他感兴趣的人造之物, 其中每一个系列他都花费了大量时间。1988年他完成了地雷系列,这些作品在展出 的时候被放到和主体等大的模样。 拉斐尔·德拉波塔使用影室拍摄的手法,地雷被安置在一块黑背景前,它们的轮廓、 色彩和质感都清晰可见。这些物体似乎成为很可爱的一些物件,但是当我们得知这是地雷, 并且仔细阅读照片的图片说明,关于它们的名称、来源、和用途的时候,感觉突然发生了变化。 照片以广告摄影的风格诱惑我们去观看照片,但是却挑起我们的感情变化——从吸引到厌恶。 今天的游戏换一个玩法,下面是一个摄影师的作品和简介,但是 我贴的作品中有一张不是这个摄影师的作品,请挑出来。 作品阐释: 摄影师将孩子看做社会的一个阶层,而不是从生理年龄上对其进行区分。他的照片中有意将 成年人的痕迹消除,孩子都被单独留在一个看似不错的环境里。尽管没有大人的存在, 但是却无处不见他们的痕迹,他们的时尚、他们的用品、他们的科技、他们的宗教已经被 强行注入了孩子的世界。摄影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恐惧和安宁同时并存。 01 02 03 04 05

学习观看

最近我正在从一些年轻的摄影师身上学习观看。这本来是一件极其乏味的工作——我被马丽亚拖下水, 帮她翻译今年平遥一个展览50名摄影师的全部作品阐释。 我得承认,我是被一些蝇头小利吸引的,因为她送给我一本书,是这个展览的作品集, 叫做《Regeneration》(重新定位的一代),这很有意思,荷赛大师班的画册叫做 《Xgeneration》(不确定的一代),前者基本都是艺术摄影,而后者则是以报道摄影为主。 看在这本书的面子上,我也不得不开工。 《Regeneration》是由瑞士爱丽舍博物馆的几位策展人策划,从全世界各地的年轻摄影师中 选择了50位他们认为在未来50年即将成为巨星的年轻摄影师,其中唯一一位中国摄影师是宋朝。 为什么说我在学习观看,因为在翻译摄影师作品阐释的时候,我对作品的阅读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解读, 一些原本很乏味的照片变得有意思起来,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看方式,观看能力。 我愿意把我的这种感受和诸位分享,因为其中可能还会生出更多的讨论。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今天我会贴一位摄影师的作品,但是不会有他的作品阐释,明天再公布答案,大家可以发表 自己观看的感受,然后对照自己看到了什么,没有看到什么。 希望这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视觉猜谜游戏,大家踊跃参加啊。 下面是用来解读的摄影师作品,(注:画面中的物体皆为地雷)

马丁帕尔的新书

正如汗衫昨天的留言,马丁帕尔的确是个有收藏癖的人。他还有一个爱好 就是收藏摄影书,这个一发不可收拾的爱好让他和另外一个摄影评论家Gerry Badger 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叫做 《THE HISTORY OF THE PHOTOBOOK VOLUME I》的图书(摄影书的历史,第一卷), 第一卷的封面 今年这一系列图书的第二卷也出版了。 第二卷的封面 在第一卷里涉及的图书有200本,作者按照年代、地域以及摄影书的 文化含义进行分析,在第二卷里,作者以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摄影书为代表, 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摄影书背后所反映的艺术家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我们的 社会和生活。以下就是第二卷的目录: 1, 爆发——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摄影书 2,大众市场——1980年代以来的欧洲摄影书 3,没有围墙的世界——全球摄影图书 4,评价摄影——艺术家的摄影书 5,卖点——商业图书 6,审视照片——作为导演的图片编辑(这个我最感兴趣) 7,照相机与证言——二战以来的摄影书 8,直接——新“新客观主义” 9,家与离家——摄影书和现代生活 第二卷涉及的部分图书 第一卷的内页 (…) Read more

马丁帕尔的手表

2004年阿尔勒摄影节,作为受邀策展的客人,马格南的摄影师马丁帕尔送给他的客人 一个金灿灿的大礼包,里面是一本书,名字叫做《Saddam Hussein Watches》(萨达姆手表)。 这是一本并没有标准书号的限量版图书,装订和印刷都非常简单,题材非常有趣,全部都是手表的照片, 手表的共同点则是,表盘上都印着各种萨达姆的肖像。照片风格也极其简单,在微微泛黄的背景下, 是手表的照片,广告摄影的风格手法,咋一看上去,真的好像一本杂志的某页广告。 作者马丁帕尔是这样解说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摄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强烈吸引,每天我们在广告、杂志甚至是物件上面看到各种各样 的影像,我一直在收集各种各样对摄影的应用,比如明信片,而最近我开始收集各种物件。” “这些手表大多数来自伊拉克,上面印有萨达姆的肖像,有些是瑞士制造的非常昂贵的手表,而也有的是便宜货。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不仅伊拉克士兵,甚至一些外国人都喜欢这些手表。 最后一个手表则是美国制造,反对萨达姆的。” 通过这本古怪的图书,马丁帕尔揭示了在那些俗气、粗制滥造的物体后面隐藏的人们的思想,揭示了消费 观念背后代表的社会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