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

最近接待一个摄影旅游团,一些美国学摄影的学生每人花一万九美金来中国参观游览。 前一阵去大连,医科大学摄影艺术学院有一个和英国合作的摄影硕士项目,英国学生可以来中国完成他们的学业,据说颇受外国学生欢迎,因为这种“驻外”经历可以让他们的个人作品集增添不少精彩的好照片。 早上起来看到一个面向年轻摄影师的基金颁奖的消息,英国年轻摄影师Sean Gallagher获得了5000美元的资金支持来完成关于中国西部土地沙漠化的报道。这组作品比起他作品集里其他关于中国的报道更加深入,最打动评委的是他在用图片讲故事,进行了很扎实的采访和调研。事实上,1416以前介绍过另外一个同样拍摄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摄影师James Whitlow Delano,他的作品更为成熟。 抛开具体的摄影报道的技巧不谈,我觉得Sean Gallagher的成功多少是因为他的报道主题是当下全球话题中的热点——中国以及环境。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能够同样在中国热的潮流中把握机会的中国摄影师却不多——我这里主要指的是报道摄影师。我们的学生和美国学生前几天一起拍了一次鸟巢,晚上放片会结束之后,观片的小荷特别要求对中国学生讲了几句话,他说连老外都不拍中国的“可怜的民工”你们的照片里怎么还是这个。 我们真的应该认真思考“中国热”的内涵,伴随着中国的变化,那不再是一些哼唱多年老掉牙的曲调,在我们这个急剧发展的社会里,恐怕故事更多、更为复杂。

新年快乐!

2008年的第一天,比平常稍微晚了一点儿,打开撰写新blog的界面——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回顾过去一年虚拟与现实世界中的每一次奇遇,难以想象没有1416的生活该有多乏味。 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常来教室与我聊天,谢谢你们给我灵感、鼓励以及批评。愿新的一年大家都快乐。 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环境。狗狗也祝大家新年好!!

新店开张

常来1416的人都知道咱们教室有几个门脸儿,一个是clck园地,供大家调侃娱乐贴照片的——最近有些沉寂,谁有啥新想法可以发邮件。 另一个是camp聚会,是伴随我们的photo camp长出来的,以后的camp的通知、新闻以及活动照片啥的就都贴那里了。 还有一个很早就已经建立起来的EX展讯,原本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些新鲜的国外各种展览的消息,但是由于逆光乱忙一直也没有经营起来,本打算外包出去,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前两天在网上碰到了Revol Drib,他的blog Thinking on Photography我天天都去,有趣的东西特多,我觉得都积压了,与其囤积不如让其进行流通,所以我就把他给骗来写EX展讯了。。。呼呼。。。 今天要通知的就是EX展讯重新开张的消息,Revol Drib已经在上面贴了东西,以后这个地盘就由他来主持了,以他的勤奋和发达的触角,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2)

继续编译 2007广告摄影新势力 © Popel Coumou, Holland (三)商品化与反商品化并存 当下的形势一方面是图片的商品属性被逐渐强调,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反商品化的机会。在未来的2-3年之内,这个领域的商业气息将更加浓郁,一些照片的价格将会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那些能够脱离这种流水线作业生产照片的人,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能够建立起他们个人或者组织的品牌,从而让人们都知道好照片就在他们那里。 照片的商品化是照片制作、印刷以及发行的整个过程成本紧缩的压力而造成的后果。照片的制作费用决定了照片的品质,当制作成本高,人们都重视图片,但是当下图片费用不比文字的费用更高,图片频繁在媒体出现,而且由于成本降低的原因,它的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另外一个造成这种图片饱和状态的是照片愈发成为一种一次性的消费品,从前影像都会长时间展示,而今天图片的生命周期随着媒体的印刷周期而变得更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但与此同时,因为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照片,对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影像的需求就变得迫切,独特的、新鲜有创造力的影像则会受到追捧,取得品牌效应,价格也能得到提升。 一直以来,摄影都被看做是一种机械工艺,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摄影艺术市场的活跃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你可以看到,Gursky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价格不断攀升。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大胆预言广告摄影也会产生同样的状况,不过,由于广告的目的是销售产品。人们对于广告摄影的刻板印象是其必须具有引诱作用,是泛滥的,互相抄袭的。但事实上,广告影像也是一种有力量的大众传播工具,可以对一种产品、一种生活方式形成标示作用。当下最好的广告摄影作品就是那些打破商业和艺术界限的作品。然而,把艺术摄影挪用到商业影像中更容易一些,反过来难以做到,因为艺术世界对于具有商业目的的影像是非常小心且不怎么开放的。 (四)媒介融合,动态静态融合 当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静态和动态影像也开始融合,有的时候客户对一张照片如何使用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他们希望能够用在印刷媒体、网站等等,也因此对动态和静态影像的需求都同样强烈。 这对于摄影师如何拍摄以及编辑照片将产生很大影响,会需要其同时拍摄静态和动态,如果有人能够在此有所突破,他立刻就能成为行业领袖。 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卫报这样的媒体开始使用对开页照片,另一方面手机影像的需求有巨大缺口,摄影师要体察这种趋势应对其变化。 对于“My space”语境中成长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看报纸,他们利用各种传播方式交流,他们喜欢静态照片,也同样喜欢视频,他们就是一群生活在“现场直播”环境中的一代人,这挑战了广告摄影的表达方式。 (完)

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1)

前两天在《中国摄影》杂志的一个活动上碰到大木,他问我去年狂想了2007,今年是不是还要再狂想2008。当时我觉得今年过得特别平静,似乎没有狂想的激情。这两天老外们都在过圣诞。网络上很安静,逛来逛去翻出一篇发表于年初的旧文:当时盖蒂发布了2007年广告摄影新势力——35位值得关注的年轻摄影师名单,其创意总监Lewis Blackwell接受了访谈。去年影响杂志也做过这个题目,但是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精彩,让我突然意识到,2007的变化是一股潜流。“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字,在不知不觉中,小溪已经汇成了大河。下面就分两次编译这篇文章。 © Ofer Wolberger, United States 2007摄影新势力 (一) 在现实与虚幻的真空地带起舞 当下,在新闻摄影(editorial)和广告摄影之间出现融合的趋势,媒体上具有信息属性的摄影元素越来越具有抽象、概念性的特质,而广告摄影的表现方法却开始更多借鉴纪实的手法——为了让影像具有说服力努力从现实中寻找力量。 这或许就是一种融合吧,或者是不是可以说,纪实和虚构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了?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时代,一个打破原有的界限以及属性差异的年代。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Jeff Wall、Simon Norfolk以及 Eric Baudelaire的摄影作品,他们都在质疑摄影所谓的“真实性”,摄影的证史与证实的作用究竟有几分可靠性呢?这些摄影师有意模糊了纪实和虚构的风格而对此进行反诘。 大约150年以来,摄影或者光学的真实是构成以及定义视觉真实的主要依据,当下,影像被修改合成、从摄影到造影,但是我们依然在下意识地寻找所谓的“摄影的真实”,但更多的目的是给影像作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认同与定位。影像一直都走在现实的边上,模糊的、不期而至的感觉让我们并不能十分确认哪里是现实哪里不是。 (二)影像创作开始了内容革命,信息传播朝向非语言文字形态 近些年的技术革命首先带来了信息获取方式的革命,但是最终带来的是信息内容的革命。这和我们当下社会文化的视觉转向息息相关。 以广告为例,尽管大多数广告活动仍旧基于文字概念但是最终的广告产品却是视觉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贝纳通从90年代开始展开的广告宣传活动,始终是基于甚至超越文字理念,非常视觉化的表达。 广告内容传播的变化是和更大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相呼应——从重视文字到重视视觉思维。回顾历史你可以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中世纪,修道院的修道士把文字绘制成图画,从17世纪的报纸到19世纪的报纸,一个最大的变化是视觉元素的增加,现在,广播让位给电视,最开始以文字为主的网络让位给视觉,电话里面都装上了照相机。。。。

36张计划

互联网新兴杂志File搞了一个很有趣的活动,是对数码时代无休止的狂按快门的一种反抗,并回应前些日子老同志Stephen Shore对当下年轻人的批判。 36张活动邀请摄影师使用35毫米胶片相机完成拍摄工作,有意参加的人只需要通过邮件向他们提交一个自己的拍摄计划,随后有五名摄影师被选中,File会给他们寄去一卷胶片,拍摄的时间是两周,摄影师把拍完的胶卷寄回,File会把全部36张照片都冲洗扫描出来在网上展示。 在胶片超数码转轨的最初时期,有摄影师希望数码相机拍摄的文件可以36张存成一个文件。36——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数字,给你36个机会,你会作何打算?

一周一周

1,camp show 2007年冬至,1416第一次photo camp。气氛仍然略微有些拘谨。各位,名片发了几张?下一次不要剩下。 建立了一个专门的camp网站,会陆续把这次活动中放映的一些作品上传。请点击这里。 2,东德影像 冬季号的光圈杂志特别关注东德摄影作品,介绍了目前正在英国做巡展的九位东德摄影师的作品。你可以在网上看到部分作品以及策展人的访谈,点这里。 3,年度最佳封面 时代周刊评选出了本年度十佳封面。其实这是一系列年度盘点中的一个,还有什么十大绯闻,十大流行元素等等各种八卦,时代的网站真好看啊,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买杂志的必要了。 4,多媒体先锋达拉斯晨报最近上了一个新的作品《底线》,摄影记者花了三年时间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美国最穷困、最危险、最混乱的世界,在报道摄影领域里,前辈总是告诫我们,你要是选择一个城市作为你的报道对象你死定了,这个选题无疑是一个很容易迷失方向的鸿篇巨著。因为涉及的都是敏感题材,摄影记者仅就获得拍摄许可方面也做出了艰难的努力。

好大调皮一只狗

大家好久没见我家狗狗了,这是他以前做的一件坏事。因为不满意被拴起来,他在浴室使劲折腾,而且还非常过分地跳进浴缸,瞅瞅他那得意的样子! 昨天camp本来还想带狗去来着。因为以后horse把咖啡馆装修好了恐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不过,想到这个爱捣乱的家伙,以及他的种种调皮的行径,为了维护现场治安,还是放弃了。

camp归来

搞一个大活动忒难了。 今天的放映拖得时间有些久,希望没把大家冻感冒。 刘灿国老师讲得特别好,这是我今天的收获 请多提改进的意见,下次可以把camp搞更活跃一些,更娱乐一些。 我摸到的光盘是tingting wong的,里面还有特真诚的自白。呼呼。 感谢今天所有来的人。

下午见以及另一个camp

昨天一时兴起在网上搜了一下photo camp,出来的结果排第一的是1416的photo camp,而名列第二的是美国国家地理的photo camp。小有成就感。 NG的photo camp非常不错,是一个完全以拍照为核心的公益活动,参加者都是十来岁的孩子,活动由当地报纸和社区组织,由NG的摄影师带队,一起拍摄自己的社区和生活。活动地点的选择都是一些有故事的地方,比如乌干达的难民营、新奥尔良社区、海地、墨西哥等等。 类似的活动在1416似乎已经介绍过很多,摄影的语言功能被越来越看重,这种专业和业余组成团队共同工作,目的真诚的活动不嫌多。  感谢报名前来参加camp活动的朋友,下午见。

Photo camp活动预告:逆光的野营装备

明天camp就要开营了,逆光的装备如下 预告6号 第一项:交流工具 1,光盘一张 2,没有时间弄漂亮名片了,找了白卡纸写了几张,头衔是1416博主。嘿嘿 3,跳蚤市场交换物品一件 第二项:礼品大放送 忘记通知了,本次活动最后一项是抽奖,几位组织者都会带来他们准备的礼品。我准备了这样几件东西: 1, 我参与翻译的图书:《美国摄影教程》 2, 我翻译的图书 《黑白摄影进阶》 3, 当年我在平遥做展览时候的宣传品,是一个挺不错的广告公司设计的,很漂亮,把照片做成了120胶卷的样子,我在这些“胶卷”上都签了名。一共有三份。不过,要补充的是,这个展览的照片都属于早期作品,我的拍摄想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photo camp活动预告:报名贴

这两天一直都在弄camp的事情,很复杂啊。 预告2号 camp的时间地点已经确认。 时间:12月22号,下午两点开始 地点:西直门华远企业号D座底商,尚处于未来时态的奇遇花园咖啡馆(离西直门地铁很近)。 特别提示:奇遇花园咖啡馆尚未装修,因此现场特地留出一面白墙供大家涂鸦。但是由于供暖有些不足,大家需要注意保暖,希望尽量穿暖色调的衣服哈。 这个帖子为camp第一次活动的报名贴,camp欢迎所有爱摄影的朋友,没有任何限制,只是方便请跟帖,以便掌握到场人数。

Photo camp活动预告:跳蚤市场

为了增进大家的交流,camp特地设置跳蚤市场专区,活动的方法如下: 预告5号 1416曾经成功举办过跳蚤市场交换东西活动,这一次略微有所不同,由于大家都会把自己喜欢的照片刻成光盘当成新年礼物在现场交换,所以本次跳蚤市场仅限于交换实物,而不是电子文件。比如:画册、CD、DVD、图书、照片、衣服、项链、化妆品、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凡是你认为1416的读者们会喜欢的,你愿意和别人分享的,都可以带到现场进行交换。

Photocamp活动预告:活动日程

再次提示一下,我们的活动地点由于是一个尚未装修的咖啡馆,店名还没有挂出来,你来到华远企业号之后,如果看到一个“湘思水岸”私家小厨的餐馆,在它的正东面就是活动地点。 预告4号 以后每次的camp活动都会以照片放映为主打。这一次的活动内容是: 1,两点钟开始进场,宝丽来摄影师出现 2,现场交流  备有茶点、饮料 3,跳蚤市场交换东西 4,涂鸦 5,四点钟左右照片放映正式开始 肖像工作坊总结: 放映作品 蔡小川、郑福利、陶蕾三位组长简单介绍情况 单元1:主题展 1, 陈霞 界限(陈霞介绍自己的作品) 2, 木格 流逝 (Busoni介绍) 单元2:讨论展——相反亦相承 1,潜游 办公室肖像VS 刘强 一个山村的肖像 (潜游和刘强分别介绍作品) 3, 赵钢 我的大学VS 凉意 我的大学 (逆光介绍) 单元3:未完成——作品进行时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