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2)

继续编译 2007广告摄影新势力

© Popel Coumou, Holland
(三)商品化与反商品化并存
当下的形势一方面是图片的商品属性被逐渐强调,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反商品化的机会。在未来的2-3年之内,这个领域的商业气息将更加浓郁,一些照片的价格将会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那些能够脱离这种流水线作业生产照片的人,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能够建立起他们个人或者组织的品牌,从而让人们都知道好照片就在他们那里。
照片的商品化是照片制作、印刷以及发行的整个过程成本紧缩的压力而造成的后果。照片的制作费用决定了照片的品质,当制作成本高,人们都重视图片,但是当下图片费用不比文字的费用更高,图片频繁在媒体出现,而且由于成本降低的原因,它的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另外一个造成这种图片饱和状态的是照片愈发成为一种一次性的消费品,从前影像都会长时间展示,而今天图片的生命周期随着媒体的印刷周期而变得更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但与此同时,因为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照片,对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影像的需求就变得迫切,独特的、新鲜有创造力的影像则会受到追捧,取得品牌效应,价格也能得到提升。
一直以来,摄影都被看做是一种机械工艺,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摄影艺术市场的活跃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你可以看到,Gursky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价格不断攀升。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大胆预言广告摄影也会产生同样的状况,不过,由于广告的目的是销售产品。人们对于广告摄影的刻板印象是其必须具有引诱作用,是泛滥的,互相抄袭的。但事实上,广告影像也是一种有力量的大众传播工具,可以对一种产品、一种生活方式形成标示作用。当下最好的广告摄影作品就是那些打破商业和艺术界限的作品。然而,把艺术摄影挪用到商业影像中更容易一些,反过来难以做到,因为艺术世界对于具有商业目的的影像是非常小心且不怎么开放的。

(四)媒介融合,动态静态融合
当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静态和动态影像也开始融合,有的时候客户对一张照片如何使用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他们希望能够用在印刷媒体、网站等等,也因此对动态和静态影像的需求都同样强烈。
这对于摄影师如何拍摄以及编辑照片将产生很大影响,会需要其同时拍摄静态和动态,如果有人能够在此有所突破,他立刻就能成为行业领袖。
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卫报这样的媒体开始使用对开页照片,另一方面手机影像的需求有巨大缺口,摄影师要体察这种趋势应对其变化。
对于“My space”语境中成长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看报纸,他们利用各种传播方式交流,他们喜欢静态照片,也同样喜欢视频,他们就是一群生活在“现场直播”环境中的一代人,这挑战了广告摄影的表达方式。

(完)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网络世界的文化,正好是和商品世界的文化对立的

    ———————

    谢谢老师上次的回复,但是我周围朋友订的刊物,最多的就是这三个比例是最高的

    在我朋友中的评价是这样的
    ———相对比叫前卫,新观点多点
    ———贴合普通摄影爱好者的口味,沙龙摄影的口味很重
    ——-时事报道最多.

    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看的,定刊物的重要目的是,了解中国摄影 的大事和主要动向,以及现在的官方评判照片的主要标准是个什么档次的.呵呵

    请老师再次指点。谢谢了. [:Yeah:]

    Reply

  2. 网络世界的文化,正好是和商品世界的文化对立的

    ———————

    谢谢老师上次的回复,但是我周围朋友订的刊物,最多的就是,中国摄影,摄影之友,中国摄影报,这三个比例是最高的

    在我朋友中的评价是这样的
    中国摄影———相对比叫前卫,新观点多点
    摄影之友———贴合普通摄影爱好者的口味,沙龙摄影的口味很重
    中国摄影报——-时事报道最多.

    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看的,定刊物的重要目的是,了解中国摄影 的大事和主要动向,以及现在的官方评判照片的主要标准是个什么档次的.呵呵

    请老师再次指点。谢谢了. [:Yeah:]
    —-

    [:-_-b:]
    加了书名号就看不见了,呵呵,怎么的呢?

    Reply

  3. 老师,好久不见啦,还记得我么,我人已经在瑞典了。现在想参加我住在哪里活动,如何跟您联系。谢谢。 [:^^1:]

    Reply

  4. to M 记得你呀,跑瑞典去了,呵呵,你直接发照片给我就好了,这个blog上有我的邮件。在about me里面。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