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回龙观观片会

本周六在回龙观召开小型观片会——大家别嫌远呀——因为拍的就是回龙观。 起因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组了一个小团队分头以回龙观为主题展开拍摄,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为了展开深入的拍摄,特组织这个小规模的观片和讨论会,希望大家提一些意见。 观片将从下午四点正式开始。 地点如下: 龙跃苑二区东门9号楼1单元502室,(龙跃苑二区门口有25路、460路(在龙跃苑二区西门 下)

camp2 照片分享 camp3开始征稿

horse把camp2的部分作品上传到服务器上了,没有能够来现场的可以到这个链接里下载,由于数据库空间有限,只能保留一周。 camp2的作品完全通过1416征集,摄影师也是仓促中把他们的作品制作成多媒体文件,在编辑上或者拍摄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希望大家多提意见。camp2过去了一段时间,安静下来想了想,我也要找机会谈谈我的意见。 为了把camp3搞好,这次我也提前开始筹备,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投稿的朋友把你作品的链接以回帖的形式,或者邮件发给我都可以。我会及时回复的。

消息树

上午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回应,我把留言整合了一下: 四川地震摄影报道链接: 中国日报,点这里 南方都市报, 点这里 CFP 摄影作品幻灯片展: 另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也发起了募捐活动,点击这里。

命若琴弦

我从桌上的一堆文件中,翻出了一张体检单,就快过期了。 我很健康,但是却惧怕体检,一旦面对自己的这副躯壳,就莫名其妙地紧张。这两天,很是惆怅。忽然想起了大学时候看过史铁生的一篇文章《命若琴弦》,尽管作家本人是积极的,“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但是每每这几个字从我脑子里冒出来的时候,都会让我感慨生命的脆弱。 早上在网上浏览灾区的照片是需要勇气的,华盛顿邮报依然秉承严谨的职业操守,在打开他的影廊之前,有一个黑色的警告界面,提醒你以下有一些残忍画面,你需要点击确定,才能展开进一步的阅读。 另一位严谨的新闻人是中青报的贺延光,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一些在都江堰拍摄的照片,你会发现他的每一张图片说明都能精确地报出被摄对象的姓名、年龄、职业、以及死难者的人数等等。贺老师真正是把每一张照片当作一条新闻来做的,这是一个职业摄影记者应该做到的。他正焦急地等待去汶川,以他的性格,不到最接近现场的地方他是不会罢休的。 这两天想在北京找一个摄影记者干活太难了,几乎所有人要么就是已经到了四川,要么就在要去四川的路上。但是我在网上看到最多的是新华、路透、法新和getty的照片,在哪里能够看到报纸摄影记者的作品呢?毕竟这是一个突发事件,反正新浪的视觉联盟没看到什么动作。在这么大的事件面前沉默,太遗憾了。(就在我更新这个页面的同时,发现英国卫报的摄影记者Dan Chung也到了灾区,卫报的页面刚刚更新。点击这里看他的报道) 又:明天开始,恢复生产加紧工作。

灾难(2)

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上海一自由摄影师拍摄 ,路透社发稿 静态照片在此次地震的报道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昨天看救灾直播的时候,央视节目片尾抒情的时候使用的就是有声幻灯片(slideshow)的形式,也就是滚动播放照片,同时配合音乐。电视最擅长的是动态画面,而这个时候却使用静态画面,一方面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编辑照片比编辑视频文件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照片所记载的瞬间,更加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我记得当时最后一张照片是救援人员牵住废墟里伸出的一只手的画面。这样的瞬间,再配上渲染情绪的音乐,让观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新华社  陈建力摄 有声幻灯片在电视中的使用,说明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摄影记者有着新的希望。而以上所说的配乐幻灯片如果能够再给予改进,配合现场的声音,总理的喊话,等等,就不仅仅是煽情,还能交待更多的信息。这种形态对于网络媒体也非常适用。 即使不会使用flash、finalcut等软件,你也立即就可以开始制作这种有声幻灯片,soundslides是一款非常好用的软件,不过,在使用中你发现,这个软件不能编辑音频文件,今天早上我看到有人推荐了一款好用的音频编辑软件,叫做Audacity,我刚刚下载了一个,还有中文界面。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明显可以感觉到报纸的疲态,大多数人获知信息的方式都是电视和网络,一个离现场很近,一个信息发布争分夺秒,大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会依赖报纸获知信息。国内报纸的网络版真让人发愁,在这个时候还纹丝不动,让纸媒先走。国外纸媒早就开始转型,《纽约时报》昨天又制作了一个很棒的互动地图,他们的东西做得真精致。 地图上的照相机小图标都可以点开,看到此地的现场照片。 更多图片:点击这里,纽约时报的影廊;点击这里,华盛顿邮报的影廊;点击这里,今日美国的影廊 另外,教室里伙伴的消息:李达昨天去鲜血了,潜游他们公司迅速展开了捐款,小川已经启程去四川拍照了。都该做点什么,我也要去捐款。

灾难

早上起来便迫不及待地上网,想知道更多关于地震的消息。几大门户网站除了对死亡人数的预报与昨天有所不同,没有看到新的来自现场的图片。也许是我起得太早了,《新京报》的主页上头条照片还是《圣火舞步》。 我于是去了最近大家都很不齿的CNN去看新闻。 cnn头条是中国地震的新闻,正在滚动播报,各种报道被整合在一个框架里,包括文字报道,学生被压埋在学校的视频、地图、如何提供帮助,还有一个cnn的特色栏目“I reporter”(市民记者),是普通人拍摄的现场照片。 我想还应该去一下纽约时报,头条位置也是地震, 滚动播放的几张照片让我特别的揪心。 上面这个信息框里,整合了短消息,救援报道,照片,评论,音频采访。线索非常清楚。 两张地震现场的照片,照片都来自路透。 下一站我去了华盛顿邮报,他们制作了一个关于地震的有声幻灯片。 今日美国和前几家国际化的大报不一样,这份报纸很本土化,地震不是头条,但是仍然组织了一个影廊,里面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照片。 照片来自法新。 最后,我回到天涯论坛,那上面能够看到很多闲言碎语,比门户网站上的消息更真实,当然也更混乱。 以上,是我了解四川地震消息的全部过程。为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默哀,也为仍然在废墟中挣扎的人祈祷。

周一消息树

草图 家之草图 光圈基金会今年的摄影师作品奖(portfolio prize)开始征集照片了,截稿期在6月11日,有参赛费,还要订阅光圈的杂志。光圈的这个作品奖的每年只评出一位获奖者,他将获得2500美金的奖金,其他还有几位入选者。光圈会通过杂志和电子邮件向他们的读者介绍这些摄影师,为他们提供一个登上摄影舞台亮相的机会。点击这里看作品征集的要求与简介 去年的获奖者是Jessamyn Lovell,作品的题目是“家、灾难、危机以及传统”(Catastrophe, Crisis, and Other Family Traditions),摄影师在书写一部自己的家庭传记,讲述了一户普通的美国人家和种族、阶级以及疾病斗争的故事。摄影师的作品阐释没有什么深奥的长篇大论, 这个家总有一些东西吸引着我,我不想让他们忘记我曾经在这里生活。我不断地拍摄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一次又一次,一卷又一卷,在不断按动快门的时候,有更多的问题冒出来,依旧没有答案。 当我在暗房里制作小样的时候,当我为自己的展览制作照片的时候,我的家人似乎始终陪伴着我,即使他们并没有出席作品的开幕仪式,他们依旧在那里。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个摄影项目,我的生活应该如何过下去。。。。 我想回家。。。。。。。 Jessamyn Lovell的网站上除了照片,还有一些她手绘的自己家的草图,她说,最开始绘制这些草图的时候,是为了让自己离家更近,找到过往熟悉的感觉,而后当她将这些图片给朋友观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它们更大的功用是让观者也进入自己回忆中的世界。 这个专题忽然让我也很想家,我们都渐渐远离那个有着熟悉味道的家,床底下是孩童时候的玩具和书本。与Jessamyn Lovell不同,我们却是那么决然地离开那里,似乎再也没有想过回去。我突然很难过。 餐巾纸上的草图 摄影师Katharine Gammon在飞机上突然开始在餐巾纸上写写画画的时候,旁边的乘客与空姐都觉得他疯了。但这并不妨碍这家伙才思泉涌,他手下描绘的便是为《连线》(wired)杂志拍摄封面的构思。来看一看餐巾纸上的想象是如何变成现实作品的吧。

周六观片会

前一段时间,我们组了一个小团队分头以回龙观为主题展开拍摄,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下周六在回龙观龙跃苑二区我们有一个小规模的观片和讨论会。欢迎大家参加。 另外,关于婚礼摄影的项目,前一周光忙着弄camp了,一直没有推进,策划活动也在观片会同时举行。 开放式聚会,欢迎各位参加,我在周五还会再次和大家确认。 周日愉快! 李冰摄 nan摄 虔小凡摄 李达摄 天空摄 

camp2:拍拍乐

camp结束之后,看到留言里几千几千字的文章,我就头大,恨不得时光能够倒流,或者急速再弄一次camp好让大家能够更加尽兴。情绪有一些些低落,当然,这主要是人的通常心态——大party结束之后的曲终人散总免不了让人有点小悲伤。 nan姑娘昨天晚上给我发来她在camp上给大家拍的人像,文件包打开,一张张看下去我乐坏了。当时看到她那一大块背景布,以及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感慨她哪里来的奇思妙想,但是也不敢轻易尝试。信息与我是nan的主题,她是这么说的: “信息与我”,我们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信息,就像信息我们会自动屏蔽一样。这个拍摄方案只显现了我们的面孔,面孔会呈现出最不可捉摸的丰富的个人信息,还有就是手,所以我们中国人讲面相、手相,以我们的面孔为圆心,四周散放着一些与我们每个个体相关的物品,这就像信息的接收并发散的过程。信息源于我们的眼看、耳听、口说、鼻闻、口尝、手摸,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信息调控台,发散性的发射接收并调控各种信息。采用这个拍摄形式我是想在形式上 Q些,有趣些。 诚挚地谢谢参与拍照的CAMP友,尤其要谢谢参与的6位女生,谢谢你们难能可贵的参与精神,还要谢谢nancy、逆光、horse、天空、李达、庄严和我都不知道名字的热心人的帮助。有机会我还会继续拍这个主题,形式上再改进,所以最后谢谢我自己。 照片真的太Q了,为什么不能拍一些很Q很Q的照片呢?以下我抓了几个亲朋好友的照片在这里蹂躏一下,我知道你们不会骂我,如果有什么人希望或者不希望在这里放你们的照片,和我联系啦。 注:背景布上贴的东西都是被摄者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

国际摄影中心Infinity Awards获奖名单

一会儿去上课,发个短消息。 一年一度的国际摄影中心(ICP)Infinity Awards日前揭晓,榜上人物如下: 年轻摄影师奖:Mikhael Subotzky,获奖作品:南非监狱。这位年轻的马格南摄影师去年收获颇丰,美国摄影杂志评选的未来新锐,全美杂志奖他都名列其中。(去年获的这个奖的年轻摄影师是Ryan McGinley ) 艺术奖:Edward Burtynsky, 用大画幅相机探讨工业化社会的景观。 新闻摄影奖:Anthony Suau, 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年,最近正在完成一个关于伊战中的美国的报道。 应用摄影奖:   Craig McDean. 时尚摄影师 出版奖: Taryn Simon 的画册 “An American Index of the Hidden and Unfamiliar.” (…) Read more

报纸网络版的设计工作,纽约时报设计总监答问

《纽约时报》的读者互动栏目“Talk to the Newsroom”试图在编辑部和读者之间建立桥梁,让自己的编辑和记者轮流主持,专门回答读者的提问。最近当家主持的是时报网站的设计总监Khoi Vinh。为一个媒体的网络版做设计应该是怎样一份工作?这激起了我的好奇。以下是部分问答: 1,    如何把一份纸质的报纸转换成网络版? 答:如果说纽约时报网络版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资讯丰富有用的网站,其根本在于我们并不是把读者在印刷版上能够获知的信息原样转换到网络上去。 我们更希望充分利用媒介自身的特点,从而使得印刷版上的优势在网络版上也得以实现。 因此,我们非常关注读者如何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这就是说不仅关注文章内容的呈现,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比如他们可能会快速扫射页面而不是勤奋地从上到下乖乖地阅读,他们会先看哪一部分,最后看什么,他们在一次一次访问这个网站的时候希望哪些信息会不断更新,他们的阅读遵循怎样的视觉线索,哪些设计对于他们仅仅是视觉的累赘? 有很多这样的因素,我们在不断地对之进行衡量。事实是我们和其他一些新闻网站还有些不同,我们要保持这份成立150年的报纸的品牌效应。我们可能和印刷版的美术设计面对不同的问题。但总的原则是,我们要尝试利用技术,使其符合纽约时报的视觉标准。 2,    网站的设计总监的工作是怎样的? 当人们把“设计”和“纽约时报网站”这两个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互动图表、多媒体图片故事,等等这些我的同事和图表多媒体组成员的作品。我们这个团队当然会他们合作,提供支持,但是这不是我们的核心工作。如果把这些人看做是对信息内容的一种设计,将之视觉化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则是为这些视觉化的内容提供一个总的视觉框架。我们创作的是整个网站内容的一个内在的表现平台。 我们的网站的架构是在不断地改动过程中,不断对网站的各个版块的架构进行改动,增加各种工具帮助读者阅读,除去那些给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的设计。 作为设计总监,我的工作就是对以上这些设计方面的变革进行督导和推动。这些革新有的非常快且迅速,有的则要持续几个月。我们有这样几个团队共同合作展开工作: 信息建构组(负责组织特写版块以及信息的更新,保证读者可以和这些信息形成互动) 设计技术组(利用Html,css,javascript,flash等等工具将设计的需要从技术方面实现) 视觉设计组(负责整个网站的视觉感受,包括版式、字体字号、色彩等等) 所有这些小组,总的工作就是要强调“用户体验”。 我并不需要亲自去动手做一些事情,通常情况下我要不就是和设计团队讨论我们目前的设计工作,要不就是在会议室里开会,商讨最近要开展的设计方面的改变,以及如何实现。其实我作为一个设计总监的工作并不是去做一个伟大的设计,而更是去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伟大的设计能够得以实现。

黑的消失

最近开幕的加拿大多伦多摄影节的展览上,加拿大摄影师Robert Burley将镜头对准了摄影本身,这听起来很拗口,但事实就是这样,Robert Burley正在记录摄影自己的命运,用照片缅怀即将消逝的传统摄影时代。 Robert Burley的相机见证了摄影化学时代的结束。他拍摄了柯达公司废弃的工厂,以及荒凉的暗房。人们围观柯达工厂爆破,其中包括柯达的员工,正在用数字相机记录这番景象的照片,充满了隐喻。而这一格用传统相机拍摄的底片,却拜数字技术所赐,才能输出制作成无比巨大的尺幅,一走进加拿大当代艺术博物馆,你就能看到它,包裹了整面墙壁,让你惊觉一个时代正在瞬间坍塌下去。 Robert Burley, 65 & 69号柯达工厂爆破 照片被打印贴满整个墙壁,成为一个装置艺术作品 点击这里,你可以看到 Robert Burley的“黑的消失”(Disappearance of Darkness)系列,记录了有着百年制造相纸和胶卷历史的柯达工厂,2006年出售,2007年夏天被彻底摧毁的过程。

camp2 归来

今天早晨起来,竟然耳朵疼(真的,你们呢?)——原来昨天camp最有冲击力的是声音。关于照片和声音的关系,是昨天晚上发散出来的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也许还可以继续讨论。 应该将这个活动做成怎样,我自己也没有把握。但是我希望自己是个报幕员的角色,活跃在舞台上的应该是你们。我也真的很怕再听到夸奖我博客写得不错的声音,前两天发过一篇文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应该成为阅读1416的指南,能有这么多人喜欢这里,很好,但是希望你们始终以挑剔的眼光看这里,或者说,都来分享自己的资源和信息。 过两天会把camp2的作品挂在网上,看这些照片同样也不要太严肃。我不希望用好,或者坏来评价照片,因为它们放在不一样的地方,让不一样的人观看,抱着不一样的心态,都会激起不同的化学反应,或者说,每一张照片之前以及之后的故事才是奇遇历程的开始。包子看他照片的时候好像哭了,我很理解,因为我看到了他在大连老城的街道拍照的样子,他认识那里的每一个人,人们如此信任他的相机——能被陌生人接纳是幸福的,这比某个所谓的结果更重要。这年头还有几个人,有面对陌生人的勇气呢? 感谢一大堆人:nancy的场地和她的团队,沈玮,Nan(哦,那个肖像照,真的太强了),horse充当了技术专家,他带来的默默帮忙的朋友(周立平以及可爱的翻译——翻译了全场最难翻的一句话),给我不远万里送电脑电源线的朋友,提供音频线的王利,提供礼品的王辉和肖烨,宠物李达监制了手工书这个环节(拿到的书好玩吗?),天空、庄严提早到场帮忙。。。。感谢所有参与放映的摄影师以及投稿的摄影师,感谢昨天到场的所有人。。。。感谢我可爱的学生扶庆,他帮忙录下了整个活动。——很抱歉啰嗦这么一大堆,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背后其实有着那么多的支持。 下次camp见。

今天晚上camp

camp2 放映名单: twinkle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姚辉 黄河岸边 Antonis Subway dairy 钟声 潘家园 白白 傩 阿三 门 赵磊 陈老师 Huchen Lu what are you hiding from 朱墨 长河流沙 Yanchu Sun Park 刘珂 (…) Read more

“看”动物

在foto8看到新加坡摄影师Zhao Renhui拍的东北虎的照片,我觉得自己忽略了身边的很多东西。我们要不就是太聪明了,周正龙之后,谁还会去拍老虎?或者说我们太笨了,我们看动物园,就是把自己的情绪寄托于动物身上,不断地诠释自己的压抑。Zhao Renhui拍摄的黑龙江东北虎的故事,以及故事旁边的文字,我看了之后很悲伤,周正龙等人没有让我去关心老虎的命运,但是这个年轻的新加坡摄影师的作品,让我思考。那老虎在等待食物时候的眼神像极了我家狗狗。 打开zhao renhui的主页,上面写着:我关注动物园、马戏团和自然博物馆。 摄影师的作品阐释是这样的: 我关注人类对于动物的不同种类的注视,也可以说,我关注人们怎样看动物。我对这种观看的历史发展,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产生的变化尤为感兴趣。现代社会与动物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我们对它们的观看却在最近一个世纪变得尤为强烈。不可否认,观看动物已经成了一件很有趣,愉悦身心的事情。但是,动物身上也蕴含着文化的密码,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语境、政治氛围以及社会价值来观看动物。 这些,让我充满好奇。 这是一个83年出生的摄影师。他真安静。而我们周围有着太多喧嚣的声音,昨天去798,踩着烂泥蹦来蹦去,发现大家似乎真的赶上了好日子,年轻摄影师稍花一些精力拍一部作品,就立刻能在画廊里开展,走红,热卖。在看zhao renhui的作品阐释的时候,他不断提到一个词gaze——注视,凝视。但是很多拍照的人,已经不在乎这个了。 他的主页稍微乱了一些,看照片有些没头绪,博客也有很多作品。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