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报

虽然没有太阳,但是能够悠闲地阅读报纸还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早上,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转了转,发现不少好东西。 关于俄罗斯古拉格群岛监狱的报道,挺经典的图片故事。作者 James Hill是纽约时报的签约摄影师,在牛津大学学习历史,随后又去学了新闻摄影,毕业后成为纽约时报驻欧洲摄影师,先后扎根于俄罗斯和罗马。另一个关于俄罗斯农村的多媒体故事“土地”,也非常精彩。点这里去看。  大牌摄影师其实都同时做一些商业摄影的工作,Marry Ellen Mark 说:“最好的商业摄影工作是给电影拍剧照。”从1968年开始,她已经为100部电影拍摄过剧照。Annie Leibovizt的新书讲述她给大明星拍照背后的故事,大受欢迎,Mark这位摄影界的女强人也不甘示弱,她的新书《镜头背后》(seen behind the scene/forty years of photographing on set)由Phaidon出版,似乎卖相很好。你可以到这里去看她的新书介绍。 最近给polaroid唱挽歌的文章不少,纽约时报这里也有一篇,《宝丽来:缺憾与魔力》(The Polaroid:imperfect, yet magical)  我很喜欢耶鲁大学的这个影展,叫做《第一眼的疑惑:现代摄影中的光怪迷离》(First Doubt: Optical Confusion in Modern Photography.)展览中的一百幅作品从19世纪中期一直到21世纪早期,都是直接摄影,摄影师没有动用任何阴谋诡计,完全是镜头捕捉画面时产生的错觉。比如 william Klien的作品《四个头像》。这些照片给我带来的感觉正如同展览评论的题目《眼睛的困惑,大脑的满足》  原子弹爆炸之后的啤酒瓶,shomei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杂货铺 美国摄影界关心什么 Pdn在线总结出2008年网站点击率最高的40篇文章,这个统计多少说明美国摄影界人士都在关心什么。不过,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关于美国大选摄影报道的相关新闻、丑闻,占据了主要,其次就是一些新器材的消息,比如著名的5DmarkII的视频,先锋器材RED,还有苹果的Mcbook,排名前十位的消息中还有最早展开在网络上帮助摄影师托管和销售照片的Digital Raildroad的倒闭。 Digital Raildroad的出现曾令我欢欣鼓舞,它的关张实在让人唏嘘。Pdn在文章开端说了一段话,充分体现了摄影领域这一年所经历的凄风冷雨: 2008年,几乎所有Pdn涉及的领域,都在衰退。这一年在新闻图片巨头Getty的出售的消息中开始,随后几个月便不断传来图片库、报纸、杂志、纯艺术、广告领域的坏消息。也许只有网络上的免费信息在蓬勃发展——而这个正增长,却一直都在威胁图片的版权。 洛杉矶时报网站的秘诀 说到互联网的发展,洛杉矶时报传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报纸网络版的收入目前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编辑部人员开支的需要。这个听起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消息,却让他们的编辑备感振奋,Russ Stanton谈到:“五年前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现实,但是它真的发生了。” 业界人士估计,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其他网站的财政收入可能也达到了同样的状况。 LA Times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们的编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博客——由各个方面的专家撰写的博客,已经在网络上颇有名气,此外报社接近一半的编辑部人员(约300名)都在为博客内容贡献力量,博客的点击量占总点击量的16% 2, 人才——不但引进了一些专门研究互动信息的专家,报社员工也都开始把注意力投放在网络上。 3, 重心——报社愈发注重网络版建设,他们将网络的更新时间放在早晨7点钟,其他报纸则在中午才更新。 4, 教育——培养员工朝向网络转型,比如将摄影记者培养成能够拍摄视频的多媒体记者,总共开课将近40门。LA Times受欢迎的培训还有: 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相关程序的使用 如何撰写网络新闻的标题 如何拍摄和编辑视频 360度全景故事的拍摄和编辑 裸身总统 狗仔队通讯社The Bauer-Griffin网站几乎被点击至瘫痪,原因是他们得到了一张奥巴马在夏威夷裸身的照片。 通讯社负责人拒绝透露照片拍摄者的姓名,说是当地一位居民在公共海滩上,200英尺之外的距离,用长焦镜头拍摄的。 有人将这张照片和海滩上全副武装的警卫队的照片并置,可见狗仔队之勇敢和大无畏精神。 Alec soth 的网络忧郁症 (…) Read more

影响

这两天是美国著名的圣诞节,美国人民都觉得我很可怜,一个人过圣诞。我倒是觉得特别逍遥。 新一期的《影响》杂志终于上线了,拖时间又长了一些,是跨国工作的成果。 推荐大家看十大多媒体报道这篇文章——这些多媒体报道的形式种类很有启发。 还请看看吴婷小朋友新做的多媒体报道,可能要花一些时间下载,你们把浏览器打开,出去逛一圈再回来看,给她多提提意见。

周一消息树

影像回顾 这一年,你从媒介消费了多少影像?有多少还能停留在你脑海之中?编辑们开始梳理照片中的2008,我真佩服他们,如何从千万张照片里选择一张来代表——地震,代表——奥运,代表这一年我们经历的所有欢乐和哀伤,他们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回顾2008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体育画报年度回顾。 REUTERS/Siphiwe Sibeko 多媒体getty 图片巨头Getty也多媒体化了。他们在youtube上开了个频道,把图库里的照片集纳起来,配上现场声音,旁白或者音乐。整个就是一个大众版的magnum in motion。但是他们利用youtube的平台似乎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频道的订阅人数已有一千多个,有一些作品评论达几百条。 现在,你再也不能把Getty看作是一个图片库了,getty的图片产品已经以多种形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各处。Getty代表着我们的当代图片生活。 宝丽来难说再见。 Polapremium一定会成为宝丽来粉丝们钟爱的网站,11月27号开张的这个网站是奥地利一家网站和宝丽来联合经营的宝丽来产品销售平台。 网站设计非常亲切,点击各种宝丽来相机的型号就能看到用这款相机拍出的照片影廊。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网站上还销售宝丽来工厂关张之前,新生产出来的一些新型号的相纸,比如专门供sx-70经典相机使用的艺术相纸。 另外,宝丽来也正在和富士公司谈判,看能否继续为市场供应T125i光面,T664,和T667型号的相纸。 参赛指南 英国摄影杂志博客很为贴心地为摄影师整理出一份年底参赛指南,涵盖各种类型的摄影比赛,去看看吧。

click园地

上次的周末点评会让大家意犹未尽。陆续还接到一些作品。我会把它们发到click园地这个博客里——这里本来就是一个供大家分享和讨论作品的地方。 刚刚在园地里发布了宋泽毅拍摄的大学生活作品。请移步到这里观看,宋泽毅希望和大家交流并接受批评。

年度新锐及其他

《美国摄影》杂志近日公布了他们今年评选出来的13位年度新锐摄影师名单。涵盖各个领域,商业、纪实、艺术。到这里可以看他们的作品 OLIVIA ARTHUR摄 再说一些题外话。 昨天去听了NYU本科的一堂摄影点评课,感慨颇多。记得当初刚到的时候,邀请我来的Gerry请我做自我介绍,我很自然地强调自己在学校里是教新闻摄影的,但是他纠正我,说他们这里只有摄影,没有什么什么摄影。昨天的课程也让我体会到了这点。课程名字叫做“photographyII”,学期末的作业是拍摄一组主题和童年有关的照片。 选这个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是让我颇受启发的是他们对摄影的理解非常开放,一个女孩子拍摄了自己的姥姥,同时录下老人回忆童年的谈话,一边展示作业,一边是音频播放。另一个女孩子拍摄了自己家的照片,窗户,走廊,栅栏,随后又用彩色水笔在这些黑白照片上勾画自己童年对家的印象。还有一个做了一个照片拼贴画,表现自己童年对大海的向往。 也有人拍纯摄影的作品,有个女孩子拍摄了和自己同属于一个教母的三个小孩子的肖像。(这个背景,希望我没有听错哈。)很有趣的主题,而且,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拍到这样的照片,很不错了。 我的另一个发现是,美国高校里也阴盛阳衰,我到的两个班级,都是清一色的未来女性艺术家,只有零星的一两个男孩子掺和其中。下午打算去看辛迪舍曼的展览,Gerry一定要我去,尽管身边的几个朋友都说不好,想了想,还是去瞅瞅这位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吧。

邀请王笑飞

    教室最近很热闹,我想,我们能否把争论、吵架的力气放到一些实在的地方。这也是王笑飞一直要求的,要诚实,要说真话,而不是逃避。       摄影不是一个可以空谈的工作,王笑飞在camp3上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作经历,从地方报纸的摄影记者逐渐变成一名商业摄影师,这是你通过实干而取得的成果。    能否请王笑飞发来一些你的作品,商业或者你正在操作的纪实作品都可以,分享你的工作经验。因为大家都不了解你,所以有些话可能说得也很过头,可以让作品来说话。   另外,借着教室的气氛火热,我也在这里展开三天的作品点评。愿意听真话的摄影师,不怕挨骂的摄影师,都可以在王笑飞之后把作品发过来。大家针对具体的作品来说一下,而不是无谓地展开争论,当然也请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我想,这对摄影教育恐怕更有好处。    我的邮件editor@ofpix.com

答复王笑飞

这两天,每每打开博客,都会很难过。 这里有九百六十篇文章,写了将近三年,中间似乎从来没有停下来的念头,但是不断会有在时间、精力、身体状态的挤压下,而备感艰难的时刻。 我对博客的兴趣,是本着对它的传播特质展开调查的出发点开始的,起初那些日子,我非常热衷于查看每天的访问量,来访者的来源,访问的时段,我非常好奇,如果我不做任何推广,读者会如何找到这里,他们又会因为什么原因持续访问这里。我发现博客的确可以做成个人媒体,只要你能像正规媒体一样定时发布,富有信息量,并且有自己特别的定位,就会吸引你的读者。 在博客写作过程中,我最喜欢是因互联网形成的“纠错体系”,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我发现在一个向善的核心中——还是我起的名字,就是大家都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基础上——错误会不断地被纠正。在这个博客里不断有人给我纠正错误,常常让我觉得面红耳赤,有翻译上的错误,出处上的错误,我记得有一条翻译,我曾来回改了五六遍。 而互联网也有很不好的一面,当每个人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它看似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体系,但实际上却会不断让话题离散,让谈话人变得愤怒,因为谈话的彼此虽然貌似在一个平台上,但其实彼此根本就不认识,没有共同的谈话语境,产生在这种状况下的争论,只会越来越无效,而且也会越来越焦躁。 所以,我不喜欢争论。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容不下批评,其实王笑飞在camp上有话要讲,我会把话筒给他,camp回来之后,有争论,我们可以单独开一个帖子讨论。但是这次,你是在谈论我的人品问题,你觉得我应该用什么态度回应你呢?我应该同意你的姐姐哄骗小朋友的理论呢,还是应该反对?这样一个很有立场的,但是显然没有结论的讨论,我觉得没有意义。你的留言我没有回复,我希望保留我的意见,同时也保留以及尊重你的意见,尤其是针对我的做事问题上,我不想说太多的话,行动会说明一切。不过,现在看来,情形变得越来越糟糕。 我觉得难以和你沟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你似乎总是把这里当作一个教育学生的“教室”。当然,这也是很多来这里的人的误解,所以在以前的博客里,我提到过很多很多次,这里是一个资讯的集散地,是一个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不是我来教育大家的地方。教育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无法给予一个博客,面对一群匿名读者这样一个沉重的功能。同时,这里和我在人大的教学是分开的,在那里我和学生会重点讨论新闻摄影的问题。 当1416的读者越来越多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觉得我在制造一个江湖,而我自己似乎就是一呼百应的江湖老大了,我觉得这也大可不必忧虑。在传播学研究中,曾经有一个魔弹论,存在于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容我抄袭一段对这个理论的描述: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个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有失偏颇,受众都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是聪明的,有着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尤其是当今资讯这么发达,平台这么广阔,有那么多的反馈机制,年轻人不会盲目追随和行动。 这场争论似乎是从ofpix基金引起的。任何评选都会有失偏颇,结果并不代表结论。尤其是对参与者来说,还有很多管道,不应该因此而放弃。事实上,这些申请者,很多人,可能都应该获得奖励,尤其是那些很真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为此放弃现实中物质享受的人,都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但是我的能力太有限了。因此,现在还不是对ofpix基金打压的时候,而正因为它是不完美的,更应该借此呼吁更多基金的出现,来帮助年轻人开展他们的摄影工作。 本来不想说这些话的,只是希望以这篇文章作为争论的结束。也希望不要再有新的争论了,如果要争论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的话,这显然是不用争论的话题。  

确实需要休息

我来纽约一直都在调整自己,身体时好时坏,但是总体感觉觉得精力不如从前。有朋友提到应该让教室装修一下,停几天,这正好符合我的意思。 我就偷懒几天,然后再回来。 顺便贴一个信息,喜欢肖像的朋友应该去看看这个网上展览,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做了一个挺特别的展览,展出了六位摄影师为媒体拍摄的肖像,这些照片并非来自艺术家本人精心筹备的摄影项目,大多来自报刊杂志的拍摄任务,但是这些通过媒体广泛传播的影像,体现了艺术家对“偶遇的瞬间”的捕捉能力,这倒很值得年轻摄影师借鉴,可以去看看他们如何把自己的创作精神贯彻在完成媒体的拍摄任务中—— Katy Grannan为纽约时报杂志拍摄

周一消息树

1, 最后的敬礼 打开pdn的新闻快报,一眼瞅过去,竟然全是裁员,美国新闻日报裁员100,美国最大报纸出版商Gannett裁员2000,涉及旗下85家报纸。 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另一条消息《洛基山新闻报》(The Rocky Mountain News)有可能下个月就要停刊。 很多国内媒体从业者都是从2006年普利策获奖摄影报道《最后的敬礼》中认识这家媒体的,他们的图片运用非常出色,此前在2000年和2003年也曾获得普利策奖。这个链接你可以看到《最后的敬礼》报道的网络版,有视频、音频,此外还能下载报纸的全部版面,厚达24页。希望这个链接不会消失,从文字到图片配合,从拍摄到图片的版面运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这个报道都可以称作是经典范例。 很难想象,这样一家媒体,现在濒临灭亡,如果没有买家,它到下个月将不复存在。 此外,裁员如同蠕虫病毒,英国摄影月刊里也净是裁员的消息。著名的Adobe公司CS4推广不利,公司经营欠佳,裁员600人。 2, workshop 之前在博客里提到的摄影师沈玮的workshop,最终确定在上海举办,和他的画廊鲲鲤合作,时间是2月5号到8号。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这里了解详细情况。我也会追踪培训班举办的详细信息,给大家播报信息。 3, 摄影辞典 摄影辞典的网站介绍很简单,“通过每一张照片外在的、蕴含的以及个人的信息来为文字寻找解释。”此外,没有任何关于这个网站的创办者、创办初衷的信息。 网站的26个字母下面有一系列对应的词汇,点击可以看到照片和字典里所对应的解释。两相对照,有些意思。 看看这张照片是哪个单词呢?想不出来就去查字典吧! silvino mendonca摄

周一消息树

1, Xiao (三声) 日本玩具生产厂商Tomy近日抢先推出了数码宝丽来相机“Xiao”(就是汉语“小”的拼音),这款11月28日首先登陆日本的“小相机”,据说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内置打印机的相机。它使用Zink公司的无墨水打印技术,在45秒钟之内就能打印出一张照片来。 Xiao估计明年春季将在全球推出。 不过,有人认为,这台数码相机虽然也能即拍即得,但还是缺失了宝丽来相机影像逐渐在相纸上显现的那种魔力。 2, Mai(四声) 我来纽约第一天去的那个画廊Daniel Cooney正在和一个艺术品在线拍卖的网站Igavel举办年轻摄影师作品拍卖会,拍卖于12月10日截止。所有的摄影作品都200美元起拍。 一些年轻摄影师对作品价格问题颇为敏感,其实价格并不代表价值,开始并不代表结束,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些作品的最后拍卖情况。 3, Da(四声) 近来互联网上的照片发布兴起了“大”的潮流,最先展开这一行动的是波士顿环球邮报,他们的摄影栏目干脆就叫做“大照片”(big picture),华尔街时报也推出了类似的栏目“摄影日志”(photo journal),同样还有丹佛邮报的“定格瞬间”(Captured)。除了华尔街时报的日志栏目是叙事性的,其他两家都是集纳性质的,网罗全球各地的精华照片。PDN杂志最近采访了这三个栏目的图片编辑,为了寻找一组适合做大而且相互关联的照片,图片编辑们煞费苦心,大照片栏目的广受欢迎,不知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上“图片编辑”职位的回归与复兴。 4, qian(二声) 著名摄影师安妮列伯维兹最近卷入一桩金钱纠纷,诉讼她的是给她的迪斯尼系列作品做造型的造型师,据称安妮应该每天付给她六千美金的费用,总共约五十多万的佣金,但是她最后只得到了十三万。有人在底下回帖愤愤不平,觉得一个造型师在一次拍摄任务中能拿到这么多钱太不可思议,另有人则回复说,安妮的迪斯尼拍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项目,恐怕是一个将近百万美金的活儿。 最后,建议报道摄影师们参加这个比赛,截稿期是09年1月15日,作品可以在网上提交。我觉得还比较便捷。具体信息请浏览他们的网站。http://anthropographia.org/concours/eng/info.html

Workshop(更新中)

从ofpix基金,到camp3,我的感慨颇多,恐怕要慢慢梳理才能写出来。在纽约和沈玮聊天的时候,他提到做一个工作坊的想法。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一个内容系统且丰富,与摄影发展接轨的工作坊,可以帮助国内摄影师更好地朝向职业道路发展,以及为自己的作品寻找推广和发表的途径。 沈玮为这个工作坊所做的授课计划如下: 时间大概在2月份(春节之后),地点(未定),工作坊为期三天,将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天,6:00-9:00  报道,自我介绍,畅谈(通过工作坊,年轻摄影师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相互交流的网络)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史 下午:1:30-5pm 特邀嘉宾到访(邀请摄影师或者策展人做演讲与学员交流) 作品理念的拓展(单个学员的作品逐个点评)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技术(包括用光、设备、后期处理、打印等进阶知识) 下午:1:30-5pm 特约嘉宾到访 作品的编辑(单个学员逐个点评辅导) 第三天 上午:10-12am 摄影师的自我推广(包括,作品阐释的撰写、简历的撰写、如何和画廊联系、如何申请基金、个人作品集的编辑) 下午:作品的最后点评 这个班希望能够吸纳已经在摄影道路上走到一定阶段的摄影师,作品已经完成或者即将完成,因此可能还需要一定的遴选。班级的规模不会太大,不超过15个人。由于沈玮和纽约一些画廊有联系,他会争取把工作坊的作品带到纽约来展出。。 收费——每人两千元,大概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两千元的收费主要是沈玮的讲课费,机票,特约嘉宾的讲课费,场地租赁费用,讲义印刷。有意愿报名者可以写信给沈玮:shenweiphoto@yahoo.com.cn

广告时间

临走前就接到几单广告(别误会啊,都是朋友,所谓广告,自然不是广告)一直没有时间贴,今天有空正好整理出来:  1,包子教书了 走前一天接到包子电话,他很兴奋地告诉我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教书的工作,对于他这种“话唠”,教书真的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工作,我相信他一定会教得不错,点击这里你会看到他的授课时间、地点和费用。 注意:包子正在筹划在自己家里开课,据说教授的内容将会非常丰富:灯光、多媒体,等等。 2,有一个工作 招聘启示 北京吉典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建筑摄影图书策划出版公司,公司现诚聘摄影师1名。 要求: 1、性别:女 2、有较好的摄影基础,从事过建筑及室内摄影工作者优先。 联系电话:010-68786829  工作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星河苑三期2号院5号楼2单元201 注意:这个工作的具体内容我没有询问,是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公司招人,有兴趣的可以联系,请大家自己判断。 3,5D MarkII的视频 这是袁锋发给我的,他说: 卫报的Dan Chung 是个设备狂人,最近一年来热衷于拍摄视频,昨天吵吵着买了一个佳能5D MKII做了个视频评测,对于大部分国内的摄影师来说也算解馋了。链接在这里:http://www.vimeo.com/2327058 注意:这个简直应该收佳能的广告费,佳能的朋友们你们应该考虑一下。

本周休息

呵呵,这周要开始把行李整一整了,前段时间忙得没时间弄。教室暂时休息一周,大家要耐心等待,精彩内容下周就来了。。。。。

下午见

Camp3 下午开幕,camp1我们请来刘灿国老师,camp2是沈玮,这次则请来苏里和大家聊天。吼吼,苏粉儿们快来。 另外,如果第一次来奇遇花园,路可能不太好认,请记住电话:88320741 活动时间和要求,请点击这里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