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40个字:No.19 《巨大化的照片》

作者:刘张铂泷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东西,用超大的相机拍摄消失的美国文化。摄影师叫Dennis Manarchy,他制作的这个相机有将近11米长,底片是1.4m×1.8m,计划展出的照片放大到5m×7m。遥想当年阿维顿拍In the American West的时候,展览的照片有1.2m×1.5m就已经足够震撼了,应该也可以说是他开创了展览照片巨大化之路吧。 外国人似乎特别钟爱超大的照片,艺术市场上的超大照片销路也很好,举个不算很典型但很知名的例子就是古斯基。比较典型的超大照片有两种就是景观和人像,都是用大画幅来拍。拍景观嘛,追求一个很大的视角和尽量多的信息,用大照片来体现环境的细节,让你能看清楚照片中每一个人在干什么。至于人像,基本就是白色背景布,拍全身半身脸特写的都有,细致到能看到人脸上的每一根汗毛和衣服上的每一条纤维。 不过我一直怀疑这样大的照片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要说阿维顿的照片虽然大,但基本上还是人的尺度,照片也就是大到人物和真人差不多大,但是Manarchy的照片都是肩部以上特写,远远超出了人的尺度,按照他的初衷,他是想拍摄消失的文化,呼吁人们关注,但是真的是越大就越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吗?就像越来越多的纪实摄影报道,当年尤金·史密斯的照片会引起非常广泛的影响,而现在随着媒体的发达,信息泛滥,必然会像桑塔格说的那样人们逐渐就会看到麻木了。巨大化大概只是一种为了刺激人们日渐麻木的感官的方式吧。再回过头来说照片本身,脸部的特写很难看出其他的信息,“文化”体现在哪里呢? 对于Manarchy的照片,吸引人的只有“大”这一点而已了,想想如果他的照片也只是8寸的话,恐怕就不会有很多人关注了吧?不过这是不是又回到了内容和形式的争辩上,这样的照片明显是形式超过内容了。这个不敢多说了。 就这样。 欢迎与刘张铂:liuzhang1989#gmail.com继续交流对大照片问题的理解,也可以在这个帖子后面留言谈谈你的想法。若有更多好奇,你可回顾一下1416的Big Show以及古斯基照片之外这两篇文章。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没有主题限制,只有字数限制——必须超过140字,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我们的图游记栏目还在征集各种米制食品。

图游记:我们爱大米——糖糕

作者:赵崇强 糖糕,是浙江南部小县城青田山区的土产,相比闻名天下的青田石雕,糖糕太没有名气啦。糖糕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它可以长时间保存,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农民上山种地和砍柴,常带上一块当干粮。 而现在,糖糕成为过年的必备食物,和很多传统一样,最早的功能已经消失,剩下的更多的是一种仪式。 图游记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本次主题是我们爱大米,热烈欢迎各种米制食品,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寻求相机支持,让影像的声音再大一些!

几位女工在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听老师在讲表演的注意事项,她们要参加木兰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的晚会走秀节目。 Ofpix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让影像发声工作营活动,主题是关注城市女工,除了和公益组织合作,帮助摄影师去了解女工群体的生活,用影像为他们发声,我们还会和木兰文化中心展开一个女工影像发声的项目,在北京设置三个工作站,对在京打工的女性进行摄影和视频拍摄的培训,希望她们能基于自己的视角和立场记录在北京的生活现状,项目将持续一年。 我们现在需要六台有视频拍摄功能的单反相机提供给女工使用(或者是家用摄像机也可以),需要视频主要是考虑到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影音信息,有助于让她们的故事更为丰满。 如果您有闲置不用的器材,或者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路径,请联系我们。您也会成为我们项目的成员,我们会赠送女工的照片并及时通报项目进程。(邮件ofpixcamp@gmail.com) 以下是让影像发声工作坊的成员廖璐璐目前拍到的两位女工故事,它将有助于帮助您了解我们这个项目的情况。 在木兰社区活动中心,胥红佳为三八节晚会模特秀展开排练。对于她来说,去木兰参加各种活动,是她在工作之余最放松,开心的事情。 80后的胥红佳来北京3年了,现在在东沙一个木门加工厂工作。 每天早晨起来给工人们做饭,红佳的一天从此开始。 加工木门最难的工艺是喷漆,现在红佳已经可以熟练操作。 何文琼北京已经11年了,做过很多工,干过保洁、超市销售员卖蔬菜、水果、开过电梯、给别人家里做给饭。 何文琼有两孩子、都是男孩,靠打工谋生,养父母、孩子……这一切,让生活压力重重。 何文琼很爱笑,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开心果”,从她的手上我们能了解她工作的艰辛,以及同时存在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上这两张照片是红佳和文琼穿着木兰淘宝店的服装,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为木兰要上线的淘宝店当模特。 你愿意为她们提供帮助么?我们期待着!

周一消息树

今天,树上飘着几个比赛的消息: 1. 柯达003号档案 柯达003号档案是四大本图录,里面贴着将近一百万张照片(我的天!),它现在躺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图书馆的研究部,八年前,柯达将之捐给了这所学校用于研究。最近,纽约时报的Lens博客对这部资料做了介绍。 003档案里主要是柯达公司主办的摄影比赛的作品,从1929年到40年代。 1929年,为了刺激消费,吸引富裕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柯达举办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全美摄影比赛,总奖金三万美金,来稿大约有七十五万人次。这次比赛正好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之前,参赛的大都是中产阶级白人,使得003号档案也成为当时中产阶级生活图景的一个素描。 1931年,尽管美国经济出现颓势,柯达这个比赛规模却扩大了三倍,并扩张成面向全世界,一则杂志广告显示,该比赛被称作:“柯达全球十万摄影大奖赛”。到了1939年,这个比赛则完全固定下来,成为柯达的规定动作。 作为研究资料,这份档案的遗憾之处在于,每张照片都有胶片、相机型号和获奖等级的说明,对照片内容却没有任何标注,图片说明文字非常有限。而就拍摄题材来说,大多都是孩子和动物。 纽约时报的记者联系到一位获奖者的家庭,他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他曾参加比赛。 这些照片穿越时空来到现在,但缺失信息太多,怕也就只能当作获奖照片留存,是和柯达胶卷有密切联系的一份珍贵档案。 1929年,获得了2500美元奖金的照片。L. L. Martin摄影 1942年一张5美金的获奖照片,使用Graflex相机Tri-X胶片 F. H. Stevens摄影 当时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比赛广告 这张照片是图片故事类别的获奖照片,摄影师当时四十多岁,拍摄了1929年人们看马戏表演时候的场景。 2. PDN30 美国摄影界新闻(PDN)主办的面向年轻摄影师的职业评选PDN30,最近公布了今年入选的30位年轻摄影师的名单。 PDN30并非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比赛,评选类别清晰:时尚、商业、新闻摄影、纯艺术等等,完全针对各个类别的职业化要求进行评价,更强调摄影师的职业化水准,而不是所谓的“艺术追求”。通过PDN30可以看到美国年轻摄影师的总体职业素养。 稍微逛了一圈儿,初步印象是商业、时尚类别没有太多亮点,倒是新闻纪实的有不少好作品。不过,想想人家一个个都是八零后,甚至都是八五后,觉得也不能太苛刻。 印象较深的是女摄影师LaToya Ruby Frazier的作品,通过拍摄她自己的家庭、和祖母以及母亲的自拍,她探讨一个家庭内部的情感,以及由这个家庭几代人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和种族发展的历史。 获奖者中有两位题材涉及中国,Chloe (…) Read more

图游记:一个摄影师——《爸妈给我捏个影儿》

职业摄影师笨笨阿狸猫猫同学供图: 当时父母在为我拍照,我“推荐”他们使用了闪光灯,父母拍照的这个瞬间被我用手机拍了下来。时间应该是09年2月9日。 “一个摄影师”是1416的图游记栏目较早之前的一个主题活动,征集摄影师的自拍照。尽管没有阿狸猫的形象,我觉得这张照片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拍。(上期一个摄影师是吴杰的《原野》) 目前图游记的新的征稿主题是:白米饭,欢迎把各种你喜欢的米制食物与我们分享。投稿: ofpixcamp@gmail.com

还乡计划+图片编辑工作坊

摄影:罗希 我手头有这样一些照片: 1. 10个城市的影像档案 2. 20个摄影师的回家故事 3. 各种各样的零散照片,其中闪烁着各种各样的还乡情绪。 我试图编辑它们,为1416教室,为camp,为一些平面媒体供稿,但它们太纷乱了,时常把我的脑袋搞得晕晕的。当我被这些蔓延各处的图片牵引着跑来跑去,它们又仿佛是一盒特别的拼图游戏。 把这盒浸着还乡情绪的小碎片交给你,你会如何去拼贴它们? 我手中的这些图片素材是一个很富挑战性的图片编辑案例,我希望借此做一个微型的图片编辑工作坊,大家一同仔细阅读它们,寻找它们和我们自己相关联的那个节点。不过,这个图片编辑工作不是为了任何媒体,而是为了一个叫做《回家》的盒子。 还乡计划+图片编辑工作坊 寻找五位图片编辑,对ofpix收到的还乡计划的稿件展开研究。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把大家的图片编辑结果收录到一个叫做《回家》的照片盒子里,可以是小册子,小拉页,明信片,等等。 《回家》盒子将会在 photo camp18上发行。 工作坊时间:3月9日-3月11日 3月9日晚:参与者得到全部的照片素材。(纸质打印版本,应该有几百张) 3月10日全天:讨论各自的想法,进行初步编辑 3月11日全天:完成图片编辑,生成小样 工作坊地点: 北京 西直门 ofpix工作室 工作坊收费:600元每人,包括编辑素材打印费用和每人一个《回家》盒子的成品。 报名方法:发邮件+个人简历至 ofpixcamp◎gmail.com (截止时间 3月6日。)

超过140个字:No.17《见证职业精神》

作者:占有兵 打工在长安,生活在长安,因了去年十二月在长安举办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机会,得以近距离与职业摄影人接触,便有了以下见证。 张乾琦是玛格南的职业摄影师,也是当时理论研讨会国际大师工作坊的指导老师,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张乾琦“大叔”,就看看大叔的职业精神吧。 任何时候见到大叔,他的背包就与他近在咫尺,他的宝贝相机就躺在里面,还有一只独角架,一只测光表,一个SONY录音机。 大叔的背包与他的衣服是一样的颜色—灰色,这种颜色不太引人注目,当然,这是大叔需要的,不会引起被摄对象的任何不适,也不会因自己而影响拍摄环境的改变,大叔要的是图片,不是自己的夺目。 从机场接机,到工作坊讲课,再到出去吃饭,甚至是拍大合影的机会,大叔都带着他的背包。长安书记给国际大师工作坊师生介绍长安,大叔听得津津有味。坐在对面的我,发现大叔先掏出测光表,不露声色地对着天花和投影处各测了一次,再动已放在手边的相机,有一次准备举手拍摄,但又迅速放下了相机,大叔是严谨的,快门不是随意按下的。 在工作坊进行的过程中,一个学员给大叔看拍摄回来的素材,大叔思考了很久,轻声地说:“素材与现场是不一样的,你的编辑要让人能再次回到现场。”站在大叔背后,我领悟到,大叔任何时候可以迅速地入场和出场。作为摄影师,大叔可以立即入场投入拍摄,每次拍摄,大叔又仿佛没在现场,能以观者的眼光清醒地审视自已的图片,大叔就象开关一样,可以迅速地在入场和出场间转换。反观自己,拍摄时只能入场,没有出场反观图片的能力,离开现场后只能向别人绘声绘色地描述,图片乏力。 另一位学员给大叔看素材,他说得重来,你还有24个小时。大叔讲这句话时,完全是职业摄影师的思维,不考虑睡觉和吃饭等杂事,也没有休息的概念,只有工作,只有使命。 在一次午餐时,向大叔请教,大叔这样说:“其实,思考的时间最多,观察的时间次之,拍摄的时间极其有限。”讲这几句,大叔仍是一贯慢条斯理的风格。餐毕,我仍想和大叔探讨,如何表现证件与人的关系,大叔缓缓地思考,轻声地一句“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 “用图片表达”,我脱口而出,大叔再次进入思维发酵时间,精明的眼珠在镜片后打转,不时地看一看我,手撑着拳支撑下巴,然后喝了一口功夫茶,再与我多次交流眼神,挤出了一句“这个你要好好想,然后再去做也不迟。” 几天的接触,大叔讲的话很少,但大叔的身上时时都散发着职业精神,如果你愿意,可以看到很多,学到很多。如果你视而不见,大叔就是一个不愠不火,慢条斯理的大叔。 欢迎与占有兵@:389687779#qq.com继续交流对摄影报道的职业精神的理解,也可以在这个帖子后面留言谈谈你的想法。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没有主题限制,只有字数限制——必须超过140字,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八卦

昨天关于荷赛的话题挺沉重的,今天轻松一下,说一些赛场之外的八卦: 1. 两位母亲 年度大奖照片的主角最近现身,他们被证实是母子关系。《也门时报》采访了照片中的妇女,她说自己根本就不记得当时被拍下这样一张照片,先是侄女打电话来,然后儿子给自己看了这张照片,才确信。 去年十月,这位母亲在一次反政府抗议之后,去医院寻找参加游行的18岁的儿子,在伤员和死亡人员中都没有看到,她又反复寻找,最后在地上找到他,因为催泪瓦斯而有些窒息。 西班牙摄影师Samuel Aranda在为纽约时报工作的时候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时他已经在也门工作了两个月。在一个由清真寺临时改建的医院入口他看到了这一对母子,Aranda谈到,那位妇女不只是哭泣,在她身上还有很多东西,她很强大。 这位获得荷赛年度大奖的摄影师,随后给远在西班牙的母亲去了电话,得知这个消息,她整整哭了四十五分钟。这位同样也很强大,支持自己儿子在战争中闯荡的妈妈,这一刻的心情恐怕五味杂陈。 2. BBC 的图片编辑 BagNews报道,BBC在做荷赛年度照片集锦的时候,在照片编排的顺序上,搞了一点“小动作”,他们把下面这两张照片编辑到了一起: 2011年3月11日 利比亚 Yuri Kozyrev摄影 爱尔兰都柏林 雨中的一场橄榄球比赛 Roy McManus摄影 BagNews的评论是这样的: 这种并置让我想到了自己在过去十年所听到的关于战地摄影最精彩的两句话:1)把战争的特性比作体育或者娱乐是危险的 将战争塑造成体育竞赛或者大众娱乐是危险的。2)在一个实时的新闻报道现场中追求美学价值,对这种报道冲突的方式我们太过赞誉,它是危险的。(这两句不是太好翻,这里是意译,不知道是否准确which are 1.) the dangers of characterizing war (…) Read more

如何阅读一张荷赛年度照片

去年曾写了一篇名为《如何阅读照片》的帖子,接着又有《如何阅读绘画》,这篇文章也应算是同一个系列。它们的目的都不是为了争论照片的好坏对错,而是试图找到解读照片的不同脉络。 有的照片是用来看的,有的照片是用来读的。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爲得……” 与我而言,今年的荷赛年度照片一眼便望到了头,无任何“可游可居”的意境,它正如斯泰肯在二战后举办的《人类大家庭》的展览,用空泛的人情味儿遮蔽了现实中永不可磨灭的残酷的差异。 但正因为它是如此有影响力的比赛的第一名(强烈建议荷赛取消年度照片的设置,这是上世纪的思维),又隐喻了去年最重要的国际事件:阿拉伯之春。使得这张照片被反复解读,人们阅读照片的心理活动也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以下是我收集的几种解说: Samuel Aranda, World Press Photo of 2011 一,博客 Visual Culture:为了他人的自由而牺牲 这张照片让很多人联想到西方宗教中的经典形象“圣母怜子图”。Visual Culture是一个探讨视觉文化的博客。作者循着这个宗教象征,对这张照从里到外,做了颇为正面的解读。这也是西方很多主流媒体的解读,认为该照片有油画的氛围,且充满宗教意味。 Giovanni Bellini, Pieta (detail) 图片源自visual culture Close up of Michelangelo’s Pieta vs. close up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No.16《胡言乱语》

杉本博斯在日本摄影师中,對時間的理解是第一位的 作者:吴傑 “可疑”的攝影在我看來是真正的攝影。能講出構圖意識,所謂的表達囿於一定模式的“明確”攝影,與工業生產無異,那就不叫創作,那是模式化,是僵化限定。 西方的攝影,特别是學院化攝影體系,是一定要講出你的創作意圖,你怎樣通過構圖,光影,色彩等手段來表現你的意圖。是一定要完全能闡釋的。否則便認為你的創作是不成功的。有許多東方的學生,在西方接受攝影教育時因很難接受這一體系而中途輟學。這與東方人的右腦感性意識强是分不開的。西方人善用左腦,講究理性,東方人善用右腦,崇尚感性。從這一點出發便能大致看出攝影理念之不同。 也看符號學,語言學,後來更轉向本土的文化,曆史,道,佛,世俗,文學。感覺是人類創造的東西皆有彼此相通之處。所謂工夫在詩外,跳出來看,或許悟得更快些。左腦與右腦都不是王道,在思維過程中,他們是緊密合作的。宇宙也真奇妙,造的東西都是互補,男女,中西,左右,理性與感性。關鍵在找到自己的那個黄金分割點。但就怕錯位。錯位在我看來是很尷尬的處所。 看完成現代化的日本,他們的攝影百花齊放,姿態萬千。日本雖然走的是西方現代化的路線,但本土文化非常完整,根基牢固。他們扎根自己的文化,再結合外來的東西便顯得從容不迫。他們是日學為體,西學為用。有自己的基本點,做起來便個性十足。他們的照片與西方的照片對比之下,更多的是不講究。不講究構圖,不講究理性,走的多的是感性第一。看看森山,細江,荒木,就是一個杉本還是日本人對時間的理解是第一位的。反觀我們,現代化未完成,老傳統又丢掉,完完全全是一個錯位的時代,並不說錯位時代有什麼不好,但就是尷尬。老是反复,原地踏步,腎虛,浪費時間。可喜的是人不是那麼容易被異化掉的。許多人在尋根。實實在在的尋根。探求傳統,探求世俗,探求容止生動是一個什麼樣子。 看看近年來的春晚,連老人都說没意思了。文化的貧瘠是多麼的可怕。現在的春晚只剩下那一台子的LED大屏幕,炫麗燦爛的燈光,五顏六色的服裝。人呢?人在哪裏呢?技術的過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技術面前的萎縮。技術越進步,人越高大才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數碼比膠片要快捷的多。許多膠片會嘲笑數碼無含量,這是他們的短視。膠片制作好像明顯要比數碼蘊含的人的技術含量高得多。關鍵是數碼裏人的含量在哪裏?也說我用PS啊,那是含量啊。是這樣嗎?真是這樣嗎??確定真是這樣嗎??? 留一個思考的方向吧。 欢迎与吴杰@:wjs20011228#sina.com继续交流有关摄影的理性和感性问题的理解,也可以在这个帖子后面留言谈谈你的想法。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没有主题限制,只有字数限制——必须超过140字,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印刷帮的故事:独立出版我学到的

从做一本手工书到将之成规模地出版印刷,这之间还有多少距离。美国一位街头摄影师Kramer O’Neill最近分享了他独立出版的经历——确切地说,应该是辛酸血泪史。如果你也有一个萌动的想要做独立出版的心思,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不过,看后你可能会重新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做好做一本书的准备。 『人物档案』 Kramer O’Neill:街头摄影师 网站:这里 『出版物』 图片来自Kramer O’Neill个人网站 2001年,Kramer自己设计、印刷并且发行了两本书: Pictures of People and Things 1——A5大小,软皮简装,是摄影师的作品集,照片是零散的。 Till Human Voices Wake Us——大尺寸,硬皮精装,一个有叙事意图的个人项目。 『独立出版我学到的』 你真的要做一本书么?也许你应该立刻停下 如果我知道做书这么麻烦,我可能会停下。我的第一本书是在第二本书之后才做出来的,做书这个事儿简直让我手忙脚乱,生活全乱了套。当然,你也不应该轻易被吓退,毕竟最后你的成果是一堆实在的书。 独立出版(self-publish)其实不只是一个人的事(There is no “self” in “self-publish)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NO.14 《街头,在场》

作者: 田小森 坦诚地说,刚拿起相机的时候我最想做的事情是拍摄风景,从《国家地理》或是《中国国家地理》以及其他很多的渠道看到的摄影,都是以记录风景的美让我震撼不已的。但当我真的拿起相机开始拍摄时,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以后喜欢上了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和生活所产生的联系与风景摄影完全不同,想要让摄影变成是更加突出自己的形式,那么就必须在白驹过隙一般的快门时间内定格一幅好的相片。当然在定格前你可能花掉了很多的时间来构图或是等待合适的时间,但是当你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形成画面上每一部分所接受到的时间是一致的(约翰·博格),你并无法因为眼神十分重要而让它接受更好的曝光。这和绘画相比看似缺陷却成就了摄影另一面不可多得的优势:在场性。 为了彰显“在场性”的存在,许多的摄影师会通过扫街的形式来捕捉当下正在发生的许多事件,人们的穿着打扮和行路风格,街上的建筑和不同店面的装修, 等待公交和排队买早餐的人们,他们都是在公共空间中最普通的人们,但是他们也是构成一个时代画幅最有力的笔墨,通过记录他们和他们相关的影像,也许能更好 的展示出摄影存在的优势。 然而公共空间中的拍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拍照者和被照对象是矛盾的双方,这种矛盾在拘谨的东方似乎要比西方显得更加明显。 每次想到街拍,最大的阻碍是我拿出相机的那个瞬间:如果在大街上,看见一个拿着相机的男子将镜头对象我而丝毫没有提前说明,我想我的表现会十分不友 好。而同时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的另一面,如果摄影师和街头的被摄者之间有了预先的交流,那么被摄者的状态会从当下逼迫到另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可能是他人生经验告诉他他应该怎么做的,或者是简单的选择最想表现的一面来展现。而这都不是“在场性”所寻求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问题,许多的摄影人选择盲拍,而我也是选择盲拍的一位。因为我实在不想让本来难得的瞬间加上更多以前有的或者被教育后的经验所影响。 下面一组照片拍自拉萨: 拉萨街拍-讨论鞋垫的妇女 拉萨街拍-准备买首饰的妇女 拉萨街拍-贴灵符的孩子 很难想象,他们在和我事先交流以后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谈论鞋垫的妇女还会继续这样毫不顾忌的脱下鞋来比划着鞋垫么,准备买首饰的妇女还是继续这么幽默的和店主调侃么,贴着灵符的孩子还会这么自得其乐么? 所以在公共空间中,我选择一种方式,让被摄者和摄影者受到最小的影响,摄影者通常连取景器都不看就拍下了对方,而对方也继续在自己的状态中享受一种自然。 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否合乎某些规矩,但是,面对那些动辄用肖像权的概念来约束街头摄影的人们,生动的街头摄影的故事需要怎么展现呢? 欢迎与田小森@:foreslet@gmail.com继续交流如何在街头把在场的感觉充分传达,你的秘诀是什么?也可以在这个帖子后面留言谈谈你的想法。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没有主题限制,只有字数限制——必须超过140字,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针孔——摄影之母题

20世纪八十年代,西德人Marcus Kaiser把柏林墙上裂开的孔洞当作针孔相机,利用这珍贵的光亮拍摄墙的那一侧 循着昨天的读书笔记,再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针孔摄影》 我曾在书店看到一本内容为一百零八招制作针孔相机花花绿绿的小书,随行的朋友迅速将之拿下,说是回去就要展开实验。这大概就是针孔摄影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更多是一种游戏和花招。 但《针孔摄影》这本书会让你感到诧异,看过目录你就会知道,这是一本很严肃的学术著作,实在难以想象,作者怎么能仅仅就“针孔”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窄的话题展开厚达一本书的论述。 那两天身边带着这本书,朋友很不解地问我:“你在看针孔摄影?” 在大多数人眼里,针孔是技术男的专业装备,抑或是小青年的眩酷玩具,我显然不在此列。但放下这本书之后,我有一个很疯狂的想法:一定要把一间教室改造成暗箱,多么希望能够和学生一起在其中看影像慢慢显现,大概这才是最真切地了解摄影的方法。 吸引我的不是书中后几章关于针孔摄影的初级和高级操作指南,而是前两章有关针孔的哲学思考。它追本溯源告诉你摄影究竟是什么——摄影是什么?这个问题你该如何回答?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到,在哀伤胶片时代逝去的时候,我们在另一个维度上也已经离所谓“光的书写”这个摄影的概念渐行渐远——那个捕捉影像的黑盒子、那些对光线穿过孔洞形成的倒像的错愕,对其魔法的膜拜——这一切,也在被似乎没有“黑”的存在数码相机替代。 摄影的概念伴随人类对光的理解逐渐演变而来,此书的扉页便是这样一句话: “当光线从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出,每一条都会产生各自的效果,不会受到其它光线的干扰。因此几位观察者都能同时通过一个孔观看到不同的物体,而且两位观察者甚至可以同时看到对方的眼睛。”(1690,Christiaan Huygens,《光论》) 在暗箱里,这些不同光线所具有的不同含义,经由孔洞传来,又附加了新的隐喻,比如,它会让人联想到子宫和生命的诞生,以及更形而上的柏拉图的洞穴说:“我们人类的天性被启蒙或者尚在蒙昧的程度;人类啊,你其实还生活在有个开口朝向光亮的地下洞穴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 藉由暗箱,随着科学的发展,洞穴之中的人类得到的影像(对世界的认识)似乎越来越明,正如爱因斯坦所提出的:“从将物质视为电子的幽灵,到认为它是思想的客观影像”, 但在我看来,这个认知却始终被“幽灵”环绕,因为“思想的客观影像”是一个悖论,思想所见从不是客观的,即使捏着照片,我们依然还是“通过一个孔观看到不同的物体”。这恐怕就是摄影,甚至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吊诡之处。 不过,对针孔,这种原始时代摄影技术的追寻和探讨,并不是一种廉价的“乡愁”——我们时不时地落入这个陷阱——一边哀嚎,一边享受与渴望现代生活。 只是,科技会把我们带到何方,我们是否在离母体越来越远呢?合起这本书,这是我想问自己的问题。 《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Eric Renner著,毛卫东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 又:后浪出版的编辑董良给我推荐了这本书,他提到出版社做这种小众摄影书的艰难。我曾接到很多图书翻译的约稿,但几乎都是摄影技法和花鸟鱼虫之类,为了生存,出版社做此类图书也难怪。所以,要感谢这些敢于做窄播图书,为摄影界提供精神营养的出版社。写这篇粗浅的读书笔记,希望这样的好书被更多人认知。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发给我你的读后感:ofpixcamp#gmail.com)。

关于还乡计划的一些说明和修订

原本只是为下一次camp征集一个稿子,但这个主意最终发展成一个计划,并且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回应,自上周五发布消息以来,我就一直没有闲着。于是,继去年暑假用“这个夏天与你奇遇”成功整垮自己之后,看来这个寒假我也要栽倒在乡愁里。 说是找十个摄影师参与这个项目,绝对不是对这十个之外的人的歧视,实在是因为人手太有限了。我和雷佳两个人周末一起整理提纲,非常愁苦,邮箱里微博里的信息更是处理不完,这要是到了后期图片编辑阶段,我们就更要四脚朝天了…… 大家都对提纲很感兴趣,其实它完全不是什么秘密。 最开始我并不是特别想把这个计划贴出来,因为它是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弄的,真不知道能不能和具体的拍摄形成好的接驳,如果是十个人一起工作的话,我们可以不断在拍摄中校正,但要把它作为更多人拍摄的提纲,我觉得并非特别合适,你要知道,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 更重要的是,看了提纲你就会明白,这个拍摄根本就不是治疗你乡愁的灵丹妙药。它非常理性,如果你读过Eugene Atget的作品,就会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了。我希望它是一份隐忍的城市视觉档案,这个过于严谨的拍摄提纲,逼迫你再次观看这个城市,纪录这个城市的表面(是的,只是表面,我觉得即使这样,摄影就已经很伟大了)。 如果你循着这个提纲,最后,你拍出的照片,可能不是“你的”照片,没有“你的”印记,不会有人夸你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它恐怕也拿不到任何奖项,起码十年内,这些照片什么都不是。 我知道,其实很多人并不打算去拍这样的照片。我们觉得它很重要,它却未必是唯一的方案。作为项目的发起人,我们能做得太有限了,我们擅长做的事情,很可能会遮蔽那些我们不擅长但同样有意义的工作。因此,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不在项目本身,我们很高兴能够借助它让大家的乡愁得到共鸣,并且有了用相机去表达这个情绪的愿望——那么,你还等什么呢?不要等什么活动和计划,去拍你想拍的吧,用任何方式。 唯一想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对你眼前发生的变化保持思考,或许你可以在回家的路上揣一本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边走边读,这本书提到,“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的末了,作者在浙江的一间工厂,看到墙上有熠熠闪光的几个大字,那是老板的鎏金书法:“未来震撼眼前”。 摄影/正丰     故乡: 浙江嵊州 还乡计划——每个人的故乡 经过一个周末整理大家热切的来信,我们将此次还乡计划做了修订,新的计划如下: 1.  《还乡计划,一个三线小城的纪实摄影研究》:这是一个实验性质的拍摄,以档案的方式留存一个城市的面貌。项目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循着这份提纲拍摄,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博客和图片空间里贴出最后的拍摄结果,然后发给我们链接,我们将在博客,微博和camp里展示大家的这些作品。(已经发邮件确认的摄影师,我们会跟踪你们,保持紧密联系。) 2.  图游记《还乡》:近乡情怯,这里是否还是你的故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40个字所不能表达的,发邮件给我们投稿吧:ofpixcamp@gmail.com,我们会陆续在博客刊出文章和照片,无论故乡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你都可以写下你的“寻路故乡”的感受。 3.  微博#还乡#: 回到故乡,最初那一刻,五味杂陈的感觉,趁它还没有随空气挥发,拍下来,写下来。请@ofpix,加上#还乡#的标签。此刻,让我们沉浸在彼此的乡愁中。 (三线小城纪实摄影研究:拍摄提纲在这里)

还乡计划:十个摄影师和他们的故乡

鲍煜宇   《相见不如怀念》 Photocamp8放映作品 我们想找十位摄影师,在春节回家期间,为自己的故乡——一个可以骑着自行车丈量的三线小城,建立一份视觉档案。 尤金阿杰(Eugene Atget)在19世纪末纪录消失的巴黎老城,心无旁骛地把镜头对准黄昏后空无一人的街道,他称自己的作品为“档案”,并希望将这份档案提供给博物馆,或者供画家去临摹创作。他的创作动机就这么简单。 还乡计划的目标也是档案,它看似有些“无情”,但既然选择了视觉这一手段,其实也就无法消除摄影师回到故乡,“看到”自己眼前这个已经难以辨认(这样的结论是否有些武断?我猜想中国速度应该已经横扫大多数小城)的故乡时,惊讶乃至失望的情绪。我的意思是,当我们试图将这个项目拉向客观的时候,并不能消除其中所必然蕴涵的乡愁思绪。 这里所说的客观,是指我们找到的十个摄影师,都会在一份提纲之下共同展开拍摄工作,比如:街头,公园,学校,一位老人,一位年轻人,一个小摊贩,政府大楼,全家福,年夜饭……。我们假设在三线城市里仍然有熟人社会所应具有的那些关系和脉络,那么这些人和场所自然也都是摄影师生活之中,他熟悉的,当下正在改变的现实。 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我们能否把这个视觉档案一年一年做下去?我想,因为无论怎样忙碌,人们每年都要在春节的时候归乡,应该不会太难。其实这个项目本身就不难,我们能做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理由,添加一些动力罢了。 关于这个项目的展示方式,一方面它会在春节过后的Photo Camp18上公开放映,另一方面,我们会把照片都制作整理成册,以档案的方式留存。 我原本只是在为新一期的camp寻找选题,计划通过博客留一个“作业”,但正好手头刚买了一本阿杰的巴黎,那天坐在出租车上,看到匆忙回家的人们,想到他们回家的终点,想象他们所去的那个城市的样子,突然有了这个计划。它也许有些冒失,让我们一起来把它完善。 『ofpix』还乡计划:十位摄影师和他们的故乡  招募摄影师 1. 摄影师要求 春节期间回家 故乡所在地是一座三线小城 愿意接受一个提纲式的拍摄任务,并有意将之长期拍下去 有一台能留影的相机 2. 项目操作过程 摄影师入选之后,我们将发给TA工作提纲,并做简单培训。 十个摄影师将互相认识,一起展开对这个项目拍摄的研讨。 拍摄过程中,ofpix北京工作室将是项目的大本营,摄影师可以不断把他们的工作情况反馈回来,获得必要的支持。 拍摄结束之后,北京的摄影师可以在ofpix工作室一起做图片编辑工作,外地的学员则通过网络对后期编辑做一定的指导。 2012还乡计划完成之后,在photocamp18上公开展示。 3.项目申请 请发以下信息到我们的邮箱ofpixcamp@gmail.com,或者私信至ofpix微博 一份简单的个人介绍(任何帮助我们了解你的信息,最好有一些你拍的照片的网络链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