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盒子的奇遇(3):纸上展览

盒子成为“还乡计划”作品的栖息之地,纯属偶然。 还是去年,和奇遇花园的詹老师闲扯,他说想做一个盒子,里面放一堆设计作品。成长在物资匮乏年代的孩子,可能都有这样的梦想——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是取之不竭的玩具和物件儿。 在我最初的想象中,还乡计划应该是一个在线展览,以地理位置划分各位还乡人的位置,其中的照片还可以逐年增加。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是,并非所有人都按拍摄提纲完成拍摄,而且在后期的同主题Photocamp幻灯会的作品放映征集中,我又收到不少有意思的作品。手头的照片一下子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这时候我想到了詹老师提到的盒子计划。 盒子帮们一拍即合,工作室变成了临时编辑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盒子编辑部忙得一塌糊涂。这个微型组合——五人小组,分别承担了出版人、编辑、美术编辑、流程编辑的工作。但因为经验不足,常常会搞出错误,比如忙到快下班的时候,却发现设计文件没保存,然后重新返工弄到晚上。我们都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所以几乎所有的周末都搭进去了。 4月5日,我在浙江做工作坊的时候,盒子第一批打样出来了,詹老师很兴奋地发给我壮观的打样成果。眼见这些零零碎碎但机灵可爱的纸制品,那时候原本已经因日复一日乏味的排版和编辑工作而有些懈怠的心思开始重新振作。 很多册子都经过几次修改,用纸和设计都做了调整。 但非常遗憾的是,最终的版本里还是有不少文字上的错误,比如在一处把盂县写成了孟县;盒子摄影师名单里,有几位的邮件地址也写错了。(详见勘误表) 这两天,我一直不能正视这些错误,看到这些错误我就心疼,恨不得动手去修改。 当然,我们必须承担错误,但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虚拟世界里是“没有错误的”,因为那里没有被固定下来的物理的身形,只有一个不断变换的虚拟形态,各种力量都可以介入,它的“妖气”让你难以把握。所以,这个有各种错误的印刷版,它不可以修改的实质,这种“固定”可能会使其更容易成为一份能够解读并产生对话的文本,这是印刷的意义。 我们把这个盒子称为移动的纸上展览,我想着触摸仍然是一件重要的事儿。说到底,我们就是试图做一些有形的事情,也没有太多的雄心。 还乡盒子里一些是作品的合集,一些是个人的单独作品,今天最后介绍的是摄影师的个人作品集: 《七台河》作者朴日权,摄影师多年以后重返故乡的小城,拍下这些照片。 《大屯》作者罗希,册子里是他对旧时光的追寻。 《祁东》作者樊竟成 《盘龙江:一条河流的名字》作者程新皓,摄影师沿着昆明的河流行走,藉由这条河流展开对这个城市的观察。 《阿嬷的物件》作者朱蓝蓝,捧在掌心大小的折页,打开之后是阿嬷和她的旧时光。

那一年,我们一起做的盒子

上半年的时间基本都花在做这个盒子上面了,每个打开它的人都会很吃惊——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这是给你的一个惊喜——你把盒子抱回家,把里面的东西都折腾出来,桌上根本摆不下,你需要将之摊在地上;你一本本地展开翻阅,和纸张互动,也和这些故事互动。 《摄影如奇遇之还乡》是OFPiX工作室的第一个盒子,下一个盒子正在酝酿中。盒子里的作品有各种风格,装帧多元,没有统一的样式;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不想把摄影变成方便面,虽然口味貌似多元,但冲泡之后都是一个味道;我们要让摄影变成八爪鱼,它有多个触点和社会接驳,人不一样,事不一样,路径也不一样。 盒子都是印厂的工人一本本手工装进去的,我的盒子里一本册子上还留下了一个指印。希望你别介意这种“不完美”,我们不想把这个盒子做成某种精美的摄影收藏品,它是用来阅读的。这和《还乡计划》最开始的初衷一致,摄影只是一种手段。周末的时候,我把它捧给家人看,热热闹闹地,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是我要的结果——摄影是故事无声无息地载体,让你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当然,也可以给摄影书藏家透露一下,权衡了印数和预算,《摄影如奇遇之还乡》这个盒子做了一千个。如果这周六你来Camp,不少还乡计划的摄影师都在,你会得到不少签名。 盒子在淘宝上发售(现在是八折),北京的同学还可以到奇遇花园咖啡馆和OFPiX工作室来购买。 以下就是盒子的信息: 《摄影如奇遇之还乡》盒子由OFPiX工作室出品,收录三十多位摄影师关于故乡的故事。盒子共有十七套作品,以单册、拉页以及明信片的方式呈现,每个单品都有一个独特的还乡故事。 还乡盒子里的作品来自OFPiX的“还乡计划”,活动在1416教室博客以及微博上发起,请大家在春节回家的时候拿起相机记录家乡的变化。最终呈现在纸面上的这些作品,都经过精心的编辑和梳理,可谓是一次纸上展览,每个册子都有独特的设计,文字和图片都言之有物,力图让纸张载体和所呈现的内容成为一体。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项目,盒子里装的是2012年中国的社会图景。生活和工作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过年回家,面对的急速变化的故乡,他们拍下这些照片,内中五味杂陈。 还乡盒子是一个开放的项目,期待你也把自己对故乡的感情添加进去。

枪炮与摄影

战地摄影师Ron Haviv的照片被用于武器生产商的广告,这个事儿最近在摄影圈里讨论得火热,也激起了人们对战争摄影这个话题站在不同视角的讨论。 英国学者David Campbell一直关注摄影与政治的关联,他博客上的这篇《枪与相机之历史关联》(The gun and the camera: an historical relationship)梳理了一段特别的历史——枪炮与摄影步调一致的发展。 以下就是对Campbell这篇文章的编译,他的博客值得探访,上面有一句话——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读的不够多。(”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 aren’t reading enough” – Tod Papageorge) Campbell的文章以一则卡通漫画为由头,当年在The Australian上发表,作者Jon Kudelka。事件背景是2004年NBC的电视记者Kevin Sites在伊拉克费卢杰拍摄美国大兵在一座清真寺里射杀叛军,这一行为引起争议。漫画里,前是“shoot”,后也是“shoot”,因为shoot在英文里同时有“拍摄”和“射击”的意思。 Campbell指出,事实上,枪炮和摄影之间的联系并非只是字面上,它们的关联比我们想到的要更为紧密。 1860年代,后膛装弹枪支发明,化学药品被内置在子弹里,并在其内部装着引发开关,使得狩猎者有了移动的武器,并且不必担心弹药在脸上炸开。而在同一时期,干板摄影代替了湿板,也从化学药品上解决了技术对人的束缚,使得摄影者的拍摄地点更自由。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每每周一种树,都免不了唏嘘日子过得太快。两周前做的任务列表贴在墙上,一项也没有完成。去年整个夏天都在忙着“奇遇”,一转眼已经一年过去了。 生活没有变化也没有进步,又是一个夏天了。 1. 美联社的新业务 来自PDN(美国摄影界新闻)的消息,美联社最近在洛杉矶建立了一家新的图片机构:“Invision”,图片社所处地点说明了该图片社的性质——娱乐。 图片来源:PDN的网站 Invision将主要售卖各种红地毯明星照片以及接拍来自影视行业以及公关公司的专门拍摄任务。图片社的目标是在名人明星照片生意上与现在的龙头老大Getty图片展开竞争。 不得不说,几大通讯社的摄影报道从前在新闻摄影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互联网时代却越来越尴尬,其原有的优势:时效和广度,在网络时代已经变得的不值一提,但又不肯在深度上下功夫,现在则要靠进军娱乐来重振旗鼓,实在让人遗憾。 2. 令人沮丧的人生 说到娱乐,消费社会让我们处在一个非常诡异的世界中,处处都是悖论。个人博客Duckrabbit最近以一篇博文撼动著名报道摄影图片社VII的声誉,矛头直指该图片社摄影师Ron Haviv,使其不得专门发声明来应对,其结果却依然是无奈。 事情的起因是Duckrabbit的一个发现,他指出,VII向来宣称自己以反战为立场,坚持人道主义精神,但其成员Ron Haviv的个人网站上,却有两则广告: a,世界最大的武器生产商 Lockheed Martin的广告 广告宣传该公司的武器对目标攻击的准确性,更好服务美军作战需要。 b, 世界第二大武器生产商,BAE systems的广告 广告宣传BAE SYSTEMS武器可以给美军带来更为完备的支持,保证其安全。 Duckrabbit认为,战争中的武器不但用于作战还常常误伤平民,把照片用于这些企业的促销和形象宣传,他无法接受这是出于一个以反战为己任的图片社摄影师之手。 由于这篇帖子在社交网站上激起很大的反响,Ron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他首先承认自己的一个失误,广告照片的署名不应该有VII图片社的字样,这是他的个人行为,和图片社没有关系。其次,他强调,报道摄影和商业摄影之间有着明确的分野,他自己深知其中的差别,并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对此做出了清晰的区分。另外,他还声明,自己支持人道主义干涉和维和,就他个人所见,如果没有这些介入,局势将不堪设想。 关于两则广告的来由,Ron也做出了解释: a, 这则广告是客户通过Ron Haviv的商业图片代理购买的,原片只有沙漠上的坦克痕迹,因为是广告图片,用户在购买之后,人为地增加了硝烟,以及压上了字。 b,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各位周一好啊,帝都今天早晨的太阳很不错。 今天“周一消息树”的主题是封面。我最喜欢在报刊亭前面溜达,很好奇报摊主人如何摆放这些杂志,你从中可以推测哪些杂志正当红,而且根据其报刊亭所在的位置不同,其畅销杂志的排行榜单也不一样;报刊亭另一个看点就是杂志的封面,你能看到那些苦逼的美术总监是如何在主编和广告部的双重威胁下,痛苦地挣扎在内容的所谓深度和形象的吸引眼球之间…… 封面风云 1. 大尺度封面 上周最热封面毫无疑问当属《时代》周刊封面那位哺乳的妈妈(给一个已经三岁大的男孩哺乳),这一具有争议的视觉形象,让网络媒体的编辑们看到了其增加点击量的潜力,国内一些网络媒体竟然也将之列入自己的网络新闻头条。对于视觉传播研究者来说,他们则从这个封面中读到了更多。 博客BagNews用了一个非常直接了当的标题“ Why That TIME Cover Really Does Suck”。(《为什么时代的封面如此让人生厌》,“Suck”在英文里同时有吮吸和讨厌意思)文章主要的观点是批评时代周刊为博得受众的眼球不惜以性来作为卖点的举动: “裸露的胸部让这个封面无疑会成为街谈巷议的主题,而妈妈和孩子的目光——不是彼此看着对方,而是看着观众——这是这个封面最让人困惑的地方。它让一个家庭之间的亲密之爱,变成一种具有挑衅性的表演。” 另一个博客 Visual Culture也对此对此展开讨论: “这张照片会让观者对照片中的小男孩的年龄感到困惑,一方面是因为男孩站在椅子上,会显得更高。关于男孩的年龄问题,其实其中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层面。他的眼睛不是看着妈妈,而是很怪异地看着镜头。这个目光暗示他知道照相机的存在,他知道有人在看着他,并且从而知道有人在看着他吮吸妈妈的乳房,这些更让人对孩子的年龄产生怀疑,甚至觉得他是一个成年人。这就是这照片里的视觉关键,即使小孩只有三岁,他的身高和想法,让他显得很成熟。 “有评论文章说时代封面上是个吸引人的妈妈,这启发我们思考,如果这个妈妈不是那么美丽,我们大概就不会对她哺乳感到好奇。这张照片里的妇女身材很好,衣服更衬托出她的体型,她的右手放在胯部让她仿佛在拍摄一个时装大片……” 上面这张图片据说是摄影师在拍摄时的参考样片,时代周刊的博客Lightbox将之发表出来,恐怕也是在侧面证明自己拍摄的正当性。但是结合以上的分析,你能看到这些照片和时代封面之间的明显差别——一个真正的哺乳妈妈和一个为了“摄影”而存在的妈妈哺乳的场面,两者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尽管前者是绘画而后者却是摄影。 2. 最最最最最……耸人听闻的头版 偶尔阅读 一篇摄影博客,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一份报纸——El Grafico,墨西哥这家报纸,在头版毫无遮掩地将性和暴力赤裸裸地展示,两者之间的冲突让观者发出惊呼。 其实,也许勿需大惊小怪,“性”、“女郎”、“社会新闻”、“暴力”、“死亡”,人们每天都在国内各个门户网站吞噬这样的新闻,就连荷赛也青睐这样的社会新闻——对“跳楼的新娘”予以褒奖(当然,她获救了,是社会新风和人间温情)。这份墨西哥小报,可能只不过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将人类的这种“重口味”直观地揭露出来罢了。 艺术家P.J. Rountree两年来一直在收集这份报纸,并基于其展开艺术创作。更多此报纸的封面在这里。一位评论家谈到,当他询问墨西哥当地人对这份报纸的看法时,一位出租司机认为:这报纸很真实。 3.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阿勃丝的碎碎念

去年秋天,光圈出版了阿勃丝的一部个人传记Diane Arbus: A Chronology,没有任何图片,这部编年史的文字来自早先的另一本书Diane Arbus Revelations——收集了黛安阿勃丝短暂一生中的各种碎片。新书把其中图片资料都去掉,形成一本纯文字作品。有评论者认为,它们实在太琐碎了,也许只有那些阿勃丝的死党才会感兴趣。 (今天一大早,我很不厚道地把卓越里最后一本Diane Arbus Revelations买走了……,当然你也可以到亚马逊上去买。) 阿勃丝的文字和她的照片一样好,去世之前两个月,曾给Artforum所要发表的她自己的作品集配文: 有一次,我梦到自己在一艘巨大的客轮上,四周苍白失色,闪烁着金光,丘比特爱神的氛围,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让它像一块婚礼大蛋糕。空气中有焦糊的味道,人们在饮酒赌博。我知道船着火了,就快慢慢沉没。其实他们也知道,却只顾做乐,跳舞,歌唱,亲吻,神魂颠倒。这里没有希望。我内心反倒乐开了花,这下我能拍任何我想拍的了。 …… Once I dreamed I was on a gorgeous ocean liner, all pale, gilded, cupid-encrusted, rococo as a wedding (…) Read more

让影像发声:与NGO合作出版画册

摄影师周仰一直在拍老年人,从英国拍到中国,拍自己的家人,也拍别家的老人。主题虽然在延续,却有好几条线索,而且拍摄方法也随之有所变化,比如拍自己的外公外婆,很敏感很小心;拍英国老年公寓里的人们则很直接。 周仰的照片在photo camp上放过,除了视觉表现力还不很成熟,大家觉得她的拍摄过于委婉,似乎并未真正理解“老年”这个话题之沉重与残酷(当然,周仰也许会反驳,我就是要表现他们的另一面。其实要是不知道老之残酷,恐怕也不能理解那一面之珍贵)。 在她所有关于老年人的报道中,我最看重她和“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这个NGO组织合作拍摄的老年人,这又是另一条线索,是从公益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照片还给这些老年人。这正是我们一直试图提倡的“让影像发声”的工作思路,照片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传播,为了唤起公众对所拍摄社会问题的关注。 前段时间又收到周仰寄来的小册子,这本《日托》是她和NGO合作的成果,能够以影集的方式将摄影师的作品展示出来,而且同时还能对公益组织“有用”,我觉得这是挺好的一个合作结果。周仰怎样做到的?我请她写了一篇小文章,兴许对也有同样想法的朋友有启发。 关于画册《日托》 周仰文 说实话,回到上海之后继续关注老年人的话题,可以这么快就做出一本画册,我还是挺惊喜的。在英国拍摄毕业作品时,我的几个同学都是与各类NGO合作而完成了拍摄项目,我自己也联络过一个相关NGO,不过对于国内也有这么多方方面面的民间公益机构,倒真是没有想到。 2010年末我确定留在上海工作,于是开始计划在这里继续拍摄老年人,便通过一个朋友与“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接上头。第一次与他们接触是2010年圣诞,他们在浦东新区的某个养老院为老人们举办圣诞新年联欢会,把一些小学生请来表演等等,感觉似乎与一般的社区献爱心无异。后来在沟通中了解到,养老院的活动并非他们的主业,很快他们将承办一所老年日托所。这种类似托儿所的场地让能够自理的老年人白天不至于独自在家空守电视机,还有社区员工进行照料、提供午餐。这样的形式本身对我来说就比较新鲜,而手牵手还要对他们进行艺术舒缓治疗,让我更为感兴趣。在拍摄许可方面,我们几乎一拍即合:他们的日托招收的是社区当中可以独立生活、白天子女又不在家中的普通老人,非常符合我所想要拍摄的最普遍、最不被关注的老年群体(毕竟特别穷困的个案还是会得到媒体关注的);而机构也希望被记录以及使他们的理念得到传播。因此,2011年4月日托开张之后,我就开始每周去拍摄。我在用中幅拍摄自己想要的画面之外,也用数码为他们做活动记录等,并及时发给机构供他们使用,而对于我自己的拍摄项目,机构则并没有过多干涉。虽然个人与机构在感觉上是不对等的,但我们其实是平等而互相尊重、互相认可,这也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令我惊奇的是,在这个集体场合中,老人们对于“被拍摄”并没有太多顾虑,我从一开始就被接纳了——他们非常愿意与年轻人接触,即便真正的交流不多,他们也愿意对每一句问候每一个微笑报以拥抱。在接触他们之前,我未曾想到,东方人也会以拥抱表达情感。或许他们把我当作手牵手的一员,又或许认为我跟手牵手的几个员工一样,都代表了社会爱心,不久我们之间就很熟悉了,他们甚至会每周期待我的探访。 至于他们到底怎样认识我的身份,对我来说倒是无所谓了。拍摄应该说是很顺利,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一次一位老人对我的镜头摆手,但后来她却是最欢迎我的那几个之一。或许那次她只是身体不适。 虽然客观条件很让人乐观,但最初的几卷我并不太满意,那些日常的、兴高采烈的画面中总感觉少了些东西。直到拍了四五卷后,终于一张两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做手指操的画面,让我意识到,感觉来了。这个画面与另一张——一位老人做在椅子上双目微闭——的画面成为后来《日托》画册的主基调,一种日常的又带有白日梦性质的感觉。正如我后来在画册后记里写的,“ 他们挂得整整齐齐的小毛巾,色彩粉嫩得真如孩子一般;他们同青少年一样谈论自己晚上看的电视与八卦——他们在这个集体情景中表现出欢乐和活力。我并无法断定或许他们这些积极是一种集体催眠。但若是可以让他们在漫长的白日时光中忘却老年带来的烦恼和困扰而投入到这样的乐观情绪中,也真是一件好事。” 我忘记了最初为何会起意把照片做出一个画册,但是事实上我们2011年8月就开始讨论这事,还制定了工作计划表, 我甚至还给“手牵手”的老大布置写前言这项作业。 后来计划的日程一拖再拖,却让我有机会不断加入最新拍摄的照片。我知道画册的印刷资金是由日托所在的街道出,所以做好了最大程度妥协的打算,但奇异的是,照片的选择、画册的尺寸等等都是我独自决定,直到12月我才第一次听到了街道的意见:整个基调不够阳光、不够温馨,缺少笑脸。 一度我以为这个计划要搁置,或者我们不得不做两个版本,但后来与手牵手的几个成员多次协商讨论,终于想到了一个非常艺术的方案,在维持照片选择不变的前提下,给画册加入富有童趣的插画,从而达到阳光温馨的效果。而这个方案后来也得到了街道的赞赏,最终成为大家眼前的画册。后来有人问我,在原有的画面上添加这些插画,是否让我感觉原创性打折。但,任何合作都必须在明确底线的情况下有妥协精神。当机构老大说,“我理解你作为摄影师想要呈现这些日常状态的初衷,但是作为机构作为街道,还是希望这个画册基调更积极一些”,既然大家的目标是把画册做出来并且最大程度做到艺术化,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宣传品,那么作为一个合作者,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改动呢。何况,这才是一个开始呢。

读书会通知

想给这个读书活动起个洋气的名字未果,只好土气地做以下这个通知,欢迎参加我们的读书活动: 时间:4月27日晚七点 地点:北京 OFPiX工作室(西直门附近) 阅读书目:《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其实是本雅明的一篇文章,收录在《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这本书中) 怎么读: 1.领读者做概要介绍 2.自由发言:你怎样理解本雅明的这篇文章/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关于作者,关于这个话题你想说的…… 读更多: 每人带一本想要推荐给别人读的书,在读书会上介绍给大家。 下次读什么: 讨论下次我们应该读哪一本书 报名请发邮件到 ofpixcamp@gmail.com,  我们会将地址发给您。

欢迎来OFPiX工作室做客

还乡计划盒子里的部分作品 OFPiX在北京有一个小小的据点,就在奇遇花园附近,我们最近正在为了做还乡计划的盒子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想着要在做Photo Camp18的时候把这个盒子也同时推出来,所以这次幻灯放映会也就一拖再拖,时间一直也没有定下来,觉得很不好意思。等到盒子一旦正式在印刷机上排排坐溜达出来时,我们立刻会确定日期。不过,好消息是,Photo Camp18仍然继续征稿!主题并不一定是返乡,凡是关于一个小城的生态观察,都可以投稿! 因为有了据点,很乐意邀请大家来做客。尽管没有好吃好喝招待你们,但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天也应该很畅快。请follow我们的新浪微博(@ofpix),一旦工作室开放(就是1416教室的逆光同学去把门打开,她自己也坐在里面),会在微博上通知,到时候你们就来好了。 上次Bloomberg商业周刊的图片编辑来访,本来想把这次沙龙安排在工作室,但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最后不得不换了地方。以后我们还会多做这样的沙龙,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摄影经典文论的读书会。现在再预告一下,这两周我们就要开展这个活动了,第一期选读的文章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请做好准备,时间确定就一起来工作室啃书吧!

超过140个字:NO20——暹粒印象

作者:包子 如果没有蒋勋老师在《吴哥之美》中对吴哥王朝极具煽情的“忽悠”,我不会如此热血沸腾地期待吴哥之行。如果没有周达观这个人,没有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吴哥的文化和历史也不会让我感到如此亲切。在吴哥帝王的辉煌时期,这个元朝使臣带着一船人来到吴哥访问。他以军事间谍的机警和严密记录1829年他到达吴哥帝国一年的见闻。这些记录成为了发现和研究当时吴哥辉煌的最珍贵的史料。而法国人对吴哥遗迹的冒险探索仿佛又是一个科幻片式的传奇故事。这一段历史既真实存在,又如此神秘幻奇。 恶补功课后消化不良,匆匆的五天时间里,彻底迷失在代表着千年辉煌、领悟、幻灭的塔庙间。哪个年代哪个国王为了什么建造如此宏大的建筑?引道、城墙、门框、浮雕,似乎同样范式,却各有千秋。人类文明的力量与大自然的力量就像毗湿奴神手中拉扯的两条蛇,互相较量,互相牵扯着,在一种厚重的沉默中共生共息。而我也分不清哪个神被哪座庙供奉了,哪个面墙上雕了怎样惨烈的斗争故事或太平盛世景象,穿越千年之旅,只剩下安静地游走。与那些神仙或者帝王模糊的身形或者残躯断臂邂逅后匆忙离开,留下对千年前景象的怀想。 相比墙上苔藓斑驳的神王、仙女,穿越在千年古迹之间的鲜活的现在人更吸引我的目光。辉煌的建筑在千年后依然能重新矗立散发出历史的光辉,而那些曾经铸就历史的生灵们如今已无从寻踪。对于我来说,擦肩而过的平凡生命转瞬即逝,更需要一种记录去记忆。这种记忆的存在组成我生命时光的一部分 一、 阳光照进飞扬的尘土 到达暹粒机场已经晚上了。皎洁的月亮饱满地挂在棕榈树的枝头,点点星光缀着深蓝色的天空。那么近那么亮,摘星的心都有了。来接机的是本地人,叫TEA。他让我们这么称呼他,也不知道具体是如何拼写的。后面的几天里,他带着我们奔波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阳光在尘土间闪烁,微笑像花儿那样绽放。“高棉的微笑”不仅仅停留在在千年的石塔上,更是在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生命里。 Tea,本地人,司机,负责我们全部行程的交通 李火的TUK车 正在学习德语的TUK车司机 TEA负责我们在吴哥所有行程的交通,工具包括远程轿车和当地特色的”TUKTUK”。他不经意的笑容能立即让太阳荡漾出光晕来。他开着车,指给我们看路两边的豪华宾馆酒店。他会很平静地说:这家四星级,北朝鲜拥有。密集的高档酒店让表面的暹粒很奢华。 TEA的车整洁清爽,置物格里只有一张英语CD和一本英语词典。在聊起音乐的时候,他顺手打开车内调频,调到有音乐的频道。网上说目前柬埔寨的流行音乐大都翻唱中国的流行曲。我在出发前也下载了几首试听了听,嗓音美妙,旋律熟悉,很多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流行曲。比如 刘若英的《很爱很爱你》,用高棉语唱也别有一番风味。TEA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这种流行曲,他还是钟情于老歌,那些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歌曲。我说很想听听那种老经典。他带着羞涩的歉意说他们这里CD很贵,刻录也不那么方便,所以他没有多少CD。下午他来接我们的时候,他递给我一盘未开封的CD。显然是他新买的。他说他很喜欢这位歌手,是他心里的SUPERSTAR。这位歌手在他辉煌时期曾为西哈努克亲王唱过歌。音乐响起,突然外面的阳光变得格外温柔和伤感起来。 每次游览完景点后,与TEA汇合的那一刻,总是少不了一阵激动。他远远地朝着我们挥手,然后将车开到离我们最近的地方。上车前他都会指着他那个简易小冰箱,问我们要不要water。有时候一口冰水下去,骄阳就远去了。他会跟我们推荐路线,但他坚决尊重我们的意见。我们自己安排的路线实际上需要TEA比经典路线开更长的里程。TEA在确认我们的需求后,严格实践着他的服务。他的英语很好,我们的英语很烂。在对我们的英语水平失望后,他努力地用中文跟我们交流。他很聪明,也很好学。在停车场里,你会发现很多司机都很上进。他们在等待的时间里安静地学习,安静地等待。面对偶尔的镜头,他们总是报以高棉的微笑。 圣剑寺里的平民画者 画者:在一些景点里,偶尔会碰到自画自售的画摊。我不懂画,感觉有点像水彩画,只是喜欢,忍不住凑上去讨价还价。我原先总觉得那些随意摆放的画应该会便宜,所以还价总是按照自己的底线来。这个男孩,笑着看着我,摇摇头,任我怎么好说,不再松动他的价码。哪怕没其他人光顾,哪怕我装着要离开,他都微笑着无动于衷。他很尊重自己的作品,不想贱卖那份自尊。我说那我能拍你和你的作品吗?他腼腆地笑着点头。 那个打鼓的男孩 其他的小朋友们在为糖果飞奔的时候,他独自玩着他的蛇皮鼓。这应该是他家的铺子吧。我对着他笑,他停下手鼓,朝着我笑。我举起相机,他就这么安静地笑着。没有糖果,没有美金,只有那种淡纯的微笑。不知为何,现在想起他,那张脸总能让我内心觉得柔软。 二、糖果的诱惑 是谁制造了糖果的诱惑?出发前看别人的游记都会提到那边贫穷的小孩,建议多带些糖果和旧衣服发给小孩。我于是给自己制造悲悯的情怀,积极准备着糖果。我甚至计划购进一台拍立得相机,将拍的小孩子的照片立即送给他们。 或许景点加强了控制,游荡的小孩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在一些冷清的景点,会碰到三两群的小孩在玩耍、或者兜售明信片、旅游纪念品。 当这些丁点大的小孩迎着你,伸出手用生硬的中文说:糖果糖果,姐姐漂亮,给糖果! 当你塞给他们一颗的时候,他们继续用生硬的中文说:我有弟弟妹妹! 当你糖果发完的时候,他们继续说:我很穷,我没钱,美金,我去读书。 或许路上经过的那些背着书包、骑着高高的自行车去上学的小孩不会这么问我。 但我真的感觉有些小孩被糖果套路化了。他们眼神里除了对糖果的渴求,已经有了强烈美金的概念。 同行的中中说:我们的做法会误导小孩的成长。 可能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有些什么情怀,于是就这么滥情起来,结果只制造了诱惑,没有收获长久的快乐。 三、 世界的吴哥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一本手工编织书

南方同学的「关于信任的肖像实验」是我们专题摄影课的作业,之前在camp上放过。最近收到她的一个消息,说是她把这个作品做成了小书。 我一瞅,这是典型的她的作品(精灵古怪地)。书的外套是一个手工编织的口袋,都是被摄对象的话语,谈及他们对于信任的看法。里面有十七组通过这个项目而结识的“陌生人”的肖像,书的装订也是用麻绳和绵绳一针针地缝起来的。 这本“纠结”而又耗费人工的小书,绝无可能批量印刷,它纯手工编织,目前只有五本。以下就是南方做这本书的感受: 南方/文 大约半年前,就有了把「关于信任的肖像实验」这个项目做一个小册子的想法。因为除了相册里贴出来的照片外,还有很多当时对参与者的采访没有整理出来。这些采访都是以视频记录的,初衷是做一个类似于纪录片一样的小短片出来,但由于我实在非常不重视拍摄视频这一环节,出来的视频残残的,也就没什么冲动再去完成那样一个东西了。于是最后就转向了最传统的这样一种呈现方式:小书册。 在开始制作前,我想像它应该是一本很轻薄的小册子,它可以在人们手中传阅,就像以前我们在课堂上偷偷传给同学的漫画书或杂志。总之,它不可能成为一本能珍藏起来的书。但现在实际上它的开本已经被之前我所设计的大了不少,因为如果那么小,上面的采访文字可能就很难看清了。但它的材质依然非常轻,内页一半是非常薄的纸张,但代价是它观赏起来可能不是那么舒服,光线强烈时背面的字很有可能透了上来。在内页的材质上,还用了一种我从高中起就很喜欢的硫酸纸。每一张硫酸纸上都有每一对参与者的名字,在他们的照片和采访文字中间起着间隔的作用,它可以避免采访文字过于明显地干扰了我们对图片的阅读。还有了,这也是我想再一次感谢你们,每一个参与进来的人。 我很珍重你们所告诉我的,那些你们对于信任的看法和理解。我把那些有意味的句子印出来裁切成一条条,编织成一个袋子,正好可以装进这本小册子。编织袋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不依靠缝线、粘胶这些外力,依靠每一条带子的结构和力量,坚固地将自身支撑起来。希望我们所渴望的充满信任的世界,也能这样被构筑起来吧。 设计和排版的阶段里,我得到了在学校里学习设计的章茗皓同学的无私帮助;在印刷和装订的阶段里,我得到了我舅舅和我男盆友王丹丹的无私帮助。在这里都要深深地感谢他们。 按顺序都搁好了。不过后来我们还是觉得这个白色的封面太白了,最后跑了一趟金五星,封面换成了一种米色偏黄的软卡纸。 这里有我大部分的作案工具,针线,锥子等等。大部分都购买于金五星批发市场。拿针线缝制书真的很疼很累,那天戳得手都红了。 这是印满参与者对信任的看法的白纸。 编的过程比较有趣 最后的成品: 「信任」外壳 「信任」小册子 印有参与者名字的硫酸纸覆盖在他们的被访文字上。 有麻绳和棉绳两种绳子装订。有点像这个项目,每一组都需要两位陌生人来完成。小册子上有十七组陌生人,于是我就很无聊地在每条绳子上各打了十七个结。 大家可能也会比较好奇这多出来的半截。这半截上有「1、你如何理解信任?2、你在生活中信任的人或事物多么?3、你对陌生人信任么?4、为什么想参加这个项目?5、完成拍摄后有什么感受?」这五个问题。在看被采访文字时可以对照着看。 这第一份成品其实一个月前就完工了,但一直懒得放上来,现在算是对自己对大家一个交待吧。 由于没钱,所以我一共只印了五本。另外四 本应该四月份就会出来了。我还不知道如此处置这另外四本。可能是放在某些个咖啡馆或书店一类的吧,让这个世界的路人们都有概率会遇上这本书。最后我留出了 一页空白,打算让路人们在上面胡言乱语他们对于信任的看法。想要这本书的老板们可以豆油我,增加我制作的动力与效率! 「关于信任的肖像实验」拍了这么久,其实我自己疑惑也很多,困扰也很多,失望也很多。我现在也在犹豫是否还要继续。无论如何,这个小册子还是希望大家能喜欢吧 :) 作者原文豆瓣链接这里,作者的项目相册这里

周一消息树

1. 苹果树上的报刊亭 近日,一家专门跟踪苹果app销售状况的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指出,苹果报刊亭( Newsstand )已经成为其整个app销售的主力军,这个概念自六个月之前推出,时至今日已经每天能够卖出七万美金。 苹果报刊亭是苹果商店一个特别的集纳,内有一百种畅销刊物。尽管目前整个app商店里,销量最好的还是娱乐和游戏类app,其中游戏就占了所有付费app销量的百分之五十,但是报刊亭的利润也在增长,目前销售增长居前的app里有百分之七来自报刊亭。 该报告还指出,在全球市场上,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app付费购买国家,中国则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免费app下载国家。2月份,最流行的300个免费app,中国的下载超过了一百一十万,而美国则低于一百万。 2月份苹果报刊亭最畅销的app如下: 2. 美国报业低迷 与那边苹果树上的繁盛相对照,美国报业市场持续低迷。 事实之一是,美国报社记者的数量达到历史最低点,这是自1978念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开始对编辑部人员数量展开统计的最低一年。 目前美国报纸的记者数量为四万六百名,而1990年代最繁盛的时候则有五万六千九百名,衰落主要发生在2008年到2010年间。 事实之二是,美国报纸的广告销量也下滑到1984年的水平。美国报纸协会的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报纸广告去年跌落了7.3%。 去年全美所有报纸的利润额与其数字竞争对手Google一家公司相比,只是其三分之二。报纸的表现之差,拉低了整个传统媒体的表现,电视的利润去年有所增长(2.4%),杂志则跌了0.4%,广播跌了0.6%。 而数字媒体的则全年增长了6.8%. 3 .Eggleston遭遇官司 来自PDN的消息,上周,一位William Eggleston作品的藏家近日对这位彩色摄影之父提起诉讼,称其售卖经典作品的尺幅更大的新版,使得他本人收藏的染料转印法( dye transfer )老照片因此而遭到贬值。这些彩色照片在三月十二日的Christie的拍卖会上卖出了五百九十万美金。 该藏家收藏了Eggleston的192幅作品,估价在三百到五百万美元之间,他希望法庭能够阻止Eggleston及其家人和基金会停止制作更多该摄影师的作品,这些照片当年以限量版的方式发售, 根据对当年经手这位摄影师作品交易的画廊经营者的采访,不止一位藏家对Eggleston现在这个举措——把当年这些以限量版本出售的照片制作新版卖出——表示非常失望。他谈到:“我知道很多人非常关心事件的进展,感到沮丧,无法理解这事情如何能够发生,如何能够停止事态继续发展。这是信誉的问题。我如果还在经营他的照片话,会感到甚为伤感。”

摄影+书工作坊招募

去年的ofpix摄影书工作坊工作现场 “摄影+书工作坊”是上海鲲鲤画廊和ofpix工作室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划的一个工作坊,将于五月在上海举办,美国光圈基金会的出版人Lesley Martin、摄影师沈玮担当讲师,我自己也会参与授课,我们将分别从出版人、摄影师和策展人三个视角,帮助摄影师审视自己作品的完整性,深挖其作为一部个人作品集\一本书的可能。 这个四天的工作坊,具体招募信息上个月已经由鲲鲤发出,现在,一个最新的消息是,工作坊得到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提供了六个奖学金名额(两个全奖,四个半奖),为因经济原因不能参加工作坊的摄影师提供了机会。 在设计这个工作坊的时候,我们尝试把作品点评(portfolio review)和摄影书图书编辑(photo book workshop)融合在一起,意图帮摄影师完形自己的作品,并思考如何将之放在书这个媒材里展示传播,学员不仅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作品点评,还能在工作坊期间重新编辑梳理照片,形成一本书的雏形。工作坊把重点放在“作品内容评价”、“摄影书媒介的特性”、“摄影书的图片编辑”这几个环节上,希望学员能够从来自光圈的出版人Lesley Martin那里得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出版机构的经验。 以下便是工作坊的信息,课程内容和申请方式。 『工作坊信息』 时间:2012年5月3日至6日 地点:上海 讲师: Lesley Martin (摄影机构光圈(aperture)杂志出版人,现居纽约) 任悦(策展人,现居北京) 沈玮(旅美摄影师,现居纽约) 主办:鲲鲤国际影廊 kunst.licht Photo Art Gallery 协办:ofpix工作室 『工作坊学员招募与费用』 工作坊面向全国招收10名摄影师,申请截止时间是4月15日。报名费每人5000元,学员的食宿和交通需要自理。 『奖学金』 工作坊得到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支持,他们为参加这次工作坊的学员提供六个奖学金名额:两个全额奖学金,四个半额奖学金。(申请方式见后面的『学员申请』) 工作坊开班第一天,鹰峰电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会莅临现场为学员颁发奖金。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 最近新出版的Harper’s Bazzar邀请了一些著名设计师出镜,却又让他们在照片中隐匿,在“Lost in Fashion” 这篇文章里面,杂志请中国艺术家刘勃麟用他“身体力行”的创作方法,把设计师们在照片中涂抹没了。 刘勃麟在Harper’s Bazzar网站上一篇拍摄幕后花絮报道中提到,他拍这些照片的理念之一是:“太多中国人只是为了买一些著名的时尚品牌来证明他们自己的存在。因此在这个系列里,我把设计师隐藏在他们自己的设计里面,希望引发人们思考设计师所创造的世界和我们之间的关系。” 而参与拍摄的设计师Alber Elbaz对此的观点是:“假如我是被看不到的,这是因为我把自己看做一个设计师,而不是一个炫耀展示者,我不是一个偷窥者。我努力要做到的就是不被看到。我在一面大镜子前夜以继日地工作,但却还要从这面镜子前消失。” 能够把个人创作风格带到时尚和商业拍摄中,对于艺术家和摄影师来说,也是一件幸事。建议大家到马格南网站的“广告摄影”专区去浏览一下,这里都是马格南这个报道摄影图片社的摄影师为广告客户工作,或者其照片被用到广告宣传中的案例。那些甲方们真该好好学习一下,别把所有的商业广告都弄成假人偶一样的乏味无聊。 2. Workcamp6 公益工作坊开营 上周六workcamp6正式开营,这次的主题是“让影响发声,与她同行”,关注城市女工的生存状态。营员们已经对合作NGO做了探访,并确定了初步选题。此次参与的营员名单如下: 廖璐璐 沈伯韩 大猴 王振勇 张亦蕾 3. 通知 本周六晚七点,ofpix工作室将邀请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图片编辑Diana Suryakusuma来做客,她在北京做短暂停留,对做公开的分享会也没有准备,因此我就邀请她做一个小型的见面会,和摄影师以及图片编辑分享她的工作经验。 Bloomberg Businessweek是一本商业杂志,设计风格大胆,图片与图表和整体美术设计融为一体呈现,欢迎经济类杂志的图片编辑和摄影师参与讨论会。报名邮件ofpixcamp@gmail.com (工作室只能容纳10-12人) (名额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