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节(4)

天仙配 如果你是一个标准的摄影文艺女青年,你一定有过嫁一个标准摄影文艺男青年的念头。这就是今天说的天仙配,如果八卦不谈感情,那怎么还能够叫八卦呢? 目前,我所了解的绝配,夫人是美国纽约时报的图片总监米希尔马克娜丽(Michele Mcnally),丈夫摄影师乔麦克纳利(Joe Mcnally)米希尔如今已经升任纽约时报的高管,管理整个图片部门以及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而乔则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摄影师,闪光灯用得一级棒。 我所了解的另一个绝配,女的是德国国家地理的图片编辑芭芭拉赫尔曼,男的是和前明星周刊的摄影记者,现在的著名自由摄影师米歇尔沃尔夫。(沃尔夫大家应该不陌生,拍摄密集的香港和中国的工厂)。 两人早年的异域风情照 当然,如果再追溯早一些,还有“小红头发”格尔达塔罗(Gerda Taro)与卡帕,就是这个精灵的女人,制造了卡帕这个名字,把原来叫弗列德曼德的卡帕弄到了摄影的前台。格尔达也是战地摄影师,却不幸死在战场,在他们共同的摄影集《死亡中》,卡帕这样写道:“献给格尔达,她在西班牙的前线度过了一年,而且已永远留在那里。”这更加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啦! 如果再八卦一些,还有蒂娜和韦斯顿。蒂娜是一个迷一样的女人,韦斯顿的前妻,韦斯顿的学生,好莱坞的艳星,直接摄影派的代表。与韦斯顿分手之后,她成了墨西哥的共产党员,她后来的丈夫在身边被枪杀,她又与暗杀自己丈夫的嫌疑生活在一起,最后因心脏病死于出租车中。也许这仅仅是一段野史,并且其中略去了很多重要的细枝末节,但是它证明了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根本无法承受相机的重量。 还有么?想不起来了,给提个醒。

八卦春节(3)

一个后现代的庙会 昨天去了传说中的北京厂甸庙会,我来北京十几年了,第一次去庙会。这个庙会简直让我目瞪口呆,大概只有用后现代这个词才可以形容,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件穿越时空聚集在一起。我买了两样东西,一包后现代的糕干——包装极其精美,印刷着厂甸庙会直销的字样,并且标明其为贡品糕点。 一只后现代的猪,    名叫做阿土,穿着中式的比基尼,卖这个猪的小摊主是时髦的小青年,隔壁挨着臭豆腐,对面是卖花花绿绿的头套,一个中年阿姨,带着这个头套进了旁边琉璃厂的荣宝斋。真是一个超奇妙的庙会。 刚刚找到一些图片,虽然是地坛,但是大同小异。各位可以借着人家的照片去看看现场:http://blog.voc.com.cn/article/113768.html

八卦春节(2)

画家怎么就那么拽? 如果画家爱上了你的照片,结果未必是好事。最近一位女摄影师输掉了和画家的官司,她控告对方模仿自己的照片画画,但是法院却认为这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 左图是画家的作品,为德意志银行所作,一共有7幅收了两百万美元的银子,右图是摄影师的原图,她是为一本杂志拍的,稿费是750美元。当然你要费一点劲才能在绘画中找到这双脚。 如果你觉得摄影师有些吹毛求疵的话,当知道这个画家臭名昭著的历史之后,你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是一个因模仿照片而闻名的家伙,90年代的时候吃过另外一场官司,当时他把一张明信片上的照片改造成自己的作品,卖了三张,获利将近四百万美元,也被摄影师告上法庭,但是那一次法院认为画家明显是为了牟利而恶意更改照片因此判他输了官司,具体赔偿额没有公布。 当年画家原样照搬照片输了官司 马格南摄影师的作品也被画家模仿过。左图是苏珊梅赛斯Susan Meiselas的作品,右图是画家的发挥。 这一系列的事件引发了互联网讨论艺术作品版权的浪潮,只是两军对垒谁也没法说服谁。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艺术家们也并非都是谦谦君子。

八卦春节(1)

上海,上海应该怎么拍? 1416教室春节索性也不休息了,当然过节的日子也没有正经事,想起平日里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干脆弄些八卦新闻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息。初一就继续说剽窃的事,因为这事好玩着呢! 有德国两父子,是商业摄影师,他们拍摄的一些关于上海的照片正准备在博物馆展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另一位摄影牛人Peter Bialobrzeski简直要气疯了,因为这两父子曾经在去上海拍照片之前去咨询过Peter Bialobrzeski,也看过他们的照片,结果农夫与蛇的故事重现,他在展览看到父子两人拍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照片。 上图为Peter Bialobrzeski拍摄,下图是父子作品 嗯,这事情在摄影拍摄中,确切应该说叫做剽窃角度,正因为角度谁也不能申请版权和专利,父子两个也还挺委屈,这个好角度怎么就你能拍,我不能拍了呢?! 上海,上海应该怎么拍,上面那个环形立交桥太著名了,怎么拍才不算剽窃的确要费一番脑筋,下面是另外两个摄影大师拍摄的上海,他们也没有找到新角度,但是却赋予了新的感觉,人家好好的,没有惹上剽窃的麻烦事。 Edward Burtynsky摄 Michael Wolf摄 编译自:http://www.slate.com/id/2159172/

狗年Bye-Bye

当我家狗狗开始掉毛的时候,春天就要来了。 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昨天我带狗狗去洗澡,它显然不懂得享受,将宠物医院的墙打了一个大洞,宠物医生们一定心生愤怒,于是他们卖给我三片驱虫药,每片25元。 狗狗回来的时候很干净,路上的人们都行注目礼看我家的帅狗,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它捡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商店门口开始拉巴巴。 这一路非常幸运地没有人跳出来查户口,想一想过去的狗年感慨万分。三折腾两折腾又是一年,酷狗催生了我的酷博客,这年根底下,我和我的幕后合作者一定要出来谢幕,奉上我和亲爱的狗合影一张,狗年Bye-Bye,恭祝各位猪年吉祥!!

被剽窃的照片(1)

这两天,就不弄那么复杂的事情了,整些有趣的。最近,有个关于摄影剽窃的案子在互联网上闹得挺凶,正好也借机会说一说这事情。 剽窃VS 索魂术 这张名为“Spiritual America”(精神上的美国)的照片署名非常复杂,是Richard Prince拍摄的Gary Gross拍摄的照片。 你是不是都看晕了。呵呵,事情是这样的,1983年,观念摄影师Richard Prince翻拍了广告摄影师Garry Gross为一本书(未出版)拍摄的照片,并且放在自己的展览中,他认为自己虽然翻拍了这部作品,但是却是在另外一个语境中诠释这张照片的语义,因此也是这张照片的所有者。Gary Gross虽然不乐意,但是负担不起诉讼费用,因此接受了2000美元的稿费。后来Richard Prince的照片被博物馆收藏,并且在拍卖中拍出了三十七万美元的高价,而照片的原作者却只能在ebay出售这张照片的原版海报,Gary Gross真可谓是史上最冤的摄影师。 另一位艺术家Sherrie Levine也干同样的事情,她将沃克埃文斯的照片翻拍,将其命名为“沃克埃文斯之后”,占为己有。 同样的道理,Sherrie Levine也认为自己在赋予这张照片新的意义,因此也占有了这张照片。于是有个家伙叫做Michael Mandiber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搞了两个网站www.AfterWalkerEvans.com 以及 www.AfterSherrieLevine.com, 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下载沃克埃文斯的高分辨率的照片,以及Sherrie Levine的翻拍照片,网页提示观者可以在照片上签名,并教导观者如何装裱加框以完成整个作品认证的程序。透过网络的传播,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这些照片,也可以自行签名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创作,共同享有这些照片的作者权。新年没什么礼物送给大家,提供这个网站给大家下载照片,制作自己的作品吧! 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这事情太荒唐了,不过,你也别觉得这下谁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了,因为螃蟹已经让人吃完了,你再弄就不新鲜了。这种创作方法叫做影像挪用(image appropriator)被拿来质疑作品原创性和作者权的问题,但是借用我们前两天讲过的意义的争夺,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因为作品虽然形式没有改变,但是意义被夺走了,在极端化的情况下甚至转变成了另外的作品。摄影师的作品还在,但是魂魄却被艺术家索走了。

通用牌(GE)照相机

前段时间,有个记者朋友写一篇稿子,讲的是三星开始制造数字单反相机的事,询问我的看法,我哈哈大笑,说难以想象今后见到报社的记者们都手持三星或者索尼单反拍照。 昨天,看到美国摄影博客上公布了通用电气开始进入数码相机制造领域的消息——他们要生产高端的1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文章里是这样说的:“设想一下,以后你购买的照相机和你买的冰箱是一家生产厂商制造的。。。” 我开始严肃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我发现柯达公司开始推销他们生产的廉价彩色打印机的时候,我意识到使用通用牌照相机拍照并不是没有可能。而放弃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标志着专业的相机品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习惯改变,这也许意味着,拍摄照片已经构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身。 注:最后一句话参考jin的留言更改。

荷赛,意义的争夺

这两天阅读的一本书《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让我又想重新回到荷赛的话题。 书的名字听起来名字挺吓人,其实是在用案例探讨语言,尤其是视觉语言的意义,拿到书的时候非常兴奋,里面竟然还有一章专门探讨二战后法国的纪实摄影。 表征,简单说是探讨符号是如何表达意思的过程。我们在阅读图像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这张照片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一个表征问题。今年的荷赛得奖作品在新浪发表以后,我专门去看了网友的留言,留言并不多,中国读者对荷赛的新鲜感已经过去了。但其中对《美国士兵的婚礼》这张照片的评论很多,读者感慨新娘的命运,或者对画面包含的恐怖怪异因素难以忍受。这是肖像类单幅的一等奖作品,不过,这张照片也是从组照中选择出来的,我想邀请大家去看看摄影师的全部照片,链接在这里 谈谈你看完所有照片之后的感受吧!对于我来说,单幅照片给与我的象征意义,强大压力,甚至导致的对摄影师的崇拜,在我阅读整组照片之后都消解了。摄影师拍摄这组照片是用传统的报道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尽管包含不平凡的因素,但却仍然可以被我们接受的平凡生活的故事,整组照片中的气氛与单张照片透露出来的压抑感觉完全不同。 抱着上面这种疑问,我看到下面这段话,激动不已: “人们很快发现,意义不是直接的和透明的,在经由表征变化过程后仍丝毫未动。它是随语境、用法和历史境遇的变化而变化的油滑的家伙。因而它从不最终被固定下来。它一直在推迟和延缓与绝对真理会面。它始终处在协商和改变状态,以对新的境遇作出反应。它常常被抵制,有时候被激烈地争夺。”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p9 当荷赛评委决定从一组照片中拿出一张来给予奖项的时候,这个选择体现了评委的“霸权”。霸权并非是贬义,而是指评委对照片意义的占有,他们完全忽视整组照片中的语境,而提出一个自己的解读,评委对意思的改变没有经过与摄影师的协商,或者可以这样说——评委夺走了照片的意义。 谈到这里,大家会不会想到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在激烈的争夺照片的意义。这因此不是一个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照片意义的确认始终处于变动之中。 我是不是在用一些复杂的语言在讲简单的问题?说到底,荷赛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解读荷赛的途径有很多,最糟糕的是去研究谁获奖的问题。

马格南摄影师开博了

最近,马格南继推出多媒体的动感玛格南之后,继续发飚,建立了一个集体博客,一共有14位摄影师参与博客写作。 Ann Tornkvist Artprice.com Brian Palmer Bruce Gilden Constantine Manos Frank Smyth Jonas Bendiksen Matthew Murphy Martin Fuchs Pablo Inirio Paolo Pellegrin Paul Fusco Song Chong Stephen Bulger 博客地址:http://blog.magnumphotos.com (不稳定,有时候打不开)

一周一周

一周语录 1, “如今,一个摄影师如果想获得成功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竞争太激烈了,对于一个不知名的摄影师来说,要想把作品展示出来如同经历一场噩梦,想要约见画廊经营者、博物馆策展人以及图书出版商,你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的打电话,寻找机会,然后不断的遭到拒绝。 ———摄影文化网站(lensculture)的博客在介绍一次即将召开的作品见面会时对年轻摄影师面临的艰难职业生涯的感慨。正因为这个原因,在休斯敦摄影节产生的作品见面会这种形式变得非常流行。 (http://www.lensculture.com/webloglc/index.html) 2, “你是影楼的吧?还是来拍新闻片吧,多有意思。 ————国内一个报纸摄影记者看到一个杂志摄影记者拿着一些灯具准备拍人像时的疑问。报社的记者们(尤其是北方摄影师)已经习惯了不用闪光灯或者用闪光灯直扑拍摄人像的方法。我们缺少真正的杂志摄影师,我们没有安妮列伯维茨这样拍摄人像的大师,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名利场》、《滚石》这样的杂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3,“这是一本沉重的书,充满了愤怒和悲伤,指责和怨恨,除了提出的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任何答案。 —————Jim Casper对《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这本画册的评价,这本画册由意大利五位年轻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以及四个有着哲学头脑的文字记者撰写的文字共同组成,书里没有漂亮的照片和精彩的故事,全书带着垮掉一代的情绪,揭示了他们所看到的一个不断衰落,处处都存在着问题的意大利社会现状。 http://www.lensculture.com/made-in-italy.html 4, “ 我们真的不知道五年以后是不是还有印刷版的报纸,不过你知道么?我们不想知道答案,因为我们根本不在乎。 ————这是纽约时报的出版人在一次会议上的言论,纽约时报最近正在忙于经营他们的报纸阅读软件,对之寄予很大希望,这有可能是他们报纸网络版收费的开始。世界上很多重要报纸比如英国的《telegraph》都在积极地展开对数字世界的开掘以及进行多媒体合作的经营。 5, “喂?你是摄影师纽曼吗?你拍不拍人像?把你作品集给我们看一看 ————25年前,一个设计公司的小伙子,听闻老板说此次的设计要弄得特精彩,照片要纽曼那样的肖像才行,他在本子上记下了纽曼的名字,然后从电话簿上找到了纽曼的电话,开始了上面的对话。他当然不知道纽曼是如此著名的摄影大师,不过他真的收到了纽曼寄来的摄影作品集,看到里面的肯尼迪、梦露、沃霍尔、毕加索,他惊骇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当然没有雇纽曼完成任务,他的费用太贵了。但是他一直记得那次谈话,因为纽曼是如此谦卑和坦诚的和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伙对话“我是纽曼,是的,我拍摄人像。” 对话原文:http://www.designobserver.com/archives/015320.html

透过视知觉理论看荷赛(1)

视知觉之二——真的存在视觉冲击力 911死了多少人你记得吗?但你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从大脑中提取不少现场的画面,比如坠楼、爆炸、逃脱。。。。,我们的大脑对于记忆这样的画面似乎很在行。 这样的照片在荷赛中就太多了,从前我们一直从道德上对这些画面给予谴责,认为拍摄者是把自己的荣誉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今天,这里尝试从人类的视觉认知特点上来看一看这样的照片为何如此容易得到青睐。 在上面这幅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两条路径: 第一, 通常的做法,信息从眼睛到丘脑,然后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视觉皮层是一个高级的神经处理中枢,在这里对视觉信息进行判断综合,从而产生认知。 第二, 特殊的路径,视觉信息从眼睛到丘脑然后直接到达杏仁核。这条通路是较短的路途,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只有当我们看到一些具有威胁、恐怖的视觉信息的时候才会启用。因为视觉信息这样的传输速度要快,虽然和前面那条路径相差数十毫秒差别,但特别是对于在危险情况下的反应速度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领先优势了。科学家将杏仁核的存在比喻成一条看门狗,给我们发出预警信号,帮助我们躲避伤害。 杏仁核对恐怖图像的反应激起的是人的情绪上的反应,而不是理智的判断,反应快而且强烈,同时容易在大脑中形成记忆。科学家进一步的试验还表明,大脑处理图像的这种方式使我们对视觉信息的认知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 如果出现一个因恐惧而产生扭曲的脸部照片,人的情绪反应强烈。他们用核磁设备检验发现,杏仁核受损的病人在看到脸部痛苦和平静的照片时大脑皮层的活动没有变化,但是没有受损的正常人,则反应剧烈。 第二, 恐怖的照片会提高人的视觉注意力,科学家把带有细微的倾斜条纹的图片紧接着一张脸部照片闪现出来,他们发现如果照片中的脸部是恐惧表情的话,受试者更容易区分出后一张图片中条纹的倾斜方向,如果表情一般,则受试者分不清条纹的方向。 说到这里,我希望我讲明白了。我们常常探讨“视觉冲击力”的问题,其实如果用上面这个视知觉的原理解释,就会发现冲击力的确存在。恐怖的、吓人的,让我们感到威胁的照片都具有生理意义上的视觉冲击力,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不过,这里冲击的不是人的理智,而是产生一种近乎于原始的冲动。 对于一味追求获得注意力的媒体来说,他们对耸人听闻的照片的利用可以说是这个原理的运用。而对于荷赛的评选来说,可怕的照片无疑同样也会冲击评委的杏仁核,产生强烈印象。对于大众来说,这种生理反应是普遍的,是理智无法完全控制的。 人类的这种认知特点,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恐怖照片容易激起注意力——生产者制作恐怖照片——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继续生产更多恐怖照片。我们的“恐怖”因此成了一些人的财富。

透过视知觉理论看荷赛(1)

视知觉之一——西方人的中国想象 视知觉是研究人类的视觉系统在工作中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的学科。在认知心理学中,视觉认知是科学家最关注的一个领域。视知觉的知识也是进行视觉传播研究时必备的基础知识。 我们对摄影进行探讨和判断的时候总是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却忽视了“看”的一些最基本的生理反应,而在我看来,这不仅有趣,而且颇有启发性。 2004年中国摄影师卢广的艾滋病村庄,获得了当代热点类一等奖。我的一个学生指出,获奖作品当然题材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画面表现方式暗合西方评委的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下面这幅被抱起的病人,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非常相似。评委们并不一定也有这样的直接联想,但是这个抱起的姿势无疑对西方人是再熟悉不过的视觉刺激。 视觉认知有趣的地方在于视网膜的观看(视觉的直接感受)与大脑的观看(对所见物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向来争论不朽。比如下面这个著名的视错觉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鸭还是兔?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感知,大脑和视觉究竟如何协调的呢? 虽然视知觉有很多疑惑等待解答,但是有一个可以肯定的结论是——“看”并不等同于“看见”,看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的主观选择,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视而不见”的现象。比如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很多人,但是大多数人的面孔我们看到了,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人群中一旦出现熟悉的朋友,他却立刻会被辨认出来。 这就好像在荷赛评选的过程中,评委们一定对不少优秀的照片视而不见,但是一旦看见自己的“熟悉的朋友”则很快就能够认知。尤其是在第一轮评比中,作品数量具大、时间紧迫, 得到挽留的照片一定是最能够符合评委认知心理的照片,比如上面的耶稣受难。 有一种说法是,在我们的大脑里都有一些预设好的范式,当我们遇到的场景符合这种范式的时候,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应,这种场景就会得到认知,或者说,我们在观看一些场景的时候,总会按照我们头脑中预设的模式去解读。这个原理就是著名的完型心理理论。比如下面这些图形,虽然缺失了一些部分,但是视觉会倾向于将缺失部分补足,这样才会觉得舒适。 西方评委们对于中国的影像一定也存在一个固定的范式,这并非是他们的偏见,而是一种已经潜移默化的心态。要祝贺今年获奖的摄影师,他们都拍摄了很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荷赛评委对照片的认知和国内并不相同,这从张涛的盲人的舞蹈被当作单幅评奖可以看出来。 这本来是一组照片,在国内获奖更多是在于它在视觉表达上的突破,但是拆开之后的意义在哪里呢?也许可以大胆猜测,对于西方评委来说第一,“黑暗中的舞蹈”暗合了他们的中国想象,一个典型中国面孔的妇女在黑暗中摸索。第二,这两个中国人的姿态展现的是西方文化里比较容易认知的舞姿,甚至这个舞姿带有一些性的暗示,这一方面为评委带来文化认同,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文化冲突。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下,这张照片,以及这类含有意思相同的中国影像,都会受到西方评委的青睐,回顾中国在荷赛中获奖的很多照片都能够看到相似的视觉场景。你可以假想,大芬村如果不是绘制西方油画,非典时期的婚礼如果不是穿西式婚纱,结果又会如何。 每次荷赛揭晓如同博彩开盘,我的观点是,好的照片不一定得奖,但是得奖的照片一定都是好的照片,当然这个“好”也是多少站在西方人的认知特点上的,而这也无可厚非,荷赛就是一个西方人组织的游戏。 荷赛照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恐怖”,我想明天继续在这方面的视知觉探讨。

我们如此热爱摄影

今天是周末,我又记起了不少人的抱怨,我这里的文章弄得过于晦涩了。给大家弄一些好玩儿的玩意过周末吧。 Marcos Vilarino——乐高玩具再现历史瞬间 这些照片?玩具?最近在各摄影玩家的blog中火得不行,你可不要说不知道这都模仿的哪些照片! 更多照片:点击这里 Jno Cook——素描画中的弗兰克 这些照片?添色的图画本?是Jno Cook,一位对弗兰克着迷的评论人,根据弗兰克的《美国人》绘制的简笔图画,出版了一本叫做《The Robert Frank Coloring Book》(罗伯特弗兰克填色本)的图书 更多内容:点击这里 当然,这些东西,可以当作一些趣事一笑而过,其实它们又远非如此简单。比如你想让周末再充实一下的话,可以去孙京涛久不更新的博客看看这篇文章,翻译的就是上面那个画简笔画人的文章《解剖美国的图像》

摄影史书(2)

3,摄影批评史 Photography in Print: Writings from 1816 to the Present(摄影文论选) Vicki Goldberg编辑(薇姬戈德堡) 我们前面提到的摄影史都是以摄影为主线,是对摄影发展的介绍,而这本书则是一部摄影评论文章的合集,不要简单的认为这是一本攒出来的书,这本书的编辑是文化评论人薇姬戈德堡,全书从摄影宣布诞生之前的1816年开始一直梳理到1978年,整合了大约75篇文章,其中不但有我们熟知的罗兰巴特,苏珊桑塔格的摄影评论,还有一些摄影师的访谈斯蒂格利茨,尤金史密斯,而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其中竟然还有大法官奥利佛·文德尔·荷默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文学家乔治·萨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以及诗人波特莱尔对摄影的看法。 l 中文书籍参考:《西方摄影文论选》(浙江摄影出版社,顾铮编辑),这本书与上面提到的类似,虽然不是那么全面,但是一些重点文章都涵盖在内,也是一本可以参考的图书。 Photography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摄影批评导读)作者Liz Wells 这本书我也要隆重推荐一下,我最近才在学校图书馆发现的,当时就复印了一本。这本书涵盖纪实摄影、大众摄影、时尚、商业、艺术等多个领域,每一章都有案例描述,是国外很多高校的摄影教材,从对摄影的批评分析入手让我们更深入了解这一媒介的特点。 4,摄影文化史 Photography: A Cultural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