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视知觉理论看荷赛(1)

视知觉之一——西方人的中国想象

视知觉是研究人类的视觉系统在工作中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的学科。在认知心理学中,视觉认知是科学家最关注的一个领域。视知觉的知识也是进行视觉传播研究时必备的基础知识。

我们对摄影进行探讨和判断的时候总是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却忽视了“看”的一些最基本的生理反应,而在我看来,这不仅有趣,而且颇有启发性。
2004年中国摄影师卢广的艾滋病村庄,获得了当代热点类一等奖。我的一个学生指出,获奖作品当然题材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画面表现方式暗合西方评委的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下面这幅被抱起的病人,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非常相似。评委们并不一定也有这样的直接联想,但是这个抱起的姿势无疑对西方人是再熟悉不过的视觉刺激。
视觉认知有趣的地方在于视网膜的观看(视觉的直接感受)与大脑的观看(对所见物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向来争论不朽。比如下面这个著名的视错觉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鸭还是兔?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感知,大脑和视觉究竟如何协调的呢?
虽然视知觉有很多疑惑等待解答,但是有一个可以肯定的结论是——“看”并不等同于“看见”,看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的主观选择,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视而不见”的现象。比如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很多人,但是大多数人的面孔我们看到了,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人群中一旦出现熟悉的朋友,他却立刻会被辨认出来。
这就好像在荷赛评选的过程中,评委们一定对不少优秀的照片视而不见,但是一旦看见自己的“熟悉的朋友”则很快就能够认知。尤其是在第一轮评比中,作品数量具大、时间紧迫, 得到挽留的照片一定是最能够符合评委认知心理的照片,比如上面的耶稣受难。
有一种说法是,在我们的大脑里都有一些预设好的范式,当我们遇到的场景符合这种范式的时候,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应,这种场景就会得到认知,或者说,我们在观看一些场景的时候,总会按照我们头脑中预设的模式去解读。这个原理就是著名的完型心理理论。比如下面这些图形,虽然缺失了一些部分,但是视觉会倾向于将缺失部分补足,这样才会觉得舒适。
西方评委们对于中国的影像一定也存在一个固定的范式,这并非是他们的偏见,而是一种已经潜移默化的心态。要祝贺今年获奖的摄影师,他们都拍摄了很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荷赛评委对照片的认知和国内并不相同,这从张涛的盲人的舞蹈被当作单幅评奖可以看出来。
这本来是一组照片,在国内获奖更多是在于它在视觉表达上的突破,但是拆开之后的意义在哪里呢?也许可以大胆猜测,对于西方评委来说第一,“黑暗中的舞蹈”暗合了他们的中国想象,一个典型中国面孔的妇女在黑暗中摸索。第二,这两个中国人的姿态展现的是西方文化里比较容易认知的舞姿,甚至这个舞姿带有一些性的暗示,这一方面为评委带来文化认同,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文化冲突。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下,这张照片,以及这类含有意思相同的中国影像,都会受到西方评委的青睐,回顾中国在荷赛中获奖的很多照片都能够看到相似的视觉场景。你可以假想,大芬村如果不是绘制西方油画,非典时期的婚礼如果不是穿西式婚纱,结果又会如何。
每次荷赛揭晓如同博彩开盘,我的观点是,好的照片不一定得奖,但是得奖的照片一定都是好的照片,当然这个“好”也是多少站在西方人的认知特点上的,而这也无可厚非,荷赛就是一个西方人组织的游戏。
荷赛照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恐怖”,我想明天继续在这方面的视知觉探讨。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to 小尹,意义是在博弈中产生的,照片主体也可以进行语义阐述,未必就一定是荷赛的诠释

    Reply

  2. \"每次荷赛揭晓如同博彩开盘,\"这句话实在太经典了,咱们有共同的感受呢!

    Reply

  3. 接着这个话题,个人猜测常河的《中国动物园》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西方对于中国的想象:封闭、荒诞、权力、甚至是挣扎……

    在对影像的意义争夺中,我们其实是处于劣势的,当影像的意义被强势的一方(荷赛评委、西方媒体等等)重新分解、阐释、转化并广为传播的时候,那些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也在更为迅速而坚定的继续传播着。幸还是不幸,这是个问题……

    Reply

  4. to antonis 我完全认同你的思考!“重新分解、阐释、转化并广为传播”这个解读有力道。今天又贴了一篇新文章,也和这个话题有关。刻板印象不仅仅针对中国。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