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震荡波之弑父与逃逸(转载)

前两天因为做一个策展人的稿子和吴鸿老师联系,正巧他也是佳能那个比赛的评委,因此我很冒昧的也希望他也能给大家谈谈观感。因为光缆的原因(我猜想是),他发给我的文字昨天才收到,这篇《弑父与逃逸》是他写给美术界的年轻艺术家的文字,我觉得转换一个语境(摄影的语境,比赛文本的语境)阅读别有一番意味。 弑父与逃逸 吴鸿 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他的《影响的焦虑》中曾指出,后来的诗人面对前辈巨擎,既要超越,但又时刻生活在其阴影中的所谓的“影响焦虑”。“个人的逆反或者反抗”形成“人际的紧张和对抗”。“‘影响’乃是一个隐喻,暗示着一个关系矩阵———意象关系、时间关系、精神关系、心理关系,它们在本质上归根结底是自卫性的。” 这种焦虑感在不同的时代中因为不同的对象压力,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近些年来,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制度的建立为代表,标志着官方对当代艺术采取了一种接纳和合作的策略,这种策略是极具消解性质的。它使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以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抗的当代艺术产生了一种失去对象的难堪而荒诞的局面。而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的重商主义盛行于今,也使自同时出现的当代艺术中对于商业主义的批评变得苍白无力。所有这些,都使当代艺术在今天因为批评对象的消失和批评立场的变化而产生着本质上的变异。 而另一方面,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因为当代艺术逐渐被市场认可并进而其价格被哄抬,同时也由于社会及传媒对当代艺术关注程度的不断加强,当代艺术家变成了一个可以名利双收的职业,当代艺术也越来越主流化而成为一种显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市场和大众媒体共同发起的造神运动中,一些明星艺术家日益被神化成可以代表某个时代的文化偶像。他们相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既是一个奋斗的榜样,也是一个在成功的道路上似乎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一个奋斗的目标既清晰可见,同时又无法接近的情境中,那些日益成为主流的昔日先锋们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眼中就成为了一种“影响焦虑”的潜在原因。 与上个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中,那种焦虑的对象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体制、传统艺术、重商主义等不同,今天,当代艺术自身成为了引起“紧张和对抗”的原因。而在这种把当代艺术自身作为焦虑的对象的前提下,年轻艺术家采取了两种策略,其一是把前代艺术家当成叛逆反抗对象的“弑父”情结,其二是通过“逃逸”的方式把这个问题悬搁起来。 这种“弑父”情结在艺术市场化的今天,年轻艺术家们并不是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样通过那些华而不实的“主义”去进行艺术本体论意义上的“革命”,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当代艺术的意义范畴中那些自相矛盾、或者说是仅仅在理论表述上发生意义而无法去具体实践的概念和逻辑游戏规则,把这些作为在市场操作的情境中“将前卫进行到底”的理论基础。比如说,一个人可以毫不羞愧地模仿那些成功艺术家的风格,而仅仅表面地利用着当代艺术中那些关于“挪用”和“仿制”的理论就可以了皆大欢喜了。而另外一个人在作品中简单地搬用了一些商业和大众文化的符号,也可以利用后现代文化中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来为自己的平庸和缺乏想象力做辩护。 实际上,这种在商业操作前提下的“弑父”行为就是体现在对当代艺术的泛化和“过度阐释”中。在这个过程中,“影响的焦虑”被替换成了对“成功的焦虑”。如上所述,在当代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大众商业媒体占据了公共传媒主要的部分,而一些专业媒体也在这个过程中,在“影响的焦虑”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一种我称之为“大众传媒化”的自我改造运动,在语言方式、传播方式以及视觉传达等各方面向大众传媒靠拢。这样,在大众商业媒体和部分专业媒体“大众传媒化”的传播过程中,当代艺术的一些商业新贵们被包装或偷换成了文化精英,艺术创造的过程性在传播中被过分的游戏化,艺术作品的风格化特征被过分强调成为文化时尚符号,甚至他们混迹于权贵、商人和娱乐明星中的身影也被当成艺术的一个部分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在这方面,安迪·沃霍尔是其滥觞,最后被一个不堪被这种“影响的焦虑”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崇拜者所刺杀)。一个头顶上笼罩了“学术”光环,又具备了极大的商业价值的前辈“大师”们的成功神话给年轻艺术家所带来的潜在的心理压力不得不承认是现实存在着的。 在这样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年轻艺术家的相应对策是,在上述的与体制和解、与商业共舞的“和平”环境中,已经失去了再像那些前辈们被塑造成一个“文化斗士”的前提条件,所以,他们只能在那些前辈“大师”们成功的轨迹上去寻找可以模仿的成功的因素。 作品的过度风格化,这是在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存在着的一个普遍现象。“艺术风格”的问题如果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形成的过程。而“风格化”则是一个与艺术市场密切相关策略性问题。它可以在前期设计它,可以在过程中操纵它,并可以在后期的市场推广中强化它。所以说,从一个完整的生产、推广和销售的过程中来看待“风格化”的问题,它其实上是和商业产品的识别符号的产生、推广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现在来谈什么这种过度的风格化对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成长的危害似乎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虚伪,但是,我实在是无法判断这种趋势对艺术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其次是对技术的过分迷恋。技术化的倾向似乎是对当代艺术发展至今所标榜的反技术主义的一种再反动,这从艺术史发展具有反复性的角度而言,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但是在艺术市场的推动下,艺术家为了满足在数量上占大多数的一般收藏家从投资对象要具备商业保值条件的角度而把技术性与保值性简单地等同起来。这里似乎暗含了一个前提,就是“‘技术’含量越高就是越具有商业投资和保值价值”。这个现象说明了在市场以非常规的速度发展的形式下,商业经验在市场成功的前提背后开始取代了独立的学术判断标准。这种商业上的自信来自于一些艺术商业机构依据其商业经验在市场上取得的巨大的利益。这些成功的经验,一方面使这些艺术的商业机构开始有信心在独立学术评判标准之外开始建构起他们自己的市场标准;而另一方面,专业的批评标准也开始屈从于一些市场规律。在这样的情形下,独立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弱化,这是题外话。现在在市场上被选和候选的年轻艺术家都是一些手头功夫好的“技术尖子”,这个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能在技术好的同时,又能拼接上一些不疼不痒的“观念”,与区别于正统的“学院派”的套路。这才既能满足技术主义的要求,又能在“学术”上成立的最佳结合点。 再次是风格的趋同。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前两个问题的综合反映,技术主义前提下的过度风格化,只能带来风格的趋同化。而且,一些能在市场上畅销的流行画风又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艺术家们的艺术取向。这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对现行的“成功”的流行风格的“影响的焦虑”,而在这种压力下,这些人所采取的对策则是顺从和跟风。这样,“风格”史就变成了一部可以“创造”的历史。 与上述现象不同的是,另一些年轻艺术家们的“逃逸”的过程则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他们在这种“当代”被过分阐释的现状下,拒绝谈论空泛的“当代性”。这些人依偎在自我的自恋情结中,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精神的虚空状态。但是,这种逃逸的动因和过程,其本质还是一种自卫性的,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脆弱而敏感的心理特质。相比较中国当代艺术近三十年的历程,这种现象倒是少见而独特的。 以上只是粗略分析了一些存在于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中的现象,理论是灰色的,分析的过程中难免有着穿凿和牵合,实际上,在现实的个体中,往往是上述几种现象并列和交织在一起的。 2006年8月13日凌晨 于深圳客舍

动画书啊动画书

你一定玩过这玩意儿,在书的页角,每一页都有一个不同姿势动胳膊动腿的小人儿,快速翻动,小人儿就在你眼前开始张牙舞爪。这东西已经早就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吧! 别担心,似乎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在网络世界找到电子版本,我建议你去贝纳通的电子玩具盒子里去看看,flipbook (动画书的英文翻译)这个格子里有很多好玩的电子动画书,速度有些慢(不晓得是不是因为网络的原因啊),保持耐心。而且你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在这里学习制作你自己的动画书。 动画书的效果利用了人脑的“视觉暂留现象”(persistence of vision),这是电影电视的工作原理,法国人皮特·罗杰特(Peter Roget)提出的,他认为原因在于大脑分析影像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图像在大脑中保留的时间要比其真正显示的时间略长,如果在这极短的时间之内下一幅图像出现,因此会产生错觉,两幅图像之间的时间界限消失了,从而产生画面运动的感觉。电影和电视其实质也是由静止的画面构成的,只是这个画面是连续的,并且在播放的时候保持了一定的速度。 最近不少人通过检索“幻灯片制作”搜索到1416教室,我们已经介绍过当下一个时髦的趋势就是把静态的照片制作成连续播放的电子幻灯片,如果考虑到视觉暂留现象,你就应该明白制作这种幻灯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速度的控制,很多片子的播放速度太快了,大脑根本来不及对影像进行思考处理。 数码相机的使用让大家开始从来不考虑浪费胶片的问题,经常连拍,你在电脑上或者相机的液晶屏幕上回放的时候,有否觉得也是在看动画书呢?这似乎又激发了我们的一个主意——用照片制作动画书,拍摄连续的画面,将播放速度变快,没错,已经有不少人在这么干了,Brain Storm 做过一个 点击这儿,我们以前介绍过,感觉很不成功,这里还有几个,达拉斯晨报:The Cardstacker” by Tom Fox of the Dallas Morning News,记录一个拿纸牌拼大楼人的全部工作过程,看得眼晕,太复杂了! 然后还有玛格南的,芝加哥论坛报的,你我之间,一个小短片。 这真的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一个融合的年代,电影和电视融合,电视和网络融合,网络和摄影融合,摄影和电影融合,传统和现代融合,当下和历史融合,还有什么是不能融合的呢? 旧闻回顾: 贝纳通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我们以前介绍过它的摄影: 关于语言体系的总结——没有这个摄影那个摄影,只有摄影! 没有这个摄影那个摄影,只有摄影! 还介绍过它的纪实基金: 艺术中心 Fabrica

你赚的钱比文字记者多吗?

最近连续有学生问我同样一个问题,新闻摄影记者在报社里赚的钱是不是比文字记者要少,他们的消息来源是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阻止孩子从事这个“不着调”的职业的最为正当的理由。 摄影记者是不是比文字记者赚钱少?这个不着调的问题着实让我痛苦,我猜学生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里一定回旋着一个以卖苦力养家的可怜的摄影记者的形象,我要怎样才能告诉学生们世道已经发生改变了呢?虽然我很肯定地告诉他们摄影记者赚的钱其实很多很多,报社里摄影记者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我分明在他们眼里看到不信,觉得眼前这位老师又在自夸,难道非要来一次工资普查不成! 我们这里硕士单考班的刘江选了我的《新闻摄影》课作为先修课,他站在一个非新闻摄影人士对新闻摄影展开分析,指出了媒体中关于新闻摄影地位的一个现实—— 后脑勺照片的藩篱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点缀?还是独立的新闻信息?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人都熟悉一句话“配张照片”。可见新闻摄影图片大多处在“配”的从属地位。用照片来“配”无非说明两点,一是重要新闻需要照片来加强,二是版面有足够“留白”,需要照片来填充。 在这样的新闻意识指导下,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些主流意识形态报纸或类主流报纸(区县级官方报纸或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刊物)为重大新闻所“配”的照片往往是能囊括会议横幅、主席台和部分观众的“大全景”图片。(所谓“重大新闻”往往特指在特定范围内有最高领导人出席、讲话的重要会议) 这样新闻摄影“作品”离镜头最近、清晰度最高的,甚至占画面主体的往往是众多的后脑勺,这样的新闻摄影我们把它姑且称为“后脑勺现象”。 用google以“会议”为关键词检索出的典型照片,哪位“艺术家”以此为概念创作一下,保证一举成名。 为什么我们在“重视新闻摄影”的同时,实践过程中却总不知不觉又重新走回到“体制内”?“后脑勺”新闻摄影“作品”大行其道,大有市场。为什么?归根结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创作态度决定了“后脑勺”藩篱有着牢固的存在基础。“后脑勺”虽然无善可陈,但“元素”充足,毫无过错,新闻审查者、新闻编辑者和新闻创作者三方面都可以认可。我们因此看到摄影记者们用是大量“后脑勺”之类的作品糊口,用可遇而不可求的佳作冲击奖项。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思维注定“后脑勺”藩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非常坚固。 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人都熟悉一句话——给我这文章配张照片,这句话真的让人汗毛倒立,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始,看来学生问这个问题也很有道理,因为好多问题现象改变了,根源没有改变,局部改变了,整体没有改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同工同酬,并且还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给我的照片配些文字。

一周一周之改朝换代

一周一周之改朝换代 一周亮点 l 玛格南摄影师的新式武器 Patrick Zachmann和女儿在上海过的圣诞,随后转战北京,他曾经在邮件里告诉我说这一次绝对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来中国,陪女儿好好玩,但是我见到他的时候,却依然是那副老样子,背着大包小包,他后悔不迭地说上午去了花鸟鱼虫市场(真不知道他怎么找到的),却拿错了包,没有带相机。 等我们在酒吧坐定,Patrick像变戏法一样拿出来一堆花花绿绿的纸头,是我们上次拍摄的照片,让人晕菜的是,他好不容易更换了数码相机,但是仍然不晓得如何实现最基本的数字输出,所以就都打印在了纸上。随后他又拿出两本德国国家地理杂志,其中一本刊登了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北京胡同(一周一周)。不出例外,所有的摄影师和图片编辑都有矛盾,Patrick指出了很多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却仍然一个劲地强调,现在还能这么奢侈地(十几个页码)刊登照片的杂志太罕见了。 说到这里大家都急了,新式武器怎么还没出来?这样东西他是最后拿出来的,一个长方形的大厚本,显然是经过玛格南统一设计的,封面有LOGO和摄影师的名字。这个册子不是一本印刷出来的书,里面的照片都是打印在稍微有些厚度的卡纸上。Partrick说这本册子是用来给基金、画廊、图书出版商以及有可能给这个项目投资的人看的。虽然项目仍然在进行当中,但是他们会选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撰写好图片说明,由玛格南的工作人员制作成这样的册子,具有一目了然的效果。Partrick骄傲地说这个方法是他想出来的,因为效果奇佳,目前已经在玛格南得到推广。我把相机掏出来,犹豫是不是要给这个宝贝拍张照片,但是看到画册封面的老帕中国项目的照片,就放弃了,别回头给人偷走了他的知识产权。 前两天刚刚介绍过玛格南的革新,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玛格南以及他的摄影师也在学习如何经营,尽管这仍然很艰难。 一周看点 l 又见手机摄影 萨达姆死后仍然让这个世界不安宁,关于死刑真实现场的视频在戒备森严的情况下仍然被传到了网上,有人在讨论这里面是否有政治预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手机摄影在伦敦爆炸案中出现后,这一次又把传统媒体踢了一个跟头,这没有预谋,已经顺利成章。当读者注重对信息内容的获取,而不是形式的时候,手机大放异彩。 2005年7月9日,新闻摄影的历史被重新书写了,在这一天,世界上最著名的两家报纸《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头版采用的关于伦敦爆炸案的照片,是手机拍摄的。2006年12月,不只新闻摄影的历史,包括电视的历史,甚至整个新闻史都要重新书写。电子媒体来了。 延伸阅读:手机摄影,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5th/change.htm Hussein Execution Is Another Milestone For Cell Phone Cameras http://www.pdnonline.com/pdn/newswire/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003527284 l 摄影师拥抱博客 以前也说过最好的博客的事情,美国摄影对这个话题穷追猛打,这篇叫做Shoot It, Blog (…) Read more

狂想2007 之三

狂想五 摄影功能主义化 风光?还是风景?当我们仍旧在为风光大片究竟在艺术的殿堂里是否入流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位叫做柯里斯蒂娜·米特密儿(Cristina Mittermeier)的女子已经着手改写人们对风光糖水片的印象,她参与创办的国际环保主义摄影师协会(www. conservationphotography.net),汇集了当今顶尖的自然风光摄影师,打开协会的网站,扑面而来的就是奇美的风光,但是与在摄影比赛、画廊、影展观看这类照片的感觉完全不同。“环保主义摄影”这个名词的发明,给我提供了另外一个解读眼前照片的语境。 事实上,当大批风光摄影师急切地想在形而上的艺术殿堂里寻求位置的时候,他们可能忘记了,在摄影术诞生后不久的1870年,美国摄影家W·杰克逊随地质勘探队8次前往偏僻的黄石地区拍摄,记录下那里美丽的风光,他的照片促使政府将其开辟为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而另一位风光摄影巨匠安塞尔·亚当斯,保护自然其实就是他开始拍摄风光的一个重要动因,他说服总统福特向国会提交环保法,被时代周刊评选为百年环保人物之一。 柯里斯蒂娜·米特密儿也是摄影领域的异类,她是海洋生物学家,同时热爱摄影,正是这个学术背景,让她扯下摄影的皇帝新衣。柯里斯蒂娜一方面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风光摄影的本质,它仍然是一种实证的摄影,是现实的证据,另一方面又为其更名为“环保主义摄影”找到了现实的土壤——今天不是讴歌自然的时代了,我们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自然环境危机。 将风光摄影的概念更换为环保摄影,这不仅改变了对影像的价值判断,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功能主义转向,不是把摄影当作形而上的艺术,而是将其视为形而下的工具。不错,摄影在这个领域的确大有可发掘之处。曾有人非常严肃地问我怎样用照片赚钱,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网站——art.com,它充分发挥了摄影的装饰功能。art.com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在线艺术品交易网站,其中大部分摄影作品不是大师的名品,也非限量销售,花20美元就可以买一张18英寸的漂亮照片用作你家的装饰,还可以根据家里的墙壁颜色选择各种不同的像框。更加有意思的是这里专门有一个叫做“从摄影到艺术”的专区,名字很诱人,但实际就是你可以在线上传自己的照片,随后选择油画等各种画面效果,选择尺寸,然后选择画框,最后就可以得到一幅你自己的可以挂在墙上的“艺术作品”。 这种套餐的销售方法,本质仍然是麦当劳套餐的策略,照片加画框变成艺术品,似乎是一种讽刺,但是当我面对自家空空的墙面,若不是这网站远在大洋彼岸,真恨不得也点几下鼠标省事。 这是我想买的照片!——我家的大狗,:)) 话说到这里,我的第五个狂想,就是期盼在国内出现一些摄影旁观主义者,打破摄影圈内唯艺术论的怪现状,把摄影当作工具,充分发挥它作为一种工具的各种功能,1991年,米歇尔(W. J. Mitchell)发明了“后摄影时代”这个名词,后摄影时代是数字时代的摄影,简便易用的数字技术,给摄影功能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长土壤和无限可能。

死刑直播

美国摄影的博客State of art 发表了一则博文《萨达姆的死刑艺术》,作者是杂志的主编David Schonauer。(全文:Saddam Execution as Art History) 戴维对美国媒体在报道萨达姆绞刑时的“谨慎”表示不满,因为大多数美国媒体都没有选用死刑现场的照片,这似乎是一种道貌岸然的选择,因为死刑的录像在手机、互联网等电子媒体上随处可见。后来在google上戴维发现了一张他认为可以作为这一事件的经典瞬间留存的影像。 这是一张从视频报道中取下来的截屏,戴维认为从这张照片预示一个新的时代,电子报道时代的来临,尽管这是一张粗糙,充满躁点的照片,但是它如同以往任何一张关于死刑的现场报道一样惊心动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观看到的死刑照片还少吗?不同时期摄影对死亡的“直播”也展示了摄影报道的发展历史。 1865年,刺杀林肯的人被执行死刑,就在摄影术刚刚诞生的时候,它就见证了死亡。 1928年,新闻摄影报道刚刚兴盛的时代,廉价报纸发达的年代,每日新闻报摄影记者偷拍到的电刑照片。这一照片让每日新闻报发行飙升。狗仔队从此无孔不入。 1981年记者larry price拍摄了利比亚军事长多伊枪杀当时的总统William R. Tolbert的现场。这是报道摄影的黄金年代,摄影记者以见证世界为己任,出生入死。 2006年被判绞刑的萨达姆。电子时代,虚拟世界的真实和事实的真实,因为无处不在的摄影,已经难以区分。

下一代震荡波在广州

1416教室去年对佳能大学生摄影比赛的作品进行了讨论,相关链接:下一代震荡波 我们同时邀请了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的周邓燕老师也对作品予以评析,她将参赛照片做了一个课堂测试,全部结果如下: 测试对象:华南师范大学本科一年级摄影专业学生,测试内容以图片每张5秒,文字每张10秒的速度播放了佳能”我们”的所有评选作品,要求测试者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三幅/组(按程度大小排列),最不喜欢的一幅/组,并分别用一句话说明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者是以普通高考总分650左右录取入学,六成理科四成文科,85%属于调剂生,专业毕业授文学学士学位.学习专业课的起始时间是06年9月,至今为止接受专业课程为<世界摄影史>和<照相机原理和使用>.摄影史课程已完了1990年代的摄影. ) 测试回收答纸共46份,按要求作答46份,有效数据100%. 测试结果: 最喜欢的作品中,排在最前面的是<魂>,9票,紧接着是<我的家人>,8票,两者得票总数都是17票.其次是<生活在我身边的农民工>,10票,<镜像>,6票,,而投给<通北路>的只有1票. 列一下选<魂的几个理由:其一”传统文化在现今都市与社会中的消逝与格格不入,与现实社会的冲突更明显的表现出来,发人深思.”其二”文化之魂在回荡,在无声寂静中,你是否感觉一个声音在呼唤?”其三:”想起谢尔曼的<无题>,表达对传统文化被漠视的嘲讽.” 在入选喜欢的作品中,客观影像反应现实生活(包括真实影像记录后画幅拼接和调色处理)的占48.7%,模特虚构合成的占51.3%. 共有45幅/组作品被投喜欢票,占总数的48%(ppt中有2组作品只有名字没有图片) 最不喜欢的作品中,票数最高的是<游离错乱>,7票,接着是<城中放歌>,5票,<万圣节之夜>,4票,共有25组作品被投最不喜欢票,占总数的26.6% 看看选<游离错乱>,的原因:其一”无新鲜感,无个性.”其二”觉得刻意追求,不知为何裸.”其三”构图离奇,却不能表现出符合时代旋律的主角.” 数据统计的结果和佳能公司组织的作品评选结果有极大的区别. 和佳能公司评选的17个获奖结果相比,2/17未选,1/17被列入最不喜欢作品中.虽然有14/17作品与获奖结果一致,但56%得票率只有1票,而得票率最高的作品,一个未入选,另一个为三等奖. 其他的讨论: 第一,作品的原创性不高,许多作品形式与内容似曾相识,有些能够从中看到一些美术和摄影名作的模仿,如<展览会上的罗丹>,<被束缚的普洛米休斯>,如坦尼逊的作品. 第二,作品的雷同性较高,虽然来自南北不同院校,创意和构思\拍摄手法有惊人的相似,反应出当下同代人的思维限制. 第三,这些作品反应出数码技术在摄影创作中的便利,特别是合成/拼接和色彩处理,如黑白和彩色的对比,如人物拼贴,如长画幅剪裁,但是利用数码技术进行艺术处理的方法相对单一.而传统摄影术特别是传统后期的各种艺术效果在数字后期中基本没有体现. 注:因为并未获得照片的版权,这些照片也未曾发表,因此无法贴出作品,请原谅

狂想2007 之二

狂想三 越分享越精彩 视觉信息和文字信息的一大差别在于,视觉信息的创造天生就是为了分享。2006年8月,尼尔森互联网调查报告((Nielsen/NetRatings))显示,提供像图片共享、视频共享的网站,在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网站中排名靠前。比如,图像共享网站ImageShack排在第四位,视频共享网站Heavy.com 排名第五位,图片共享网站Flickr则排名第六,从210 万的独立用户访问量增加到630 万。 Flickr打败一些其他以建立图片相册为主的网站的秘诀没有别的,其他人重视图片的隐私,而它则把重点放在了分享,这反倒使它一举成名。创始人骄傲的说:如果你厌倦Flickr,那么无疑你已经厌倦生活。 就是这个Flickr,如果有一天他成为压倒getty的图片供应商也不奇怪,因为用来分享的照片里完全可以淘出金子,庞大的草根摄影爱好者里面,一定有摄影天才,已经涌现出了不少明星选手,一位冰岛的妇女,她的FLickr有一百六十万的访问量,因此登上了华尔街时报的报道。另一位Flickr用户被选中去给陆虎拍摄广告。还有一个家伙的照片竟然被一些著名的时尚杂志盗用。图片编辑们,你们有没有想到去Flickr中找照片呢? Flickr毕竟是外国人的Flickr,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询问我到哪里才能放他们拍摄的照片,虽然他们都只是拍着玩的业余爱好者,却是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只可惜没有一个好的中文图片分享平台,我的狂想之三就是能够出现一个这样的网站,放照片的目的不是为了卖钱,不是为了讨论摄影,就是为了分享,或者说就是为了生活。 狂想四 纪实摄影可持续发展 纪实摄影不是用来赚钱的,这样的照片不能在画廊里卖大价钱,不能在媒体里充分体现它的厚重,在袁东平先生的纪实摄影画册《穷人》的研讨会上,孙京涛先生说,纪实摄影工作者是凭着良心在工作。 但是,再伟大的纪实摄影师也面临生存的难题,如何才能让纪实摄影得到可持续发展?纪实摄影工作者和媒体合作,拍摄照片完全是为了展览出画册,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除了秉承以上的目的,今天的纪实摄影的作品更加带有社会文献的价值(似乎又回到了其诞生时代的样子),因此和非政府组织,和慈善基金会合作,这可能是新时期纪实摄影作品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后者在今天显得更加重要。 所以我的狂想之四就是,纪实摄影工作者能够在国内寻到基金会的支持,更好的完成他们的良心项目,同时纪实摄影工作者也能正视自身作品的价值,和自己的工作目标,不必再去艺术市场寻求认同。

狂想2007

趁别人还在总结2006,我先下手狂想一把。 1,狂想一:自由摄影师与图片库竞争 美国那帮自由摄影记者都怎样生活?据我所知: 很多人都会在lightstalker上建立一个帐户,这个社区的BBS交易非常活跃,大家行走的路线,新近完成的作品,在这里都能实时跟踪,并且这里也是图片编辑们常去溜达的地方。总之,这里是职业摄影师可以在聊天交友的同时寻找工作机会的地方 然后这些人还会在digital railroad上也建立一个帐户,这个网站给中小客户,比如小图片库、个人,提供一个技术平台,你可以在这里架设自己的图库,当然是需要付费的,一年的费用在700美元左右。网站架设起来后你就可以在这里经营自己的图片生意,目前网站有700名职业摄影记者,35个图片库,以及21000个购买图片的客户。我在这个地方看到一个很棒的国内自由摄影师的主页。这个图库的工作模式和我们熟知的一些图片商完全不同,他们不从你的经营图片的收入中提成,只给你提供经营自己的技术。同类型的图库还有一家叫做PhotoShelter (photoshelter.com。) 提供一个线索,digital railroad有免费试用一个月的服务,感兴趣的人可以体会一下。 所以,我的狂想之一就是在2007年希望国内也能够出现这样为职业摄影师提供服务的网络商人,关键问题是,我希望他们能够充分尊重WEB2.0时代的工作原则,只提供框架和技术,内容的生产完成应该完全都由摄影师自己完成,服务商应该是隐身的。 2,狂想二:图片库变脸 玛格南在去年的变化实在是惊人,首先是推出了动感玛格南,将玛格南摄影师的作品制作成多媒体文件,推销给网站等电子媒体。然后又完成了网站的改版,将动感玛格南和主网站合二为一,新的页面层次清楚,检索方便。玛格南的这些改变,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重大的策略,就是经营重点从面向传统媒体转向网络媒体。 玛格南的这个变化还有一个非同以往的地方就是,一直以来玛格南作为一个摄影师自己的网站,从来就不擅于经营,过于民主导致过于松散。去年的伟大改变要归功一个新加盟的职业经理人——Mark Lubell,美国摄影的特刊是这样介绍他的“当你知道玛格南的纽约总部的负责人不是搞艺术的,而是学经济的,你就知道这个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了。” Mark Lubell在纽约雪城大学(和曾璜老师一个学校)学习历史和商业,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网络经营。 Mark Lubell进入图片领域是2001年美国的911,因为他的公司也陷入瘫痪,他就和玛格南摄影记者Gilles Peress一起发起了一个收集照片的活动,将无论是职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人们手中的关于911的影像集中起来,后来这个项目获得了一千万美元的慈善基金。那还是2001年,公民摄影并不流行,业余爱好者并未受到重视,这个活动因此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Mark Lubell募集资金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引起了Gilles Peress的关注,2004年他成为玛格南纽约总部的负责人。曾经的背景让他非常关注网络,帮助玛格南签下了Slate这个在线媒体大客户,随后还在纽约时代广场弄到一块广告牌,投射由一些策展人策划的玛格南作品展,2007年他又策动纽约15家画廊举办玛格南作品展。 事实证明好酒也怕巷子深,玛格南的图片财富在网络世界重新熠熠发光。我的狂想之二就是希望2007年中国的图片库经营也在站稳江山的基础上出现新的动向,出现引导创新经营的革新者。 (待续)

新年快乐!

1977年,著名策展人道格拉斯·克利姆帕(Douglas Crimp)在艺术家空间画廊(Artists Space)组织了一次名为“图像”(Picture)的展览。他在展览图录中写道:“我们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图片的控制,报纸和杂志上的,电视和电影上的。与图片相比,个人真实的生活经历反而逐渐消褪,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人们曾经认为图片有解释现实的功能,现在看来它们已取代了现实。我们仅仅通过我们制造出的图片来体验现实。图片已经成为现实。因此,理解图片本身就变得非常急迫了。” 1989年,在惠特尼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图像世界:艺术与媒体文化’的展览,组织者在展厅入口,用黑体印着一段文字,提醒着美国观众他们每天被1600条商业信息所包围。展览的图录中还列举了这样一些数字: 这个早上,260000个广告牌将竖立在道路两旁。这个下午,11520份报纸和11556份期刊将会准备发售。在太阳落山之际,21689个剧院和1548个影院(drive-in)将放映电影,2700个录相店将出租录相带。162000000台电视每个将收看7小时,41000000张照片将被拍摄。而明天,一切将会更多。 。。。。。。。。。。。。 2006年,萨达姆上绞刑架的现场画面向全世界通过网络、电视和平面媒体直播 以上这些事实就是1416视觉教室存在的背景和原因,亲爱的各位,这是2007年的第一天,1416教室继续为您开放——这里无需占座,全年无休,没有考试,却有丰富的课外活动。重要的是,更没有貌似老师的人喋喋不休。 在过去的2006年,1416每天有50名忠实订户,有50名通过超级链接来拜访的天外来客,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容量为100座的教室,每天都有一堂公开课。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挺庞大的数字,要是折合成我们学校的工分,这得多少啊!这就是逆光在2006成为一个超级疯狂的写手的动因,新的一年继续努力,2007!新年快乐!

年终盘点萨达姆(一)

1416教室竟然全年无休?嗯哼,不要这么辛苦嘛!但是忍不住,还是要说一说萨达姆照片的事情,毕竟1416还是位于一所著名的(嘿嘿)新闻学府,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理应有快速反应。 如果我今天再去买一份报纸,去看有关萨达姆的报道,那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或者说仅仅是一种象征,因为从获取咨讯的角度来说,我要得到的已经全都从网络上得到了。萨达姆被匆匆处以极刑,平面媒体在网络媒体分秒必争的更新中,败下阵来。这个时候那些报纸的网络版,尤其是中国报纸的网络版,还坚持印刷媒体优先吗?仍然是处于静止状态么?如果仍然是这种思路那就让人搞不明白了。 估计关于报纸版面编排的事情一定有不少业内人士都会讨论,我就来聊聊互联网媒体的照片使用。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与图片编辑相关的几个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1,主图的选择,2,专题图片的整合。3,图片在整个网络中的逻辑地位 第一,主图选择微妙的差异 这次萨达姆现场照片肯定要使用电视截屏画面,尤其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更加不用顾及精度问题,但是这其中就涉及到在动态画面中的瞬间捕捉,实际如同拍摄照片,每一个不同瞬间的定格都是不同的。 对比abc新闻和网易的差别,几乎是同一个瞬间,但是我认为abc的这个截屏构图更加紧凑,注意右下人物的动作和眼神的方向。另外,网易的画中画,效果不好,小照片对主图造成了干扰 Aol 这个主图的选择非常精妙,经过剪裁后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瞬间。在国内的网站上,很少看到对图片进行剪裁处理的。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就在我早上拷贝资料的时候,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发现新浪的主图发生了改变 稍早一些的主图 变化后的主图 新浪主图的改变,一个是从记录性瞬间到释意性瞬间的改变,另外也可以观察到由于经过剪裁或者说镜头推拉的变化,主体所占的面积突出了,由于这个照片在整个网络上的面积非常小,将主图放大,效果就更加突出。 Msnbc 和搜狐都是采用宽幅的照片,同样的差别也是瞬间选择(我看大多数国内媒体都选择这个瞬间,估计这是一张图片社提供的照片。单是这一事件同时也有视频报道,网络媒体为什么不自己截屏呢?)另外也是照片的剪裁,msnbc的剪裁突出了萨达姆的表情,同时,字也压得恰到好处。 不过让我最吃惊,也暗暗叫好的是法国解放报的网络版,这是我见到唯一没有使用现场照片的网站,而是使用了我们所谓的资料照片。但是欧洲人就是有趣,他们关心的往往是事件背后的人性,而不是事件本身。 稍微扯远一些,前不久两个媒体都报道了一个关于辛普森专访(橄榄球明星,著名的杀妻案主角),而在照片使用上,美国媒体按部就班的使用了当时专访的照片,而德国的Stern则使用了辛普森当年在法庭接受询问的照片。看了以后,你会觉得Stern太狠了,真是老辣。

年终盘点萨达姆(二)

第二,精简整合 网络的无限空间带来了优势,也带来了麻烦,海量的照片如何整合?对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国外的网站,因为他们在保证丰富多彩的式样的基础下,给我们带来了少而精的影像。下面就拿CNN的图片整合来说明。 在这个主页里,视觉信息以三种样式出现:幻灯片音频展示(audio slideshow)视频文件(video)以及照片影廊(gallery)。事实上大部分国外互联网媒体都以这三种类型为主要样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但是国内在这方面就比较混乱,各种样态杂糅在一起,像是进了杂货铺,让人眼花缭乱 Cnn影廊之一,萨达姆最后的时光。这种叫做gallery的模式,有索引照片,需要读者一张张点击观看。请注意下面的索引,都是经过剪裁后,主体得到突出的图片,而点击后看到的是未经剪裁的大图。上面这个小专题的图片整合简单,但是非常精彩。 网易的影廊,国内的照片影廊基本上都以列表的方式存在。未曾经过图片编辑 CNN的带声音的幻灯片展示,非常具有现场感。这种幻灯片展示的特点在于照片自动播放,不需要手工点击 搜狐的幻灯片展示,可以自动播放也可以选择手工,搜狐在照片整合方面是国内做得比较不错的媒体。 msnbc的视频播放界面 第三 ,清晰的阅读逻辑 我最害怕有些网站,他们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内容和内容之间仿佛进入了一个无限的循环,犹如进入了迷宫,这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感到焦虑不安。国外的网站页面设计却充分避免了这一点。 因为关于萨达姆专题的报道,有主页面,主文章,图片等相关的专题报道则属于附属报道。国内媒体在处理这种附属报道的时候,通常是你点击链接便跳出了一个新的页面,然后你不得不去浏览新的页面,然后在这个页面又进入了新的页面,接着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但是国外网站,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解决了主页面和附属页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附属的页面也会弹出新的窗口,但是这是一个比主页面要小的窗口,因此你可以很方便的关掉小窗口,立刻回到主干。而且主页面的文章也全都用超级链接的方式精简压缩,让你阅读的全部过程始终保持在第一屏的位置,根本不用朝下拉动页面。

摄影谱系图

想了解摄影史?用科学量表的方法研究摄影历史和流派? Alec Soth曾在他的博客里对摄影流派的划分做了一个谱系图,将之分为科学性的摄影和诗意的摄影,每一种类型都列举了一些代表人物。表格如下: 这种量表,也出现在Busoni的博客里 因为Alec Soth谱系表里提到的人物有的只有姓,以下对其稍加介绍。 偏于摄影的科学性 1组 哈罗德•埃杰顿(Dr. Harold Edgerton) 电子闪光灯的先驱(相关文章)子弹穿过纸牌,牛奶滴落的瞬间 爱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ard Muybridge) 被称作电影诞生的先驱人物(相关文章)奔跑中的马 卡尔•布劳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 植物摄影(相关文章)(相关文章2) 威尔逊•本特利(Wilson A. Bentley) 专门拍摄雪花的摄影师(相关文章) 本篇博客题图就是这位“雪花摄影师‘ 贝歇夫妇(Becher)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2) 2组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参考文章) 托马斯·施特鲁斯(Thomas Struth (…) Read more

1416教室年度扫描(二)

l 哪里的博客最带劲——摄影博客年度导航 前一段时间,美国摄影的年终盘点总结了本年度的革新者,其中有一个专栏是摄影博客,瞅了一下,发现很多都是1416曾经收录过的,心中大喜。 美国摄影评点出的本年顶级摄影博客如下: l Conscientious 丰富的当代摄影动态介绍,一线的访谈。每月点击量在一万六千(这个博主是一个天体物理研究学者,赞!) Website: www.jmcolberg.com/weblog 1416教室过往介绍当代中国摄影师红人榜 l Lightstalker 友好自由的摄影师社区 Website: lightstalkers.org 1416教室过往介绍1天以前 不过这个博文不全,而且还有传假消息的嫌疑,这个社区里我见过很多大牌摄影师,我给各位推荐一个在中国的国外摄影师在这里建的档案,另外还有点击这里你可以看到驻北京的许多摄影师的档案,点击这里你可以看到驻上海的摄影师的档案) I Stocksphototalk 专业的讨论图片市场的博客 Website: talks.blogs.com 1416教室没有介绍,不过我经常去,这里曾经发帖子给比尔盖茨,劝他好好经营一下www.corbis.com图片库 l Big picture 大学副教授的超级好博,一天更新若干回,关注新技术和视觉文化 Website: ddunleavy.typepad.com 1416教室过往介绍视觉文化与新技术 (…) Read more

1416教室年度扫描

l 新闻摄影行业趋势——静止照片视频化 尽管受电缆影响,以下链接可能速度慢,请新闻业内同行 收藏这个帖子,在网络速度可以的时候,仔细观看。 2006年到了年尾,各大传统媒体开始盘点照片,树立他们摄影部的 光辉形象,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照片的展示方法都是视频的,而且 很多还选出的不是最佳照片,而是最佳视频展示,有的摄影部主任通过视 频和读者见面。(呵呵,这个主意好,许久未见的京城各大图片总监 们,能否通过视频和大伙见个面。) l 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照片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photo/galleries/bop2006/index.html l 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多媒体作品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photo/sas06/index.html l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照片 http://www.nytimes.com/packages/khtml/2006/12/23/multimedia/20061225_YIP_FEATURE.html?8dpc l 芝加哥论坛报年度照片 http://www.chicagotribune.com/news/custom/photos/gallery/chi-123106poy-photogallery,1,5521435.photogallery?coll=chi-homepagenews-utl&ctrack=1&cset=true l 芝加哥论坛报总编谈自己的摄影记者 http://www.chicagotribune.com/news/specials/broadband/chi-yip2006-flashhtml,0,47482.htmlstory?coll=chi-photooverline-411 l 几位摄影记者建立了“多媒体拍摄者”的网站,并且评选出了2006年年度最佳多媒体展示作品 http://www.multimediashooter.com/ 1416教室本年度的相关介绍供您参考: pixelpress的鼠标迷宫 我爱玛格南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