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征摄影师——图片编辑来信

前两天和一个小朋友讨论他回家有哪些选题可以拍摄,心想,不知道把回家当作出差的摄影师有多少?反正去年过年后的camp收到的照片就特别丰富。(当然,与家人团聚还是最重要的) 图片编辑们也都没闲着,最近接连接到两位图片编辑的来信,都是征稿,且很特别。赶在大家回家过年之前发出来,兴许你们有空可以思考一下这个事儿: (一)寻找绿色摄影师 绿色和平的图片编辑匡铟的图片需求: 主题:沙暴里的污染 甘肃民勤治沙的人们   孙湛摄影 拍摄思路:用图片展示煤尘(煤灰)通过沙尘暴这一载体,传播到各地并影响人的生活及健康。(煤尘、煤灰中的重金属对人体伤害很大) 拍摄主题:沙尘暴及扬尘天气煤电厂的灰场扬尘、露天煤矿扬尘、煤电厂烟囱排放烟尘场景,以及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 要点图片:沙尘暴到来瞬间的大场景、灰场扬尘(最好前景有人的活动)、居民的生活(包括动植物等)受影响的图片 拍摄地点: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都曾出现过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沙尘的多发区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周围,敦煌-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陕北一线,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摄影师可以在大范围内以靠近城镇、靠近火电厂灰场、自己的居住地为主要拍摄地自行选择) 建议地点如下(摄影师也可根据自己的调查及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地点): 1、陕西—-》榆林市 2、上海、北京 3、甘肃—》民勤 4、张家口 5、内蒙露天煤矿和煤矿附近坑口电厂及灰场 6、内蒙–》多伦 7、山西 如有拍摄意向,请尽早写邮件联系,在邮件中请注明你将拍摄的地点。kuang.yin@greenpeace.org 拍摄图片如被绿色和平使用,将支付每张500元图片版权共享费,图片仅用于环保宣传的非营利用途。 (二) 纸上见面会 《中国摄影报》的编辑郑丽君的约稿 主题:招募遭遇专题拍摄瓶颈的摄影师 虽然媒体都在说专题摄影、特别是社会纪实摄影正在没落,特别是面对市场的诸多诱惑以及媒体对专题图片投入大幅降低。但不可否认,很多年轻的摄影师并没有因为有捷径可走或者压力过大而放弃对专题拍摄的追求。 启明星成瘾者服务中心   刘树正摄   让影像发声工作坊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在信末,我们顺手写上“take care”(多保重),这仅仅是一个语气词,还是另有深意? 1,Take Care of yourself ,照顾好你自己 今天的开始是一条旧闻,它或许就是让我时常觉得“take care”富有隐喻的原因。 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法国艺术家Sophie Calle的作品题为”Take Care of Yourslef”,这是一个女人疗伤的方式——接到男友的绝情信,Sophie求助自己的女友,该如何回复这封信,两个女人的言语揣测,成就了这部作品——艺术家找到107个女性来解读这封信,拍下她们读信的样子,请她们分析暗含在“take care of yourself”结束语之后究竟是怎样的感情。 take care of yourself 画廊展览现场 说这部作品是疗伤,那是因为Sophie提到:“一个月之后,我感到好受很多,没有了痛苦,这种方法很有效,这个项目替代了那个男人。” 但这部作品并非只是一个女人对抗男人的方式,在接受卫报采访的时候,Sophie提到:“当我发现有些事情是错误的,我会把事情反过来看。这是一种照顾我自己(take care of myself)的方式。被误解之后我并非只是沮丧,而是努力迎向它,期待它,等待它。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思路,把事情朝向有利我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为此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 2,its strengths come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第一线 Ok,所有摄影的故事不是都应当来自第一线(现场)的么?! “不许摄影” 不许拍的往往是人们想拍的,禁止摄影或许反而会勾起人们更强烈的拍摄欲望,strictly no photography(严禁摄影)这个网站网络了各种在禁止拍照的场合下偷拍的照片——从博物馆到战争,搜索引擎上是这样的字样:我原本不应该看的照片…… 揭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第一线标签:“偷窥” 我和我的家庭 如果家里有个摄影师,是件挺麻烦的事情,因为你可能会不得不面对一种和照相机一起生活的日子。美国Smithsonian美国艺术博物馆即将开始一个展览,题目叫做:Close to home。展览的作品皆来自博物馆的馆藏,策展人从摄影师如何观照他们自己的家庭入手对一些作品做了新的诠释。 参与展览的一共有32 位摄影师,要了解美国摄影师如何站在镜头一段观看自己的家庭,此展览是一个很好的索引,参展摄影师的名录如下:Tina Barney, Virginia Beahan, Christopher Dawson, Muriel Hasbun, Martina Lopez, Elaine O’Neil,  Larry Sultan, Margaret Strickland and (…) Read more

晨读,自说自话

1,《连线》杂志的博客RAW介绍了一个摄影项目:blogger。不喜欢。感觉除了应该在《连线》这样的科技杂志的语境中出现一下,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至于作者说的:我要把他们内在的世界展示出来,以及杂志评价:非常有思想,深入…… ,看不出来。 Gabriela Herman摄影 2,覃里雯在她的《冷酷的新闻纸》一书里谈到散文写作,她说:“一篇essay是对一个或多个主题的论证,论证方法可以是直线式的,圆圈式的,螺旋式的,枝形的,甚至是网状,它时常提醒我,写作可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方向。” 这一小段文字多少可以回答我不喜欢上面那组照片的原因,“每个闪烁的小电脑+一个呆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呢?在camp12里,有个姑娘说:“收集癖!”。 当然,放在杂志的语境里,它也挺好的,现在我们的杂志不是到处都是这些东西么?一次性消费,正好。 3,图片大鳄Gettyimages新整顿了旗下的网站photos.com——这个世界还有这么牛的域名? 改版后的photos.com是一个微利图片社,针对的客户群主要是小型公司,设计师,网页设计,以及其他创意产业相关人员。 但是,人手一台相机(手机)+人手一套修图软件(自动程序)+人人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在这样的局势下,getty所描绘的这个微利图片产业真的存在么?photos.com上面这个美丽的水果,在多少个文艺青年的相册中出现,你还想用0.19美金将之套现? 4,说到传统图片库公司的窘态,它们面临着一个新的图片传播格局——图片的屏幕化传播——这个词有些不严谨,我指的是,照片很少被印刷出来,而就是在电脑屏幕,手机屏幕,ipad屏幕上观看。照片变得更为柔性了,精度什么的刚性体系开始瓦解,进一步来说,这还意味着对照片的技术美学也有着新的要求和标准。我想,这恐怕都是做图片库大叔们所始料不及的。 最近,两家网络摄影媒体bite,daylight合谋出了一个ipad版本的摄影杂志,名叫50PM。2美元一份,据说每天有50个下载量。很快,默多克传媒集团旗下的ipad版本的“报纸”“the daily ”下周也会上线。 说到这种新兴的出版方式,说到在网上买一个nobody出版的东西,这其实非常靠谱。原来你认为做印刷媒体的都是“精英”,但你已经逐渐发现“精英”不是这么定义的,面对那些与广告商和被访对象合谋出来的报道,“新闻”也不是这么定义的,如果google,twitter,facebook等这样的产品收费,我会花钱的。

周一消息树

如何阅读照片 按照惯例,今天要种树。但是早上起来很累啊,眼睛都睁不开,半梦半醒中看了一些文章。不过,倒是有几篇很有趣的文章让我振奋了一下,灵机一动,干脆就借着这棵消息树上的几片叶子,继续探讨一下周末提出的“阅读照片”的问题,不过,因为是信息快读,所以必然不深刻,点到为止吧。 1,《纽约时报》上的“摄影秀” 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爱读美国几个透过影像谈“政治”的博客(BAG,Prison,Politics, Theory & Photography),当然,那些特别“美国政治”的文章以及长篇大论我其实看不懂,而且也不太感冒,就是赶上稍微偏社会议题浅显一些的,看起来则非常带劲儿。 比如这两日海地地震一周年,美国媒体又热闹了。《纽约时报》做了一个名为“A Year Later, Haiti Struggles Back”的回顾,看标题就知道是什么情绪,所以报道的封面选择了海地舞蹈演员扛着她的义肢大笑的照片就毫不奇怪。 不过BAGNews的Michael Shaw不买帐,他写了一篇文章:《我爱Fabienne Jean的照片,但这正是让我感到担忧的原因》(I Love This Photo of Fabienne Jean. And That’s What Worries Me) Michael在文章中谈到他看到这张照片时候的感觉: “作为一个美国视觉消费者,在长年的熏陶中,我们看照片都有着特定的方式,这张照片不会让我想到它是一张灾难照片或者是一张有关文化事件的报道,而更好似一张时尚摄影的作品,因为它太符合观看时尚照片的范式。 白色的背景布这个元素,是我们在拍摄时尚经常用的道具,而这个身材修长充满吸引力的女人,她的左腿的摆放方式也是一种很优雅的模特的样子,这让我们更容易将之看做一个‘模特’而并非是一个‘市民’。”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大概两年多以前,有个小朋友和我说:“嘿,我发现很多Geek也在看你的博客。”那个时候,我还很土,完全不知道Geek是何方神圣,在遭受了对方的惊讶与“鄙视”之后,我立刻到网上去学习了一下。 Geek:奇客,极客,技客。 2010年,各种超炫的高科技产品,高科技电影,大规模入侵人类生活, Geek这个原本指代怪人的词汇,也在当下的语境被更为狭窄地特指“高科技狂人”,我发现,我们的凡人生活已经无法离开狂人的各种发明。 今年的第一棵消息树,献给Geek: 1,2010,科技之年 有人把2010年归纳成这样几个年: 一个社交媒体相互融合的年份( a year of social media convergence ) 一个“云”已经写入商业每日必备辞典的年份 平板电脑之年 智能手机之年 Tweet的年份,地理定位的年份 这么一总结,事实就很清楚了,过去一年是一个科技超级繁忙的年份。这让我想到有好几次,在奇遇花园咖啡馆,当我们谈摄影的时候,隔壁的程序员们则在讨论网络上的新生意。我现在觉得,如果我的博客读者有Geek,那真是一件好事,我希望并且也深刻地感觉到,我们这些做摄影的必须和隔壁那桌程序员们融合。 其实Geek们早就开始吊儿郎当地玩摄影,我说吊儿郎当,意思是,他们从来不参与周六的外拍美女或者周日的长城采风等等这种严肃的摄影活动,就是拿个手机东拍西拍。 但他们却从来不吝惜分享照片,咔嚓一声,照片立刻就开始在网络上流窜。 2,所以,有位Geek干脆把2010年定义为:照片分享的一年( 2010 was the year of photo sharing)——随着智能手机照相机的分辨率提高,能够随时分享照片到自己社交网站的app变得抢手,高清的照片很快就拥满了facebook,Foursquare,有各种app给你的照片添加奇妙效果,剪切,拼贴,这些操作都在瞬时完成。科技的便利孕育出了新一代的“摄影人”,有人用一个新词形容他们: (…) Read more

九眼世界

Google街景车上的九眼摄像头四处张望,这里的“九”,不是“猫有九条命的九”,也不是“九重天的九”,不过,这个古怪的机器,张牙舞爪地收集资料,似乎真的可以让你能够瞬间飞身云霄——你没有九条命,却可以在一条命里过出九重。 google街景 美国爱荷华 还是从启发我写这篇博客的一篇文章谈起,文章的题目叫做《所有网络所知道的我的一切》,作者是华尔街日报的编辑Zachary Seward。他更为确切的职位是华尔街时报的“外联编辑”(Outreach editor),这个特别的职位是用来负责联系时报和Twitter以及Foursquare这样的网络公司的关系。 毫无疑问,这位Zachary是一位网络产品的重口味应用者,当他站在年末,回顾这一年的经历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步伐,购物,娱乐,甚至是语言语法,都在不知不觉中被网络记录下来。 这就是Zachary在纽约的痕迹,热力四射的小红点就是他——这个热乎乎的人类探访次数最多的地方。一年中,他登陆了1491次Foursquare,每一次登陆的地点都会在Foursquare上被定位,于是形成了这个年终地图。 不仅如此,Zachary应用的其他软件还记录了他一年的食物消费支出图表,他对音乐的喜好,而一份对他邮箱里几年内来往邮件的语言分析指出,自从2008年到了一家体面的公司就职之后,他的脏话使用频率急剧下降。 我忘记了,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所有网络知道的我的一切——因为是我决定让它这么办的》,这也是一个前提,Zachary所提到的这种数字化的生活档案记录并非是一种入侵,它一方面是你在平常的应用中自动记录下来的(比如,听音乐,买东西),另一方,它们都来自你的自我需要,并最终服务于你的自我认知。文章中有这样几段话: “这些东西都能干嘛?最终它将是一种自省和自我映照” “这些档案,将让我能够在‘我’之外建立起一幅自我的地图” “网络似乎让我们趋同,但是伴随着大量的生活数据,它同样也能够让个体闪烁。” 恐怕这也是我热衷沉迷网络的一个原因,某些时刻,它让我如此愉悦,遥不可及的自由瞬间闪烁,而其无非是来自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对自我个体存在的确认。 让我们还是回到九眼摄像头的故事来,自我映照不仅是自我的问题,也来自对他者的观看,并从观看他人中再次定位自己的存在。 博客作者 Marc Feustel在回顾过去一年的时候,归类了三个用google街景图创作的摄影师: Michael Wolf , Doug Rickard ,Jon Rafman。 Michael Wolf是一个沉迷于现代都市的摄影师,从香港到芝加哥,从芝加哥到巴黎,从巴黎到东京。在拍摄巴黎的时候,他开始使用google街景图,那些被任意抓取的瞬间,打破了人们对巴黎所谓的“浪漫之都”的刻板印象。 Doug Rickard的背景是学习美国历史和社会学,他现在的称呼上又加上了摄影师,影评人,作家和出版人。他建立了“美国郊外”这个网站,照片都从google街景图上抓取,这些荒凉甚至有几份寥落的照片,也解构了繁荣昌盛的美国社会和大腹便便的美国人的形象。 Jon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TOP! 临近年底,各个机构和个人都在开列这一年的TOP榜单,之前谈到了很多年度图书的榜单,今天来介绍另外两个不同类型的TOP。 一个是Innovative Interactivity的博主Tracy Boyer所列出的年度美国50个最佳多媒体报道榜单。这个清单值得收藏,里面不仅包括美国当年几个重要的摄影报道工作坊所生产的多媒体报道,还囊括美国各大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记者制作的多媒体报道,同时还有美国几个新闻院校学生的多媒体作品。 年度报道之《纽约时报》:战火里的一年 另一个TOP来自 Dlkcollection,博主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收藏家,他对美国摄影展览的参观访问可谓是大满贯,几乎到访了2010年度美国所有重要的摄影展览。最近,这个博客列出了两个榜单:2010年度展览,2010年度摄影展览机构。 DLK的特点是建立一个模型,对展览的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因此展览的排名分析都有据可考。最后评选出来的年度最佳摄影展览机构包括博物馆:MoMA,大都会, 画廊:Marian Goodman,Pace, Matthew Marks等。 Bang! 下面三个故事都是有关“爆炸” 最近,摄影师 Dan Saelinger受雇于Fortune杂志,针对这本杂志即将刊出的一个报道——电子游戏操控设备的消亡,Dan和他的团队想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点子——把此类游戏的代表产品Xbox360的手柄给炸掉,同时拍摄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 摄影师找到纽约一个专业的工作室,他们不仅有爆炸许可证还有专业工作人员。现场真的非常骇人,强烈建议Dan的博客去看看究竟,那里有这个特殊拍摄幕后的视频报道。 第二个爆炸的故事有些不那么怜香惜玉,摄影师Martin Klimas专门炸掉美好事物——比如美丽的花儿。 在他的网站上没有什么“爆炸指南”来解释这一行为的深意,但从他的链接中可以看出,这是个用商业摄影来谋生的摄影师,我想,这足以给这种吸引眼球的爆炸一个存在的理由。 但是日本摄影师 Shinichi Maruyama会给他的“爆炸”找到哲学含义,这是我们的第三个爆炸的故事,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撞击。 Shinichi主要拍摄水,之前的一部作品是水和墨的碰撞瞬间,似乎他最近则主要拍摄水被泼出来的瞬间时刻。这样的作品趣味性大于其艺术性,这是我的看法,如非要给之找一个存在于画廊的理由,当然也可能如其所言,这是一部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美学趣味的“空书”(空中的书写)。 最后,帮助《华夏地理》杂志的图片编辑杨昶发个征稿启事。 这本杂志有个海选读者美图的栏目叫做“你来掌镜”,杨昶每个月都会从读者所拍摄的照片中选择两张照片,并同时根据这两张照片的共性定义一个主题。 你可以参与网上投稿,也可以把你的照片直接发给杨昶,他的要求是:拍摄手法基本不限,但不能ps,长边不低于3000像素,外加100字左右的图说 邮箱yangchang#trends.com.cn

周一消息树

空头照片漂流记 1,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些出现在你家门口小饭店的招牌上的某个“美女”究竟是谁?而这个人,很可能还会在你偶尔瞥一眼的什么促销宣传单上。打开你的电脑,找个垃圾网站(比如那个那个什么),在跳跃不止的小广告里还有很多个这样的美女俊男,他们都是谁? 为什么要考虑这个问题?!他们都不是人嘛!这是我们普遍的想法。 这些被用来做广告,填补版面的照片都来自摄影领域的一个产业:商业图库(英文直译就叫做图片仓库,stock photo),这些照片以不变应万变,主要用于商业用途,但其内容通常空洞乏味,并且和与其搭配的内容无直接关系,我想,它们也可以被称作空头照片。 如果把这些非人的人还原成人,会有什么故事? 2,美国有个著名的姑娘,只要你在网上冲浪,隔三差五可能就会撞到她,因为只要你的域名无效,就有个公司跳出来做广告,使用的就是这个姑娘的头像。网友们最为擅长的就是八卦,看腻了这姑娘,便开始刨根问底找她的真身,其结果皆大欢喜,图片来自一家商业图库,摄影师出来声明,说这个姑娘是他的妹妹,大家还在网上找到了姑娘的照片全集。 3,事情还没完,出来一个艺术家,名字叫做 Parker Ito,开始以此为由头创作艺术。在他看来,这个姑娘和玛丽莲梦露一样,都已经从平民变成时代的表征。当年安迪沃霍尔用丝网的方法复制梦露的性感肖像,Ito则找到了一个能把照片变成油画的公司,绘制了一系列姑娘的肖像。Ito所找的绘制油画的人来自中国,貌似是一家温州公司,估计里面的画家背景和深圳大芬村的差不多。通过这些中国油画师的双手,这个被挪到油画布上的姑娘不知怎的就变得美国味道十足。 4,这里还有一个类似的姑娘的故事,她的名字叫做“everywhere girl”,当然,这并不是她的真名,这个姑娘给一个摄影师当过模特,扮演成大学生,随后她发现自己的照片特别好卖,满世界都是,于是和妈妈开了一个博客专门收集自己的影子漫游记:一会儿去俄罗斯,一会儿去法国,一会儿在网站上闪烁,接着还会跑到报纸头版。在她的博客上,她想象自己真的在这些地方,不断地配合这些广告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在努力学习”“我困啦”,她强烈希望看广告的人把她“当真”。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姑娘都貌不惊人,并非超级美女,更像邻家小妹,Slate杂志的 Seth Stevenson曾撰文研究图片库照片销售背后所代表的大众文化,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到处都存在的女孩说明什么?是教育体制里对白种人开始特别关注而需要相关照片?她代表了某个生物学人种的特征?或者只是因为她有着迷人的微笑并且带着一顶可爱的帽子?” 5,尽管读者会忽略巨大的空头照片,但是这些图库照片仍然大有需求,Pdn最近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介绍了一些长久不衰的图库照片: © Ralph A. Clevenger 这张冰川照片为摄影师总共赚得了八十万美金的稿费,单张销售最高价格为三万五千美金。 一张20年前拍摄的表现会议场景的照片,至今仍然在getty的图片销售榜单上长盛不衰。 另外还有一张奔跑的非洲猎豹的照片,也卖了上百次,客户包括科技公司,咨询公司,财政金融服务公司,汽车,消费产品,媒体出版公司。豹子威猛啊。 诸位,别在电脑前呆着了,赶紧去拍——豹子?嗯,熊猫估计也成。 (空头照片消息来源,prison photography) 本周链接: 1,在线展览,大卫霍克尼的iphone绘画作品。 (参考文章:David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昨天,我们的workcamp二期开讲了,我对这种讲座充满热情,可以不急不躁,还可以彼此像朋友一样聊天。当下,九位成员已经和六个公益组织结对,有了新的进展再向大家汇报。不过,一忙起来,事就多,早上起晚了,挣扎半天想着要不要写消息树,但总觉得,不种树就少了些什么。 今天说一些有关教育的事儿。 英国 Coventry University的摄影教师 Jonathan Worth也开设了一间网上教室 phonar,主要面向摄影本科学生,他的教室比我这个正经多了,里面有twitter实时教学,专家论坛,学者荐书,还有课后练习,最近布置的一个作业是:跨媒体肖像( trans-media portrait)——一个人的一天。”跨媒体肖像”这个词儿是他发明的,他请学生用多媒体的方法讲述一个人物的故事,一定要把被摄对象置于一个具体的语境。我认为他让学生在拍摄的时候关注的几个问题简单却非常关键,抄录如下: 你要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你的这个故事从更广义的层面上在探讨一个什么话题? 最想听到你的故事并且愿意参与其中的是哪些人? 你如何帮助他们走入这个故事? 说到推荐书,Phonar里面有一堆人正在荐书,另外摄影书博客5b4也列了一个书单,此外还有学者Fred Ritchin也开列了一个他的书单。 另外一个也可以称作是与“摄影教育“有关的地界儿是Shakodo,这个刚刚创立的网站力图解决摄影师所关心的一个非常重要,却又经常被隐藏在黑幕里的问题——照片的价格。 照片的价格不似买萝卜白菜,它处于一个非常柔性的体系中,根据多样的环境条件有不同的价格定位。这个网站则致力于让摄影师们通过社区讨论的方法,把自己在价格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摄影师们所关心的价格问题包括:单个拍摄任务的定价问题,照片授权出售的定价问题以及开展摄影生意时候的价格问题。 照片里的文字:这些摄影师里只有一个人最终得到了报酬——谁?线索——他“不在”照片里。 最后,帮助马氏图片社的Alex Webb爷爷发一个工作坊的信息,他和夫人要在香港做一个两天的工作坊,时间大约在2011年初,2700RMB每人,其中有一个免费的名额提供给可以做英文翻译的助教, 这两天的工作坊主要的内容包括评价,讨论,演示学员作品以及编辑,帮助摄影师发现自己独特地观看世界的方式。工作坊还将专门针对和帮助具有长期拍摄项目的摄影师,讨论项目的执行状况,现有作品的讨论和编辑。每个参与的学员都将得到一定时间的单独指导。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发邮件到info@wenjieyang.com咨询详细情况(这个邮箱接受中文咨询)

周一消息树

最新消息:Go 已经在柬埔寨被当庭无罪释放 本来想在camp11上邀请前两日做访谈的Go Takayama到现场和大家交流,想着他参加的柬埔寨摄影节在月底也应该结束了。一封信发过去,却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直到昨天晚上,twitter上突然漂来一条消息:“一位摄影师在柬埔寨被当地政府羁押”,立刻有一种不祥之兆。点开,还是吓了一大跳,这个被关起来的摄影师还真的是Go。在访谈中,Go还推荐了自己即将去越南柬埔寨参加的这个工作坊,并愿意向意图申请下一届工作坊的年轻人传授诀窍。 Go是在11月23日完成一次拍摄工作之后,被一位便衣警察扣留,随后被另一位警察带走。他们检查了他所拍摄的全部78张照片,声称其在拍摄色情,将他扣押。 当时Go相机里的78张照片,拍摄的是一对已婚夫妇,地点在他们两人的家中,两人虽然衣着单薄,却没有一张是裸体。这是Go在这个为期一周的工作坊中的作业,他的主题是以柬埔寨一个童话故事《七色公主》为线索,依据故事里的要点,拍摄柬埔寨当地人的传统,文化和情感。拍摄这对夫妇则是表达故事里的一个元素:“占有欲强烈的爱”。他之前已经拍摄了一千四百张照片,其中有一些是场景照片,没有人出现。 工作坊的负责人已经看望了Go,并且帮他找到了律师,当地警局至今并未任何关于羁押Go原因的解释,具体情况只有看明天举行的第一次法庭听证会情况。 在翻译Go的访谈中,我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个正直和善良的人。如同美国摄影记者联合会帖子下面留言的人所谈到的,我和他们一样坚信Go是无辜的,希望这个噩梦快些醒来。 这是Go离开美国之前,和老师John谈话时候所记录下来的关于生活和摄影的启发: 1,瓶中的水,你看到是半空,还是半满?(It’s whether you see it ‘half empty’ or ‘half full.’) 2. 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 3. 没有绝对的公平,你要掌握你自己的公平。(Nothing is fair, but (…) Read more

camp12开始征稿

感谢天天,朱朱,吴育琛,horse,林鹤,邢江,吴迪,奇遇花园的工作人员 感谢昨天所有到场的朋友。 camp11结束…… camp12开放征稿,没有主题限制,欢迎投稿到ofpixcamp@gmail.com 这个邮箱。 关于昨晚的camp,似乎还有不少想说的话,但大脑有些转不动了,让我休息一下。如果你们有想说的,欢迎到camp11放映名单这个帖子下面留言。 似水流年   李宇宁 摄

周一消息树

集合! 似乎是到年底的缘故,各种“杂烩”特别多,所以,今天这棵树,有可能让你感觉有些眼花缭乱: 1,摄影书的书 博客MAO(modern art obsession)的作者是影像艺术收藏家,最近,摄影书成了他们新的关注点。收藏照片可以参考摄影史,而收藏摄影书的参考在哪里呢? MAO在研究摄影书收藏这个问题时候,从那些有关“摄影书的书”开始,新一篇博客上一下子就列举了8本。用一本书收纳“一堆书”,最著名的是便是马丁帕尔,他出版了两大厚本《摄影书的历史》(卷一和卷二),有谣传说卷三也要出版了。还有谁也有同样的癖好呢。到这里去看MAO的清单。 这一本对摄影书的文字介绍非常详尽,但是基本上都是1960年代以前的老书。 这一本集纳的是以人体为主题的摄影书 2,书橱 这一条还是有关摄影书的。 很快,各大摄影网站和博客都要陆续推出年终摄影书的总结,前一段时间,我在博客上翻译了PDN发布的以销量为判断标准的大众喜爱的摄影书榜单,最近PDN又用大量的篇幅重新整理了本年度重要图书清单。很长的一串儿,到这里去看。 另外,香港摄影师岑允逸在他的博客“摄影猪影像随笔”上也发表了他本年度最渴望得到的摄影类图书清单。每一本都有十足的诱惑力。 还有,去年介绍了纽约的艺术书书展,今年就没有机会去啦,真是遗憾,不过,纽约艺术家孙云帆在她的flickr上给大家来了个今年艺术书展的影像现场播报,莫要错过,去这里看。 孙云帆摄 孙云帆摄 3,10年 美国媒体特别喜欢盘点,而且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不,即将进入2011年,正好可以来个十年大事盘点。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便是这个:《2000-2010,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啊,这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你说呢?我觉得它短暂如同一年,又漫长如同一百年。 4,最后来个轻松的吧。 Photoradar盘点了十部有关摄影师的美国电影,如果你爱看电影,估计你的清单会比这个更长。

周一消息树

1,网络互动测试:你是哪一代人? 主角:《今日美国》 稍微花了一些功夫玩了一下《今日美国》网站的一个测试,给美国青年人玩儿的,所以有些距离,测试结果很不靠谱:据说我是1963年左右出生。 这个测试(游戏?)弄得很精致,它说:你生于哪一年,当然决定了你是哪一代人,但是代际的形成还有你的文化经历所造成的影响,从你出生到你十几岁年纪,那些音乐,电影,电视新闻,时尚,科技和玩具成为塑造你人生经验的重要因素。 美国人是这么分隔他们的几代人的: a,G.I一代:1925年前后出生,经历过二战,人类的科技进步刚刚开始,交交流与传播在发展初期。 B, 沉默的一代(silent):1920-1945年前后出生,经历了战后的经济大萧条,电影默片开始出现 C。婴儿潮一代(boomer):1945-1964年前后出生,是战后美国人开始组建家庭,婴儿出生高潮的时期,这也是在电视的影响下出生的第一代人。 D。X一代:1964-1985年前后出生,高科技潮影响下的孤独的游戏者,娱乐化生活是对这一代最大的影响。 E。新千年一代:1985-2005年前后出生,是美国受教育最高的一代人,基本上衣食无忧,完全在数字化语境中成长。 F。 ???一代,2005年后出生。他们的特征仍然是个未知数,在今日美国的表格里,点击2010年的文化,出来的是:电影阿凡达,体育明星博尔特。 期待一个中国版的测试。 2,ipad的故事:横竖大战 主角:《体育画报》app 《体育画报》的ipad版本一直是个传奇,这家媒体最早开始展开在“触摸屏电脑”上出版它们的电子杂志,一根指头划来划去看体育画报杂志的视频一度风靡一时。 但这本华丽的新式杂志遭遇到的乔布斯的Ipad,其结果并不十分美满。 九月份的时候,体育画报宣称,它们的ipad版本将去掉一个功能——不能竖起来看,只能横着看,其原因是因为——横着看对读者更好,而根本原因是——它们想省钱,背后的原因是——为关于杂志盈利的问题他们和苹果的谈判并不愉快。体育画报其东家时代出版集团试图超越苹果商店单独售卖其电子杂志,这一点被乔布斯所建立的封闭ipad体系所否定。 最近,这个横竖功能又瞧瞧地回来了,不知道是否双方的谈判又有所松动,但是华纳的CEO仍然在一次讲演中提到苹果的不平等条约: “假如有人做了个平板电脑——你知道我说的是谁——他们不接纳我们在自己网站上放的程序,而这一行为肯定会让你买到的手的平板电脑功能下降。“ 他还发出这样的牢骚:“在一个出版公司和读者之间,还有一个科技公司横在那里,这叫什么事儿?” 3,年度回顾第一轮 主角:路透 接近年底,各种评选和相关的影像回顾活动又要开始,从不同角度切入的总结和盘点将会轮番出现。 路透社打响了影像回顾的第一轮,他们在网上挂出了自己的年度精彩瞬间,并且别出心裁地请摄影记者写下照片背后的故事。 有两张照片有关中国,一张来自玉树,一张来自舟曲 很令人不快的是,紧随每张照片摄影师本人颇为人性化的叙述之后的是一连串的技术数字:光圈,快门,感光度,这种表述方法似乎又在证明这照片不是人拍出来的。 另外,时代周刊也在票选其年度人物,以及分门别类地总结年度最佳。可以去这里看看。

周一消息树

作为内容的照片 在照片生产力旺盛发展的当下,照片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以下研究说明,我们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照片,而不是浏览照片,它们更多作为一种内容被需要而不是形式和装饰。 1,给照片加标签( Photo tagging) 社交网络中,类似flickr这样的照片网站会给读者提供一个给照片加标签的功能,可以圈选出人脸来作注释。近日,在一些网站中,这一功能得到了创造性使用。 根据10000words报道,MlB.com使用这一功能让球迷在最近一场棒球比赛的现场照片中圈选出他们自己,使得读者热情高涨。另外,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也鼓励读者使用flickr标注旁听参议院会议的听众。 而另一张音乐节的高精度照片则破纪录地得到了7000个标注,受众乐于在一片小黑点中寻找自己,“找自己”成为网站和读者一种有趣的互动游戏。 这个行为可以进一步商业化,有一家名叫 thinklink的公司专门帮助网站在其照片上嵌入这个“加标签”功能,这不仅使得照片能够和读者互动,它还意味着,你可以把广告“植入”在照片里。我曾经看到一个报道,在一些网站的新闻照片中,被摄对象的穿戴什么的都暗含着其相关产品的链接,它使得新闻照片变成了广告照片,而这必定也会引起争议。 2,什么样的照片会吸引眼球 互联网设计和互动研究咨询师Jakob Nielsen近日用眼动仪做了一个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些事实: 读者喜欢看“真人”照片,在阅读一个网站时,观看人像照片(作者个人照片)的时长超过阅读内容(作者简历)的十倍。 但是,如果照片不是真人而是图片库的模特照片,即使照片变得巨大无比,读者也会将之忽视。 调查的总的结论是——读者关注的是具有信息含量的照片,会忽视那些仅仅具有装饰意味的照片——它们个再大读者也会视而不见。 3,纽约时报的调查 上面这个研究报告《纽约时报》也有所介绍,关注这个研究,不知道是否因为时报的网站也正在处于改版阶段,他们放出一个调查,在A,B两个版面设计方案中让读者选择。 方案A 方案B 结果会怎样呢?看了上面的研究报告,答案还用说么? 4,开法拉利的感受 商业摄影师 Clint Clemens最近接受了a photo editor的访谈,Clint提到,商业摄影领域的确遇到了一些挑战,因为由于摄影的门槛变低,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影像,这使得商业摄影师不得不再次提高他们影像质量的门槛,在他看来,下一个热点将是在照片中嵌入更多的互动和CGI,而这种现象已经在一些汽车拍摄领域中出现了。 不过,这篇访谈最有意思的是双方聊到Clint最近一次来中国的经历,粗粗看下来,怎么都是觉得他们谈话的中心是“人傻,钱多,快来”,比如这段: 问:那么,这就是说,假如你在西方世界已经特别出名,到了中国就会成为超级明星。 答:绝对是这样。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钱买相机。在我去的艺术设计学校里有大约五万个学生,是一所大学城,我在这里转悠,所有人都看着我,我开始觉得是因为我个子高,长头发,后来我问我的翻译,她说那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贵的相机。所以,对于大众来说,这里很多人仍然没有高端相机。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