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风景旧曾谙 1,过往的我和现在的我 这是一个也许存在于每个人家庭相册里的项目,N年以后,你以相同的姿势模仿幼年的样子拍照。老房子还在么?当年调皮的家养小狗狗已经长大了…… 此活动很民间,开放参与,创办者提醒大家,对比的要诀是:注意还原你的表情和姿势。 2,二战魅影 俄罗斯摄影师Sergey Larenkov把二战的照片和当代的照片精妙地合成在一起,最后的效果令人吃惊,原来我们一直和历史生活在一起。 3,购物单 购物清单体现生活细节,这个专门收集购物单的博客将手写购物清单看做一种文本,它不仅仅透露了你每一餐吃食、生活构成的蛛丝马迹,在这个消费年代,你购买什么也透露了你的样子。 那一天,你为自己准备了怎样的大餐?

周一消息树

逆光的游记 camp10结束了,感觉太好了,最舒服的一次camp,当然,每个下一次都比上一次好。 昨晚结束camp,一大早就出差了,趁着出门,种下一棵旅行的树。 1,用flickr去旅行 互联网领域最新的热潮是对“地理位置”(geolocation) 社交信息( social data)和 民智(wisdom of the crowd) 这几种信息的综合利用。摄影师所熟悉的flickr则在此状况下,变成一种导航工具。 Flickr所属的yahoo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应用,目前针对巴塞罗那,巴黎,纽约,三番和伦敦这几个城市,只要旅游者选择一个城市,提出自己的时间要求,这个软件将根据网友上传的照片为其规划旅游路线。 这个玩意儿貌似很靠谱。不过,旅游者带来的照片太多了,这只能让你旅游的状态越来越乏味,比如,我现在在大理,就没有一种“异域”的感觉,所谓见多不怪了,世界大同了。 Marin Parr   small world 2,真是巧,刚刚到云南,就在网碰巧看到一位葡萄牙摄影师 Carlos  Lobo 拍摄的云南照片,标题叫做Far Far East,远远远远的东方,这位家伙还是欧洲中心主义啊。 而他拍的照片呢?将之归于“不明的风景”不过分吧?我对这类照片没有任何贬义,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大家观看方式如此一致? Carlos  Lobo摄影 3,我从昆明到大理,一路颠簸了六个小时,还好,沿途风光秀丽,要是亚当斯同志见到,不知道该消耗多少底片。 说到这位老先生,上周还有一件争端,有人拍卖亚当斯的底片,声称是其花45美元从废品中淘出来的(天地良心,有如此好事?)。对此,亚当斯作品的代理人严重抗议,他一方面质疑这些底片的真假,另一方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对于亚当斯的作品来说,他印制的照片,价值要远远超过底片,因为他制作的照片是对底片完全不一样的诠释,因此,只有印制的照片才是艺术。” (…) Read more

《中国企业家》视觉创新实验室计划招募

将看不到的用看到的来表达,你能么? 不要认为“商业”就是乏味的“老板肖像”和“企业标识”,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就孕育着各种经济关系,有着鲜活的财经故事,你看到了么? 著名的报道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White)是《财富》杂志创刊时期的摄影师,她的镜头记录了工业的优雅,这本杂志发展了图片专题的报道形态,内中的图片不只经济数字的图解,还有很多社会人生——抓拍大师Alfred Eisenstaedt拍摄了棉花厂经济区里汽车里的一家人(1937年);FSA纪实摄影项目的中坚人物 Walker Evans和《财富》的名记者James Agee合作采访了美国阿尔巴马州的佃农,由于他们的阵线拉得太长,报道并未在《财富》刊出,最终却诞生了一本经典著作《让我们赞美名人》(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1941年),随后Evans成为《财富》的图片总监,此外,摄影人耳熟能详的Robert Frank,Eugene Smith等人都为这本杂志工作。 Eugene Smith为Fortune所拍摄的作品 Walker Evans为Fortune完成的报道 当我们在谈论经济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在谈论失业、就业,财富、贫穷,变革、转型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以上这些脉络就是这个虚拟的网络实验室:《中国企业家》视觉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初衷。作为中国最领先的商业杂志,《中国企业家》有责任去推动商业媒体领域里的摄影创新、视觉创新,而1416教室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平台。 《财富》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较之将一个图书管理员培养成作家,将一位诗人培养成财经记者容易多了。”在接触过太多仅仅是“相机持有者”的摄影师之后,我们希望鼓励中国摄影师先训练自己的眼睛,寻找拍摄立场,用经济的视点观察社会人生。 也许你已经错过了记录中国人家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轿车时候的神情状态,但是你尚未错过记录道路上拥堵的汽车和短缺能源的关系,高级汽车里的中产阶级,国产汽车梦……这些仍然在发展的中国故事…… 实验室初步将这样运转: 实验室公共邮箱:请把作品,个人简历发到这个邮箱——zhongguoqiyejia@gmail.com 一,肖像计划:与企业家照面 1,参与者提交自己的肖像作品集,实验室遴选进入孵化器的摄影师,实验室的负责人和顾问与摄影师展开交流,北京以外的地区利用互联网展开培训。 2,接到《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拍摄任务 3,作品发表,同时在1416教室刊登。摄影师成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的签约摄影师 邓攀摄影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陌生的国度 照相机是摄影师进入陌生世界的通行证,它同样又是一种将我们熟悉的生活陌生化的手段,有的时候,在纳入照片之后,你才会发现一些不存在的存在。 1,水之国度 GOOD杂志发起了一个征集项目,请读者上传他们所拍摄的水的照片。结果非常令人惊叹,“水滴落入池中的姿态仿佛是舞蹈”,这是一位读者的感慨,他的文字说明犹如诗歌。人们如何赞美水?去这里欣赏水之国度的千变万化。 Clark Griffiths摄影 S Davison摄影 2,老人的世界 老人病医学专家 Jeffrey M. Levine的研究成果最近登上了《纽约时报》,不是一份满是数字的医学报告,而是照片,是鲜活的老年人生活的景象。花了二十多年拍摄老年人生活,Levine的照片不但在美国医学学会展出,还登上了很多医学杂志的封面。他有一个像模像样的网站,已经俨然把自己当一个正经摄影师对待。“你要给学生看他们所从事领域的景象,你要改变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这是他拍摄这些照片的初衷。 3,世界一日 在刚刚过去的7月24日这一天,你在做什么? 请记录下这个“YOU”的世界——请原谅这句话里的语病。这是一个由Youtube发起的活动,名字很俗“世界一日”(life in a day),邀请读者用视频记录他们一日的生活,最后编辑成的纪录片将在明年的 Sundance 电影节中展出。 美国佬喜欢搞这种活动,从最早的“人类大家庭”( the family of man ,1955),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静态照片版本的“世界一日”,而就在前几天《纽约时报》又搞过一次数字时代的人类一天狂欢。现在,静态变成了动态。 不过,每次看到这些人间大同的景象,我都会想到“天上方一日,地下已千年。”这句话。这一日,虽然是那么的真,却又是如此的虚幻。 最后,这两条消息是读者发来邮件希望分享给大家的, 一个来自黑暗漂白:年薪十万,跟随豪华游轮出海旅行——“如果你会使用翻转相机”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科技感 今天在消化订阅的一堆文章的时候,竟然饶有兴趣地认真阅读了一篇关神经元的文章,于是想到干脆周一种一棵“科技树”。 1,镜像神经元 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或许也可以称之为物种竞争策略,其核心是“适者生存”,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难道真的只能是“他人皆地狱”?科学家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或许可以对这个悲观事实略有改变。 大约14年前,科学家在猕猴身上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大脑细胞,它使得猕猴会模仿其他猕猴的动作和行为,此种脑细胞被命名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也就是说,在大脑的层面上,猴子“看到的”和他们“所做出的行动”是一致的。 而到了2007年,这一脑细胞在人脑中的存在也得了证实。镜像意味着当他人微笑的时候,旁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微笑,这并不是所谓感情在起作用,而是“生物反应”! 自闭症的问题就在这里,镜像神经元失效了,他们不能与他人共情,从而只能被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此神经存在的奇妙之处是,它说明 “人类是生物上先天设定好要跟别人深深互联在一起的。‘我’是一枚铜板的两面,没有他人,也没有自我。”这一神经元对于不仅对语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解释了道德和同情心是如何作用的。 而我对这个神经元感慨的地方在于,这恐怕解释了那些令人感动的纪实摄影的迅速激起人们的怜悯之心,并导致行动的生物学原因。 2,IPad出版社 ipad的博物馆一天  图片来源:这里 据报道,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村上龙将他的出版公司换成了一家软件公司——苹果。 村上龙最新的日文小说“歌唱的鲸鱼”已经在ipad印社里蓄势待发,这本小说将通过ipad终端与读者见面,里面还伴有视频和音乐——作曲的是坂本龙一。这本新式小说售价是17美元。 摄影师们,大家的幸福时代到来了,连小说都在视觉化! 标志旧时代谢幕的另一个新闻事件是,巴西一家具有119年历史的老报纸“the Jornal do Brasil”将停止发行印刷版,今后只有网络版的存在。 3,读者要什么? 高科技让新闻媒体开始开展“猜心运动”,Nieman新闻实验室最近的一篇博客列举了几家媒体利用科技工具了解受众需求的事实。不过,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否要以满足受众的口味为目标,而受众的要求就一定是低俗的么?这一直备受争议。 几个案例如下: 纽约时报报道了yahoo的博客Upshot,其编辑们写作的方式是利用一个软件追踪读者所关注的热词,根据这个动向来决定他们内容的写作。纽约时报对此是有些冷嘲热讽,这遭到了Yahoo的否认,他们提出,传统的编辑部运作模式他们也仍然有所采用。 华盛顿邮报的一位新闻检察官提出,目前邮报已经分成两派,网络组的记者被要求要尽量多地使用用户生产的内容,关注网民的需求,而印刷版的记者则对此深有怀疑:难道读者不关注的热点,报纸就不去挖掘报道了么? 一个调查指出,BP漏油事件,随着受众的关注度从57%降到43%,媒体的报道也从44%降到15%,受众的兴趣度影响了媒体的报道频度。 而另一项调查则指出,对BP漏油事件的关注也已经逐渐进入了Twitter,上个月大概有四分之的Tweet链接是有关这个事件的。 事实大概是这样的,媒体也许不能唯受众论地报道新闻,但“低俗的受众”这个刻板印象也许也要有所改变。

周一消息树

去艺术馆看展览才是正经事 华尔街时报报道,美国现代艺术馆(MoMA)在最新的财政年度中,参观人数达到新高,约有三百万人次,而博物馆的门票价格并不低(20美元)。 MoMA的展览中,2010财政年度参观人数最多的排行如下: 1,莫奈 睡莲 857386人次 2,蒂姆·伯顿(Tim Burton) 810511人次 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 561471人次 4,威廉姆·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492196人次 5,布列松 412379人次 6,包豪斯1919-1933 397101人次 7,加布里·埃尔罗斯科(Gabriel Orozco)384269人次 在这个排行榜中,布列松回顾展的高上座率颇为引起摄影人的关注。博客dlkcollection对这个参展人数做了一个更为形象的解读:分解到博物馆的每个开放日和每日的开放时间中,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布列松展览期间,每分钟都有约14个观众前来参观。 这意味着,每次你走进MoMA布列松爷爷的展厅,永远都是人头攒动——此场景我在罗伯特弗兰克的展览中见识过,而当我第一次去蹭MoMA周末的免费门票的时候,队伍排到了屋外,整整绕着博物馆一周。 这个夏天,到艺术馆去看展览才是正经事。 MoMA现在的摄影展也挺有趣,《原始拷贝:1839年至今的雕塑摄影》(The Original Copy: Photography of Sculpture, 1839 (…) Read more

本周评论

“很多时候,观看照片都蕴含着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你在看之前,便告诉自己,摄影师认真拍摄了那些照片,我一定能够从中看到震撼我的东西。”小七 on   你看到了什么 “观看一张旧照片的感受取决于观看时候(之前一秒钟)的心情。” 堂小溪 on 旧照新颜 “以我在国内一线杂志很多年的杂志认识,杂志用图是两极分化的,重要的栏目很花钱去拍摄,买图,上万一组图片的成本对我们来说每期都会有的。其他资料图当然 越便宜越好。问题是我不觉得国内有一定量的摄影师完成一个委托拍摄的能力,足够达到VII的地步。 我曾经和VII合作,委托拍摄过东西,当时要求他们在土耳其帮我们找合适的采访对象,提供给我们基本资料,拍摄,完成简单的采访。他们每一步都很严谨,最后的照片质量也很好。相比500美元的费用,绝对超值。 反之,国内不少大牌摄影师,觉得给杂志去外地拍摄,就好象自己免费旅行,自己的作品,也没有自己的第一次编辑,直接存储卡给我们编辑,几千张照片啊!!! 当然不会有杂志为这样的摄影师买单。” sai on 周一消息树

旧照新颜

刚刚发现的网站,叫做historypin,正如网站名字所透露的——在这里,你可以把自己的历史别在地图上,旧照片被此地新的现状所映衬,历史和当下影影绰绰地交织在一起。 这个网站目前已经有了将近一万张照片,遍及世界各地,Hisitorypin和google地图合作,google的街景地图本来就很有趣,将照片黏贴上去,对照今天寻找过去的蛛丝马迹就更有趣了。 遗憾的是,这个网站在国内要翻墙才能上去。在地图上也没有任何中国的新旧对比,倒也是,一方面google街景还看不到中国,另一方面,最实际的情况是,你很可能举着一张老照片,却不知道应该在当下场景中的哪个地方黏贴。

周一消息树

新人集合 1,三大图片社迎娶新人 三家由摄影师做主的报道摄影图片社:Magnum,Vii,Noor,近日都添加了新的人手。 Magnum图片社一年一度的年会在纽约结束,两名摄影师被提名进入了待定会员的行列,Moises Saman ,Dominic Nahr——如果他们能够经受考验就能够如同今年的Chris Anderson一样,成为正式会员,从提名到正式入会,Chris花了五年的时间。 Pdn在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特别指出,由于今年这两位新人叱咤在阿富汗,海地等纯报道摄影领域,这似乎预示着Magnum图片社里两个派别之一——传统报道摄影阵营的胜利。另一派是靠卖照片和画廊谋生的“艺术派” 不过,在这条新闻下面,有一个名为Alec Soth的网友发言:他说他加入Magnum就是因为这里面有着多元文化,这使得所谓“艺术”和“新闻摄影”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他很肯定地说,Magnum没有所谓“传统报道摄影阵营”。 追溯起来,大概怪老头Martin Parr加入应该是这家图片社多元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摄影师Ed Kashi加入了Vii图片社 英国女摄影师Alixandra Fazzina加入了Noor图片社 Alixandra Fazzina摄影  《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回来》 2,新中国摄影师 率先关注驻扎在互联网的中国青年一代摄影师的刘灿国(Busoni),最近更新了他的个人项目:“中国有人在摄影”的摄影师名单。 这里是他的项目说明: 对中国视觉一代的观察 关键词:原发的敏感,自觉,变化的风格 马天天摄 Busoni是1416发言最为沉甸甸的网友。当年借助他的这个项目,我得以了解不少年轻摄影师朋友。他对受到互联网的艺术资讯影响,又借助互联网传播自己的作品的新一代摄影师的观察,使得这些散落在网络各处的摄影师作为一个群体的形象变得明晰并且引起关注。 3,新老摄影师 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并不吝啬给“无名氏”做展览。Leon Levinstein这位才被我们认知的新的“老摄影师”,他的作品透露出他游走纽约街头的好奇目光。 (…) Read more

本周评论

美国支持艺术的机构虽然很多,但基金也并不容易申请到,特别是对于还没有well-established的艺术家,它有不少的烦文褥节,而且竞争也非常 激烈。这里介绍的Kickstarter网站上,我估计绝大部分是来自个人的支持,从一块钱到几十上百块,金额都不大。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它比 基金会更透明、直接、广泛和有效,更珍贵的是加强了like-minded人们间的互相支持和维系。另外,Kickstarter上关于“社会纪实”的项 目并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各门各类的各种艺术项目,不管是什么,似乎总能找到支持者。这种形式应该值得被发扬光大。我做义工的那个项目 “Fostering Art”也在Kickstarter成功获得了199%资助。(Zhou Mi on “这就出发吧“)

这就出发吧

“我是一个专业摄影师,有糖尿病,我和疾病斗争了23年,我要走遍全国拍摄和我一样的病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出版电子书。这个项目需要7500美元” “我们的美食,新鲜的食物,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我要拍摄农场农夫的故事,拍摄视频,照片,建立网站,让更多人们了解他们的生活。这个项目需要一万五千美元。” “请帮助两个年轻人——我们要沿着密西西比河漂流,我们会记录下一路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我们需要2500美元的支持” 浏览kickstarter网站,我感到眼花缭乱,这里像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四处传来嗡嗡的讲话声,但是人们的话语中充满兴奋,每个人都在谈论自己的计划——一个真正的计划,不是工作,不是为了赚钱,那是一些或许可以称之为梦想的东西,很多时候说出来会让人笑话,而在这里,你却能找到支持者。 摄影师Ken的糖尿病项目已经筹得了足够的经费,他的赞助人将可以下载他制作的电子书以及得到照片作为回馈。密西西比河上,两个小伙子正在漂流中,他们的支持者可能会接到其在旅途中打来的电话。拍摄农民的计划仍然在筹款中。 Kickstarer的运营模式是时下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模式:群策群力。发起项目,寻找支持,获得回馈。让我感到兴奋的,一方面是这个社区里人们做项目时候的自在心态,因为项目完全是为了自己而做,因此,里面满是真诚。我喜欢这个非洲自行车项目,做项目的是两个自行车爱好者,他们一边旅行,一边拍摄非洲的自行车和人们的肖像,探讨非洲自行车文化——这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如何给人们带来快乐。他们筹集一万五千美金用来出书,已经得到了一万六千美金的支持,有245个支持者。 Stan Engelbrecht   Nic Grobler摄影 另一方面,让我觉得开心的是,很多社会纪实摄影项目在这里找到了筹款的路径,通过大家帮助大家的模式,善良得以蔓延。 说到现在,只剩下一个遗憾:这是一个美国网站?是的。 会不会有拷贝版本?难…… 这个广场的运作模式是基于一个简单的道德法则:诚信。 而诚信,是我们的稀缺资源。 不管怎样,对于我而言,看到这么多简单、善良的愿望得以实现,还是很开心,心中难免也会有个声音响起来:还等什么呢?这就出发吧……

周一消息树

读书 美国摄影界今年的热风是做摄影书,这也正是摄影师Alec Soth近来的兴趣,他参与创建的独立印社Little Brown Mushroom一出世便备受瞩目。近日这个“小蘑菇”出版社正在筹备一套给年轻人看的“成长书”,系列的第一本是马格南摄影师Trent Parke的作品。这本名叫《奇妙飞床》(Bedknobs & Broomsticks)的小画册,书名来自一部真人和动画结合的动画片,倒是很符合照片的风格——仿佛来自梦幻世界。 书卖的很便宜:18美元一本,限量1000册——已经销售一空啦。 看展 1,英国: 摄影师Wolfgang Tillman的展览近日在 Serpentine Gallery画廊开幕,这位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名的德国摄影师,作品是当代年轻摄影师博客里常见的生活碎片,肖像,风景,静物各种类型混杂……他的拍摄没有章法,照片的组织没有章法,主题也没有章法。我却喜欢他这种唠唠叨叨的状态,在一本书里,他给自己的“摄影生活”予以如下定义:我一直努力找寻的是,人生的复杂性。近来,他的作品已经转到抽象表达。 (到这里看更多) 2,美国:纽约 Arario Gallery7月1日将展出50位亚洲艺术家的作品,但他们的作品却都并非局限于自己的亚洲(异域)身份。 杨文洁摄(参展摄影师) 3,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即将开幕,到这里去看预展。 阅报 6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纪念日。《广州日报》刊登了一组中国老兵的回访报道《我们想回朝鲜看看》,摄影记者杜江所拍摄的老兵肖像给人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美国报纸 The Virginian-Pilot也做了一个报道,这个名为《难以忘记:回望朝鲜战争》的多媒体报道,则访谈了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 这些沧桑的面孔,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对过往历史的不同角度的叙述,耐人寻味。

本周评论

所有可見的倚於不可見的;所有可聽到的倚於不可聽到的;所有可感覺到的倚於不可感覺到的;由此也許可想到的倚於不可想得到的。 ——诺瓦利斯(1772-1801) (黑色素 on 曾翰+王博)

周一消息树

在这个炎热而苍白的夏季,你如何把握自己的状态? 1,Be famous 长期混迹中国的摄影师Rian Dundon又出了新作品,他的被摄对象是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女明星,范冰冰。在长达一年的拍摄中,摄影师跟随这位女明星辗转各种名利场,作品名叫《聚光灯后的范冰冰》(Behind the Scenes with Fan Bing Bing),比较各种时尚媒体中肌体都被修饰成塑料质感的明星照片,Rian的这组照片多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明星的另一面生活。 2,Be White 《大西洋月刊》刊载了一篇很有趣的有关中国人租赁老外在各种庆典仪式上壮门面的报道。文章背后有一段留言,留言者声称他曾经为一家美容产品当过一晚上的副总裁。有人询问他找这种工作的窍门,dadanada同学说: 要有吸引力 男人要西装革履 住在北京,可以租一个便宜的房子,海淀是最好的 时常出入北京语言大学,他就是在那里被“发现的” 或者可以一大早(七点)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晃着 他一个广告的活儿是一天100美金。 说完这段话,立刻有人回复:您忘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是个白人。 3,Be Traditional 数码一再吹响进军号,摄影师已经开始纷纷以摄影的方式缅怀胶片时代,有的摄影师关注“放大机”,摄影师John Cyr的作品是显影盘,这些貌不惊人的盘子,承载的是摄影师藏在小小胶片里的秘密,那些黑色沉淀给人带来无数遐想。 4, Be Yourself 摄影师沈玮即将在纽约展出他的最新作品自拍系列“I miss (…) Read more

本周评论

我对这组照片不是很感冒,但这纯属个人的口味问题。喜欢拍照的人这么多,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去拍人文,拍现实主义,拍新锐大片儿?我的眼中有人民水深火热, 你的眼中有美妙自然风光,他的眼中有生活的一些微妙细节。对我个人而言,好的照片能透露出情绪,仔细看一张照片,能体味到拍摄者当下的心情。 照片是媒介,拍摄者想通过他们把情绪传达给观赏者,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就像老师通过书本把知识教给学生,老师愿教,学生听不听和听不听的懂就是他们自 己的事儿了。但有一点就是,你得尊重老师。我因为人生经验导致的审美观价值观不同而让我不能对某些照片洋溢赞美之词,但我会尊重拍摄者,保持评价客观的态 度。(tony on 《工作坊学员作品:陌生的记忆》)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