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灵魂可以脱离躯体

前段时间和吴嘉宝老师谈话,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吴老师参加过很多摄影节, 从前摄影家的作品运输非常麻烦,空运海运,提心吊胆并且价格不菲,但是现在 摄影师则可以把数字照片传过来,然后在当地输出制作。吴老师感慨:“就展览 而言,人们更关心的是内容,也就是灵魂,而数字技术让灵魂和躯体分开,更加 便于分享。”我对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并且感觉其中还有很多可以琢磨的地方。 让我更加有所触动的是看到另外一条消息,在aboutphotography这个网站里, Peter Marshall谈到这样一个话题,未来的摄影出版物可能不是图书,而是 CD-Rom。他从刚刚看到的马格南摄影师Werner Bischof的儿子在摄影节上 展示的其父亲的作品光盘谈起,他发现虽然这个想法可能会激怒很多摄影师, 但是光盘这种传播介质的确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媒介,但是一直被摄影师忽视。 就拿Werner Bischof的这张作品光盘来说,里面有超过1000张照片,一个小 时的录像节目,内容是访谈和摄影师工作过的同事,摄影师的信件,作品小样 等等。然后还有介绍摄影师的生平的文本文件,包罗万象,值得珍藏。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制作过自己的作品光盘,不过, 我们好像更多将之作为一种展示的方式,大概很少有人正经将之 看作一种个人出版物。我还有些拿不准?不知道这是不是有一天 成为流行方式——不是画册而是CD-Rom

打起精神上班去

星期一,比较郁闷的日子。周而复始的开始。 搞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让大家乐呵乐呵,就别弄什么沉重话题了。 http://corporate.gettyimages.com/BigIdea/source/index.aspx http://corporate.gettyimages.com/TNBI/source/home.aspx 在上面两个链接里你可以找到很多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又有点意思的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 的短片,这是Getty图片社举办的一个名叫Big Idea创意短片大赛,有两年的历史。Getty也经营动态 的素材短片,是它举办这个活动的背后动因。这些短片并没有所谓具体的故事情节,完全是艺术家 的灵光一现,正如这个比赛的题目,Big Idea是创作的起源。 摄影也有自己的Big Idea 吧,昨天路过安贞附近的一个立交桥,突然看到桥底下一个年轻摄影师在 安置一台大画幅相机准备拍照,车子很快,没有看清楚帅哥的具体模样,可是,在这种乱糟糟的钢筋 水泥的生活中,看到这样一幕情景,觉得很是感动。给生活增加一些感性因素吧,如果突然有了big idea, 就应该赶快拿起相机去拍照。

人人动手,拍摄照片(一)

我喜欢新鲜玩艺儿,今天早晨搞到几个,迫不及待地来这里和大家分享。分享, 对的,今天的话题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分享。 JPG画报(http://jpgmag.com/)是我们的第一站。这里就好像一个欢乐的摄影Party, JPG不是一个简单的展示分享照片的网站,而是大家一起来动手做杂志的网络。网站的 口号是“我们随心所欲地制造图片”,不需要所谓的专业态度,完全要你体会摄影的乐趣。 你要做的是首先申请成为会员,然后按照主题拍摄,随后上传照片,参加评选,中选的 照片被收录在印刷刊物“JPG画报“中。恩,怎么感觉有些像中国的月赛?嗬嗬, 有两点不同,第一,比赛的主题非常有趣——巨大、自拍照、家乡这几个是正在征集的 照片。以往的主题还有:不经意的瞬间、恋爱中、7号幸运数字等等,五花八门,但是 看着就让你手痒痒。第二,不仅仅比赛主题超级有趣,比赛的方法也是完全民主的,由 参与者自己评选出来的。这里面没有什么权威。 印刷刊物JPG画报不仅仅可以与网站互动,同时还刊登更加深入的摄影评论以及一些 职业摄影师的作品,比如说第一期杂志的主题是“起源”,31位摄影师用影像诠释了他们 对这个词的理解,杂志里对第一个摄影博客的建立者进行采访,同时还刊登了一个职业摄影 师拍摄的“起源”照片。 此外,报告各位,我已经注册成为会员。 (未完,待续)

假照片杀手软件即将诞生

美国乔治亚洲理工学院发明了一种新式仪器,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数码相机杀手”。 它的工作方法是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进行探测,一旦发现数码相机在使用便会发出 信号干扰。这下,狗仔队就完蛋了。 前几日去京华时报调研,与骆大侠的对话很是有启发。谈起假照片,近来的焦点都在数字 技术造假的行为上。但实际上,新闻摄影的造假行为何止这一种,我以前贴过,视觉欺骗 普遍存在的五种形式: 第一,摆拍。 第二,数字技术更改照片内容 第三,图片之间的排列顺序是错误的 第四,在摄影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从拍摄、取景、到对拍摄的形象进行剪裁,对图像进行 整体编辑,以上这些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使一张照片作为客观现实证据而具有的价值发生戏剧的变化。 第五,最简单的方法,一幅照片可以通过错误的说明来误导受众。 骆永红的观点是,在所有这些欺骗方法中,技术的造假最容易解决。我同意这个看法, 因为就好像上面这个“数码相机杀手”的发明,我们也可以发明一种“假照片杀手软件”, 或者“假照片探测器”,我相信这个一定不困难,我们可以用技术的手段控制技术的滥用。 但是对于剩下的那些欺骗,对于那些可以看作是真照片的假照片,恐怕更应该引起我们 的重视。我认为这些杀人不见血的欺骗更可怕。对数字假照片的声讨可以说是揭开了新闻 摄影的遮羞布,也许我们应该借这个机会全面围剿所有类型的造假行为。

那没准是你

配合“照片+声音”的话题重新整理了这篇文章,当年文章后面的留言很值得一看。 《美国摄影》杂志认为摄影师Jeffrey Aaronson的作品《那没准是你》(Maybe It’s You)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 Jeffrey Aaronson将互联网上刊登个人广告的人物作为拍摄对象,他给他们打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合作,随后摄影师使用20″ x 24″的宝丽来相机拍摄他们的肖像,同时让被摄对象朗读自己所刊登的个人广告内容,并且录音。 这是一个奇怪的展览现场,大幅的作品旁边是个人广告,以及一个耳机,拿起来便可以听到墙上这个人的广告宣言。 “嘿,你听到了什么?”,现场的观众纷纷互相打听,因为虽然听到的是一样的内容,但每个人心里都又不同的感受。这个展览,留驻了观众的步伐,让他们可以在每一张照片上停留时间长一些,同时还让每一个带上耳机的观众都与他人隔绝,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和作品进行交流。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被摄对象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一种所谓新的联系被建立起来。 Jeffrey Aaronson的这个摄影展也被称作多媒体摄影展,而在2006年的上海双年展里,也有一件有趣的装置艺术展览很是吸引我,这就是杨千的动态绘画系列。他利用一个电机装置,将几幅绘画连接起来,并且呈现一种不停歇的运动状态,为我们展示了罪犯与警察、护士与病人、被遗弃的孩子与离异的父母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下面这个叫做《外遇》的作品,随着男人肖像的移动,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 这些展览却也激起了我的小小的恐慌,愈演愈烈的多媒体展览,是否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起码我现在已经有了轻微的多媒体强迫症,对着一个京剧展览,我的想法是, 如果能够把他们唱京剧的声音录下来……

Google能干啥?

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去问一下google,这个家伙已经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先知。 比如,最近在完成一个关于电子垃圾的选题之前,我首先要在google上查阅资料。 但是,Google还能干什么? 居住在美国的摄影师James Whitlow Delano用google卫星完成他的报道摄影选题, 给我们提供了google的另外一个用途。 Google earth http://earth.google.com/,可以显示世界各地的卫星地图,甚至家门口的一课树 都清晰可见。James Whitlow Delano在完成美国的墨西哥移民故事的时候,首先检索了 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线的卫星云图,在仔细观察了这一地区的街区地貌, 隔离墙的位置之后,他对拍摄更加有信心,在动身前往之前就胸有成竹。 James Whitlow Delano告诉我们互联网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当然,前提是你要重视 拍摄选题之前的准备工作。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Reza在完成拍摄选题之前的调研工作, 让他足以成为要拍摄题材的专家,有人笑称他可以写一本专著了,他却说自己是要写, 只不过是要去用视觉书写。今天的我们显然幸运多了,因为我们能够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这让我们避免走一些弯路,更有效地到达目标。 还有一点值得提一下,顺便介绍一下James Whitlow Delano这位摄影师,他是以拍摄中国题 材闻名的,为此得奖无数,是个居住在日本的美国摄影师。他出版了有关中国题材的专著 《Empire: Impressions of China》,我们可以在这个链接欣赏到他的作品: http://www.digitaljournalist.org/issue0501/delano_01.html (…) Read more

自我营销时代来临

如果你有一个疯狂的想法,那就要做到极致。 移居英国的荷兰人Roelof Bakker在他的网站上这样描述他的拍摄项目:假如你一年内的每一天都带着照相机,每天都至少拍一张照片,会发生什么?一年内每天都要拍一张啊! 这个想法并不新鲜,去年,我参加了鲍昆老师乙酉年的观看,365天拍摄活动,很辛苦的拍摄了一年,(悄悄地说,中间也有偷懒),实话说,我的照片不比这个在2005年一天拍一张照片的外国佬拍得差,但是我却没有他出名。 我没有他出名的原因之一是我没有他够狠。为了推广自己的365天项目,Roelof Bakker的公寓成了伦敦一个最热闹的地方,他将自己不到一年的部分作品就在自己家里展出,他的公寓成了世界上最私密的画廊。除了照片,他还展示了一个录像装置作品,叫做365天365秒,他将一年的31,536,000秒钟浓缩到了365秒钟的照片展示中,让我们体会到时间的流逝。 Roelof Bakker自曝隐私的做法引来了媒体的关注,同时也让前来参观展览的人纷至沓来, 但是我最喜欢来自美国摄影博客上对这一问题的评论,并且也与我们现在谈到的摄影市场有关联。Bakker的展览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是关于媒体的民主,就好像博客让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出版商,廉价的录像设备和数码照相机让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自由摄影师。但是这些人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创作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作品的自我发行工作,就好比你现在可以用几千美金拍摄一部电影,但是你还要通过传统渠道将其卖给电影公司,才能与大众见面。在这方面,新闻摄影看起来是变革最大的,在网络的支持下摄影师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的作品有着越来越丰富的出口。 但是艺术摄影是否也可以沿着同样的轨迹运作呢?Bakker的卧室展览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影像收藏者可能仍然会依赖策展人和画廊经营者经过训练的眼睛来指导自己的收藏,但是有更多的大门向摄影师打开,比如Bakker在自己的作品进行之中举办的这个迷你展览,对自己的作品形成了很好的推广作用,现在他的作品已经应邀参与了一个伦敦的作品展。 可能Bakker的作品至多也就到他的卧室就结束了,但是他仍然留给我们很多关于媒介民主运动的思考,假如一个画廊不愿意展览你的个人作品,你可以自己展览它们,当艺术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人行为,然后生活本身就成为了艺术。 Bakker的网址http://www.rbakker.com/index.htm 美国摄影博客原文http://stateoftheart.popphoto.com/blog/2006/08/a_photo_a_day.html#more

1/125秒 VS 365天

这是一个名字叫做“我”的小小DV短片,我看了很多遍,你可以从两个地方看到 http://www.atomfilms.com/af/content/me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5YYaJIrmzo 居住在美国的 女孩Ahree Lee在三年的时间里,每天为自己拍摄一张标准照,然后将之剪辑起来,快速播放,一张张面孔在你眼前快速经过。 面孔经过,时间也在流逝,从一周到一月然后再到一年。 有人说她疯了,在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我觉得这个评论多少也算切中这个作品的实质,因为时间本来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可是你却在这个作品中看到了。 “时间”是无限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很多动人心魄的艺术品都在诠释这个主题。 Ahree Lee的作品让我想起一位行为艺术家谢德庆,1973年他偷渡到美国纽约,其后有六年的时间里每一年他都只有一个动作,比如1980~1981年,他要求自己每小时打一次卡整整坚持一年。谢德庆回忆说:“我所做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在消耗生命(我大体不用时间这个字眼,而用生命)。这实际上是我的一个底限,而时间据说是无限的,所以我消耗的只能是生命。在打卡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时间和生命之间的荒谬关系。” 诠释时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也是困难的,以上两位艺术家都以殉道者一样的精神,展示了他们的“时间”。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摄影似乎是各种艺术门类里时间性比较强烈的一个,一个最普通的快门速度是1/125秒,似乎轻触那个小小的按钮,就真的可以凝固时间。这可能是摄影的真理,也可能是谬论。很多人因此掉进陷阱而变得浮躁,缺乏的就是做一年甚至做三年的精神。

color的世界

2004年我去荷兰的时候,买的第一本书就是color,对这本杂志的了解是从“城市画报”,当时就垂涎三尺,因此,终于可以一睹真颜的时候着实兴奋。 “城市画报”有和color一样的创意气流,但是内容过于甜美。color是双月刊,有七个版本,使用八种语言,在60个国家有售,面向全世界的年轻人说话,它尊重世界各地不同文化,每期都有一个主题,选题从非常严肃的战争、艾滋病,到比较轻松的购物,时尚,玩具等等。但是无论怎样的选题都有非常鲜明的color观点,反传统,大胆。在操作的时候,照片非常重要,因为color认为这是一种全世界畅通无阻的语言。 对被摄对象以影室肖像的拍摄方法纪录,使其以一种纯粹的,甚至档案式的方法展现是color惯用的方法。color第58期的主题是影室,http://www.benetton.com/colors/issues/58/photostudio/对肖像的力量作了很好的诠释。其中包括9个国家的照相馆介绍和他们的作品,怎样拍好影室照片,以及怎样制作一个针孔相机。另外有趣的就是世界各地读者上传的他们的影室照片。这个专辑绝对值的一看。 color还有一个惯常的做法是将与拍摄主题有关的物品直接纪录下来,2001年的时候,为了庆祝杂志创刊10年他们举办了一个叫做Extra/Ordinary Objects的展览,那些在我们眼中非常平常的,有用的没用的东西,都成了展示不同文化的象征。后来这个展览形成了一本书,叫做1000 Extra/Ordinary Objects。 我竟然在国内一家网站上看到有卖的,心头一热,买了一本。这且算今天早晨最大的收获。

周一小广播 之三

1,卫报采访世界杯摄影记者的摄影包里都有啥? 卫报摄影记者Dan Chung百忙之中,在自己的博客里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使用的器材。 1)相机的品牌是佳能,他说你要是看到满场的白色大镜头你就知道佳能在体育摄影器材方面的垄断程度了 2)他平均每场比赛要使用五个佳能eos数码相机机身,其中最主要的是两台Eos 1d mk2,这两台机器主要配长焦,比如500毫米f4的镜头200毫米配f1.4的镜头。 另外一台机器是Eos1ds mk2配定焦的35毫米镜头,以及闪光灯,这个主要是对付运动员跑到摄影记者面前来庆祝时候用的。 还有一台Eos20d 配14毫米2。8的镜头,以及借来的一台Eos 1D mk2n配16-35毫米的镜头分别架在曼福图迷你三角架上,放在球门出用遥控器操纵拍摄进球的。 3)相机的远程控制装置是pocket wizard的multi max控制器或者英国摄影师tom hevezi制作的远程操控装置。佳能公司的caon wft-e1a则可以远程控制相机实时的将拍摄的照片传到笔记本来。 4)假如下雨了,相机可以有专门的防雨罩,镜头也有一种叫做lenscoat的新产品保护。存储卡可以放在一个叫做digremora的产品里,这东西可以安装在相机底部,因此你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刻换上。 5)在远程传输照片方面,使用Fujitsu loox720便携电脑,内置idruna公司新出的软件,电脑上有蓝牙,wifi,和以太网这样就可以用多种方式连接网络。上述软件可以在相机里直接将照片传到伦敦总部,方法是只要操控一个按键。 6)以上全部设备放在一个品牌叫做think tank的摄影包里,包里有专门对付胶卷安检的防护措施,可以放一支400或者500的镜头,三个机身,底下还有轮子。 7)最后Dan Chung认为,器材当然不能帮助你拍摄出好照片,但是要是你会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当然会让你如虎添翼。 2,一本挖空心思的书 我最近打算买一本摄影书,这本书太奇怪了,我没有想到还能有这样一本摄影书,以及摄影还可以有此等特殊功能。 具体来说这是一个韩国妇女写的书,专门写给家庭妇女的摄影书,用数码相机制作party的邀请函,制作你家的路线图,拍摄动感的party照片,拍摄你制作的美食,出门买衣服的时候街拍,回家整理衣橱的时候拍摄资料,如果这些还都是能够理解的数码相机使用方法,至于怎样使用数码相机减肥,用数码相机再造男友,这你就要动些脑筋了。 表面上看,这本书不过是换了个方法介绍如何使用相机,但是我感兴趣的是,今天,大众对影像的态度以及对影像的利用已经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

more photo more share

  打开美国摄影杂志在线网站的论坛,最热闹的是两个坛子:器材指南和读者贴图。前者,是多年以来大众一直最为关心的,而后者则随着数码相机生产力的强大而逐渐成为又一个热点话题。   小石板选择了yahoo相册作为陈列照片的场地,就照片分享网站来说,最近的排名是这样的。     Photobucket.com     Yahoo! Photos     Kodak     Webshots     Flickr (flickr刚刚得到尼康公司的广告)    其实上个星期刚刚有个学生问过我,她希望能够找个地方放她的照片,然后别人可以去浏览,还能够点评、提意见,让我推荐一个地儿。    这种状况一方面给那些寻找商机的人提了个醒,基于影像的生意越来越热闹,而另一方面这问题说明,基础庞大的摄影爱好者们,他们又奔另一个方向去了。

未来也许是这样的(结论)

作者:brian storm 也许未来会有一天,摄影记者将会花更多时间进行照片的后期制作,并且同时注重前期原始材料的采集,这个工作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团体的,最后的作品将提供给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发表。 当然获得最杰出的影像仍然是最关键的,同时最理想的状态是这些图片故事作品将会同时在平面媒体、广播媒体和新媒体上出现。这样的全方位出击不仅从新闻学的概念上将可以影响更多的受众,同时也为摄影记者进行深度报道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使用录音设备、话筒,这可能是一个摄影记者能够进入新媒体领域可能采用的最直接、最重要也是最可行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跟进媒体发展的步伐。这些技术要花时间去学习,但是绝对值的。 今天我们都面临一个转弯,媒体的变革突飞猛进,一方面,大的传媒集团对于利益的重视使他们精简开支,节约成本,希望进行流水线化的大规模操作。另一方面个人媒体空间活跃,它们观点新鲜并因此得以迅速传播。 无论对于传统媒体的节约成本提高传播效率的需要来说,还是个人媒体的独立于个性来说,将图片故事制作成有声有色,都将帮你叩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而门外的观众将是我们下一代的读者。

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拍视频

作者:brian storm 如果你已然是一位摄影师,那么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否定自己,要发挥你的优势,在你原有技能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事业。 我相信动态的影像有其魅力,但是我也坚信静态影像有其存在的理由,而把声音和影像结合起来将会使其更加有力量。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假如你从拍摄静态的图片转到视频报道,那么你可能把整个平面媒体市场全部都丢掉了,因为视频报道不能满足平面媒体的印刷要求,这对大多数摄影记者来说都是非常可惜的。 我还相信,如果使用录音采访的方法和被摄对象聊天,就可以与他们直接用眼睛交流,因此将在双方之间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但是如果躲在摄像机后面和他们谈话,无法亲近你的被摄对象。 (未完待续,周末博客休息)

敲开多媒体报道的市场

作者 brian storm 把音频和照片结合在一起的工具很简单,但是这类作品的市场前景在哪里?它们的发行渠道是什么呢? 问题的关键不是摒弃原有的印刷媒体市场,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关注互联网。 在制作的后期,你需要建立一个多媒体文件包,里面包括详细的文字说明,音频、视频以及图片,这些东西除了是你制作多媒体文件的基本素材,还会会给传统媒体的编辑有关你的专题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增加在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发表机会——它们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品发行渠道。 除了传统媒体的需要,声音给静止的画面一个明确的叙事线索,因此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得以传播: 互联网 电视 广播 同时以下一些传播渠道也非常需要这种有声有画的传播方式: 博客,独立的个人媒体开始发展,有很多新的广告形式可以支持他们的发展 DVD光盘,比如教育类的光盘 展览:互动式的多媒体影展 播客:个人电台可以播放音频(很快就可以发布视频),博客上可以撰写文字 无线设备:3G手机将会提供大的市场 个人移动电子媒体:ipad,ipod和Psp这类移动多媒体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需求市场 电影,把纪实摄影的范畴扩展到有情节的电影也存在可能,而且独立的电影市场正在扩大

为什么图片需要声音

这篇文章是四年前翻译的,这种在当时显得非常“激进”的想法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甚至摄影记者的步子迈得更大,很多人已经成为音频,视频,全能的专家。但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在当下似乎更为需要回顾这篇文章:究竟为什么要给图片加上声音,在作品中放置视频呢?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下一代的摄影记者一定会增添一些新的工具,需要一些新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集声音。把声音和静态的画面结合起来,制作类似电影一样的文件,会成为一种趋势。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应该或者必须这样做,但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将无论是在报道摄影领域或者从财富的角度来讲都会有所收获。 所有我认识的视觉工作者都渴望更加深入的报道他眼前发生的故事,资金的匮乏却是最大的困难,利用音频辅助报道也许会解决这个问题。 音频报道的优势 声音将会使被摄对象得到更加立体的展现 进行深入的音频采访,可以让摄影师更接近被摄对象、了解他,并且激发新的画面 无论这些声音是否有用,他们都会帮助你写出更详细的文字说明,丰富你的总说明, 从而获得更多的发表机会。 声音可以传达不少照片无法传达的信息,比如人们的谈话反映出的他们的个性,音乐带来的感人力量,现场声音将读者带到现场。 广播和互联网上的线性传播方式需要声音给图片提供一个主要的叙事线索,便于读者理解。 照片+声音所产生的“第四种效应” 静态的照片打破了语言的障碍,但是却会因为阅读者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理解的歧义,过去,文字说明起了消除歧义的作用,因此文字说明和图片一起产生了第三种效应,也就说图片+文字说明=第三种效应(即产生不同于以上两种单一对信息认知的新的理解) 现在声音的加入将把对照片的认知带到更高一层次的理解,我称其为第四种效应,也就是说当图片、声音以及文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是以上几种传播方式在单一存在的状况下无法产生的。 音频将拓展你作品的发行渠道 因为以上所提到的音频报道的优势,它无疑会增加你作品发表的机会。深度报道对于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非常重要,最好的摄影师应该在长期的,个人化的深度报道上投以精力,摄影师面对的问题是这些个人的项目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支持,此时,获得更多的发行途径则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可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由此可以看到,质量上乘的音频介入,对于摄影师作品的传播将会起到一个促使其产生良性循环的正效应。 收集现场的声音以及被采访人的声音对于纪实摄影来说是锦上添花。当你在编辑一些照片的时候一定会回想起当时拍摄照片的时候你的被摄者给你讲的故事吧,为什么不把这一切拿来和读者一起分享呢? (作者 Brian Storm)

  • 摄影如奇遇
Top